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武警某部队属医院战备药材科学管理工作探讨
1
作者 薛福平 苏畅 +1 位作者 郑旭峰 郭大兴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24期2855-2857,共3页
随着近年来我国综合国力的明显提高,巩固国防、提高军队协同作战能力、加强对兵种医疗救护等后勤保障工作,对于伤员救助、诊疗质量提升等均具有重要意义[1]。武警部队属医院的职能任务主要为部队遂行任务伴随保障,其中战备库药材肩负双... 随着近年来我国综合国力的明显提高,巩固国防、提高军队协同作战能力、加强对兵种医疗救护等后勤保障工作,对于伤员救助、诊疗质量提升等均具有重要意义[1]。武警部队属医院的职能任务主要为部队遂行任务伴随保障,其中战备库药材肩负双重任务,包括抢险救灾等各项实发事件的药材应急保障和作战应急出动药材保障,为后勤保障工作的重要一环,是医疗诊治工作开展的基础[2]。目前随着新型药材设备的研发、科技密集程度的提高以及现代战争形势的复杂化,战备库药材管理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传统管理方法适用性逐渐下降[3]。战备库药材的科学管理既关系到各项任务是否能够顺利完成,更关系到了部队战斗力强弱。本研究结合战备库药材管理工作实际,就如何更加科学地管理战备库药材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材管理 药材保障 医疗诊治 传统管理方法 医疗救护 伴随保障 协同作战能力 后勤保障工作
下载PDF
综合干预对武警某医院门诊抗菌药物应用的影响
2
作者 李清 赵滨 柳青 《武警医学》 CAS 2015年第3期259-261,共3页
目的观察综合干预对武警某总队医院门诊抗菌药物应用的影响。方法调取并分析该院门诊2010-08至2012-07抗菌药物各项数据,并对干预前后(2011-08开始干预)两个阶段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比较。结果销售金额从194万元下降至141万元,下降27... 目的观察综合干预对武警某总队医院门诊抗菌药物应用的影响。方法调取并分析该院门诊2010-08至2012-07抗菌药物各项数据,并对干预前后(2011-08开始干预)两个阶段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比较。结果销售金额从194万元下降至141万元,下降27.36%;DDDs从12.3万下降至8.9万,下降27.31%;抗菌药物使用率由16.25%下降至10.83%;抗菌药物处方比例由26.5%下降至19.95%,不合理处方从8.90%下降至2.12%;抗菌药物不良反应从46.85%下降至22.22%;超权限处方从359张降至33张。结论通过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实施综合干预措施,该院门诊抗菌药物应用逐渐趋于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干预 用药频度 合理用药
下载PDF
武警某队属医院军人门诊处方点评及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清 柳青 +3 位作者 肖泽云 孙昌友 苏畅 李凯 《实用医技杂志》 2019年第8期966-968,共3页
目的分析武警某队属医院军人门诊处方现状,进一步规范门诊处方,提高药物使用的安全性和合理性。方法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和《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要求,对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门诊药房军人处方进行抽样,并点评分析。结果... 目的分析武警某队属医院军人门诊处方现状,进一步规范门诊处方,提高药物使用的安全性和合理性。方法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和《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要求,对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门诊药房军人处方进行抽样,并点评分析。结果 2017年度和2018年度均抽取处方1 200张,处方合格率分别为97.16%和98.17%,不合理处方分别为34张和22张,以不规范处方和用药不适宜处方居多,而用药不适宜处方分别占到了73.53%和72.73%。不合理处方类型包括11种,主要集中在处方前记、正文、后记内容缺项,书写不规范或者字迹难以辨认的、遴选药品不适宜的和重复给药的等类型。结论通过对军人门诊处方进行抽样点评,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对促进门诊药物合理使用能够起到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人员 处方 点评分析
下载PDF
某武警医院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4
作者 李清 孙昌友 +1 位作者 卞丹阳 柳青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9年第19期3415-3416,共2页
近年来,随着中医理论的科学化、现代化以及中药制剂工艺不断提高,中药注射剂在临床疾病治疗中发挥着日趋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中药自身的局限性[1],加之中药注射剂组分多、成分复杂[2],各组分质量不稳定、提取工艺不一致、质量标准不完... 近年来,随着中医理论的科学化、现代化以及中药制剂工艺不断提高,中药注射剂在临床疾病治疗中发挥着日趋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中药自身的局限性[1],加之中药注射剂组分多、成分复杂[2],各组分质量不稳定、提取工艺不一致、质量标准不完善,故易导致发生药物不良反应[3](adverse drug reaction,ADR),其潜在的危险性、不合理配伍及不良反应/事件(ADR/ADE),已引起社会和医药行业的广泛关注[4]。为此,本研究收集整理了某武警医院2014—2018年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及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了解该院中药注射剂ADR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为加强药品安全监测,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警医院 不良反应/事件 不合理配伍 中医理论 中药注射剂 医药行业 药物不良反应 DRUG
下载PDF
武警部队基层卫生队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2
5
作者 肖泽云 罗力 +3 位作者 柳青 李凯 李清 苏畅 《武警医学》 CAS 2018年第4期422-423,共2页
武警部队基层卫生队是为基层官兵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场所,在基层卫生队执行医疗救护任务中,药品是开展医疗保障最基本的物资。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药品的规范化管理和合理使用,直接关系到基层官兵的身心健康。当前,武警部队基层卫... 武警部队基层卫生队是为基层官兵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场所,在基层卫生队执行医疗救护任务中,药品是开展医疗保障最基本的物资。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药品的规范化管理和合理使用,直接关系到基层官兵的身心健康。当前,武警部队基层卫生队的药品管理还相对薄弱,有待进一步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警部队 基层卫生队 药品管理
下载PDF
塞来昔布对脊柱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疼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刘丽凤 柳青 李荣英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12期1134-1135,共2页
目的观察脊柱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使用塞来昔布的镇痛效果。方法82例脊柱外科手术患者,其中颈椎手术患者21例,胸椎手术患者17例,腰椎手术患者44例。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塞来昔布组43例,在手术前8h口服塞来昔布400mg,术后当天口服200... 目的观察脊柱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使用塞来昔布的镇痛效果。方法82例脊柱外科手术患者,其中颈椎手术患者21例,胸椎手术患者17例,腰椎手术患者44例。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塞来昔布组43例,在手术前8h口服塞来昔布400mg,术后当天口服200mg,手术后第1-5天,口服200mg/次,每日2次;对照组39例,不服用塞来昔布,两组在手术后均不限制使用静脉止痛泵、肌注或口服阿片类药物。观察两组术后疼痛的VAS评分、阿片类药物的用量等。结果塞来昔布组在术后第1天、第2天、第3天手术切口疼痛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当天、术后4-5d,手术切口疼痛的VA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术后当天至术后5d内,塞来昔布组使用哌替啶的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脊柱手术患者在围手术期使用塞来昔布能有效缓解疼痛,减轻炎症反应,提高患者围手术期痛阈,还可减少术后阿片类止痛药的使用和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手术期 术后镇痛 塞来昔布
下载PDF
计算机技术在医院药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苏畅 郭小明 张丽锋 《社区医学杂志》 2004年第2期40-41,共2页
关键词 计算机技术 医院药学 流通环节 药房管理 用药环节 信息服务
下载PDF
某三甲医院急救药品管理浅探 被引量:2
8
作者 肖泽云 李凯 +3 位作者 张文静 李亚鹏 潘丽 于鹏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8年第10期1030-1032,共3页
目的探讨当前医院急救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规范医院急救药品的使用和管理,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方法对某三甲医院急救药品的存放、效期批号、使用登记制度、职能管理和管理人员等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对急救药品管理现状进行分析... 目的探讨当前医院急救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规范医院急救药品的使用和管理,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方法对某三甲医院急救药品的存放、效期批号、使用登记制度、职能管理和管理人员等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对急救药品管理现状进行分析。结果医院急救药品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结合医院当前医疗救护的实际情况,从思想认识、考评制度、药品存放、管理制度和人员培训等方面展开分析,初步制订了相关对策。结论上述研究对医院急救药品管理能够起到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救药品 规范化管理 问题 对策
下载PDF
维生素C泡腾片的制备 被引量:25
9
作者 张丽锋 石秀锦 +1 位作者 张淑秋 苏畅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1期22-24,共3页
目的 维生素C泡腾片的处方筛选。方法 四种不同的方法制备维生素C泡腾片 ,从崩解度、溶解性 ,泡腾效果、外观等综合评价。结果 采用酸碱混合非水制粒法和粉末直接压片法制得的泡腾片各项评价指标均较好。结论 采用以上二法制得的维... 目的 维生素C泡腾片的处方筛选。方法 四种不同的方法制备维生素C泡腾片 ,从崩解度、溶解性 ,泡腾效果、外观等综合评价。结果 采用酸碱混合非水制粒法和粉末直接压片法制得的泡腾片各项评价指标均较好。结论 采用以上二法制得的维生素C泡腾片质量符合中国药典规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C泡腾片 制备 抗坏血酸 制药工艺学
下载PDF
醋酸甲地孕酮联合他莫昔芬治疗子宫内膜癌的疗效及其对血清TSGF、PRL、HE4的影响 被引量:19
10
作者 高天明 付强 +2 位作者 丛丽莉 崔晨丽 柳青 《武警医学》 CAS 2020年第4期313-316,共4页
目的探讨醋酸甲地孕酮联合他莫昔芬治疗子宫内膜癌的疗效及其对血清TSGF、PRL、HE4的影响。方法选择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18年3月至12月收治的105例子宫内膜癌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50例,给予口服醋酸甲地孕酮片治疗;观察组55例,... 目的探讨醋酸甲地孕酮联合他莫昔芬治疗子宫内膜癌的疗效及其对血清TSGF、PRL、HE4的影响。方法选择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18年3月至12月收治的105例子宫内膜癌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50例,给予口服醋酸甲地孕酮片治疗;观察组55例,给予口服醋酸甲地孕酮片联合枸橼酸他莫昔芬片,治疗12周后,观察两组近期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分别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TSGF、PRL、HE4表达水平。结果治疗12周后,对照组有效率为42.00%,临床获益率为68.00%;观察组有效率为65.45%,临床获益率为85.45%;两组治疗的有效率及临床获益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清TSGF、PRL、HE4表达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血清TSGF、PRL、HE4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醋酸甲地孕酮与他莫昔芬联合治疗有助于提高子宫内膜癌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患者血清TSGF、PRL、HE4表达水平,其发挥临床疗效可能与血清TSGF、PRL、HE4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醋酸甲地孕酮 他莫昔芬 人附睾分泌蛋白
下载PDF
小剂量阿加曲班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1
作者 李清 李德谦 +1 位作者 任改瑛 杨莹 《武警医学》 CAS 2012年第2期139-140,143,共3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阿加曲班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中的抗凝效果和出血事件。方法给予67例CRRT患者小剂量阿加曲班,首剂0.1μg/kg,微量泵持续追加0.05μg/(kg·min),测定实施治疗前、治疗结... 目的探讨小剂量阿加曲班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中的抗凝效果和出血事件。方法给予67例CRRT患者小剂量阿加曲班,首剂0.1μg/kg,微量泵持续追加0.05μg/(kg·min),测定实施治疗前、治疗结束后1 h、结束后2 h及治疗中每2 h凝血功能,采用评分方法评价血滤器凝血和穿刺(置管)处出血及血肿情况。结果血滤器凝血情况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穿刺(置管)处未见明显出血及血肿,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和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治疗后1 h与治疗前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2 h与治疗前无差异。治疗1 h时同时检测动脉端和静脉端PT和APTT值,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达到治疗抗凝效果时,所需阿加曲班剂量较小,且未发生出血事件,故小剂量阿加曲班用于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抗凝效果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加曲班 小剂量 连续性血液净化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治疗新进展 被引量:18
12
作者 阚卫军 李清 +5 位作者 刘红星 王苹 龙海燕 胡翠芬 薛珊 白灵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13期1547-1550,共4页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发病率愈来愈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现阶段2型糖尿病(T2DM)仍采取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饮食控制、运动锻炼、口服传统降糖药及注射胰岛素等,但以上方法终究很难从根本上治愈糖尿病,也不能从...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发病率愈来愈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现阶段2型糖尿病(T2DM)仍采取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饮食控制、运动锻炼、口服传统降糖药及注射胰岛素等,但以上方法终究很难从根本上治愈糖尿病,也不能从根本上阻止糖尿病并发症发生和发展。目前随着对糖尿病研究的深入,开发作用于新靶点、避免传统药物不良反应的新药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同时近年来通过手术、基因治疗、中医中药、肠道微生态等途径治疗T2DM得到进展。本文把近几年同仁做出的新药物、新手术方式、基因研究、中医中药研究、肠道微生态研究做一简单综述,旨在为T2DM治疗的新进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治疗方法 药物不良反应 慢性代谢性疾病 肠道微生态 T2DM 糖尿病并发症 基因治疗
下载PDF
益生菌Lactobacillus casei Zhang对大鼠糖耐量受损改善作用和2型糖尿病预防作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杜宁 袁慧欣 +3 位作者 柳青 阚卫军 郭丽君 朱静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5年第4期530-532,共3页
近年来,我国糖耐量受损与2型糖尿病患者发病率逐年递增,控制血糖水平,加强糖尿病的预防已成为现阶段医疗卫生事业的主要内容之一。近年来有研究人员发现,益生菌的使用,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发挥出改善血糖的功能。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糖耐量受损 益生菌 预防作用 大鼠 医疗卫生事业 血糖水平 研究人员
下载PDF
痛风伴高尿酸血症应用非布司他治疗效果及其对QOL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14
14
作者 孙昌友 柳青 +3 位作者 李清 苏畅 李凯 王云 《武警医学》 CAS 2018年第11期1021-1023,共3页
目的探讨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应用非布司他治疗的效果及对生命质量评分(quality of life,QOL)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03至2018-03在医院接受治疗的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110例进行对比调查,其中55例采用别嘌醇治疗作为对照组,另外55例采... 目的探讨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应用非布司他治疗的效果及对生命质量评分(quality of life,QOL)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03至2018-03在医院接受治疗的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110例进行对比调查,其中55例采用别嘌醇治疗作为对照组,另外55例采用非布司他治疗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55例均达到有效及以上治疗效果,总有效率为100. 00%;对照组6例无效,总有效率为89. 09%,治疗之前,两组患者在尿酸水平上进行对比并无明显差异;治疗后,观察组尿酸平均水平为(352. 26±5. 47)μ/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8. 25±5. 46)μmol/L;观察组治疗期间仅有1例出现恶心,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 82%,对照组有8例发生转氨酶升高、肝功能异常、恶心,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 55%;观察组QOL评分达到良好及较好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非布司他对于痛风伴随高尿酸血症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别嘌呤醇,且有助于提升患者生命质量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 高尿酸血症 非布司他
下载PDF
中药化学数据库中HIVRT(NNRTI)/IN双靶点抑制剂的虚拟筛选 被引量:5
15
作者 肖泽云 李凯 李爱秀 《天津中医药》 CAS 2018年第5期386-391,共6页
[目的]从天然产物中筛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和整合酶链转移抑制剂(INSTI)作用位点的双靶点抑制剂[RT(NNRTI)/IN]。[方法]运用分子模拟技术和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CADD)方法,构建HIV RT(NNRTI)/IN双靶点... [目的]从天然产物中筛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和整合酶链转移抑制剂(INSTI)作用位点的双靶点抑制剂[RT(NNRTI)/IN]。[方法]运用分子模拟技术和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CADD)方法,构建HIV RT(NNRTI)/IN双靶点抑制剂分子相似性搜索模型、NNRTI和RT以及INSTI和IN对接模型,采用两种策略对中药化学数据库(TCMD)进行筛选。[结果]共命中与RT和IN对接得分均大于6的化合物35个,包括黄酮类、生物碱类、苷类、多酚类等,黄酮类化合物(15个)占到了42.86%。[结论]黄酮类化合物是开发潜在HIV RT(NNRTI)/IN双靶点抑制剂的主要来源,上述研究为天然产物来源的HIV双靶点药物发现提供了新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产物 逆转录酶 整合酶 双靶点抑制剂 虚拟筛选
下载PDF
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对乳腺癌辅助化疗患者血清IL-6、IL-17、TNF-α及MIF表达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1
16
作者 郭晓莺 申国宏 赵滨 《武警医学》 CAS 2019年第10期885-889,共5页
目的探讨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对乳腺癌辅助化疗患者血清白介素(interleukin,IL-6)、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及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表达水平的影响。方... 目的探讨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对乳腺癌辅助化疗患者血清白介素(interleukin,IL-6)、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及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05至2018-06在医院诊治的中晚期乳腺癌患者12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62例)与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化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治疗,两组都化疗观察4个周期,记录IL-6、IL-17、TNF-α及MIF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化疗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67.7%,高于对照组的33.3%(P<0.05)。两组化疗期间的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脱发、血小板下降等毒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化疗后的血清IL-6、IL-17、TNF-α及MIF水平均低于化疗前(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化疗后的CD3^+、CD4^+水平高于化疗前(P<0.05),也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化疗前后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至2019-02,研究组的总生存期及无进展生存期都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在乳腺癌辅助化疗患者中的应用能抑制血清IL-6、IL-17、TNF-α及MIF的表达,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化疗效果,且不会增加毒副反应的发生,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 乳腺癌 化疗 白介素-6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下载PDF
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 被引量:7
17
作者 郭晓莺 申国宏 +2 位作者 孙昌友 李颖 耿丽 《武警医学》 CAS 2015年第7期699-701,共3页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临床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2-05至2014-05有明确病理诊断的晚期NSCLC患者214例,其中79例为一线化疗(一线组),135例为二线化疗(二线组)...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临床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2-05至2014-05有明确病理诊断的晚期NSCLC患者214例,其中79例为一线化疗(一线组),135例为二线化疗(二线组),化疗方案均选取多西他赛(75 mg/m2,首日)联合顺铂(80 mg/m2,第1~3天),21 d为一疗程。定期检测相关化验。2个疗程后评价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并对一、二线组进行比较。结果总有效率为25.23%。未出现完全缓解(CR)病例,两组有效率分别为31.64%、21.48%,无统计学差异(P=0.283)。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和恶心、呕吐,血小板、白细胞减少等,出现Ⅲ/Ⅳ度骨髓抑制的患者23例,占总数10.75%。一线组和二线组Ⅲ/Ⅳ度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分别为2.53%和8.15%(P〈0.05),比较两组其他不良反应,未见统计学差异。结论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晚期NSCLC近期疗效较好,尤其对肝脏转移病灶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可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西他赛 顺铂 非小细胞肺癌
下载PDF
复发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张健 孙昌友 李小宇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9年第3期7-8,共2页
目的探讨复发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特点,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测定45例复发性脑梗死(RCI)、84例初发性脑梗死(FCI)患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三酰甘油、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目的探讨复发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特点,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测定45例复发性脑梗死(RCI)、84例初发性脑梗死(FCI)患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三酰甘油、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RCI组的同型半胱氨酸为17.70±7.57μmol/L,FCI组同型半胱氨酸为14.28±4.92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CI组高同型半胱氨酸发生率(55.5%)高于FCI组(3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同型半胱氨酸与脑梗死复发相对危险度(OR)值为2.34,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与脑梗死复发密切相关,OR值分别为3.64、2.34和2.58。结论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是脑梗死复发的传统危险因素外,高同型半胱氨酸是脑梗死复发的又一新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复发 同型半胱氨酸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疗效 被引量:4
19
作者 郭晓莺 孙昌友 +1 位作者 高丽 马彪 《武警医学》 CAS 2020年第3期211-214,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清中白介素-18、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变化,探讨马来酸桂哌齐特(克林澳)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09至2018-12在医院诊治的脑梗死患者135例,根据治... 目的通过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清中白介素-18、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变化,探讨马来酸桂哌齐特(克林澳)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09至2018-12在医院诊治的脑梗死患者135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n=65)与联合组(n=70)。对照组给予克林澳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两组均治疗观察3个月,记录与检测患者血清IL-18、sICAM-1、IGF-1的变化。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治疗期间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联合组的总有效率97.1%,高于对照组的86.2%(P<0.05)。两组治疗后的MoCA评分、颅脑椎动脉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都高于治疗前,联合组评分为(27.38±1.49)分,高于对照组的(22.88±2.69)分。两组治疗后的血清IL-18、sICAM-1、IGF-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联合组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克林澳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梗死能抑制血清IL-18、sICAM-1、IGF-1的表达,改善脑血流状况,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与总体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林澳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 脑梗死 白介素-18 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
下载PDF
口服卡马西平致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清 苏畅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CAS 2011年第3期192-193,共2页
1例44岁女性患者因左肺中央型肺癌(腺癌)、多发脑转移、继发癫痫入院。入院后给予卡马西平0.1 g,每天3次口服;20%甘露醇,奥美拉唑,地塞米松静脉滴注。20 d后患者全身出现散在皮疹、口腔内多发溃疡,经专科会诊初步考虑服用卡马西平引发... 1例44岁女性患者因左肺中央型肺癌(腺癌)、多发脑转移、继发癫痫入院。入院后给予卡马西平0.1 g,每天3次口服;20%甘露醇,奥美拉唑,地塞米松静脉滴注。20 d后患者全身出现散在皮疹、口腔内多发溃疡,经专科会诊初步考虑服用卡马西平引发过敏性药疹。立即停用以上药物,给予依匹斯汀20 mg,每天1次;酮替芬1 mg,每天2次;哈西奈德液、曲咪新乳膏和炉甘石洗剂,每天3次,外用。3 d后,患者症状加重,确诊为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在原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氨曲南1.5 g,阿奇霉素0.5 g,甲泼尼松龙40 mg,每天2次静脉滴注。2周后患者吞咽正常,停用静脉激素,改为口服,一个月后新鲜皮肤长出,口服激素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型药疹 卡马西平 药品不良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