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03所医院护理人文关怀开展现况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官春燕 潘绍山 +23 位作者 胡德英 杨辉 刘义兰 宋慧娟 张文光 徐朝艳 李智英 李秀莉 刘东玲 蔡忠香 闫俊辉 张巧玲 宁晓东 周文娟 王峥嵘 王淼 王治英 吴松梅 金英爱 王莉 钱立芳 白洁 林静惠 祝毅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82-86,共5页
目的了解我国医院护理人文关怀开展现状,为护理人文关怀推广制定针对性计划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医院护理人文关怀实践规范专家共识》制定医院护理人文关怀开展现况调查表,通过问卷星平台对103所医院进行调查。结果医院护理人文关怀开... 目的了解我国医院护理人文关怀开展现状,为护理人文关怀推广制定针对性计划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医院护理人文关怀实践规范专家共识》制定医院护理人文关怀开展现况调查表,通过问卷星平台对103所医院进行调查。结果医院护理人文关怀开展总均分为4.12±0.58,得分较低的为护理人文关怀组织管理、护理人文关怀知识培训及质量管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医院有护士参加全国人文护理师资培训、医院开展人文关怀护理试点病房、医院等级是医院护理人文关怀开展总分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我国三级医院护理人文关怀开展较好,还应加强组织护理人文关怀培训,着力开展护理人文关怀质量管理及完善护理人文关怀组织管理,同时加强二级医院护理人文关怀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 护理 人文关怀 师资培训 试点病房 专家共识 实践规范
下载PDF
区域医联体内基层医疗机构同质化护理质量管理实践 被引量:42
2
作者 石先荣 夏瑜 +4 位作者 韩群 何玉丽 梁文 吴奇 祝毅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3-56,共4页
目的探讨同质化护理质量管理对区域医联体内基层医疗机构护理质量及护士急救技术的影响.方法以医联体主体医院为核心,以核心医院护理质量管理标准为参照,建立适合基层医疗机构自身特点和发展需求的同质化护理质量管理模式及质量评价标准... 目的探讨同质化护理质量管理对区域医联体内基层医疗机构护理质量及护士急救技术的影响.方法以医联体主体医院为核心,以核心医院护理质量管理标准为参照,建立适合基层医疗机构自身特点和发展需求的同质化护理质量管理模式及质量评价标准,并应用于区域医联体内23所基层医疗机构.结果同质化护理质量管理后,23所基层医疗机构护理安全管理、护理文件书写、急救车管理、医院感染管理和病区质量管理5个方面护理质量检查评分显著高于管理前(均P<0.01),护理人员心肺复苏+呼吸球囊使用和经口鼻吸痰技术操作成绩显著高于管理前(均P<0.01).结论在医联体内实施同质化护理质量管理,有利于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护理质量和护士急救技术水平,保障分级诊疗体系的推进和医联体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医联体 基层医疗机构 同质化护理质量管理 护理管理 护理质量 急救技术
下载PDF
分组护理管理模式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祝毅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6年第3期174-175,共2页
目的探讨分组护理管理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2013年8月~2014年4月收治的2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采用分组护理管理,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 目的探讨分组护理管理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2013年8月~2014年4月收治的2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采用分组护理管理,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在护理文书、基础护理、行为规范、病房管理等方面的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护理的及时性、服务态度、护士的业务水平等方面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组护理管理能够使护士更加贴近患者,满足患者的护理需要,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组护理管理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护理质量 满意度
下载PDF
不同断脐时间对阴道分娩早产儿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余景凤 祝毅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8期1061-1063,1066,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断脐时间对阴道分娩早产儿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经阴道分娩的早产儿及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120例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D组,各30例。A组:产后10 s内立即断脐;B组:产后30 s断脐;C组:产后60 s断脐;D组:产后90 ... 目的:探讨不同断脐时间对阴道分娩早产儿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经阴道分娩的早产儿及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120例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D组,各30例。A组:产后10 s内立即断脐;B组:产后30 s断脐;C组:产后60 s断脐;D组:产后90 s断脐。收集各组产妇、新生儿基本资料,记录各组新生儿血红蛋白(Hb)和红细胞压积(HCT)值、贫血发生率、输血率、经皮胆红素高峰值、光疗时间、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颅内出血发生率。结果:B、C、D组早产儿生后24 h Hb和HCT值均高于A组(P<0.01),B、C、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D组早产儿出生后1周Hb和HCT值均高于A组(P<0.01),且D组高于B、C组(P<0.01),B组与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D组早产儿贫血率、输血率均低于A组(P<0.05),B、C、D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早产儿之间经皮胆红素高峰值、光疗时间、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颅内出血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经阴道分娩的早产儿延迟断脐30~90 s,可以改善新生儿血供,降低贫血发生率和输血率,且并不增加胆红素升高风险和光疗的风险。如果条件允许,延迟结扎脐带90 s能更好地改善早产儿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分娩 早产儿 断脐时间 血供
下载PDF
优质护理服务对结肠癌晚期患者疼痛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1
5
作者 祝毅 张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6年第6期902-905,共4页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是否可以缓解结肠癌晚期患者疼痛及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为结肠癌晚期患者提供护理指导。方法选择该院2012年12月—2014年2月收治的结肠癌晚期患者18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是否可以缓解结肠癌晚期患者疼痛及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为结肠癌晚期患者提供护理指导。方法选择该院2012年12月—2014年2月收治的结肠癌晚期患者18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再辅以优质护理进行干预,对比二组患者疼痛情况、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DS)、忧郁自评量表评分(SAS)、生存质量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疼痛程度显著高于观察组,且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DS与SAS评分对照组高于观察组,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结肠癌晚期患者施加优质护理服务有助于患者缓解疼痛,减少患者不良情绪的产生,关键还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所以本研究结论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疼痛 优质护理服务
原文传递
呼吸科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与对炎症反应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余景凤 祝毅 +3 位作者 向长港 刘桂兰 周桂萍 赵晖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309-1310,1313,共3页
目的分析呼吸科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对炎症反应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医院2012年5月-2014年9月诊治的190例呼吸科医院感染患者为未感染组进行研究,选取医院呼吸科未感染患者90例为未感染组,健康体检者90名为对照... 目的分析呼吸科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对炎症反应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医院2012年5月-2014年9月诊治的190例呼吸科医院感染患者为未感染组进行研究,选取医院呼吸科未感染患者90例为未感染组,健康体检者90名为对照组;分析患者感染病原菌的分布,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3组血清炎症因子的水平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 190例呼吸科医院感染患者中分离病原菌190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06株占55.8%,革兰阴性菌84株占44.2%;患者感染后血清中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核因子kappa-B及巨噬细胞炎症蛋白-2、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和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2水平明显升高,且与对照组、未感染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呼吸科医院感染患者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且患者感染后发生明显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科 医院感染 病原菌 分布 炎症反应
原文传递
以护士核心能力为基础的培养模式在护理学专业临床实习中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9
7
作者 田云 高淑萍 +2 位作者 周玉梅 邓平基 郑艳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21年第5期605-609,共5页
目的探讨以护士核心能力为基础的实习培养模式对护生综合表现、评判性思维能力、临床沟通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19年1月在十堰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实习的湖北医药学院2015级四年制护理学专业102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 目的探讨以护士核心能力为基础的实习培养模式对护生综合表现、评判性思维能力、临床沟通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19年1月在十堰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实习的湖北医药学院2015级四年制护理学专业102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51名和实验组51名;对照组采用传统培养模式,实验组采用以护士核心能力为基础的实习培养模式。分别在实习前及干预后2、4、8个月四个时间点采用批判性思维量表、护生临床沟通能力量表进行评分;并在实习前及干预后8个月对两组护生的综合表现进行评定。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护生的批判性思维量表、护生临床沟通能力量表得分在组间效应、交互效应、时间效应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护生的综合表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以护士核心能力为基础的实习培养模式对本科实习护生进行培养可有效提高护生的综合表现、评判性思维能力及临床沟通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习培养模式 护理 护士核心能力 应用研究
原文传递
认知行为干预结合临床管理对择期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癌因性疲乏与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祝毅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16年第2期213-216,共4页
目的探析认知行为干预结合临床管理对择期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癌因性疲乏与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2月至2015年8月期间收治81例结直肠癌患者展开研究,分为观察组(n=41)与对照组(n=40)。在临床管理基础上,对照组采取常规护... 目的探析认知行为干预结合临床管理对择期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癌因性疲乏与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2月至2015年8月期间收治81例结直肠癌患者展开研究,分为观察组(n=41)与对照组(n=40)。在临床管理基础上,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认知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癌因性疲乏程度[应用简明疲劳量表(BFI)评价]、干预后自我护理能力[应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评价]。结果两组干预前的疲乏程度评分、疲乏对生活影响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的两项评分均降低,同时观察组干预后的疲乏程度评分、疲乏对生活影响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观察组癌因性疲乏得到更大幅度缓解。观察组干预后的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自护知识、自护技能及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观察组经干预后自护能力更强。结论认知行为干预结合临床管理在择期结直肠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可有效改善其癌因性疲乏并促进自我护理能力的提高,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手术 认知行为干预 癌因性疲乏 自护能力
下载PDF
突发事件中群体伤急救护理工作探讨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小燕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01期168-169,共2页
目的探讨突发性群体伤急诊护理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2月突发性群体伤9起共61例患者的整体急救环节,总结相关护理经验.结果59例患者经及时处理病情稳定,其中58例手术顺利,3例抢救无效死亡.结论建立... 目的探讨突发性群体伤急诊护理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2月突发性群体伤9起共61例患者的整体急救环节,总结相关护理经验.结果59例患者经及时处理病情稳定,其中58例手术顺利,3例抢救无效死亡.结论建立完善的抢救预案、有效调度指挥、团队协助、灵活应变是提高急诊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伤 急救 护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