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26篇文章
< 1 2 1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淮系统治水的实践与探索——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建院70周年成就回顾 被引量:2
1
作者 虞邦义 袁先江 +1 位作者 蒋尚明 孙小冉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15-529,共15页
围绕淮河、巢湖及长江中下游水患治理中存在的关键科学问题,回顾了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建院70年来的发展历程;从岩土力学与渗流计算理论、水工结构与力学性能、水文统计理论与水文实验学科、河湖演变与综合整治... 围绕淮河、巢湖及长江中下游水患治理中存在的关键科学问题,回顾了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建院70年来的发展历程;从岩土力学与渗流计算理论、水工结构与力学性能、水文统计理论与水文实验学科、河湖演变与综合整治、节水减排控污与农田水利综合治理、河湖监测预警与水利工程联合调度等6个方面系统回顾了该院70年来攻克的关键治水难题,以及在土体性能测定、渗流计算理论、水文统计理论、河湖演变机理、农田排水指标、河湖监测预警等方面取得的丰硕学术成就;展望了新形势与新要求下江淮治水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为建设平安美丽安徽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流计算 水文实验 节水减排 河湖治理 水利工程调度 水利科研
下载PDF
锚定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目标 为保障国家水安全贡献淮河力量——写在2025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之际
2
作者 杨锋 《治淮》 2025年第3期4-5,共2页
2025年3月22日是第三十三届“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第三十八届“中国水周”。今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Glacier Preservation(冰川保护)”,“中国水周”的活动主题为“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保障我国水安全”。水是生存之本、... 2025年3月22日是第三十三届“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第三十八届“中国水周”。今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Glacier Preservation(冰川保护)”,“中国水周”的活动主题为“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保障我国水安全”。水是生存之本、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从全局角度寻求新的治理之道,亲自擘画、亲自部署、亲自推动治水事业,就治水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保障我国水安全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存之本 世界水日 中国水周 永续发展 高质量发展 国家水安全 党的十八大以来 全局角度
下载PDF
完善水利工程监督检查程序的有关探讨
3
作者 张从从 刘晨 +1 位作者 张洁 常婷婷 《治淮》 2025年第2期64-65,68,共3页
监督检查工作是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体系的重要一环,是保证工程顺利建设的关键步骤,完善监督检查程序是促进工程建设的有效助力,是为更好地服务于工程建设的有力举措。通过从提高思想认识、提升能力建设、完善检查程序、强化监督举措四个... 监督检查工作是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体系的重要一环,是保证工程顺利建设的关键步骤,完善监督检查程序是促进工程建设的有效助力,是为更好地服务于工程建设的有力举措。通过从提高思想认识、提升能力建设、完善检查程序、强化监督举措四个方面对完善水利工程监督检查程序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为监督检查部门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工程 建设管理 监督检查
下载PDF
水利专业模型体系研究与模型平台推广
4
作者 靖争 王敏 +2 位作者 崔冬冬 葛召华 沈超 《中国水利》 2025年第5期1-14,共14页
水利专业模型在数字孪生水利体系建设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在防洪、水资源调配等水利核心业务管理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已开发的水利专业通用模型当前在各流域广泛应用,但仍存在专业性强、普适性差等问题。基于此,构建了兼顾通用与专用的数... 水利专业模型在数字孪生水利体系建设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在防洪、水资源调配等水利核心业务管理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已开发的水利专业通用模型当前在各流域广泛应用,但仍存在专业性强、普适性差等问题。基于此,构建了兼顾通用与专用的数字孪生水利专业模型体系,提出模型物理机制优化、模型算法改进、人工智能赋能和监测数据动态互馈“四位一体”优化策略,同时通过模型集成与封装、建模工具建设、多模型耦合以及交互处理等模型平台构建关键技术研究,结合黄河下游洪水预报调度、丹江口水库水质推演等应用示范,展示了模型耦合应用实际成效。最后探讨了模型平台推广应用机制,通过采用分级部署应用方式,构建面向不同层级的共建共享应用机制,并结合业务需求,拓展动态化、分业务多模型耦合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水利 水利专业模型 模型效能提升 模型平台构建
下载PDF
基于多层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装配式水利建筑全生命周期质量模型构建
5
作者 江宏玲 《科技与创新》 2025年第2期18-22,共5页
针对当前装配式水利建筑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评价中存在的生产质量标准不统一、质量评价片面等实际问题,基于多层模糊综合评价法,从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选择指标权重计算方法入手,构建全生命周期质量综合评价模型,并于沈阳市浑蒲灌区进行... 针对当前装配式水利建筑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评价中存在的生产质量标准不统一、质量评价片面等实际问题,基于多层模糊综合评价法,从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选择指标权重计算方法入手,构建全生命周期质量综合评价模型,并于沈阳市浑蒲灌区进行模型实践检验。经模型评价,该渠系装配式工程的全生命周期质量综合评价得分为72.177分,属于第二等级“良好”,这与实际调研情况相符。由此说明,所提出的基于多层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装配式水利建筑全生命周期质量模型,对于评价装配式水利建筑全生命周期质量方面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适用性,所评价结果与建筑实际情况基本相符,对于后期水利建筑维护工作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工程 装配式 全生命周期 质量评价
下载PDF
抢抓机遇 改革创新 奋力推进淮河水利跨越发展
6
作者 钱敏 《中国水利》 2012年第24期45-46,共2页
2012年淮委认真贯彻党中央冶水方针政策,牢牢把握科学发展主题,按照进一步治淮的战略部署,精心组织,加强协调。有序推进治淮各项工作,圆满完成2012年主要工作目标。
关键词 改革创新 跨越发展 水利 淮河 科学发展 心组织 治淮
下载PDF
小型水利工程拆除重建社会稳定性风险评估及防范浅析
7
作者 王力 《海河水利》 2025年第2期57-61,88,共6页
以太湖县余龙桥泵站拆除重建工程为例,对小型水利工程拆除重建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社会稳定性风险因素进行了分析评估,针对各风险因素提出了经济适用、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风险防控建议和措施,期望能够给那些面临相似情况的水利项目带来有... 以太湖县余龙桥泵站拆除重建工程为例,对小型水利工程拆除重建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社会稳定性风险因素进行了分析评估,针对各风险因素提出了经济适用、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风险防控建议和措施,期望能够给那些面临相似情况的水利项目带来有价值的参考,尽最大可能在工程实施之前消除影响社会稳定的不和谐因素,化解社会矛盾,将群体性突发事件在萌芽之前扼杀,确保后续工作的顺畅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水利工程 拆除重建 社会稳定性风险评估 风险防范
下载PDF
全面强化流域治理管理 推动新阶段淮河水利高质量发展
8
作者 杨锋 《中国水利》 2023年第24期46-47,共2页
2023年,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以下简称淮委)深入贯彻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锚定水利高质量发展目标和任务,全面强化流域治理管理,推动新阶段淮河保护治理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一、2023年重点工作与... 2023年,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以下简称淮委)深入贯彻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锚定水利高质量发展目标和任务,全面强化流域治理管理,推动新阶段淮河保护治理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一、2023年重点工作与成效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围绕高质量发展大兴调查研究,淮委党组及各部门单位确定的152项调研课题均取得阶段性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空间均衡 流域治理 阶段性成果 淮河水利委员会 高质量发展 全面强化 保护治理
下载PDF
搞好淮河水利普查 服务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9
作者 刘玉年 《治淮》 2012年第12期4-5,共2页
自2010年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工作启动以来,在国务院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国普办)的正确领导和流域各省的大力支持下,淮委严格按照全国水利普查总体安排和工作要求,超前谋划、精心组织,有关单位密切配合、通... 自2010年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工作启动以来,在国务院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国普办)的正确领导和流域各省的大力支持下,淮委严格按照全国水利普查总体安排和工作要求,超前谋划、精心组织,有关单位密切配合、通力协作,提前、高质量地完成各控制节点工作,形成了一系列流域水利普查成果,第一次系统、全面地摸清了流域水利家底,取得了丰富、翔实、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为科学制定流域水利规划,促进流域水利事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规划 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普查工作 流域 服务 淮河 水利事业发展 控制节点
下载PDF
淮河水利环境对繁荣淮河文化事业的影响
10
作者 赵武京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1期55-57,共3页
淮河文化作为地域文化与长江、黄河文化一样 ,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仅从淮河地域特征、地理位置、历史环境、治淮治国关系论述淮河文化的成因和优秀文化的形成 。
关键词 淮河 环境 文化
下载PDF
淮河水利专网建设与发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伟 《中国水利》 2013年第11期56-57,共2页
1991年淮河暴发洪水之后.国务院作出了《关于进一步治理淮河和太湖的决定》,从此淮河进入新的全面治理阶段。近十几年.治淮19项骨干工程相继开工.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治理高潮。与以往不同的是.新的治淮工作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及经济... 1991年淮河暴发洪水之后.国务院作出了《关于进一步治理淮河和太湖的决定》,从此淮河进入新的全面治理阶段。近十几年.治淮19项骨干工程相继开工.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治理高潮。与以往不同的是.新的治淮工作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及经济的不断发展.新的理念和思路得以体现和贯彻。水利部提出了“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的发展思路.先进技术及手段被接纳和采用.其中通信及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淮河水利通信及信息化专网(以下简称淮河水利专网)在治淮工作的全面带动下.得到新的建设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淮工程 水利专网 水利信息化 建设 体会
下载PDF
水利工程运用对淮河洪水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建云 刘金平 +1 位作者 程绪干 朱先武 《中国水利》 2003年第10期21-23,共3页
2003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淮河发生了自1949年以来仅次于1954年的第二位流域性大洪水。在这次大水中,淮河流域的大型水库、行蓄洪区、分洪水道等水利工程,最大限度地发挥了防洪作用。从水文的角度初步分析了主要大型水库、行蓄洪区、怀... 2003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淮河发生了自1949年以来仅次于1954年的第二位流域性大洪水。在这次大水中,淮河流域的大型水库、行蓄洪区、分洪水道等水利工程,最大限度地发挥了防洪作用。从水文的角度初步分析了主要大型水库、行蓄洪区、怀洪新河、入海水道等水利工程运用对洪水的影响,以及1991年大水后河道治理对淮河中游行洪能力的影响,由此得出了一些关于淮河水利工程对洪水影响的基本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工程 淮河 洪水 行蓄洪区 防洪工程
下载PDF
农田水利工程确权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被引量:1
13
作者 沈瑞 曹秀清 高原 《江淮水利科技》 2024年第3期52-56,共5页
为解决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明晰工程权属,形成可溯源的电子档案,实现工程确权、数据查询等功能,在分析研究功能需求、用户角色需求、数据安全需求以及易用性和可扩展性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包括采集层、数据层、应用支撑层、业务应用层和... 为解决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明晰工程权属,形成可溯源的电子档案,实现工程确权、数据查询等功能,在分析研究功能需求、用户角色需求、数据安全需求以及易用性和可扩展性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包括采集层、数据层、应用支撑层、业务应用层和界面展现层的总体框架,并设计了基于B/S架构的农田水利工程确权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集成了用户管理、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工程确权管理等多个业务模块,支持确权申请、审核、公示、证书生成等功能,具有系统可靠和管理一体化的优点,为农田水利工程确权、管理、维护等方面提供全面而高效的支持,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水利 工程确权 管理信息系统
原文传递
水利科研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探讨
14
作者 杜爱民 刘静娴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279-282,共4页
为有效加强和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依据财政部财会[2012]21号《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对水利科学研究事业单位目前存在的风险评估不到位、内部控制团队和部门不够专业、信息系统使用范围窄和使用程度浅、执行与计划有... 为有效加强和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依据财政部财会[2012]21号《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对水利科学研究事业单位目前存在的风险评估不到位、内部控制团队和部门不够专业、信息系统使用范围窄和使用程度浅、执行与计划有偏差、内部监督浮于表面等问题进行梳理;提出了完善风险评估机制、设置科学的组织机构、加强信息系统使用、细化预算指标、严格执行内部控制监督检查机制等措施,有助于提高内部控制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科研 事业单位 内部控制 风险管控
下载PDF
淮河流域水利工程冬季混凝土施工 被引量:5
15
作者 费成效 王林华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36-38,共3页
文章结合冬季混凝土施工原理和工程实例,介绍混凝土早期防冻措施。
关键词 治淮 混凝土 冬季 温度控制 临界强度
下载PDF
沂沭河水利管理局采砂精细化管理措施浅谈
16
作者 徐强以 刘伟年 张传秋 《中国水利》 2015年第18期34-35,共2页
河道采砂事关河道行洪安全,涉及工程安全与砂石资源可持续利用,是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水利管理的难点。沂沭泗水利管理局沂沭河水利管理局采砂管理工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最初采砂管理秩序较为混乱,乱采滥挖严重,沂沭河水利管理局... 河道采砂事关河道行洪安全,涉及工程安全与砂石资源可持续利用,是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水利管理的难点。沂沭泗水利管理局沂沭河水利管理局采砂管理工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最初采砂管理秩序较为混乱,乱采滥挖严重,沂沭河水利管理局广大职工不断增强防洪保安的大局观念,敢于担当,勇于负责,忠实履行法定职责,以《水法》《防洪法》《河道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为支撑,坚持依法行政,对非法采砂“零容忍”。推行采砂精细化管理的各项措施,采砂管理秩序逐步走上了依法、科学、有序、可控的轨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沂沭河水利管理局 采砂 精细化管理
下载PDF
淮河流域水利普查数据汇总审核和应用管理的思考
17
作者 王九大 王浩 《中国水利》 2012年第12期42-43,共2页
为切实履行流域机构的水利普查工作职责,圆满完成流域普查数据汇总审核任务,形成一套真实、规范、合理、完整的普查成果,淮委及早谋划,经过深入调查和认真研究,结合水利普查清查登记阶段的成果汇总、质量抽查和验收工作,
关键词 淮河流域 水利普查 汇总 审核
下载PDF
淮河干流蚌埠至浮山段河道整治效果及浮山以下河道整治必要性
18
作者 贲鹏 倪晋 彭亮 《中国防汛抗旱》 2025年第1期36-40,46,共6页
为了评估淮河干流蚌埠至浮山段河道治理工程效益,及其在2020年洪水防御中的作用,采用2003年、2007年和2020年等实测洪水资料,对比分析了典型年洪水特征水位和流量,构建了该段河道一维水动力数值模型,模拟了恒定流和典型年两种工况,对工... 为了评估淮河干流蚌埠至浮山段河道治理工程效益,及其在2020年洪水防御中的作用,采用2003年、2007年和2020年等实测洪水资料,对比分析了典型年洪水特征水位和流量,构建了该段河道一维水动力数值模型,模拟了恒定流和典型年两种工况,对工程水位效果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工程显著降低了河道水位,减少了高水位历时,有效缓解了2020年防洪压力。2020年洪水也暴露出入湖河段泄流能力不足等问题,而入湖河段围垦、湖口淤积和河道糙率变大等也进一步降低了河段泄流能力。开展浮山以下河道治理是必要的,尤其是治理冯铁营引河,可以有效增加河道泄流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河干流 2020年洪水 工程效果 河道治理
下载PDF
科学谋划 绘就流域水利发展新蓝图——《淮河流域综合规划》解读
19
作者 刘玉年 《中国水利》 2013年第13期36-38,共3页
2013年3月,国务院以国函[2013]35号批复了《淮河流域综合规划(2012—2030)》(以下简称《规划》)。《规划》的批复对指导未来一个时期流域治理、开发与保护工作,切实保障流域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全面提升水利服... 2013年3月,国务院以国函[2013]35号批复了《淮河流域综合规划(2012—2030)》(以下简称《规划》)。《规划》的批复对指导未来一个时期流域治理、开发与保护工作,切实保障流域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全面提升水利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综合规划 水利发展 淮河 科学 解读 开发与保护 流域治理 防洪安全
下载PDF
坚持改革创新引领 凝聚合力谋划发展 推动淮河保护治理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在淮委2025年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
作者 杨锋 《治淮》 2025年第1期4-9,共6页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和关于治水重要论述精神,认真落实全国水利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24年工作,分析当前形势,...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和关于治水重要论述精神,认真落实全国水利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24年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以更高站位、更阔视野、更大力度谋划和推动淮河保护治理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均衡 上新台阶 保护治理 水利工作会议 高站位 系统治理 治水思路 节水优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