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及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
1
作者 肖佔华 李婧 《安徽医药》 2025年第5期882-887,共6页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被认为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参与了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其对机体的损害常被低估。目前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CPAP)是临床上首选的治疗方法。了解OSAS及CPAP干预治疗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加深对...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被认为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参与了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其对机体的损害常被低估。目前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CPAP)是临床上首选的治疗方法。了解OSAS及CPAP干预治疗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加深对OSAS的认识有助于制定有效治疗策略、改善病人预后。现分别从OSAS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和CPAP干预治疗OASA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关系两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OSAS相关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文献基础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小胶质细胞在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2
作者 夏聪 韩红彦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29期103-106,共4页
小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中常见的免疫效应细胞,具有免疫监视、调控炎症反应、维持神经系统稳态等多种功能,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免疫防御和神经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发现,小胶质细胞在心脑连接中发挥重要作用,可能作为调节神经免疫反... 小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中常见的免疫效应细胞,具有免疫监视、调控炎症反应、维持神经系统稳态等多种功能,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免疫防御和神经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发现,小胶质细胞在心脑连接中发挥重要作用,可能作为调节神经免疫反应及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潜在靶点,通过调控神经炎症的方式参与高血压、心肌梗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深入研究小胶质细胞在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并开发有效的干预措施,可能会成为未来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胶质细胞 心血管疾病 高血压 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神经炎症
下载PDF
CD151通过囊泡内化再循环调控血管通透性的机制
3
作者 范诗浪 蒋卢映 +3 位作者 章子璇 季萌萌 左后娟 刘竞搏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8-225,233,共9页
目的探究CD151通过调控囊泡内化再循环对血管通透性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野生型小鼠和CD151敲除小鼠分别分为WT-con组、WT-模型组、KO-con组和KO-模型组,每组6只。WT-模型组和KO-模型组采用腹腔注射脂多糖(LPS)制备脓毒症急性肺损伤(ALI)... 目的探究CD151通过调控囊泡内化再循环对血管通透性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野生型小鼠和CD151敲除小鼠分别分为WT-con组、WT-模型组、KO-con组和KO-模型组,每组6只。WT-模型组和KO-模型组采用腹腔注射脂多糖(LPS)制备脓毒症急性肺损伤(ALI)模型,WT-con组和KO-con组腹腔注射磷酸盐缓冲液(PBS)作为对照。造模后24 h,通过Miles实验测定肺血管通透性;将沉默CD151表达的siRNA(si-CD151)和阴性对照si-NC转入EA.hy 926细胞,分别观察基础条件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A)刺激条件下,内皮细胞层在不同时间点对FITC-dextran的通透性;CD151敲低组和对照组内皮细胞行转录组测序;免疫荧光检测各组细胞CD151分布及内化;Western bolt及RT-qPCR检测CD151敲低组及对照组VE-cadherin表达情况,免疫荧光检测各组细胞VE-cadherin分布及内化。结果Miles实验结果提示,WT-模型组小鼠肺组织中染料渗出相较WT-con组增加(P<0.01),KO-模型组小鼠肺组织中染料渗出相较WT-模型组增加(P<0.05)。内皮细胞层通透性检测结果提示,在VEGF-A刺激30、60和120 min后,CD151敲低组对FITC-dextran的通透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转录组测序结果提示,内皮细胞中CD151与囊泡介导的转运存在密切关联。Western bolt和RT-qPCR结果提示,CD151敲低的内皮细胞中VE-cadherin在蛋白和mRNA水平表达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均P<0.01)。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提示,在VEGF-A刺激后,与对照组比较,CD151表达下降显著破坏细胞-细胞连接处VE-cadherin的表达,降低了CD151和VE-cadherin在核周区域的共定位。结论CD151的缺失影响内皮细胞囊泡内化再循环,影响VE-cadherin的表达与内化活动,进而影响血管通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CD151 内化再循环 内皮细胞 血管通透性 VE-CADHERIN
下载PDF
基于时机理论的家庭康复训练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术后的影响
4
作者 彭君 吴华丽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5年第1期164-167,共4页
目的观察基于时机理论的家庭康复训练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影响。方法84例行PCI治疗的UAP患者,按照住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综合措施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 目的观察基于时机理论的家庭康复训练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影响。方法84例行PCI治疗的UAP患者,按照住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综合措施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基于时机理论的家庭康复训练干预。两组患者干预时间均为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6 min步行距离(6MWD)、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生活质量评分及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LVEF、6MWD、NYHA心功能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LVEF、6MWD、NYHA心功能分级均明显优于本组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LVEF(57.12±7.57)%高于对照组的(49.57±7.35)%,6MWD(436.91±24.76)m长于对照组的(417.17±23.93)m,NYHA心功能分级(1.37±0.35)级低于对照组的(1.71±0.42)级(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心绞痛稳定状态、躯体活动受限程度、疾病认知程度、治疗满意程度、心绞痛发作情况评分分别为(83.51±9.12)、(81.96±8.57)、(81.95±8.75)、(81.73±9.12)、(81.07±9.15)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17±8.13)、(71.35±7.84)、(72.06±7.92)、(71.74±8.01)、(70.45±8.74)分(P<0.05)。观察组患者MACE发生率(9.52%)明显低于对照组(26.19%)(P<0.05)。结论基于时机理论的家庭康复训练可改善UAP患者PCI术后心功能及生活质量,降低MACE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机理论 家庭康复训练 不稳定型心绞痛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不良心血管事件
下载PDF
辛伐他汀对大鼠冠状动脉微栓塞后心肌微小血管的影响及潜在机制 被引量:3
5
作者 马丽 韩红彦 戴文琴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8年第1期55-57,共3页
目的分析辛伐他汀干预对大鼠冠状动脉微栓塞(CME)后心肌微小血管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选取SPF级雄性SD大鼠60只,体质量230~260 g。将其随机分成4组,各15只:对照组(A组)、假手术组(B组)、冠状动脉微栓塞组(C组)、辛伐他汀干预组(D组)。... 目的分析辛伐他汀干预对大鼠冠状动脉微栓塞(CME)后心肌微小血管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选取SPF级雄性SD大鼠60只,体质量230~260 g。将其随机分成4组,各15只:对照组(A组)、假手术组(B组)、冠状动脉微栓塞组(C组)、辛伐他汀干预组(D组)。D组:制备CME模型后,辛伐他汀灌胃给药;C组:制备CME模型后,生理盐水灌胃;B组:仅开胸,给予生理盐水灌胃;A组:仅给予生理盐水灌胃。所有大鼠均于持续干预28 d后处死。测定心肌组织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水平。免疫组化检测心肌微小血管密度。结果免疫组化统计结果显示,与A组和B组比较,C组和D组微小血管密度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同时,与C组比较,D组的微小血管密度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和B组比较,C组NO和ET-1水平明显降低,hs-CRP水平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C组比较,D组NO和ET-1水平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辛伐他汀可能通过一氧化氮发挥冠状动脉微栓塞后心肌微小血管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微栓塞 微小血管 辛伐他汀 大鼠
下载PDF
优化内科学试题库建立与运用 被引量:3
6
作者 马丽 韩红彦 +2 位作者 李玉磊 朱鸣 李欢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第11期29-31,共3页
建立优化内科学试题库是教学活动的基本建设之一,既是对学生掌握知识情况的考核,也是对教师教学和管理水平的检验。医学教育不仅是理论教学,更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贯穿着“基础理论(医学)-基本知识(临床)-基本技能(实习)”这种三段式“... 建立优化内科学试题库是教学活动的基本建设之一,既是对学生掌握知识情况的考核,也是对教师教学和管理水平的检验。医学教育不仅是理论教学,更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贯穿着“基础理论(医学)-基本知识(临床)-基本技能(实习)”这种三段式“三基”学习全过程,但这种传统三段式教学模式往往因彼此衔接中有脱节而造成各种知识间纵、横向联系不足或缺失,影响学科间知识渗透与递进,从而使系统医学教育质量受到影响。如何使受教育者医学知识更加全面、系统和完整,进而培养出“三基”合格的医学生,我们尝试通过优化内科学试题库建立和改进方法,构建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融会贯通的多元化平台,以促进医学教育工作的改进和提高,达到提升医学教育质量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科学 试题库建立 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下载PDF
米波默森对降低Lp(a)水平疗效的meta分析
7
作者 刘柯 赵金河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25年第2期158-165,172,共9页
目的系统评价反义寡核苷酸(ASO)类药物米波默森(mipomersen)对降低心血管风险患者血浆脂蛋白a[Lp(a)]水平的疗效。方法所纳入研究中共包括1101例患者,其中mipomersen组660例,对照组441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中mipomersen可显著降... 目的系统评价反义寡核苷酸(ASO)类药物米波默森(mipomersen)对降低心血管风险患者血浆脂蛋白a[Lp(a)]水平的疗效。方法所纳入研究中共包括1101例患者,其中mipomersen组660例,对照组441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中mipomersen可显著降低Lp(a)水平[MD=-24.08,95%CI(-28.02,-20.14),P<0.0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可被显著提高[MD=3.47,95%CI(0.55,6.38),P=0.02],降低总胆固醇[MD=-23.49,95%CI(-30.18,-16.80),P<0.00001],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MD=-31.27,95%CI(-37.45,-25.09),P<0.00001],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MD=-16.15,95%CI(-26.76,-5.54),P=0.003],甘油三酯[MD=-18.37,95%CI(-28.16,-8.58),P=0.0002],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MD=-34.68,95%CI(-43.03,-26.32),P<0.00001],载脂蛋白B[MD=-32.57,95%CI(-37.35,-27.78),P<0.00001]。使用随机效应模型分析,与对照组相比,mipomersen在不良反应发生率如注射部位不良反应[RR=1.83,95%CI(0.48,6.91),P=0.37],流感样症状[RR=1.41,95%CI(0.83,2.40),P=0.20]等方面,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该药物具有良好的药物安全性。结论ASO类代表药物mipomersen能有效降低血浆中Lp(a)水平,同时也可以有效改善其他血脂指标;同时mipomersen亚组分析显示不良反应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表明该药物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义寡核苷酸 米波默森 脂蛋白A 随机对照试验
下载PDF
基于IMB模型的延续性护理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的康复效果观察
8
作者 彭君 吴华丽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24期3042-3044,共3页
目的:观察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IMB)模型的延续性护理对冠心病(CHD)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月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行PCI治疗的84例CH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 目的:观察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IMB)模型的延续性护理对冠心病(CHD)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月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行PCI治疗的84例CH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42)。对照组患者出院后给予常规延续性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出院后给予基于IMB模型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干预时间为6个月。分别采用修订版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HPLP-Ⅱ)、CHD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西雅图心绞痛问卷(SAQ)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健康促进生活方式、自我管理行为、生存质量的变化。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各项评分比较,观察组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732、4.536、6.125、5.032、3.942、6.592,P<0.05);观察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153、7.721、7.362、6.305、5.269、7.029、6.704,P<0.05);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371、6.172、6.353、5.923、6.441,P<0.05)。结论:基于IMB模型的延续性护理可明显改善CHD患者PCI术后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自我管理行为、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 延续性护理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肥胖、代谢综合征的病理生理联系及治疗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徐培成 张红 +2 位作者 程子敏 陈心雨(综述) 马丽(审校)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8期1176-1181,共6页
全球范围内超重和肥胖发生率持续上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首要危险因素是肥胖,在全世界肥胖人口数量升高的同时,OSAS患病率也不断上调。OSAS与肥胖密切相关,肥胖通过促进气道的可塌陷性等原因导致OSAS,OSAS通过睡眠减少... 全球范围内超重和肥胖发生率持续上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首要危险因素是肥胖,在全世界肥胖人口数量升高的同时,OSAS患病率也不断上调。OSAS与肥胖密切相关,肥胖通过促进气道的可塌陷性等原因导致OSAS,OSAS通过睡眠减少、食欲亢进等机制加重肥胖。肥胖极易引发代谢综合征(MS),OSAS对于MS具有促发效应,逆转肥胖可能是打破这一恶性循环的关键。对于OSAS,主要的传统疗法为无创呼吸机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此疗法虽然可使OSAS患者睡眠时的缺氧问题及呼吸暂停症状得到改善,但并不能改善患者的代谢状态。目前,对于OSAS治疗的最新进展包括运动、饮食控制等生活方式的干预,使用一些新上市的减肥药物及中药和中医点穴,同时使用设计的唱歌训练法等方式,以及目前仍处于研究阶段的棕色脂肪、基因靶向治疗等,这些新进展的发现可能是改善OSAS合并MS及肥胖患者预后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肥胖 代谢综合征 运动 饮食控制 减肥药物 中医点穴 唱歌训练
下载PDF
2型糖尿病与心力衰竭共病预防与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红 徐培成 马丽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4年第4期467-471,共5页
2型糖尿病(T2DM)和心力衰竭(HF)的发病率均呈上升趋势。两病常共存,与单一慢性疾病患者相比,共病患者存在较差的生活质量以及不良预后的问题。因此,对患单一疾病的患者进行早期识别和预防共病风险十分关键。该文对T2DM与HF共病预防与治... 2型糖尿病(T2DM)和心力衰竭(HF)的发病率均呈上升趋势。两病常共存,与单一慢性疾病患者相比,共病患者存在较差的生活质量以及不良预后的问题。因此,对患单一疾病的患者进行早期识别和预防共病风险十分关键。该文对T2DM与HF共病预防与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帮助临床医师早期识别合并高风险的单一疾病患者,并实施有效的药物干预来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心力衰竭 共病 药物
下载PDF
尼可地尔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术后的心肌保护作用 被引量:32
11
作者 韩红彦 贾海珍 +1 位作者 周琦 马丽 《疑难病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16-19,共4页
目的探讨尼可地尔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介入治疗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选取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共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9例,观察组在PCI术前(5±2)d开始服用尼可地尔5 mg,3次/d;术前2 h顿服10 mg,术后继续给予5 mg,每天3... 目的探讨尼可地尔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介入治疗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选取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共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9例,观察组在PCI术前(5±2)d开始服用尼可地尔5 mg,3次/d;术前2 h顿服10 mg,术后继续给予5 mg,每天3次,服用4周;对照组不服用尼可地尔,其他治疗相同;观察PCI术中心绞痛发作及心电图变化;检测PCI术前、术后6 h及24 h的肌钙蛋白1(cTnI)和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浓度;多普勒超声观察PCI术前及术后1周、4周心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PCI术中心绞痛发生5例(11.1%),低于对照组16例(32.7%)(x^2=6.863,P=0.012);术中球囊扩张时观察组缺血性心电图改变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46.7%vs.65.3%,x^2=5.257,P=0.037);ST段下降幅度分别为(0.03±0.04)mV和(0.05±0.05)m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57,P=0.037)。术后6 h和24 h肌钙蛋白Ⅰ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0.032±0.056)U/L、(0.059±0.071)U/L,对照组(0.134±0.193)U/L、(0.366±0.210)U/L,t=2.035,P=0.044;t=8.365,P=0.001];PCI术后4周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值高于对照组[(67.5±6.8)%vs.(64.1±8.1)%,t=2.194,P=0.031]。结论尼可地尔可以减少PCI术中心绞痛发作和缺血改变,减轻心肌损伤,长期服用可进一步改善患者的左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不稳定型 尼可地尔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缺血预适应
下载PDF
厄贝沙坦联合倍他乐克对老年心房颤动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婧 周琦 +2 位作者 马丽 胡良坤 韩红彦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6467-6468,共2页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一种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具有较高的发病及死亡率〔1〕。正常人群中,房颤的发病率大概是0.77%,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超过70岁的人群房颤的发病率超过6%〔2〕。这种高发率使得心血管并发症(如恶性...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一种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具有较高的发病及死亡率〔1〕。正常人群中,房颤的发病率大概是0.77%,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超过70岁的人群房颤的发病率超过6%〔2〕。这种高发率使得心血管并发症(如恶性心律失常、脑卒中及心衰等)的发生率也有所上升。阵发性房颤中应用厄贝沙坦能有效减少初发房颤及永久性房颤的发生率〔3〕。β受体阻滞剂如倍他乐克能够直接抑制交感活性,从而在房颤中有着重要的应用〔4〕。本研究探讨倍他乐克与厄贝沙坦联用在老年房颤患者中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厄贝沙坦 倍他乐克 心房颤动
下载PDF
射频消融术对房颤患者左心房容积结构及收缩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马丽 李婧 +1 位作者 贾海珍 杨威 《吉林医学》 CAS 2018年第6期1129-1131,共3页
目的:观察射频消融术对房颤(AF)患者左心房容积结构及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行射频消融术治疗的AF患者47例为研究对象,术后6个月根据疗效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查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左心房容积结构指标(... 目的:观察射频消融术对房颤(AF)患者左心房容积结构及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行射频消融术治疗的AF患者47例为研究对象,术后6个月根据疗效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查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左心房容积结构指标(前后径、上下径、左右径及最大容积)变化,同时还分别测量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天及治疗6个月后二尖瓣血流频谱A峰峰值流速(VA)、左房射血力(LAF)、舒张晚期心肌组织运动峰速(Va)等左房收缩功能指标变化。结果:47例AF患者均完成射频消融术治疗,术后未出现心包压塞、死亡等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6个月,32例患者治疗成功,15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31.9%。未复发组患者治疗后左心房容积结构指标(前后径、上下径、左右径及最大容积)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复发组治疗后(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1天左房收缩功能指标(VA、LAF、Va)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未复发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左房收缩功能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复发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左房收缩功能指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射频消融术治疗AF患者可导致左房结构重构逆转,对左心房收缩功能也不会导致长期损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消融术 房颤 左心房 重构
下载PDF
高血压心脏病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患者血浆正五聚蛋白3变化及缬沙坦干预作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周琦 吴华丽 《疑难病杂志》 CAS 2013年第11期828-831,共4页
目的观察正五聚蛋白3(PTX3)在高血压心脏病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HFNEF)患者中的水平以及缬沙坦干预前后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连续选取HFNEF患者80例为观察组,以同期就诊的高血压心脏病无心力衰竭患者40例为对照组。观察... 目的观察正五聚蛋白3(PTX3)在高血压心脏病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HFNEF)患者中的水平以及缬沙坦干预前后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连续选取HFNEF患者80例为观察组,以同期就诊的高血压心脏病无心力衰竭患者40例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Ⅰ组(缬沙坦胶囊80 mg,每日1次)40例和观察Ⅱ组(缬沙坦胶囊160 mg,每日1次)40例。收集所有受试者一般临床资料和心脏多普勒超声指标,检测其外周血PTX3、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N-端脑钠前体(NT-proBNP)水平。6个月后对上述指标进行复查,并予以比较、分析。结果(1)治疗前,观察Ⅰ和Ⅱ组PTX3、hs-CRP、NT-proBNP水平和E/E'、LAVI明显高于对照组,E/A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治疗6个月后,观察Ⅰ和Ⅱ组PTX3、hs-CRP、NT-proBNP水平和E/E、LAVI明显低于治疗前,E/A则明显高于治疗前,其中观察Ⅱ组较观察Ⅰ组改变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Pearson直线性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PTX3差值与NT-proBNP差值、E/E'差值、LAVI差值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568、0.531、0.416,P<0.01),与E/A差值呈负相关(r=-0.452,P<0.01),而与hs-CRP、LVEF差值均无相关性(r分别为0.132、0.126,P>0.05)。结论炎性反应可能参与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左室射血分数正常的心力衰竭进程。缬沙坦可以通过抗炎作用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五聚蛋白3 高血压心脏病 心力衰竭 左室射血分数正常 缬沙坦
下载PDF
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伴阵发性房颤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婧 周琦 +2 位作者 马丽 胡良坤 韩红彦 《广西医学》 CAS 2015年第5期614-616,共3页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伴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效果。方法将高血压伴阵发性房颤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均给予降压、对症等常规治疗,研究组加服替米沙坦,对照组加服苯磺酸氨氯地平,均1次/d,疗程12个月。比较...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伴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效果。方法将高血压伴阵发性房颤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均给予降压、对症等常规治疗,研究组加服替米沙坦,对照组加服苯磺酸氨氯地平,均1次/d,疗程12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左心房内径(LAD)、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心率、血压水平及房颤复发率。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血压均下降(P<0.05),但治疗后两组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研究组LAD明显缩小、hs-CRP水平明显下降(P<0.05),但对照组治疗前后LAD、hs-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米沙坦能有效地降低高血压伴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房颤复发率,缩小左心房内径、降低hs-CRP水平,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阵发性房颤 替米沙坦
下载PDF
地尔硫䓬缓解PCI术后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6
作者 周琦 史玲 +1 位作者 潘云红 王莹 《疑难病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观察地尔硫(?)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共180例,随机分为地尔硫(?)治疗组102例和常规治疗对照组78例。比较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术前与术后0 h、24 h、14 d、3个月时... 目的观察地尔硫(?)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共180例,随机分为地尔硫(?)治疗组102例和常规治疗对照组78例。比较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术前与术后0 h、24 h、14 d、3个月时血压、心率、心肌氧耗量、C反应蛋白以及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均显著减少,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术后0h2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心肌氧耗量和C反应蛋白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在术后24h、14 d、3个月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LVEF与LVFS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2组治疗后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地尔硫(?)能显著缓解PCI术后心绞痛、改善左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尔硫䓬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绞痛
下载PDF
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患者恢复效果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8
17
作者 刘敏 王可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0年第13期61-63,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患者恢复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PCI术患者90例,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患者恢复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PCI术患者90例,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恢复效果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恢复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PCI术患者中的应用,能促进病情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康复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PCI术 恢复效果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强化调脂治疗老年女性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8
作者 韩红彦 杨静 《疑难病杂志》 CAS 2010年第8期575-577,共3页
目的观察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女性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老年女性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1例,2组患者均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阿托伐他汀20 mg,治疗组加用阿托伐他汀40 mg,均每天1次。治... 目的观察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女性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老年女性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1例,2组患者均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阿托伐他汀20 mg,治疗组加用阿托伐他汀40 mg,均每天1次。治疗1个月后对2组患者进行实验室检查和不良事件评估。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显著改善,且治疗组TC、LDL-C、hs-CRP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缺血事件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1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均轻微。结论应用较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女性急性冠脉综合征安全性良好,抗炎、调脂效果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急性冠脉综合征 高敏C反应蛋白 老年女性
下载PDF
护患纠纷的成因与防范对策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莹 吴华丽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年第7期126-128,共3页
护患纠纷是指护患双方对护理过程及其后果作评价时所产生的分歧[1]。随着人们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健康观念的转变,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不断地增强,对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技术水平及服务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患... 护患纠纷是指护患双方对护理过程及其后果作评价时所产生的分歧[1]。随着人们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健康观念的转变,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不断地增强,对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技术水平及服务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患者用法律衡量护理行为和后果的意识不断增强,护患纠纷的发生呈上升趋势[3]。因此,在医疗护理过程中,良好的护患关系可以使患者摆脱不良因素的干扰,始终处于接受诊治的最佳状态,积极配合医疗护理工作。同时处理好护患关系也是预防纠纷的最好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患纠纷 医疗护理工作 成因 自我保护意识 护理过程 法律意识 护患关系 健康观念
下载PDF
通心络胶囊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治疗中的免疫调节作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韩红彦 贾海珍 潘云红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10期8-10,共3页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清中炎症细胞因子INF-γ、MMP-9和T淋巴细胞CD4^+CD25^+、CD4^+CD28^-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共4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单独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次,1次/d),B组同...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清中炎症细胞因子INF-γ、MMP-9和T淋巴细胞CD4^+CD25^+、CD4^+CD28^-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共4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单独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次,1次/d),B组同时给予通心络胶囊(4粒/次,3次/d)和阿托伐他汀(用法同A组),均连续服用4周。使用ELISA检测服药前后外周血清中促炎症细胞因子INF-γ、MMP-9的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服药前后T细胞亚组淋巴细胞的比例改变。结果:B组患者服药后外周血中INF-γ、MMP-9表达水平明显降低,CD4^+CD28^-T细胞表达降低,CD4^+CD25^+Tregs表达上调(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可下调急性冠脉综合征患外周血炎症因子的表达,减少炎症反应,且可以调节CD4^+CD28^-T细胞和CD4^+CD25^+Treg细胞数量,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治疗中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心络 急性冠脉综合征 炎症因子 T淋巴细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