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武汉药品医疗器械检验所2008—2017年外部审核不符合项浅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左毅 高秋芳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73-275,共3页
汇总武汉药品医疗器械检验所2008—2017年来外部现场评审不符合项的要素、部门、性质等分布情况,分析产生原因,明确关键控制点并提出改进措施,以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关键词 外部评审 不符合项 改进措施
下载PDF
2011~2013年武汉药品医疗器械检验所抽验药品质量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左毅 费路华 《中国药师》 CAS 2016年第1期146-149,共4页
目的:对武汉药品医疗器械检验所抽验药品的质量状况进行评价。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武汉药品医疗器械检验所2011~2013年抽验药品的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1-2013年抽验药品批次分别为3280批、3614批、2804批,不合格率... 目的:对武汉药品医疗器械检验所抽验药品的质量状况进行评价。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武汉药品医疗器械检验所2011~2013年抽验药品的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1-2013年抽验药品批次分别为3280批、3614批、2804批,不合格率分别为18.2%、12.6%、6.5%。原料药、化学药品、抗生素制剂、中成药、中药材(饮片)、辅料(胶囊壳)的不合格平分别为0.7%、10.5%、1.4%、9.6%、36.6%、14.0%,其中中药材(饮片)每年的不合格率居高不下,主要不合格项目为性状和鉴别。结论:各类药品均存在一定的质量问题,其中中药材(饮片)存在较大问题,监督管理部门要加大监督和惩处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抽验 质量分析
原文传递
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机构科研制约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陈丽 《现代食品》 2018年第8期95-96,109,共3页
为了更好地提高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机构科研能力,本文对发展科学研究的重要性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制约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检验检测机构科研工作的措施。
关键词 食品检验 药品检验 检测机构
下载PDF
亚硫酸盐在药品监督管理中的安全性控制
4
作者 李恒 李克 +1 位作者 吴健鸿 晏菊姣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27-734,共8页
亚硫酸盐类抗氧化剂具较强的还原性,多年来作为常用辅料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及药品中,某些注射剂中甚至非法添加此类抗氧化剂以保证药品质量。抗氧剂的使用解决了部分药物在高温灭菌和储存过程中易被氧化的难题,但由此引发的毒副反... 亚硫酸盐类抗氧化剂具较强的还原性,多年来作为常用辅料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及药品中,某些注射剂中甚至非法添加此类抗氧化剂以保证药品质量。抗氧剂的使用解决了部分药物在高温灭菌和储存过程中易被氧化的难题,但由此引发的毒副反应不容忽视。中国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亚硫酸盐在药品中使用以及药品标签规范等方面的管理十分重视。该文全面汇总和分析了国内外药典及其他质量标准中亚硫酸盐类及其他原辅料、制剂中亚硫酸盐(包括二氧化硫)的检测方法收载情况,为进一步开展药品中亚硫酸盐检测方法研究、限度制定及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硫酸盐 辅料 安全性 药品监督管理
下载PDF
药品杂质遗传毒性评价的概述 被引量:3
5
作者 张玉英 李薇 潘卫松 《药品评价》 CAS 2021年第4期203-207,共5页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药品杂质遗传毒性评价的进展。药品遗传毒性评价的结果直接关系到药品杂质限度的制定,各种杂质的遗传毒性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迅猛,在现阶段条件下,使用计算机预测药品杂质的遗传毒性;探索以γH2AX为代表的生物标...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药品杂质遗传毒性评价的进展。药品遗传毒性评价的结果直接关系到药品杂质限度的制定,各种杂质的遗传毒性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迅猛,在现阶段条件下,使用计算机预测药品杂质的遗传毒性;探索以γH2AX为代表的生物标志物检测替代传统的体内外遗传毒性检测体系;并使用斑马鱼模式动物对其遗传毒性进行验证是行之有效的杂质遗传毒性评价策略。建立从计算机预测(in silico)、体外生物标志物(in vitro)到体内验证(in vivo)的药品杂质遗传毒性评价平台,有助于建立科学的杂质控制标准,提高药品质量的科学性,药品杂质遗传毒性评价水平的提升对于建设药品关键质量属性评价平台水平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杂质 γH2AX 遗传毒性 安全性评价 综述
下载PDF
复方首乌补液质量标准提升研究
6
作者 余平 范晓磊 +1 位作者 李恒 陆海涛 《中国药业》 2025年第7期69-72,共4页
目的提升复方首乌补液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黄芪、五味子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的含量,色谱柱为GL Science Inc ODS-C_(18)柱(250 mm×4.6 m... 目的提升复方首乌补液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黄芪、五味子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的含量,色谱柱为GL Science Inc ODS-C_(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20︰80,V/V),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320 nm,进样量为10μL。结果黄芪、五味子的薄层色谱斑点显色清晰,且阴性对照无干扰。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的质量浓度在3.428~171.398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线性关系良好(r=1.0000,n=6);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结果的RSD均低于2.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70%,RSD为1.06%(n=18)。样品中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的含量为0.208~0.642 mg/mL(n=9)。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专属性、重复性均良好,结果准确,可用于复方首乌补液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首乌补液 薄层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黄芪 五味子 2 3 5 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
下载PDF
两种基源狗脊贯众药材的区分及质量评价
7
作者 汪慧 范晓磊 蒋艳 《药学前沿》 2025年第4期567-574,共8页
目的对乌毛蕨科狗脊属植物狗脊蕨Woodwardia japonica(L.f.)Smith和单芽狗脊蕨Woodwardia unigemmata(Makino)Nakai的药材进行区分和评价,为狗脊贯众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集不同产地的狗脊蕨贯众和单芽狗脊蕨贯众药材,建立定... 目的对乌毛蕨科狗脊属植物狗脊蕨Woodwardia japonica(L.f.)Smith和单芽狗脊蕨Woodwardia unigemmata(Makino)Nakai的药材进行区分和评价,为狗脊贯众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集不同产地的狗脊蕨贯众和单芽狗脊蕨贯众药材,建立定性定量测定方法对两种基源药材进行鉴别研究和质量比较。结果归纳整理了狗脊蕨贯众和单芽蕨狗脊贯众药材在性状、显微特征方面的差异,建立了专属性较强的TLC鉴别、HPLC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二者性状及显微特征相似,但狗脊蕨叶柄残基横切面分体中柱2~4个,而单芽狗脊蕨为5~8个;狗脊蕨TLC色谱斑点和HPLC色谱峰均少于单芽狗脊蕨;狗脊蕨和单芽狗脊蕨中原儿茶醛与原儿茶酸的含量无明显差异。结论本研究可有效区分狗脊蕨贯众和单芽狗脊蕨贯众药材,为其质量评价和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狗脊蕨贯众 单芽狗脊蕨贯众 区分 黄酮 酚酸 薄层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 质量评价
下载PDF
国产肠溶片抽检不合格信息统计及质量风险浅析
8
作者 吴艳琳 王姗姗 +1 位作者 乔戈 聂小春 《药学前沿》 2025年第4期582-587,共6页
目的通过汇总武汉药品医疗器械检验所在日常监督抽检中发现的市售双氯芬酸钠肠溶片溶出度异常结果,分析我国肠溶片质量现状。方法通过系统收集和梳理肠溶片不合格记录中产品名称、不合格项目、生产企业、抽样所在地、批号及年份等信息,... 目的通过汇总武汉药品医疗器械检验所在日常监督抽检中发现的市售双氯芬酸钠肠溶片溶出度异常结果,分析我国肠溶片质量现状。方法通过系统收集和梳理肠溶片不合格记录中产品名称、不合格项目、生产企业、抽样所在地、批号及年份等信息,进行文献检索、归类与原因分析。结果本次统计的54个品种肠溶片中,有15个品种存在124批次不合格记录,其中的10个品种共78批次溶出度项目不合格。结论肠溶片溶出度项目不合格与肠溶衣材料、包衣工艺、产品贮藏条件等存在密切联系,可通过改进包衣材料、优化工艺参数、加强日常监督抽检等措施,提高肠溶片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抽检 肠溶片 溶出度 监管
下载PDF
我国进口药品监管现状与建议 被引量:6
9
作者 李娟 高秋芳 +1 位作者 杨兴明 张庆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37-838,共2页
该文通过总结日常工作,实地走访,结合文献查询和综合分析的方法,介绍进口药品的管理现状,提出建议。进口药品有其自身特点,应当完善信息平台,落实电子监管的实施,进一步加强监管。
关键词 进口药品 监管 注册
下载PDF
武汉某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住院患者中药使用情况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周琴 安薇 +2 位作者 夏飞 张明伟 李克 《中国药业》 CAS 2021年第10期96-96,I0001-I0003,共4页
目的探讨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住院患者中药使用情况。方法收集住院患者2020年1月1日至3月10日防治COVID-19用药方案涉及的中药处方,统计处方涉及药物的使用频次、功效归类、药性、药味、归经等,并进行因子分析、聚类分析。... 目的探讨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住院患者中药使用情况。方法收集住院患者2020年1月1日至3月10日防治COVID-19用药方案涉及的中药处方,统计处方涉及药物的使用频次、功效归类、药性、药味、归经等,并进行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方剂102首,涉及中药127味,累计使用频次1490次。使用频次不低于10次的中药有50种,排前3位的分别为甘草、黄芩和杏仁;功效以补虚、清热、化痰止咳平喘和化湿为主;药性以温性为主,其次为寒性、平性;药味以苦味为主,其次为辛味、甘味;归经以肺经为主,其次为脾经、胃经。得到11个公因子;可聚为9类。结论该院住院患者防治COVID-19中医药方案以化湿解毒为主,寒者温化,热者泻火,同时进行宣肺平喘、补气健脾、养阴生津、理气活血等综合调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中药 处方点评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无菌药品生产环境悬浮粒子的不确定度评定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薇 《中国当代医药》 2015年第3期188-190,共3页
目的分析影响无菌药品生产工艺环境中悬浮粒子不确定度的来源,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方法分析影响因素,建立数学模型,评价测量过程中各不确定度分量。结果取Κ=2(95%置信概率)时,扩展不确定度为U(M0.05)=5364粒/m3,U(M5)=88粒/m3。结... 目的分析影响无菌药品生产工艺环境中悬浮粒子不确定度的来源,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方法分析影响因素,建立数学模型,评价测量过程中各不确定度分量。结果取Κ=2(95%置信概率)时,扩展不确定度为U(M0.05)=5364粒/m3,U(M5)=88粒/m3。结论对无菌药品生产工艺环境的悬浮粒子数的不确定度主要是由仪器的测量性能和采样点的分布及测量引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菌工艺环境 悬浮粒子 不确定度
下载PDF
食品检验检测机构质量管理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及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郑雪利 陈冉 +3 位作者 邱艳 朱贞映 涂文博 郭亚鹏 《食品安全导刊》 2023年第25期34-37,共4页
针对当前形势下食品检验检测机构在“双随机、一公开”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本文根据法律法规、国家标准、规章制度要求等,汇总食品检验检测机构存在的常见问题,并对其问题来源进行分析和阐释,旨在为指导食品检验检测机构正确认识问题、理... 针对当前形势下食品检验检测机构在“双随机、一公开”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本文根据法律法规、国家标准、规章制度要求等,汇总食品检验检测机构存在的常见问题,并对其问题来源进行分析和阐释,旨在为指导食品检验检测机构正确认识问题、理解问题、纠正问题以及提升质量管理水平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检验检测机构 质量管理 问题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外亚硫酸盐及其添加剂安全性研究文献计量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克 毕宏煜 +5 位作者 蔡沅璇 赵宇航 上官小芳 陈哲锐 黄锐 吴健鸿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35-744,共10页
目的分析并总结近40年来国内外关于亚硫酸盐及其添加剂安全性研究的热点、规律和分布情况,为促进我国未来亚硫酸盐及其添加剂的安全性研究与监督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在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和中国国家知识基础设施(CNKI)数据库中... 目的分析并总结近40年来国内外关于亚硫酸盐及其添加剂安全性研究的热点、规律和分布情况,为促进我国未来亚硫酸盐及其添加剂的安全性研究与监督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在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和中国国家知识基础设施(CNKI)数据库中,以“亚硫酸盐”“添加剂”“安全性”等主题词组成检索式进行文献检索,借助CiteSpace软件对筛选后文献的合作网络以及关键词网络进行可视化处理与分析,总结国内外研究现状。结果国内外的研究热点普遍集中在对亚硫酸盐及其添加剂的不良事件报道与安全性综述、安全性研究、新型检测方法的研究与实际应用4个方面。此外,国外还开展了亚硫酸盐与其他药物联用的不良反应组合探索、相关产品的上市后安全性评价等研究;我国则对于亚硫酸盐的新应用、中药材中亚硫酸盐的检测以及亚硫酸盐限量标准设定展开了更多的研究。结论我国现有研究力度有待加强且深度不足,导致安全性基础研究与监督管理脱节。加强国内外更多主体的合作、拓宽研究范围主动引入风险管理研究、加强相关产品上市后安全性监督管理,是促进亚硫酸盐及其添加剂安全性保障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硫酸盐 添加剂 安全性 CITESPACE 文献计量
下载PDF
吸入气雾剂递送剂量均一性考察抽样方案对比分析
14
作者 晏菊姣 耿颖 +2 位作者 魏宁漪 李苗 陈华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10期81-86,共6页
目的比较吸入气雾剂递送剂量均一性考察中不同抽样方案的差异。方法汇总2020年版《中国药典(四部)》(简称ChP)、《European Pharmacopoeia 11.0(VolumeⅠ)》(简称EP)/《British Pharmacopoeia 2023(VolumeⅢ)》(简称BP)、《USP-NF onlin... 目的比较吸入气雾剂递送剂量均一性考察中不同抽样方案的差异。方法汇总2020年版《中国药典(四部)》(简称ChP)、《European Pharmacopoeia 11.0(VolumeⅠ)》(简称EP)/《British Pharmacopoeia 2023(VolumeⅢ)》(简称BP)、《USP-NF online 2024》(简称USP)及我国进口药品注册标准(简称JX)中吸入气雾剂递送剂量均一性考察的抽样方案和判定标准。以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气雾剂为例,按ChP及USP抽样方案分别测定4家企业(企业A,B,C,D)6批样品的递送剂量均一性。采用蒙特卡洛模拟法进行数据模拟,并绘制工作特性曲线。结果按ChP抽样方案,样品的递送剂量均一性均符合规定;按USP抽样方案,仅企业C有1批样品的平均递送剂量不符合规定(低于70μg),且与企业D样品比较差异显著(P<0.05)。ChP的工作特性曲线较其他3种判定标准更宽,接受区域更广;EP/BP与JX抽样方案第一阶段接受概率和总接受概率均较接近;USP与JX抽样方案在标准差较小(≤6)时几乎相同,随着标准差的增大,前者的第一阶段接受概率和总接受概率下降程度更显著,在标准差≥10的情况下,其总接受概率<90%。结论不同抽样方案对吸入气雾剂递送剂量均一性的接受概率存在一定差异,USP较ChP,EP/BP,JX对变异较大的产品容忍度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入气雾剂 药典 递送剂量均一性 抽样方案 工作特性曲线 蒙特卡洛模拟法
下载PDF
含灵芝多糖的复方制剂免疫调节功能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磊 梁峰 +4 位作者 赵宏伟 宁德山 尹丽华 叶小敏 尹国骁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338-349,共12页
目的:评价含灵芝多糖的复方制剂免疫调节功能及安全性。方法:参照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2003版),通过测定正常小鼠淋巴细胞增殖能力、耳肿胀程度、溶血空斑数、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分别从细胞免疫、体液... 目的:评价含灵芝多糖的复方制剂免疫调节功能及安全性。方法:参照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2003版),通过测定正常小鼠淋巴细胞增殖能力、耳肿胀程度、溶血空斑数、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分别从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及非特异性免疫综合评价含灵芝多糖的复方制剂免疫调节功能;通过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细菌回复突变(Ames)试验和大鼠30 d喂养试验综合评价其安全性。结果:在细胞免疫试验中,受试物对刀豆蛋白A(ConA)诱导的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和耳肿胀程度均无显著影响(P>0.05);在体液免疫试验中,受试物低剂量组(0.17 g/kg)、中剂量组(0.33 g/kg)、高剂量组(1.00 g/kg)分别使小鼠抗体生成细胞数目提高10.98%、12.08%、17.63%(P<0.05);在非特异性免疫试验中,受试物中剂量组、高剂量组能显著提高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P<0.05)和NK细胞活性(P<0.01)。受试物对雌雄小鼠急性经口剂量最大耐受量(MTD)均大于42.56 g/kg,属无毒级物质;Ames试验结果阴性,未见致突变作用;大鼠30 d喂养试验中,受试物各剂量组对大鼠体质量、周食物利用率、血常规指标、血液生化学指标及主要脏器系数均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组织学检查未发现明显病理变化。结论:含灵芝多糖的复方制剂可以调节小鼠免疫功能,作为保健食品食用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多糖 灵芝酸A 复方制剂 安全性 免疫调节
下载PDF
市售植物油中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污染水平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侯靖 卢跃鹏 +3 位作者 周晓婷 赵礼阳 刘沁颖 刘梦婷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5-91,共7页
为了调查市售植物油中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污染情况并为市场监管和行业质量提升提供技术依据,采用~(13)C同位素稀释-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市售13种共48批次植物油样品中3-氯-1,2-丙二醇(3-MCPD)酯、2-氯-1,3-丙二醇(2-MCPD)酯和缩水... 为了调查市售植物油中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污染情况并为市场监管和行业质量提升提供技术依据,采用~(13)C同位素稀释-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市售13种共48批次植物油样品中3-氯-1,2-丙二醇(3-MCPD)酯、2-氯-1,3-丙二醇(2-MCPD)酯和缩水甘油酯含量进行检测,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植物油中豆甾二烯含量进行检测,分析氯丙醇酯、缩水甘油酯和豆甾二烯含量之间的相关性,并考察精炼工序(脱色、脱臭)对植物油中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所采用的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检测方法平均回收率为102.0%~110.4%,相对标准偏差小于或等于11.10%,且该方法测试结果均为满意;39批次样品中3-MCPD酯含量超过100μg/kg,范围为126~4252μg/kg,超过欧盟限量的有1批次,超标率为2.1%;32批次样品中2-MCPD酯含量超过100μg/kg,范围为101~2192μg/kg;34批次样品中缩水甘油酯含量超过100μg/kg,范围为109~4593μg/kg,超过欧盟限量的有6批次,超标率为12.5%;未精炼油脂(豆甾二烯含量小于0.1 mg/kg)中氯丙醇酯与缩水甘油酯含量均在定量限(100μg/kg)以下;3-MCPD酯含量与2-MCPD酯含量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而与缩水甘油酯、豆甾二烯含量之间不具有相关性,缩水甘油酯含量与豆甾二烯含量之间同样不具有相关性;精炼过程,特别是脱臭过程会导致氯丙醇酯与缩水甘油酯的产生。综上,市售植物油中缩水甘油酯污染情况相对较为严重,其污染原因与植物油精炼过程有关,需要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油 氯丙醇酯 缩水甘油酯 油脂精炼 豆甾二烯
下载PDF
国内外政策工具视角下亚硫酸盐类药用辅料及添加剂风险控制措施
17
作者 李克 朱珺 +5 位作者 蔡沅璇 赵宇航 上官小芳 陈哲锐 黄锐 吴健鸿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45-751,共7页
目的 分析国内外亚硫酸盐类药用辅料和食品添加剂风险控制政策的使用情况,为优化政策提供参考意见。方法 基于政策工具视角,构建政策工具-风险来源-国家/地区的三维政策分析框架,对纳入政策文件进行分析和编码。结果 共纳入政策文件101... 目的 分析国内外亚硫酸盐类药用辅料和食品添加剂风险控制政策的使用情况,为优化政策提供参考意见。方法 基于政策工具视角,构建政策工具-风险来源-国家/地区的三维政策分析框架,对纳入政策文件进行分析和编码。结果 共纳入政策文件101份,政策条目编码163条,政策发布年份为2000—2022年。强制性、混合性、自愿性政策工具分别占70.55%、16.56%、12.88%。结论 各类型政策工具内部使用频数差异大,使用结构不均衡。我国对亚硫酸盐类药用辅料缺少针对性管理政策,在食品药品标签无含量说明,有待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硫酸盐 药用辅料 食品添加剂 政策工具 风险控制 文本量化分析
下载PDF
天山假狼毒化学成分及抗菌活性研究
18
作者 张梦雪 方容 +4 位作者 杨金花 雷亮 徐玲 宫立孟 宋红萍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68-570,共3页
目的研究瑞香科植物天山假狼毒Stelleropsis tianschanica(Pobed)的化学成分及抗菌活性。方法采用柱色谱的分离方法对天山假狼毒的95%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利用核磁共振NMR、高分辨质谱等方法,结合理化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滤纸片法... 目的研究瑞香科植物天山假狼毒Stelleropsis tianschanica(Pobed)的化学成分及抗菌活性。方法采用柱色谱的分离方法对天山假狼毒的95%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利用核磁共振NMR、高分辨质谱等方法,结合理化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滤纸片法对不同浓度的单体化合物的抗菌活性进行筛选。结果从天山假狼毒中分离鉴定11个化合物,分别为:(E)-11-methoxy-11-oxoundec-2-enoic acid(1)、Methyl-(E)-9-oxooctadec-10-enoate(2)、3-Hydroxyphthalimide(3)、Dimethyl hexadecanedioate(4)、Octadecane-1,18-dimethylester(5)、壬二酸氢甲酯(6)、正十六烷酸(7)、bothrioclinin(8)、Daphnolon(9)、β-谷甾醇(10)、芝麻素(11)。化合物7(128μ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一定抑制活性,抑菌圈大小为8.65 mm。化合物9(128μg/ml和64μg/ml)对鲍曼不动杆菌有抑制活性,抑菌圈大小分别为12.65 mm和8.05 mm。结论化合物1~9为首次从天山假狼毒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3的碳谱数据为首次报道。化合物7和化合物9均表现出一定的抗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假狼毒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抗菌活性
原文传递
基于CiteSpace的吸入制剂安全性与风险控制研究
19
作者 魏正然 姜雁琼 +5 位作者 史天资 蔡沅璇 赵宇航 上官小芳 黄锐 李克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93-999,共7页
目的分析近20年国内外吸入制剂安全性研究的热点、规律和分布情况,并对吸入制剂安全性与风险控制研究现状进行总结。方法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有关吸入制剂安全性与风险管理的文献为对象,借助Excel 2021、CiteSpace6.1.R3... 目的分析近20年国内外吸入制剂安全性研究的热点、规律和分布情况,并对吸入制剂安全性与风险控制研究现状进行总结。方法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有关吸入制剂安全性与风险管理的文献为对象,借助Excel 2021、CiteSpace6.1.R3软件对年度发文量、国家、机构、作者以及关键词共现、聚类、突现情况进行可视化处理并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365篇,吸入制剂的安全性与风险控制领域在2002-2018年期间内发文量均在每年30篇以下,2019年后年发文量突破30篇。通过分析国家、机构合作网络可知,发文量前四的国家是美国、英国、德国、中国,发文量前3的机构是阿斯利康公司、葛兰素史克公司、辉瑞公司。通过分析作者合作网络可知,欧美作者间的合作网络形成较早,2002年就已经出现一定的研究团体,而我国在2020年才形成较集中的合作网络。结论近20年来,关于吸入制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安全性与功效方面,关于其风险控制的研究较少,存在安全评估与风险评估相脱节的现象,未来的关注点可能集中吸入制剂不良反应评估和风险管理研究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入制剂 安全性 风险控制
下载PDF
国内抗体药物安全性及风险研究的CiteSpace文献计量分析
20
作者 彭月 刘玲玲 +7 位作者 蔡沅璇 赵宇航 上官小芳 李康玲 陈哲锐 李克 黄锐 卢圆圆 《中国药师》 CAS 2024年第6期1019-1027,共9页
目的分析近10年国内抗体药物安全性及风险研究的发展现状、最新的研究热点及前沿。方法利用CiteSpace 6.2.R2软件分析2012—2022年CNKI、万方、VIP数据库中抗体药物安全性及风险相关的全部文献。结果3个数据库共获得2773篇文献,去重后导... 目的分析近10年国内抗体药物安全性及风险研究的发展现状、最新的研究热点及前沿。方法利用CiteSpace 6.2.R2软件分析2012—2022年CNKI、万方、VIP数据库中抗体药物安全性及风险相关的全部文献。结果3个数据库共获得2773篇文献,去重后导入CiteSpace,最后纳入分析的文献1870篇,近10年来抗体药物安全性与风险研究领域发文量在2012—2019年维持在每年100篇左右,自2020年以后文章发表数量开始攀升,在2021—2022年年发文量增长至300篇左右;国内机构合作网络图谱显示,抗体药物安全性及风险研究的各研究机构之间缺乏合作,主要是医院在进行该领域的研究,研究主体类型相对单一。作者合作网络图谱显示,以李波、杨艳伟、林志等所在团队为该研究领域的核心团队合作最为紧密,而高产作者之间合作较少,另外有部分专家学者是以个人或小团体独自进行研究,研究热点集中在不良反应、安全性、贝伐珠单抗、利妥昔单抗、Meta分析等方面。结论国内近10年主要集中于研究抗体药物的临床有效性与安全性方面,鲜有学者研究探讨关于抗体药物的风险。因此,未来有待关注和重视对抗体药物风险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药物 CITESPACE 安全性 风险 不良反应 文献计量学 药物安全 风险管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