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心理状态调查及与服药信念、社会功能、精神状态的相关性 被引量:12
1
作者 杨蔚蔚 房茂胜 +1 位作者 李彪 向东方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8-172,共5页
目的:了解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心理状态,并分析心理状态与患者服药信念、社会功能、精神状态相关性。方法:通过便利抽样法对2021年1-12月收治的184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展开问卷调查,采用中文版卡尔加里精神分裂症抑郁量表(CDSS-C)... 目的:了解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心理状态,并分析心理状态与患者服药信念、社会功能、精神状态相关性。方法:通过便利抽样法对2021年1-12月收治的184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展开问卷调查,采用中文版卡尔加里精神分裂症抑郁量表(CDSS-C)调查心理状态,药物信念问卷(BMQ)评价服药信念,精神障碍患者社会功能缺损评定量表(SSFD-MD)评价社会功能,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价精神状态。结果:184例患者CDSS-C评分≥6分者共53例(28.80%);抑郁组BMQ评分中服药顾虑性得分显著高于非抑郁组(t=4.369,P<0.05),SSFD-MD评分中自我照料、家庭生活、理解交流、与人相处、社会参与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非抑郁组(t=5.867,7.793,7.338,7.082,6.491,7.895;P<0.05),BPRS评分中焦虑忧郁、缺乏活力、思维障碍、敌对猜疑维度得分及总分显著高于非抑郁组(t=5.948,7.020,4.914,4.928,8.052,P<0.05)。Pearson相关分析法显示,患者服药顾虑性与抑郁体验、自我评价及CDSS-C总分均呈正相关(r=0.246,0.284,0.277;P<0.05),SSFD-MD中自我照料与自我评价、CDSS-C总分均呈正相关(r=0.306,0.286;P<0.05),家庭生活、理解交流、与人相处、社会参与及SSFD-MD总分分别与抑郁体验、自我评价及CDSS-C总分均呈正相关(r=0.282,0.291,0.288,0.295,0.331,0.301,0.448,0.327,0.409,0.406,0.357,0.395,0.396,0.342,0.381;P<0.05);BPRS评分中焦虑忧郁、缺乏活力、思维障碍、敌对猜疑及BPRS总分分别与抑郁体验、自我评价及CDSS-C总分均呈正相关(r=0.588,0.362,0.417,0.512,0.401,0.455,0.327,0.304,0.315,0.238,0.252,0.242,0.414,0.375,0.382;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抑郁检出率较高,且可给患者服药信念、社会功能及精神状态带来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康复期 心理状态 服药信念 社会功能 精神状态
原文传递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效果
2
作者 王小丽 唐牟尼 张若曦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121-126,133,共7页
目的探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痴呆精神行为症状(BPS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具有BPSD的痴呆患者11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n=32)、利培酮组(n=22)、喹硫平组(n=29)、奥氮平组(n=35)。随访治疗16周,采用神经精神问卷(NPI)量表评估药物疗... 目的探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痴呆精神行为症状(BPS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具有BPSD的痴呆患者11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n=32)、利培酮组(n=22)、喹硫平组(n=29)、奥氮平组(n=35)。随访治疗16周,采用神经精神问卷(NPI)量表评估药物疗效;采用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估患者认知功能;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估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估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果奥氮平组、喹硫平组在各个访视点的NPI评分低于基线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利培酮组在第8周末的NPI评分低于基线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第16周ADL、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量表(IADL)、躯体生活自理量表(PSMS)得分均高于基线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培酮组口干的发生率高于喹硫平组和奥氮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培酮组、喹硫平组、奥氮平组及对照组痴呆患者的BPSD均有改善,其中3组药物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奥氮平组及喹硫平组疗效优于利培酮组,3组药物组安全性无显著差异。此外,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可能有助于减轻BPSD对痴呆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痴呆 精神行为症状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认知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下载PDF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观察
3
作者 童欣 李毅 《医药前沿》 2023年第10期68-70,共3页
目的:比较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13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5)与观察组(n=66)。对照组采用利培酮治疗;观察组给予阿立哌唑治疗。比... 目的:比较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13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5)与观察组(n=66)。对照组采用利培酮治疗;观察组给予阿立哌唑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阳性和阴性精神症状评定量表(PANSS)、健康调查量表36(SF-36),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认知功能,观察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PANSS中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病理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认知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认知功能评分均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9.09%)低于对照组(2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利培酮,阿立哌唑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更好,能够缓解患者症状,提高患者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改善预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立哌唑 利培酮 精神分裂症 疗效 认知功能
下载PDF
阿立哌唑联合治疗对奥氮平治疗后体重增加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脂联素和瘦素水平影响 被引量:41
4
作者 李轶琛 马筠 +2 位作者 徐汉明 杨光远 张俊成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410-414,共5页
目的研究奥氮平治疗后体重增加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经联合阿立哌唑治疗后血糖、血脂、脂联素、瘦素、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insulin resistance,HOMA-IR)和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等的变化。方法奥氮平治... 目的研究奥氮平治疗后体重增加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经联合阿立哌唑治疗后血糖、血脂、脂联素、瘦素、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insulin resistance,HOMA-IR)和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等的变化。方法奥氮平治疗后体重增加的精神分裂症患者94例,随机分为2组,阿立哌唑联合组48例患者在奥氮平基础上联合口服阿立哌唑5 mg/d,安慰剂联合组46例患者在奥氮平基础上联合口服含淀粉的模拟片1片/d,共治疗12周,分别于联合治疗前、治疗后4、8、12周测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sugar,FBS)、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脂联素、瘦素、HOMA-IR和BMI等。结果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示,各指标的分组主效应、时间主效应,以及两者交互作用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联合治疗前比较,阿立哌唑联合组第8、12周FBS、TG和TC降低(P<0.05),第4、8、12周脂联素升高,瘦素和HOMA-IR下降(P<0.05),BMI在8、12周时下降(P<0.05)。与联合治疗前比较,安慰剂联合组第4、8、12周FBS和第8、12周TG、TC升高(P<0.05),第8、12周脂联素水平降低,瘦素、HOMA-IR、BMI均有升高(P<0.05)。阿立哌唑联合组与安慰剂联合组比较,治疗第4、8、12周时脂联素、瘦素、HOMA-IR和第8、12周时BMI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奥氮平治疗后体重增加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联合阿立哌唑治疗能改善其胰岛素抵抗和体重指数,阿立哌唑对脂联素和瘦素的内在调节可能是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立哌唑 奥氮平 精神分裂症 脂联素 瘦素
下载PDF
长期应用棕榈酸帕利哌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对其临床症状和内分泌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5
5
作者 徐晓津 房茂胜 +1 位作者 缪楹 徐艳芩 《疑难病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344-347,357,共5页
目的观察长期应用棕榈酸帕利哌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和内分泌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月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诊治精神分裂症患者19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98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利培酮片剂治疗... 目的观察长期应用棕榈酸帕利哌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和内分泌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月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诊治精神分裂症患者19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98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利培酮片剂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棕榈酸帕利哌酮长效针剂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8周末和治疗1年后,测评人际和社会能力表(PSP)、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检测2组患者空腹血糖(FPG)、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皮质醇(COR)和血清泌乳素(PRL)水平,进行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用药满意度问卷调查(MSQ)评定。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8周末、1年后2组的PANSS和TESS评分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F=8.025、8.169,P均=0.000);对照组血糖、血脂水平显著升高(P<0.01),而观察组无显著变化(P>0.05)。对照组血清COP水平显著降低,PRL水平显著升高(P<0.01),而观察组COR、PRL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PSP和MSQ评分显著升高(F=220.485、612.846,P均=0.000)。结论长期应用棕榈酸帕利哌酮可以有效地调节患者的内分泌代谢,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神经症状,提高患者的人际和社会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榈酸帕利哌酮 精神分裂症 神经症状 内分泌代谢
下载PDF
阿立派唑治疗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的效果及对血清催乳素和糖脂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1
6
作者 徐晓津 房茂胜 +1 位作者 缪楹 徐艳芩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76-79,共4页
目的探究加用阿立派唑治疗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的效果及对血清催乳素和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7年4月接受治疗的200例精神分裂症伴抑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用药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予以齐拉西酮及西酞... 目的探究加用阿立派唑治疗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的效果及对血清催乳素和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7年4月接受治疗的200例精神分裂症伴抑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用药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予以齐拉西酮及西酞普兰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立派唑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催乳素、糖脂代谢指标以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并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2和3个月后,对照组血清催乳素含量均高于治疗前和研究组(P<0.05)。治疗后,2组HAMD总评分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有效进步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糖脂代谢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伴抑郁患者加用阿立派唑治疗能显著提升临床效果,对糖脂代谢无明显影响,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立派唑 精神分裂症 抑郁 催乳素
下载PDF
不同抗精神病药物对MK-801诱导精神分裂症大鼠认知功能、学习记忆能力和糖脂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徐晓津 房茂胜 +1 位作者 缪楹 黎维勇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7-12,共6页
目的探究不同抗精神病药物对地卓西平(MK-801)诱导精神分裂症大鼠认知功能、学习记忆能力和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36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氯氮平组、利培酮组、阿立哌唑组和齐拉西酮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大鼠建立MK-80... 目的探究不同抗精神病药物对地卓西平(MK-801)诱导精神分裂症大鼠认知功能、学习记忆能力和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36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氯氮平组、利培酮组、阿立哌唑组和齐拉西酮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大鼠建立MK-801诱导精神分裂症模型,经不同抗精神病药物灌胃干预28 d后,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旷场实验、Y迷宫实验评估大鼠药物干预前后认知功能变化,检测干预前后糖脂代谢指标变化。结果行为学实验结果显示,氯氮平、利培酮、阿立哌唑、齐拉西酮均能降低5 min内移动距离、速度和后肢站立次数、逃跑潜伏期,增加目标象限停留时间比例、进入新异臂次数、在新异臂停留时间(P<0.05)。与模型组治疗后比较,氯氮平组、利培酮组大鼠血清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升高,空腹胰岛素(FINS)、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P<0.05);氯氮平组、利培酮组与阿立哌唑组、齐拉西酮组治疗后FPG、HbA1c、hs-CRP、TG、TC、LDL-C、FINS、HDL-C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氮平、利培酮、阿立哌唑、齐拉西酮均可改善MK-801诱导精神分裂症大鼠的认知功能和学习记忆能力,但氯氮平与利培酮会对大鼠糖脂代谢产生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氯氮平 利培酮 阿立哌唑 齐拉西酮 认知 空腹血糖 总胆固醇 载脂蛋白类 大鼠 Sprague-Dawley
下载PDF
布南色林通过激活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对精神分裂症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徐晓津 房茂胜 +1 位作者 缪楹 黎维勇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801-1806,共6页
目的探究布南色林对MK-801诱导精神分裂症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及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MK-801诱导精神分裂症模型,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布南色林组(1 mg/kg布南色林)、利培酮组(0.54 mg/kg利培酮)。... 目的探究布南色林对MK-801诱导精神分裂症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及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MK-801诱导精神分裂症模型,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布南色林组(1 mg/kg布南色林)、利培酮组(0.54 mg/kg利培酮)。通过刻板行为、旷场实验和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大鼠行为学,用HE染色观察大鼠海马组织病理损伤并评分,检测血清糖脂代谢指标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印迹法检测海马组织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布南色林组和利培酮组刻板行为评分、旷场实验总路程、逃避潜伏期及海马组织病理损伤评分降低;穿越平台原位置次数,PI3K、AKT、GSK3βmRNA,PI3K、AKT和GSK3β磷酸化水平升高(P<0.05);但布南色林组和利培酮组上述指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正常组、模型组和布南色林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及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利培酮组FPG、HbA1c、TG及TC水平较其他三组升高(P<0.05),HDL和LDL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布南色林可能通过激活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对精神分裂症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发挥神经保护作用,改善其认知功能和学习记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南色林 精神分裂症 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 认知功能 学习记忆 糖脂代谢
下载PDF
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血清微小RNA-24-2、微小RNA-30b的检测水平及意义 被引量:2
9
作者 雷雨 刘伟 包黎 《安徽医药》 CAS 2021年第6期1204-1207,共4页
目的检测首发精神分裂症(FES)病人血清中微小RNA-24-2(mir-24-2)、微小RNA-30b(mir-30b)水平,并探讨血清中mir-24-2、mir-30b表达水平与FES发病的关系。方法前瞻性选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9月于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就诊的98例FES病人为研... 目的检测首发精神分裂症(FES)病人血清中微小RNA-24-2(mir-24-2)、微小RNA-30b(mir-30b)水平,并探讨血清中mir-24-2、mir-30b表达水平与FES发病的关系。方法前瞻性选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9月于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就诊的98例FES病人为研究对象(FES组);同期选取7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对照组)。分析两组受试者一般资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两组受试者血清中mir-24-2、mir-30b表达水平,并对FES病人进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分析FES病人血清中mir-24-2、mir-30b水平与PANSS评分相关性;分析血清中mir-24-2、mir-30b水平对FES的诊断价值。结果FES组血清mir-24-2(1.81±0.58)、mir-30b水平(1.46±0.37)、PANSS总评分(78.64±12.31)分、阳性症状评分(12.64±3.73)分、阴性症状评分(20.56±4.32)分、认知评分(8.73±1.84)分、兴奋评分(8.96±2.13)分、抑郁情绪评分(6.75±2.06)分显著高于对照组[(1.00±0.31)、(1.00±0.26)、(35.42±5.37)分、(4.51±1.12)分、(6.94±1.21)分、(3.86±0.95)分、(4.19±0.38)分、(4.12±1.08)分](均P<0.05);FES病人血清中mir-24-2、mir-30b水平与PANSS总评分、阳性症状评分、阴性症状评分、认知评分、兴奋评分、抑郁情绪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血清mir-24-2、mir-30b诊断FES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63(95%CI:0.808~0.919)、0.856(95%CI:0.801~0.911),特异度分别为93.4%、84.2%,灵敏度分别为68.4%、76.5%;两者联合诊断FES的AUC为0.936(95%CI:0.899~0.973),特异度为88.2%,灵敏度为89.8%。结论血清mir-24-2、mir-30b水平在FES病人中明显升高,且与PANSS评分呈正相关。血清mir-24-2、mir-30b可能有助于疾病诊断,对评价精神分裂症的早期危险性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早期诊断 血清 微小RNA-24-2 微小RNA-30b
下载PDF
血脂升高精神分裂症患者换用国产齐拉西酮治疗8周的临床研究
10
作者 刘连忠 徐艳芩 +4 位作者 刘燕林 吕路 冯少慧 谢琴 张娟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A01期391-391,共1页
目的探讨体重指数、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异常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换用齐拉西酮治疗后体重指数及甘油三酯、胆固醇的变化情况.方法将 102例病情稳定、体重指数及甘油三酯、胆固醇异常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换用齐拉西酮治疗.结果换用齐拉西酮后,患... 目的探讨体重指数、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异常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换用齐拉西酮治疗后体重指数及甘油三酯、胆固醇的变化情况.方法将 102例病情稳定、体重指数及甘油三酯、胆固醇异常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换用齐拉西酮治疗.结果换用齐拉西酮后,患者病情保持稳定. 结论对于抗精神病药物导致体重指数、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异常的患者换用齐拉西酮治疗,既可保持患者病情稳定,又可降低患者体重和血脂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拉西酮 体重指数 甘油三酯、胆固醇.
下载PDF
氯氮平联合阿立哌唑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代谢综合征的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彭冬红 张亚平 钟宝亮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0年第12期1429-1432,共4页
目的:探讨氯氮平联合阿立哌唑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7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于华中科技大学附属精神卫生中心就诊的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 目的:探讨氯氮平联合阿立哌唑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7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于华中科技大学附属精神卫生中心就诊的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随机分为氯氮平组(采用氯氮平治疗)、阿立哌唑组(采用阿立哌唑治疗)和联合治疗组(采用氯氮平联合阿立哌唑治疗),每组40例。于治疗前和治疗后4、8及16周观察三组患者代谢相关指标水平的变化,同时评定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副反应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ESS)评分,比较三种治疗方案对患者MS发生情况的影响。结果:治疗4周后,联合治疗组PANSS评分和阴性症状评分明显低于氯氮平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16周后,联合治疗组患者的PANSS评分、阴性症状评分以及阳性症状评分明显低于氯氮平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联合治疗组和阿立哌唑组PANSS评分、阴性症状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16周后,联合治疗组患者的PANSS评分、阳性症状评分以及阴性症状评分明显低于阿立哌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6周后,联合治疗组、阿立哌唑组患者的空腹血糖、血脂及体重指数等代谢相关指标水平明显低于氯氮平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阿立哌唑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氯氮平组和阿立哌唑组的MS发生率分别为7.5%(3/40)、32.5%(13/40)及5%(2/40);联合治疗组的MS发生率明显低于氯氮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13,P=0.005);但是与阿立哌唑组比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3,P=0.644)。不良反应方面,三组患者治疗4、8及16周后TESS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氮平与阿立哌唑联合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优于氯氮平、阿立哌唑单药治疗,患者的MS发生率低于氯氮平单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代谢综合征 氯氮平联合阿立哌唑 应用价值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症患者血清SHBG、LEP、HCY水平及其与病情的相关性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燕燕 斯亮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4期484-487,共4页
目的:探究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症患者血清激素结合蛋白(SHBG)、瘦素(LEP)、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其与病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1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组,其中伴抑郁症患者57例(A组),未伴有抑郁症患者60例(B组),另取50名无精神疾病... 目的:探究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症患者血清激素结合蛋白(SHBG)、瘦素(LEP)、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其与病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1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组,其中伴抑郁症患者57例(A组),未伴有抑郁症患者60例(B组),另取50名无精神疾病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BANS)评分、精神分裂症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及血清SHBG、LEP、HCY水平,并分析A组患者两种评分与血清SHBG、LEP、HCY水平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及A组RBANS评分分别低于对照组和B组,而PANSS评分、SHBG、LEP及HCY水平分别高于对照组和B组(P<0.05)。A组患者SHBG、LEP及HCY水平与RBANS评分呈负相关,与PANSS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损伤及精神症状会进一步加重,其原因可能与患者血清中SHBG、LEP及HCY异常增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症 SHBG LEP HCY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症患者血清SHBG、LEP、HCY水平及其与病情的相关性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燕燕 斯亮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3期352-355,共4页
目的:探究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症患者血清激素结合蛋白(SHBG)、瘦素(LEP)、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其与病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1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组,其中伴抑郁症患者57例(A组),未伴有抑郁症患者60例(B组),另取50名无精神疾病... 目的:探究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症患者血清激素结合蛋白(SHBG)、瘦素(LEP)、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其与病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1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组,其中伴抑郁症患者57例(A组),未伴有抑郁症患者60例(B组),另取50名无精神疾病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BANS)评分、精神分裂症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及血清SHBG、LEP、HCY水平,并分析A组患者两种评分与血清SHBG、LEP、HCY水平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及A组RBANS评分分别低于对照组和B组,而PANSS评分、SHBG、LEP及HCY水平分别高于对照组和B组(P<0.05)。A组患者SHBG、LEP及HCY水平与RBANS评分呈负相关,与PANSS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损伤及精神症状会进一步加重,其原因可能与患者血清中SHBG、LEP及HCY异常增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症 血清激素结合蛋白 瘦素 同型半胱氨酸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CCRT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缺陷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戢秋明 曹静 李明超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15期83-86,共4页
目的研究计算机化认知矫正治疗(computer cognitive remediation therapy,CCRT)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缺陷的疗效。方法将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研究组应用CCRT治疗,对照组接受工娱治疗。治疗前... 目的研究计算机化认知矫正治疗(computer cognitive remediation therapy,CCRT)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缺陷的疗效。方法将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研究组应用CCRT治疗,对照组接受工娱治疗。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均应用威斯卡星分类测验(WCST)、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和住院精神病患者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进行评估。结果治疗12周后,研究组WCST完成卡片总数、正确分类卡片数、完成分类数均高于对照组,持续错误数、随机错误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PANSS总分、阳性量表分、阴性量表分、复合量表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2周后,研究组SSPI评分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且ADL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CCRT可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缺陷,且随着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其临床症状逐渐缓解,日常生活能力及社会功能不断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计算机认知矫正 威斯卡星分类测验 认知功能缺陷 日常生活能力 社会功能
下载PDF
MECT治疗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的疗效分析
15
作者 郭萍 戢汉斌 +2 位作者 戢秋明 陈红源 李明超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25期133-136,共4页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氟哌啶醇和氯硝西泮注射剂治疗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疗效。方法选取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108例,随机分为A、B、C三组,分别进行MECT、氟哌啶醇和氯硝西泮注射剂治疗2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氟哌啶醇和氯硝西泮注射剂治疗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疗效。方法选取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108例,随机分为A、B、C三组,分别进行MECT、氟哌啶醇和氯硝西泮注射剂治疗2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量表和副反应量表(TESS)来评定临床疗效和副反应。结果(1)A、B、C三组患者治疗前PANSS量表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A、B、C三组患者治疗后PANSS量表总分呈明显下降,治疗前后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疗效无统计学意义(P>0.05);(3)A组无明显副反应,B组表现在锥外体系反应,C组以嗜睡为主。结论MECT、氟哌啶醇和氯硝西泮注射剂对肇事肇祸精神障碍均有较好疗效,但氟哌啶醇和氯硝西泮注射剂副反应明显,MECT则更加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CT 氟哌啶醇 氯硝西泮 肇事肇祸精神障碍 PANSS TESS
下载PDF
住院精神障碍患者抗精神病药处方分析
16
作者 李明超 梅红武 +2 位作者 郭靖 李琦琦 戢秋明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11期7-8,共2页
目的:研究住院精神障碍患者药物处方,分析抗精神病药的用药现状。方法:2019年7月收治精神病患者313例,分析口服抗精神病药数量和种类及联用其他药物情况。结果:口服1种抗精神病药266例(84.98%);口服2种抗精神病药有47例(15.02%);单一使... 目的:研究住院精神障碍患者药物处方,分析抗精神病药的用药现状。方法:2019年7月收治精神病患者313例,分析口服抗精神病药数量和种类及联用其他药物情况。结果:口服1种抗精神病药266例(84.98%);口服2种抗精神病药有47例(15.02%);单一使用抗精神病药物依次为利培酮、氯丙嗪、氯氮平、奋乃静、喹硫平、舒必利、氟哌啶醇;联用2种抗精神病药物方案依次为利培酮+氯氮平、利培酮+氯丙嗪、利培酮+奋乃静、利培酮+喹硫平、奋乃静+喹硫平、氯氮平+舒必利、氯丙嗪+氯氮平;联用其他药物依次为抗胆碱药、抗焦虑催眠药、情绪稳定剂、β受体阻滞剂。结论:精神分裂症占住院患者绝大多数,治疗用药基本合理,以单一药物治疗为主,且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利培酮为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 精神分裂症 抗精神病药 联合用药
下载PDF
临床护理路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17
作者 高文萍 郭萍 +2 位作者 王彩荣 李明超 戢秋明 《中国农村卫生》 2020年第8期5-5,共1页
目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9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把患者分配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为46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46例,采取临床护理路径... 目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9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把患者分配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为46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46例,采取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精神症状评定量表(NOSIE)与两组患者的满意率。结果两组精神分裂症患者比较,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在NOSIE评分上消极因素比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观察组高,但积极影响低于观察组(P<0.05),且患者对临床护理路径的满意率高达95.65%,远高于对常规护理的满意率86.96%(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有效提高患者NOSIE中积极因素,降低消极因素;提升患者满意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理路径 精神分裂症 护理
下载PDF
不同剂量丙戊酸钠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泌乳素及多巴胺水平的影响
18
作者 刘燕林 李辉 周晓亮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7-101,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丙戊酸钠对双相情感障碍(BPD)患者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泌乳素(PRL)及多巴胺(D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接受治疗的90例BPD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三组,均为30例,A、B、C三组每...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丙戊酸钠对双相情感障碍(BPD)患者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泌乳素(PRL)及多巴胺(D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接受治疗的90例BPD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三组,均为30例,A、B、C三组每天分别口服10、15、20 mg/kg丙戊酸钠。比较3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各项精神疾病评分、血药浓度相关指标、治疗前后血清水平、肝功能相关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3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各项评分相较于治疗前显著性改善(P<0.05);3组达稳态血药浓度谷值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TSH、PRL及DA水平相较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ALT、AST水平相较于治疗前均有所上升(P<0.05),治疗后3组ALT、AST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戊酸钠可有效治疗BPD患者,缓解狂躁或抑郁程度,对TSH、PRL及DA水平无明显影响,其中小剂量丙戊酸钠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对肝功能的影响较小,且不良反应更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戊酸钠 双相情感障碍 促甲状腺激素 泌乳素 多巴胺
下载PDF
小檗碱通过NF-κB/iNOS-COX-2信号通路对睡眠剥夺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
19
作者 雷雨 刘伟 王鹏 《中国老年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59-462,共4页
目的探究小檗碱是否能够通过调控核因子(NF)-κB/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环氧合酶(iNOS-COX)-2信号通路对睡眠剥夺(SD)大鼠认知功能产生影响。方法9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睡眠剥夺(SD)组、小檗碱低剂量组[小檗碱-L组,30 mg/(kg·d)]... 目的探究小檗碱是否能够通过调控核因子(NF)-κB/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环氧合酶(iNOS-COX)-2信号通路对睡眠剥夺(SD)大鼠认知功能产生影响。方法9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睡眠剥夺(SD)组、小檗碱低剂量组[小檗碱-L组,30 mg/(kg·d)]、小檗碱中剂量组[小檗碱-M组,60 mg/(kg·d)]、小檗碱高剂量组[小檗碱-H组,120 mg/(kg·d)]、艾司唑仑组[0.1 mg/(kg·d)],每组各15只,药物处理7 d后通过平台水环境法进行大鼠SD模型构建。通过Morris水迷宫实验和Y迷宫实验检测逃避潜伏期和行为正确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海马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7和血清中S100B、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表达水平;试剂盒检测海马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水平;Western印迹检测海马组织中NF-κB p-p65、iNOS、COX-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D组逃避潜伏期,海马组织中TNF-α、IL-6、IL-17、MDA水平,血清中S100B和NSE水平及海马组织中NF-κB p-p65、iNOS、COX-2蛋白水平明显升高,行为正确率和海马组织中SOD、GSH-Px水平明显降低(均P<0.05)。与SD组比较,小檗碱-L、M、H组和艾司唑仑组逃避潜伏期,海马组织中TNF-α、IL-6、IL-17、MDA水平,血清中S100B和NSE水平及海马组织中NF-κB p-p65、iNOS、COX-2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行为正确率和海马组织中SOD、GSH-Px水平明显升高(均P<0.05)。小檗碱-H组与艾司唑仑组比较上述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小檗碱能够对SD大鼠认知功能产生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控NF-κB/iNOS-COX-2信号通路,并减轻炎症和氧化应激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碱 睡眠剥夺 认知功能 NF-κB/iNOS-COX-2信号通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