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乳腺癌扩增基因1(amplified in breast cancer 1,AIB1)表达与乳腺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利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113例乳腺癌标本的AIB1表达,并整理临床资料,用SPSS 18.0软件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研究AIB1表达是否与乳腺癌生...目的探讨乳腺癌扩增基因1(amplified in breast cancer 1,AIB1)表达与乳腺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利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113例乳腺癌标本的AIB1表达,并整理临床资料,用SPSS 18.0软件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研究AIB1表达是否与乳腺癌生存具有相关性。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AIB1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病理类型、绝经状态、生存时间均有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远处转移部位、是否三阴型无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IB1不是影响乳腺癌总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OR=0.548,P=0.128),影响乳腺癌总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分别是远处转移部位的多少(OR=1.526,P=0.002)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数目(OR=1.813,P=0.034)。结论 AIB1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检测AIB1蛋白表达情况有助于判断乳腺癌的预后。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的MRI特征。方法收集2015年3月~2016年12月行3.0 T MRI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病例187例,所有病例都能区分不同分子亚型。比较各型乳腺癌在年龄、组织学分类、病理分级、病灶形态、肿块数目、肿块大小、肿...目的探讨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的MRI特征。方法收集2015年3月~2016年12月行3.0 T MRI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病例187例,所有病例都能区分不同分子亚型。比较各型乳腺癌在年龄、组织学分类、病理分级、病灶形态、肿块数目、肿块大小、肿块形状、肿块边缘、肿块强化特征、病灶T_2WI信号、TIC曲线、ADC值、瘤周血管上的差异,并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Luminal A组45例(24.1%),Luminal B组91例(48.7%),HER-2过表达组26例(13.9%),三阴性乳腺癌(TNBC)组25例(13.4%)。TNBC多表现为边缘光整、圆形肿块、环形强化、T_2WI高信号;而TNBC和HER-2过表达型共同表现为具有较高的ADC值、瘤周血供丰富及较高病理分级;Luminal A型则多表现为瘤周血供较少,病理分级较低。结论不同分型乳腺癌特别是TNBC具有一定的MRI特征。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MRI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表观扩散系数(ADC)及邻近血管征(AVS)单独和联合应用评价乳腺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6年12月行3.0 T MRI检查并有明确病理结果的乳腺病变286例,其中乳腺癌186例,乳腺良性病变100例,分...目的探讨MRI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表观扩散系数(ADC)及邻近血管征(AVS)单独和联合应用评价乳腺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6年12月行3.0 T MRI检查并有明确病理结果的乳腺病变286例,其中乳腺癌186例,乳腺良性病变100例,分析其TIC类型、测量ADC值及判断AVS,分别计算不同方法以及两两、三种方法联合诊断乳腺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符合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曲线下面积,评价不同方法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TIC、ADC及AVS征三者联合评价乳腺良恶性病变时诊断价值及效能最高,敏感度94.6%,特异度93%,符合率94.1%,阳性预测值96.2%,阴性预测值90.3%,AUC达0.94,且与病理结果一致性好(Kappa值0.87),优于单独及两两联合诊断。结论 TIC、ADC及AVS三者联合能有效提高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能力。展开更多
目的观察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特异性干扰乳腺癌扩增基因3(amplifiedin breast cancer 3,AIB3)对乳腺癌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TGF-β)通路关键分子smad2、smad3及转移相关分子基质金...目的观察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特异性干扰乳腺癌扩增基因3(amplifiedin breast cancer 3,AIB3)对乳腺癌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TGF-β)通路关键分子smad2、smad3及转移相关分子基质金属蛋白-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9,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制备3组靶向AIB3的特异性siRNA分别转染乳腺癌MDA-MB-231细胞,采用逆转录-聚合酶联反应检测siRNA干涉效果以及smad2、smad3与MMP-9的表达水平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3组合成的靶向特异性siR-NA均可有效抑制AIB3基因表达;干涉AIB3可同时显著下调smad2、smad3及MMP-9的表达水平。结论成功设计有效干扰AIB3的siRNA序列,在乳腺癌细胞中应用siRNA干扰AIB3可有效抑制TGF-β通路和转移相关通路关键分子的表达,干扰AIB3基因表达有可能成为临床治疗乳腺癌转移的有效策略。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乳腺癌扩增基因1(amplified in breast cancer 1,AIB1)表达与乳腺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利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113例乳腺癌标本的AIB1表达,并整理临床资料,用SPSS 18.0软件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研究AIB1表达是否与乳腺癌生存具有相关性。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AIB1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病理类型、绝经状态、生存时间均有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远处转移部位、是否三阴型无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IB1不是影响乳腺癌总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OR=0.548,P=0.128),影响乳腺癌总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分别是远处转移部位的多少(OR=1.526,P=0.002)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数目(OR=1.813,P=0.034)。结论 AIB1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检测AIB1蛋白表达情况有助于判断乳腺癌的预后。
文摘目的探讨MRI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表观扩散系数(ADC)及邻近血管征(AVS)单独和联合应用评价乳腺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6年12月行3.0 T MRI检查并有明确病理结果的乳腺病变286例,其中乳腺癌186例,乳腺良性病变100例,分析其TIC类型、测量ADC值及判断AVS,分别计算不同方法以及两两、三种方法联合诊断乳腺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符合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曲线下面积,评价不同方法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TIC、ADC及AVS征三者联合评价乳腺良恶性病变时诊断价值及效能最高,敏感度94.6%,特异度93%,符合率94.1%,阳性预测值96.2%,阴性预测值90.3%,AUC达0.94,且与病理结果一致性好(Kappa值0.87),优于单独及两两联合诊断。结论 TIC、ADC及AVS三者联合能有效提高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能力。
文摘目的观察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特异性干扰乳腺癌扩增基因3(amplifiedin breast cancer 3,AIB3)对乳腺癌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TGF-β)通路关键分子smad2、smad3及转移相关分子基质金属蛋白-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9,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制备3组靶向AIB3的特异性siRNA分别转染乳腺癌MDA-MB-231细胞,采用逆转录-聚合酶联反应检测siRNA干涉效果以及smad2、smad3与MMP-9的表达水平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3组合成的靶向特异性siR-NA均可有效抑制AIB3基因表达;干涉AIB3可同时显著下调smad2、smad3及MMP-9的表达水平。结论成功设计有效干扰AIB3的siRNA序列,在乳腺癌细胞中应用siRNA干扰AIB3可有效抑制TGF-β通路和转移相关通路关键分子的表达,干扰AIB3基因表达有可能成为临床治疗乳腺癌转移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