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灸通过阻断BDNF/TrkB信号通路改善肠易激综合征大鼠的肠道屏障功能和内脏疼痛 被引量:3
1
作者 杨敏 辛欢 +2 位作者 邹燃 王琼 李悦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34-1239,共6页
目的:探究针灸是否通过调节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下游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B)对肠易激综合征(IBS)大鼠的肠道屏障和内脏疼痛产生影响,探究BDNF/TrkB信号通路作为针灸治疗新靶点的可能性。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健康组、IBS... 目的:探究针灸是否通过调节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下游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B)对肠易激综合征(IBS)大鼠的肠道屏障和内脏疼痛产生影响,探究BDNF/TrkB信号通路作为针灸治疗新靶点的可能性。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健康组、IBS组、针灸组、阳性对照组、针灸+TrkB激活组,每组12只。建立IBS大鼠模型,腹部撤回反射(AWR)检测各组大鼠内脏疼痛;检测各组大鼠结肠TNF-α、IL-1β水平;免疫组化检测结肠黏膜胞质紧密黏连蛋白1(ZO-1)、闭合蛋白(occludin)表达水平;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结肠BDNF、TrkB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健康组相比,IBS组大鼠结肠黏膜出现破损,ZO-1、occludin表达显著降低,大鼠AWR评分、粪便含水量、TNF-α、IL-1β含量、结肠BDNF、TrkB mRNA及BDNF蛋白表达量、TrkB磷酸化程度显著升高(P<0.05);与IBS组相比,针灸组、阳性对照组大鼠结肠黏膜逐渐恢复,ZO-1、occludin表达显著升高,大鼠AWR评分、粪便含水量、TNF-α、IL-1β含量、结肠BDNF、TrkB mRNA及BDNF蛋白表达量、TrkB磷酸化程度显著降低(P<0.05);与针灸组相比,针灸+TrkB激活组大鼠结肠黏膜仍有病变,ZO-1、occludin表达显著降低,大鼠AWR评分、粪便含水量、TNF-α、IL-1β含量、结肠BDNF、TrkB mRNA及BDNF蛋白表达量、TrkB磷酸化程度显著升高(P<0.05)。结论:针灸可通过调控BDNF/TrkB通路,抑制相关蛋白表达,改善肠道屏障功能,减轻内脏疼痛及炎症反应,缓解IB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酪氨酸激酶受体B 针灸 肠易激综合征 肠道屏障 内脏疼痛
下载PDF
舒芬太尼通过调节HIF-1α-Kcnq1ot1影响缺氧-复氧导致的心肌细胞损伤
2
作者 邓方方 李继勇 +4 位作者 张力 邹高锐 陈治军 辛欢 乐薇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00-507,共8页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sufentanil,Suf)能否通过调节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KCNQ1重叠转录物1(KCNQ1 opposite strand/antisense transcript 1,Kcnq1ot1)改善缺氧-复氧(hypoxia-reoxygenation,H/R)导致的...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sufentanil,Suf)能否通过调节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KCNQ1重叠转录物1(KCNQ1 opposite strand/antisense transcript 1,Kcnq1ot1)改善缺氧-复氧(hypoxia-reoxygenation,H/R)导致的心肌细胞损伤。方法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HIF-1α与Kcnq1ot1的相互作用。将H9c2细胞分为Ctrl组、H/R组、Suf组;oe-HIF-1α组、oe-HIF-1α+Suf组、sh-HIF-1α组、sh-HIF-1α+Kcnq1ot1组。MTT法检测细胞活性,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的CK-MB与HBDH浓度,Western blot分析细胞中HIF-1α蛋白表达,逆转录定量PCR(RT-qPCR)测定Kcnq1ot1的mRNA表达水平。构建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评估Suf对体内心肌缺血/再灌注的治疗潜力。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HIF-1α与Kcnq1ot1之间存在直接的相互作用。与Ctrl组相比,H/R组的H9c2细胞活性降低,细胞凋亡增加,CK-MB与HBDH浓度上调,HIF-1α与Kcnq1ot1的表达增强(均P<0.05)。转染oe-HIF-1α后,进一步加剧了上述结果(均P<0.05);而Suf干预抑制了以上结果(均P<0.05)。与H/R组相比,sh-HIF-1α组的细胞活性明显改善,凋亡减少,CK-MB与HBDH浓度降低(均P<0.05);转染Kcnq1ot1则部分逆转了这些结果(均P<0.05)。动物实验发现,Suf能够改善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结论Suf通过抑制HIF-1α-Kcnq1ot1改善心肌H/R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缺氧诱导因子-Α KCNQ1重叠转录物1 心肌缺氧-复氧损伤 缺血/再灌注损伤 心肌损伤
下载PDF
温针灸结合中药熏洗护理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56
3
作者 张玲 黄蓉 +2 位作者 喻靖 杨敏 陈可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第5期955-958,共4页
目的探讨温针灸结合中药熏洗护理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患者关节功能的改善作用以及血清白细胞介素(IL)-1、肿瘤坏死因子(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MMP)-3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KOA患者122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1例... 目的探讨温针灸结合中药熏洗护理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患者关节功能的改善作用以及血清白细胞介素(IL)-1、肿瘤坏死因子(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MMP)-3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KOA患者122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1例。2组予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每次0.5 g,每日3次;对照组予自拟方逐痹汤熏洗,每日1次,每周熏洗5次,连续6周;观察组中药熏洗与对照组相同;给予温针灸疗法,每日1次,每周5次。2组疗程为6周。比较2组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指数)、膝关节运动功能Lysholm量表(LKSS)、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临床疗效以及血清IL-1、TNF-α、MMP-3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WOMAC量表指标、VAS评分显著少于对照组,LKS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1、TNF-α、MMP-3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温针灸结合中药熏洗护理治疗KOA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下调血清IL-1、TNF-α、MMP-3水平可能与其疗效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性关节炎 温针灸 中药熏洗 关节功能
下载PDF
电针通过cGAS-STING通路影响小胶质细胞介导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4
作者 辛欢 邹璟 乐薇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8-213,218,共7页
目的探讨电针(EA)通过环鸟苷酸-腺苷酸合酶(cGAS)-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NG)影响小胶质细胞介导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机制。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Vehicle组、树脂素(RTX)组、RTX+EA组、RTX+cGAS抑制剂(RU.521)组、RTX+STING抑制... 目的探讨电针(EA)通过环鸟苷酸-腺苷酸合酶(cGAS)-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NG)影响小胶质细胞介导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机制。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Vehicle组、树脂素(RTX)组、RTX+EA组、RTX+cGAS抑制剂(RU.521)组、RTX+STING抑制剂(C-176)组,每组10只。通过旷场实验、斜板实验、悬尾实验、机械退缩阈值检测对各组大鼠进行行为学评估,ELISA检测P物质(SP)、神经激肽1(NK-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一氧化氮合酶(iNOS)、白细胞介素-10(IL-10)、精氨酸酶1(Arg1)的表达水平,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脊髓背角组织中Iba1、cGAS、STING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cGAS-STING通路相关因子的表达。结果与Vehicle组比较,RTX组大鼠焦虑行为增加、运动功能降低、抑郁加重、机械退缩阈值降低,脊髓背角组织中疼痛递质相关因子水平增加、细胞凋亡增加、小胶质细胞激活并向M1极化且激活cGAS-STING通路,EA或cGAS-STING抑制剂则部分逆转上述结果,使小胶质细胞向M2极化(均P<0.05)。结论EA可能通过抑制小胶质细胞中cGAS-STING通路发挥对PHN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环鸟苷酸-腺苷酸合酶 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 小胶质细胞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下载PDF
补脾益肾方联合温针灸治疗重症肌无力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周婷婷 张艺 +2 位作者 樊展 胡晔 武彩花 《陕西中医》 2020年第11期1665-1668,共4页
目的:探讨补脾益肾方联合温针灸治疗对重症肌无力(MG)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分配84例MG病例为西药组和针药组,每组各42例,西药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即泼尼松片中剂量冲击,小剂量隔日维持治疗,针药组基于以上用药基础给予补... 目的:探讨补脾益肾方联合温针灸治疗对重症肌无力(MG)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分配84例MG病例为西药组和针药组,每组各42例,西药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即泼尼松片中剂量冲击,小剂量隔日维持治疗,针药组基于以上用药基础给予补脾益肾方联合温针灸治疗,治疗3个月后,统计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评估两组中医证候疗效,对比治疗前后的颈部血管流速、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和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显著降低,针药组的变化幅度大于西药组(P<0.05);针药组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低于西药组(P<0.05);治疗后,两组颈内动脉(ICA)、颈总动脉(CCA)、颈外动脉(ECA)显著提高(P<0.05),两组T淋巴细胞中CD3^+、CD4^+亚群所占比和CD8^+、CD4^+比值显著降低(P<0.05),两组血清slL-6R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以上指标针药组变化幅度大于西药组(P<0.05)。结论:补脾益肾方联合温针灸治疗能缓解MG患者的中医证候症状,提高疗效,促进其颈部血管循环,纠正患者自身机体免疫功能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补脾益肾方 温针灸 免疫功能 颈部血管流速 白细胞介素6
下载PDF
张唐法针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经验总结 被引量:6
6
作者 周利 康朝霞 张唐法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223-1225,共3页
张唐法主任医师行医近50载,对针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颇有独到之处。故从中医整体观念出发,重视五脏之间的相互关系及生理特点,认为功能性消化不良虽病变在胃,但与脾肾密切相关,重视脾肾在本病发展转归中的重要作用。治疗主张从脾肾论治... 张唐法主任医师行医近50载,对针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颇有独到之处。故从中医整体观念出发,重视五脏之间的相互关系及生理特点,认为功能性消化不良虽病变在胃,但与脾肾密切相关,重视脾肾在本病发展转归中的重要作用。治疗主张从脾肾论治,健脾与补肾同治,同时针药结合,擅用背腧穴和穴位注射,强调针刺补泻手法,配合心理疏导,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针刺 健脾补肾
下载PDF
椎体成形球囊扩张术联合针灸治疗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9
7
作者 樊展 熊元 +2 位作者 陈朗 闫晨晨 刘国辉 《临床外科杂志》 2021年第4期314-317,共4页
目的观察椎体成形球囊扩张术(PKP)联合针灸治疗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接受PKP治疗的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病人47例,按照是否联合针灸治疗分为针灸组(23例)和单独PKP组(24例)。针灸组病人在PKP手术后,选取肾俞穴、脾俞穴、委中穴... 目的观察椎体成形球囊扩张术(PKP)联合针灸治疗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接受PKP治疗的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病人47例,按照是否联合针灸治疗分为针灸组(23例)和单独PKP组(24例)。针灸组病人在PKP手术后,选取肾俞穴、脾俞穴、委中穴和阿是穴,并结合辨证取穴针刺;PKP组病人仅接受PKP治疗,术后未行针灸治疗。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脊柱后凸角(KA)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所有病人均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为12~17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2.73±3.17)个月。两组病人术前与术后KA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KA角在术后各个随访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术后与术前比较,VAS和OD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6个月以内的随访中,针灸组VAS评分优于单独PK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6个月之后的随访中,两组病人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个随访时间点针灸组的ODI均优于单独PK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治疗联合PKP可以在腰椎骨质疏松骨折的治疗中获得比单独PKP治疗更加满意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椎体成形球囊扩张术 骨质疏松 腰椎骨折
原文传递
自拟理机养阴通络汤联合针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及对颅内血流外周血APN ET及Cor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张玲 黄蓉 +2 位作者 魏丛霞 武彩花 陈可 《河北医学》 CAS 2021年第5期831-835,共5页
目的:探究自拟理机养阴通络汤联合针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IS)的效果及对颅内血流、外周血脂联素(APN)、内皮素(ET)及皮质醇(Cor)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86例IS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3例,对照组以常规西医联合自拟理机... 目的:探究自拟理机养阴通络汤联合针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IS)的效果及对颅内血流、外周血脂联素(APN)、内皮素(ET)及皮质醇(Cor)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86例IS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3例,对照组以常规西医联合自拟理机养阴通络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30d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及运动功能与生活质量、颅内血流速度及血清生化指标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32%,高于对照组的79.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大脑前动脉(ACA)、中动脉(MCA)、后动脉(PCA)血流速度较治疗前明显增加,APN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ET、Cor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变化幅度较对照组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理机养阴通络汤联合针灸治疗IS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及颅内血流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理机养阴通络汤 缺血性脑卒中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康复护理结合针灸理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9
9
作者 魏丹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第14期191-192,共2页
目的分析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针灸理疗、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进行针灸理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康复护理,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目的分析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针灸理疗、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进行针灸理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康复护理,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4%,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针灸理疗的同时,进行康复护理的效果很好,能够让患者尽快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针灸理疗 康复护理 临床效果
下载PDF
电针调控HMGB1/TLR4/NF-κB信号通路影响小胶质细胞活化进而改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10
作者 辛欢 邹璟 乐薇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9-165,共7页
目的探讨电针(electroacupuncture,EA)通过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通路影响小胶质细胞活化进而改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目的探讨电针(electroacupuncture,EA)通过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通路影响小胶质细胞活化进而改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的机制。方法将50只SPF级SD大鼠分为:对照组(Vehicle组)、模型组(RTX组)、假电针组(Sham-EA组)、电针组(EA组)、电针+通路抑制剂组(EA+Gly组)。通过机械退缩阈值检测、热缩足反射潜伏期检测和斜板实验进行大鼠行为学检测。苏木精-伊红(HE)染色检测脊髓背角组织病理形态变化。TUNEL实验检测脊髓背角组织细胞凋亡。ELISA法检测疼痛敏感相关物质前列腺素E2(PGE2)、P物质(SP)、神经激肽1(NK-1)水平,以及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Iba1表达。蛋白印迹法检测HMGB1/TLR4/NF-κB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Vehicle组相比,RTX组大鼠机械退缩阈值降低,热缩足反射潜伏期缩短,在斜板保持平衡的角度减小;脊髓背角组织结构被破坏,神经纤维排列紊乱,出现炎性细胞浸润,细胞凋亡率上升,小胶质细胞活化增多,PGE2、SP、NK-1、IL-6、IL-1β、TNF-α水平升高,HMGB1、TLR4、NF-κB p65蛋白表达上调(均P<0.01)。与RTX组相比,Sham-EA组无显著差异(均P>0.05),EA组大鼠机械退缩阈值升高,热缩足反射潜伏期延长,在斜板保持平衡的角度增大,脊髓背角组织中神经节细胞损伤得到缓解,排列较为整齐,炎性细胞浸润减少,细胞凋亡率降低,小胶质细胞活化减少,PGE2、SP、NK-1、IL-6、IL-1β、TNF-α水平降低,HMGB1、TLR4、NF-κB p65蛋白表达下调(均P<0.01)。与EA组相比,EA+Gly组大鼠机械退缩阈值升高,热缩足反射潜伏期延长,在斜板保持平衡的角度增大,脊髓背角组织中神经细胞损伤和紊乱程度减轻,细胞凋亡率降低,小胶质细胞活化减少,PGE2、SP、NK-1、IL-6、IL-1β、TNF-α水平降低,HMGB1、TLR4、NF-κB p65蛋白表达下调(均P<0.05)。结论EA通过抑制HMGB1/TLR4/NF-κB信号通路激活影响小胶质细胞活化,发挥对PHN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迁移率族蛋白B1/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 电针 小胶质细胞活化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下载PDF
早期康复护理在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中的作用评价 被引量:4
11
作者 邓薇 《吉林医学》 CAS 2023年第9期2575-2578,共4页
目的:浅析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开展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以便为日后临床制定护理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8月武汉市第一医院针灸科接诊的周围性面瘫患者98例,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9例,均接受... 目的:浅析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开展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以便为日后临床制定护理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8月武汉市第一医院针灸科接诊的周围性面瘫患者98例,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9例,均接受针灸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早期康复护理,就两组患者护理效果、面神经功能、心理状态、康复时间及生活质量进行组间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Portmann评分及生活质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心理状态评分低于对照组,且康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的基础上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提高护理效果、缓解不良情绪,改善面神经功能与生活质量,促使疾病快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康复护理 针灸治疗 周围性面瘫 面神经功能
下载PDF
中医推拿结合针灸治疗神经根型椎病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周婷婷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2期153-154,共2页
目的探讨中医推拿结合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实验组(n=30)和对照组(n=30),实验组给予中医推拿结合针灸治疗,对照组给予针灸治疗... 目的探讨中医推拿结合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实验组(n=30)和对照组(n=30),实验组给予中医推拿结合针灸治疗,对照组给予针灸治疗。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颈椎功能恢复时间、VAS评分、椎间盘高度、NDI评分等指标更优,组间差异显著(P <0.05)。结论对神经根型椎病应用中医推拿结合针灸治疗可快速改善患者的疼痛等症状,促进颈椎功能恢复,具有积极的临床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推拿 针灸 神经根型颈椎病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温针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原发性膝骨性关节炎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杨敏 《湖北中医杂志》 2014年第3期63-64,共2页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又称老年性膝关节炎,是指膝关节关节面软骨发生原发性或继发性退变及结构紊乱,伴随软骨下骨质增生、软骨剥脱,从而使关节逐渐破坏、畸形,最终发生膝关节功能障碍的一种退行性疾病。临床表现多为膝关节疼痛...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又称老年性膝关节炎,是指膝关节关节面软骨发生原发性或继发性退变及结构紊乱,伴随软骨下骨质增生、软骨剥脱,从而使关节逐渐破坏、畸形,最终发生膝关节功能障碍的一种退行性疾病。临床表现多为膝关节疼痛、肿胀、僵硬、不稳、活动障碍等,甚者还可出现社会活动能力低下及心理功能异常,最终导致患者生存质量下降。因此治疗KOA的最终目的是缓解关节疼痛,改善或恢复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笔者用温针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性关节炎 温针灸 穴位注射
下载PDF
针灸联合穴位按摩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玲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16年第12期122-124,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根型颈椎病(CSR)应用针灸联合穴位按摩的治疗效果,为提高CSR的治疗效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5月就诊于我院门诊的90例CSR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三组,接受单纯穴位按摩治疗者为... 目的探讨神经根型颈椎病(CSR)应用针灸联合穴位按摩的治疗效果,为提高CSR的治疗效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5月就诊于我院门诊的90例CSR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三组,接受单纯穴位按摩治疗者为穴位按摩组,接受单纯针灸治疗者为针灸组,接受针灸联合穴位按摩治疗者为联合组,每组各30例。对比三组间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三组治疗前颈椎病各项评分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在完成2周治疗后,联合组各项评分均高于穴位按摩组及针灸组(均P〈0.05),穴位按摩组与针灸组各项评分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间治疗前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完成2周治疗后,联合组疼痛评分均低于穴位按摩组及针灸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穴位按摩组与针灸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针灸组及穴位按摩组(均P〈0.05),针灸组与穴位按摩组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灸联合穴位按摩治疗方案可有效的改善CSR的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穴位按摩 颈椎病 神经根型
下载PDF
针灸、推拿联合康复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颜婷 陈晓旭 +2 位作者 江泓 辛欢 邹璟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3年第1期110-113,共4页
目的 研究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针灸、推拿联合康复护理的效果,以及对患者疼痛程度、腰椎功能及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武汉市第一医院... 目的 研究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针灸、推拿联合康复护理的效果,以及对患者疼痛程度、腰椎功能及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武汉市第一医院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期间收治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使用腰椎牵引治疗,观察组同时联合中医针灸和推拿治疗,治疗期间均实施康复护理,均干预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腰椎功能、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血清P物质(SP)、前列腺素E_(2)(PGE_(2))、β-内啡肽(β-EP)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升高;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腰椎前屈活动度增大,观察组较对照组增大;VAS、ODI评分及血清IL-1β、IL-6、hs-CRP、SP、PGE_(2)水平均降低,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血清IL-10、β-EP水平均升高,观察组较对照组升高(均P<0.05)。结论 针灸、推拿联合康复护理可更有效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功能,缓解机体炎症状态及疼痛程度,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针灸 推拿 康复护理 腰椎功能 疼痛 炎症因子
下载PDF
针灸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被引量:9
16
作者 辛欢 张玲 范贵宝 《光明中医》 2019年第4期604-605,共2页
目的观察针灸与推拿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2017年3月1日—2018年5月1日收治的8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44例每组。一组仅采取推拿治疗(对照组),另一组增加针灸治疗(观察组)。比较2组疼痛指标、炎症... 目的观察针灸与推拿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2017年3月1日—2018年5月1日收治的8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44例每组。一组仅采取推拿治疗(对照组),另一组增加针灸治疗(观察组)。比较2组疼痛指标、炎症因子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疼痛评分(1. 24±0. 11)分比对照组低,镇痛起效时间(0. 80±0. 08) h更短,镇痛维持时间(29. 52±3. 26) d更长(t=24. 873、39. 375、17. 093,P <0. 05),治疗后,观察组白细胞介素1β(0. 21±0. 06)μg/ml、肿瘤坏死因子α(1. 12±0. 23)μg/ml均比对照组低(t=13. 589、8. 448,P <0. 05)。结论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推拿、针灸2种中医治疗技术可显著改善疾病症状,逐渐恢复正常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痛 痹证 腰椎间盘突出症 推拿疗法 针灸疗法
下载PDF
胃溃灵汤联合针灸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辛欢 张玲 范贵宝 《中国处方药》 2019年第9期133-134,共2页
目的探讨胃溃灵汤联合针灸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某院于2018年1月~2019年4月间收治的9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对照组46例予以胃溃灵汤治疗,研究组46例加以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胃泌素基因、胃... 目的探讨胃溃灵汤联合针灸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某院于2018年1月~2019年4月间收治的9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对照组46例予以胃溃灵汤治疗,研究组46例加以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胃泌素基因、胃泌素、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5.65%)高于对照组(67.39%)(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胃泌素基因、胃泌素、TNF-α、TGF-β1、IL-6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胃泌素基因、胃泌素、TNF-α、TGF-β1、IL-6水平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溃灵汤联合针灸治疗消化性溃疡可降低血清胃泌素水平与胃泌素基因表达,减轻溃疡局部炎症反应,促进患者症状消失,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 针灸 胃溃灵汤 炎症反应
下载PDF
针灸为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28例 被引量:4
18
作者 梅忠英 《上海针灸杂志》 1991年第1期8-8,共1页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多发于青壮年,女性居多。临床表现以四肢小关节对称性肿胀疼痛和功能障碍为主,属于祖国医学的痹症范畴。我科病房自1978~1987年以针灸为主的综合疗法,共治疗本病重症患者28例获得较好效果,现整理...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多发于青壮年,女性居多。临床表现以四肢小关节对称性肿胀疼痛和功能障碍为主,属于祖国医学的痹症范畴。我科病房自1978~1987年以针灸为主的综合疗法,共治疗本病重症患者28例获得较好效果,现整理报导如下.一般资料在28例患者中,男10例,女18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69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19年,其中1年以内5例,1~3年6例,3~5年7例,5~10年3例,10年以上7例.住院时间最短7天,最长86天,平均住院时间为49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针灸
下载PDF
通络扶正汤内服联合针灸治疗缺血性中风后肢体偏瘫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9
作者 颜婷 陈晓旭 +1 位作者 江泓 辛欢 《北方药学》 2023年第3期65-67,共3页
目的:观察通络扶正汤内服联合针灸治疗治疗缺血性中风后肢体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8月于我院就诊的缺血性中风后肢体偏瘫患者8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个小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进行常规西药治疗... 目的:观察通络扶正汤内服联合针灸治疗治疗缺血性中风后肢体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8月于我院就诊的缺血性中风后肢体偏瘫患者8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个小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进行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除常规治疗外,合并给予通络扶正汤内服联合针灸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Fugl-Meyer评分、SF-36评分。结果:观察组Fugl-Meyer评分和SF-36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分高于对照组,说明观察组患者的运动能力与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除常规西药治疗和康复训练之外,采用内服通络扶正汤联合针灸治疗能够增强缺血性中风后肢体偏瘫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络扶正汤 针灸 缺血性中风 肢体偏瘫
下载PDF
推拿配合针灸治疗面瘫临床观察 被引量:9
20
作者 陈静 《光明中医》 2019年第6期908-909,共2页
目的探索推拿按摩配合针灸用于面瘫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8月22日—2018年8月22日面瘫患者100例(实施奇数偶数法分组模式),对照组50例患者进行推拿按摩治疗,观察组50例患者进行推拿按摩配合针灸治疗。结果观察组眼轮匝肌(0. 38±... 目的探索推拿按摩配合针灸用于面瘫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8月22日—2018年8月22日面瘫患者100例(实施奇数偶数法分组模式),对照组50例患者进行推拿按摩治疗,观察组50例患者进行推拿按摩配合针灸治疗。结果观察组眼轮匝肌(0. 38±0. 15)分、流泪(1. 25±0. 32)分、味觉障碍(0. 58±0. 19)分、食物残渣(0. 24±0. 15)分、鼓腮漏气(0. 68±0. 21)分、口角歪斜(1. 23±0. 32)分、鼻唇沟变浅(1. 05±0. 12)分、眼裂大小(0. 43±0. 22)分、额纹深浅(0. 19±0. 03)分、面神经功能总分(4. 51±1. 36)分、总有效率(98. 00%)均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面瘫患者实施推拿按摩配合针灸治疗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拿按摩 针灸疗法 面瘫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