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利部江湖治理与防洪重点实验室2007年度开放研究基金综述
1
作者 董耀华 周若 卢金友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21-126,共6页
概述了水利部江湖治理与防洪重点实验室2007年度开放研究基金14个资助项目的主要研究成果与进展,对14个资助项目进行了验收综合评价;给出了重点实验室发展规划的4个研究方向和20个重点研究领域。14个资助项目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撰写成... 概述了水利部江湖治理与防洪重点实验室2007年度开放研究基金14个资助项目的主要研究成果与进展,对14个资助项目进行了验收综合评价;给出了重点实验室发展规划的4个研究方向和20个重点研究领域。14个资助项目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撰写成果报告14份,发表论文25篇,申请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完成1篇博士论文,出版专著1部,申请实用新型专利1项等;项目验收综合评价是6A和8B。重点实验室发展规划的4个研究方向是:江湖治理,防洪减灾,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关键问题研究,以及流域水土资源保护与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湖治理 防洪 水利部重点实验室 开放研究基金
下载PDF
鄱阳湖五河及湖区生态水利综合治理关键技术及示范 被引量:9
2
作者 杨文俊 刘同宦 +2 位作者 栾华龙 程冬兵 许新发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2,共12页
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中国河湖水资源、水环境与水生态问题交织重叠。作为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泊,近年来鄱阳湖及其五河出现水量减少、水土流失、岸线萎缩、水生生境劣化等突出问题,目前的研究水平和关键技术无法满足新时期生... 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中国河湖水资源、水环境与水生态问题交织重叠。作为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泊,近年来鄱阳湖及其五河出现水量减少、水土流失、岸线萎缩、水生生境劣化等突出问题,目前的研究水平和关键技术无法满足新时期生态优先、绿色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如何将资源、生态、环境等约束融入水利工程规划、建设与运行,厘清水利工程对河湖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在这种影响下生态系统的演变趋势,提出减缓其影响的技术措施;如何在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既能满足人类社会需求,又能兼顾水生态系统健康需求,是当前生态水利理论体系研究及关键技术研发的前沿和热点问题,也是推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落实长江大保护的必然要求。围绕上述问题,提出以"应用基础–关键技术–工程示范–监测评价"为主线的研究目标:1)辨析鄱阳湖五河及湖区生态水利特征因子及其对开发利用的响应机制;2)研发面向岸上、水陆交错带与水体的生态水利综合治理技术体系;3)提出生态水利综合治理技术及规划设计方案并进行工程示范;4)构建河湖生态水利建设模式与监测评价体系。通过开展多学科交叉、点面结合、理论与实践统一的研究,拟揭示河湖生态水利特征因子的互作互馈机制,提出耦合工程、资源、环境与生态的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实现理论创新;研发红壤丘陵旱坡地农业节水控污保土系列关键技术和受损水生生境的水利工程辅助修复关键技术,实现技术创新;提出规划导则、设计指南、治理技术、监测指标、评估方法、建设模式等全链条布局的河湖生态水利综合治理系统解决方案,实现集成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水利 河湖生态环境 监测评价体系 鄱阳湖五河及湖区
下载PDF
三峡水库下游江湖演变与治理若干问题探讨 被引量:19
3
作者 卢金友 朱勇辉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8-107,共10页
三峡工程于2003年6月开始蓄水运用,迄今已10 a,坝下游水文情势、河道冲淤与江湖关系等均已发生变化。简要分析了三峡水库蓄水以来长江中游江湖水沙输移特性变化、中游干流河道与三口分流道冲淤变化、中游干流河势变化与江湖关系变化特点... 三峡工程于2003年6月开始蓄水运用,迄今已10 a,坝下游水文情势、河道冲淤与江湖关系等均已发生变化。简要分析了三峡水库蓄水以来长江中游江湖水沙输移特性变化、中游干流河道与三口分流道冲淤变化、中游干流河势变化与江湖关系变化特点;简要介绍了长江科学院近期利用实体模型和数学模型开展三峡工程运用后长江中游江湖演变的预测结果,并与实测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就长江干支流水库群联合运用后长江中下游江湖演变研究与治理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可为未来江湖治理的思路、方案的制定与实施等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工程 长江中游 江湖演变 江湖治理 实体模型 数学模型
下载PDF
下荆江熊家洲至城陵矶河段演变分析与治理思路探讨 被引量:14
4
作者 卢金友 渠庚 +2 位作者 李发政 唐峰 朱勇辉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13-118,共6页
利用三峡水库蓄水运用前后的水沙和地形资料,系统分析了下荆江熊家洲至城陵矶河段演变特点和趋势。结果表明:由于三峡工程蓄水运用以来水沙条件的变化,该河段河势较之前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调整,八姓洲、七姓洲上游侧及观音洲弯道左岸未护... 利用三峡水库蓄水运用前后的水沙和地形资料,系统分析了下荆江熊家洲至城陵矶河段演变特点和趋势。结果表明:由于三峡工程蓄水运用以来水沙条件的变化,该河段河势较之前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调整,八姓洲、七姓洲上游侧及观音洲弯道左岸未护段岸线均发生崩退,七弓岭弯道段的主流线已发生明显变化,并发生了切滩撇弯现象,若遇不利水文年时存在自然裁弯的可能性。在此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分阶段进行河道综合治理的思路,以期为该河段的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家洲至城陵矶河段 河道演变 河势控制工程 三峡水库
下载PDF
长江泥沙调控与干流河床演变及治理中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与预期成果展望 被引量:17
5
作者 卢金友 刘兴年 姚仕明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3-40,共8页
长江流域面积1.8×106km2,人口和国民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的40%,是中国水资源配置的战略水源地、水电开发的主要基地、连接东中西部的"黄金水道"和珍稀水生生物的天然宝库,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近些年... 长江流域面积1.8×106km2,人口和国民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的40%,是中国水资源配置的战略水源地、水电开发的主要基地、连接东中西部的"黄金水道"和珍稀水生生物的天然宝库,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近些年来,在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下,长江泥沙时空分布与产输过程发生了重大变化,给河流开发利用与保护均带来了显著影响,而沿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对长江泥沙提出调控要求。同时,河流工程建设和泥沙资源化利用的发展也使长江泥沙调控具备了基本条件。但泥沙兼具灾害性与资源性,泥沙调控与河流功能发挥之间存在着矛盾与统一,需要深入研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长江泥沙调控及干流河道演变与治理技术研究"以揭示长江泥沙输移分布与河流开发及保护之间的耦合作用关系,研究提出满足沿江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需求的长江泥沙调控、河道演变与治理的基本理论和关键技术为总目标;重点研究长江泥沙来源与时空分布变异规律和趋势,河道演变对水沙输移变化的响应机制,控制性水利水电工程联合运用下长江干流和洞庭湖、鄱阳湖的水沙输移规律,河床重塑过程与驱动机制及其防洪、航运和岸滩利用等多重效应,长江泥沙多维耦合与协同调控的理论和方法,并研发多尺度、多目标与多过程泥沙联合调控技术和河道治理技术。通过项目研究,预计将揭示多因素影响下长江来水来沙时空变异特征与趋势、水沙输移与河道演变的响应机制;定量预测控制性水库联合运用下长江和洞庭湖、鄱阳湖泥沙输移与冲淤过程,揭示长江河道的重塑过程、相对平衡状态与驱动机制,阐明河流系统再造的防洪、航运及岸滩利用等多重效应;构建长江泥沙调控的理论框架,建立泥沙调控指标体系、方法和模型;研发江河湖库多尺度、多目标与多过程泥沙联合调控技术和河道综合治理技术,并予以示范。项目研究将推动河流动力学学科发展,促进长江水沙资源利用与保护,为流域社会经济发展和河流生态保护提供基础保障,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与环境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 水沙条件变化 泥沙调控 河床演变 河道治理
下载PDF
三峡工程运用后长江中游沙市河段演变与治理思路 被引量:10
6
作者 朱勇辉 黄莉 +1 位作者 郭小虎 谷利华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1-37,共7页
三峡工程运用以来,长江荆江河段水沙条件发生较大改变,河床冲淤变化剧烈。沙市河段地处上荆江中段,属弯曲分汊河型,多年来深泓左右摆动和分汊段主支汊易位频繁,是荆江河势变化频繁、防洪形势严峻的河段之一。利用多年来,特别是三峡工程... 三峡工程运用以来,长江荆江河段水沙条件发生较大改变,河床冲淤变化剧烈。沙市河段地处上荆江中段,属弯曲分汊河型,多年来深泓左右摆动和分汊段主支汊易位频繁,是荆江河势变化频繁、防洪形势严峻的河段之一。利用多年来,特别是三峡工程蓄水后的原型实测资料,首先分析了河段控制水文站的水沙特性及太平口分流分沙变化,并进一步分析了三峡工程运用以来沙市河段的河道冲淤演变特点及演变趋势,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河段的防洪、航运、取水等需求,探讨了沙市河段未来的综合治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工程 沙市河段 河道演变 河势变化 治理思路
原文传递
2023年三峡水库生态调度对四大家鱼生境面积的影响
7
作者 白凤朋 任玉峰 +3 位作者 梅杰 梁志明 马一鸣 杨中华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2-119,共8页
为量化生态调度对四大家鱼生境面积的影响,2023年在三峡水库开展了针对葛洲坝下游四大家鱼自然繁殖的生态调度试验,以葛洲坝至枝江江段为研究区域,选择水位变幅、水深、流速、水温4个主要生境因子,建立了耦合平面二维水动力学模型和产... 为量化生态调度对四大家鱼生境面积的影响,2023年在三峡水库开展了针对葛洲坝下游四大家鱼自然繁殖的生态调度试验,以葛洲坝至枝江江段为研究区域,选择水位变幅、水深、流速、水温4个主要生境因子,建立了耦合平面二维水动力学模型和产卵栖息地适宜度曲线的四大家鱼产卵生境质量评估模型,实现了产卵综合适宜度指数时空分布的精细化模拟。结果显示,2023年三峡水库生态调度期间,约60%研究区域四大家鱼产卵综合适宜度指数呈现增加趋势,其产卵加权可利用面积占研究区域总面积比例由30.45%增加至约55%;适宜四大家鱼产卵区域(综合适宜度指数0.6~1.0)明显增加,占研究区域总面积比例由4.67%增加至约60%。研究表明,三峡水库生态调度显著改善了葛洲坝至枝江江段四大家鱼产卵的生境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调度 四大家鱼 适宜度指数 生境面积 三峡水库
下载PDF
水库群联合作用下长江中下游江湖关系响应机制 被引量:28
8
作者 卢金友 姚仕明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6-46,共11页
长江干支流水库群的总库容约占长江入海年均径流量的37.6%,水库群的联合作用改变了进入长江中下游江湖系统的水沙条件,引起江湖系统水沙输移、冲淤演变及江湖关系等发生新的变化,呈现新的特点。本文在综述近年来长江中下游江湖系统水沙... 长江干支流水库群的总库容约占长江入海年均径流量的37.6%,水库群的联合作用改变了进入长江中下游江湖系统的水沙条件,引起江湖系统水沙输移、冲淤演变及江湖关系等发生新的变化,呈现新的特点。本文在综述近年来长江中下游江湖系统水沙输移与冲淤演变特性及江湖关系变化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点阐述水库群联合作用下长江中下游江湖关系响应机制,形成的主要认识有:水库群联合作用下中下游江湖系统的径流量及比例组成没有明显变化,但输沙量及比例组成发生显著变化,干流宜昌站变化最为明显;中下游河道由自然条件下的中沙河流变为少沙河流,江湖系统由自然条件下的累积性淤积转为持续冲刷,并在较长时期内进行重新塑造与调整;水库群的联合作用对江湖水沙交换与湖区冲淤产生影响,两湖枯水期有所提前,湖区泥沙沉积率显著下降,江湖关系总体趋于向好的方向调整。鉴于长江水沙条件变化的不确定性、人类活动影响的加剧与江湖系统演变的复杂性,今后仍须加强变化环境下中下游江湖系统响应机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群 水沙条件 江湖关系 江湖演变
下载PDF
松滋江堤防洪保护区洪水风险研究(Ⅰ)——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被引量:7
9
作者 刘亚 姚仕明 +1 位作者 朱勇辉 邹骥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0-45,共6页
长江中下游地处冲积平原,洪水灾害较为频繁,沿江堤防是生命财产和生产设施的第一道屏障。其中荆江河段洪水峰高量大,且两岸支流众多、江湖关系复杂,防洪形势尤为严峻。以上荆江松滋江堤防洪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可能产生的堤防溃口;... 长江中下游地处冲积平原,洪水灾害较为频繁,沿江堤防是生命财产和生产设施的第一道屏障。其中荆江河段洪水峰高量大,且两岸支流众多、江湖关系复杂,防洪形势尤为严峻。以上荆江松滋江堤防洪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可能产生的堤防溃口;在对复杂的荆江—洞庭湖水系进行概化的基础上,建立一二维耦合数学模型,研究了1 000 a一遇洪水条件下松滋江堤发生溃决后长江干流及防洪保护区内的洪水演进过程,并以最大淹没水深、淹没时间及最大流速为风险要素,分析了保护区内的洪水风险分布情况。文章共分为2篇,此为第一篇,旨在阐述一二维耦合数学模型建立与率定验证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风险 防洪保护区 松滋江堤 数值模拟 堤防溃口 率定验证
下载PDF
长江中游河床下切与节点控制治理初步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黄悦 董耀华 王敏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4-10,共7页
三峡及上游水库蓄水运用后,其下游荆江河段沙质河床下切了3~6m,对两岸的护岸工程、供水工程以及三口分流分沙将带来不利影响.为了抑制荆江河段冲刷、稳定控制枯水位下降,开展节点控制组合工程治理方案的初步研究,提出护底工程组合和护... 三峡及上游水库蓄水运用后,其下游荆江河段沙质河床下切了3~6m,对两岸的护岸工程、供水工程以及三口分流分沙将带来不利影响.为了抑制荆江河段冲刷、稳定控制枯水位下降,开展节点控制组合工程治理方案的初步研究,提出护底工程组合和护底+潜坝工程组合的治理方式.经数学模型计算分析,提出的治理方式可减少荆江河段冲刷,控制枯水位不降或少降,同时还可缓解三口分流分沙减少趋势,但对城陵矶至武汉河段的冲刷会带来一定影响,其利弊关系还有待今后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床下切 枯水位下降 节点控制工程 治理效果与影响
下载PDF
抚河尾闾抚东堤防洪保护区洪水风险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柴朝晖 熊冲玮 +1 位作者 申康 刘同宦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3-67,共5页
江西省是洪涝灾害发生较频繁的区域,特别是受上游洪水和鄱阳湖水顶托双重作用的赣抚尾闾河段。分析其洪水风险,对于提高江西省防洪减灾能力、减轻或避免生命财产损失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以抚东堤防洪保护区为例,利用MIKE软件建立一维... 江西省是洪涝灾害发生较频繁的区域,特别是受上游洪水和鄱阳湖水顶托双重作用的赣抚尾闾河段。分析其洪水风险,对于提高江西省防洪减灾能力、减轻或避免生命财产损失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以抚东堤防洪保护区为例,利用MIKE软件建立一维、二维耦合模型,分析不同溃口在标准内(20 a一遇)和标准外(50 a一遇)洪水叠加鄱阳湖1954年型设计洪水条件下的洪水演进过程、淹没范围和淹没损失等。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抚东堤防洪保护区内地形起伏较大,不同河段的溃口溃决后的风险大小不同,其中上段李家渡水文站下侧溃口发生溃决时,洪水影响最大。研究结果对于类似区域洪水风险分析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风险分析 抚河尾闾 堤防 防洪保护区 溃口
下载PDF
水利枢纽下游河床冲刷与再造过程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2
作者 卢金友 朱勇辉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9,共9页
在水利枢纽尤其是水库的拦蓄与调节作用下,下游河道的来水来沙条件显著变化,将导致下游河道不平衡输沙,引起河床冲刷与再造。水利枢纽下游河道的河床冲刷与再造过程,兼具床沙冲刷粗化交换悬移质恢复等多过程耦合的微观水沙运动特性,以... 在水利枢纽尤其是水库的拦蓄与调节作用下,下游河道的来水来沙条件显著变化,将导致下游河道不平衡输沙,引起河床冲刷与再造。水利枢纽下游河道的河床冲刷与再造过程,兼具床沙冲刷粗化交换悬移质恢复等多过程耦合的微观水沙运动特性,以及泥沙冲淤床面形态变化纵比降改变河型河势调整等多尺度复杂响应的宏观形态变化。国内外相关研究主要通过实测资料分析、理论研究、实体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等手段,从微观机理和宏观规律2个主要方面开展。归纳和总结了国内外水利枢纽下游河床冲刷与再造过程研究成果,对河床冲刷与再造实体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中的模型沙选择、泥沙恢复饱和系数等关键技术问题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重点和亟待解决的科技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下游 河床冲刷 输沙特性 河床再造 动岸模拟技术 恢复饱和系数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人工通江湖泊非汛期生态调度方案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柴朝晖 姚仕明 +1 位作者 刘同宦 刘斯盛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8-33,共6页
除鄱阳湖和洞庭湖外,长江中下游通江湖泊基本以涵闸形式连通江湖。由于缺乏水体的自然交换,此类湖泊经常出现水质超标的情况,特别是枯水期。以华阳河湖群为例,通过实测资料分析、现场调研、数值模拟研究了其进行生态调度的可行性及具体... 除鄱阳湖和洞庭湖外,长江中下游通江湖泊基本以涵闸形式连通江湖。由于缺乏水体的自然交换,此类湖泊经常出现水质超标的情况,特别是枯水期。以华阳河湖群为例,通过实测资料分析、现场调研、数值模拟研究了其进行生态调度的可行性及具体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华阳河湖群TN、TP浓度随水位的升高呈下降趋势,但当湖群水位超过某值(13.5 m)后,浓度下降趋势变缓,且湖群9月下旬多年平均水位高于现行非汛期控制水位,因此,利用华阳和杨湾闸进行湖群非汛期生态调度是可行的。在考虑现行闸门调度方式、江湖关系、确保防洪安全和水环境改善4个原则的基础上,结合数值模拟结果,确定了华阳河湖群非汛期生态调度方案,即利用杨湾闸和华阳闸控制湖区10—12月份水位控制在13 m,1—2月份控制在12.5 m,3—4月份控制在11.8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江湖泊 江湖关系 非汛期 生态调度方案 水质参数 数值模拟 泄水时机
下载PDF
大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水力控制及灾害预测关键技术 被引量:14
14
作者 黄国兵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8,共8页
针对我国西部山区大型梯级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面临复杂环境下的导截流标准及风险控制、陡坡隧洞导流安全水力控制、深厚覆盖层河床安全经济截流水力控制、导截流过程灾害预测控制等新问题,经过长达28 a的系统研究,解决了大型梯级水利水电... 针对我国西部山区大型梯级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面临复杂环境下的导截流标准及风险控制、陡坡隧洞导流安全水力控制、深厚覆盖层河床安全经济截流水力控制、导截流过程灾害预测控制等新问题,经过长达28 a的系统研究,解决了大型梯级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导截流水力控制和灾害减免的相关技术难题。包括:(1)构建了多梯级同建条件下施工导流系统风险评估模型和基于水文实时监测预报的截流标准决策模型,提出了满足安全性、经济性要求的标准优选方法,修订了施工导流设计规范;(2)揭示了陡坡隧洞易发生明满交替流等不良水力特性的成因及机制,提出了进口隔流浮堤消涡、锐缘进口减免明满交替流、出口压坡增压等复合式水力控制技术,保障了隧洞运行安全,提出的钢筋笼柔性毯和过水围堰分级整流防护新技术,解决了大流量、深厚覆盖层条件下度汛安全难题;(3)提出了考虑水深、流速分布、河床糙度、绕流系数影响的天然截流块体稳定实用计算公式以及六面体钢筋石笼人工截流块体稳定计算公式,计算精度更接近实际;(4)发明了内附透水反滤土工膜的四面体钢筋笼和圆柱线体新型截流材料;(5)提出了"水下宽戗堤"新技术,减轻了截流难度;(6)首次提出了高陡岸坡滑坡涌浪过程中第二次涌浪为首浪的论点,建立了首浪高度实用计算公式、涌浪产生与传播预测模型;(7)提出了土石围堰溃决过程与洪水演进高分辨率模拟技术。这些关键技术对于推动相关学科发展、加快水利水电行业科技进步起到了巨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梯级水利水电工程 导截流水力控制 灾害预测控制 明满交替流 风险评估 水下宽戗堤 首浪高度 西部山区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崩岸治理与河道整治技术 被引量:20
15
作者 卢金友 朱勇辉 +3 位作者 岳红艳 黄莉 刘亚 杨光荣 《水利水电快报》 2017年第11期6-14,共9页
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河岸抗冲性较差,水流冲刷力强,河床冲淤变化频繁,崩岸险情时有发生,河道治理对促进沿江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简要分析了近年来特别是三峡水库蓄水以来长江中下游水沙变化与河道演变特... 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河岸抗冲性较差,水流冲刷力强,河床冲淤变化频繁,崩岸险情时有发生,河道治理对促进沿江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简要分析了近年来特别是三峡水库蓄水以来长江中下游水沙变化与河道演变特性,分析了中下游河道崩岸与护岸工程现状、现有护岸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阐释了河道崩岸的影响因素与发生机理,揭示了不同类型护岸工程的破坏机理,简要介绍了河道岸坡稳定性评估方法及其应用,总结了长江中下游的崩岸治理与河道整治技术,最后通过典型实例介绍了崩岸治理与河道整治技术在长江中下游的应用与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崩岸 河势控制 河道整治 护岸工程 长江中下游
下载PDF
2016洪水^+长江中下游防洪与治河问题再探 被引量:7
16
作者 董耀华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6,12,共7页
基于2016—2019年长江防汛与河道查勘新实践、长江中下游洪水与河势的新变化与新形势,以及以往研究基础与成果,总结提出了2016洪水^+长江中下游防洪与治河10大新问题,即流域水沙变化、河流情势变化、水文节律改变、河道洲滩演变、干流... 基于2016—2019年长江防汛与河道查勘新实践、长江中下游洪水与河势的新变化与新形势,以及以往研究基础与成果,总结提出了2016洪水^+长江中下游防洪与治河10大新问题,即流域水沙变化、河流情势变化、水文节律改变、河道洲滩演变、干流槽蓄变化、江湖关系影响、水位流量关系、防洪布局调整、河湖治理技术,以及河流管护研究。采用“原因Ⅰ-响应Ⅱ-影响Ⅲ-对策Ⅳ”4级体系,对10大新问题进行了体系分类、关系构建、课题分解与研究探讨,构建了“之字形层次驱动”和“田字形关联影响”2组关系。研究增进了三峡工程对长江中下游洪水与河势影响的辨识,强化了对变化条件下长江中下游防洪与治河问题的“层次化”与“系统化”梳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 河势 防洪 治河 长江中下游 三峡工程
下载PDF
新水沙情势下长江中下游干流岸线保护研究——以扬中市2017年江堤崩岸治理为例 被引量:18
17
作者 栾华龙 刘同宦 +2 位作者 高华峰 杨光荣 林木松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4-19,共6页
近十几年来随着水沙情势的显著变化,长江中下游干流崩岸险情频发,加强崩岸治理和岸线保护是沿江防洪安全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在梳理三峡水库蓄水以来坝下游水沙情势变化、河道冲刷和崩岸情况的基础上,以2017年11月江苏省扬中市江堤... 近十几年来随着水沙情势的显著变化,长江中下游干流崩岸险情频发,加强崩岸治理和岸线保护是沿江防洪安全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在梳理三峡水库蓄水以来坝下游水沙情势变化、河道冲刷和崩岸情况的基础上,以2017年11月江苏省扬中市江堤崩岸为例,分析崩岸段近期河道演变特征和地勘资料,认为河槽持续冲刷下切贴岸及二元土质结构河岸是崩塌的主要原因,而2016~2017年连续大洪水加了快崩岸的发生。崩岸发生后立即实施了窝塘抢护并修筑临时挡水子堤,随后实施完成干堤复建和窝塘上下游岸线守护工程,实现了2018年成功度汛。此次崩岸的特点和原因在长江中下游较为典型,对崩岸治理与岸线保护具有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岸线保护 三峡水库蓄水 新水沙情势 河道演变 崩岸治理 护岸工程 长江中下游
下载PDF
长江下游安庆河段演变规律与治理思路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仵宇凡 姚仕明 +1 位作者 栾华龙 渠庚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13,共6页
长江安庆河段是长江下游典型的多分汊河段,近年来受来水来沙变化影响,局部河势仍然处于变化调整之中,威胁防洪安全及河势稳定,影响沿岸社会经济发展。根据近70 a安庆河段实测资料,分析了安庆河段中间单一过渡段及下段江心洲汊道的主要... 长江安庆河段是长江下游典型的多分汊河段,近年来受来水来沙变化影响,局部河势仍然处于变化调整之中,威胁防洪安全及河势稳定,影响沿岸社会经济发展。根据近70 a安庆河段实测资料,分析了安庆河段中间单一过渡段及下段江心洲汊道的主要演变特征,探讨了水沙变异条件下的河道演变机制及未来趋势,揭示了近年来影响安庆河段河势稳定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河道综合治理思路。结果表明:安庆单一段槽尾总体下移,左岸侧河槽将略有刷深;江心洲右汊仍将维持淤积萎缩的态势,左汊仍为主汊,长期来看左右汊仍处于相互发展的态势。研究成果可为下阶段安庆河段多目标治理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演变 滩槽联动 河道治理 安庆河段 长江下游
下载PDF
长江下游官洲段演变规律与治理思路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仵宇凡 姚仕明 +1 位作者 栾华龙 渠庚 《中国水运》 2021年第12期117-120,共4页
长江安庆河段是长江下游典型的多分汊河段,分为安庆段与官洲段,近年来受来水来沙变化影响,局部河势仍然处于变化调整之中,威胁防洪安全及河势稳定,影响沿岸社会经济发展。本文收集了近70年来安庆河段实测资料,分析安庆河段官洲段的主要... 长江安庆河段是长江下游典型的多分汊河段,分为安庆段与官洲段,近年来受来水来沙变化影响,局部河势仍然处于变化调整之中,威胁防洪安全及河势稳定,影响沿岸社会经济发展。本文收集了近70年来安庆河段实测资料,分析安庆河段官洲段的主要演变特征,探讨了水沙变异条件下的河道演变机制及未来趋势,并提供了治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槽联动 演变规律 河道治理 安庆河段
下载PDF
基于水文学模型的洞庭湖内部超额洪量分布
20
作者 宋雯 王加虎 +2 位作者 卢金友 赵文刚 刘晓群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63-70,共8页
为了定量评估荆江三口、湘资沅澧四水以及区间来水洪水入湖时洞庭湖内部超额洪量分布情况,以长江干流螺山站、东洞庭湖七里山站、南洞庭湖鹿角站、西洞庭湖南咀站及小河咀站等分别作为区域出口控制断面,建立洞庭湖洪水水文模型,利用199... 为了定量评估荆江三口、湘资沅澧四水以及区间来水洪水入湖时洞庭湖内部超额洪量分布情况,以长江干流螺山站、东洞庭湖七里山站、南洞庭湖鹿角站、西洞庭湖南咀站及小河咀站等分别作为区域出口控制断面,建立洞庭湖洪水水文模型,利用1996年、1998年、2017年典型洪水数据率定参数,计算三峡水库运行前后再现1954年洪水(长江防御目标洪水)时洞庭湖内部超额洪量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三峡水库调洪作用明显,但遭遇目标洪水时城陵矶附近仍有215亿m^(3)超额洪量,且洞庭湖要承担143亿m^(3)超额洪量,其中西洞庭湖、南洞庭湖、东洞庭湖分别承担26亿、62亿、55亿m^(3)超额洪量,该结果与西、南、东洞庭湖区蓄洪垸蓄洪总量相当。本研究结果可为长江中游防洪布局优化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洪工程 超额洪量 水文学模型 洪水分配 洞庭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