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系统呼吸护理对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谢利霞 万莉莉 胡小萍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12期976-977,共2页
目的在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治疗期间加强系统呼吸护理,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80例呼吸衰竭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40例,在此基础上,采取系统呼吸护理。结果干预... 目的在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治疗期间加强系统呼吸护理,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80例呼吸衰竭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40例,在此基础上,采取系统呼吸护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各维度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患者机械通气期间给予患者系统呼吸护理可提高其生理、心理舒适度,改善其生活质量,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衰竭 机械通气 系统呼吸护理
下载PDF
Danthron通过靶向GRIM-12影响Nrf2/HO-1通路缓解COPD中的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
2
作者 武小杰 杨硕 +1 位作者 查干 王爱利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共7页
目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以慢性炎症和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全球性呼吸系统疾病,脂质代谢紊乱在其病程进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脂质代谢相关基因GRIM-12在COPD中的表达,并评... 目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以慢性炎症和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全球性呼吸系统疾病,脂质代谢紊乱在其病程进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脂质代谢相关基因GRIM-12在COPD中的表达,并评估其抑制剂Danthron对COPD的潜在治疗效果。方法 通过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分析小气道上皮(SAE)的mRNA表达数据集GSE10006和GSE11784,筛选出COPD中脂质代谢相关基因GRIM-12。在体外实验中,采用香烟烟雾提取物(CSE)刺激气道上皮细胞系16HBE,检测GRIM-12的表达水平,并评估Danthron的调控作用。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IL-6,荧光探针法测定活性氧自由基(ROS)水平,同时检测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血红素加氧酶-1(Nrf2/HO-1)信号通路的表达。结果 GRIM-12在COPD患者的小气道上皮及经CSE处理的16HBE细胞中表达显著上调。分子对接分析发现,Danthron与GRIM-12具有较高的结合亲和力,能够通过氢键和疏水相互作用抑制其功能。在体外实验中,Danthron显著抑制CSE诱导的GRIM-12过表达,并降低IL-6分泌及ROS生成,改善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机制研究表明,Danthron通过激活Nrf2/HO-1信号通路增强细胞抗氧化能力,从而缓解CSE诱导的氧化应激损伤和炎症反应。这些结果表明,Danthron通过靶向抑制GRIM-12的表达,有效调控COPD气道病理变化。结论 Danthron通过抑制GRIM-12表达并激活Nrf2/HO-1信号通路,显著缓解了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GRIM-12 Danthron 氧化应激 Nrf2/HO-1信号通路 脂质代谢 炎症反应
下载PDF
针对老年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应用不同护理模式的价值比较 被引量:9
3
作者 万莉莉 谢利霞 +1 位作者 王蓓蓓 胡小萍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4期306-307,共2页
目的分析探讨对于老年COPD并发呼吸衰竭的患者,采取不同护理模式进行干预的具体方法以及实际干预效果。方法研究组行常规护理+呼吸功能护理,对照组单纯给予常规护理,记录两组不同时间(即护理前后)SGRQ量表、CAT问卷、肺功能指标检测值... 目的分析探讨对于老年COPD并发呼吸衰竭的患者,采取不同护理模式进行干预的具体方法以及实际干预效果。方法研究组行常规护理+呼吸功能护理,对照组单纯给予常规护理,记录两组不同时间(即护理前后)SGRQ量表、CAT问卷、肺功能指标检测值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护理前SGRQ问卷、CAT评估测试结果对比均P>0.05,护理后研究组SGRQ问卷、CAT评估测试结果较护理前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组内对比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护理前各项肺功能指标对比均P>0.05,护理后研究组FEV1、FEV1、6MWD等肺功能指标改善效果更优,组间、组内对比均P<0.05。结论对于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实施呼吸功能护理有利于改善其呼吸情况、呼吸问题及肺功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护理模式
下载PDF
截喘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可改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浊阻肺型患者的肺功能 被引量:2
4
作者 刘靖 武小杰 +2 位作者 赵辉 张琼 孙敏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24年第4期332-335,共4页
目的:探讨截喘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痰浊阻肺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10例AECOPD痰浊阻肺型老年(年龄≥60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 目的:探讨截喘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痰浊阻肺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10例AECOPD痰浊阻肺型老年(年龄≥60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截喘汤治疗。治疗14 d后比较2组患者的中医症状评分、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用力肺活量(FVC)的百分比、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血C反应蛋白(CRP)水平、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问卷评分(mMRC)、咳嗽和咳痰的评估问卷(CASA-Q)评分及痰液黏蛋白5AC(MUC5AC)含量。结果:治疗后2组的中医症状评分、mMRC评级、血CRP、痰液MUC5AC下降;CASA-Q评分、FEV1%、FEV1/FVC%升高,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截喘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可以改善AECOPD痰浊阻肺型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气道黏液高分泌,减轻气道阻塞,改善肺通气功能,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截喘汤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气道黏液高分泌 肺功能
下载PDF
支链氨基酸有效预测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急性加重 被引量:2
5
作者 武小杰 李伟 +1 位作者 毛莉娜 杨硕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24年第3期243-246,共4页
目的:探讨支链氨基酸(BCAAs)代谢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42例COPD稳定期患者纳入COPD组,40例COPD急性加重(AECOPD)期患者纳入AECOPD组,收集同期46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集外周血,应用液相色谱-质谱分析检... 目的:探讨支链氨基酸(BCAAs)代谢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42例COPD稳定期患者纳入COPD组,40例COPD急性加重(AECOPD)期患者纳入AECOPD组,收集同期46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集外周血,应用液相色谱-质谱分析检测BCAAs水平,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炎症因子水平,并对二者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OPD组及AECOPD组患者血浆亮氨酸、缬氨酸水平更低,且AECOPD组低于COPD组;血浆白介素(IL)-8、C-反应蛋白(CRP)水平更高,且AECOPD组高于COPD组(P均<0.001)。血浆中亮氨酸、缬氨酸水平与IL-8、CRP水平呈负相关(r=-0.64、-0.71、-0.73、-0.73,P均<0.05)。结论:BCAAs代谢可能通过炎症反应参与COPD的发生,临床中BCAAs水平有可能成为检测COPD急性加重潜在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病 支链氨基酸 细胞因子 炎症机制
下载PDF
SLC3A2在慢性阻塞性肺病中的表达及其与炎症的关系
6
作者 武小杰 李伟 +1 位作者 毛莉娜 杨硕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24年第5期401-403,共3页
目的:探讨溶质转运载体家族3成员2(SLC3A2)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72例COPD稳定期患者纳入COPD组,另选取67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集2组外周静脉血,通过密度梯度离心和红细胞裂解的方法分离出中性粒细... 目的:探讨溶质转运载体家族3成员2(SLC3A2)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72例COPD稳定期患者纳入COPD组,另选取67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集2组外周静脉血,通过密度梯度离心和红细胞裂解的方法分离出中性粒细胞,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外周血中性粒细胞SLC3A2水平,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浆中白介素(IL)-8水平,同时收集2组的肺功能指标,包括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分析SLC3A2与IL-8、FEV_(1)/FVC、FEV_(1)%预计值的相关性。结果:COPD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的SLC3A2及IL-8水平高于对照组(P均<0.01),SLC3A2与IL-8呈正相关(r=0.45,P<0.01),与FEV_(1)/FVC、FEV_(1)%预计值呈负相关(r=-0.42,-0.45,P均<0.01)。结论:SLC3A2可能通过炎症反应参与COPD的发生,SLC3A2有可能成为COPD临床的炎症标志物和治疗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病 溶质转运载体家族3成员2 氨基酸代谢 炎症机制
下载PDF
B型钠尿肽和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7
作者 殷梦 李子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20-1025,共6页
目的 探讨和分析外周血B型钠尿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BNP)、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NT-proBNP)水平变化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riary disease, COPD)合并... 目的 探讨和分析外周血B型钠尿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BNP)、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NT-proBNP)水平变化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riary disease, COPD)合并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HF)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8月武汉市第一医院收治的老年COPD患者210例,根据是否合并HF分为COPD合并HF组61例与COPD组149例。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所有患者外周血BNP、NT-proBNP水平,所有患者均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ameter, 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 LVEDD),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价外周血BNP、NT-proBNP水平与心功能之间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COPD合并HF的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外周血BNP、NT-proBNP对老年COPD患者合并HF的诊断价值。结果 COPD合并HF组BNP、NT-proBNP、LVESD、LVEDD显著高于COPD组,LVEF显著低于COPD组(P<0.01)。BNP、NT-proBNP、LVEF、LVEDD是COPD患者合并HF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P<0.01)。外周血BNP预测COPD患者合并HF的敏感性为82.0%,特异性为94.6%,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 AUC)为0.802(95%CI:0.712~0.892);外周血NT-proBNP预测COPD患者合并HF的敏感性为88.5%,特异性为92.6%,AUC为0.823(95%CI:0.767~0.879)。COPD合并HF患者外周血BNP、NT-proBNP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r=-0.413,P=0.013;r=-0.521,P=0.000),与LVESD(r=0.356,P=0.010;r=0.565,P=0.000)、LVEDD(r=0.335,P=0.014;r=0.501,P=0.000)及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r=0.687,P=0.000;r=0.752,P=0.000)。结论 外周血BNP、NT-proBNP高水平与老年COPD患者合并HF相关,与心功能分级存在关系,对于COPD患者的HF程度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心力衰竭 利钠肽 诊断 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
下载PDF
生物靶向药物在哮喘气道黏液栓治疗中的价值
8
作者 牟朵 刘可欣 常春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23-426,共4页
气道黏液栓是哮喘中常见的一种表型,通过引起气流阻塞加重而使哮喘急性发作风险增高。鉴于其在哮喘中的重要作用,针对气道黏液栓的治疗或将成为控制哮喘进展、预防或解除致死性哮喘发作的策略。既往研究表明,嗜酸粒细胞、T2型炎症等与... 气道黏液栓是哮喘中常见的一种表型,通过引起气流阻塞加重而使哮喘急性发作风险增高。鉴于其在哮喘中的重要作用,针对气道黏液栓的治疗或将成为控制哮喘进展、预防或解除致死性哮喘发作的策略。既往研究表明,嗜酸粒细胞、T2型炎症等与黏液栓的形成有关,针对上述通路的生物靶向药物可能在治疗气道黏液栓方面发挥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道黏液栓 哮喘 生物靶向药物
下载PDF
厚朴麻黄汤加减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对老年COPD患者α1-AT、periostin水平的影响
9
作者 魏玲玲 沈萌 王蓓蓓 《四川中医》 2024年第5期96-99,共4页
目的:分析厚朴麻黄汤加减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患者α1-抗胰蛋白酶(α 1-antitrypsin, α1-AT)、骨膜蛋白(Periosteal protein, periostin)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 目的:分析厚朴麻黄汤加减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患者α1-抗胰蛋白酶(α 1-antitrypsin, α1-AT)、骨膜蛋白(Periosteal protein, periostin)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3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老年COPD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分配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组的基础上给予厚朴麻黄汤加减进行治疗。采用麦邦肺功能检测仪MSA99测定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一秒率(FEV1/FVC)、最大呼气峰流速(PEF)水平,酶联免疫法对α1-AT、periostin水平予以测定,单向环状免疫扩散法测定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M)、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水平,对比各组的临床症状、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相比于治疗前,两组治疗后的FEV1、FVC、FEV1/FVC、PEF、IgG、IgA、IgM水平上升,α1-AT、periostin水平、体温稳定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气急消失时间、唾沫消失时间下降;相较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的FVC、PEF、FEV1、FEV1/FVC、IgM、IgA、IgG水平均升高,α1-AT、periostin水平、体温稳定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气急消失时间、唾沫消失时间均降低;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厚朴麻黄汤加减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对老年COPD的治疗效果较好,可降低患者α1-AT、periostin水平,提高患者的肺功能,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朴麻黄汤加减 甲泼尼龙琥珀酸钠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Α1-抗胰蛋白酶 骨膜蛋白
原文传递
红景天苷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炎症模型及气道重塑的机制 被引量:8
10
作者 黄莺 周芬 +1 位作者 袁文胜 徐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1753-1758,共6页
目的探讨红景天苷(SAL)调节改善大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相关炎症及气道重塑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烟熏法建立COPD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SAL低、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观察大鼠一般状况,用小动物肺功能检测仪检测各... 目的探讨红景天苷(SAL)调节改善大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相关炎症及气道重塑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烟熏法建立COPD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SAL低、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观察大鼠一般状况,用小动物肺功能检测仪检测各组大鼠肺功能;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炎症因子;HE染色观察大鼠肺组织病理;Masson染色观察气道平滑肌与胶原面积;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果蝇母源抗生物皮肤生长因子(Smad)2/3通路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FVC、PEF和血清IL-10水平降低,血清IL-8水平升高,支气管壁、间隔和血管周围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肺泡炎症评分升高,平滑肌明显增生、肥大,气道胶原沉积明显增多,WAm/Pbm、Wcol/Pbm值升高,肺组织p-PPAR-γ蛋白表达上调,TGF-β1、p-Smad2/3蛋白表达下调(P<0.05)。经红景天苷各剂量干预后,大鼠FEV0.1/FVC、PEF值和血清IL-10水平升高,血清IL-8水平降低,支气管壁、间隔和血管周围炎性细胞浸润减少,肺泡炎症评分降低,平滑肌增生、肥大情况改善,气道胶原沉积减少,WAm/Pbm、Wcol/Pbm值降低,肺组织p-PPAR-γ蛋白表达下调、TGF-β1、p-Smad2/3蛋白表达上调(P<0.05)。结论红景天苷可减轻大鼠COPD相关炎症,逆转气道重塑,可能与调节PPAR-γ/TGF-β1/Smad2/3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景天苷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炎症 气道重塑 作用机制
下载PDF
CTA联合NT-proBNP诊断急性肺栓塞的价值观察 被引量:9
11
作者 谢利霞 胡小萍 +1 位作者 徐芳 王蓓蓓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0年第11期97-99,共3页
目的探究X线计算机断层摄影血管造影(CTA)联合N末端B型钠尿肽(NTproBNP)诊断急性肺栓塞(APE)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9年2月我院96例APE患者临床资料。评估CTA、血浆NT-proBNP及其联合检测诊断APE的临床价值。结果96例APE... 目的探究X线计算机断层摄影血管造影(CTA)联合N末端B型钠尿肽(NTproBNP)诊断急性肺栓塞(APE)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9年2月我院96例APE患者临床资料。评估CTA、血浆NT-proBNP及其联合检测诊断APE的临床价值。结果96例APE患者,肺动脉CTA检出87例阳性,漏诊9例,阳性率90.63%;血浆NT-proBNP>125pg/mL者77例,阳性率80.21%;2种检查手段联合检出APE阳性94例,漏诊2例,阳性率97.92%。肺动脉CTA诊断APE阳性率高于血浆NT-proBNP(P<0.05),肺动脉CTA及血浆NT-proBNP联合检测诊断APE阳性率高于单项检测(P<0.05)。结论血浆NT-proBNP筛查联合肺动脉CTA定性检查对APE诊断价值较高,是一种有效的无创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栓塞 CTA NT-PROBNP 联合诊断
下载PDF
Lemierre综合征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3
12
作者 武小杰 谢俊刚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21年第5期428-430,共3页
Lemierre综合征(Lemierre syndrome,LS)是一种罕见的但具有潜在死亡威胁的疾病。又被称为咽喉感染后的败血症,因为常见的致病菌为坏死梭杆菌,因此又称坏死梭杆菌病,典型表现为口咽感染和颈内静脉脓毒性血栓性静脉炎以及继发于急性咽部... Lemierre综合征(Lemierre syndrome,LS)是一种罕见的但具有潜在死亡威胁的疾病。又被称为咽喉感染后的败血症,因为常见的致病菌为坏死梭杆菌,因此又称坏死梭杆菌病,典型表现为口咽感染和颈内静脉脓毒性血栓性静脉炎以及继发于急性咽部感染的转移性脓毒性栓子为特点。LS首次病例是由Schottmuller^([1])在1918年提出,但是Lemierre在1936年首次总结疾病的特点,因此这类疾病被命名为Lemierre综合征^([2])。而近年来,可能由于抗生素耐药性或抗生素处方模式的改变,病例有所增加,因此该病被称为被遗忘又重现的疾病^([3])。本文报道1例Lemierre综合征并复习相关文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mierre综合征 坏死梭杆菌 血栓 脓毒血症
下载PDF
非免疫缺陷肺真菌病20例误诊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徐芳 黄莺 王爱利 《临床误诊误治》 2020年第12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非免疫缺陷肺真菌病的临床特点、误诊原因和防范措施。方法对我科2017年1月—2019年12月误诊的20例无免疫缺陷肺真菌病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无任何基础疾病9例,伴陈旧性结核4例,伴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 目的探讨非免疫缺陷肺真菌病的临床特点、误诊原因和防范措施。方法对我科2017年1月—2019年12月误诊的20例无免疫缺陷肺真菌病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无任何基础疾病9例,伴陈旧性结核4例,伴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各2例,伴慢性胃炎1例。有症状17例,无呼吸道症状3例。胸部CT表现为斑片状浸润影5例,实变影及单发结节各4例,空气新月征、多发结节、支气管扩张各2例,空洞影1例。血半乳甘露聚糖(GM)试验阳性2例,肺泡灌洗液GM试验阳性8例。误诊为细菌性肺炎7例,肺部肿瘤4例,肺结核5例,机化性肺炎及支气管扩张各2例。误诊时间7~20 d。确诊手段为支气管镜活检及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确诊后15例予单纯抗真菌药物治疗后好转,3例行外科胸腔镜切除后完全治愈,2例失访。结论无免疫缺陷的肺真菌病患者临床表现及CT表现均不典型,误诊率较高,建议尽早完善支气管镜活检及肺穿刺活检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病 肺疾病 误诊 肺炎 细菌性 肺肿瘤 结核 支气管扩张症
下载PDF
重症肺炎血清和肺泡灌洗液Toll样受体4水平及外周血免疫细胞计数变化 被引量:1
14
作者 雷晓霞 袁文胜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3201-3205,共5页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SP)血清和肺泡灌洗液Toll样受体4(TLR4)水平及外周血免疫细胞计数变化。方法选取武汉市第一医院2021年10月-2023年10月187例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92例SP患者为重症组,95例非SP患者为非重症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SP)血清和肺泡灌洗液Toll样受体4(TLR4)水平及外周血免疫细胞计数变化。方法选取武汉市第一医院2021年10月-2023年10月187例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92例SP患者为重症组,95例非SP患者为非重症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和肺泡灌洗液TLR4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免疫细胞计数,根据住院28 d生存情况将SP患者分为存活组69例、死亡组23例,分析SP患者28 d内病死的危险因素及实验室指标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重症组入院时肺炎严重指数(PSI)、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血清及肺泡灌洗液中的TLR4水平均高于非重症组(P<0.05),外周血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计数均低于非重症组(P<0.05);SP患者死亡组PSI评分、APACHEⅡ评分、血清及肺泡灌洗液中的TLR4水平均高于存活组,外周血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计数均低于存活组(P<0.05);高水平血清及肺泡灌洗液TLR4是SP患者28 d内病死的危险因素(P<0.05);血清及肺泡灌洗液TLR4、外周血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计数预测患者28 d内病死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0、0.764、0.715和0.689。结论高水平TLR4以及低水平的免疫细胞计数可能增加SP患者病死风险,检测上述指标可帮助临床评估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肺泡灌洗液 TOLL样受体4 免疫细胞 危险因素 预后 28 d病死
原文传递
偶联CD133核酸适体的载紫杉醇PLGA-PEG纳米载体靶向清除CD133阳性肺癌干细胞 被引量:7
15
作者 庞丽莹 黄小龙 +5 位作者 朱玲玲 肖韩艳 李梦雨 关会林 高洁 金红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6-35,共10页
目的构建偶联CD133核酸适体载紫杉醇的聚乳酸-乙醇酸-聚乙二醇(PLGA-PEG)纳米载体(N-Pac-CD133)拟清除肺癌干细胞。方法采用乳液/溶剂蒸发的方法制备N-Pac-CD133,同时对N-Pac-CD133进行表征,利用磁珠分离法分离出CD133^(+)肺癌干细胞后... 目的构建偶联CD133核酸适体载紫杉醇的聚乳酸-乙醇酸-聚乙二醇(PLGA-PEG)纳米载体(N-Pac-CD133)拟清除肺癌干细胞。方法采用乳液/溶剂蒸发的方法制备N-Pac-CD133,同时对N-Pac-CD133进行表征,利用磁珠分离法分离出CD133^(+)肺癌干细胞后并对该群体的肺癌干细胞特异性进行检测,同时对肺癌细胞的靶向性和杀伤活性进行检测。小鼠体内接种A549肿瘤后,肿瘤治疗分组:生理盐水,空纳米载体链接CD133核酸适体(N-CD133),紫杉醇,负载紫杉醇的纳米载体(N-Pac)和N-Pac-CD133,8只/组,5 mg/kg紫杉醇,分别于第10、15和20天进行注射。在第40天时,处死小鼠后,对肿瘤进行摘除并称重,同时测量小鼠的体质量。结果 N-Pac-CD133的粒径为100 nm左右,包封率>80%,载药量>8%,在48 h内都显示出持续的药物释放。肺癌细胞的CD133^(+)细胞群体表现出肺癌干细胞的特征:更快的肺癌生长速度(30 d,P=0.001)和更高的肿瘤干细胞基因表达:OV6(P<0.001)、CD133(P=0.001)、OCT3/4(P=0.002)、EpCAM(P=0.04)、NANOG(P=0.005)和CD44(P=0.02)。与非靶向N-Pac和紫杉醇相比,N-Pac-CD133对肺癌干细胞的靶向性(P<0.001)和细胞毒性作用显著增强。另外,N-PacCD133可显著减少肿瘤球的形成(P<0.001)。在治疗终点时,取小鼠肿瘤并对肿瘤进行称量,N-Pac-CD133治疗组和其他治疗组相比,肿瘤体质量显著减小(P<0.001)。结论 CD133核酸适体可以促进紫杉醇纳米载体靶向递送至CD133^(+)肺癌干细胞并杀伤肺癌干细胞。N-Pac-CD133可能是一种有效的靶向肺癌干细胞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载体 肺癌 紫杉醇 肿瘤干细胞 CD133
下载PDF
支气管热成形术联合球囊扩张术治疗哮喘合并慢性肺不张1例报告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旭 陈菁 +5 位作者 杨硕 毛莉娜 罗光伟 徐清 熊安洲 武小杰 《中国临床医学》 2020年第6期1071-1073,共3页
慢性肺不张常继发于慢性结构性肺病。目前认为缓慢形成或存在时间较久的肺不张,慢性炎症使肺组织机化挛缩,即使解除阻塞性因素,肺脏也难以复张[1]。近年来,随着呼吸介入内镜技术的发展,关于肺不张治疗的手段也日益增多,常用的方法为经... 慢性肺不张常继发于慢性结构性肺病。目前认为缓慢形成或存在时间较久的肺不张,慢性炎症使肺组织机化挛缩,即使解除阻塞性因素,肺脏也难以复张[1]。近年来,随着呼吸介入内镜技术的发展,关于肺不张治疗的手段也日益增多,常用的方法为经支气管镜球囊扩张术,但关于治疗效果及病例选择,鲜见统计及报道。哮喘患者由于气道慢性痉挛、痰栓堵塞,是形成慢性肺不张的重要人群,一旦合并肺不张,常规治疗效果极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慢性肺不张 支气管热成型术 支气管球囊扩张术
下载PDF
HRCT诊断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临床价值观察 被引量:3
17
作者 万莉莉 胡小萍 +1 位作者 徐芳 王蓓蓓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1年第11期70-72,共3页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X线计算机断层摄影(HRCT)诊断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间收治的42例拟诊为IPF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胸部常规CT及病变局部HRCT。比较各影像学检查诊断IPF效能,并绘制RO...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X线计算机断层摄影(HRCT)诊断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间收治的42例拟诊为IPF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胸部常规CT及病变局部HRCT。比较各影像学检查诊断IPF效能,并绘制ROC曲线,评估IPF患者各影像学检查表现。结果HRCT诊断IPF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常规CT、X线;CT及HRCT均可在IPF患者肺部显示弥漫性分布病灶,其中HRCT小叶内间质、间隔不规则增厚显示率、小叶性肺气肿及胸膜下弧线影显示率均高于常规CT(P<0.05),两检查方法支气管扩张、胸膜增厚、网状改变、蜂窝肺及磨玻璃样密度影显示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中经HRCT确诊的20例IPF患者中,主要病变分布于上肺者5例(25.00%)、分布于下肺者15例(75.00%);分布于中央及肺门者2例(10.00%)、外周分布18例(90.00%);双侧分布20例(100%)。结论HRCT诊断IPF效能良好,有利于IPF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肺纤维化 高分辨率X线计算机断层摄影 诊断 影像学表现
下载PDF
2016-2020年武汉市硚口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合并支气管扩张症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3
18
作者 魏玲玲 黄黎黎 曹艳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23年第1期117-119,151,共4页
目的分析武汉市硚口区2016—2020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合并支气管扩张症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武汉市第一医院收治的412例武汉市硚口区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胸部高分辨CT检查是否合并支气管... 目的分析武汉市硚口区2016—2020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合并支气管扩张症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武汉市第一医院收治的412例武汉市硚口区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胸部高分辨CT检查是否合并支气管扩张症将患者分为合并组(162例)和未合并组(250例)。比较两组基本资料、实验室指标、肺功能指标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2016—2020年武汉市硚口区COPD患者合并支气管扩张症的相关因素。结果合并组患者PO_(2)、白蛋白水平均低于未合并组(P<0.05),但吸烟史、肺结核史、症状持续时间、PCO_(2)、血红蛋白、痰培养阳性和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比例均高于未合并组(P<0.05)。合并组FEV1、FVC、FEV1/FVC、FEV1%pred值均低于未合并组(P<0.05)。吸烟史(OR=3.39,95%CI:2.02~5.56)、肺结核史(OR=3.09,95%CI:1.85~5.16)、症状持续时间(OR=3.48,95%CI:1.93~6.29)、铜绿假单胞菌感染(OR=3.76,95%CI:1.98~7.15)均为影响COPD合并支气管扩张症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武汉市硚口区2016—2020年COPD合并支气管扩张症患者肺功能下降更明显,且吸烟史、肺结核史、症状持续时间、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是影响COPD患者合并支气管扩张症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支气管扩张症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哮喘护理中不同护理方式的实施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魏玲玲 黄黎黎 胡小萍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12期959-960,共2页
目的在哮喘护理中分别应用常规护理、舒适护理、临床路径护理等护理方式,对比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93例哮喘患者,将其分为A(n=30)、B(n=30)、C(n=33)三组,A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B组患者采取舒适护理,C... 目的在哮喘护理中分别应用常规护理、舒适护理、临床路径护理等护理方式,对比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93例哮喘患者,将其分为A(n=30)、B(n=30)、C(n=33)三组,A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B组患者采取舒适护理,C组患者采取临床路径护理,对比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治疗依从性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B组、C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均明显高于A组(P<0.05),两组患者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B组患者的治疗依从率明显高于A组、C组患者(P<0.05);C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B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临床路径护理的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常规护理,同时,舒适护理患者治疗依从性更高,临床路径护理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护理 舒适护理 临床路径护理
下载PDF
清肺化痰汤联合西药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痰瘀阻肺证)患者心功能及动脉血气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孙生 王爱利 吴浩 《四川中医》 2023年第6期122-125,共4页
目的:观察清肺化痰汤联合西药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PHD,痰瘀阻肺证)患者心功能及动脉血气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本院收治的94例CPHD患者(痰瘀阻肺证)作为观察对象,随机数字表及随机余数法分为联合组(n=47,清肺化痰汤+西... 目的:观察清肺化痰汤联合西药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PHD,痰瘀阻肺证)患者心功能及动脉血气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本院收治的94例CPHD患者(痰瘀阻肺证)作为观察对象,随机数字表及随机余数法分为联合组(n=47,清肺化痰汤+西药)与对照组(n=47,西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治疗14d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心功能、动脉血气分析、血液流变学、血清相关因子水平。结果:治疗14d后,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74%,高于对照组的82.98%(P<0.05)。治疗14d后,两组中医证候(咳嗽、咳痰、气喘、呼吸困难、水肿、唇甲紫绀)积分、血液流变学指标(Fbg、WBHSV、WBLSV、PV)、血清相关因子(CPP、NT-proBNP)、部分动脉血气分析指标(PaCO_(2))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心功能指标(LVEF、CI、E/A)、PaO2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肺化痰汤+西药在CPHD患者(痰瘀阻肺证)中应用效果显著,可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改善心功能及动脉血气分析,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源性心脏病 痰瘀阻肺证 清肺化痰汤 心功能 动脉血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