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睑板腺癌的治疗研究进展
1
作者 黄文停(综述) 刘慧霞(审校) 倪梦圆 《现代医药卫生》 2023年第22期3921-3924,3930,共5页
睑板腺癌是源于机体睑板腺和睫毛的皮脂腺癌,位居我国眼睑恶性肿瘤第2位,发病率仅次于基底细胞癌。由于其易误诊、高复发、局部扩散及远处转移的特点,早期诊断及治疗对患者尤为重要。目前,睑板腺癌的治疗仍以手术为主,但随着手术及放射... 睑板腺癌是源于机体睑板腺和睫毛的皮脂腺癌,位居我国眼睑恶性肿瘤第2位,发病率仅次于基底细胞癌。由于其易误诊、高复发、局部扩散及远处转移的特点,早期诊断及治疗对患者尤为重要。目前,睑板腺癌的治疗仍以手术为主,但随着手术及放射治疗方式的改进、相关基因的发现、局部化学治疗药物的使用,以及光动力疗法的出现,睑板腺癌的治疗选择方式越来越多。该文就近年来国内外睑板腺癌的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睑板腺癌 治疗 眼睑重建 综述
下载PDF
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8
2
作者 刘慧霞 高平 金伟 《临床眼科杂志》 2016年第4期367-368,共2页
目的观察鼻腔内窥镜下行鼻腔泪囊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慢性泪囊炎患者39例(40只眼),采用鼻腔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进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3~6个月,观察术眼流脓、溢泪等... 目的观察鼻腔内窥镜下行鼻腔泪囊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慢性泪囊炎患者39例(40只眼),采用鼻腔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进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3~6个月,观察术眼流脓、溢泪等情况。结果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治疗39例(40只眼)患者,治愈35例(36只眼),好转3例(3只眼),无效1例(1只眼)。治愈率90%,好转率7.5%,无效率2.5%。结论经鼻内窥镜下行鼻腔泪囊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疗效确切。具有手术简单、创伤小、出血少、无需面部切口、面部不留疤痕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泪囊炎 鼻腔内窥镜 鼻腔泪囊造孔
下载PDF
外伤性睑球粘连分离术中羊膜移植的应用 被引量:9
3
作者 鲍春华 高平 刘慧霞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622-623,共2页
目的 探讨羊膜移植治疗外伤性睑球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 15例外伤性睑球粘连患者施行眼表重建羊膜移植手术。结果  15例患者眼表重建、羊膜在眼表重建中有良好作用 ,术后反应轻 ,羊膜存活。结论 羊膜移植可用于睑球粘连分离后的... 目的 探讨羊膜移植治疗外伤性睑球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 15例外伤性睑球粘连患者施行眼表重建羊膜移植手术。结果  15例患者眼表重建、羊膜在眼表重建中有良好作用 ,术后反应轻 ,羊膜存活。结论 羊膜移植可用于睑球粘连分离后的眼表重建 ,具有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睑球粘连 分离术 羊膜移植 临床应用 手术方法 治疗
下载PDF
持续高眼压状态下小梁切除术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5
4
作者 刘慧霞 高平 +1 位作者 张康玉 金伟 《安徽医学》 2013年第6期721-722,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下行小梁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3例33眼眼压控制不良(大于30 mmHg)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进行小梁切除术,观察术后视力、眼压,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 1例术中出现爆发性脉络膜上腔出血,1... 目的探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下行小梁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3例33眼眼压控制不良(大于30 mmHg)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进行小梁切除术,观察术后视力、眼压,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 1例术中出现爆发性脉络膜上腔出血,1例术后第2 d出现局部脉络膜浅脱离,经扩瞳、激素治疗后恢复,其他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未出现眼内出血、恶性青光眼等并发症。术后随访3~12个月,所有患者无需任何药物,眼压均控制在正常范围(8~17 mmHg)。术后视力提高31眼,视力不变1眼,视力下降1眼。结论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患者,为避免视功能进一步损害,应尽早行手术治疗,小梁切除术是安全有效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持续高眼压 小梁切除术
下载PDF
眼眶间叶性软骨肉瘤1例 被引量:2
5
作者 刘慧霞 高平 +2 位作者 梁莉 邢丹红 张康玉 《眼科新进展》 CAS 2008年第4期303-303,共1页
关键词 间叶性软骨肉瘤 眼眶
下载PDF
丝裂霉素C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慧霞 高平 +1 位作者 张康玉 邢丹红 《安徽医学》 2009年第8期869-870,共2页
目的观察翼状胬肉切除联合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MMC)+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8例51只眼翼状胬肉患者,行翼状胬肉切除,同时术中应用0.02%MMC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随访胬肉复发情况。结果术后随访6... 目的观察翼状胬肉切除联合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MMC)+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8例51只眼翼状胬肉患者,行翼状胬肉切除,同时术中应用0.02%MMC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随访胬肉复发情况。结果术后随访6~18个月,角膜创面愈合良好,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胬肉复发3眼(复发率5.88%)。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术中应用MMC+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能明显降低术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 丝裂霉素C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下载PDF
儿童穿透性角膜移植术 被引量:2
7
作者 高平 鲍春华 +1 位作者 刘慧霞 梁莉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71-372,共2页
目的 评价儿童穿透性角膜移植术的意义及讨论如何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 采用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对不同病因所致的儿童角膜浑浊11例(11眼)进行治疗,术后随访12~2 4月。结果 植片透明率63 . 64 %,9例术后裸眼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 目的 评价儿童穿透性角膜移植术的意义及讨论如何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 采用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对不同病因所致的儿童角膜浑浊11例(11眼)进行治疗,术后随访12~2 4月。结果 植片透明率63 . 64 %,9例术后裸眼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 儿童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效果较成人差,但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社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
下载PDF
反义寡核苷酸在眼部肿瘤治疗上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梁莉 魏锐利 《眼科新进展》 CAS 2007年第3期229-232,共4页
近20a来,反义寡核苷酸在治疗人体内蛋白质异常引起的各种疾病上的作用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特别是其特异性强、高效低毒、用量少以及与化疗、放疗具有协同作用的优点,成为攻克肿瘤的新希望。本文主要介绍了反义寡核苷酸的作用机制、... 近20a来,反义寡核苷酸在治疗人体内蛋白质异常引起的各种疾病上的作用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特别是其特异性强、高效低毒、用量少以及与化疗、放疗具有协同作用的优点,成为攻克肿瘤的新希望。本文主要介绍了反义寡核苷酸的作用机制、常用于研究的反义靶标和其在眼部肿瘤上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义寡核苷酸 肿瘤
下载PDF
双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角膜穿孔 被引量:1
9
作者 鲍春华 高平 刘慧霞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6-127,共2页
关键词 板层 角膜移植 角膜穿孔
下载PDF
自体穿透性角膜移植术2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高平 刘慧霞 张康玉 《实用防盲技术》 2011年第1期33-33,共1页
例1患者,女,40岁,农民。右眼自幼视物不见,左眼被木柴击伤后视力减退7月,于2004年7月6日入院。眼部检查:视力:右眼手动/眼前,左眼0.1。右眼角膜光滑透明,前房清,瞳孔对光反射敏感,晶状体透明,散瞳见玻璃体混浊,眼底模糊,隐约见视盘颞... 例1患者,女,40岁,农民。右眼自幼视物不见,左眼被木柴击伤后视力减退7月,于2004年7月6日入院。眼部检查:视力:右眼手动/眼前,左眼0.1。右眼角膜光滑透明,前房清,瞳孔对光反射敏感,晶状体透明,散瞳见玻璃体混浊,眼底模糊,隐约见视盘颞侧约1.5PD白色巩膜暴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 自体 视力减退 玻璃体混浊 眼部检查 对光反射 右眼 角膜光
下载PDF
自体交叉性穿透性角膜移植1例
11
作者 高平 鲍春华 +1 位作者 刘慧霞 梁莉 《眼科新进展》 CAS 2006年第9期693-693,共1页
关键词 自体 角膜移植 穿透性
下载PDF
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34例分析
12
作者 刘慧霞 高平 +1 位作者 鲍春华 梁莉 《临床眼科杂志》 2003年第6期530-531,共2页
目的 探讨角膜移植术后发生排斥反应的相关因素。方法 我院 1999年 5月~ 2 0 0 3年 5月间行角膜移植手术 80例 (84只眼 ) ,对术后发生排斥反应的 34例 (36只眼 )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84只眼中发生排斥反应 36只眼 (4 2 .5 % ... 目的 探讨角膜移植术后发生排斥反应的相关因素。方法 我院 1999年 5月~ 2 0 0 3年 5月间行角膜移植手术 80例 (84只眼 ) ,对术后发生排斥反应的 34例 (36只眼 )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84只眼中发生排斥反应 36只眼 (4 2 .5 % )。角膜新生血管者为 2 0只眼 ,儿童患者 4只眼。发生排斥反应的时间为术后 2 0天~ 2年。术后 3~ 6月发生率最高。上皮型 10只眼 ,上皮下型 1只眼 ,基质型 8只眼 ,内皮型 17只眼。角膜移植片透明愈合2 8只眼 ,半透明愈合 6只眼 ,移植片完全混浊 2只眼。结论 高危角膜移植、儿童术后随诊不及时、用药不科学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移植术 免疫排斥反应 危险因素 新生血管 角膜盲
下载PDF
羊膜移植治疗睑球粘连临床报告
13
作者 鲍春华 高平 +1 位作者 刘慧霞 梁莉 《临床眼科杂志》 2003年第6期540-541,共2页
目的 探讨羊膜移植治疗睑球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 15例睑球粘连患者施行眼表重建、羊膜移植手术。结果  15例患者眼表重建 ,术后反应轻 ,羊膜存活。结论 羊膜移植可有效用于睑球粘连分离后的眼表重建 ,具有安全、有效 ,恢复快。
关键词 羊膜移植 睑球粘连 眼表重建 眼部外伤 角结膜炎症
下载PDF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治疗晚期圆锥角膜的疗效观察
14
作者 高平 刘慧霞 梁莉 《临床眼科杂志》 2008年第5期402-403,共2页
目的探讨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治疗晚期圆锥角膜的疗效。方法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治疗11例(14只眼)晚期圆锥角膜患者,术后随访12~48个月,比较术前、术后视力变化。结果术后所有裸眼视力与术前比较均有明显提高,有显著差异。14只眼角膜植片均... 目的探讨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治疗晚期圆锥角膜的疗效。方法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治疗11例(14只眼)晚期圆锥角膜患者,术后随访12~48个月,比较术前、术后视力变化。结果术后所有裸眼视力与术前比较均有明显提高,有显著差异。14只眼角膜植片均透明。其中3只眼术后发生排斥反应,经治疗后恢复透明。1只眼虹膜前粘连。结论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治疗晚期圆锥角膜可显著提高视力,且并发症少,目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锥角膜 穿透性角膜移植 临床分析 疗效
下载PDF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对侧无临床症状眼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
15
作者 高平 惠延年 +1 位作者 白建伟 张鹏 《临床眼科杂志》 2002年第2期136-136,共1页
关键词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对侧无临床症状眼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
下载PDF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治疗角膜营养不良
16
作者 高平 鲍春华 +1 位作者 刘慧霞 梁莉 《实用防盲技术》 2006年第1期19-20,共2页
目的观察角膜营养不良患者行穿透性角膜移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0例(11眼)角膜营养不良患者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进行治疗。结果随访时间12-36月,11眼中有10眼角膜植片透明(91%),矫正视力≥0.5者10眼。结论穿透性角膜移植是治疗角膜营... 目的观察角膜营养不良患者行穿透性角膜移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0例(11眼)角膜营养不良患者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进行治疗。结果随访时间12-36月,11眼中有10眼角膜植片透明(91%),矫正视力≥0.5者10眼。结论穿透性角膜移植是治疗角膜营养不良的有效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移植 穿透性 营养不良
下载PDF
视网膜前膜内相关炎性细胞因子的免疫组化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高平 惠延年 +1 位作者 马吉献 王文勇 《眼科新进展》 CAS 2000年第6期390-392,共3页
目的 研究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的视网膜前膜 (epiretinal m embranes,ERM)中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 - 1β(interleukin- 1β,IL- 1β)、白细胞介素 - 6 (interleukin- 6 ,IL- 6 )、白细胞介... 目的 研究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的视网膜前膜 (epiretinal m embranes,ERM)中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 - 1β(interleukin- 1β,IL- 1β)、白细胞介素 - 6 (interleukin- 6 ,IL- 6 )、白细胞介素 - 8(interleukin- 8,IL- 8)和肿瘤坏死因子 - α(tum or necrosis factor- α,TNF- α)的表达及其作用。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19例复杂性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割术时剥离的视网膜前膜进行观察。结果  IL- 1β、IL-6、IL- 8和 TNF- α分别在 9、12、11和 15例视网膜前膜中表达 ,尤其以细胞外基质中明显 ,4种细胞因子在 4例膜中同时表达 ,仅有 1例膜中细胞内表达 IL- 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前膜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细胞因子
下载PDF
婴幼儿眼周血管瘤的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黄文停(综述) 刘慧霞 高平(审校) 《现代医药卫生》 2020年第12期1841-1843,共3页
婴幼儿血管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婴幼儿良性肿瘤,其发病率报道不一,1岁以内婴幼儿可高达4%~10%,且女婴多于男婴[1-2]。马晓荣等[2]认为,婴幼儿血管瘤常在出生后2~4周被发现,6个月内生长迅速,6~8个月瘤体开始消退,7~12岁时基本80%的瘤体可... 婴幼儿血管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婴幼儿良性肿瘤,其发病率报道不一,1岁以内婴幼儿可高达4%~10%,且女婴多于男婴[1-2]。马晓荣等[2]认为,婴幼儿血管瘤常在出生后2~4周被发现,6个月内生长迅速,6~8个月瘤体开始消退,7~12岁时基本80%的瘤体可完全消退。然而,相关报道显示,婴幼儿面颈部血管瘤即使完全消退,25%~69%的患儿会遗留部分并发症,例如毛细血管扩张、皮肤组织松弛下垂、纤维瘢痕残留或色素沉着[3]。婴幼儿眼周血管瘤患病率为1%~3%[4]。肿瘤大多发生在上睑内侧皮下,局部组织呈现轻度隆起,位于表皮者呈红色,位于皮下略呈蓝色,患儿哭闹时肿物增大,颜色更为明显。肿瘤可发展至全上睑软性肿大,造成睑裂闭合困难,上睑不能上举,遮盖瞳孔,影响视觉发育,发生弱视、斜视、散光等,严重者造成患儿永久性双眼外观不对称。由于肿瘤的迅速增长或可能无法完全消退或消退后残留纤维瘢痕,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起视力障碍或外观受损,给患儿及家属造成严重的心理负担及痛苦,因此,婴幼儿眼周血管瘤应引起患儿家属及医师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周血管瘤 婴幼儿 激光治疗 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综述
下载PDF
青光眼术后前房延缓形成的原因及处理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海青 鲍春华 《淮海医药》 2003年第6期466-466,共1页
关键词 青光眼 术后 前房延缓形成 原因分析 结膜漏 葡萄膜炎 脉络膜脱离 手术方式
下载PDF
激光眼底损伤中西结合治疗效果观察
20
作者 徐丙康 蕲毅 庞萍 《江西中医药》 1994年第S2期104-104,共1页
激光眼底损伤中西结合治疗效果观察徐丙康,蕲毅,庞萍(武警安徽省总队医院眼科230041)关键词眼底损伤;中西医结合治疗笔者曾收拾1名被激光意外眼底损伤的病人,伤情重,我们运用中西医两法进行治疗,效果优良,视力恢复正常... 激光眼底损伤中西结合治疗效果观察徐丙康,蕲毅,庞萍(武警安徽省总队医院眼科230041)关键词眼底损伤;中西医结合治疗笔者曾收拾1名被激光意外眼底损伤的病人,伤情重,我们运用中西医两法进行治疗,效果优良,视力恢复正常,眼底损伤痊愈,经8年追踪观察无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底损伤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