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免疫功能正常成人重症腺病毒肺炎临床特征 被引量:1
1
作者 徐磊 李国强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27期5012-5015,共4页
目的总结免疫功能正常成人重症腺病毒肺炎的临床特征。方法在PubMed中搜索有关免疫功能正常成人重症腺病毒肺炎的案例报道给予总结和描述。结果共纳入52篇文献(226例),其中个案资料较全的文献39篇(100例)。免疫功能正常成人重症腺病毒... 目的总结免疫功能正常成人重症腺病毒肺炎的临床特征。方法在PubMed中搜索有关免疫功能正常成人重症腺病毒肺炎的案例报道给予总结和描述。结果共纳入52篇文献(226例),其中个案资料较全的文献39篇(100例)。免疫功能正常成人重症腺病毒肺炎常见于男性患者(87.6%),40岁以下占89.5%。59.4%为55型腺病毒所致。临床表现以发热(85.0%)、呼吸困难(75.0%)、咳嗽(55.0%)为主。56.6%患者于入院后3 d内病情加重。67.9%初始单肺肺炎患者进展为双肺,出现持续高热(30.4%)、进行性呼吸困难等症状。80.0%的患者需要机械通气,易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脓毒症等。死亡率达20.7%,中位死亡时间为11.00(7.25,13.38)d。死亡原因多为ARDS(45.7%)、MODS(23.9%)、呼吸衰竭(15.2%)、感染性休克(10.9%)。肺部病理特点为弥漫性肺泡损伤,可伴实变,肺泡间质增厚,透明膜形成。结论免疫功能正常成人的重症腺病毒肺炎以弥漫性肺泡损伤和透明膜形成为特点。患者病情于入院早期迅速进展。患者极易合并ARDS、MODS、脓毒症等严重并发症,可于1~2周内死亡,死亡率高达20.7%。尚无有效抗腺病毒药物,对炎症风暴机制的研究可能会为治疗腺病毒重症感染提供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功能正常 腺病毒 重症肺炎 细胞因子风暴综合征
下载PDF
头孢他啶-阿维巴坦在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感染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国强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80-484,共5页
多重耐药(MDR)革兰阴性菌感染治疗是一个临床难题。由于近年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细菌对多种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耐药、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大量或过度使用,导致目前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 多重耐药(MDR)革兰阴性菌感染治疗是一个临床难题。由于近年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细菌对多种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耐药、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大量或过度使用,导致目前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CRE)出现并流行,CRE引起的感染与住院时间延长、治疗失败和高死亡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杆菌 抗生素 碳青霉烯类 耐药菌
下载PDF
铁稳态对肺动脉高压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宋丽丽 《河北医药》 CAS 2022年第15期2364-2368,2374,共6页
肺动脉高压(PAH)是多种因素导致肺动脉压异常升高的严重心血管疾病,肺血管病变造成右心衰最终导致死亡。PAH的病生理机制以及相关治疗研究仍处于不断发展阶段。近年来很多研究发现PAH患者普遍存在缺铁症状,铁缺乏会加重PAH症状,导致PAH... 肺动脉高压(PAH)是多种因素导致肺动脉压异常升高的严重心血管疾病,肺血管病变造成右心衰最终导致死亡。PAH的病生理机制以及相关治疗研究仍处于不断发展阶段。近年来很多研究发现PAH患者普遍存在缺铁症状,铁缺乏会加重PAH症状,导致PAH患者的预后生存率较差,但口服补充铁并不能修复PAH患者的铁缺乏症,静脉补充铁虽然可在一定程度改善PAH患者的临床症状但容易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因此探明PAH与机体铁稳态之间的关系将有助于为临床铁缺乏的PAH患者寻找治疗方法,改善PAH的预后。目前发现炎症、铁调素、HIF、BMP等信号都参与在调节PAH的铁稳态中并不断有针对上述研究结果开展的临床研究。基于此,我们对铁稳态在机体内调节机制以及在PAH病生理分子机制中研究进展和临床研究进行系统综述,为临床治疗和后续深入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铁缺乏 铁异常 铁稳态
下载PDF
人腺病毒感染防治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徐磊 李国强 《西南军医》 2021年第3期243-247,共5页
人腺病毒是一种常见病毒,已有超过70种基因型,在全球普遍流行。儿童、新兵等集体居住人群、免疫力低下者易感,可表现为无症状或致命性病变的临床事件,其主要导致呼吸道、胃肠道、角膜结膜及泌尿道感染,免疫低下者可引起持续感染。另外,... 人腺病毒是一种常见病毒,已有超过70种基因型,在全球普遍流行。儿童、新兵等集体居住人群、免疫力低下者易感,可表现为无症状或致命性病变的临床事件,其主要导致呼吸道、胃肠道、角膜结膜及泌尿道感染,免疫低下者可引起持续感染。另外,腺病毒作为病毒载体在科研界已被广泛运用。近年,世界各地腺病毒暴发流行与重症感染屡屡发生,给防治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从腺病毒的病毒学、致病机制、流行病学、临床表现、治疗和防治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 流行病 军队 疫苗
下载PDF
导管相关血行感染非细菌培养诊断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翟晶岩 刘长兴 《临床肺科杂志》 2020年第9期1432-1436,共5页
血管内置管是住院患者处置中重要的一项手段,尤其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中,根据治疗需要常进行较多的血管置管。常见的血管内导管(Intravascular catheters,IVCs)包括中心静脉导管、外周静脉导管或外周动脉导管... 血管内置管是住院患者处置中重要的一项手段,尤其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中,根据治疗需要常进行较多的血管置管。常见的血管内导管(Intravascular catheters,IVCs)包括中心静脉导管、外周静脉导管或外周动脉导管等多种类型[1]。IVCs不仅可直接将药物或营养液安全输送到血液中,同时也可用于血液动力学检测或侵入性血氧测量等多方面。随着医疗技术进步,IVCs在日常医疗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根据国外报道,每年在北美IVCs使用量超过3亿,在澳大利亚每年也有大约1000万患者接受IVCs[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常医疗 重症加强护理病房 外周动脉 血管内导管 导管相关血行感染 细菌培养 中心静脉导管 IVC
下载PDF
亚甲蓝治疗脓毒症休克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张引 李国强 《中华重症医学电子杂志》 CSCD 2024年第2期143-147,共5页
脓毒症休克危及生命,去甲肾上腺素为脓毒症休克治疗的一线血管活性药物,大剂量应用和病死率增加相关。2016年拯救脓毒症运动(SSC)指南建议必要时联合其他药物以降低其剂量,2021年SSC指南进一步建议应早期联合血管升压素等。亚甲蓝能增... 脓毒症休克危及生命,去甲肾上腺素为脓毒症休克治疗的一线血管活性药物,大剂量应用和病死率增加相关。2016年拯救脓毒症运动(SSC)指南建议必要时联合其他药物以降低其剂量,2021年SSC指南进一步建议应早期联合血管升压素等。亚甲蓝能增加平均动脉压(MAP)和全身血管阻力(SVR),减少儿茶酚胺类血管活性药物的剂量,可以降低病死率,缩短ICU时间和住院时间。亚甲蓝国内价格低廉,无严重不良反应,可能是临床的一个重要选择,但需要高水平研究进一步确定并提高其在联合用药中的地位。本文在现有文献报告的基础上,总结亚甲蓝治疗脓毒症休克的时机、剂量、给药方式,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休克 亚甲蓝 去甲肾上腺素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原文传递
以癫痫样发作为突出表现的急性敌草快中毒四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7
7
作者 蔡湘龙 滕飞 +2 位作者 于鑫 刘亮亮 李国强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59-362,共4页
目的提高对急性敌草快中毒临床特征的认知。方法于2020年1月,分析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武警特色医学中心综合重症医学科收治并诊断的以癫痫样发作为突出表现的急性敌草快中毒4例,并以"敌草快"和"Diquat"或&... 目的提高对急性敌草快中毒临床特征的认知。方法于2020年1月,分析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武警特色医学中心综合重症医学科收治并诊断的以癫痫样发作为突出表现的急性敌草快中毒4例,并以"敌草快"和"Diquat"或"Deiquat"或"Reward"为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Pubmed等中英文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9年12月31日,进行分析讨论。结果4例患者中男3例、女1例,平均年龄28岁(22~33岁),服毒量为8~20 g,给予洗胃、导泻、补液、血液灌流等治疗,在救治早期突发癫痫样发作,初始常规抗癫痫药物效果差,后予丙泊酚、咪达唑仑联合泵入,癫痫发作减轻,但病情迅速恶化,最终患者均死亡。对纳入研究的3篇文献中3例患者进行分析,其临床经过与上述4例相似,3例患者均进行尸检,结果为脑水肿、弥漫性脑水肿伴基底神经节血管周围出血灶等。结论急性敌草快中毒能够引起癫痫样发作,一旦出现,病情迅速进展,多短期内死亡,临床可尝试大剂量镇静药物联合抗癫痫,以期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敌草快 中毒 临床特征 癫痫样发作 文献复习
原文传递
敌草快中毒致神经系统损害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8
作者 张晓颖 李国强 刘斌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636-640,共5页
近年来,随着百草枯(paraquat,PQ)农药退出市场,其替代品敌草快(diquat,DQ)引起中毒的病例数呈逐年增多的趋势。DQ中毒的临床表现中,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相对常见,且较为严重,但具体的毒性机制并不清楚,尚无明确的治疗手段。本文就DQ中毒所... 近年来,随着百草枯(paraquat,PQ)农药退出市场,其替代品敌草快(diquat,DQ)引起中毒的病例数呈逐年增多的趋势。DQ中毒的临床表现中,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相对常见,且较为严重,但具体的毒性机制并不清楚,尚无明确的治疗手段。本文就DQ中毒所导致的神经系统损害进行综述,以期提高对DQ中毒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敌草快 神经系统 损害 中毒机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