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外科病人气管切开术的相关问题探讨 被引量:10
1
作者 陈汉平 刘丽萍 +1 位作者 叶晖 祝源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0年第2期112-113,共2页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病人气管切开的适应证和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至2008年128例气管切开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颅脑损伤GCS评分3~5分者死亡20例(67%,20/30),6~8分者死亡21例(31%,21/67),脑出血GCS评分3~5分者死亡7...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病人气管切开的适应证和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至2008年128例气管切开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颅脑损伤GCS评分3~5分者死亡20例(67%,20/30),6~8分者死亡21例(31%,21/67),脑出血GCS评分3~5分者死亡7例(70%,7/10),6~8分者死亡22例(44%,22/50)。结论GCS评分8分以下,持续时间6h以上,估计在24h内不能清醒者应早期行气管切开术。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包括伤口出血、皮下气肿、脱管、气胸、瘘口不愈合和不能拔管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切开 适应证 并发症
下载PDF
全脑缺血-再灌注对老年鼠海马区细胞凋亡与神经再生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翁睿光 章剑剑 汪琳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6期501-505,共5页
目的通过比较老年小鼠与青年小鼠海马区中细胞凋亡相关分子、神经再生相关分子的表达,探讨全脑缺血再灌注对老年鼠海马区神经再生与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18月龄雄性ICR小鼠与2月龄雄性ICR小鼠各1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3d组... 目的通过比较老年小鼠与青年小鼠海马区中细胞凋亡相关分子、神经再生相关分子的表达,探讨全脑缺血再灌注对老年鼠海马区神经再生与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18月龄雄性ICR小鼠与2月龄雄性ICR小鼠各1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3d组和缺血再灌注7d组,采用二血管加低血压法制作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Western blot检测海马组织中细胞凋亡相关分子BAX、Bcl2、caspase9,神经再生相关分子nestin、doublecortin的表达。结果全缺血再灌注后,老年鼠海马区细胞凋亡相关分子BAX、Bcl2、caspase9的表达均显著高于青年鼠,而神经再生相关分子nestin、doublecortin的表达均较青年组低。结论缺血再灌注损伤促进老年鼠海马区细胞凋亡,并影响海马区神经再生能力,削弱组织的自我修复和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损伤 老年 细胞凋亡 神经再生
下载PDF
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成人外伤性脑积水分流管的选择 被引量:17
3
作者 刘军 陈治标 +1 位作者 蔡强 杜浩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3年第5期268-270,共3页
目的探讨脑室一腹腔分流术治疗成人外伤性脑积水时分流管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48例成人外伤性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选择抗虹吸分流管的42例,选择非抗虹吸分流管的6例;选择可调压分流阀... 目的探讨脑室一腹腔分流术治疗成人外伤性脑积水时分流管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48例成人外伤性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选择抗虹吸分流管的42例,选择非抗虹吸分流管的6例;选择可调压分流阀的28例,选择固定压力分流阀的20例。结果术后1周临床症状缓解37例(77.1%,37/48)症状缓解不明显11例(22.9%,11/48)。头颅CT或MRI复查示分流管脑室端位于脑室内,脑室缩小。术后随访2~38个月,重新再调整阀门压力8例,每例调整2~4次。结论脑室一腹腔分流术仍是治疗成人外伤性脑积水的首选方式,有条件的患者尽量选择可调压抗虹吸分流管,对于不愿选择可调压分流管的患者,可选择低压或中压分流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脑积水 脑室-腹腔分流术 可调压分流管
下载PDF
脉压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 被引量:16
4
作者 陈娟 刘军 李建军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29-31,共3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脉压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方法:收集941例高血压病患者(脉压>40 mmHg者816例,脉压≤40 mmHg者125例)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脉压、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在≥60岁年龄组:脉压>...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脉压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方法:收集941例高血压病患者(脉压>40 mmHg者816例,脉压≤40 mmHg者125例)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脉压、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在≥60岁年龄组:脉压>40 mmHg组合并冠心病(CAD)的百分比小于脉压≤40 mmHg组,P<0.05;(2)在<60岁年龄组:脉压>40 mmHg组合并脑出血的百分比大于脉压≤40 mmHg组(P<0.01),而合并高血压心脏病的百分比小于脉压≤40 mmHg组(P<0.05)。结论:脉压可作为预测高血压病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如高血压心脏病、脑出血、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压 心脑血管疾病 高血压病 患者 高血压心脏病 冠心病 脑出血 年龄组 脑血管事件 影响
下载PDF
胼胝体前部胶质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军 田道锋 +1 位作者 蔡强 陈谦学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3年第8期449-451,共3页
目的探讨胼胝体前部胶质瘤显微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28例胼胝体前部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显微手术治疗。结果肿瘤全切除20例(71.4%),次全切除7例(25.0%),部分切除1例(3.6%)。术后临床症状好转19... 目的探讨胼胝体前部胶质瘤显微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28例胼胝体前部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显微手术治疗。结果肿瘤全切除20例(71.4%),次全切除7例(25.0%),部分切除1例(3.6%)。术后临床症状好转19例,维持术前水平4例,加重5例;新发暂时性失语和记忆功能减退6例,经对症处理后症状均改善;无手术死亡病例。17例术后随访6~85个月,术后6个月疗效达完全缓解8例,部分缓解5例,稳定3例,进展1例。结论胼胝体前部胶质瘤位置特殊,正确的手术入路和策略可降低致残率并取得良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胼胝体前部 显微手术 效果
下载PDF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预防老年人缺血性脑卒中 被引量:1
6
作者 彭翔 周勇 +3 位作者 赵焱 章剑剑 陈汉平 刘军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9年第4期202-204,共3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预防老年人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根据狭窄的部位和程度对8例颅外段颈动脉狭窄患者采取CEA治疗。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术后患者脑缺血症状均有改善,1例患者术后1年因心肌梗死死亡。手术并发症以...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预防老年人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根据狭窄的部位和程度对8例颅外段颈动脉狭窄患者采取CEA治疗。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术后患者脑缺血症状均有改善,1例患者术后1年因心肌梗死死亡。手术并发症以局部血肿及嘶哑为主。结论CEA治疗颅外段颈动脉狭窄是安全有效的,对预防缺血性脑卒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 内膜切除术 颈动脉狭窄 脑血管意外
下载PDF
老年人小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行侧脑室外引流术与开颅手术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5
7
作者 章剑剑 翁睿光 +2 位作者 陈汉平 刘军 叶晖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44-545,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人小脑出血破入脑室行侧脑室外引流术与开颅手术的疗效比较。方法选择小脑出血破入脑室行侧脑室外引流术的患者38例(引流组),随机抽取同期小脑出血破入脑室行开颅手术的患者46例(对照组),在死亡率及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 目的探讨老年人小脑出血破入脑室行侧脑室外引流术与开颅手术的疗效比较。方法选择小脑出血破入脑室行侧脑室外引流术的患者38例(引流组),随机抽取同期小脑出血破入脑室行开颅手术的患者46例(对照组),在死亡率及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分级等方面分析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结果引流组患者随诊6个月,恢复良好28例(73.7%),死亡6例(15.8%),对照组患者随诊6个月,恢复良好32例(69.6%),死亡6例(1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侧脑室外引流术是老年人小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甚至在多数情况下可以替代开颅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侧脑室 引流术 死亡率 日常生活活动
下载PDF
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预后相关因素的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 被引量:13
8
作者 翁睿光 陈汉平 章剑剑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5年第5期457-458,共2页
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发生率目前明显上升,由于其损伤涉及多个部位,对患者生命威胁大,救治难度较大[1]。为了提高对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的救治水平,本文分析9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影响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预后的相关因素,报道如下。... 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发生率目前明显上升,由于其损伤涉及多个部位,对患者生命威胁大,救治难度较大[1]。为了提高对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的救治水平,本文分析9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影响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预后的相关因素,报道如下。 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98例,均遭受颅脑损伤合并≥1处脏器或解剖结构的严重创伤[2],男62例,女36例;年龄40~68岁,平均(54.1±7.2)岁;交通伤71例,坠落伤14例,刀砍伤7例,跌倒伤3例,砸伤2例,挤压伤1例;脑干损伤5例,弥漫性轴索损伤7例,脑挫裂伤33例,硬膜外血肿16例,硬脑膜下血肿16例,脑挫裂合并硬脑膜下血肿21例;合并肝脏损伤3例,肾挫伤4例,血胸、肺挫伤28例,脾脏损伤2例,骨盆骨折8例,脊柱骨折、脊髓损伤15例,四肢骨折31例,眼球破裂3例,上颌骨或下颌骨骨折13例,其中合并腹部损伤及骨折1例,胸部损伤及骨折9例,胸腹部损伤4例;创伤严重度评分(injury severity score,ISS)为18~50分,平均(31.2±9.2)分。98例患者中手术治疗54例,保守治疗44例;根据预后分为生存组83例和死亡组15例。研究指标[3]包括有无急诊手术、性别、年龄、有无合并基础疾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ISS 评分、收缩压等,数据均取自患者病历资料。采用 SPSS 18.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单因素分析,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预后 综合治疗 多发伤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同伴教育在卒中后并存抑郁情绪的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康复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张嬿 刘俊茹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6年第5期424-425,431,共3页
目的:观察同伴教育在卒中后并存抑郁情绪的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卒中后并存抑郁情绪的肢体功能障碍患者114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教育组,各57例。常规组接受常规康复训练与心理护理,教育组加入同伴教育;于干预前后比较... 目的:观察同伴教育在卒中后并存抑郁情绪的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卒中后并存抑郁情绪的肢体功能障碍患者114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教育组,各57例。常规组接受常规康复训练与心理护理,教育组加入同伴教育;于干预前后比较2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Barthel指数(BI)、Fugl-Meyer积分及依从性。结果:干预前,2组HAMD、SDS评分,BI和Fugl-Meyer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教育组HAMD及SD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Fugl-Meyer积分、BI及各项治疗方案的依从性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同伴教育法有助于提高卒中后并存抑郁情绪的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依从性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抑郁 肢体功能障碍 同伴教育
下载PDF
冬眠疗法并高压氧治疗术后中重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0
作者 翁睿光 陈汉平 +2 位作者 刘军 章剑剑 叶晖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1年第4期251-252,共2页
目的观察中重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行早期冬眠疗法并高压氧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41例中重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开颅术后行早期冬眠疗法并高压氧治疗,并随机抽取同期93例手术治疗的中重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 目的观察中重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行早期冬眠疗法并高压氧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41例中重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开颅术后行早期冬眠疗法并高压氧治疗,并随机抽取同期93例手术治疗的中重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者的日常生后能力(ADL)分级及以脑卒中功能障碍评分(SIAS)评估的肢体运动功能。结果术后6个月,治疗组ADL1~3级患者共33例,占80.5%;死亡2例,死亡率为4.99%。对照组ADL1~3级者55例,占59.1%;死亡9例,死亡率为9.79%。治疗组预后良好(ADL1~3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亦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后行冬眠疗法并高压氧治疗对改善中重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预后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脑出血 冬眠疗法 高压氧
下载PDF
高血压性基底节脑出血的治疗体会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军 陈汉平 叶辉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1年第6期368-369,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至2009年1月收治的356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病后90d,按日常生活能力分级评估患者预后,其中Ⅰ级17例,Ⅱ级46例,Ⅲ级133例,Ⅳ级76...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至2009年1月收治的356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病后90d,按日常生活能力分级评估患者预后,其中Ⅰ级17例,Ⅱ级46例,Ⅲ级133例,Ⅳ级76例,Ⅴ级15例;死亡69例,死亡率19.4%。结论根据患者病情,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是改善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出血 高血压性 基底节区出血 治疗 预后
下载PDF
IL-13Rα2在脑胶质瘤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2
作者 陈汉平 章剑剑 +4 位作者 郑伟明 翁睿光 刘军 叶晖 李剑敏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8年第1期23-25,共3页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3受体α2(IL-13Rα2)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66例胶质瘤(其中Ⅰ-Ⅱ级31例,Ⅲ-Ⅳ级35例)标本中IL-13Rα2蛋白的表达,并利用RT-PCR法检测20例胶质瘤(其中Ⅰ-Ⅱ级8例,Ⅲ-Ⅳ级12例...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3受体α2(IL-13Rα2)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66例胶质瘤(其中Ⅰ-Ⅱ级31例,Ⅲ-Ⅳ级35例)标本中IL-13Rα2蛋白的表达,并利用RT-PCR法检测20例胶质瘤(其中Ⅰ-Ⅱ级8例,Ⅲ-Ⅳ级12例)新鲜标本中IL-13Rα2 mRNA的表达,并与5例正常脑组织对照,分析胶质瘤中IL-13Rα2的表达强度与其病理级别的关系。结果Ⅰ-Ⅱ级胶质瘤和Ⅲ-Ⅳ级胶质瘤IL-13Rα2蛋白和mRNA的表达强度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病理级别越高其表达越强。在5例正常脑组织中,IL-13Rα2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为阴性,与胶质瘤相比,差异显著(P<0.01)。结论IL-13Rα2在脑恶性胶质瘤中高表达,在低级别胶质瘤和正常脑组织仅低表达或不表达。提示在某些情况下IL-13Rα2检测有助于良性与恶性胶质瘤的鉴别诊断,而IL-13Rα2也可作为脑恶性胶质瘤靶向治疗的特异性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白细胞介素13 受体 靶向治疗
下载PDF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手术治疗21例体会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汉平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3年第4期270-270,共1页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多系外伤引起,神经外科临床上常见,我院自1995年以来收治21例,均采用手术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 手术治疗 头部外伤 双孔钻孔冲洗引流术 手术方法 注意事项
下载PDF
早期高压氧综合治疗颅底骨折后迟发性面瘫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翁睿光 章剑剑 +1 位作者 陈汉平 叶晖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第16期119-120,共2页
颅脑损伤后面瘫的发生率为3%,其常见的致伤原因是颅底骨折。临床上外伤性面瘫分为早发型(伤后即出现)和迟发型(伤后3d后出现)两类,其中迟发型在临床上更为多见。外伤性面瘫临床症状重,持续时间长,对患者的生理及心理造成很大的... 颅脑损伤后面瘫的发生率为3%,其常见的致伤原因是颅底骨折。临床上外伤性面瘫分为早发型(伤后即出现)和迟发型(伤后3d后出现)两类,其中迟发型在临床上更为多见。外伤性面瘫临床症状重,持续时间长,对患者的生理及心理造成很大的影响。本文采取早期高压氧并针灸及药物治疗我科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49例因颅底骨折后发生迟发性面瘫的患者,取得较好的疗效,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颅底骨折 迟发性面瘫 治疗
下载PDF
鼻咽癌放疗后颞叶放射性脑坏死(附5例报告)
15
作者 陈汉平 刘丽萍 +1 位作者 张嬿 章剑剑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2年第9期551-553,共3页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后脑坏死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对5例鼻咽癌放疗后脑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例均手术治疗,全切除2例,次全切除3例,均康复出院。结论内科药物治疗可缓解颅内压增高症状...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后脑坏死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对5例鼻咽癌放疗后脑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例均手术治疗,全切除2例,次全切除3例,均康复出院。结论内科药物治疗可缓解颅内压增高症状,而外科手术切除病灶可明显降低增高的颅内压,甚至达到完全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放疗 颞叶 放射性脑坏死
下载PDF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治疗体会
16
作者 刘军 陈汉平 +1 位作者 翁睿光 叶晖 《华中医学杂志》 2007年第5期381-382,共2页
目的探讨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47例诊断明确、资料完整的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患者,依患者病史、头颅CT特点及有无动态变化分为消退型(A组,138例)、稳定型(B组,73例)、进展型(C组,36例)三组,并对各组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总结... 目的探讨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47例诊断明确、资料完整的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患者,依患者病史、头颅CT特点及有无动态变化分为消退型(A组,138例)、稳定型(B组,73例)、进展型(C组,36例)三组,并对各组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A组采取保守治疗效果好,治愈率达92%;B组84%选择非手术治疗,90%治愈,其他好转,16%患者采用体外引流,75%患者治愈,其他好转;C组经保守治疗疗效欠佳,所有患者先行体外引流术,53%患者获得治愈,17%患者好转,另外30%患者需行硬膜下腔-腹腔引流术。结论不同类型的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治疗方法和预后各不相同,临床治疗策略也应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下积液 头颅外伤 治疗
下载PDF
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治疗后动眼神经麻痹恢复时间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翁睿光 章剑剑 陈汉平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5年第7期495-498,共4页
目的 探讨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CCF)导致的动眼神经麻痹(ONP)经血管内球囊栓塞治疗后动眼神经功能恢复时间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76例TCCF导致的ONP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血管内球囊栓塞治疗.采用非参数检验进行ONP... 目的 探讨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CCF)导致的动眼神经麻痹(ONP)经血管内球囊栓塞治疗后动眼神经功能恢复时间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76例TCCF导致的ONP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血管内球囊栓塞治疗.采用非参数检验进行ONP恢复时间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做多因素分析.结果 76例术后即刻造影显示瘘口完全闭塞,73例(96.1%)患者保留颈内动脉.术后随访6 ~ 70个月,平均34.2个月,无死亡病例,有70例(92.1%)患者1次栓塞成功,6例(7.9%)患者于第1次栓塞治疗后6周内复发,复发原因为球囊泄露,再次栓塞后未再复发.76例(100.0%)患者ONP完全恢复,恢复时间为(42.17±32.39)d.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程、瘘口位置、眼突位置、ONP程度、球囊使用数量、颈内动脉状态是TCCF患者ONP恢复时间的影响因素(P< 0.01或<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瘘口位置、ONP程度、球囊使用数量是ONP恢复时间的独立影响因素(P<0.01).结论 血管内球囊栓塞治疗TCCF导致的ONP,安全可靠.病程、瘘口位置、ONP程度及球囊使用数量是术后动眼神经功能恢复时间的影响因素,应给予足够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海绵窦瘘 栓塞 治疗性 动眼神经疾病 恢复时间 因素分析 统计学
原文传递
高血压脑出血手术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汉平 翁睿光 +2 位作者 刘军 章剑剑 叶晖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55-555,560,共2页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 疗效分析 脑出血手术 人类健康 手术方式 常见病 多发病
原文传递
脑室-腹腔分流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脑积水合并硬膜下积液 被引量:11
19
作者 叶晖 陈治标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3年第5期281-284,共4页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脑积水合并硬膜下积液行脑室一腹腔分流术(V-P分流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2年12月共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后脑积水合并硬膜下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9例患者均通...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脑积水合并硬膜下积液行脑室一腹腔分流术(V-P分流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2年12月共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后脑积水合并硬膜下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9例患者均通过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确诊。其中1例先将硬膜下积液钻孔引流,拔除引流管后硬膜下积液复发,行V-P分流术,其余8例用V-P分流术进行治疗。结果患者出院时进行头颅CT复查,硬膜下积液消退,扩大的脑室缩小或接近正常。随访0.5年~2年:无硬膜下积液复发,无脑积水的临床表现,脑室大小基本正常。本组无死亡病例,按COS评定:良好4例,中残2例,重残2例,植物生存1例。结论对于重型颅脑损伤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后脑积水合并硬膜下积液患者,只要硬膜下积液和脑室是自由交通的,用V-P分流手术治疗是有效的和令人满意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积水 硬膜下积液 重型颅脑损伤 脑室-腹腔分流
原文传递
复方右旋糖酐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小备 刘宇恒 +2 位作者 李景 郑金平 王增光 《世界临床药物》 CAS 2020年第12期958-962,共5页
目的分析复方右旋糖酐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患者中调节血压、改善血容量、增加脑组织血供及改善临床症状的治疗效果。方法分析我院2018年2月1日至2019年11月1日收治的89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发生脑血管痉挛患者,将患者随机... 目的分析复方右旋糖酐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患者中调节血压、改善血容量、增加脑组织血供及改善临床症状的治疗效果。方法分析我院2018年2月1日至2019年11月1日收治的89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发生脑血管痉挛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46)和对照组(n=43)。在规范化治疗的基础上,两组均予以尼莫地平注射液(一日1次,每次30 mg)治疗,实验组加用复方右旋糖酐40注射液(一日1次,每次250 ml)。两组治疗周期为3~12 d。观察住院期间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平均住院天数以及治疗5 d后的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ale,GOS)、收缩压、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Hct)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动脉瘤情况、手术情况、相关疾病史以及入院时收缩压水平和Hunt-Hess分级等一般情况可比(P>0.05)。治疗5 d后,实验组GOS评分和平均收缩压高于对照组,Hct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有轻微不良反应发生,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70%,对照组则为6.98%,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尼莫地平联合复方右旋糖酐可改善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患者出院时的一般状况,同时具有潜在升高血压、稀释血液的作用,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右旋糖酐 脑血管痉挛 蛛网膜下腔出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