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06篇文章
< 1 2 18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理工科大学生学习倦怠状况及影响因素调研——以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为例
1
作者 马加名 王世杰 +1 位作者 杨春 尚亿军 《现代商贸工业》 2015年第22期191-192,共2页
调研参考连榕、杨丽娴的"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自行编制"理工科大学生学习倦怠及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对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2011级中380名本科生进行施测,分析当前理工科大学生学习倦怠的整体状况及其规律所在,探讨... 调研参考连榕、杨丽娴的"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自行编制"理工科大学生学习倦怠及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对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2011级中380名本科生进行施测,分析当前理工科大学生学习倦怠的整体状况及其规律所在,探讨影响理工科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影响因素及其内在关系,并提出有效可行的干预措施,为下一步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学习倦怠 调研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矿物加工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思考:以武汉理工大学为例 被引量:12
2
作者 钱玉鹏 罗立群 +2 位作者 梅光军 张凌燕 高惠民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63-167,共5页
新工科建设是国家面向全球新经济形势对高等教育改革提出的新方向,论文在深刻把握“新工科”内涵的基础上,明确课程设置原则,从课程模块组成、主干与特色课程设置和实习实践课程安排等方面,全面系统地构建武汉理工大学矿物加工工程专业... 新工科建设是国家面向全球新经济形势对高等教育改革提出的新方向,论文在深刻把握“新工科”内涵的基础上,明确课程设置原则,从课程模块组成、主干与特色课程设置和实习实践课程安排等方面,全面系统地构建武汉理工大学矿物加工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并利用网络开放课程群和教师团队,实施卓越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有效推动传统工科专业的改革创新,经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课程体系 在线课程 矿物加工工程
下载PDF
高校网络在线课程系统接受度调查研究——以武汉理工大学地理科学专业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梁友嘉 《高等理科教育》 2018年第6期54-59,共6页
以武汉理工大学2015级地理科学专业86名学生为调查对象,文章分析了学生对基于地理科学概论课程的网络教学综合平台系统的接受度,并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定量分析影响学生接受度的多种因素及其之间的关系。数据通过调查问卷收集,结果显示,学... 以武汉理工大学2015级地理科学专业86名学生为调查对象,文章分析了学生对基于地理科学概论课程的网络教学综合平台系统的接受度,并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定量分析影响学生接受度的多种因素及其之间的关系。数据通过调查问卷收集,结果显示,学生行为倾向会直接影响其对网络教学系统的易用性认知和娱乐性认知。这表明易用性和娱乐性决定了网络教学系统推广的可接受度和可用性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倾向 接受度 高等教育 地理科学 网络教学
下载PDF
科研绩效对于工学博士学位论文质量的影响——以武汉理工大学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李辉鹏 王泽超 +1 位作者 童泽望 尚亿军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4期169-173,共5页
在科研综合绩效对博士学位质量的影响论证中采用了评价指标DRP,通过对武汉理工大学工科博士科研绩效对学位论文的影响进行的实证分析,得出DRP>40时论文评价都在良好和优秀,无评价为一般的论文;当DRP≤80时论文评价为优秀的论文数在... 在科研综合绩效对博士学位质量的影响论证中采用了评价指标DRP,通过对武汉理工大学工科博士科研绩效对学位论文的影响进行的实证分析,得出DRP>40时论文评价都在良好和优秀,无评价为一般的论文;当DRP≤80时论文评价为优秀的论文数在其所在的DRP分数段内所占比例随着DRP的增加而增加;博士生的科研绩效综合评价指标DRP越高,其相应的博士论文盲审评阅等级为优秀的比例就越高。因此,在高校培养博士过程中,需通过有效措施控制科研综合绩效使其DRP>40,对于DRP较低的博士生,需对其研究成果的创新性和原创性提出更高的要求,进行更严格的把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绩效 工学博士 论文质量
下载PDF
理论和实践结合型采矿工程专业课程线上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资源工程CAD”课程为例
5
作者 王其洲 池秀文 +4 位作者 叶海旺 李宁 任高峰 李梅 雷涛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2023年第2期58-63,共6页
疫情防控期间针对高校工科专业课程线上教学的迫切需要,以武汉理工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基础选修课“资源工程CAD”为例,分析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型课程的特点,按照“课前预习、课堂教学、课后复习”3个阶段设计线上教学过程,形成闭... 疫情防控期间针对高校工科专业课程线上教学的迫切需要,以武汉理工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基础选修课“资源工程CAD”为例,分析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型课程的特点,按照“课前预习、课堂教学、课后复习”3个阶段设计线上教学过程,形成闭环式教学路径,调整优化线上课程考核方法,将考查学生应试能力转化为考查学生实践和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以某一知识点为案例详细介绍“三模块”教学模式;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为理论和实践结合型工科专业课程线上教学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工程 线上教学 实践型课程 教学模式 模块化教学
下载PDF
氧化亚铁硫杆菌及其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田翱宇 陈吉春 《环境技术》 2003年第4期16-18,共3页
本文介绍了氧化亚铁硫杆菌(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简称T.f菌)的生理特性以及它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并阐明了今后有关T.f菌研究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关键词 环境工程 氧化亚铁硫杆菌 污泥处理 废水处理
下载PDF
环境工程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现状及改革探索 被引量:4
7
作者 李柏林 夭开芳 +2 位作者 李晔 方继敏 何晓曼 《西部素质教育》 2017年第14期135-136,共2页
文章分析了目前环境工程设计基础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如何提高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工程设计的实践能力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讨。结合教学实践,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环境工程设计基础综合素质为目的,提出了合理改革和丰富... 文章分析了目前环境工程设计基础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如何提高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工程设计的实践能力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讨。结合教学实践,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环境工程设计基础综合素质为目的,提出了合理改革和丰富教学内容,采用案例分析教学;培养学生多方位思维能力等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设计基础 案例分析 研究性教学
下载PDF
氧化亚铁硫杆菌及其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田翱宇 陈吉春 《新疆环境保护》 2003年第3期37-39,共3页
本文介绍了氧化亚铁硫杆菌 (Thilbacillusferrooxidans ,简称T .f菌 )的生理特性以及它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并阐明了今后有关T .
关键词 氧化亚铁硫杆菌 环境工程 生理特性 T.f菌 固体废物处理 污泥处理 烟气脱硫 酸性废水 水处理 微生物处理技术
下载PDF
对环境工程专业水处理方向本科毕业设计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
9
作者 方继敏 李晔 +1 位作者 马涛 许顺红 《广西大学梧州分校学报》 2005年第2期72-74,共3页
本文从目前水处理方向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了关于该专业水处理方向本科毕业设计中应该注意的几点问题及应该提高和加强的地方。
关键词 环境工程 水处理 毕业设计
下载PDF
环境工程《水污染控制原理》教学研究浅析
10
作者 方继敏 陈俊宏 +2 位作者 张倩 黄秀燕 李晔 《山东化工》 CAS 2015年第5期132-133,共2页
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水污染问题越来越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为培养能够应对愈发严重的环境问题并具备从事基础研究工作能力的储备人才,《水污染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质量显得尤为重要。环境工程是一门交叉学科,存... 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水污染问题越来越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为培养能够应对愈发严重的环境问题并具备从事基础研究工作能力的储备人才,《水污染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质量显得尤为重要。环境工程是一门交叉学科,存在多个发展方向。由于每位研究生的研究方向的差异,现有的教学方式不能满足课程教学中存在教材、教学方法、互动环节、考核方式等方面的要求,为提高环境工程专业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文章结合《水污染控制原理》精品课程建设所做的工作,提出相应的措施,以期能够提高本校《水污染控制原理》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 研究生教学 水污染控制原理
下载PDF
武汉市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及可持续利用研究
11
作者 郭浩锋 袁艳斌 +1 位作者 曹阳 连怡雯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9-23,共5页
为协调武汉市水资源供需平衡关系,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基于改进TOPSIS法和系统动力学对武汉市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和仿真模拟,实现了静态评价和动态预测相结合。结果表明,2010~2020年武汉市水资源承载力总体呈波动上升,整体水... 为协调武汉市水资源供需平衡关系,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基于改进TOPSIS法和系统动力学对武汉市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和仿真模拟,实现了静态评价和动态预测相结合。结果表明,2010~2020年武汉市水资源承载力总体呈波动上升,整体水平处于临界状态。模拟武汉市2021~2035年的发展状况,常规发展模式下武汉市的水资源承载力已超出极限,难以维持需求;经济优先模式以牺牲资源环境换取经济提速,表现出最为严重的水资源问题;环境友好模式虽可减少水资源消耗、改善生态环境,但经济发展也受到一定的限制;综合发展模式从协调平衡的角度出发,在满足经济稳速发展的同时也实现了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以最小的水资源消耗获取了最大的经济和生态效益,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可持续利用 TOPSIS法 系统动力学 武汉市
原文传递
石墨相氮化碳光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在环境工程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楷 张高科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2期76-79,99,共5页
半导体光催化技术是当今世界范围内解决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一个重要方式。自石墨相氮化碳(g-C3N4)问世以来,石墨相氮化碳基光催化剂成为环境工程领域一个非常热门的研究课题。综述了g-C3N4基光催化剂的制备设计以及光催化产氢、... 半导体光催化技术是当今世界范围内解决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一个重要方式。自石墨相氮化碳(g-C3N4)问世以来,石墨相氮化碳基光催化剂成为环境工程领域一个非常热门的研究课题。综述了g-C3N4基光催化剂的制备设计以及光催化产氢、污染物降解等环境工程领域研究进展,并对g-C3N4基光催化剂在环境工程中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相氮化碳 光催化剂 合成 环境工程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北京段总干渠工程的主要环境影响及保护措施探讨 被引量:13
13
作者 李振海 赵蓉 祝秋梅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10年第1期19-23,共5页
基于南水北调中线北京段总干渠的工程特点及其穿越地区的环境特点,分析研究了工程实施对水环境、生态环境、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影响,主要内容包括:通过类似工程的实测分析,研究了长距离封闭管涵输水对水质的影响;分析了工程农村段对土地... 基于南水北调中线北京段总干渠的工程特点及其穿越地区的环境特点,分析研究了工程实施对水环境、生态环境、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影响,主要内容包括:通过类似工程的实测分析,研究了长距离封闭管涵输水对水质的影响;分析了工程农村段对土地资源及农业生产的影响;分析了城区段对城市景观的影响;由于低山丘陵区的交叉冲沟处透水层较薄,渠道与地下水流向基本直交,研究了局部渠段对地下水的阻隔影响;论述了工程建设对附近居民生活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避免或缓解措施,为类似工程的环境影响分析及保护措施的实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北京段总干渠 环境影响 环保措施
下载PDF
分形理论支持下的城市土地利用热环境效应研究——以武汉市为例 被引量:3
14
作者 叶露萍 吴浩 +5 位作者 李岩 赵晓军 张佳伟 尤南山 崔巍 黄解军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78-582,共5页
传统的城市土地利用热环境效应研究主要以统计分析方法为主,无法从本质上反映城市土地利用与热环境在空间上的内部关联性.该文引入分形理论方法,构建了半径维数,定量描述从热岛效应中心向四周低温辐射过程中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的变化特征... 传统的城市土地利用热环境效应研究主要以统计分析方法为主,无法从本质上反映城市土地利用与热环境在空间上的内部关联性.该文引入分形理论方法,构建了半径维数,定量描述从热岛效应中心向四周低温辐射过程中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的变化特征,并以武汉市为例展开案例研究.从分析结果来看,武汉市农用地、林地、水域、未利用地和建设用地5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半径维数从大到小分别是2.343,2.333,2.218,2.304和1.715,说明建设用地对城市热环境表现为正效应,林地、农用地及水域表现为负效应,未利用地效应不显著.研究结论表明,半径维数能够有效区分各种土地利用在空间结构上对热环境效应的聚集或缓解的作用效果,可以科学地指导政府部门通过城市土地利用规划手段来降低城市热岛效应影响范围与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分形理论 城市热环境 半径维数 武汉
下载PDF
武汉沌阳高架桥拆除爆破工程粉尘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红刚 唐丽莎 +2 位作者 梁开水 吴渝婷 刘念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29-134,共6页
城市拆除爆破会产生大量的粉尘,不仅影响爆破作业人员的健康、污染环境和设备,同时影响城市居民的正常工作与生活,因此,对拆除爆破粉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武汉沌阳高架桥拆除爆破工程,合理的布设点位,监测高架桥拆除爆破工程的... 城市拆除爆破会产生大量的粉尘,不仅影响爆破作业人员的健康、污染环境和设备,同时影响城市居民的正常工作与生活,因此,对拆除爆破粉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武汉沌阳高架桥拆除爆破工程,合理的布设点位,监测高架桥拆除爆破工程的粉尘浓度。监测结果反映了爆破后粉尘的空间变化规律和时间变化规律。通过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爆破粉尘扩散规律,最终推断出爆破粉尘以烟团的形式进行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破粉尘 粉尘监测 扩散 涨落尺度 烟团
下载PDF
武汉城市圈水环境承载力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付桂珍 贾磊 李昌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48-51,共4页
从广义水环境承载力定义出发,建立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熵值定权法确定权重,然后运用状态空间法对武汉城市圈的水环境承载力状况进行了计算并结合ArcGIS9.3空间分析来展现武汉城市圈水环境承载力状况。结果表明,武汉... 从广义水环境承载力定义出发,建立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熵值定权法确定权重,然后运用状态空间法对武汉城市圈的水环境承载力状况进行了计算并结合ArcGIS9.3空间分析来展现武汉城市圈水环境承载力状况。结果表明,武汉城市圈承压类指标评价值除咸宁市优于理想值,其余均较低,说明在未来发展中武汉城市圈水环境所能承受人类活动的潜力较小;武汉城市圈压力类指标评价值全部大于1,说明在未来发展中,人类活动对水环境的影响程度很大,水环境将承受很大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承载力 状态空间法 层次分析 熵值法
下载PDF
生态工程学在环境类专业中的教学实践探索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柏林 李晔 +1 位作者 章文琴 杨红刚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100-103,共4页
生态工程学是环境类专业课程的一门新兴课程,本文从当前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出发,揭示了当前生态工程学在环境类专业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对其进行课程改革的相关建议和看法。同时,笔者还对应用于环境专业的生态工程学教学实践进... 生态工程学是环境类专业课程的一门新兴课程,本文从当前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出发,揭示了当前生态工程学在环境类专业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对其进行课程改革的相关建议和看法。同时,笔者还对应用于环境专业的生态工程学教学实践进行了较为深入地思考和探索,在此基础上初步探究了生态工程学实践与课程设计的相关内容,试为高校顺利开展该课程教学提供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专业 生态工程学 教学实践 探索
下载PDF
基于虚拟组织环境的工程管理系统构建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宸 司敏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CAS 2004年第1期67-69,共3页
根据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特点,为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提出了构建基于虚拟组织的工程管理环境的模式,并对虚拟工程管理组织环境的概念、特点、构成及技术框架作了详细的阐述。这一模式可以有效地适应当前工程管理信息化、规范化和高... 根据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特点,为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提出了构建基于虚拟组织的工程管理环境的模式,并对虚拟工程管理组织环境的概念、特点、构成及技术框架作了详细的阐述。这一模式可以有效地适应当前工程管理信息化、规范化和高效化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管理 管理信息系统 虚拟组织
下载PDF
资源环境约束下的“两型社会”产业结构调整 被引量:15
19
作者 贾晓娟 《理论月刊》 2008年第3期86-88,共3页
本文在分析区域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的相互作用关系基础上,通过研究武汉城市圈的资源环境特点和产业结构现状,对"两型社会"建设中产业结构的调整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资源环境约束 “两型社会” 产业结构调整
下载PDF
海上油气工程对海域生态环境损害的评价方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黄永炳 佘睿 杨红刚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028-2032,共5页
建立了油气开发工程生态环境损害的评价方法,运用少量指标对油气开发工程全生命周期的主要生态环境损害进行快速评价。通过收集分析涠洲海域2002—2015年的现场调查数据,剖析油气开发与生态环境改变的关系,筛选油气开发对生态环境的主... 建立了油气开发工程生态环境损害的评价方法,运用少量指标对油气开发工程全生命周期的主要生态环境损害进行快速评价。通过收集分析涠洲海域2002—2015年的现场调查数据,剖析油气开发与生态环境改变的关系,筛选油气开发对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因子。在“压力-状态-响应”框架下构建了生态损害评价模型,对油气开发中排放生产水的生态环境损害进行了评价,验证了生产水影响排污口500 m以内生态环境的常规性结论,同时发现生产水的影响范围随季节变化扩展至排污口周围1 000 m以内海域。该模型算法简洁、快速,可为海洋生态环保政策提供测算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海上油气工程 损害评价 指标体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8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