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革的社会学研究和社会学研究的改革——为中国社会学重建14年而作
1
作者 刘崇顺 《学习与实践》 北大核心 1993年第8期52-55,共4页
14年前,中国社会学在恢复和重建中获得新生。当代中国社会学是在改革开放的社会条件下恢复和重建起来的,恢复和重建伊始,社会学自身就面临着如何改革和如何走向社会学国际大家庭的问题。为此,改革开放的社会学研究与社会学研究的改... 14年前,中国社会学在恢复和重建中获得新生。当代中国社会学是在改革开放的社会条件下恢复和重建起来的,恢复和重建伊始,社会学自身就面临着如何改革和如何走向社会学国际大家庭的问题。为此,改革开放的社会学研究与社会学研究的改革开放始终是重建的中国社会学面临的两位一体的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 改革开放 社会条件 两位一体 大家庭
原文传递
社会学的学科规范及其他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崇顺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4-27,共4页
强调学科规范 ,强调学术建设的规范化 ,是近年来社会学界具有导向意义的重要议题。本文着重就社会学重建 2 0多年来 ,社会学界就社会学学科规范与发展等问题的探讨进行总结、反思和评论。
关键词 社会学 学科规范 学科发展 多样化 学科特点
下载PDF
分级诊疗体系下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综合改革研究——以武汉市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陶秀丽 《长江论坛》 2019年第6期40-45,共6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疗卫生体制经历了从计划体制到市场体制再到部分恢复公益性的体制演变。从2009年启动新医改以来,特别是2016年国务院"十三五"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明确规定了基层医疗卫生的公益性定位,提出建立分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疗卫生体制经历了从计划体制到市场体制再到部分恢复公益性的体制演变。从2009年启动新医改以来,特别是2016年国务院"十三五"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明确规定了基层医疗卫生的公益性定位,提出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形成科学合理的就医新秩序。2018年6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做好2018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对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公益范围进行明确界定。在此背景下,全国各地陆续进行基层医疗卫生改革试点,政府主导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城乡广泛铺开。但总体来看,目前我国基层医疗卫生状况依然不容乐观,以武汉为例可见一斑:基层机构服务能力严重不足;人才匮乏成为制约基层卫生发展的瓶颈;财政补偿机制亟须完善;激励机制尚不健全;基本药物不能满足需要等。关于推进基层医疗卫生综合改革,笔者建议:着力创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益性体制、"三医"联动体制、财政补偿机制及基层机构绩效制度,加快相关信息化平台建设,切实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级诊疗制度 基层医疗卫生综合改革 公益性 政府职责
下载PDF
“国家在场”的社会治理:理念反思与现实观照 被引量:14
4
作者 陶秀丽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12-117,共6页
纵观治理理论的发展过程和社会实践,治理理念在经过'国家消解、政府退场'的西方社会广泛实践后,其内在困境逐渐显现。特别是新时代我国社会治理格局建塑过程中国家的显位及作用效度,引发了理论界对治理理论中'国家在场'... 纵观治理理论的发展过程和社会实践,治理理念在经过'国家消解、政府退场'的西方社会广泛实践后,其内在困境逐渐显现。特别是新时代我国社会治理格局建塑过程中国家的显位及作用效度,引发了理论界对治理理论中'国家在场'问题的反思。分析当前转型期我国特有的社会文化特征,基于我国社会发展现状基础,在我国现阶段'强政府、弱社会'特征明显,社会组织和民间自治组织作为治理主体发展不足、社会参与意识不强、社会自治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应该突出和充分利用我国当前社会治理中的'国家在场'优势,探索'国家在场'的合理方式,着重在价值塑造、制度构建、组织完善、平台搭建等几个方面着力,打造科学有效的现代社会治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治理现代化 国家在场 非正式部门 结构化和制度化
原文传递
善待新出现的社会阶层
5
作者 刘崇顺 《学习与实践》 2002年第4期11-12,共2页
社会结构的变化、社会阶层的分化,这是社会变革中常见的社会现象。社会阶层的变化,作为社会结构变化的显著特征,往往也是社会变革的必然产物。我国实行改革开放20多年来,整个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原有的各个社会阶层都发生了新的变化,而一... 社会结构的变化、社会阶层的分化,这是社会变革中常见的社会现象。社会阶层的变化,作为社会结构变化的显著特征,往往也是社会变革的必然产物。我国实行改革开放20多年来,整个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原有的各个社会阶层都发生了新的变化,而一些新的社会阶层又在社会转型和社会分化的过程中形成。如何正确对待这些新的社会阶层,对于执政党来说事关重大,对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来说,事关全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阶层 中国 社会结构 个体私营企业主 社会属性
原文传递
数字经济时代武汉“云旅游”与线下旅游的融合发展 被引量:8
6
作者 李翠军 熊莉 《决策与信息》 2021年第11期45-50,共6页
“云旅游”是基于数字化的一种旅游新业态、新体验、新服务,是对线下旅游的线上营销、拓展和补充。在快速发展过程中,武汉“云旅游”存在旅游企业数字化程度参差不齐、数字化服务能力不强、复合型人才缺乏等问题。武汉应从依托数字技术... “云旅游”是基于数字化的一种旅游新业态、新体验、新服务,是对线下旅游的线上营销、拓展和补充。在快速发展过程中,武汉“云旅游”存在旅游企业数字化程度参差不齐、数字化服务能力不强、复合型人才缺乏等问题。武汉应从依托数字技术提升文旅品牌、打造文旅精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助推文旅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升文旅企业数字化服务能力,通过“云旅游”,做好线下旅游的线上宣传等几个方面来助推“云旅游”与线下旅游的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云经济 云旅游 线下旅游
下载PDF
大学生助人行为两难现象的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 被引量:5
7
作者 夏勉 张玉 谢宝国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35-140,共6页
通过问卷调查共情、安全情境、人际信任对大学生助人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大学生的助人意愿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愿意付出的助人时间却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作为亲社会动机的共情和作为自利倾向的情境安全对大学生助人意愿和时间的影响均显... 通过问卷调查共情、安全情境、人际信任对大学生助人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大学生的助人意愿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愿意付出的助人时间却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作为亲社会动机的共情和作为自利倾向的情境安全对大学生助人意愿和时间的影响均显著,形成两难冲突的现象。研究还发现,人际信任在两难冲突中起调节作用。具体来说,在危险情境下,高人际信任者的助人行为显著高于低人际信任者。基于上述分析,促进大学生助人行为可以从培养共情能力、营造安全的社会环境、增进人际信任等方面着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人行为 共情 情境安全 人际信任
原文传递
中国婚姻媒介的演变与弊端 被引量:4
8
作者 张军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1期115-119,共5页
叙述了中国婚姻媒介历史的演变过程,中国2000多年的婚姻史,伴随着2000多年的婚媒演变,中国从单一婚姻媒介形式到如今"多媒体"的出现,给人们婚姻媒介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性。然而婚姻媒介中缺乏诚信的弊端从古至今一直是一顽症。... 叙述了中国婚姻媒介历史的演变过程,中国2000多年的婚姻史,伴随着2000多年的婚媒演变,中国从单一婚姻媒介形式到如今"多媒体"的出现,给人们婚姻媒介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性。然而婚姻媒介中缺乏诚信的弊端从古至今一直是一顽症。在逐步法制化的今天,国家应尽快出台相应的法律以干预婚姻媒介中的失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姻媒介 演变 弊端
下载PDF
新时代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实践经验与未来趋势 被引量:6
9
作者 吴非 董实忠 《决策与信息》 2021年第6期35-43,共9页
国家治理重在基层,社区是社会的基本组成单元和细胞,是基层治理的关键和重要环节。坚持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就是要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和统率作用,树立全周期管理和共同体意识,为基层社会毛细血管的治理提供由外到内的支撑,推动基层党建“提... 国家治理重在基层,社区是社会的基本组成单元和细胞,是基层治理的关键和重要环节。坚持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就是要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和统率作用,树立全周期管理和共同体意识,为基层社会毛细血管的治理提供由外到内的支撑,推动基层党建“提质聚力”,整合资源力量,实现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引导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基层问题的发现、商议、处置,突出为民服务,积极实现科技赋能,不断优化基层社会治理的理念、机制、手段和技术,打造基层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提升社会治理总体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党建 基层党组织 居民自治 基层治理 社区治理现代化
下载PDF
城市教育机会分配的制约因素——武汉市五所中学初中毕业生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刘崇顺 C.M.布劳戴德 《社会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101-107,共7页
教育机会均等,是社会平等的重要表现和基本条件。教育机会均等实现的程度如何,又要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本文在教育机会分配地区和群体差异评估的基础上,以武汉市五所中学初中毕业生作样本,分析了城市教育机会分... 教育机会均等,是社会平等的重要表现和基本条件。教育机会均等实现的程度如何,又要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本文在教育机会分配地区和群体差异评估的基础上,以武汉市五所中学初中毕业生作样本,分析了城市教育机会分配的个体差异及其制约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机会 初中毕业生 制约因素 调查分析 学习成绩 重点高中 武汉市 相关系数 升学考试 中学
原文传递
武汉市两个文明现状协调度的评估
11
作者 王铁 《社会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80-93,共14页
精神文明建设如何与物质文明建设的发展相适应或协调发展,一直是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通过对武汉市两个文明建设现状的系统分析,认为在内部运作机制上,两个文明存在着高度相关的相互依存关系;但在协调状态上,则表现出,一方面,精神... 精神文明建设如何与物质文明建设的发展相适应或协调发展,一直是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通过对武汉市两个文明建设现状的系统分析,认为在内部运作机制上,两个文明存在着高度相关的相互依存关系;但在协调状态上,则表现出,一方面,精神文明的各组成部分(教育、科技文化、价值观——一社会心理、卫生、体育)不能满足物质文明建设的需要,没有达到应该达到和可以达到的水平,束缚了武汉经济、社会的正常发展,另一方面,物质文明建设对精神文明的各组成部分均投入不足,与本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匹配程度低,使武汉市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举步维艰。这就造成了一种两难处境——两个文明建设的现状都颇为艰难,却不得不以对方的发展为突破困难的前提,同时又互为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市 协调度 精神文明建设 物质文明建设 技术进步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 系统分析 社会发展 武汉地区 贡献值
原文传递
现阶段我国城市主要职业群体心理的差异分析(上)
12
作者 王铁 《学习与实践》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50-53,共4页
十年改革,我国原来过于单一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结构性分化。其显著特征是,过去不同职业群体的异质性长期在单一体制模式下同质化的倾向被否定,不同职业群体的异质性得到承认和尊重。并且,由于社会经济体制的多元化,还产生了新... 十年改革,我国原来过于单一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结构性分化。其显著特征是,过去不同职业群体的异质性长期在单一体制模式下同质化的倾向被否定,不同职业群体的异质性得到承认和尊重。并且,由于社会经济体制的多元化,还产生了新的利益群体,如“个体户”、“私营企业主”、“农民工”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群体 差异分析 群体心理 城市 社会经济体制 社会结构 私营企业主 “农民工”
原文传递
改革深化期的市民心态调查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崇顺 《社会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99-107,共9页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肇始于农村,经历了由农村到城市、从沿海到内地的发展过程。城市改革,实际上是以经济体制改革为先导、为重点,包括政治体制改革和科技、教育、文化体制改革在内的全面改革。1988年,改革进入第10个年头,工资、物价改...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肇始于农村,经历了由农村到城市、从沿海到内地的发展过程。城市改革,实际上是以经济体制改革为先导、为重点,包括政治体制改革和科技、教育、文化体制改革在内的全面改革。1988年,改革进入第10个年头,工资、物价改革提到议事日程,但是,整个国家经济环境恶化,改革难以直线推进,而只能在对经济环境和经济秩序的治理整顿中曲折前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体制改革 政治体制改革 深化期 经济秩序 物价改革 全面改革 发展过程 文化体制改革 议事日程 市民心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