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JNK-p62/SQSTM1信号通路探讨糖肾煎对2型糖尿病肾病大鼠足细胞的保护作用
1
作者 晏玲 胡爱民 +1 位作者 张利芳 牛晓静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78-1182,共5页
目的 基于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p62/螯合体(SQSTM1)信号通路探讨糖肾煎对2型糖尿病肾病(DN)大鼠足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DN组、糖肾煎低、中、高[生药5、10、20 g/(kg·d)]剂量组(糖肾煎-L、M、H组)、二... 目的 基于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p62/螯合体(SQSTM1)信号通路探讨糖肾煎对2型糖尿病肾病(DN)大鼠足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DN组、糖肾煎低、中、高[生药5、10、20 g/(kg·d)]剂量组(糖肾煎-L、M、H组)、二甲双胍组[100 mg/(kg·d)]。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通过喂养高脂高糖饲料和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进行DN模型构建。药物干预结束后,检测大鼠血生化指标空腹血糖(FBG)、负荷后2 h血糖(P2 h BG)、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水平;苏木素-伊红(HE)、六胺银(PASM)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学变化;透射电镜(TEM)观察肾小球基底膜损伤和足细胞变化情况;Western印迹检测肾组织中微管相关蛋白1A/1B-轻链(LC)3、p-JNK、JNK、p62/SQSTM1、肾病蛋白(Nephrin)蛋白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DN组FBG、P2 h BG、SCr、BUN水平及p62/SQSTM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LC3-Ⅱ、Nephrin蛋白表达和p-JNK/JNK明显降低(P<0.05);光镜下观察到肾小球缩小、管丛系膜明显扩张,并有基底膜增生增厚等现象;TEM下观察到肾小球基底膜增厚、足细胞排列紊乱、形态改变、足突融合等现象。与DN组比较,糖肾煎-L、M、H组和二甲双胍组FBG、P2 h BG、SCr、BUN水平及p62/SQSTM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LC3-Ⅱ、Nephrin蛋白表达和p-JNK/JNK明显升高(P<0.05);并且肾小球基底膜增厚、足细胞足突融合等情况均获得一定程度减轻。结论 糖肾煎对2型DN大鼠足细胞具有一定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调控JNK-p62/SQSTM1信号通路,提高足细胞自噬,从而起到肾脏保护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肾煎 2型糖尿病肾病 足细胞 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p62/螯合体(SQSTM1)信号通路
下载PDF
胡爱民教授从肝脾论治糖尿病合并皮肤瘙痒症经验
2
作者 秦维 胡爱民 《中西医结合研究》 2024年第2期136-138,共3页
皮肤瘙痒症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皮肤并发症,其发生率约为7%~43%,为非糖尿病患者的2.7倍[1]。本病临床表现为全身或局部皮肤瘙痒,呈游走性、阵发性,以夜间为重,初始可无原发性皮损,严重者因为搔抓而出现抓痕、色素沉着、结痂,日久可见皮... 皮肤瘙痒症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皮肤并发症,其发生率约为7%~43%,为非糖尿病患者的2.7倍[1]。本病临床表现为全身或局部皮肤瘙痒,呈游走性、阵发性,以夜间为重,初始可无原发性皮损,严重者因为搔抓而出现抓痕、色素沉着、结痂,日久可见皮肤干燥脱屑、湿疹、皮肤肥厚及苔藓样变等继发性损害[2]。长期的皮肤瘙痒可能会给患者带来焦虑、抑郁、烦躁、睡眠障碍等心理和精神障碍。现代医学认为,本病发病与高血糖致糖脂代谢紊乱、皮肤微血管病变、周围神经病变、继发感染等因素有关[3]。目前西医治疗多以积极改善糖脂代谢为基础,内服抗组胺药、维生素C、钙剂,外用润肤止痒药膏等,但瘙痒症状仍易反复发作[4]。胡爱民教授从事内分泌临床工作近四十年,对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的中医辨治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特见解,笔者有幸跟诊学习,现将胡教授诊治糖尿病合并皮肤瘙痒症经验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皮肤瘙痒症 肝脾 胡爱民
下载PDF
胡爱民教授从“一气周流”理论治疗糖尿病性腹泻
3
作者 向年芳 胡爱民 《中西医结合研究》 2023年第3期205-207,共3页
糖尿病系多病因引起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伴随胰岛素分泌和(或)利用缺陷。糖尿病性腹泻是糖尿病并发症之一,其病程往往较长,若不及时治疗,会导致水、电解质紊乱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研究表明,糖尿病性腹泻发病主要... 糖尿病系多病因引起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伴随胰岛素分泌和(或)利用缺陷。糖尿病性腹泻是糖尿病并发症之一,其病程往往较长,若不及时治疗,会导致水、电解质紊乱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研究表明,糖尿病性腹泻发病主要与高血糖、胃肠自主神经病变、胃肠道微血管病变、胃肠平滑肌及激素变化、幽门螺杆菌感染、肠道菌群失调、精神因素和炎症等相关 [1-2] 。其临床治疗以控制血糖、改善自主神经功能、调节胃肠痉挛等对症处理为主,但疗效欠佳,且停药后易反复。中医治疗糖尿病性腹泻有助于缩短治疗疗程、改善患者症状,且无药物不良反应。胡爱民教授为武汉市中医名师、武汉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0多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有幸跟随学习,现将其运用“一气周流”理论治疗糖尿病性腹泻的经验分享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腹泻 一气周流 参苓白术散
下载PDF
自身免疫甲状腺炎患者外周血miR-145表达及其与Th1/Th2比值的关系
4
作者 张洁 晏玲 张显林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21期2297-2300,共4页
目的探讨miR-145在自身免疫甲状腺炎(AIT)患者外周血中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Th1/Th2比值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武汉市中医医院收治的245例AIT患者病例资料,作为研究对象(AIT组);选取同时期本院体检健康者250名为... 目的探讨miR-145在自身免疫甲状腺炎(AIT)患者外周血中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Th1/Th2比值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武汉市中医医院收治的245例AIT患者病例资料,作为研究对象(AIT组);选取同时期本院体检健康者250名为对照组。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浆中miR-145的表达情况,以流式细胞术对外周血中Th1细胞比例、Th2细胞比例进行检测,并计算Th1/Th2比值;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浆中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Pearson相关性分析miR-145与Th1、Th2、Th1/Th2比值及IL-4水平的相关性。结果AIT组患者血浆miR-145表达水平为0.33±0.11,低于对照组(1.02±0.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IT组患者外周血Th1细胞比例、Th1/Th2比值分别为(7.78±1.88)%、2.69±0.84,均高于对照组[(3.64±0.96)%、0.88±0.26],Th2细胞比例为(3.17±1.89)%,低于对照组[(5.48±2.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IT组患者血浆中IFN-γ水平为(35.73±10.82)pg/mL,高于对照组[(22.47±6.15)pg/mL],IL-4水平为(3.67±1.06)ng/mL,低于对照组[(6.74±2.04)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分析显示,miR-145表达水平与Th1细胞比例、Th1/Th2比值、IFN-γ、IL-4负相关,与Th2细胞比例、IL-4正相关(P<0.05)。结论AIT患者血浆中miR-145低表达,Th1/Th2比值升高,miR-145可能经对Th1/Th2比值产生影响参与AIT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甲状腺炎 MIR-145 TH1细胞 TH2细胞 外周血
下载PDF
肾功能不全患者血糖管理策略
5
作者 施庆 张显林 《中医学》 2023年第9期2566-2572,共7页
近年来,糖尿病合并肾功能不全已经成为导致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在患者出现肾功能损伤情况下,其体内的血糖代谢变得更加复杂;既易发生高血糖,同样也会由于体内代谢状态紊乱而产生低血糖。因此,糖尿病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血糖标准和... 近年来,糖尿病合并肾功能不全已经成为导致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在患者出现肾功能损伤情况下,其体内的血糖代谢变得更加复杂;既易发生高血糖,同样也会由于体内代谢状态紊乱而产生低血糖。因此,糖尿病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血糖标准和用药方案需根据自身肾功能的变化合理且个体化制定。本文对不同阶段的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血糖管理及安全用药策略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不全 糖尿病 血糖管理 药物治疗
下载PDF
丹栀逍遥散加减联合西药治疗甲亢合并慢性荨麻疹
6
作者 向年芳 胡爱民 《中医学》 2023年第3期704-709,共6页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又称甲亢,是由于甲状腺自身原因导致血液中甲状腺激素过多而引起的一系列以高代谢表现为特征的内分泌疾病。近年来甲亢的患病率逐渐上升,且患者以女性为主。荨麻疹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而引起的局限性水肿反应,...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又称甲亢,是由于甲状腺自身原因导致血液中甲状腺激素过多而引起的一系列以高代谢表现为特征的内分泌疾病。近年来甲亢的患病率逐渐上升,且患者以女性为主。荨麻疹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而引起的局限性水肿反应,病程时间超过6周的称为慢性荨麻疹。胡爱民教授为武汉市中医名师,武汉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0多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现本文分享胡爱民教授运用丹栀逍遥散加减联合西药治疗甲亢合并慢性荨麻疹病例,以供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 慢性荨麻疹 丹栀逍遥散 甲巯咪唑
下载PDF
在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中开展中医饮食护理对其血糖水平及护理总满意率的改善作用
7
作者 张婧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11期0207-0209,共3页
讨论和研究在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中开展中医饮食护理对其血糖水平及护理总满意率的改善作用。方法:我院以随机分配法将自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所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50例,中医组50例,并给予对照组患者我院的常规... 讨论和研究在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中开展中医饮食护理对其血糖水平及护理总满意率的改善作用。方法:我院以随机分配法将自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所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50例,中医组50例,并给予对照组患者我院的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并将中医饮食护理给予中医组患者,对两组患者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的血糖水平及对护理过程的满意程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治疗后,中医组患者各项水塘水平的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中医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的统计学差异较为明显(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中医饮食护理,能够提升其生活质量和对于护理过程的依从性,值得临床使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患者 血糖水平 护理满意率
下载PDF
绞股蓝总苷片联合依折麦布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
8
作者 张婧 晏玲 周祥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23年第11期2751-2755,共5页
目的 探讨绞股蓝总苷片联合依折麦布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2022年12月武汉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36例高血脂症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对照组(68例)和治疗组(68例)。对照组患者口服依折麦布片,10 mg/次,1次/d... 目的 探讨绞股蓝总苷片联合依折麦布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2022年12月武汉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36例高血脂症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对照组(68例)和治疗组(68例)。对照组患者口服依折麦布片,10 mg/次,1次/d。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治疗组口服绞股蓝总苷片,3片/次,3次/d。两组连续服药15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症状好转时间,血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血管内皮功能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v WF)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98.53%,明显高于对照组(85.29%,P<0.05)。治疗后,治疗组症状好转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脂TG、TC和LDL-C水平明显降低,而HDL-C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血脂水平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管内皮功能ET-1、vWF、IL-6水平明显降低,而NO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ET-1、vWF、IL-6和NO水平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绞股蓝总苷片联合依折麦布治疗高脂血症可促进临床症状有效改善,降低高血脂症状态,对内皮功能调节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绞股蓝总苷片 依折麦布片 高脂血症 脂代谢 内皮功能 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
原文传递
杏苏二陈方结合督脉灸促进稳定期痰浊阻肺型慢阻肺患者肺康复效果研究
9
作者 杜蕾 章莉 胡丽娟 《四川中医》 2024年第3期105-108,共4页
目的:观察杏苏二陈方结合督脉灸促进稳定期痰浊阻肺型慢阻肺(COPD)患者肺康复效果。方法:总计纳入稳定期痰浊阻肺型慢阻肺患者81例(2020年1月~2023年1月收治),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n=40例,西医治疗)与中医组(n=41... 目的:观察杏苏二陈方结合督脉灸促进稳定期痰浊阻肺型慢阻肺(COPD)患者肺康复效果。方法:总计纳入稳定期痰浊阻肺型慢阻肺患者81例(2020年1月~2023年1月收治),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n=40例,西医治疗)与中医组(n=41例,西医治疗结合杏苏二陈方及督脉灸治疗),各组数据观察: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患者呼吸困难评分(mMRC)及COPD评估测试量表(CAT)评分变化、6min步行距离变化、中医证候(咳嗽胸闷、喘息、痰多痰黄、大便干结等)积分变化、血气指标变化及炎症因子水平变化、肺功能指标变化、不良反应。结果:中医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97.56%vs82.50%),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各组患者mMRC评分及CAT评分、6min步行距离、中医证候(咳嗽胸闷、喘息、痰多痰黄、大便干结等)积分、血氧饱和度(SaO_(2))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等血气指标、白细胞计数(WBC)及C反应蛋白(CRP)等炎症因子水平变化、第一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与其所占预计值比例(FEV1%)等肺功能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mMRC评分及CAT评分、6min步行距离、中医证候(咳嗽胸闷、喘息、痰多痰黄、大便干结等)积分、SaO_(2)及PaCO_(2)、PaO_(2)、WBC、CRP、FEV1及FEV1%等指标均改善,中医组患者治疗后mMRC评分及CAT评分、6min步行距离、中医证候(咳嗽胸闷、喘息、痰多痰黄、大便干结等)积分、SaO_(2)及PaCO_(2)、PaO_(2)、WBC、CRP、FEV1及FEV1%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组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率比较(2.44%vs5.00%),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杏苏二陈方结合督脉灸可提升稳定期痰浊阻肺型慢阻肺(COPD)患者临床效果,患者症状改善,肺功能恢复较好,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痰浊阻肺型慢阻肺 稳定期 杏苏二陈方 督脉灸 肺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