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的中国特色和解读应用 被引量:7
1
作者 刘英林 李佩泽 李亚男 《国际汉语教学研究》 2022年第2期31-38,共8页
《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是国际中文教育70多年历史上教育部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面向外国中文学习者发布的首个全面描绘、评价其中文水平和语言技能的规范标准,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点。本文详细阐述了该标准在构... 《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是国际中文教育70多年历史上教育部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面向外国中文学习者发布的首个全面描绘、评价其中文水平和语言技能的规范标准,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点。本文详细阐述了该标准在构建国际中文教育新的主体性学科范式中所体现的中华文化特色,以及基于该标准制定的国际中文教育目标体系;同时还对国家级HSK改革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中文教育 中文水平 等级标准 中国特色 解读应用
原文传递
《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音节表的构建原则及意义 被引量:3
2
作者 李亚男 白冰冰 王学松 《国际汉语教学研究》 2021年第3期4-11,22,共9页
《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将音节作为重要的等级量化指标之一,是语言标准领域突显中文特征的突破口。本文阐述了《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音节表的构建原则:注重与汉字、词汇的联通,力求满足各级别语言水平学习者的交... 《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将音节作为重要的等级量化指标之一,是语言标准领域突显中文特征的突破口。本文阐述了《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音节表的构建原则:注重与汉字、词汇的联通,力求满足各级别语言水平学习者的交际需求,体现语音学习与教学的针对性。音节表的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将对指导国际中文教学与中文口语测评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中文教育 中文水平 等级标准 音节 语音教学 口语测评
原文传递
《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解读 被引量:19
3
作者 李亚男 《国际汉语教学研究》 2021年第1期24-26,共3页
一、《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的定位《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以下简称《等级标准》)是面向新时代的国家级汉语水平标准,是汉语国际教育学科与国际中文教育事业的顶层设计与基本建设,将为汉语作为非第一语言的学习、... 一、《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的定位《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以下简称《等级标准》)是面向新时代的国家级汉语水平标准,是汉语国际教育学科与国际中文教育事业的顶层设计与基本建设,将为汉语作为非第一语言的学习、教学、测试、评估四个关键环节,提供最权威的参考与指导,具有多种用途和广泛适用性:(1)国际中文教育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课程测试的重要依据这是最基本、最主要的用途,既是对第一代、第二代等级标准用途的继承,也是突出汉语本身特点这一研制理念的体现与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级标准 中文教育 汉语国际教育 顶层设计 广泛适用性 汉语水平 课堂教学 总体设计
原文传递
论“中文+职业技能”教材与国际中文教师转型及职业能力发展
4
作者 吴勇毅 张丽萍 于艳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66-76,共11页
“中文+职业技能”教育项目是新时期国际中文教育的新拓展,“中文+职业技能”教学本质上属于专门用途汉语(CSP)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些特定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这使得国际中文教师面临职业发展的转型与挑战。国际中文教师从事“中文+... “中文+职业技能”教育项目是新时期国际中文教育的新拓展,“中文+职业技能”教学本质上属于专门用途汉语(CSP)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些特定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这使得国际中文教师面临职业发展的转型与挑战。国际中文教师从事“中文+职业技能”教学需要具备哪些专业知识,行业汉语教材会如何引导和促进国际中文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行业汉语教材的使用、教师培训以及教师转型需要哪些条件,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讨论,尤其是通过行业汉、英教材对比之后可知,好的教材能在内容设置、练习安排、文本选择等方面为国际中文教师的转型及职业能力发展提供“脚手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文+职业技能”教材 专门用途汉语(CSP)教学 国际中文教师转型 职业能力发展
下载PDF
《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的描述语分析
5
作者 李亚男 白冰冰 《国际汉语教学研究》 2022年第4期20-27,66,共9页
“等级描述”是《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其核心理论的直接体现。描述语的角度与具体内容为评价中文学习者的整体语言水平及各项具体的语言技能水平提供了客观、科学的参考依据。本文将对《国际中文教育... “等级描述”是《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其核心理论的直接体现。描述语的角度与具体内容为评价中文学习者的整体语言水平及各项具体的语言技能水平提供了客观、科学的参考依据。本文将对《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描述语的体系构建、描写角度、主要特点等进行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中文教育 中文水平 等级标准 描述语
原文传递
基于认知诊断理论的国际中文阅读测验Q矩阵的构建
6
作者 刘慧 李亚男 《华文教学与研究》 2023年第4期68-76,共9页
Q矩阵的合理构建是成功进行认知诊断分析的先决条件,然而对目前广泛存在的非诊断性大型标准化测验来说,确定Q矩阵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国际中文阅读测验也不例外。本研究以YCT(四级)阅读测验为例对大型标准化国际中文阅读测验Q矩阵... Q矩阵的合理构建是成功进行认知诊断分析的先决条件,然而对目前广泛存在的非诊断性大型标准化测验来说,确定Q矩阵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国际中文阅读测验也不例外。本研究以YCT(四级)阅读测验为例对大型标准化国际中文阅读测验Q矩阵的构建进行探讨。研究通过文献回顾和专家判断得到了测验所考查的子技能并初步构建Q矩阵,然后基于R-RUM模型的分析结果从量化角度对初始Q矩阵进行优化并检验。结果表明,YCT(四级)阅读测验考查了“词汇识别”“句法分析”“语义命题构建”“推理”四种子技能;通过质性分析和量化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可以有效构建国际中文阅读测验Q矩阵,从而为后续的诊断分析打下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诊断 阅读测验 Q矩阵
下载PDF
ChatGPT给国际中文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北京语言大学与美国中文教师学会联合论坛专家观点汇辑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利 史中琦 +15 位作者 崔希亮 笪骏 田野 梁霞 谢小庆 郦帅 王静 陈丽霞 杜京喆 李佩泽 刘小龙 史金生 张劲松 萧峰 饶高琦 胡星雨 《世界汉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91-315,共25页
拥抱国际中文教育的人工智能时代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特别是以ChatGPT为代表的强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教育的大变革已经箭在弦上,而语言教育则有可能成为变革最为激烈的领域之一。国际中文教育界应该认真研究这一发展形势,大胆改革传统... 拥抱国际中文教育的人工智能时代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特别是以ChatGPT为代表的强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教育的大变革已经箭在弦上,而语言教育则有可能成为变革最为激烈的领域之一。国际中文教育界应该认真研究这一发展形势,大胆改革传统模式,做到四个“充分”,为拥抱国际中文教育的人工智能时代做好准备。一是充分抓住人工智能给国际中文教育带来的巨大机遇。总的来说,人工智能对于国际中文教育而言,有“危”有“机”,而“危”是次要的、相对的,“机”是主要的、绝对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文教师 人工智能技术 中文教育 北京语言大学 专家观点 强人工智能 GPT CHAT
原文传递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的效度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张洁 李亚男 《华文教学与研究》 CSSCI 2020年第2期64-70,共7页
效度是教育测量的核心内容。在考试实践中,必须进行效度验证,提供证据,支持考试用于特定目的后所产出分数的解释。《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是由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主办的一项标准化考试。本文根据基于证据的效度研究范式,积累了《... 效度是教育测量的核心内容。在考试实践中,必须进行效度验证,提供证据,支持考试用于特定目的后所产出分数的解释。《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是由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主办的一项标准化考试。本文根据基于证据的效度研究范式,积累了《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基于内容的证据,以及基于与其他变量关系的证据,为该考试的效度提供了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 效度 效度验证 证据
下载PDF
《国际中文教师证书》面试信度研究--基于多侧面Rasch模型 被引量:2
9
作者 李亚男 王艾琳 王之岭 《华文教学与研究》 CSSCI 2021年第2期42-51,共10页
面试是一种广泛应用的评价技术,面试的成绩受多方面影响。多侧面Rasch模型(MFRM)可对影响成绩的多个侧面(参数)进行分析,因而适用于面试的信度研究。本文对2019年某次《国际中文教师证书》面试中12位考官给128位考生在5个打分项上的分... 面试是一种广泛应用的评价技术,面试的成绩受多方面影响。多侧面Rasch模型(MFRM)可对影响成绩的多个侧面(参数)进行分析,因而适用于面试的信度研究。本文对2019年某次《国际中文教师证书》面试中12位考官给128位考生在5个打分项上的分数进行了MFRM分析,研究发现:考官在面试打分过程中能够有效区分不同水平的考生;考官打分宽严度虽存在显著差异,但对考生打分不会产生决定性影响;考官自身打分一致性总体上处在可接受的范围,但也存在一定程度的趋中现象;考官在不同打分项上给出的分数存在显著差异,在“试讲”这一打分项上打分最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中文教师证书》面试 多侧面Rasch模型 信度
下载PDF
国际居家语言测试的研究与展望
10
作者 肖媛 李群锋 董彬 《考试研究》 2022年第4期1-8,共8页
为有效应对新冠疫情所带来的不利影响,迅速恢复语言教育考试,一种新的远程考试形式——居家考试被研发和应用。以标准化的第二语言测试为研究对象,选取9项国际主流居家语言测试为代表,重点分析测试的内容、效力、技术环境和安保措施。... 为有效应对新冠疫情所带来的不利影响,迅速恢复语言教育考试,一种新的远程考试形式——居家考试被研发和应用。以标准化的第二语言测试为研究对象,选取9项国际主流居家语言测试为代表,重点分析测试的内容、效力、技术环境和安保措施。对居家考试潜在的挑战作出提示,提出形成居家考试公平理论、构建居家考试安全体系、提升居家考试技术水平三项建议。居家考试的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将对语言教育和考试业态产生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家语言测试 考试公平 考试技术 考试安全
下载PDF
汉语水平考试(HSK2.0)反拨效应的多维度探析
11
作者 周琳 肖媛 郑洁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42-149,共8页
通过混合研究方法对HSK2.0在国际中文教育中的反拨效应进行的多维度探析发现:HSK对学习者的汉语学习产生了积极影响,影响强度较大,影响的长期性和阶段性共存,考试内容和形式使考生对语言综合能力的提升有所忽视;HSK对教师教学产生了积... 通过混合研究方法对HSK2.0在国际中文教育中的反拨效应进行的多维度探析发现:HSK对学习者的汉语学习产生了积极影响,影响强度较大,影响的长期性和阶段性共存,考试内容和形式使考生对语言综合能力的提升有所忽视;HSK对教师教学产生了积极影响,影响强度低于学生,题目设置对教师HSK辅导产生了一定影响,但“以考促教”的理念在常规课程教学中落实不够理想;考试与目前国际中文教材、教学内容的契合度有待提高;考试辅导材料的“应试”的色彩较强且需要更新。应发挥HSK评价导向作用,激发学习者汉语学习的内生动力;优化考试资源体系,推动教、学、评相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拨效应 语言测试 汉语水平考试(HSK)
下载PDF
汉语国际教育汉语水平等级标准全球化之路 被引量:38
12
作者 刘英林 李佩泽 李亚男 《世界汉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7-157,共11页
国家级《等级标准》需要一次根本性统合创新,转型升级。我们历经32年厚积薄发,呈现了三种实干创新设计和实践,它是《等级标准》的三大支柱:(1)包容性混合型全方位三等九级新范式,这是适应全球化、多元化、可持续发展的顶层设计。(2)每... 国家级《等级标准》需要一次根本性统合创新,转型升级。我们历经32年厚积薄发,呈现了三种实干创新设计和实践,它是《等级标准》的三大支柱:(1)包容性混合型全方位三等九级新范式,这是适应全球化、多元化、可持续发展的顶层设计。(2)每一级标准"3+5"新路径,这是新型测试与教学深度结合的新平台,是一种渐进式整合创新。(3)每一级"四维基准"等级量化指标国际化新规则,它具有原创性和前瞻性,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等级标准》还聚焦国家需求总结了在破解汉语国际教育"老大难"问题上的三个新亮点,其中最大的亮点是开创"语法等级大纲A类附录"(规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国际教育 汉语水平 等级标准 三等九级 新范式 新路径 新规则
原文传递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写作测试中的语言标准化:评分员视角 被引量:2
13
作者 罗莲 彭恒利 +1 位作者 李亚男 LI Yao 《语言文字应用》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33-141,共9页
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写作测试中,考生会产出一些中国人也在使用的非标准的变异,包括语法和词汇变异。本研究收集了一些近年来流行的非标准化的词汇和语法变异,造句后对其进行分类,同时请HSK(汉语水平考试)和MHK(少数民族汉语水平考试)... 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写作测试中,考生会产出一些中国人也在使用的非标准的变异,包括语法和词汇变异。本研究收集了一些近年来流行的非标准化的词汇和语法变异,造句后对其进行分类,同时请HSK(汉语水平考试)和MHK(少数民族汉语水平考试)评分员基于5点量表进行评分。评分结果表明,评分员对语法变异、谐音词、方言词的接受度较低,对新词语、旧词新义和外来词的接受度较高。基于该结果,本研究建议对学习者和考生产出的非标准变异采取较为灵活的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测试 评分员 变异 规范化 写作
原文传递
新HSK词汇控制对试卷难度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桂梅 张晋军 +1 位作者 解妮妮 符华均 《中国考试》 2015年第3期38-40,共3页
新汉语水平考试(HSK)笔试一至三级在命题、拼制试卷时,严格遵循"词汇控制精密化"的原则,这对试卷难度的影响怎样?数据表明,"词汇控制精密化"不能成为新HSK一至三级不等值的理由。与词汇控制不那么精密的其他等级相... 新汉语水平考试(HSK)笔试一至三级在命题、拼制试卷时,严格遵循"词汇控制精密化"的原则,这对试卷难度的影响怎样?数据表明,"词汇控制精密化"不能成为新HSK一至三级不等值的理由。与词汇控制不那么精密的其他等级相比,新HSK一至三级在难度稳定性上的表现并不占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HSK 汉语 考试 词汇 难度
下载PDF
新汉语水平考试分数是如何处理的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泉慧 张晋军 符华均 《考试研究》 2014年第3期24-27,共4页
本文介绍了汉语水平考试(HSK)(六级)的分数处理方案,该方案同样适用于新HSK笔试其他等级及新HSK口试,这一方案已在2013年考试中付诸实践。
关键词 新HSK 汉语 考试 分数处理
下载PDF
对新汉语水平考试的新思考 被引量:15
16
作者 张晋军 李佩泽 +2 位作者 李亚男 解妮妮 黄蕾 《中国考试》 2012年第2期50-53,共4页
新汉语水平考试(HSK)自2009年11月实施以来,吸引了更多的考生来参加考试,考试规模有了更大的增长,对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两年多命题、考务及推广等方面的工作实践中,我们整理、总结了新HSK存在或遇到的一些问题,... 新汉语水平考试(HSK)自2009年11月实施以来,吸引了更多的考生来参加考试,考试规模有了更大的增长,对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两年多命题、考务及推广等方面的工作实践中,我们整理、总结了新HSK存在或遇到的一些问题,就考试政策制定、修订词汇、编制字表、怎样考查书面和口语表达能力、听力和阅读速度、成绩报告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考,希望能为新HSK将来的改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 考试 新HSK改进
下载PDF
新汉语水平考试HSK(六级)试卷难度控制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晋军 张慧君 +2 位作者 张铁英 符华均 黄贺臣 《中国考试》 2012年第11期17-19,共3页
新汉语水平考试HSK(六级)是新HSK笔试难度最高的等级。HSK(六级)在试卷难度控制方面效果如何?试卷难度信息能为等值提供什么借鉴?通过对2011年全球8次HSK(六级)考试数据的统计分析,我们认为,HSK(六级)试卷难度控制具有较好的质量。在&qu... 新汉语水平考试HSK(六级)是新HSK笔试难度最高的等级。HSK(六级)在试卷难度控制方面效果如何?试卷难度信息能为等值提供什么借鉴?通过对2011年全球8次HSK(六级)考试数据的统计分析,我们认为,HSK(六级)试卷难度控制具有较好的质量。在"共同题等值法""共同组等值法"都不具有可操作性的情况下,新HSK可以尝试使用"平均分等值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HSK 汉语 考试 难度 平均分等值法
下载PDF
新汉语水平考试HSK(五级)效度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符华均 张晋军 +2 位作者 李亚男 李佩泽 张铁英 《考试研究》 2013年第3期65-69,共5页
本文从HSK(五级)分测验及题型相关分析、因素分析和考生组间比较三个方面,对HSK(五级)的效度进行了研究。统计结果表明,HSK(五级)构念清晰,即从听力理解、阅读理解、书面表达三个方面对考生的汉语应用能力进行了考查,HSK(五级)具有良好... 本文从HSK(五级)分测验及题型相关分析、因素分析和考生组间比较三个方面,对HSK(五级)的效度进行了研究。统计结果表明,HSK(五级)构念清晰,即从听力理解、阅读理解、书面表达三个方面对考生的汉语应用能力进行了考查,HSK(五级)具有良好的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HSK 汉语 考试 效度 因素分析
下载PDF
新汉语水平考试HSK(六级)平均分等值法实施方案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晋军 黄蕾 +2 位作者 张铁英 符华均 黄贺臣 《考试研究》 2013年第5期34-40,共7页
对新汉语水平考试(HSK)而言,"铆题"的等值方法不可行,单组设计的"铆人"等值方法也缺乏可操作性。面对等值的实际需求,新HSK选择了"平均分等值法"进行等值。本文是为HSK(六级)设计的平均分等值法实施方案... 对新汉语水平考试(HSK)而言,"铆题"的等值方法不可行,单组设计的"铆人"等值方法也缺乏可操作性。面对等值的实际需求,新HSK选择了"平均分等值法"进行等值。本文是为HSK(六级)设计的平均分等值法实施方案,其流程同样适用于新HSK其它等级的考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HSK 汉语 考试 等值 平均分
下载PDF
新汉语水平考试HSK(六级)的性别公平性评估 被引量:2
20
作者 符华均 张晋军 +2 位作者 李佩泽 张铁英 解妮妮 《考试研究》 2014年第1期62-65,共4页
本文通过对2011年新汉语水平考试HSK(六级)8次考试的试题进行项目功能差异(DIF)分析,以评估其性别公平性。结果显示,800个试题中存在DIF的题目占总数的3.3%;800个试题的MH值平均数为0.02,其95%置信区间包含0,即试卷总体上不存在DIF。因... 本文通过对2011年新汉语水平考试HSK(六级)8次考试的试题进行项目功能差异(DIF)分析,以评估其性别公平性。结果显示,800个试题中存在DIF的题目占总数的3.3%;800个试题的MH值平均数为0.02,其95%置信区间包含0,即试卷总体上不存在DIF。因此,HSK(六级)具有较理想的性别公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HSK 汉语 考试 项目功能差异 性别公平 MH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