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强化降脂、有氧运动在STEMI患者PPCI术后治疗中的应用
1
作者 胡红平 罗萍 但芳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9,共6页
目的研究强化降脂、有氧运动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PCI)术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STEMI并行急诊PPCI的患者12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分为A、B、C 3组各40例,PPCI术后,A组行阿托伐他汀治疗,B组行... 目的研究强化降脂、有氧运动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PCI)术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STEMI并行急诊PPCI的患者12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分为A、B、C 3组各40例,PPCI术后,A组行阿托伐他汀治疗,B组行阿托伐他汀+有氧运动治疗,C组行阿托伐他汀+有氧运动+依洛尤单抗治疗,观察3组治疗前后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正常RR间期平均值标准差(SDANN)、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均方的平方根(RMSSD);高频功率(HF)、低频功率(LF)、LF/HF及总功率(TP)等心率变异性(HRV)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等心功能指标;运动时间;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等血脂指标;白细胞介素(IL)-6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炎症指标;非血管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NMD)及血管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等血管内皮功能指标;不良心脏事件(MACE)。结果治疗后,B、C组SDNN、SDANN、RMSSD及HF明显高于A组,LF、LF/HF明显低于A组;C组SDNN、SDANN、RMSSD及HF明显高于B组,LF、LF/HF明显低于B组(均P<0.05);B、C组LVD、LVESV及LVEDV明显高于A组,C组LVESV、LVEDV明显高于B组(P<0.05);B、C组运动时间明显长于A组,C组运动时间明显长于B组(P<0.05);C组TC、LDL明显低于A、B组(P<0.05),A、B组TC、LDL无明显差异(P>0.05);C组NMD、FMD明显高于A、B组(P<0.05);C组MACE发生率明显低于A、B组(P<0.05);出院当日C组IL-6、TNF-α水平明显低于A、B组(P<0.05)。结论强化降脂、有氧运动联合治疗可有效改善STEMI行PPCI患者心率变异性、心功能、炎症指标及内皮功能指标,提高其运动能力,预防MACE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降脂 有氧运动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心率变异率 心功能
下载PDF
肝功能检验应用于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病情判断价值 被引量:15
2
作者 罗萍 颜雪莹 +2 位作者 王婷 曾为红 李晓军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7年第1期44-45,共2页
目的探讨肝功能检验应用于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病情判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5月来我院行体检的58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同时选取同期我院收治的58例肝炎肝硬化患者作为观察组。抽取两组的空腹静脉血行肝功能的检验,比较两组的总... 目的探讨肝功能检验应用于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病情判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5月来我院行体检的58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同时选取同期我院收治的58例肝炎肝硬化患者作为观察组。抽取两组的空腹静脉血行肝功能的检验,比较两组的总胆汁酸水平、血清胆碱酯酶的活性、血清胆固醇水平和白蛋白水平,同时观察不同病情等级的患者的总胆汁酸水平、血清胆碱酯酶的活性、血清胆固醇水平和白蛋白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总胆汁酸水平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血清胆碱酯酶活性、血清胆固醇水平和白蛋白水平均高于观察组(P<0.05)。随着病情等级上升,患者总胆汁酸水平在不断上升(P<0.05),但血清胆碱酯酶的活性、血清胆固醇水平和白蛋白水平在下降(P<0.05)。结论对肝炎肝硬化的患者行肝功能检验使临床医生能根据检验指标了解到患者肝脏损伤的程度,为其准确诊断及治疗肝硬化患者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功能检验 肝炎肝硬化 临床结果
下载PDF
miRNA505-3P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燕妮 刘梅 胡玉海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3年第9期1264-1268,共5页
目的检测miRNA505-3P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浆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SLE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20年9月至2022年5月在武汉市汉口医院风湿科初次就诊并确诊为SLE的患者174例作为SLE组,根据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指数(... 目的检测miRNA505-3P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浆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SLE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20年9月至2022年5月在武汉市汉口医院风湿科初次就诊并确诊为SLE的患者174例作为SLE组,根据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指数(SLEDAI)评分将其分为活动组(92例)和非活动组(82例)。随机选取同期在该院体检的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浆中miRNA505-3P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浆中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miRNA505-3P表达水平与SLEDAI评分和HMGB1水平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miRNA505-3P表达水平对SLE的诊断价值。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SLE组血浆中miRNA505-3P和HMGB1水平显著增加(P<0.05),且二者在活动组中的水平均高于非活动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miRNA505-3P与SLEDAI评分和HMGB1呈正相关(r=0.7344、0.6475,P<0.05)。SLE患者血浆中miRNA505-3P诊断SLE曲线下面积为0.9699(95%CI:0.9500~0.9898),当miRNA505-3P最佳截断值为0.7650时,诊断SLE的灵敏度为96.67%,特异度为83.33%。以miRNA505-3P的最佳截断值(0.7650)为分界值,将SLE患者分为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和是否累及肾脏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NA阳性、抗双链DNA抗体阳性比例和SLEDAI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RNA505-3P表达水平在SLE患者中显著升高,其高表达与SLEDAI评分呈正相关。miRNA505-3P可作为辅助诊断SLE,尤其是活动性SLE的标志物,且可能通过调控HMGB1的表达促进SLE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miRNA 505-3P 高迁移率族蛋白1
下载PDF
血清5-HT、NPY以及Hypocretin水平与卒中后抑郁症失眠患者失眠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阮莎 师维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3年第1期4-6,共3页
卒中后抑郁(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为继发性情感精神障碍性疾病,并常伴睡眠障碍、食欲不振、头晕头痛等躯体化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患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1-3]。PSD常发生于卒中后3-6个月,其发病率为20%-50%。对PSD... 卒中后抑郁(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为继发性情感精神障碍性疾病,并常伴睡眠障碍、食欲不振、头晕头痛等躯体化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患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1-3]。PSD常发生于卒中后3-6个月,其发病率为20%-50%。对PSD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可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存质量。PSD多伴有睡眠障碍,睡眠障碍往往会加重抑郁病情,而两症互相影响形成恶性循环[4]。研究表明[5],约有1/3-1/2的脑卒中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失眠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抑郁 精神障碍性疾病 失眠患者 睡眠障碍 脑卒中患者 提高生存质量 失眠障碍
下载PDF
血清VAP-1、VCAM-1在甲状腺癌患者中的变化及意义
5
作者 张燕妮 胡玉海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3年第18期2715-2719,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血管黏附蛋白-1(VAP-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在甲状腺癌患者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5月该院收治的甲状腺癌患者57例作为甲状腺癌组,另选取同期确诊的甲状腺腺瘤患者47例作为甲状腺腺瘤组,同期... 目的探讨血清血管黏附蛋白-1(VAP-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在甲状腺癌患者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5月该院收治的甲状腺癌患者57例作为甲状腺癌组,另选取同期确诊的甲状腺腺瘤患者47例作为甲状腺腺瘤组,同期体检健康者3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血清VAP-1和VCAM-1水平,分析不同临床病理参数的甲状腺癌患者血清VAP-1和VCAM-1水平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VAP-1和VCAM-1诊断甲状腺癌的效能。结果甲状腺癌组术前血清中VAP-1水平显著低于甲状腺腺瘤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而血清VCAM-1水平显著高于甲状腺腺瘤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血清中VAP-1、VCAM-1水平在甲状腺腺瘤组和健康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甲状腺癌组术后血清VAP-1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血清VCAM-1水平显著降低(P<0.05)。术前血清VAP-1、VCAM-1水平在不同肿瘤最大径、肿瘤病理类型、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和有无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癌患者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年龄、性别的甲状腺癌患者中术前血清VAP-1、VCAM-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VAP-1和VCAM-1联合检测诊断甲状腺癌的AUC为0.904(95%CI:0.854~0.954),灵敏度为98.25%,特异度为53.25%。结论血清VAP-1和VCAM-1与甲状腺癌患者临床特征密切相关,二者联合检测对甲状腺癌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同时可以用于评估甲状腺癌患者疾病进展,指导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血管黏附蛋白-1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诊断
下载PDF
血清热休克蛋白70、白细胞介素-4和白细胞介素-17在过敏性紫癜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侯海瑞 余丽娜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3年第8期1100-1103,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热休克蛋白70(HSP70)、白细胞介素(IL)-4和IL-17水平检测在过敏性紫癜(HSP)中的临床意义,同时了解其对HSP患儿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4月在该院初次就诊的158例HSP患儿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50例健康体检儿... 目的探讨血清热休克蛋白70(HSP70)、白细胞介素(IL)-4和IL-17水平检测在过敏性紫癜(HSP)中的临床意义,同时了解其对HSP患儿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4月在该院初次就诊的158例HSP患儿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50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分别收集观察组(急性期和恢复期)、健康对照组的血液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并比较两组儿童HSP70、IL-4及IL-17的水平变化情况;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HSP70水平与IL-4、IL-17水平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血清HSP70、IL-4和IL-17水平对HSP的临床诊断效能。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清HSP70、IL-4和IL-17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HSP患儿HSP70、IL-4、IL-17水平均明显高于恢复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急性期HSP患儿HSP70水平与IL-4、IL-17水平均呈明显正相关(r=0.784、0.553,P<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HSP70诊断急性期HSP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66,95%CI为0.945~0.987,最佳截断值为1.765 ng/mL时诊断灵敏为86.00%,特异度为93.04%;IL-4诊断急性期HSP的AUC为0.973,95%CI为0.955~0.991,最佳截断值为4.700 pg/mL时诊断灵敏为84.00%,特异度为92.83%;IL-17诊断急性期HSP的AUC为0.929,95%CI为0.882~0.976,最佳截断值为10.250 pg/mL时诊断灵敏为86.00%,特异度为93.04%。结论HSP70在HSP的发病过程中对免疫功能紊乱的调节具有重要作用,且HSP70可能通过上调Th2和Th17细胞的免疫应答来介导HSP的发病,HSP70、IL-4和IL-17水平检测有助于对早期HSP的辅助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休克蛋白70 白细胞介素-4 白细胞介素-17 过敏性紫癜
下载PDF
相关生物标志物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9
7
作者 罗萍 毛继明 +2 位作者 汪浩 颜雪莹 王婷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7年第14期2082-2085,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和肽素(Copeptin)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肾功能损伤的诊断及预后评价。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该院158例DN患者,根据尿蛋白/肌酐比值(ACR)将患者分为... 目的探讨血清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和肽素(Copeptin)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肾功能损伤的诊断及预后评价。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该院158例DN患者,根据尿蛋白/肌酐比值(ACR)将患者分为:正常清蛋白尿组(NA组,n=52),微量清蛋白尿组(MA组,n=48),临床清蛋白尿组(CP组,n=58),另选取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应用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SDF-1、NGAL、Copeptin水平。结果 NA组、MA组、CP组空腹葡萄糖(FPG)、体质量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lc)、胰岛抵抗指数(HOMA-IR)、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蛋白(LDL-C)、血尿酸、胱抑素C(Cys C)、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SDF-1、NGAL、Copeptin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MA组、CP组FPG、BMI、HbAlc、HOMA-IR、血尿酸、Cys C、UAER、SDF-1、NGAL、Copeptin水平高于NA组(P<0.05),CP组Cys C、UAER、SDF-1、NGAL、Copeptin水平高于MA组(P<0.05)。经Spearman单因素分析,血清SDF-1与FPG、HOMA-IR、Cys C、UAER呈正相关(P<0.05),NGAL与HOMA-IR、Cys C、UAE呈正相关(P<0.05),Copeptin与Cys C、UAER呈正相关(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HOMA-IR、Cys C、SDF-1、NGAL、Copeptin是DN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SDF-1、NGAL、Copeptin诊断DN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2、0.812、0.805。结论血清SDF-1、NGAL、Copeptin水平与早期DN发生密切相关,可作为DN早期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 和肽素 糖尿病肾病
下载PDF
产前孕妇凝血4项联合抗凝血酶、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8
作者 罗萍 毛继明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8期2628-2630,共3页
目的探究产前孕妇凝血4项联合抗凝血酶、D-二聚体(D-D)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10月收治的30例在该院进行产前检查的正常妊娠孕妇临床资料,分析不同孕期产妇血液中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 目的探究产前孕妇凝血4项联合抗凝血酶、D-二聚体(D-D)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10月收治的30例在该院进行产前检查的正常妊娠孕妇临床资料,分析不同孕期产妇血液中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抗凝血酶(AT)、D-D数值。结果 D-D水平在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至临产期过程中呈进行性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早期PT显著高于孕晚期,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PTT在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至临产期过程中不断减少,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IB水平在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至临产期呈进行性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T水平在孕晚期明显降低。结论产前孕妇凝血4项联合抗凝血酶、D-D检测可有效监测孕妇的凝血及止血功能,有效预防大出血及产后并发症的发生,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凝血酶 D-二聚体 凝血4项 产前孕妇
下载PDF
156例不孕症患者性激素水平检测结果评价 被引量:25
9
作者 胡玉海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2期1593-1594,共2页
目的探讨不孕症患者性激素水平测定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156例不同原因造成的不孕症患者,与同期接受性激素测定的122例健康体检妇女作为对照组,采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对血清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生成激素(LH)、催乳素(PRL)、雌二... 目的探讨不孕症患者性激素水平测定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156例不同原因造成的不孕症患者,与同期接受性激素测定的122例健康体检妇女作为对照组,采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对血清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生成激素(LH)、催乳素(PRL)、雌二醇(E2)、黄体酮(P)、睾酮(T)进行测定。结果由催乳素血症、垂体微腺瘤造成的不孕症患者FSH、LH、PRL水平高于对照组,而E2、P水平低于对照组;由子宫卵巢功能异常造成的不孕症患者LH、T水平高于对照组;由黄体功能异常造成不孕症患者LH水平高于对照组,而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因不详的患者与对照组比较,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女性不孕症患者测定性激素水平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可为临床不孕症的诊治、用药提供有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孕症 促卵泡素 促黄体生成素 催乳素 雌激素 黄体酮 睾酮
下载PDF
血清TFF1、CA153检测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
10
作者 胡玉海 余婷 王晶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2期210-213,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三叶因子1(TFF1)、糖类抗原153(CA153)检测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武汉市汉口医院76例乳腺癌患者(研究1组)、76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研究2组),以及进行体检的76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血清三叶因子1(TFF1)、糖类抗原153(CA153)检测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武汉市汉口医院76例乳腺癌患者(研究1组)、76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研究2组),以及进行体检的76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检测其CA153及TFF1水平。结果研究1组的血清CA153、TFF1水平及阳性检出率高于研究2组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A153、TFF1联合检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大于CA153、TFF1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理分期的乳腺癌患者CA153及TFF1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患者及乳腺良性疾病患者的血清CA153水平与TFF1呈正相关(r=0.445、0.401,P<0.05)。结论血清CA153与TFF1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乳腺癌的诊断效能,以便为临床治疗提供准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因子1 糖类抗原153 乳腺癌
下载PDF
贝伐珠单抗联合伊立替康和卡培他滨治疗大肠癌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婷 胡玉海 +3 位作者 白琳 周毅 胡红平 郑晓丹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2年第4期508-512,共5页
目的观察贝伐珠单抗联合伊立替康和卡培他滨方案治疗大肠癌的疗效,并分析其对患者血浆免疫细胞水平、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GR)和3年生存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武汉市汉口医院收治的大肠癌患者63例,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 目的观察贝伐珠单抗联合伊立替康和卡培他滨方案治疗大肠癌的疗效,并分析其对患者血浆免疫细胞水平、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GR)和3年生存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武汉市汉口医院收治的大肠癌患者63例,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n=33)和维持组(n=30)。对照组给予伊立替康和卡培他滨治疗,维持组给予伊立替康和卡培他滨及联合贝伐珠单抗维持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疗效、血浆免疫细胞水平(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8+T细胞及NK细胞)、AGR及体液免疫指标水平,比较两组维持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随访至2021年1月,统计两组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和总体生存时间(OS)。结果维持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6.36%(P<0.05)。维持组CD3+、CD4+、CD4+/CD8+及NK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D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维持组AGR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维持治疗期间,维持组高血压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维持组患者均未发生Ⅳ级严重不良反应。维持组中位PFS和中位OS分别为12.53个月和19.94个月,显著长于对照组的8.16个月和13.62个月,(P均<0.001)。结论贝伐珠单抗联合伊立替康和卡培他滨方案治疗大肠癌具有明显疗效,可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延长患者中位生存时间,提高总体生存率,耐受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伐珠单抗 伊立替康 卡培他滨 大肠癌 免疫细胞 白蛋白/球蛋白比值 生存预后
下载PDF
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中MagT1水平监测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晶 向健 +2 位作者 胡淑芳 朱艳坤 钟玉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991-996,共6页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中Mg^(2+)转运蛋白1(MagT1)水平监测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3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新发AML患者197例,同期体检者60例。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中Mg^(2+)转运蛋白1(MagT1)水平监测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3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新发AML患者197例,同期体检者60例。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和CD8^(+)T细胞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Mg^(2+)浓度,RT-qPCR检测PBMCs中MagT1 mRNA表达。根据NCCN AML指南将AML患者分为低、中、高风险组,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患者CD8^(+)T细胞中MagT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PD-1和Tim-3表达水平;Spearson相关性分析MagT1蛋白与PD-1和Tim-3表达的相关性;Kaplan-Meier曲线分析CD8^(+)T细胞MagT1蛋白表达与患者无事件生存期(EFS)和总生存期(OS)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MagT1蛋白表达水平对AML患者风险分层及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ML患者外周血中Mg;浓度降低,PBMCs中MagT1 mRNA相对表达量下调。与低风险组比较,中、高风险组患者CD8^(+)T细胞中MagT1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而PD-1和Tim-3表达水平升高。CD8^(+)T细胞中MagT1蛋白与PD-1和Tim-3表达水平呈负相关;MagT1蛋白高表达患者的EFS和OS高于MagT1蛋白低表达患者;MagT1表达水平对AML患者预后(AUC=0.866,95%CI:0.817~0.915)及风险分层(AUC=0.724,95%CI:0.642~0.806)均具有一定的评估价值。结论AML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中MagT1的表达降低与患者不良风险分层、CD8^(+)T淋巴细胞耗竭和不利的生存状况相关,对评估AML患者风险及预测预后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CD8^(+)T淋巴细胞 Mg^(2+)转运蛋白1 预后
下载PDF
血清SOD、CHE、D-D在丙型肝炎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3
作者 罗萍 毛继明 +2 位作者 汪浩 颜雪莹 王婷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7年第18期2725-2727,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胆碱酯酶(CHE)、D二聚体(D-D)在慢性丙型肝炎(HCV)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该院收治的148例HCV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患者病情分为急性肝炎组34例、慢性肝炎组36例、重症肝... 目的探讨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胆碱酯酶(CHE)、D二聚体(D-D)在慢性丙型肝炎(HCV)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该院收治的148例HCV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患者病情分为急性肝炎组34例、慢性肝炎组36例、重症肝炎组40例及肝硬化组38例,另选取3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测定各组血清SOD、CHE、D-D水平。结果随着HCV组患者病情的加重,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HCV-DNA载量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急性肝炎组血清SOD、CHE、D-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慢性肝炎组、重症肝炎组及肝硬化组血清血清SOD、CHE、D-D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SOD、CHE随着患者病情加重而下降,而D-D随着患者病情加重而升高(P<0.05)。经Person相关分析,SOD、CHE与TBil、HCV-DNA呈负相关(P<0.05),D-D与TBil、HCV-DNA呈正相关(P<0.05)。结论检测HCV患者血清SOD、CHE、D-D水平对分析HCV病理机制及疾病发生、发展机制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氧化物歧化酶 胆碱酯酶 D二聚体 丙型肝炎
下载PDF
血肌酐、血尿素氮评价慢性肾脏病患者肾功能时与年龄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胡玉海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0期1313-1314,共2页
目的观察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尿素氮(BUN)和血清肌酐(CREA)与患者年龄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3月于该院就诊的慢性肾脏病患者68例,根据患者年龄不同进行分组,分别监测患者血清尿素氮及血清肌酐水平,并进行相关关系的统计学... 目的观察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尿素氮(BUN)和血清肌酐(CREA)与患者年龄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3月于该院就诊的慢性肾脏病患者68例,根据患者年龄不同进行分组,分别监测患者血清尿素氮及血清肌酐水平,并进行相关关系的统计学分析。结果不同年龄组患者BUN和CREA与患者年龄呈负性相关关系(P<0.01),且70岁以下患者rBUN绝对值小于rCREA,而70岁以上患者rBUN绝对值大于rCREA。结论临床诊断中利用BUN和CREA对慢性肾病患者肾功能进行评价时要考虑年龄因素对检测结果的敏感度,以便于临床诊断结果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肌酐 血尿素氮 肾功能
下载PDF
血清CEA、TNF-α及sTNFR-P55联合检测用于乳腺癌诊断的敏感度与特异性探讨 被引量:10
15
作者 刘怡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9年第24期4376-4380,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癌胚抗原(CEA)、肿瘤细胞坏死因子-α(TNF-α)及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P55(sTNFR-P55)联合检测用于乳腺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于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经穿刺活检病理确诊60例乳腺癌患者记为乳腺癌组... 目的:探讨血清癌胚抗原(CEA)、肿瘤细胞坏死因子-α(TNF-α)及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P55(sTNFR-P55)联合检测用于乳腺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于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经穿刺活检病理确诊60例乳腺癌患者记为乳腺癌组,另选同期于我院确诊60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记为良性病变组和60例正常女性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CEA、TNF-α及TNFR-P55水平。以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比较血清CEA、TNF-α及TNFR-P55单独及联合检测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乳腺癌患者血清CEA、TNF-α及TNFR-P55水平明显高于良性病变组和健康对照组(P <0. 05),而良性病变组血清CEA、TNF-α及sTNFR-P55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 <0. 05)。CEA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为56. 7%,69. 2%;TNF-α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为58. 3%,65. 8%;TNFR-P55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为68. 3%,61. 7%;CEA+TNF-α+sTNFR-P55平行联合检测的敏感度、kappa值显著高于单项检测(P <0. 05)。系列联合检测的特异度和kappa值显著高于单项检测(P <0. 05)。平行联合检测及系列联合检测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 872、0. 906明显高于血清CEA、TNF-α及TNFR-P55单独应用于乳腺癌诊断(P <0. 05)。结论:血清CEA、TNF-α及sTNFR-P55联合检测可提高乳腺癌诊断的灵敏度,系列联合检测能够明显提高乳腺癌诊断的特异度,对于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血清癌胚抗原 肿瘤细胞坏死因子-α 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P55
下载PDF
血浆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及高敏C反应蛋白对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早期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3
16
作者 胡玉海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9期1184-1185,共2页
目的探讨血浆糖化血红蛋白(GHbA1c)、三酰甘油(TG)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对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50例,其中,17例为确诊合并冠心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作为糖尿病A组;33例为无心血管疾病的2型糖... 目的探讨血浆糖化血红蛋白(GHbA1c)、三酰甘油(TG)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对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50例,其中,17例为确诊合并冠心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作为糖尿病A组;33例为无心血管疾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作为糖尿病B组。另选择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集清晨空腹肘前静脉血,检测血浆hsCRP、GHbA1c及TG水平。结果糖尿病A、B组患者血浆hsCRP、GHbA1c及TG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A组患者血浆hsCRP高于糖尿病B组(P<0.05);糖尿病A患者血浆GHbA1c、TG水平与糖尿病B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糖尿病患者血浆hsCRP、GHbA1c及TG水平对糖尿病并发冠心病具有早期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血红蛋白A 糖基化 三酰甘油 糖尿病 2型 冠心病
下载PDF
PIVKA Ⅱ联合AFP检测在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4
17
作者 胡玉海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9年第13期1930-1932,共3页
目的研究维生素K缺乏或拮抗剂Ⅱ诱导的蛋白(PIVKAⅡ)联合甲胎蛋白(AFP)检测在原发性肝癌(PHC)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17年12月至2018年8月100例受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电脑随机分配原则将100例受检者分为两组,其中50例健康体检... 目的研究维生素K缺乏或拮抗剂Ⅱ诱导的蛋白(PIVKAⅡ)联合甲胎蛋白(AFP)检测在原发性肝癌(PHC)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17年12月至2018年8月100例受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电脑随机分配原则将100例受检者分为两组,其中5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50例PHC患者作为观察组,均实施PIVKAⅡ联合AFP检测,比较两组受检者血清PIVKAⅡ和AFP水平。结果观察组PIVKAⅡ水平为(38.32±1.21)mAU/mL、AFP水平为(10.65±1.02)U/mL,均高于对照组的(15.64±1.28)mAU/mL和(1.32±0.21)U/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IVKAⅡ和AFP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联合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高于单一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VKAⅡ联合AFP检测在PHC早期诊断中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K缺乏或拮抗剂Ⅱ诱导的蛋白 甲胎蛋白 原发性肝癌
下载PDF
动态血糖监测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质量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胡玉海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9期1095-1096,共2页
目的探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指导作用。方法选取88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组,行CGMS监测;另选择行常规血糖检测的9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根据血糖监测结果调整治疗方案,2周后两组患者均行CGMS检... 目的探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指导作用。方法选取88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组,行CGMS监测;另选择行常规血糖检测的9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根据血糖监测结果调整治疗方案,2周后两组患者均行CGMS检测。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平均血糖(MBG),高、低血糖持续时间,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平均血糖漂移幅度(MAGE),糖化清蛋白(GA),餐后2h血糖(2hPG)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上述指标治疗前、后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浆葡萄糖(FPG)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GMS用于监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效果优于常规血糖检测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血糖 老年人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下载PDF
PARP1通过调控N-糖基转移酶FUT8影响胃癌AGS细胞的增殖与5-FU耐药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晶 王宏浩 +2 位作者 向田 任文镇 刘杲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10-418,共9页
目的:探讨聚二磷酸腺苷核糖聚合酶1(PARP1)对胃癌AGS细胞的增殖和5-FU耐药性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收集2018年5月至2019年12月于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就诊的72例胃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采用qPCR和免疫组化法检测... 目的:探讨聚二磷酸腺苷核糖聚合酶1(PARP1)对胃癌AGS细胞的增殖和5-FU耐药性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收集2018年5月至2019年12月于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就诊的72例胃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采用qPCR和免疫组化法检测胃癌和癌旁组织中PARP1的表达状况。CCK-8法、流式细胞术和集落形成实验分别检测PARP1抑制剂AG14361对胃癌AGS细胞增殖、凋亡和集落形成的影响,MTT法检测AG14361对胃癌细胞5-FU敏感性的影响。mRNA测序分析AG14361处理AGS细胞后差异基因整体分布情况,KEGG富集分析相关信号通路。向AGS细胞转染siFUT8以敲减FUT8基因的表达,qPCR和WB法检测AGS细胞内α-1,6-岩藻糖基转移酶(FUT8)的表达状况和敲减FUT8效果,CCK-8法、流式细胞术和集落形成实验分别检测AG14361处理对敲减FUT8表达的AGS细胞增殖、凋亡和集落形成的影响。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胃癌组织中PARP1呈高表达(P<0.001)。AG14361处理可显著抑制AGS细胞的增殖和细胞集落形成,促进AGS细胞凋亡(均P<0.01)。AG14361处理可降低5-FU杀伤胃癌细胞的IC_(50),且在AGS细胞中尤为明显,IC50下降超过60%。m RNA测序结果显示,N-糖基化修饰中FUT8是AG14361抑制AGS细胞增殖的关键糖基转移酶(P<0.05)。与siNC组相比,IC_(50)浓度的AG14361可显著逆转干扰FUT8对AGS细胞增殖的增加,促进细胞凋亡和BAX蛋白表达、抑制Bcl2蛋白表达,抑制FUT8干扰所致AGS细胞集落的增加(均P<0.01)。结论:PARP1可通过调控N-糖基转移酶FUT8促进胃癌细胞恶性转化,其抑制剂AG14361可增强胃癌细胞对5-FU的敏感性,PARP1可能成为胃癌治疗的一个潜在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AGS细胞 多ADP核糖聚合酶1 α-1 6-岩藻糖基转移酶8 增殖 5-FU 耐药
原文传递
白山毛桃根提取物通过调控miR-182-5p/PCDH10表达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
20
作者 胡玉海 王晨 +2 位作者 谢宇端 余婷 汪浩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5383-5387,共5页
目的探讨白山毛桃根提取物是否调控miR-182-5p/PCDH10表达影响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方法设置对照组(无白山毛桃根提取物)、白山毛桃根提取物组(浓度40 mg/ml)、白山毛桃根提取物+miR-182-5p组、白山毛桃根提取物+miR-NC组、anti... 目的探讨白山毛桃根提取物是否调控miR-182-5p/PCDH10表达影响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方法设置对照组(无白山毛桃根提取物)、白山毛桃根提取物组(浓度40 mg/ml)、白山毛桃根提取物+miR-182-5p组、白山毛桃根提取物+miR-NC组、anti-miR-182-5p组、anti-miR-NC组。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Transwell检测各组细胞的侵袭和迁移;qRT-PCR检测非小细胞肺癌H1299细胞中miR-182-5p和PCDH10 mRNA的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检测PCDH10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检测荧光活性。结果相较于对照组,白山毛桃根提取物组非小细胞肺癌H1299细胞迁移和侵袭数量显著减少(P<0.05),PCDH10 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miR-182-5p表达显著降低(P<0.05);miR-182-5p可靶向调控PCDH10的表达。抑制miR-182-5p表达后,迁移和侵袭的H1299细胞数量显著降低(P<0.05)。miR-182-5p过表达可逆转白山毛桃根提取物对非小细胞肺癌的影响。结论白山毛桃根提取物可能通过下调miR-182-5p/PCDH10轴对非小细胞肺癌H1299细胞发挥抗增殖、抗迁移和抗侵袭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山毛桃根提取物 miR-182-5p PCDH10 非小细胞肺癌 增殖 迁移 侵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