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后盆底结构改变及康复治疗效果的超声量化评估 被引量:6
1
作者 陈惠英 许红雁 +3 位作者 钟永红 黄笑英 何剑芬 周新卫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第1期124-127,共4页
目的通过经会阴超声检查了解产后女性的盆底结构改变,评估康复治疗效果,为分娩导致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防治提供直观、可靠的影像学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自然分娩后6~8周的60例初产妇作为实验组,并将实验... 目的通过经会阴超声检查了解产后女性的盆底结构改变,评估康复治疗效果,为分娩导致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防治提供直观、可靠的影像学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自然分娩后6~8周的60例初产妇作为实验组,并将实验组随机分为康复治疗组(30例)和常规治疗组(30例),同期选取30例无症状的未生育女性作为对照组。康复治疗组接受一疗程盆底肌肉训练治疗,常规治疗组接受常规宣教、自然恢复治疗。经会阴超声分别于静息期、张力期进行检查,分别获得产后6、14周实验组及未生育女性两种状态的超声数据:膀胱颈位置(BN)、宫颈位置(CX)、直肠壶腹位置(RA)、肛提肌裂孔平面肌性部分的长度(LAL),计算膀胱颈、宫颈、直肠壶腹由静息期至张力期的位移[膀胱颈移动度(BND)、宫颈移动度(CXD)、直肠壶腹(RAD)移动度]以及肛提肌应变率(LAS)。结果实验组的BND、CXD、LAS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实验组的RA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康复治疗组的BND、CXD、LAS均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的RA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妊娠及分娩可能导致以膀胱颈和宫颈为代表的前中腔室移动度及LAS增加,后腔室移动度无明显改变;盆底康复治疗对产后盆底恢复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盆底结构改变 康复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