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和内分泌系统与脂联素
1
作者 李阳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内科版)》 2007年第7期73-75,共3页
随着对肥胖、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研究的不断深入,脂肪细胞作为单纯能量储存库的观念已经改变,现在认为脂肪组织也是一个重要的“内分泌器官”,能分泌多种细胞因子。现从临床观察试验、动物实验及体外试验方面,就神经和内分泌系统与... 随着对肥胖、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研究的不断深入,脂肪细胞作为单纯能量储存库的观念已经改变,现在认为脂肪组织也是一个重要的“内分泌器官”,能分泌多种细胞因子。现从临床观察试验、动物实验及体外试验方面,就神经和内分泌系统与近年来关注较多的脂肪细胞因子——脂联素的关系做如下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分泌系统 脂联素 神经 脂肪细胞因子 心血管疾病 内分泌器官 能量储存 脂肪组织
下载PDF
高尔基运输1A蛋白促进甲状腺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
2
作者 柯淑红 徐朱俊 +1 位作者 周杨 郑承红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9-75,共7页
【目的】探讨高尔基运输1A蛋白(GOLT1A)在甲状腺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对甲状腺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利用在线数据库肿瘤免疫评估资源(TIMER)、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癌症数据分析(UALCAN)... 【目的】探讨高尔基运输1A蛋白(GOLT1A)在甲状腺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对甲状腺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利用在线数据库肿瘤免疫评估资源(TIMER)、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癌症数据分析(UALCAN)和表达谱交互分析2(GEPIA2)在线分析GOLT1A在甲状腺癌织中的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和Western blot检测人甲状腺癌细胞中GOLT1A的表达水平,CCK-8实验、集落形成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GOLT1A表达对人甲状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EMT相关基因E-钙黏蛋白(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和N-钙黏蛋白(N-cadherin)表达的影响。【结果】TIMER、UAL⁃CAN及GEPIA2在线数据库分析显示,与甲状腺癌癌旁正常组织相比,GOLT1A在甲状腺癌组织中表达升高;q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细胞相比,GOLT1A在甲状腺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显著上调。敲低人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TCP1细胞GOLT1A表达后,抑制细胞增殖、细胞迁移侵袭。敲低GOLT1A后TCP1细胞E-cadherin表达升高,N-cadherin和vimentin表达降低。过表达人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BCPAP细胞GOLT1A,促进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过表达GOLT1A后BCPAP细胞E-cadherin表达降低,N-cadherin和vimentin表达增加。【结论】GOLT1A在甲状腺癌中高表达,可促进甲状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高尔基运输1A蛋白 增殖 迁移 侵袭
下载PDF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中医体质和实验室指标研究
3
作者 周杨 张圣江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发病因素,对患者进行中医体质分型,比较不同中医体质患者的血压、血糖、血脂、脂肪化程度等,为辨体论治提供依据。方法:判定195例NAFLD患者的体质类型,记录血压、血糖、血脂、脂肪... 目的: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发病因素,对患者进行中医体质分型,比较不同中医体质患者的血压、血糖、血脂、脂肪化程度等,为辨体论治提供依据。方法:判定195例NAFLD患者的体质类型,记录血压、血糖、血脂、脂肪化程度等,分析中医体质与实验室指标、B超结果之间的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中医体质的危险因素。结果:NAFLD患者中痰湿质42.56%、湿热质21.54%、气虚质12.82%、气郁质8.21%、血瘀质5.13%、阴虚质4.62%、阳虚质3.08%、特禀质2.05%。不同体质患者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NAFLD患者血压异常率较大(P<0.05)。气虚质NAFLD患者血脂异常比率较大(P<0.05)。痰湿质、湿热质、气虚质、气郁质NAFLD患者血糖异常比率较大(P<0.05)。痰湿质NAFLD患者中度脂肪化比率较大(P<0.05)。以是否为该体质为因变量(赋值1=是,0=否),将上述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指标作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高血糖也是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NAFLD的危险因素;高血脂、高血糖也是气虚质NAFLD的危险因素。结论:临床应从中医体质角度对NAFLD患者危险因素进行干预,采用健康宣教和生活干预为主,消除危险因素,改善体质,预防NAFLD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中医体质 实验室指标
下载PDF
ACE、APN及baPWV预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价值
4
作者 宋惠杰 李阳 +2 位作者 肖方喜 谭燚 何旭梅 《西部医学》 2024年第2期274-278,共5页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脂联素(APN)及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预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138例,随访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情况,分析比...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脂联素(APN)及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预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138例,随访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情况,分析比较发生和未发生心脑血管事件患者ACE、APN、baPWV等临床资料差异。结果 发生心血管事件患者BMI、收缩压、甘油三酯(TG)、糖化血红蛋白(HbA1c)、ACE和baPWV明显高于未发生心血管事件患者,而APN明显低于未发生心血管事件(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收缩压、ACE、APN和baPWV是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影响因素(P<0.05)。发生冠心病、缺血性脑卒中、心源性猝死和脑出血患者性别、年龄、ACE、APN、baPWV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E、APN和baPWV预测心血管事件发生的ROC曲线下面积比较,其中baPWV预测价值明显高于ACE和APN(P<0.05)。结论 ACE、APN及baPWV预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发生心脑血管事件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脂联素 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 糖尿病 高血压 心脑血管事件 预测价值
下载PDF
circ_0092315通过调控微小RNA-1256/高迁移率族蛋白A2促进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 被引量:1
5
作者 柯淑红 孔彩霞 +1 位作者 徐瑶 彭聪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21,共6页
目的研究circ_0092315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人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中circ_0092315的表达水平,CCK-8法和Transwell实验检测TPC-1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Western blot... 目的研究circ_0092315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人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中circ_0092315的表达水平,CCK-8法和Transwell实验检测TPC-1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高迁移率族蛋白A2(HMGA2)蛋白表达水平。通过生物信息数据库、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实时荧光定量PCR、蛋白质印迹法探讨circ_0092315、微小RNA-1256(miR-1256)和HMGA2的靶向调控关系。结果circ_0092315在人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中呈现高表达(P均<0.001)。circ_0092315促进TPC-1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P均<0.001)。转染circ_0092315小干扰RNA可上调miR-1256的表达水平(P<0.001)。miR-1256抑制物上调HMGA2蛋白表达(P<0.001)。结论circ_0092315在人甲状腺乳头状癌TPC-1细胞中呈高表达,通过调控miR-1256/HMGA2轴促进TPC-1细胞的增殖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circ_0092315 微小RNA-1256 高迁移率族蛋白A2
下载PDF
降糖方对糖耐量异常大鼠糖脂代谢及骨骼肌组织IκB-α和NF-κBp65的影响
6
作者 周杨 彭聪 +2 位作者 柯淑红 叶正华 刘亚琪 《陕西中医》 CAS 2023年第6期704-708,共5页
目的:探讨降糖方对糖耐量异常大鼠糖脂代谢及骨骼肌组织κB抑制蛋白α(IκB-α)、核转录因子肽p65(NF-κBp65)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盐酸二甲双胍组、降糖方低、高剂量组,采用高脂饮食喂养4周,链脲佐菌素(STZ)腹... 目的:探讨降糖方对糖耐量异常大鼠糖脂代谢及骨骼肌组织κB抑制蛋白α(IκB-α)、核转录因子肽p65(NF-κBp65)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盐酸二甲双胍组、降糖方低、高剂量组,采用高脂饮食喂养4周,链脲佐菌素(STZ)腹膜内注射建立糖耐量异常大鼠模型,治疗8周后,观察骨骼肌组织病理变化,测定空腹血糖(FPG)、血清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骨骼肌组织IκB-α mRNA、NF-κBp65 mRNA水平、骨骼肌组织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2(IL-1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水平。结果:正常组大鼠骨骼肌组织结构正常,模型组骨骼肌排列紊乱、肌纤维断裂、可见明显炎症细胞浸润;盐酸二甲双胍及降糖方干预后,骨骼肌炎症细胞浸润减少,肌纤维排列趋于整齐。模型组大鼠FPG、FINS、HOMA-IR水平、血清TG、TC、LDL-C水平、骨骼肌IκB-α mRNA、NF-κBp65 mRNA和蛋白水平、骨骼肌组织IL-4、IL-12、TNF-α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盐酸二甲双胍组、降糖方低、高剂量组大鼠FPG、FINS、HOMA-IR水平,血清TG、TC、LDL-C水平,骨骼肌IκB-α mRNA、NF-κBp65 mRNA和蛋白水平、骨骼肌组织IL-4、IL-12、TNF-α蛋白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降糖方对糖耐量异常大鼠糖脂代谢具有明显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糖方抑制骨骼肌IκB-α mRNA、NF-κBp65 mRNA和蛋白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耐量异常 糖脂代谢 降糖方 骨骼肌 细胞核因子κB抑制蛋白α 核转录因子肽p65
下载PDF
脂代谢IGF-1及HbA1c水平与T2DM合并甲状腺结节性质的关系研究
7
作者 何旭梅 宋惠杰 +2 位作者 魏若萱 陈蔚 刘佳维 《河北医学》 CAS 2023年第6期977-982,共6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甲状腺结节患者脂代谢、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结节性质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T2DM合并甲状腺结节患者137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单纯T2D...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甲状腺结节患者脂代谢、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结节性质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T2DM合并甲状腺结节患者137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单纯T2DM患者1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脂代谢、IGF-1、HbA1c等差异,同时分析观察组良性和恶性结节患者脂代谢、IGF-1、HbA1c等差异。结果:观察组T2DM病程、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甘油三酯(TG)、TG/HDL-C和IGF-1分别为(10.50±2.43)年、(11.40±2.11)mmoL/L、(24.49±3.32)mIU/L、(9.60±1.83)%、(12.45±2.11)、(4.14±1.02)mmoL/L、(3.05±0.92)和(220.10±70.20)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餐后2h血糖(2hP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TC/HDL-C和LDL-C/H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恶性结节患者HbA1c、TG、TG/HDL-C、IGF-1分别为(10.21±1.60)%、(4.76±1.56)mmoL/L、(3.50±0.90)和(243.32±51.26)ng/mL,明显高于良性结节患者(P<0.05)。TG、TG/HDL-C与HbA1c呈正相关(P<0.05)。IGF-1与TG、TG/HDL-C和HbA1c无明显相关性(P>0.05)。TG、TG/HDL-C、IGF-1、HbA1c预测恶性结节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21、0.705、0.727、0.687,P<0.05。结论:T2DM合并甲状腺结节患者脂代谢异常明显,IGF-1和HbAIc明显升高,其中TG、TG/HDL-C、IGF-1和HbA1c在预测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病变方面有一定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甲状腺结节 脂代谢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糖化血红蛋白 结节性质
下载PDF
甲亢患者左心功能障碍发生与血清25羟维生素D BNP的关系
8
作者 宋惠杰 李阳 +2 位作者 肖方喜 谭燚 何旭梅 《河北医学》 CAS 2023年第5期794-799,共6页
目的:探讨甲亢患者左心功能障碍发生情况及与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脑钠肽(BNP)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甲亢合并左心功能障碍患者71例(观察组),其中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患者41例,左心室舒张功能障... 目的:探讨甲亢患者左心功能障碍发生情况及与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脑钠肽(BNP)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甲亢合并左心功能障碍患者71例(观察组),其中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患者41例,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30例,同时选取单纯甲亢患者71例(对照组),比较各组临床资料差异,同时分析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和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患者超声心动图参数差异。结果:观察组甲亢病程为(21.32±3.48)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BNP为(2.81±0.72)ng/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25(OH)D为(15.12±4.22)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患者BNP为(2.98±0.60)ng/L,明显高于舒张功能障碍患者(P<0.05),而25(OH)D分别为(13.83±3.11)ng/mL,明显低于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患者(P<0.05)。25(OH)D与LVEF呈正相关(r=0.665,P<0.05);BNP与LVEF呈负相关(r=-0.759,P<0.05),而与E/A呈正相关(r=0.787,P<0.05)。25(OH)D、BNP诊断左心功能障碍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7、0.951,P<0.05。结论:甲亢合并左心功能障碍发生患者BNP水平明显升高,25(OH)D明显降低,在诊断左心功能障碍方面有一定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亢 左心功能障碍 血清25羟维生素D 脑钠肽
下载PDF
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肝脂肪变的影响 被引量:31
9
作者 郭伟 高明松 +2 位作者 彭聪 李伟 周杨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107-111,共5页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肝脂肪变的影响。方法选取T2DM合并NAFLD患者4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1例。治疗组予以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肝脂肪变的影响。方法选取T2DM合并NAFLD患者4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1例。治疗组予以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予以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疗程12周。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所有患者行肝脏CT检查,比较两组生化指标及TNF-α变化。结果治疗12周后,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体重指数(BMI)、三酰甘油(TG)、血清总胆固醇(TC)、TNF-α均降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BMI、TG、TC、TNF-α降低,总有效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肝脂肪变的程度与BMI、TG、TC、TNF-α呈正相关(P<0.05)。结论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T2DM合并NAFLD疗效明确,能降低TNF-α水平,减少肝脏脂肪变程度,且低血糖发生率低,疗效优于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拉鲁肽 二甲双胍 2型糖尿病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肝脂肪变
下载PDF
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6
10
作者 郭伟 高明松 +2 位作者 段苗 谭燚 雷维民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5年第2期153-156,共4页
目的观察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疗效。方法选取糖尿病胃轻瘫(DGP)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使用曲美布汀治疗;治疗组30例,使用曲美布汀联合依帕司他治疗。记录两组治疗前、治疗4周后的空腹血清胃动素... 目的观察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疗效。方法选取糖尿病胃轻瘫(DGP)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使用曲美布汀治疗;治疗组30例,使用曲美布汀联合依帕司他治疗。记录两组治疗前、治疗4周后的空腹血清胃动素水平、PAGI-SYM症状、胃排空率,以卧立位肱动脉收缩压改变评价自主神经功能,比较总有效率、胃动素水平、卧立位肱动脉收缩压改变及胃排空率。结果 1治疗后,治疗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6.7%、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总症状积分、空腹血清胃动素水平、卧立位肱动脉收缩压改变及胃排空率明显改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依帕司他可以明显改善DGP患者的消化道临床症状,且效果优于单用曲美布汀,其安全性较好,无腹泻、腹痛等不良反应发生,可以作为DGP患者治疗的一线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酸曲美布汀 依帕司他 糖尿病胃轻瘫 PAGI-SYM症状 胃动素 胃排空率
下载PDF
缬沙坦联合α-硫辛酸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效果及对血清ET、β2-MG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6
11
作者 李阳 高明松 +3 位作者 孔彩霞 肖方喜 李伟 叶正华 《疑难病杂志》 CAS 2018年第11期1217-1220,共4页
目的观察缬沙坦联合α-硫辛酸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及其对血清内皮素(ET)、β_2微球蛋白(β2-MG)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9月武汉市第一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 目的观察缬沙坦联合α-硫辛酸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及其对血清内皮素(ET)、β_2微球蛋白(β2-MG)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9月武汉市第一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缬沙坦治疗,观察组采用缬沙坦联合α-硫辛酸治疗。治疗4个月后,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血、尿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8. 4%vs. 69. 8%,χ~2=4. 503,P=0. 034);治疗后对照组及观察组患者尿液m Alb、NAG、UAER均较治疗前降低(t/P_(对照组)=11. 382、10. 512、7. 292,P均=0. 000; t/P_(观察组)=19. 153、15. 221、10. 902,P均=0. 000),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t/P=8. 691、6. 873、2. 623,P均=0. 000);治疗前后2组患者组内、组间FPG、HbA_(l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对照组及观察组患者血清ET、β_2-MG均降低(t/P_(对照组)=6. 760、8. 107,P均=0. 000; t/P_(观察组)=15. 788、15. 565,P均=0. 000),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t/P=8. 968、8. 804,P均=0. 000)。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 574,P=0. 451)。结论采用缬沙坦联合α-硫辛酸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安全有效,能够明显降低血清ET、β_2-MG水平,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缬沙坦 Α-硫辛酸 内皮素 Β2-微球蛋白
下载PDF
二甲双胍联合水飞蓟宾胶囊治疗糖耐量减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2
作者 郭伟 高明松 +2 位作者 李伟 周杨 谢海鹰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93-97,共5页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水飞蓟宾胶囊对糖耐量减低(IGT)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IGT合并NAFLD患者72例。对照组36例,予以饮食及运动治疗;观察组36例,在饮食及运动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二甲双胍片及水飞蓟宾胶囊口...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水飞蓟宾胶囊对糖耐量减低(IGT)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IGT合并NAFLD患者72例。对照组36例,予以饮食及运动治疗;观察组36例,在饮食及运动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二甲双胍片及水飞蓟宾胶囊口服,疗程均为12周。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所有患者进行肝脏CT检查,比较两组临床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肝脂肪变等的变化。结果治疗12周后,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BG)、空腹血浆胰岛素(FIN)、糖化血红蛋白(Hb A1c)、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TNF-α均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肝脂肪变的程度与BMI、HOMA-IR、TG、TC、TNF-α呈正相关(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水飞蓟宾胶囊能够有效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肝酶及炎症因子TNF-α水平,减少肝脏脂肪变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双胍 水飞蓟宾胶囊 糖耐量减低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肝脂肪变
下载PDF
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震动感觉阈值的影响 被引量:29
13
作者 高明松 彭聪 谭燚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08-409,共2页
目的观察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震动感觉阈值的影响。方法 7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应用甲钴胺0.5 mg,静脉推注1次/d;观察组3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帕司他片50 mg,3次/d口服。结... 目的观察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震动感觉阈值的影响。方法 7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应用甲钴胺0.5 mg,静脉推注1次/d;观察组3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帕司他片50 mg,3次/d口服。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4.3%,对照组为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震动感觉阈值有更好的改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对糖尿病患者的震动感觉阈值有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震动感觉阈值 依帕司他
下载PDF
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血清nesfatin-1及肝脂肪变的影响 被引量:10
14
作者 郭伟 高明松 +3 位作者 叶正华 李阳 涂嘉骏 雷维民 《疑难病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374-377,共4页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患者血清nesfatin-1及肝脂肪变的影响。方法选取2型DM合并NAFLD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饮食及运动治疗;观察组在饮食及运动治疗基础上加用二甲...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患者血清nesfatin-1及肝脂肪变的影响。方法选取2型DM合并NAFLD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饮食及运动治疗;观察组在饮食及运动治疗基础上加用二甲双胍,疗程为12周。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糖化血红蛋白(HbA_(1c))、TC、TG、LDL-C、HDL-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nesfatin-1等指标变化。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所有患者进行肝脏CT检查,评价肝脂肪变的程度。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2周后观察组BMI、FPG、HOMA-IR、HbA_(1c)、TG、TC、nesfatin-1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BMI、FPG、HOMA-IR、HbA_(1c)、TG、TC略下降,FIN、nesfatin-1、HDL-C、LDL-C无明显改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BMI、FPG、HOMA-IR、HbA_(1c)、TG、TC、nesfatin-1均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1.43%,高于对照组的35.71%(P<0.05)。观察组肝脂肪变的程度与BMI、HOMA-IR、TG、TC呈正相关(r=0.396、0.369、0.347、0.428,P均<0.05),与nesfatin-1呈负相关(r=-7.37,P<0.05)。结论二甲双胍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调节糖脂代谢紊乱、减少肝脏脂肪变程度。而nesfatin-1可调节胰岛素的分泌和肝糖合成,可能是二甲双胍调节糖脂代谢、改善肝脏胰岛素抵抗的作用位点之一,有望成为2型DM合并NAFLD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双胍 糖尿病 脂肪肝病 非酒精性 NESFATIN-1 肝脂肪变 NESFATIN-1
下载PDF
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疗效 被引量:16
15
作者 孔彩霞 徐洁 李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3307-3309,共3页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在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中的降糖作用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血糖控制欠佳[糖化血红蛋白(HbA1c)>7.5%]的2型糖尿病并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31例,分为治疗组(甘精胰岛素+瑞格列奈,16例)和对照组...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在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中的降糖作用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血糖控制欠佳[糖化血红蛋白(HbA1c)>7.5%]的2型糖尿病并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31例,分为治疗组(甘精胰岛素+瑞格列奈,16例)和对照组(诺和灵30R+瑞格列奈,15例),疗程12周,以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评价其有效性;根据低血糖反应及血生化指标的变化,评价其安全性;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在安全性、疗效方面有无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低血糖发生率治疗组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能有效、平稳地控制24h血糖,低血糖反应少,有利于全天血糖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肾功能衰竭 慢性 甘精胰岛素 瑞格列奈
下载PDF
他汀类降脂药对甲状腺功能减退继发高脂血症患者肌酸磷酸激酶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阳 郑承红 +2 位作者 徐洁 高明松 孔彩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137-1138,共2页
目的:研究他汀类药物对甲状腺功能减退继发高脂血症患者肌酸磷酸激酶(CK)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患者(甲减非他汀组)以及服用过他汀类降脂药的25例原发性甲减患者(甲减他汀组)的临床资料,对其FT4、... 目的:研究他汀类药物对甲状腺功能减退继发高脂血症患者肌酸磷酸激酶(CK)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患者(甲减非他汀组)以及服用过他汀类降脂药的25例原发性甲减患者(甲减他汀组)的临床资料,对其FT4、TSH、CK、AST、ALT、TC、TG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甲减他汀组患者在用降脂药后CK水平比未用降脂药时CK水平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甲减他汀组患者用降脂药后CK水平比甲减非他汀组患者的CK水平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两组间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减患者中使用他汀类降脂药CK>600U/L概率是未用降脂药时概率的7.85倍。结论:他汀类降脂药可导致甲减患者的CK水平明显升高,风险增加,故在开始用他汀类药物降脂之前应明确有无甲减,对于这一类继发的高血脂应首先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肌酸磷酸激酶 高脂血症 他汀类药物
下载PDF
曲美他嗪联合左甲状腺素钠对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郭伟 张帆 +1 位作者 李阳 冷沁 《疑难病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230-233,共4页
目的研究曲美他嗪联合左甲状腺素钠对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甲减性心脏病)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84例甲减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2例使用曲美他嗪联合左甲状腺素钠治疗;对照组42例使用左甲状腺素钠治疗。2组分别在治疗前... 目的研究曲美他嗪联合左甲状腺素钠对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甲减性心脏病)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84例甲减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2例使用曲美他嗪联合左甲状腺素钠治疗;对照组42例使用左甲状腺素钠治疗。2组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2个月检测甲状腺功能(FT_3、FT_4、TSH)、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并进行6 min步行距离测试,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10%(37/42),高于对照组的59.52%(25/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FT_3、FT_4、TSH、LVEF、LVEDD、LVESD及6 min步行距离等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曲美他嗪联合左甲状腺素钠治疗甲减性心脏病,可以明显改善心功能,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美他嗪 左甲状腺素钠 甲减性心脏病 心功能
下载PDF
艾塞那肽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改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8
作者 谭燚 高明松 +1 位作者 郭伟 周扬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6年第8期537-538,共2页
中国目前有超过1亿的糖尿病患者,其中绝大多数是2型糖尿病。临床治疗除口服降糖药物之外,胰岛素的使用尤为常见。与欧美指南不同的是,国内指南推荐对新发确诊时有严重高血糖的患者进行短期(2周~3个月)强化胰岛素治疗,目的在于保... 中国目前有超过1亿的糖尿病患者,其中绝大多数是2型糖尿病。临床治疗除口服降糖药物之外,胰岛素的使用尤为常见。与欧美指南不同的是,国内指南推荐对新发确诊时有严重高血糖的患者进行短期(2周~3个月)强化胰岛素治疗,目的在于保护胰岛B细胞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塞那肽 胰岛素 新诊断 2型糖尿病 胰岛功能
下载PDF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段苗 胡亚耘 +2 位作者 叶正华 肖方喜 高明松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7年第9期632-633,共2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饮食习惯的改变,糖尿病在我国的发病率逐渐升高,每年发病人数以0.1%的速度不断增长。长期高血糖可造成多种并发症,包括大血管并发症、微血管并发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和糖尿病足等。其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饮食习惯的改变,糖尿病在我国的发病率逐渐升高,每年发病人数以0.1%的速度不断增长。长期高血糖可造成多种并发症,包括大血管并发症、微血管并发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和糖尿病足等。其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作为微血管病变的一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化血红蛋白 尿白蛋白/肌酐比值
下载PDF
脑脉泰胶囊治疗早期糖尿病足疗效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谢海鹰 万其容 +1 位作者 郑承红 徐洁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16期1499-1500,共2页
目的观察脑脉泰胶囊治疗早期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早期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脑脉泰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西药常规降糖治疗,同时治疗组给予脑脉泰胶囊治疗,对照组给予维生素B1和腺苷钴铵联合治疗。治疗前后观察患者... 目的观察脑脉泰胶囊治疗早期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早期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脑脉泰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西药常规降糖治疗,同时治疗组给予脑脉泰胶囊治疗,对照组给予维生素B1和腺苷钴铵联合治疗。治疗前后观察患者肢端感觉、疼痛、皮肤温度和足背动脉搏动,比较踝肱指数。结果治疗组患者在肢端感觉、疼痛、皮肤温度、足背动脉搏动与对照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踝肱指数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脉泰胶囊在治疗早期糖尿病足方面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脑脉泰 中成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