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槐耳板蓝根双向发酵提取物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迁移/侵袭及相关因子的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周蓉蓉 高鹏飞 +5 位作者 张文意 张艳聪 马维维 刘秋雨 史新元 连增林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5期64-68,共5页
目的观察槐耳板蓝根双向发酵产物对乳腺癌MCF-7细胞迁移、侵袭和相关因子的影响,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以人乳腺癌MCF-7细胞为模型,实验分为对照组、板蓝根组、槐耳组和槐耳板蓝根组。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细胞划痕实验检测MCF-7细胞迁移能... 目的观察槐耳板蓝根双向发酵产物对乳腺癌MCF-7细胞迁移、侵袭和相关因子的影响,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以人乳腺癌MCF-7细胞为模型,实验分为对照组、板蓝根组、槐耳组和槐耳板蓝根组。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细胞划痕实验检测MCF-7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检测MCF-7细胞侵袭能力;细胞黏附实验检测MCF-7细胞黏附能力;半定量RT-PCR检测MCF-7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和波形蛋白(Vimentin)基因表达。结果与板蓝根组和槐耳组比较,槐耳板蓝根组明显抑制MCF-7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黏附(P<0.05),抑制MMP-9和Vimentin的基因表达(P<0.05)。结论槐耳板蓝根双向发酵提取物可能通过下调MMP-9和Vimentin的基因表达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迁移、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槐耳 板蓝根 双向发酵 乳腺癌 迁移 侵袭 基质金属蛋白酶 波形蛋白
下载PDF
糖网明目颗粒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病变防治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蒿长英 陈明霞 +3 位作者 郭平 刘国瑞 刘晔 连增林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1期62-66,共5页
目的探讨糖网明目颗粒新工艺提取物防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作用机制。方法改进传统水煎煮中药制备工艺,优选提取制备新工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2种工艺糖网明目颗粒提取物有效成分的含量;建立体内外药效学评价模型,评价药物作用效... 目的探讨糖网明目颗粒新工艺提取物防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作用机制。方法改进传统水煎煮中药制备工艺,优选提取制备新工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2种工艺糖网明目颗粒提取物有效成分的含量;建立体内外药效学评价模型,评价药物作用效果。体外实验采用MTT法观察2种工艺不同浓度的糖网明目颗粒提取物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A.hy 926增殖作用的影响。体内实验采用视网膜铺片及ELISA观察2种工艺糖网明目颗粒提取物对STZ造模制备的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微血管病变及其相关因子的影响。结果与传统工艺比较,糖网明目颗粒新工艺提取物所含有效成分明显提高;糖网明目颗粒新工艺提取物能够明显改善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微血管病理学状态,降低血管生成相关因子的蛋白水平。结论新工艺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取和富集糖网明目颗粒中有效成分;新工艺提取物能够明显改善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微血管病理状态,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血管细胞黏附分子及炎性因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网明目颗粒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黏附分子 炎性因子 大鼠
下载PDF
中药干预乳腺癌血管生成双途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3
作者 刘秋雨 连增林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2期120-126,共7页
肿瘤新生血管和血管生成拟态是两条重要的血管生成途径,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中药在乳腺癌防治中疗效确切,近年来,对肿瘤血管生成抑制方面的研究也逐渐深入。本文对中药干预乳腺癌血管生成双途径及其作用... 肿瘤新生血管和血管生成拟态是两条重要的血管生成途径,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中药在乳腺癌防治中疗效确切,近年来,对肿瘤血管生成抑制方面的研究也逐渐深入。本文对中药干预乳腺癌血管生成双途径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临床用药和新药的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肿瘤新生血管 血管生成拟态 中药 综述
下载PDF
乳腺癌血管生成双途径及其相关因子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刘秋雨 连增林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15年第5期453-459,共7页
乳腺癌是由乳房组织病变导致的癌症,常常伴有乳房肿块、乳房形状和皮肤改变等症状。由于乳腺癌细胞丧失了正常细胞的特性,细胞之间的黏附能力下降,容易发生脱落。脱落下来形成的游离癌细胞可以随血液或淋巴液散布周身,使乳腺癌发生... 乳腺癌是由乳房组织病变导致的癌症,常常伴有乳房肿块、乳房形状和皮肤改变等症状。由于乳腺癌细胞丧失了正常细胞的特性,细胞之间的黏附能力下降,容易发生脱落。脱落下来形成的游离癌细胞可以随血液或淋巴液散布周身,使乳腺癌发生转移,进而引发其他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细胞 相关因子 血管生成 双途径 乳房肿块 正常细胞 游离癌细胞 组织病变
下载PDF
糖网明目颗粒提取物对缺氧/高糖状态下血管内皮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α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蒿长英 陈明霞 +6 位作者 郭平 马文斌 吕海波 杜佩佩 甄林娜 刘晔 连增林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8期50-54,共5页
目的观察糖网明目颗粒提取物对缺氧/高糖状态下血管内皮细胞EA.hy926炎症相关因子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以Co Cl2和高浓度葡萄糖干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A.hy926复制缺氧和高糖模型,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半定量RT-PCR检测炎症... 目的观察糖网明目颗粒提取物对缺氧/高糖状态下血管内皮细胞EA.hy926炎症相关因子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以Co Cl2和高浓度葡萄糖干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A.hy926复制缺氧和高糖模型,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半定量RT-PCR检测炎症相关基因表达,ELISA检测炎症相关蛋白表达。结果缺氧和高糖均能促进EA.hy926细胞增殖,显著上调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α(IL-1α)基因和蛋白表达(P<0.05)。药物干预后,细胞增殖能力降低,TNF-α、IL-1α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糖网明目颗粒提取物可能通过调控缺氧/高糖状态下内皮细胞TNF-α、IL-1α等炎症相关因子的m RNA和蛋白表达从而达到防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网明目颗粒提取物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1Α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下载PDF
糖网明目颗粒不同提取部位对缺氧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中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蒿长英 陈明霞 +3 位作者 马文斌 郭平 刘晔 连增林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10期45-49,共5页
目的探讨糖网明目颗粒不同提取部位对缺氧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A.hy926中相关基因表达的作用机制。方法以COCl2干预细胞复制缺氧模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A.hy926分为空白组、缺氧模型组、全方组、部位1组(苷类和黄酮类)、部位2组(有... 目的探讨糖网明目颗粒不同提取部位对缺氧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A.hy926中相关基因表达的作用机制。方法以COCl2干预细胞复制缺氧模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A.hy926分为空白组、缺氧模型组、全方组、部位1组(苷类和黄酮类)、部位2组(有机酸和多糖类)和部位3组(生物碱类)。采用半定量RT-PCR检测糖网明目颗粒不同提取部位对缺氧诱导细胞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VEGFR)1、2和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白细胞介素(IL)-1α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缺氧导致EA.hy926细胞VEGF、VEGFR-1、VEGFR-2、ICAM-1、IL-1α基因表达上调(P<0.05),VEGFR-1/VEGFR-2比值降低。糖网明目颗粒及其不同提取部位干预细胞后,VEGF、VEGFR-1、VEGFR-2、ICAM-1、IL-1α基因表达降低(P<0.05),VEGFR-1/VEGFR-2比值升高。结论糖网明目颗粒中苷类和黄酮类、生物碱类及有机酸和多糖类调控缺氧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基因表达的作用强度依次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网明目颗粒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 细胞间黏附分子-1 白细胞介素-1Α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ICAM-1 IL-1Α
下载PDF
糖网明目颗粒不同提取部位对高糖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和白细胞介素-1α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蒿长英 陈明霞 +4 位作者 马文斌 郭平 吕海波 刘晔 连增林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1期56-59,共4页
目的探讨糖网明目颗粒不同提取部位对高糖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A.hy926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白细胞介素(IL)-1α基因和蛋白表达的作用机制。方法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A.hy926分为空白组、高糖组、全方组、部位1(苷类和黄酮类... 目的探讨糖网明目颗粒不同提取部位对高糖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A.hy926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白细胞介素(IL)-1α基因和蛋白表达的作用机制。方法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A.hy926分为空白组、高糖组、全方组、部位1(苷类和黄酮类)组、部位2(有机酸类和多糖类)组和部位3(生物碱类)组。以D-葡萄糖干预细胞复制高糖模型,半定量RT-PCR检测糖网明目颗粒不同提取部位对高糖诱导细胞中VEGF和IL-1α的基因表达;ELISA检测糖网明目颗粒不同提取部位对高糖诱导的细胞中VEGF和IL-1α的蛋白表达。结果高糖导致EA.hy926细胞VEGF和IL-1αm 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糖网明目颗粒及其不同提取部位干预细胞后,VEGF和IL-1α基因和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变化幅度依次为:部位1>部位3>部位2。结论糖网明目颗粒中苷类和黄酮类、生物碱类及有机酸类和多糖类调控高糖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VEGF和IL-1α表达的作用强度依次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网明目颗粒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A.hy926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白细胞介素-1Α
下载PDF
糖网明目颗粒对大鼠长期毒性研究
8
作者 彭辉 赵增明 +10 位作者 贾栗 束玉磊 何俊 张廷芬 李利忠 何秀姝 刘晔 连增林 赵君 王以美 彭双清 《军事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978-983,共6页
目的观察大鼠连续灌胃给予糖网明目颗粒26周的毒性反应、程度及可逆性。方法连续灌胃给予SD大鼠糖网明目颗粒26周(以8.4、4.2和2.1 g/kg的高、中、低3个剂量给药3周,后调整为14.0、8.4和4.2 g/kg的高、中、低剂量给药23周),另设溶剂对照... 目的观察大鼠连续灌胃给予糖网明目颗粒26周的毒性反应、程度及可逆性。方法连续灌胃给予SD大鼠糖网明目颗粒26周(以8.4、4.2和2.1 g/kg的高、中、低3个剂量给药3周,后调整为14.0、8.4和4.2 g/kg的高、中、低剂量给药23周),另设溶剂对照组(蒸馏水),每组40只;每天观察大鼠一般状态、体征、饮食情况及尿、粪便,每周称体质量1次并计算摄食量;给药中期(13周)、给药结束(26周)及恢复期(4周)后进行血液学、血液生化学、血凝指标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与同期对照组相比,给药期间高、中、低剂量组雄性动物体质量出现小幅降低,高、中剂量组摄食量出现降低(P<0.05);高剂量MCHC、ALT、TBIL和Na+出现降低(P<0.05),TP、ALB和D-BIL增高(P<0.05);中剂量雄性动物胸腺质量与脏器系数降低(P<0.05),高剂量雄性动物肝脏、肾脏脏器系数等升高(P<0.05);病理镜检发现,各组动物肝脏、肾脏等脏器存在不同程度的慢性炎性细胞浸润灶,雄性动物前列腺间质炎性细胞浸润。以上的个别指标虽有统计学差异,但未见明显的剂量-毒性关系,且均在正常范围内波动;其他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未见与药物作用有关的病理变化。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糖网明目颗粒对SD大鼠的无毒性反应剂量(NOAEL)为14.0 g/kg体质量(相当于临床成人拟用剂量的5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网明目颗粒 毒性 NOAEL 大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