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痰浊内阻型冠心病的心率变异性分析以及与混沌理论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冷永群 李雪松 +2 位作者 涂婉华 李超 谢燕萍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40-342,共3页
目的 探讨痰浊内阻型冠心病与混沌理论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本院心血管内科及中医病房住院的痰浊内阻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0例(男29例,女31例);同期本院门诊体检者70例(男32例,女38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监测动... 目的 探讨痰浊内阻型冠心病与混沌理论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本院心血管内科及中医病房住院的痰浊内阻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0例(男29例,女31例);同期本院门诊体检者70例(男32例,女38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监测动态心电图中心率变异性(HRV)分析技术进行HRV分析,观察不同性别患者及健康人24 h NN间期标准差(SDNN)、5 min NN间期标准差(SDNN5)、相邻NN间期差值超过50 ms的心搏次数占NN间期总心搏次数的百分比(PNN50)、NN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相邻NN间期差的平方根(RMSSD)、窦性R-R间期总个数除以R-R间期直方图高度得出的三角指数(TRIA)及夜间心率的变化.结果 痰浊内阻型冠心病组SDANN、TRIA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SDANN(ms):87.9±28.6比107.2±38.6,TRIA:445.5±157.6比523.1±170.4,均P〈0.01],其中以男性人群中SDANN(ms:93.8±29.1比113.7±39.4)降低较为显著,女性人群中SDNN(ms:123.5±43.6比144.3±38.2)、SDANN(ms:82.1±27.5比102.0±37.6)、TRIA(399.7±153.0比507.5±148.1)降低较为显著(P〈0.05或P〈0.01).结论 痰浊内阻型冠心病与混沌理论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沌理论 心率变异性 冠心病心绞痛 痰浊内阻
下载PDF
痰浊内阻型原发性高血压动态血压分析及其与混沌理论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冷永群 李雪松 +3 位作者 卢佳佳 李超 王汉春 谢燕萍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67-169,共3页
目的探讨痰浊内阻型原发性高血压与混沌理论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8年3月至2011年3月本院心血管内科及中医病房住院的痰浊内阻型原发性高血压2~3级患者120例(男72例,女48例);同期本院体检者113例(男57例,女56例)作为健康对照组... 目的探讨痰浊内阻型原发性高血压与混沌理论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8年3月至2011年3月本院心血管内科及中医病房住院的痰浊内阻型原发性高血压2~3级患者120例(男72例,女48例);同期本院体检者113例(男57例,女56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参考杓状曲线和散点图采用动态血压监测(ABPM)技术中的24h收缩压平均值(24hSBP)、24h舒张压平均值(24hDBP)、24h收缩压标准差(24hSBPSD)、24h舒张压标准差(24hDBPSD)、夜间血压下降率、24h收缩压变异系数(24hSBPCV)、24h舒张压变异系数(24hDBPCV)进行分析,观察两组变化。结果痰浊内阻型原发性高血压组24hSBP、24hDBP、24hSBPSD、24hDBPSD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24hSBP(ramHg,1mmHg=0.133kPa):145.50±9.90比110.60±8.20,24hDBP(mmHg):85.62±11.08比66.68±6.78,24hSBPSD(mmHg):15.66±4.52比11.95士3.14,24hDBPSD(mmHg):11.32土2.89比9.28±2.03,均P〈0.053,夜间血压下降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4.2%(5/120)比96.5%(109/113),P〈0.053,且男性、女性患者与相应健康人群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24hSBPCV、24hDBPCV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结论痰浊内阻型原发性高血压与混沌理论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原发性 痰浊内阻 混沌理论 动态血压监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