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液透析滤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
1
作者 张衡 陈丽 费世枝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期87-90,102,共5页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滤过(HDF)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行MHD治疗血液透析患者46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18例;年龄19~80岁,平均年龄60.8岁;原发病,慢性肾炎21例,糖尿病肾病15例,其他病因10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滤过(HDF)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行MHD治疗血液透析患者46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18例;年龄19~80岁,平均年龄60.8岁;原发病,慢性肾炎21例,糖尿病肾病15例,其他病因10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HDF组28例、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组18例。HF-HD组每周行3次HF-HD治疗,HDF组每周行2次HF-HD治疗和1次HDF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开始接受治疗及治疗12个月后血清白蛋白、肾功能、电解质、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甲状旁腺激素等。应用生物电阻抗法,评估患者开始接受治疗及治疗12个月后身体质量指数、骨骼肌、上臂围度、上臂肌肉围度、内脏脂肪面积等营养指标变化。结果治疗12个月后HDF组白蛋白水平显著高于HF-HD组[(39.06±3.02)g/L vs(36.84±3.21)g/L],CRP低于HF-HD组[(4.44±5.34)mg/L vs(8.78±8.60)mg/L]。治疗12个月后HDF组白蛋白水平较治疗前显著提升,HF-HD组CRP指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7.14±3.69)g/L vs(39.06±3.02)g/L、(5.76±6.61)mg/L vs(8.78±8.60)mg/L。P<0.05]。治疗12个月后HDF组上臂肌肉围度显著高于HF-HD组[(24.07±1.94)cm vs(22.38±1.60)cm],HF-HD组骨骼肌及上臂肌肉围度较治疗前明显下降[(25.07±4.77)kg vs(21.74±3.29)kg、(23.81±1.53)cm vs(22.38±1.60)cm。P<0.05]。结论与单纯行HF-HD治疗相比,MHD患者增加每周1次HDF治疗,可保持肌肉质量及内脏脂肪量,减少与尿毒症和透析相关的炎症状态,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值得更大的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滤过 高通量血液透析 营养状况 身体成分
原文传递
认知行为疗法对新入血液透析患者焦虑的影响
2
作者 曾彤 《鄂州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106-108,共3页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CBT)对新入血液透析患者焦虑的疗效。方法:选取武汉市第一医院新入血液透析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疗法。采用贝克焦虑量表(BAI)对患者...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CBT)对新入血液透析患者焦虑的疗效。方法:选取武汉市第一医院新入血液透析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疗法。采用贝克焦虑量表(BAI)对患者的焦虑状态进行评定。结果:干预前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BAI评分分别为19.37±6.289和19.43±6.279分,差异无统计学差异(t=-0.041,p>0.05),干预后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BAI评分分别为13.23±3.674和16.37±3.306分,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差异(t=-3.473,p<0.01)。结论:CBT可有效改善新入血液透析患者的认知,提高患者的健康意识,有效缓解焦虑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行为疗法 血液透析 焦虑 生活质量
下载PDF
2018年度武汉地区血液透析临床质控数据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费世枝 陈靖 +2 位作者 李红兵 吴爱纯 熊飞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0年第4期441-445,共5页
目的分析2018年度武汉地区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临床质控数据,了解MHD患者的治疗现状。方法从武汉市血液透析质量控制系统(下称质控系统)下载武汉地区2018年度44个血液透析单位的MHD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及各质量核心数据(KPI),比较201... 目的分析2018年度武汉地区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临床质控数据,了解MHD患者的治疗现状。方法从武汉市血液透析质量控制系统(下称质控系统)下载武汉地区2018年度44个血液透析单位的MHD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及各质量核心数据(KPI),比较2018年与2017年的KPI,一般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透析龄、血管通路情况等,KPI包括血红蛋白(Hb)、血清钙(Ca)、血清磷(P)、血清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血浆白蛋白(ALB)。结果44个血液透析单位2018年度共有MHD患者4011例,其中男性2413例,女性1598例;年龄16~92岁,平均年龄59.55岁(标准差13.48岁);老年患者占54%。透析龄3个月~30年,透析龄中位数2.8年。血管通路中自体动静脉内瘘(AVF)占74.89%。KPI与2017年相比,检查率均有显著提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Hb、iPTH和Ca的达标率均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266、23.696、4.573;P<0.01或P<0.05);ALB达标率有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74,P>0.05);而P达标率有所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81,P>0.05);平均值的比较,Hb和Ca水平较2017年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95、-2.247,P<0.01或P<0.05);ALB和P水平均有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70、1.885,P>0.05);iPTH水平较2017年差,差异有显著统计学差意义(t=-3.640,P<0.01)。结论武汉地区老年MHD患者较多,血管通路指标有待改善,KPI较2017年大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iPTH的控制应引起各血液透析单位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肾病 维持性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 血管通路 质量控制
原文传递
2018年度武汉地区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调查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费世枝 熊飞 +1 位作者 李红兵 吴爱纯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20年第7期551-556,共6页
目的分析武汉地区2018年度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的血管通路的情况。方法纳入2018年度武汉地区44个血液透析单位2 166例年龄≥60岁的MHD患者作为老年组,另外纳入1 844例年龄<60岁的MHD患者作为非老年... 目的分析武汉地区2018年度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的血管通路的情况。方法纳入2018年度武汉地区44个血液透析单位2 166例年龄≥60岁的MHD患者作为老年组,另外纳入1 844例年龄<60岁的MHD患者作为非老年组,对老年组和非老年组MHD患者血管通路的分布情况进行比较,并对老年组MHD患者中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透析龄患者的血管通路分布情况进行分层比较。结果武汉市老年MHD患者血管通路分布中,自体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占比69.11%,移植物内瘘占比0.65%,带隧道带涤纶套导管(tunneled cuffed catheter,TCC)占比26.36%,无隧道无涤纶套导管占比3.83%。老年组和非老年组MHD患者血管通路构成中AVF和TCC占比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在老年MHD患者中,男性和女性MHD患者血管通路构成中AVF和TCC占比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AVF的比例与患者年龄呈负相关,TCC的比例与患者年龄呈正相关;AVF的比例与患者透析龄呈正相关(P<0.01),TCC的比例与患者透析龄呈负相关(P<0.01);而移植物内瘘和无隧道无涤纶套导管的比例在不同性别、年龄、透析龄中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武汉地区老年MHD患者血管通路构成不太理想,离我国血液透析用血管通路专家共识推荐的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血管通路手术水平相对较弱,应努力提高血管通路的手术水平,组建高水平、多学科合作的血管通路团队,来改善武汉地区老年MHD患者的血管通路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老年 血管通路 自体动静脉内瘘 带隧道带涤纶套导管 移植物内瘘
下载PDF
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老年患者皮肤瘙痒的影响 被引量:33
5
作者 李波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81-1282,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HD)老年患者皮肤瘙痒的疗效。方法维持性HD且伴有皮肤瘙痒的老年患者63例随机分为(HD)组、HD-血液灌流(HP)(HD-HP)组和高通量透析(HPD)组,每组各21例。于首次透析前、后和透析12 w后观察尿素... 目的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HD)老年患者皮肤瘙痒的疗效。方法维持性HD且伴有皮肤瘙痒的老年患者63例随机分为(HD)组、HD-血液灌流(HP)(HD-HP)组和高通量透析(HPD)组,每组各21例。于首次透析前、后和透析12 w后观察尿素氮(BUN)、肌酐(SCr)、血钙、血磷、甲状旁腺激素(PTH)、β2-微球蛋白(β2-MG)、尿素清除指数(Kt/V)值及可视模拟评分(VAS)变化。结果 3组透析前后及治疗12 w后BUN、Cr、血钙和Kt/V值差异不显著(P>0.0.5)。HPD组和HD-HP组首次透析后及12 w后的血磷、PTH和β2-MG与透析前及HD组差异显著(P<0.05),但HPD组和HD-HP组差异不显著(P>0.0.5)。12 w后3组的VAS评分较透析前均降低(P<0.05),以HPD组和HD-HP组显著,与HD组差异均显著(P<0.05),但两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HPD和HD-HP均显著减低血磷水平、清楚PTH,有效缓解患者的皮肤瘙痒症状,而且两种方法效果相近,均可作为治疗维持性HD老年患者皮肤瘙痒的有效血液净化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净化 血液透析 皮肤瘙痒
下载PDF
中西医联合持续性血液净化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护理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严婷 《光明中医》 2019年第14期2239-2241,共3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联合持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58例SAP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通过单双号法予以分组,其中对照组29例予以常规治疗联合持续性血液净化,试验组29例患者...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联合持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58例SAP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通过单双号法予以分组,其中对照组29例予以常规治疗联合持续性血液净化,试验组29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辅助中医治疗及护理,对2组临床治疗效果、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2. 4%,明显低于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3. 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2组症状缓解时间和住院时进行比较,实验组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中西医结合联合持续性血液净化治疗SAP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缩短恢复时间,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持续性血液净化 耳穴埋豆 芒硝 中药外敷疗法 护理
下载PDF
耳穴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失眠35例 被引量:13
7
作者 张玲 张英 +1 位作者 黄小妹 周文祥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7年第12期720-721,共2页
目的:探讨通过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来提高其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方法:选取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失眠患者35例,进行耳穴贴压治疗。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量表作为评定睡眠的量化指标,经治疗前... 目的:探讨通过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来提高其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方法:选取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失眠患者35例,进行耳穴贴压治疗。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量表作为评定睡眠的量化指标,经治疗前后自身对照研究。结果:35例患者治疗2个疗程后,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PSQI总分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睡眠障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耳穴贴压治疗对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失眠有显著性疗效,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失眠 耳穴贴压
下载PDF
两种无肝素操作方法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8
8
作者 费世枝 李红兵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8年第5期551-554,共4页
目的探讨两种无肝素操作方法在血液透析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及对管路血液凝集和安全性的影响,寻求一种更简便、安全、有效的操作方法。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7年2月武汉市第一医院血液净化中心伴有合并出血、存在严重出血倾向及围手术... 目的探讨两种无肝素操作方法在血液透析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及对管路血液凝集和安全性的影响,寻求一种更简便、安全、有效的操作方法。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7年2月武汉市第一医院血液净化中心伴有合并出血、存在严重出血倾向及围手术期等高危出血倾向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79例,其中男性45例,女性34例;年龄(52.43±13.03)岁。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试验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0.9%氯化钠溶液(生理盐水)冲洗法,试验组采用改良式无肝素吸附法,此方法透析过程中不用生理盐水冲洗。每例患者进行3次无肝素治疗,对照组共完成117例次,试验组完成120例次。观察两组患者临床出血情况,监测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计数、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的变化,观察透析器的凝血情况。结果 2组患者各进行无肝素透析3次,均未出现皮肤淤斑,未见切口和穿刺部位渗血情况。对照组2例消化道出血量增加,试验组1例消化道出血量增加;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治疗前后Hb、Plt、PT、APTT、FI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透析器0级凝血49例次,1级凝血46例次,2级凝血22例次。试验组0级凝血78例次,1级凝血35例次,2级凝血7例次。试验组凝血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15.839,P<0.01)。结论两种无肝素操作方法均是安全有效的方法,改良式无肝素吸附法可以减轻护士的工作,能够达到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可以减少透析的总超滤量,减轻患者的心脏负担,节约医疗成本,是一种更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肝素 方法 血液透析 应用比较
原文传递
品管圈在预防血液透析患者长期导管感染中的应用 被引量:9
9
作者 张衡 李红兵 +1 位作者 吴爱纯 费世枝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7年第8期120-122,共3页
目的:探讨运用品管圈(QCC)在降低血液透析患者长期导管感染发生率中的作用。方法:成立QCC活动小组,对我中心2015年7~12月89例血液透析患者发生长期导管感染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通过实施PDCA循环,制定改进对策并予以实施,统计2016年1~6... 目的:探讨运用品管圈(QCC)在降低血液透析患者长期导管感染发生率中的作用。方法:成立QCC活动小组,对我中心2015年7~12月89例血液透析患者发生长期导管感染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通过实施PDCA循环,制定改进对策并予以实施,统计2016年1~6月导管感染发生率,并与活动前进行比较。结果:开展6个月QCC活动后,长期导管感染率由15.73%下降至5.49%。结论:QCC可预防血液透析患者长期导管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血液透析 导管感染 护理
下载PDF
血液透析联合腹膜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84例 被引量:19
10
作者 李波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727-729,共3页
目的:观察腹膜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54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临床资料,其中,84例采用了腹膜透析联合血液透析进行治疗(观察组),70例仅采用了腹膜透析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1周后的BUN(尿素氮)... 目的:观察腹膜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54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临床资料,其中,84例采用了腹膜透析联合血液透析进行治疗(观察组),70例仅采用了腹膜透析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1周后的BUN(尿素氮)、Hb(血红蛋白)、ALB(白蛋白)、Scr(肌酐)等指标变化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BUN、Hb、ALB、Scr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57%,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膜透析联合血液透析的双重透析方法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具有较为明显的疗效,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衰竭 慢性/治疗 肾透析/方法 腹膜透析/方法
下载PDF
不同穿刺法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保护中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2
11
作者 吴磊 张璜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7年第22期4230-4231,共2页
比较钝针扣眼穿刺法与区域穿刺法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保护中的效果。300例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钝针扣眼穿刺组和区域穿刺组各150例。比较两组疼痛严重程度及两组血管异常狭窄、血管内血栓形成、动脉血管瘤形... 比较钝针扣眼穿刺法与区域穿刺法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保护中的效果。300例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钝针扣眼穿刺组和区域穿刺组各150例。比较两组疼痛严重程度及两组血管异常狭窄、血管内血栓形成、动脉血管瘤形成、内瘘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钝针扣眼穿刺组无痛、轻度疼痛比例明显高于区域穿刺组(P<0.05),而中度疼痛及重度疼痛比例明显低于区域穿刺组(P<0.05);钝针扣眼穿刺组血管异常狭窄、血管内血栓形成、动脉血管瘤形成、内瘘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区域穿刺组(P<0.05)。钝针扣眼穿刺法较区域穿刺法可明显减轻血液透析患者穿刺疼痛严重程度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钝针扣眼穿刺法 区域穿刺法 慢性肾衰竭
下载PDF
品管圈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液体控制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费世枝 李红兵 +3 位作者 吴爱纯 张衡 王晓 牛煜 《内蒙古中医药》 2015年第4期115-117,共3页
目的:探讨运用品管圈对提高血液透析患者透析间期液体控制的达标率的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确定研究主题,制定目标值,调查分析确定影响血液透析患者液体控制不佳的因素,针对其中3大要因(护士宣教不到位、透析不充分、家庭环境影响... 目的:探讨运用品管圈对提高血液透析患者透析间期液体控制的达标率的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确定研究主题,制定目标值,调查分析确定影响血液透析患者液体控制不佳的因素,针对其中3大要因(护士宣教不到位、透析不充分、家庭环境影响)制定对策计划并实施。结果:品管圈循环结束后观察组和对照组IDWG/干体重及IDWG/干体重>5%的人数分别为(4.71±1.18)%,16和(6.13±2.06)%,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组透析间期体重增长过多目标达成率和进步率分别为90.3%和63.6%。结论:影响血液透析患者液体控制不佳的因素涉及多方面,运用品管圈有助于系统分析影响患者液体控制不佳的原因和指导制定改进措施,有效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液体控制,提高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维持性血液透析 液体控制 健康教育
下载PDF
集束化护理在血透患者中心静脉导管血栓预防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陶玮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9年第4期87-89,共3页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CVC)血栓预防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2016年8月~2017年8月选取本院血液中心收治的150例行CVC置管的维持血液透析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75)和对照组(n=75),对照组置...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CVC)血栓预防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2016年8月~2017年8月选取本院血液中心收治的150例行CVC置管的维持血液透析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75)和对照组(n=75),对照组置管期间行血液科常规性护理管理,观察组置管期间行集束化护理,比较2组干预前后凝血指标变化及穿刺点肿胀率、肢体疼痛率、血栓发生率、患者治疗依从率及患者满意率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D-二聚体(D-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导管留置时间较对照组长(P<0.05)。观察组穿刺点肿胀率、肢体疼痛率、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而患者治疗依从率及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肾病血液透析行CVC置管患者血栓发生率,延长患者导管留置时间,提高患者治疗满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束化护理 肾病 血液透析 中心静脉导管 血栓预防 满意度
下载PDF
PDCA循环在血液透析专科护士带教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4
作者 费世枝 《鄂州大学学报》 2017年第6期107-109,共3页
目的:探讨PDCA循环(戴明环)在血液透析专科护士带教中的应用。方法:对运用PDCA循环法进行带教(实验组)的20名随机样本和20名通过传统方法带教(对照组)的随机样本的带教质量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的理论成绩为(92.75±2.79)分,技能... 目的:探讨PDCA循环(戴明环)在血液透析专科护士带教中的应用。方法:对运用PDCA循环法进行带教(实验组)的20名随机样本和20名通过传统方法带教(对照组)的随机样本的带教质量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的理论成绩为(92.75±2.79)分,技能操作成绩为(94.10±2.90)分,患者对新护士的满意度为(93.3±2.23)%,新护士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为(96.40±1.82)%,对照组分别为(80.90±6.46)分、(84.90±6.46)分、(86.15±4.49)%、(91.3±5.6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p<0.05、p<0.01)。结论:PDCA循环应用于透析室专科护士带教使带教程序更加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同时可激发新护士学习兴趣,对带教老师和新护士双向提高,提高带教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循环 血液透析 专科护士 带教
下载PDF
5E康复模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费世枝 明钰 《鄂州大学学报》 2019年第6期107-109,共3页
目的:探讨5E康复模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19年2月武汉市第一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患者136例,其中男性患者76例,女性患者60例,年龄(52.43±13.03)岁。按照随机数... 目的:探讨5E康复模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19年2月武汉市第一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患者136例,其中男性患者76例,女性患者60例,年龄(52.43±13.03)岁。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试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5E康复干预;应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估两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后6个月后的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SF-36量表评分中8个维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干预,6个月后对照组患者8个维度得分分别为生理功能(physical function,PF)76.51±7.38分、生理职能(role physical,RP)43.03±7.40分、躯体疼痛(bodily pain,BP)59.90±7.69分、总体健康(general health,GH)57.67±7.49分、活力(vitality,VT)60.76±7.94分、社会功能(social function,SF)65.32±8.82分、情感职能(role emotional,RE)57.83±6.54分和精神健康(mental health,MH)72.08±7.15分,试验组分别为PF 81.04±9.06分、RP 51.62±9.33分、BP 66.87±8.42分、GH 65.23±8.76分、VT 67.88±8.36分、SF 71.07±9.16分、RE 65.84±7.36分、MH 81.90±7.52分,两组比较,8个维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以5E为核心的康复模式可以显著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E康复模式 血液透析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护理质量检查表的设计及在降低血液透析并发症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衡 《鄂州大学学报》 2017年第2期107-109,共3页
目的:探讨护理质量检查表在降低血液透析并发症及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作用。方法:根据血液净化中心特点设计护理质量检查表,优化工作流程,通过加强护理交接,统计血液透析过程中发生并发症的具体情况、分析原因,并制定和落实护理措施,... 目的:探讨护理质量检查表在降低血液透析并发症及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作用。方法:根据血液净化中心特点设计护理质量检查表,优化工作流程,通过加强护理交接,统计血液透析过程中发生并发症的具体情况、分析原因,并制定和落实护理措施,对使用护理质量检查表前后3个月的相关护理质量指标进行评价。结果:使用护理质量检查表后,血液透析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较使用前明显降低。结论:护理质量检查表的应用,有效地降低了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保障护理安全,同时增强了团队协作和质量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并发症 护理质量检查表 护理管理
下载PDF
不同穿刺法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保护中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4
17
作者 吴磊 张璜 《西南军医》 2018年第1期72-73,共2页
目的比较钝针扣眼穿刺法与区域穿刺法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保护中的效果。方法 300例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慢性肾衰竭患者,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钝针扣眼穿刺组(n=150例)和区域穿刺组(n=150例)。采用数字评分表比较两组疼痛严重程度,同... 目的比较钝针扣眼穿刺法与区域穿刺法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保护中的效果。方法 300例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慢性肾衰竭患者,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钝针扣眼穿刺组(n=150例)和区域穿刺组(n=150例)。采用数字评分表比较两组疼痛严重程度,同时比较两组血管异常狭窄、血管内血栓形成、动脉血管瘤形成、内瘘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钝针扣眼穿刺组无痛、轻度疼痛比例明显高于区域穿刺组(P<0.05),而中度疼痛及重度疼痛比例明显低于区域穿刺组(P<0.05);钝针扣眼穿刺组血管异常狭窄、血管内血栓形成、动脉血管瘤形成、内瘘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区域穿刺组(P<0.05)。结论钝针扣眼穿刺法较区域穿刺法可明显减轻血液透析患者穿刺疼痛严重程度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钝针扣眼穿刺 区域穿刺
下载PDF
血液透析护理通路门诊的建设与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璜 李红兵 +1 位作者 吴爱纯 吴磊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18年第22期78-79,共2页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护理通路门诊建设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0月武汉市第一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收治的478例规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36例)和对照组(242例)。对照组接受不定期护理通路门诊复诊,观察组根据内瘘使用时间和使用方...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护理通路门诊建设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0月武汉市第一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收治的478例规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36例)和对照组(242例)。对照组接受不定期护理通路门诊复诊,观察组根据内瘘使用时间和使用方法(效果)接受定期护理通路门诊复诊。采用自制问卷,评估并比较两组患者内瘘相关知识知晓率,并观察比较两组新内瘘穿刺成功率。结果观察组内瘘相关知识知晓率和新内瘘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建立血液透析护理通路门诊可有效提患者血管通路相关知识知晓率和新内瘘穿刺成功率,有效保护血管延长患者内瘘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护理通路门诊 血管通路 健康宣教 新内瘘
下载PDF
微博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初探 被引量:2
19
作者 费世枝 《鄂州大学学报》 2017年第4期110-112,共3页
目的:探讨微博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可行性。方法:通过创建健康教育微博,进行血液透析相关知识的发布,和同行讨论,分享行业新进展、新观点以及同患者朋友交流,分享他们的经验,解答问题,并对微博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目的:探讨微博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可行性。方法:通过创建健康教育微博,进行血液透析相关知识的发布,和同行讨论,分享行业新进展、新观点以及同患者朋友交流,分享他们的经验,解答问题,并对微博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微博运行一年余,稳定粉丝800余人,发布微博460余条,平均阅读量在3000左右,帮助解答私信问题500余次。结论:微博用于健康教育可行,有很大的用户需求,是一个高效沟通和分享的平台,同时可以实现患者及患者家属的同步健康教育,为患者提供延续性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博 维持性血液透析 健康教育 应用初探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小曼 《医疗装备》 2018年第6期157-158,共2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维持血液透析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80例,接受维持型透析时间≥3个月。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常规护理基础...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维持血液透析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80例,接受维持型透析时间≥3个月。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透析期间体重增加>1 kg者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完成血液透析>3次/月者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3、6个月后,观察组FPG、HbA_1c、SCr、Bun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低血压发生率、心力衰竭发生率、心律失常事件发生率和心肌梗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心血管死亡事件。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可以提高糖尿病肾病患者依从性,改善预后,提高疗效,减少心血管疾病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 糖尿病肾病 心血管事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