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柚皮素通过调控Nrf2/HO-1信号通路对百草枯中毒大鼠急性肺损伤保护的作用 被引量:10
1
作者 阮丹 朱金月 +2 位作者 罗波 郭梅 程兰芳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1年第6期524-528,共5页
目的探究柚皮素(NAR)对百草枯(PQ)中毒大鼠急性肺损伤(ALI)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组),PQ模型组(PQ组),NAR低剂量组(NAR-L组)和NAR高剂量组(NAR-H组),每组18只。PQ组大鼠灌胃25 mg/kg PQ溶液,NAR-L组和N... 目的探究柚皮素(NAR)对百草枯(PQ)中毒大鼠急性肺损伤(ALI)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组),PQ模型组(PQ组),NAR低剂量组(NAR-L组)和NAR高剂量组(NAR-H组),每组18只。PQ组大鼠灌胃25 mg/kg PQ溶液,NAR-L组和NAR-H组在灌胃25 mg/kg PQ溶液1 h后分别灌胃25 mg/kg和100 mg/kg NAR,Con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分别检测处理24、48、72 h时各组大鼠体质量、肺系数、肺湿干质量比(W/D),以及肺组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24、48、72 h时大鼠肺组织病理学变化;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中Nrf2和HO-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Con组比较,各时间点PQ组大鼠体质量、肺组织SOD和GSH-Px活力显著降低(P<0.05),而肺系数、肺组织W/D比值及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PQ组比较,NAR处理后大鼠体质量、肺组织SOD和GSH-Px活力显著升高(P<0.05),而肺系数、肺组织W/D比值及MDA显著降低(P<0.05)。PQ可诱导大鼠肺组织出现显著损伤,而NAR高剂量处理可显著改善大鼠肺组织病理损伤。与PQ组比较,NAR-L组和NAR-H组大鼠肺组织中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和血红素氧化酶-1(HO-1)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且NAR-H组显著高于NARL组(P<0.05)。结论NAR可以通过激活Nrf2/HO-1信号通路,促进抗氧化酶SOD和GSHPx的释放,改善PQ中毒大鼠引起AL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柚皮素(NAR) 百草枯(PQ) 急性肺损伤(ALI) 氧化应激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氧化酶-1(HO-1)通路
下载PDF
兽用抗菌药耐药性风险评估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
作者 安博宇 胡蔓 +6 位作者 徐向月 马文瑾 黄玲利 王福南 戴梦红 袁园园 程古月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7-33,共7页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兽用抗菌药物被大量使用于动物身上,并且用量逐年上升。由于兽用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引发了耐药性的产生,从而出现了一系列治疗失败问题,给人类健康造成了潜在的危害。因此抗菌药物的使用对人和动物健康所...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兽用抗菌药物被大量使用于动物身上,并且用量逐年上升。由于兽用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引发了耐药性的产生,从而出现了一系列治疗失败问题,给人类健康造成了潜在的危害。因此抗菌药物的使用对人和动物健康所造成的风险受到广泛关注,目前兽用抗菌药物风险评估技术已被广泛用于预测药物引发的耐药性风险大小,揭示兽用抗菌药物的使用产生的对人和动物健康造成威胁的耐药性风险。本文主要对国内外开展的兽用抗菌药耐药性风险评估的研究进行综述,为我国开展耐药风险评估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兽用抗菌药 耐药性 风险分析 风险评估
下载PDF
GTP酶免疫相关蛋白5在调控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大鼠致病性CD4^(+)T细胞发育中的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张臣 王艳丽 +4 位作者 黄中炎 付晓荣 王勉 张丽 汪晓婷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662-1667,共6页
目的:探讨肺炎克雷伯菌(KP)感染对大鼠CD4^(+)T细胞中GTP酶免疫相关蛋白5(GIMAP5)表达、T细胞活化及Th17和Th1细胞体外发育的影响。方法:以大鼠CD4^(+)T细胞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KP、GIMAP5重组蛋白和等量的DMSO(对照条件)处理细胞。采用... 目的:探讨肺炎克雷伯菌(KP)感染对大鼠CD4^(+)T细胞中GTP酶免疫相关蛋白5(GIMAP5)表达、T细胞活化及Th17和Th1细胞体外发育的影响。方法:以大鼠CD4^(+)T细胞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KP、GIMAP5重组蛋白和等量的DMSO(对照条件)处理细胞。采用Western blot和RT-qPCR检查细胞中GIMAP5的蛋白和mRNA表达;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查CD4^(+)T细胞增殖、活化及白细胞介素2(IL-2)、干扰素γ(IFN-γ)和IL-17A的水平;采用RNA测序与转录组学分析KP感染对CD4^(+)T细胞活化和功能的整体影响。结果:受CD3/CD28刺激后,CD4^(+)T细胞中GIMAP5的mRNA和蛋白水平上显著上调(P<0.05)。在CD3/CD28激活后,用KP处理大鼠CD4^(+)T细胞可降低活化T细胞中GIMAP5的水平。与对照组细胞相比,KP组中产生IL-2的细胞显著减少(P<0.01)。KP处理抑制大鼠CD4^(+)T细胞的增殖(P<0.01)。KP参与T细胞激活的关键信号通路的上调,包括Myc、HIF-1α和mTORC1通路。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与对照组相比,KP感染后Th17细胞和Th1细胞的比例显著升高(P<0.01),加入GIMAP5重组蛋白可阻断Th17和Th1细胞的发育。KP感染耗尽了调节性T细胞(Treg),加入GIMAP5重组蛋白可诱导Treg产生(P<0.01)。结论:上调GIMAP5表达可能是限制KP感染诱导大鼠T细胞致病性的一个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TP酶免疫相关蛋白5 肺炎克雷伯菌 大鼠 CD4^(+)T细胞
下载PDF
3D打印个体化模型在复杂踝关节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李仁嵩 王娜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8年第4期208-211,共4页
目的探讨3D打印个体化模型在复杂踝关节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2014年6月至2017年2月,选择复杂踝关节骨折患者78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X线进行手术设计,观察组采用3D打印个体化模型进行手术设计,两组... 目的探讨3D打印个体化模型在复杂踝关节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2014年6月至2017年2月,选择复杂踝关节骨折患者78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X线进行手术设计,观察组采用3D打印个体化模型进行手术设计,两组都给予微创入路手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都完成手术,无术中严重并发症发生,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的钉道感染、切口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5.1%vs.25.6%,P<0.05)。术后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97.4%vs.74.4%,P<0.05)。结论 3D打印个体化模型应用于复杂踝关节骨折可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个性化的治疗,提高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个体化模型 复杂踝关节骨折 手术效果 并发症
下载PDF
眉弓锁孔技术在前交通动脉破裂动脉瘤夹闭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许锡镇 余军武 +5 位作者 吾太华 吴婷 马赞 邓少勇 李正阳 侯浩波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1年第11期868-870,共3页
目的探讨眉弓锁孔技术在前交通动脉破裂动脉瘤夹闭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20年7月采用经眶上锁孔入路显微夹闭术治疗的47例破裂前交通动脉动脉瘤的临床资料。结果47例均顺利夹闭瘤颈,术前行脑室外引流术5例。术中... 目的探讨眉弓锁孔技术在前交通动脉破裂动脉瘤夹闭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20年7月采用经眶上锁孔入路显微夹闭术治疗的47例破裂前交通动脉动脉瘤的临床资料。结果47例均顺利夹闭瘤颈,术前行脑室外引流术5例。术中发生动脉瘤破裂11例,术中切除直回9例,术中额窦开放5例。术后术区出血3例、脑干梗死1例、脑积水2例、嗅神经损伤7例、眼睑皮下积液10例、额窦炎2例。出院时GOS评分5分37例,4分6例,3分2例,2分2例。42例术后3~6个月复查DSA示2例动脉瘤瘤颈少量残留,定期随访;另40例动脉瘤未显影。结论眉弓锁孔手术可应用于Hunt-Hess分级较低的前交通动脉破裂动脉瘤,对于合并血肿量在15 ml以下的前交通动脉动脉瘤也可考虑,但需有丰富的锁孔手术技巧及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破裂动脉瘤 前交通动脉瘤 夹闭术 眉弓锁孔技术 疗效
下载PDF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血清BDNF表达特点及高压氧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冯琼 罗锦兰 皇甫留杰 《中国康复》 2023年第1期61-64,共4页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主要是由遗传因素及不明原因共同作用造成广泛神经发育障碍的一类疾病,以社交障碍、限制性刻板行为、兴趣狭窄等为主要临床症状,可致患者终生精神残疾、生活不能自理,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主要是由遗传因素及不明原因共同作用造成广泛神经发育障碍的一类疾病,以社交障碍、限制性刻板行为、兴趣狭窄等为主要临床症状,可致患者终生精神残疾、生活不能自理,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压力[1]。随着对ASD认识的不断加深及检测手段的日益完善,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我国ASD患者总数已超过1000万,其中儿童(0~14岁)患者人数已超过200万,每年新增患者人数逾20万例[2]。临床上对于ASD的规范化诊疗越来越重视,针对儿童ASD治疗措施的相关性研究不断深入,高压氧疗法(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HBOT)对ASD的治疗作用得到了大量研究数据的支持[3-4]。此外,回顾性分析相关的临床证据表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表达异常与ASD有重要关联,其在ASD发生和演变的病理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5-6]。本文就近年来众多学者对儿童ASD中BDNF及相关通路的研究以及高压氧的治疗进展做如下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信号通路 高压氧治疗
下载PDF
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围术期隐性失血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
7
作者 徐迅 苟印饶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21-324,共4页
目的 分析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围术期隐性失血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80例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经皮椎体形成术治疗,手术完成后计算患者平均围术期失血量。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和围术期资料等,根据患者... 目的 分析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围术期隐性失血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80例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经皮椎体形成术治疗,手术完成后计算患者平均围术期失血量。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和围术期资料等,根据患者一般资料和围术期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围术期隐性失血的危险因素。结果 80例患者平均围术期失血量为(345.19±58.94)ml。经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年龄、高血压、糖尿病、骨水泥渗漏、骨密度、椎体节段数、椎体压缩程度、椎体恢复程度、平均围术期失血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有骨水泥渗漏、椎体节段数≥双节段、椎体压缩程度>2/3、椎体恢复程度>2/3是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围术期隐性失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会存在明显的围术期隐性失血情况,而围术期隐性失血与骨水泥渗漏、椎体节段数、椎体压缩程度、椎体恢复程度密切相关,临床应根据上述危险因素采取应对措施,以减少围术期隐性失血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围术期隐性失血
下载PDF
SuperPath入路在老年急性股骨颈骨折中的近远期疗效
8
作者 徐迅 苟印尧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3131-3133,共3页
目的观察SuperPath入路在老年急性股骨颈骨折中的近远期效果。方法选取老年急性股骨颈骨折患者86例,均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依据手术入路方式分为观察组44例,对照组42例。观察组经SuperPath入路,对照组经后外侧入路。比较两组围术期指... 目的观察SuperPath入路在老年急性股骨颈骨折中的近远期效果。方法选取老年急性股骨颈骨折患者86例,均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依据手术入路方式分为观察组44例,对照组42例。观察组经SuperPath入路,对照组经后外侧入路。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评价两组术后7 d疼痛程度、手术前后髋关节功能及并发症。术后随访2年,评估两组术后6个月、1年、2年髋关节功能优良率。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7 d,观察组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预后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1年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2年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与后外侧入路相比,经SuperPath入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于老年急性股骨胫骨折患者的围术期指标、术后疼痛及关节功能具有更显著的改善效果,且该入路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但远期效果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股骨颈骨折 SuperPath入路 疼痛程度 关节功能 远期疗效
下载PDF
玉泉丸合桃红四物汤加减对气阴两虚证2型糖尿病心血管主要危险因素的影响 被引量:14
9
作者 李艳红 黎艳 +2 位作者 王亚兰 郑丽 李莉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177-182,共6页
目的:观察玉泉丸合桃红四物汤加减对气阴两虚证2型糖尿病(T2DM)心血管主要危险因素的影响及对炎症因子和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方法: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两组均口服拜阿司匹林肠溶片,0.1 g/次,1次/d;注射用胰岛素... 目的:观察玉泉丸合桃红四物汤加减对气阴两虚证2型糖尿病(T2DM)心血管主要危险因素的影响及对炎症因子和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方法: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两组均口服拜阿司匹林肠溶片,0.1 g/次,1次/d;注射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口服辛伐他汀片,20 mg/次,1次/d;厄贝沙坦片,150 mg/次,1次/d。对照组加用天芪降糖胶囊,5粒/次,3次/d。观察组内服玉泉丸合桃红四物汤加减,1剂/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4周,再进行48周随访。监测血糖、血脂和血压,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观察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每8周评价1次,记录治疗后8,16,24周的FPG,HbA1c,LDL-C,SBP和DBP的达标情况及三者联合达标情况,并比较不同时点血糖、血脂和血压水平;记录治疗期间和随访期间共72周内心血管事件、脑卒中事件、周围血管事件和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检测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同型半胱氨酸(Hcy),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内皮素(ET-1)和一氧化氮(NO);记录治疗后8,16,24周体质量指数(BMI)达标率。结果:在治疗后24周,观察组HbA1c达标率为81.16%(56/69),高于对照组的64.71%(44/68)(χ^2=4.701,P<0.05),观察组SBP达标率为94.2%(65/69),高于对照组的82.36%(56/68)(χ^2=4.662,P<0.05);在治疗后16,24周观察组LDL-C达标率分别为79.71%(55/69),88.41%(61/69),高于同期对照组的63.24%(43/68),70.59%(48/68)(χ^2=4.5642,χ^2=5.108,P<0.05);在16周时,观察组综合达标率(血糖、血压、血脂)为59.42%,高于对照组的41.18%(28/68)(χ^2=4.559,P<0.05);在24周时,观察组综合达标率69.57%(48/69),高于对照组的51.47%(35/68)(χ^2=4.695,P<0.05);在16周时,观察组BMI达标率为60.87%(42/69),高于对照组的39.71%(27/68)(χ^2=6.136,P<0.05);在24周时,观察组BMI达标率为72.46%(56/69),高于对照组的52.94%(36/68)(χ^2=5.585,P<0.05);在治疗后16周,观察组2 h PG和HbA1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后24周,观察组FPG,2 h PG,HbA1c,SBP和DB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NF-α,Hcy,IL-6和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NO高于对照组(P<0.01),ET-1均低于对照组(P<0.01);在72周的观察期间,观察组不良血管事件的发生为13.04%(9/69),低于对照组的30.88%(21/68)(χ^2=5.957,P<0.05)。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玉泉丸合桃红四物汤内服可进一步控制T2DM患者心血管主要危险因素,改善T2DM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抑制促炎因子的表达,降低不良血管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心血管高危因素 血管事件 玉泉丸 桃红四物汤 炎症因子 血管内皮功能
原文传递
探讨CT引导下椎间盘内射频电刺激定位法在椎间盘源性腰痛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7
10
作者 熊丽琴 王亚瑟 +5 位作者 冯金坤 李妍玲 贺芳 张燚坤 刘辉 胡君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046-2049,共4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椎间盘内射频电刺激定位法在椎间盘源性腰痛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0例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影像学检查明确为椎间盘源性腰痛,并在CT引导下行椎间盘内射频电刺激定位主要责任椎间盘。... 目的探讨CT引导下椎间盘内射频电刺激定位法在椎间盘源性腰痛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0例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影像学检查明确为椎间盘源性腰痛,并在CT引导下行椎间盘内射频电刺激定位主要责任椎间盘。根据电刺激诱发试验结果将80例腰痛患者分为刺激诱发试验阳性组与阴性组,所有患者均接受椎间盘低温等离子纤维环成形术治疗,随访观察患者术后腰痛及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根据电刺激诱发实验结果显示,刺激诱发试验阳性组共65例,阴性组15例。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任何严重并发症,且两组患者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前JOA评分分析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阳性组腰椎疾患综合情况改善作用明显优于阴性组(P<0.05);两组治疗前疼痛数字评分(NRS)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周、1个月、6个月时阳性组患者NRS评分明显低于阴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阳性组患者MacNab评分优良率明显高于阴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引导下椎间盘内射频电刺激试验有助于精确定位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的主要责任腰间盘,并且刺激诱发试验阳性的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经低温等离子纤维环手术治疗后能够有效改善腰痛及功能障碍程度,治疗效果及患者主观满意度较高,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引导 椎间盘内射频电刺激定位 椎间盘源性腰痛 责任椎间盘 低温等离子纤维环成形术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膀胱癌组织MAGE-A3表达变化机制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叶明 王忆勤 +3 位作者 王照凡 姚俊 高绪仲 周高峰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1562-1566,共5页
目的膀胱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本研究检测膀胱癌组织中黑色素瘤抗原3(melanoma-associated antigen 3,MAGE-A3)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内在机制,为膀胱癌的防治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收集2013-06-01-2016-05-31武汉科... 目的膀胱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本研究检测膀胱癌组织中黑色素瘤抗原3(melanoma-associated antigen 3,MAGE-A3)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内在机制,为膀胱癌的防治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收集2013-06-01-2016-05-31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武昌医院泌尿外科膀胱癌患者120例,取术中切取的膀胱癌组织和正常膀胱组织(距离肿瘤边缘>3cm)。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RT-q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膀胱癌组织和正常膀胱组织中MAGE-A3,DNA甲基转移酶1(DNA methyltransferase 1,DNMT1)及常染色体组蛋白赖氨酸甲基转移酶2(euchromatic histone-lysine N-methyltransferase 2,EHMT2)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巢式降落式甲基化特异性PCR(nested methylated specific PCR,nMS-PCR)检测膀胱癌组织和正常膀胱组织中MAGE-A3启动子区DNA甲基化水平变化;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CHIP)检测膀胱癌组织和正常膀胱组织中MAGE-A3启动子区组蛋白H3K9二甲基化(H3K9me2)水平。结果膀胱癌组织中MAGE-A3mRNA相对表达量为5.41±0.85,蛋白相对表达量为0.76±0.08;正常膀胱组织中MAGE-A3mRNA相对表达量为0.92±0.15,蛋白相对表达量为0.20±0.0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5.56和15.60,均P=0.001。膀胱癌组织中DNMT1mRNA相对表达量为0.37±0.10,蛋白相对表达量为0.36±0.10;EHMT2mRNA相对表达量为0.81±0.09,蛋白相对表达量为0.27±0.08。正常膀胱组织中DNMT1mRNA相对表达量为1.02±0.25,蛋白相对表达量为0.91±0.15,RNA相对表达量为4.32±0.82,蛋白的相对表达量为1.09±0.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95,9.16,11.58,11.08,均P<0.001。膀胱癌组织中MAGE-A3启动子区DNA甲基化水平为0.27±0.07,H3K9me2水平为0.25±0.13;正常膀胱组织MAGE-A3启动子区DNA甲基化水平为0.73±0.08,H3K9me2水平为0.61±0.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189和3.860,均P<0.001。结论膀胱癌组织中MAGE-A3启动子区DNA甲基化及H3K9me2水平降低使MAGE-A3表达量升高,此机制可能参与膀胱癌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MAGE-A3 DNMT1 EHMT2 DNA甲基化 H3K9二甲基化
原文传递
重症肺部感染肺泡灌洗液JAK2/STAT3信号通路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2
作者 任凤娟 阮丹 +2 位作者 熊焱 张雄 胡伟林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3722-3726,共5页
目的探讨重症肺部感染患者肺泡灌洗液中Janus激酶2/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3(JAK2/STAT3)信号通路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武汉市武昌医院(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武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203例肺部感染患者... 目的探讨重症肺部感染患者肺泡灌洗液中Janus激酶2/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3(JAK2/STAT3)信号通路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武汉市武昌医院(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武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203例肺部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收集入组患者肺泡灌洗液标本,依据患者病情程度分为重症组(n=116)和普通组(n=87),依据重症肺部感染患者预后不同分为存活组(n=104)和死亡组(n=12)。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肺泡灌洗液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采用蛋白质印迹法和RNA的反转录和cDNA的聚合酶链式扩增(RT-PCR)法分别检测肺泡灌洗液中JAK2/STAT3蛋白、基因表达水平。结果重症组肺泡灌洗液中IL-6、IL-8、IL-10表达水平高于普通组(P<0.05)。重症组肺泡灌洗液JAK2、STAT3蛋白和基因表达水平较普通组高(P<0.05)。重症组患者116例共有12例死亡,其中存活组肺泡灌洗液中IL-6、IL-8、IL-10和JAK2、STAT3蛋白、基因表达水平均低于死亡组(P<0.05)。Pearson参数分析提示重症肺部感染患者肺泡灌洗液中IL-6、IL-8、IL-10表达水平与JAK2/STAT3蛋白和基因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重症肺部感染患者肺泡灌洗液中炎症因子水平和JAK2/STAT3表达呈高表达,肺泡灌洗液中炎症因子水平增高和JAK2/STAT3信号参与重症肺部感染患者不良预后,而具体机制或与JAK2/STAT3信号通路被激活导致肺泡灌洗液中炎症因子水平异常增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感染 重症 肺泡灌洗液 Janus激酶2/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3 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老年冠心病PCI术后肺部感染影响因素及血CD4+T淋巴细胞水平 被引量:11
13
作者 熊慧 张鹏 +2 位作者 潘群 饶玲璋 黄县立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3457-3461,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肺部感染影响因素及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市武昌医院2017年1月-2019年2月150例老年冠心病PCI手术患者,依据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发生情况,分为感染组(n=16)和未感染组...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肺部感染影响因素及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市武昌医院2017年1月-2019年2月150例老年冠心病PCI手术患者,依据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发生情况,分为感染组(n=16)和未感染组(n=134),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分析老年冠心病PCI术后肺部感染与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的关系。结果感染组年龄大于未感染组(P<0.05);感染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CD4+、CD8+计数水平低于未感染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CD4+计数水平降低是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外周血CD3+、CD4+、CD8+计数在老年冠心病PCI术后肺部感染中的预测效能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3、0.871、0.851。结论老年冠心病PCI术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CD4+计数水平降低是肺部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与感染严重程度相关,可作为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评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肺部感染 T淋巴细胞计数
原文传递
己酮可可碱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高糖诱导的肾小球系膜细胞炎症因子及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晏继喜 查淑娟 谈欢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2328-2332,共5页
目的探讨己酮可可碱(pentoxifylline,PTX)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对高糖作用下肾小球系膜细胞炎症因子及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体外高糖培养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分为6组:对照组、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 目的探讨己酮可可碱(pentoxifylline,PTX)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对高糖作用下肾小球系膜细胞炎症因子及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体外高糖培养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分为6组:对照组、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组、MSCs组、MSCs+PTX 0.1 mmol·L^−1组、MSCs+PTX 0.3 mmol·L^−1组和MSCs+PTX 1 mmol·L^−1组。采用ELISA检测各组系膜细胞IL-6和TNF-α含量,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系膜细胞中NF-κB p65,IKKα及IKKβ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N组系膜细胞的IL-6和TNF-α含量显著增高(P<0.05),NF-κB p65、IKKα及IKKβ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与DN组相比,MSCs组及MSCs组联合不同浓度PTX干预组的系膜细胞分泌的IL-6及TNF-α含量出现明显降低(P<0.05),NF-κB p65、IKKα及IKKβ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与MSCs组比较,MSCs+PTX 0.1 mmol·L^−1组、MSCs+PTX 0.3 mmol·L^−1组及MSCs+PTX 1 mmol·L^−1组的IL-6和TNF-α含量显著下降(P<0.05),NF-κB p65、IKKα和IKKβ的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且呈现PTX浓度依赖性。结论PTX联合MSCs通过抑制高糖诱导下肾小球系膜细胞中NF-κB信号通路的表达及炎症因子水平对DN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己酮可可碱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肾小球系膜细胞 炎症因子 NF-ĸB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基于mTOR/Akt信号通路探讨肠道菌群与抑郁症发病的潜在联系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建亚 袁晓雨 +3 位作者 滕文 罗晓玉 张凯铭 伍珊珊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11期857-863,868,共8页
目的基于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信号通路探讨肠道菌群与抑郁症发病的潜在联系。方法将小鼠分为CT组(对照未建模小鼠)、CUMS组[持续8周慢性不可预测轻度应激(chronic unpr... 目的基于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信号通路探讨肠道菌群与抑郁症发病的潜在联系。方法将小鼠分为CT组(对照未建模小鼠)、CUMS组[持续8周慢性不可预测轻度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方案的小鼠]和3组抗菌药物处理后的小鼠,并接种了来自CT小鼠(CT-tr组)或CUMS小鼠(CUMS-tr组、CUMS-tr+5-HTP组)的粪便微生物群。接种后8周,对小鼠进行明暗盒、飞溅试验、新奇抑制进食、悬尾试验和强迫游泳试验来评估小鼠焦虑和抑郁样行为。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检测海马齿状回中的新生神经元,采用Western blot分析mTOR/Akt信号通路表达。采用血清代谢组学分析CUMS微生物群转移对血清氨基酸影响。结果在行为测试中,CUMS模型小鼠表现出明显的抑郁样行为。CUMS微生物群接种后8周,CUMS-tr组小鼠在悬尾和强迫游泳测试中都表现出类似抑郁的行为,并在飞溅测试和新颖性抑制喂养测试中得到证实。与CT-tr组相比,CUMS-tr组小鼠海马中增殖神经干细胞的数量显著减少(P<0.05),并且mTOR和Akt的磷酸化显著降低(P均<0.05)。血清代谢组学分析显示,CUMS-tr组小鼠的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前体色氨酸(tryptophan,Trp)及其直接前体5-羟基色氨酸(5-hydroxytryptophan,5-HTP)水平显著降低(P均<0.05)。此外,CUMS-tr组小鼠的海马中Trp、5-HT、5-HTP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均<0.05)。CUMS-tr+5-HTP组经5-HTP治疗后,小鼠的进食潜伏期、梳理潜伏期、悬尾测试和强迫游泳测试中不动时间均显著降低(P均<0.05),并且海马组织中增殖的神经干细胞数量和mTOR和Akt的磷酸化均显著增加(P均<0.05)。结论CUMS引起的微生物群失调会通过Trp代谢的变化损害海马中5-HT合成,导致神经发生减少和mTOR/Akt信号通路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帕霉素靶蛋白/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 肠道菌群 抑郁症 色氨酸 小鼠
原文传递
呼吸训练联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慢阻肺患者康复效果及对肺功能的影响
16
作者 任凤娟 熊焱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5期129-131,共3页
探讨老年慢阻肺患者使用呼吸训练的同时配合使用积极有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时间起点是研究时间终点:2018.12~2021.12,本次研究对象共选取100例,所有患者均为老年慢阻肺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对照组,另一组为观察组,(常规护... 探讨老年慢阻肺患者使用呼吸训练的同时配合使用积极有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时间起点是研究时间终点:2018.12~2021.12,本次研究对象共选取100例,所有患者均为老年慢阻肺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对照组,另一组为观察组,(常规护理,前组,n=50)、(实施呼吸训练及护理,后组,n=50),统计两组各项指标。结果 观察组肺功能、满意度、生活质量、并发症、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老年慢阻肺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实施呼吸训练的同时配合使用专业且高效的护理在诸多方面具有积极影响,包括: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康复依从性、改善肺功能,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均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训练 满意度 肺功能 老年人 生活质量 应用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