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1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南省暴雨灾害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效益评估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邓玲 李学敏 +2 位作者 谭姗姗 张思远 谭诗琪 《湖北农业科学》 2021年第8期176-179,189,共5页
针对暴雨灾害气象防灾减灾服务,重点考虑决策服务效益、公众服务效益、社会服务效益指标及不可避免损失因子,基于逆推法建立湖南省暴雨灾害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效益评估模型。利用该模型对湖南省2011—2015年6次典型暴雨天气过程的气象防... 针对暴雨灾害气象防灾减灾服务,重点考虑决策服务效益、公众服务效益、社会服务效益指标及不可避免损失因子,基于逆推法建立湖南省暴雨灾害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效益评估模型。利用该模型对湖南省2011—2015年6次典型暴雨天气过程的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效益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近年来湖南省暴雨灾害决策服务效益、社会服务效益基本呈上升趋势,公众服务效益波动性较大;暴雨灾害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效益占灾害直接经济损失的38.6%~57.0%,单次暴雨过程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效益值最高达13.66亿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灾害 逆推法 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效益评估 气象服务效益值 湖南省
下载PDF
1952~2023年湖南省冰冻天气发生规律分析
2
作者 段丽洁 刘臻婧 +3 位作者 毛紫怡 汤亦豪 蒋元华 吴浩 《水利水电快报》 2025年第4期5-10,共6页
为全面提高湖南省防灾减灾能力,有效应对极端天气事件,基于湖南省96个国家地面气象观测站建站至2023年逐日气象观测数据,分析了湖南省冰冻天气时空分布特征及发生时的气象条件,并从冰冻日数、冰冻初日、冰冻终日、冰冻过程数、最长冰冻... 为全面提高湖南省防灾减灾能力,有效应对极端天气事件,基于湖南省96个国家地面气象观测站建站至2023年逐日气象观测数据,分析了湖南省冰冻天气时空分布特征及发生时的气象条件,并从冰冻日数、冰冻初日、冰冻终日、冰冻过程数、最长冰冻持续时间等方面统计了冰冻天气发生规律。结果表明:湖南省冰冻天气主要发生在12月、1月、2月,这3个月累计冰冻日数占全年冰冻日数的98.3%,年平均冰冻日数1.73d,最长冰冻持续时间28d;冰冻初日在11月中句至翌年2月中句均可能出现,其中12月下旬句出现频次最多;冰冻终日在11月下旬至翌年4月上旬均可能出现,其中2月中旬出现频次最多。湖南年冰冻日数整体呈现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的分布态势,存在两条高值带。湖南冰冻天气发生时降水量较小,湿度较大,风速较小,日最低气温小于1.0℃。湖南年冰冻日数呈显著减少趋势,冰冻终日呈提前趋势,冰冻初日、冰冻过程数、最长冰冻持续时间无显著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冻天气 冰冻日数 冰冻初日 冰冻终日 气象条件 防灾减灾 湖南省
下载PDF
基于降水因子的湖南省财货险理赔风险指数模型
3
作者 彭玮莹 黎跃勇 +5 位作者 谭诗琪 李好 官建文 廖春花 周威 谢睿恒 《应用气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3,共10页
基于2016—2020年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省分公司因降水致灾的财货险理赔案例数据和湖南省降水数据,分析财货险中工程险、家财险和企财险的理赔案例与降水量间的关系,应用优势分析法构建湖南省不同财货险基于降水的理赔风险... 基于2016—2020年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省分公司因降水致灾的财货险理赔案例数据和湖南省降水数据,分析财货险中工程险、家财险和企财险的理赔案例与降水量间的关系,应用优势分析法构建湖南省不同财货险基于降水的理赔风险指数模型,计算风险指数等级阈值,输出理赔风险预警产品,并利用2021—2022年202个理赔案例进行模型检验。结果表明:降水因子中,24 h累积降水量、48 h累积降水量、72 h累积降水量和出险前1 d最大小时降水强度对理赔风险影响较大;各降水致灾因子对不同险种理赔风险的权重影响不同,48 h累积降水量影响最大,72 h累积降水量次之;202个案例中有146个案例检验准确,平均准确率达72.3%,轻度理赔风险等级准确率最高;个例检验表明未达到气象上的暴雨标准时,指数模型可以很好地对理赔风险进行预警。目前该指数模型已应用于湖南保险气象灾害风控服务平台中,基于智能网格预报数据生成分险种降水风险影响预报产品,对降水导致的财货险理赔风险进行预警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 财产保险 理赔风险 指数模型
下载PDF
湖南省大气污染特征及气象影响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杨云芸 唐杰 +2 位作者 王璐 王晓雷 李蔚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9-86,共8页
为深入探究湖南省大气污染过程变化特征及气象条件对不同首要污染物的影响,利用2015—2021年湖南省14个市州的大气环境监测数据及气象观测数据,分析研究了68次污染过程的持续时长、分布特征等,并根据污染来源分析结果、传输路径分析结果... 为深入探究湖南省大气污染过程变化特征及气象条件对不同首要污染物的影响,利用2015—2021年湖南省14个市州的大气环境监测数据及气象观测数据,分析研究了68次污染过程的持续时长、分布特征等,并根据污染来源分析结果、传输路径分析结果,结合地形特征,进行了污染影响区域划分,对不同首要污染物的气象因子反馈机制进行了细致剖析。结果表明:湖南省大气污染过程以颗粒物污染为主,年变化特征呈现为单峰形,单次污染过程持续时长一般不超过3 d;3条主要的污染物传播路径均是由湘北地区进入长株潭城市群;污染来源以本地积累为主,外来输送与本地污染叠加次之;颗粒物污染主要受边界层稳定程度、逆温情况和近地面空气湿度的影响,臭氧污染则主要受紫外辐射、前体物浓度和扩散条件等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过程 气象因子 变化特征 区域划分
下载PDF
湖南省地表高温遥感评估指标构建和特征分析
5
作者 韩沁哲 刘海磊 +4 位作者 范嘉智 吴浩 陈磊士 欧小锋 韩沁真 《干旱气象》 2024年第3期367-375,共9页
基于长时序遥感产品构建地表高温评估指标,分析湖南省近20 a地表高温分布特征,可为农业生产和防灾减灾提供技术参考。首先利用2002—2021年的MYD11A1、MYD13A1、MYD09GA长时序数据回归计算日地表高温数据集,然后基于百分比法、百分位法... 基于长时序遥感产品构建地表高温评估指标,分析湖南省近20 a地表高温分布特征,可为农业生产和防灾减灾提供技术参考。首先利用2002—2021年的MYD11A1、MYD13A1、MYD09GA长时序数据回归计算日地表高温数据集,然后基于百分比法、百分位法和趋势比率法构建地表高温遥感评估指标,并分析其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使用日地表温度大于等于45℃面积占比作为日尺度的地表高温等级阈值划分指标与气象预警指标一致性最好,湖南省地表高温年最大值以2013年为转折点增加显著;基于百分位法确定的湖南省年尺度的地表高温极端阈值(40.2~64.1℃),可作为高温强度的评价指标;利用湖南省地表高温趋势率来评价湖南省地表高温年增减趋势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长株潭城市群和洞庭湖区的快速增温、衡邵干旱走廊的极端高温需要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高温 评估指标 高温等级 卫星遥感
下载PDF
2022年夏季湖南气候异常特征及主要气象灾害简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曾腊梅 刘红武 +2 位作者 张海 王青霞 张成成 《河南科学》 2024年第2期281-287,共7页
利用2022年6—8月湖南省97个气象站点的气温和降水量实况数据以及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等,分析2022年夏季湖南省出现的异常气候现象及其时空分布特征和环流形势.结果表明:6月中纬度西风带低压槽活跃,湖南省在前期一直受强降水的影响,... 利用2022年6—8月湖南省97个气象站点的气温和降水量实况数据以及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等,分析2022年夏季湖南省出现的异常气候现象及其时空分布特征和环流形势.结果表明:6月中纬度西风带低压槽活跃,湖南省在前期一直受强降水的影响,7—8月西太平洋的副热带高压西段异常加强(脊点偏西约50个经度),是造成2022年夏季湖南省气候异常的主要影响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异常特征 天气气候事件 气象灾害 高温 气象干旱
下载PDF
湖南省气象综合业务实时监控平台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
7
作者 冯冼 李熠 《湖北农业科学》 2022年第11期139-144,共6页
为推进湖南省气象业务监控的集约化与智能化,基于云计算、分布式、大数据等技术,设计了省级气象综合业务实时监控平台。该平台包括分层模型和功能结构,具有监控信息采集、数据处理与存储、全流程业务监控、集中告警等关键技术。该平台... 为推进湖南省气象业务监控的集约化与智能化,基于云计算、分布式、大数据等技术,设计了省级气象综合业务实时监控平台。该平台包括分层模型和功能结构,具有监控信息采集、数据处理与存储、全流程业务监控、集中告警等关键技术。该平台打通了气象业务、数据、基础资源一体化运维流程,实现气象业务监控运维上下游联动,初步解决了湖南省省级气象数据中心规模急剧增长带来的运维管理难题,提高了省级气象信息业务运维支撑保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业务 集约化 综合监控 运维管理 湖南省
下载PDF
基于多源卫星资料的湖南林火时空特征分析
8
作者 周碧 闫如柳 +4 位作者 陈磊士 罗伯良 隋兵 高霞霞 杜东升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13-720,共8页
为深入研究林火时空分布规律,减少森林火灾对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的不利影响,利用中外8颗气象卫星资料,基于经典的上下文方法,建立了多源卫星火点判识关键参数和动态阈值。采用卫星监测缓冲区半径核查法,对多源卫星反演的林地热点进行真... 为深入研究林火时空分布规律,减少森林火灾对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的不利影响,利用中外8颗气象卫星资料,基于经典的上下文方法,建立了多源卫星火点判识关键参数和动态阈值。采用卫星监测缓冲区半径核查法,对多源卫星反演的林地热点进行真实性检验,并利用2021—2022年防火期真实林地热点数据进行林火时空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卫星火点监测准确率为84.42%,火点分类准确性为89.90%,建立的反演方法合理可靠。湖南林火空间分布“西南多,东北少”,高发区主要分布于湘南,次高发区为湘西区域;秋防期林火风险远大于春防期。2022年极端高温干旱过程,林火主要分布在湘南地区、衡邵盆地;从过程分布看,林火分布可分为4个阶段,前3个阶段林火数量呈显著增加趋势,第3阶段森林火险风险最严重。第4阶段受降水和全省禁火令的双重影响,林地热点数目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火灾 卫星遥感 真实性检验 火点判识 时空分布
下载PDF
台风“暹芭”对湖南影响的分阶段对比分析
9
作者 唐明晖 陈龙 +2 位作者 赵恩榕 王强 陈紫妍 《灾害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2-109,共8页
利用常规观测、再分析和双偏振雷达资料,结合拉格朗日混合单粒子轨迹模式(HYSPLIT),对比分析了2022年台风“暹芭”影响湖南的三个阶段(台前飑线、台风倒槽、台风低压)水汽来源、双偏振特征,并探讨降水特征。结果表明:①台前飑线阶段,水... 利用常规观测、再分析和双偏振雷达资料,结合拉格朗日混合单粒子轨迹模式(HYSPLIT),对比分析了2022年台风“暹芭”影响湖南的三个阶段(台前飑线、台风倒槽、台风低压)水汽来源、双偏振特征,并探讨降水特征。结果表明:①台前飑线阶段,水汽主要源自西太平洋、鄱阳湖,沿东风输送至湘北,与东北风形成辐合;回波表现为积云降水特征,呈带状、质心偏低;Z_(DR)和K_(DP)值高,CC值大,以数浓度高扁平大雨滴为主。②台风倒槽阶段,水汽源自南海和西太平洋,沿槽前偏东南气流向湘中输送;回波表现为层云降水特征,低层Z_(H)、K_(DP)、Z_(DR)偏低,CC偏大,以数浓度低的小雨滴为主;5 km高度出现CC亮带,导致“列车效应”暴雨。③台风低压阶段,水汽源自中南半岛、北部湾和南海,沿低压向湘东南、湘东北输送;回波呈积层混合降水特征,中低层K_(DP)有大值(≥1.7°/km)区,Z_(DR)强度偏弱,以数浓度高小雨滴为主。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台风影响下的降水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暹芭” 分阶段分析 水汽输送 台前飑线 雷达双偏振
下载PDF
暴雨灾害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效益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邓玲 李学敏 张思远 《湖北农业科学》 2021年第17期188-193,共6页
针对暴雨灾害气象防灾减灾服务,通过开展专家问卷调查,基于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研究建立了暴雨灾害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效益评估指标体系,并确定了各评估指标的权重。根据湖南省近年暴雨气象服务典型案例分析评价数据,遵循可量化易获取原... 针对暴雨灾害气象防灾减灾服务,通过开展专家问卷调查,基于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研究建立了暴雨灾害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效益评估指标体系,并确定了各评估指标的权重。根据湖南省近年暴雨气象服务典型案例分析评价数据,遵循可量化易获取原则,研究提出了各指标具体的评价方法。综合运用评估指标体系和各指标的评价方法,对2015年6月30日至7月5日湖南省1次典型暴雨过程进行了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效益试评估,得出该次暴雨气象防灾减灾综合服务效益为0.88,说明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灾害 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效益评估 层析分析法 德尔菲法 指标体系
下载PDF
基于气象因子的湖南省柑橘气候品质评价模型研究——以洞口蜜桔为例 被引量:3
11
作者 邓玲 江涤非 +2 位作者 黎跃勇 董子舟 谭诗琪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2年第8期184-189,共6页
基于2010—2020年湖南省柑橘主产区代表品种洞口蜜桔,以及2015—2020年黔阳冰糖橙、道县脐橙、石门柑橘的品质数据和相应的气象数据,采用相关普查法、逐步回归法等筛选出影响湖南柑橘品质的关键气象因子,并建立了湖南柑橘气候品质评价... 基于2010—2020年湖南省柑橘主产区代表品种洞口蜜桔,以及2015—2020年黔阳冰糖橙、道县脐橙、石门柑橘的品质数据和相应的气象数据,采用相关普查法、逐步回归法等筛选出影响湖南柑橘品质的关键气象因子,并建立了湖南柑橘气候品质评价指标。以洞口蜜桔为例,采用德尔菲法、主成分回归法和加权指数求和法等建立了洞口蜜桔气候品质评价模型,基于该模型对洞口蜜桔近11年的气候品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湖南省的9项柑橘品质指标中,受气象因子影响较大的主要有可溶性固形物和VC含量2项指标;影响湖南省柑橘气候品质的关键气象因子主要有果实迅速膨大期—采摘期累计日照时数、果实膨大期降水量、采摘期阴雨日数、主要生长季(4—10月)平均气温、着色期—采摘期平均气温日较差、果实膨大期日最高气温≥35℃的最长持续天数等6项指标;2010—2020年洞口蜜桔气候评价指数介于2.25~3.00,除2016、2020年的气候品质等级为良及以下外,其余年份均为优或特优级别,模型检验结果与实际品质等级的吻合率较高,其中与2项品质指标等级均一致的年份有6 a;与1项品质指标等级一致的年份均为8 a,吻合率为7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柑橘 气候品质 评价指标 洞口蜜桔 评价模型
下载PDF
基于改进长短期记忆网络的湖南网格气温预报模型
12
作者 卢姝 陈鹤 +2 位作者 陈静静 赵琳娜 郭田韵 《气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31-445,共15页
基于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高分辨率模式预报产品以及中国气象局陆面数据同化系统逐1 h气温实况,构建了一种改进的长短期记忆网络ED-LSTM-FCNN模型,模型中加入嵌入层模块以处理高维空间、时间特征,并通过全连接神经网络融合不同类型特征... 基于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高分辨率模式预报产品以及中国气象局陆面数据同化系统逐1 h气温实况,构建了一种改进的长短期记忆网络ED-LSTM-FCNN模型,模型中加入嵌入层模块以处理高维空间、时间特征,并通过全连接神经网络融合不同类型特征实现气温的回归预测,生成0.05°×0.05°格点逐1 h气温预报产品。针对湖南省2022年预报检验表明:ED-LSTM-FCNN模型能显著降低数值模式的预报误差,提高预报稳定性,1~24 h时效预报均方根误差较模式预报与中央气象台指导预报分别降低了25.4%~37.7%和15.8%~40.0%;模型明显改善了数值模式在空间上(尤其是复杂地形)的预报效果,大部分地区气温均方根误差介于1.2~1.6℃;该模型在不同季节2℃误差以内的预报准确率达83.0%以上,明显高于模式预报与中央气象台指导预报,在平稳性极端高温天气中的优势更加明显,可有效应用于智能网格预报业务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格预报 长短期记忆网络 气温预报 深度学习
下载PDF
基于多层全连接神经网络的湖南省流域面雨量预报
13
作者 谭诗琪 范嘉智 +4 位作者 廖春花 罗潇 龙晓琴 罗立军 卞一飞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24年第5期62-69,共8页
研究基于ECMWF、JMA东亚地区再分析资料、OCF、湖南省智能网格预报0.5°格点产品、华南区域数值天气预报模式及华东区域数值天气预报模式产品,利用多层全连接神经网络(MFCNN)构建模型,预测未来24 h、3 h、1 h面雨量数据,采用平均绝... 研究基于ECMWF、JMA东亚地区再分析资料、OCF、湖南省智能网格预报0.5°格点产品、华南区域数值天气预报模式及华东区域数值天气预报模式产品,利用多层全连接神经网络(MFCNN)构建模型,预测未来24 h、3 h、1 h面雨量数据,采用平均绝对误差(MAE)、均方根误差(RMSE)和决定系数(R^(2)),对2020年湖南大型水库流域面雨量MFCNN模型预报效果进行检验评估及与各家模式预报效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MFCNN模型对24 h、3 h、1 h面雨量的预报效果(MAE、RMSE、R^(2))均优于各模式的效果,且随时间分辨率的提升,模型预测效果相对于各模式提升明显。误差系数表明,MFCNN模型预报偏差在湘江流域及洞庭湖的最小,在沅水中游、资水上游的居中,在澧水流域、资水下游及沅水上、下游的最大。该模型捕捉面雨量动态变化的能力在洞庭湖、澧水上游、沅水中游最强,在湘江流域的次之,在沅水上、下游及资水下游、澧水下游的最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雨量预报 数值模式 多层全连接神经网络模型
下载PDF
2016—2020年湖南省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时空特征分析与预警信息精准靶向发布策略 被引量:6
14
作者 邓玲 袁伟天 +2 位作者 陈玉贵 朱国强 张永锋 《中南农业科技》 2023年第4期124-128,共5页
利用2016—2020年湖南省发布的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数据,运用分类统计法按信号类别、等级、发布区域、发布时间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了面向公众的预警信息精准靶向发布策略。结果表明,湖南省发布的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类型占比前5位的分别是雷... 利用2016—2020年湖南省发布的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数据,运用分类统计法按信号类别、等级、发布区域、发布时间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了面向公众的预警信息精准靶向发布策略。结果表明,湖南省发布的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类型占比前5位的分别是雷电、暴雨、大雾、高温和雷雨大风,占发布总量的91.7%;在湖南省发布的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中,黄色预警信号发布次数最多,占发布总量的49.0%,红色最少,仅占4.4%;红色预警信号发布量列前3位的预警类型是暴雨、大雾和冰雹;湖南省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最多的地区是怀化市,其次是邵阳市、岳阳市、湘西自治州,湘潭市发布次数最少,整体呈西多东少的趋势;每年5—8月是湖南省预警发布的高峰期,7月预警信号发布量最多,占全省总量的20.4%,10月最少,占全省总量的1.3%;雷电、雷雨大风预警信号的发布集中在3—8月,暴雨、高温预警集中在5—9月,冰雹预警集中在3—5月,霾、寒潮、道路结冰、暴雪等预警主要在11月至次年3月,大雾、大风预警信号全年都有发布;当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及城区暴雨临灾警报、冰雹红色警报、雷雨大风临灾警报、强降雨红色警报时,湖南省启动面向公众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精准靶向发布业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灾害 预警信号 时空分布特征 面向公众 靶向发布 湖南省
下载PDF
湖南省气象业务内网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15
作者 钟艳雯 尹新怀 +2 位作者 朱亮 冯冼 夏正龙 《湖北农业科学》 2020年第20期155-159,共5页
为了实现业务系统的集约整合,提供一站式数据在线访问和共享服务,建设了湖南省气象业务内网平台。该平台基于通用的J2EE应用架构;使用统一数据源;采用分布式架构,利用大数据技术提升查询统计速度;通过自定义各种组件实现地图图层叠加。... 为了实现业务系统的集约整合,提供一站式数据在线访问和共享服务,建设了湖南省气象业务内网平台。该平台基于通用的J2EE应用架构;使用统一数据源;采用分布式架构,利用大数据技术提升查询统计速度;通过自定义各种组件实现地图图层叠加。该平台为省市县用户提供统一业务数据、产品与信息服务,为气象预报、测报、管理等业务提供有效补充手段和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业务内网 数据 分布式数据环境
下载PDF
1961-2020年湖南省“端午水”的变化特征分析
16
作者 罗潇 罗菁 彭玮莹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第3期116-118,共3页
利用1961—2020年湖南省89个地面气象站逐日降水数据,再分析高度场、风场及湿度场资料,分析了湖南省多年“端午水”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空间分布上,湘北出现的“端午水”次数较少,其次是湘南,湘西“端午水”出现次数最多;全省多年平... 利用1961—2020年湖南省89个地面气象站逐日降水数据,再分析高度场、风场及湿度场资料,分析了湖南省多年“端午水”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空间分布上,湘北出现的“端午水”次数较少,其次是湘南,湘西“端午水”出现次数最多;全省多年平均端午降水量分布不均匀,湘北的端午降水量整体大于湘南,其中湘西北有1个“端午水”大值中心。在时间变化上,有13年全省所有站点均出现“端午水”,有5年仅有不到一半的站点数出现“端午水”,全省平均端午降水量呈波动缓慢增加的趋势。在环流形势差异上,在典型“端午水”特多年,湖南地区水汽条件和动力条件明显优于典型“端午水”特少年。在湘北和湘东南地区,“端午水”和夏季降水的相关性最好,其次是湘中以南地区,湘中一带端午降水量与当年夏季降水的相关系数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省 “端午水” 特征分析 相关系数
下载PDF
基于AHP-GIS的湖南省道路结冰灾害风险区划
17
作者 李学敏 谢睿恒 +1 位作者 江涤非 禹伟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第1期319-321,328,共4页
为了评估湖南省道路结冰灾害风险,采集湖南省96个气象台站从1986年到2015年共30年的冬季(12月—次年2月)日最低气温、日降水量和2005—2011年的冻雨数据,结合湖南省数字高程(DEM)、湖南高速阻断数据和国民经济统计数据,从致灾因子危险... 为了评估湖南省道路结冰灾害风险,采集湖南省96个气象台站从1986年到2015年共30年的冬季(12月—次年2月)日最低气温、日降水量和2005—2011年的冻雨数据,结合湖南省数字高程(DEM)、湖南高速阻断数据和国民经济统计数据,从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承载体易损性和抗灾能力四个方面,基于AHP-GIS分析完成了道路结冰灾害风险区划。结果表明:湖南省道路结冰灾害风险的中等以上风险面积占比58.3%,易受道路结冰灾害影响的面积较大;高风险区主要位于湘西、湘南的山区,G76厦蓉高速郴汝段、G0422武深高速炎汝段、S50长芷高速龙琅段、G65包茂高速通道段、G60沪昆高速洞口-洪江段、G55二广高速安化段和涟源-邵阳段、G56杭瑞高速凤凰段需做好重点防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区划 GIS 道路结冰
下载PDF
湖南省财货险出险特征分析
18
作者 彭玮莹 黎跃勇 +2 位作者 谭诗琪 官建文 廖春花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第6期118-120,共3页
利用2016—2020年湖南省97个国家站和3499个区域站降水资料,以及2016—2020年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省分公司因暴雨出险的财货险理赔出险案件数据,对财货险进行险类划分并剔除案例较少的财货险险种,选出3个主要的财货险种类... 利用2016—2020年湖南省97个国家站和3499个区域站降水资料,以及2016—2020年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省分公司因暴雨出险的财货险理赔出险案件数据,对财货险进行险类划分并剔除案例较少的财货险险种,选出3个主要的财货险种类,分别对主要财货险中的工程险、家财险及企业险的出险特征包括出险点海拔、出险频次及出险事件与降水量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并对因暴雨出险的不同险种提供相应的气象服务建议。结果表明:工程险分布在平原地区的出险点最多,家财险和企业险分布在丘陵地区的出险点最多。3种险类出险频次为较低等级的出险点均占主要部分,并在理赔金额上占比最多。从不同险种出险次数最多的出险点来看,工程险在高速公路相关工程建设上出险次数最多,家财险则是在人口密集和地形较为复杂的城市地区,企业险是各市州的电力公司。从出险前24、48和72 h的降水量范围和平均值来看,工程险和企业险更易因暴雨而出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 暴雨 财货险 保险气象服务
下载PDF
基于双偏振雷达和FY-4A卫星资料的一次湖南秋季强冰雹预警特征分析
19
作者 杨湘婧 唐明晖 +2 位作者 袁韬 兰明才 彭听听 《气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8-84,共17页
为提升秋季冰雹监测预警能力,基于双偏振雷达和风云四号A星(FY-4A)资料,对2023年11月湖南一次罕见的秋季强冰雹过程进行分析,探讨其预警特征。研究发现:(1)强冰雹由超级单体风暴产生,在降雹阶段,强回波中心(水平反射率因子Z H≥65 dBz)... 为提升秋季冰雹监测预警能力,基于双偏振雷达和风云四号A星(FY-4A)资料,对2023年11月湖南一次罕见的秋季强冰雹过程进行分析,探讨其预警特征。研究发现:(1)强冰雹由超级单体风暴产生,在降雹阶段,强回波中心(水平反射率因子Z H≥65 dBz)底部接近地面,相关系数(CC)<0.9,差分传播相移率(K DP)为空洞,差分反射率因子(Z DR)为-3~0 dB,对应直径≥5 cm的大冰雹降落,与实况吻合。(2)Z DR柱上升和下降可表征上升气流的加强和减弱,Z DR结合CC有助于识别三体散射(TBSS)和旁瓣特征。强回波面积和质心高度对超级单体风暴不同发展阶段有很好的指示作用,结合监测可使冰雹预警提前量达12 min以上。此次过程超级单体造成的TBSS长度达到罕见的73 km,TBSS的出现、风暴顶辐散呈明显减弱趋势较降雹时间提前17 min以上。(3)冰雹、雷暴大风发生区域与冰雹云黑体亮温(TBB)、云顶温度(CTT)、云顶高度(CTH)、云顶气压(CTP)梯度大值区对应较好。结合雷达分析冰雹云发展过程发现,可将TBB≤-58℃,CTT≤-56℃,CTH≥13 km,CTP≤180 hPa且TBB≤-52℃面积持续增大作为FY-4A卫星秋季冰雹云特征参量的监测预警指标。(4)TBB最大递减率发生时间较降雹时间提前11 min以上。13.3μm和10.8μm通道亮温差对冰雹云的发展和减弱反应最为敏感,6.5μm和10.8μm通道亮温差则在单站对流监测指标中对冰雹过境前后较其他亮温差反应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季冰雹 双偏振雷达 FY-4A卫星 预警指标 超级单体 三体散射(TBSS)
下载PDF
湖南省水旱灾害防御气象服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20
作者 罗红梅 陈玉贵 +1 位作者 李浩 黄泽群 《经济师》 2023年第9期127-129,共3页
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防灾减灾救灾新理念,有效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建设湖南省水旱灾害防御气象服务平台。该平台基于湖南省气象局“天擎”大数据中心,充分整合“气象+水利+水文”数据,采用JAVA、Python、HTML+CSS等跨平台... 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防灾减灾救灾新理念,有效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建设湖南省水旱灾害防御气象服务平台。该平台基于湖南省气象局“天擎”大数据中心,充分整合“气象+水利+水文”数据,采用JAVA、Python、HTML+CSS等跨平台开发语言,B/S、SOA、“云+端”架构,虚谷、StarRocks 2.0数据库研发,针对湖南省、市、县水利部门、中小型水库和电站的本地化业务需求,提供基于位置的流域和集雨区的面雨量预报、气象预报预警、来水预报、水位预报、入库流量预报和精准靶向预警信息发布等综合服务,有效提升湖南省防洪调度、安全度汛、发电增效提供技术保障和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旱灾害 数据源 多源数据整合 信息共享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