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功能性消化不良与心理因素的关系及抗抑郁药辅助治疗效应 被引量:27
1
作者 李章 高镇松 +1 位作者 林和文 杨壁辉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24期4953-4955,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病期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dyspepsia,FD)与精神心理因素的相关性及评价抗抑郁药对FD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对符合FD诊断标准且资料完整的129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n=65)给予抗消化不良治疗法莫替丁20mg,3次/d,多... 目的探讨不同病期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dyspepsia,FD)与精神心理因素的相关性及评价抗抑郁药对FD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对符合FD诊断标准且资料完整的129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n=65)给予抗消化不良治疗法莫替丁20mg,3次/d,多潘立酮(吗丁啉)5mg,3次/d,加服抗抑郁药舍曲林治疗;对照组(n=64)单给予相应的抗消化不良治疗,不加舍曲林;观察8周疗程。于入组时、4周末、8周末分别进行消化不良症状严重程度、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及临床疗效评定,分析FD与心理因素(量表总分和各因子分)的相关性,并比较两组的疗效及治疗前后消化不良症状及心理因素的变化。结果两组的消化不良症状严重程度与HAMD总分及焦虑/躯体化、认知障碍、阻滞、睡眠障碍等因子分、HAMA总分及精神性焦虑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r=0.211~0.337,P<0.05~0.01),治疗好转后相关性下降,尤以研究组下降更明显;研究组的疗效(86%)显著高于对照组(52%)(χ2=18.04,P<0.01);研究组的量表分下降幅度更大、显效更早(P<0.05~0.01)。结论FD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抗抑郁药对FD有辅助治疗作用,联合抗抑郁药治疗可以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心理因素 抗抑郁药 治疗 舍曲林 法莫替丁 多潘立酮
下载PDF
上消化道异物89例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罗文雄 郑永平 吴智勇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6年第7期926-927,共2页
目的了解上消化道异物的临床情况及内镜在治疗上消化道异物中的价值。方法对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部位、不同类型上消化道异物应用上消化道电子内镜进行试取。结果95.5%的上消化道异物成功取出,未见明显并发症。结论上消化道电子内... 目的了解上消化道异物的临床情况及内镜在治疗上消化道异物中的价值。方法对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部位、不同类型上消化道异物应用上消化道电子内镜进行试取。结果95.5%的上消化道异物成功取出,未见明显并发症。结论上消化道电子内镜在上消化道异物治疗中具有安全、简便、高效、痛苦小、治疗范围广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内镜 上消化道 异物 治疗
下载PDF
胸部CT肺部炎症指数联合乳酸、NLR在新冠肺炎预后中的临床价值
3
作者 郑文川 钟献阳 +2 位作者 顾银中 张淇钏 吴敏丹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4期45-48,共4页
目的分析不同预后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胸部CT及临床资料。方法回顾性纳入新冠肺炎生存组45例及死亡组13例,对临床资料、实验室指标、胸部CT肺部炎症指数(PII)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在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 目的分析不同预后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胸部CT及临床资料。方法回顾性纳入新冠肺炎生存组45例及死亡组13例,对临床资料、实验室指标、胸部CT肺部炎症指数(PII)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在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D二聚体、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蛋白、氧合指数、乳酸、PII(首次及7-14天复查)上均有统计学差异。二元逻辑回归结果显示:淋巴细胞(OR6.392)、NLR(OR0.933)、氧合指数(OR1.011)、乳酸(OR0.076)、首次PII(OR0.065)在新冠肺炎预后上有统计学差异。逐步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乳酸是新冠肺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25)。ROC结果显示:乳酸、PII(首次)+乳酸+NLR三者联合预测新冠肺炎预后的AUC分别为0.875(95%CI 0.755~0.995)、0.895(95%CI 0.755~0.999)。结论乳酸是新冠肺炎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II(首次)+乳酸+NLR三者联合可能有更好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预后 胸部CT肺部炎症指数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乳酸
下载PDF
上消化道出血内镜微波治疗的护理
4
作者 黄丽妹 肖湘 《护理学报》 1997年第2期18-19,共2页
对18例老年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微波治疗过程及术后护理做了分析,微波治疗术后止血有效率达83.3%.护理上在内镜微波治疗过程中必须严格准确掌握治疗参数,术后加强基础护理,严密观察血压、脉搏的变化,注意呕吐、排黑便等症状,防止大... 对18例老年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微波治疗过程及术后护理做了分析,微波治疗术后止血有效率达83.3%.护理上在内镜微波治疗过程中必须严格准确掌握治疗参数,术后加强基础护理,严密观察血压、脉搏的变化,注意呕吐、排黑便等症状,防止大出血及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做好心理护理,对促进康复起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出血 内镜微波治疗 护理
下载PDF
健康教育对消化疾病患者的影响
5
作者 丁少冰 章旋燕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8年第11期147-147,共1页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消化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与护理的影响。方法对457例消化疾病患者,采取病因教育饮食教育、用药指导等教育措施的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了解和掌握日常卫生保健知识、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和卫生习惯,促进疾病...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消化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与护理的影响。方法对457例消化疾病患者,采取病因教育饮食教育、用药指导等教育措施的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了解和掌握日常卫生保健知识、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和卫生习惯,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结论对消化内科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能达到促进疗效、预防疾病复发的作用,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教育 消化疾病 影响
下载PDF
“经济三联”疗法对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及其作用机理探讨 被引量:2
6
作者 彭淡君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2期751-751,共1页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 药物疗法 经济三联疗法
下载PDF
四种急性时相蛋白对肝硬化继发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的探讨 被引量:18
7
作者 郑永平 杨壁辉 +2 位作者 黄邦汉 杨宏生 马颖蓝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SCD 2000年第7期413-416,共4页
目的 :探讨各种急性时相蛋白 (APP)对肝硬化继发感染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及各项 APP对感染预测的参考值。方法 :采用全自动速率散射比浊法对 5 1例肝硬化患者进行 4种 APP〔C反应蛋白 (CRP)、α1 酸性糖蛋白 (AAG)、铜蓝蛋白 (CER)和触... 目的 :探讨各种急性时相蛋白 (APP)对肝硬化继发感染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及各项 APP对感染预测的参考值。方法 :采用全自动速率散射比浊法对 5 1例肝硬化患者进行 4种 APP〔C反应蛋白 (CRP)、α1 酸性糖蛋白 (AAG)、铜蓝蛋白 (CER)和触珠蛋白 (HPT)〕的动态检测 ,2 5例肝硬化继发感染者中 14例于感染控制后再行监测 ,并与非肝硬化感染组、非肝硬化无感染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肝硬化继发感染患者入院第 2日CRP、AAG、HPT显著高于无继发感染组 ,以正常人群的 APP水平上限为标准 (即 8mg/ L ) ,则 CRP对感染诊断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 88.0 0 %和 76 .92 % ;如 CRP以肝硬化无感染组的 95 %正常值为参比值上限 (即16 mg/ L) ,则特异度为 92 .31% ;其它 3项 APP的敏感度较低 ,但特异度高 ;如 CRP和 AAG两项指标结合判断 (即同时 CRP≥ 8mg/ L ,AAG≥ 12 5 0 mg/ L为参比值 ) ,本资料中感染特异度判断达 10 0 %。 CRP以 8mg/ L为参考值上限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高于 10× 10 9/ L 为异常 ,则 CRP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相比 ,入院第 2日肝硬化并感染患者的异常率分别为 88.0 0 %和 31.82 %。对 14例感染控制前后患者的 APP动态监测发现 ,CRP呈显著负相关 ,而其它 3项指标差异不显著。结论 :CRP,AAG和 HPT对诊断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时相蛋白 肝硬化 早期诊断感染继发性
下载PDF
乌司他丁腹腔灌洗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7
8
作者 陈键林 陈琪 马洺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2887-2889,共3页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腹腔灌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炎性因子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B超定位下,改良Seldinger法置入双腔中心静脉导管至腹腔,并于治疗前及治疗后观察3组研究对象第1、3、7、10天血清及腹水中淀粉酶、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腹腔灌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炎性因子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B超定位下,改良Seldinger法置入双腔中心静脉导管至腹腔,并于治疗前及治疗后观察3组研究对象第1、3、7、10天血清及腹水中淀粉酶、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1β浓度。结果:乌司他丁灌洗组经治疗后第1、3、7、10天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显著低于其他两组,第3、10天对照组肿瘤坏死因子-α浓度低于生理盐水灌洗组;乌司他丁灌洗组第7、10天血清白介素-1β低于其他两组;经乌司他丁灌洗治疗后腹水肿瘤坏死因子-α、血清IL-1β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灌洗组。血清淀粉酶比较提示乌司他丁灌洗组患者在治疗后第3、10天明显低于其他两组;腹水淀粉酶比较提示乌司他丁灌洗组治疗后第1、3、7、10天低于其他两组。乌司他丁灌洗组及生理盐水灌洗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乌司他丁腹腔灌洗治疗重症胰腺炎能显著降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1β,减轻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腹腔灌洗 乌司他丁 炎性因子
下载PDF
食管内支架置放术60例临床小结 被引量:4
9
作者 杨壁辉 郑永平 +2 位作者 罗文雄 郭俊雄 梁雪芬 《广东医学》 CAS CSCD 1999年第11期846-847,共2页
目的 探讨食管内支架置放术治疗食管良恶性狭窄 (及 )合并食管瘘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Savary扩张器对狭窄段食管扩张后 ,在胃镜监视下置放NiTi记忆合金内支架支撑狭窄段。合并食管瘘者 ,用带膜支架 ,使瘘口与食管腔隔开。结果  60例... 目的 探讨食管内支架置放术治疗食管良恶性狭窄 (及 )合并食管瘘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Savary扩张器对狭窄段食管扩张后 ,在胃镜监视下置放NiTi记忆合金内支架支撑狭窄段。合并食管瘘者 ,用带膜支架 ,使瘘口与食管腔隔开。结果  60例全部成功 ,手术过程无严重并发症 ,扩张后食管直径均大于 15mm ,吞咽困难改善程度 :显效率 82 % ( 4 9/ 60 ) ,痊愈率 18% ( 11/ 60 ) ,总有效率 10 0 %。结论 食管内支架置放术是治疗食管良恶性狭窄 (及 )合并食管瘘安全有效的方法 ,达到提高生活质量 ,延长寿命 ,为进一步治疗创造条件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狭窄 食管瘘 内支架 吞咽困难
下载PDF
肝硬化和肝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肿瘤抑制因子EGR-1、PTEN的表达 被引量:6
10
作者 林浩 谢玲珠 郑灿滨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885-1887,共3页
目的探讨肝硬化和肝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肿瘤抑制因子早期生长反应因子1(EGR-1)、同源性磷酸酶-张力蛋白(PTEN)的mRNA表达水平对肝硬化、肝癌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收治的诊断为肝癌和肝硬化的住院患者,采用实时定量反转录... 目的探讨肝硬化和肝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肿瘤抑制因子早期生长反应因子1(EGR-1)、同源性磷酸酶-张力蛋白(PTEN)的mRNA表达水平对肝硬化、肝癌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收治的诊断为肝癌和肝硬化的住院患者,采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 PCR)检测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EGR-1、PTEN的mRNA表达水平;以门诊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结果纳入患者肝癌20例(肝癌组),肝硬化22例(肝硬化组),健康对照者34例(健康对照组)。肝癌组EGR-1 mRNA表达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Ct:8.31±2.39 vs 9.61±1.60,P=0.018)和肝硬化组(△Ct:8.31±2.39 vs 9.68±1.81,P=0.022),而肝硬化组和健康对照组EGR-1的mRNA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90);3组PTEN的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EGR-1的mRNA表达水平降低,可能成为肝癌与肝硬化鉴别的辅助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肝癌 淋巴细胞 EGR-1 PTEN
下载PDF
肝硬化患者载脂蛋白代谢紊乱的多因素分析及动态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郑永平 杨壁辉 +2 位作者 林奕芬 黄东瑾 丁少冰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2年第6期730-731,共2页
目的:探讨肝硬化载脂蛋白变化与肝硬化病因、严重程度、多项生化指标的关系及载脂蛋白动态测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检测107例肝硬化患者的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凝血酶原时间(PT)、血清白蛋白(ALB)、球蛋白(GLO)、总胆... 目的:探讨肝硬化载脂蛋白变化与肝硬化病因、严重程度、多项生化指标的关系及载脂蛋白动态测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检测107例肝硬化患者的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凝血酶原时间(PT)、血清白蛋白(ALB)、球蛋白(GLO)、总胆红素(TBIL)、胆固醇(CH)和甘油三脂(TG)等指标。组间比较ApoA及ApoB的差异并用单因素直线相关、多元回归分析ApoA及ApoB与肝功能Child分级及各项观察指标的关系。21例经治疗好转的患者行治疗前后ApoA及ApoB的配对分析。 结果:肝硬化患者ApoA及ApoB分别为(0.96±0.39)g/L和(0.56±0.21)g/L,对照组分别为(1.13±0.16)g/L(0.66±0.20)g/L,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及P<0.05);ApoA下降程度与肝损害程度平行;单因素直线相关分析结果表明,ApoA与Child分级、TBIL、PT负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32,P<0.001;-0.42,P<0.001;-0.32,P<0.01;与CH正相关,相关系数r为0.36,P<0.01。如以酒精性肝硬化(n=21)和肝炎性肝硬化(n=69)分别分析,前者ApoA与Child分级无明显相关而后者相关系数r为-0.42,P<0.001,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除Child分级外,其他指标都不是独立影响因素。21例患者治疗好转后ApoA较治疗前上升,配对比较有显著性差别。 结论:肝硬化患者ApoA与ApoB有不同程度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载脂蛋白代谢紊乱 临床意义 肝功能损伤
下载PDF
病毒性肝炎并发溶血性贫血10例诊治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马颖蓝 杨壁辉 郑永平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5期522-523,共2页
目的 探讨病毒性肝炎合并溶血性贫血的诊治。方法 对 10例病毒性肝炎并发溶血性贫血进行分析。结果 痊愈 4例 ,好转 2例 ,恶化自动出院 3例 ,1例死于消化道出血。结论 临床上迅速出现皮肤黏膜苍白、黄疸迅速加深的病毒性肝炎 ,须警... 目的 探讨病毒性肝炎合并溶血性贫血的诊治。方法 对 10例病毒性肝炎并发溶血性贫血进行分析。结果 痊愈 4例 ,好转 2例 ,恶化自动出院 3例 ,1例死于消化道出血。结论 临床上迅速出现皮肤黏膜苍白、黄疸迅速加深的病毒性肝炎 ,须警惕合并溶血性贫血。合并溶血时 ,糖皮质激素是首选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溶血性贫血 诊断 治疗 并发症
下载PDF
前列地尔联合腹腔灌洗治疗高脂血症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6
13
作者 吴林 孔晓霞 郑永平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5年第22期3624-3628,共5页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联合腹腔灌洗对高脂血症性重症胰腺炎(hyperlipidemia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HSAP)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7例HSA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3例)和治疗组(14例).对照组给予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给...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联合腹腔灌洗对高脂血症性重症胰腺炎(hyperlipidemia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HSAP)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7例HSA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3例)和治疗组(14例).对照组给予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给予静脉滴注前列地尔及透析液腹腔灌洗治疗,14 d为1疗程.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症状/体征缓解时间(5.55 d±3.12 d vs 8.18 d±4.09 d,4.14 d±2.94 d v s 6.75 d±3.58 d)、血清甘油三酯(triacylglycerol,TG)好转时间(5.42 d±2.06 d vs 8.28 d±3.55 d)、首疗程总有效率(85.71%v s 6 1.5 4%)、并发症发生率(2 1.6%v s38.5%)、死亡率(7.14%vs 15.38%)、平均住院时间(23.84 d±7.54 d vs 31.98 d±12.18 d)及医疗总费用(34.56千元±13.44千元vs 41.29千元±18.81千元)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前列地尔联合透析液腹腔灌洗治疗HSAP疗效可靠、安全,可作为HSAP内科治疗的常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 重症急性胰腺炎 前列地尔 腹腔灌洗 联合
下载PDF
早期CRRT联合前列地尔治疗高脂血症性急性重症胰腺炎 被引量:7
14
作者 吴林 孔晓霞 +3 位作者 郑桂贞 郭俊雄 刘燕钗 庄怡哲 《西部医学》 2022年第2期270-275,共6页
目的探讨早期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联合前列地尔治疗高脂血症性急性重症胰腺炎(HLSAP)的临床疗效,旨在为临床治疗HLSAP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汕头市中心医院2017年10月1日~2019年9月30日收治的100例HLSAP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纳入... 目的探讨早期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联合前列地尔治疗高脂血症性急性重症胰腺炎(HLSAP)的临床疗效,旨在为临床治疗HLSAP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汕头市中心医院2017年10月1日~2019年9月30日收治的100例HLSAP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纳入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入院后给予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前列地尔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早期CRRT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临床症状及体征缓解时间、实验室指标、APACHEⅡ评分、Ranson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治疗费用、病死率及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缓解时间及血清TG下降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P<0.001),治疗前,两组TG、CRP、WBC、AMY、ALT及SC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2 h后,两组TG、CRP、WBC、ALT及SCr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治疗组各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01),而两组治疗前后AMY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APACHEⅡ评分、Ranson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2 h后,两组APACHEⅡ评分、Ranson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01);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住院期间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治疗组住院费用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两组出院后均经随访1年,治疗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早期CRRT联合前列地尔治疗HLSAP患者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者症状缓解,迅速降低血清甘油三酯水平,改善实验室指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和降低病死率,改善患者预后,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重症胰腺炎 高脂血症 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 前列地尔
下载PDF
广东地区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贾林 黄耀星 +3 位作者 杨琪玫 杨壁辉 王胜炳 王丽萍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07年第3期145-147,共3页
目的分析广东地区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LAP)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韶关市粤北人民医院、汕头市中心医院和梅州市人民医院1990年至2005年急性胰腺炎(AP)病例共1582例。根据病因分为HLAP(123例)和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 目的分析广东地区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LAP)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韶关市粤北人民医院、汕头市中心医院和梅州市人民医院1990年至2005年急性胰腺炎(AP)病例共1582例。根据病因分为HLAP(123例)和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828例)两组,比较两组患者在诱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无显著差异;HLAP组的TG水平显著高于ABP组;但血清淀粉酶仅有36%的患者升高3倍以上,显著低于ABP组的62%。HLAP组的SAP比例、脏器衰竭发生率、总体病死率和复发率均显著高于ABP组(P<0.05)。结论HLAP具有显著的重症化和复发性趋势,预后较为凶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 急性胰腺炎 临床特征
下载PDF
脾静脉血流量测定在评价普萘洛尔防治肝硬化门脉高压出血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许岳俊 黄玉淑 詹旋燕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7期2022-2023,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脾静脉血流量的测定量化地评价普萘洛尔在防治肝硬化门脉高压出血中的疗效的可行性。方法:60例肝硬化患者均予普萘洛尔治疗2个月,测定治疗前后的脾静脉血流量变化及临床出血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60例患者除2例因不能耐受... 目的:探讨应用脾静脉血流量的测定量化地评价普萘洛尔在防治肝硬化门脉高压出血中的疗效的可行性。方法:60例肝硬化患者均予普萘洛尔治疗2个月,测定治疗前后的脾静脉血流量变化及临床出血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60例患者除2例因不能耐受中途退出外,其余所有患者经普萘洛尔治疗后脾静脉血流量(△QSPV)非出血组比出血组下降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出血组△QSPV最高不超过130mL/min。结论:脾静脉血流量测定可用于量化评价普萘洛尔的疗效,治疗中若△QSPV没有超过130mL/min,则应存在出血及再出血倾向,应及时进行非药物方法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出血 脾静脉血流量 普萘洛尔
下载PDF
外源性硫化氢对肝纤维化大鼠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吴林 李秀芬 +1 位作者 郑永平 孔晓霞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120-1123,共4页
目的探讨外源性硫化氢(H2S)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将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低剂量硫氢化钠(NaHS)组和高剂量NaHS组。正常对照组按大鼠常规饲养,余三组予CCl4皮下注射4周。第... 目的探讨外源性硫化氢(H2S)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将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低剂量硫氢化钠(NaHS)组和高剂量NaHS组。正常对照组按大鼠常规饲养,余三组予CCl4皮下注射4周。第5周开始NaHS组予不同剂量NaHS腹腔注射(低剂量组14.4μmol/kg,高剂量组36.0μmol/kg)。至第6周末随机处死各组10只大鼠,余大鼠按上述措施继续处理,至第8周末全部处死。处死大鼠后收集大鼠门静脉血,检测肝功能(ALT、AST及白蛋白)、肝纤维化指标(HA、LN、PCⅢ及Ⅳ-C)及血浆H2S含量。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NaHS组门静脉血H2S含量升高(P〈0.01或P〈0.05),肝功能好转(P〈0.01),血清HA、LN、PCⅢ、Ⅳ-C含量降低(P〈0.01);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与第6周末比较,第8周末NaHS组各项指标恢复更显著(P〈0.01或P〈0.05)。结论外源性H2S对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具有保护作用,且与剂量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氢(H2S) 肝纤维化 大鼠 硫氢化钠(NaHS)
下载PDF
生长抑素治疗急性水肿型胰腺炎的价值──附7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杨壁辉 郑永平 《新医学》 1999年第5期265-266,共2页
目的:评估生长抑素(施他宁,stilamin)对急性水肿型胰腺炎(AEP)的治疗价值及应用指征。方法: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163例AEP按年龄及有否加用生长抑素分为4组。按下列指标评估:腹痛消失时间、血淀粉酶复常时间... 目的:评估生长抑素(施他宁,stilamin)对急性水肿型胰腺炎(AEP)的治疗价值及应用指征。方法: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163例AEP按年龄及有否加用生长抑素分为4组。按下列指标评估:腹痛消失时间、血淀粉酶复常时间、转为急性重症胰腺炎(ANP)发生率、手术率、病死率。结果:大于55岁的两组,腹痛消失时间生长抑素治疗组(治疗组)为(2.5±1.7)天;无生长抑素组(对照组)为(4.9±2.2)天,P<0.05;血淀粉酶复常时间治疗组为(3.2±1.8)天;对照组为(4.8±2.8)天,P<0.05;转为ANP的发生率,治疗组为8%(3/40);对照组为23%(7/31),P>0.05;转手术率,治疗组为5%(2/40);对照组为16%(5/31),P>0.05。小于或等于55岁的两组,腹痛消失时间和血淀粉酶复常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别。结论:AEP高龄患者早期应用生长抑素治疗,能缩短病程,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生长抑素 药物疗法 水肿型
下载PDF
结合彩超选择置管位置腹腔灌洗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1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键林 马洺远 陈琪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第30期183-184,186,共3页
目的探讨结合彩超选择置管位置腹腔灌洗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8例S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例;对照组患者常规选择反麦氏点或腹中线脐下约2 cm处行置管腹腔灌洗,治疗组患者结合彩超... 目的探讨结合彩超选择置管位置腹腔灌洗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8例S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例;对照组患者常规选择反麦氏点或腹中线脐下约2 cm处行置管腹腔灌洗,治疗组患者结合彩超选择置管位置进行腹腔灌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有效4例(占44.4%),无效5例(占55.6%);治疗组有效9例(占100.0%),无效0例(占0.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结论应用彩超引导置管治疗SAP效果显著,且操作简单,有效地降低了死亡率,是治疗SAP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置管位置 腹腔灌洗 重症急性胰腺炎
下载PDF
质子泵抑制剂三联疗法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键林 蚁璇 陈琪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第28期76-77,共2页
目的研究质子泵抑制剂三联疗法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效果。方法选择80例经胃镜检查确诊Hp阳性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随机分为A组40例、B组40例,A组用兰索拉唑30 mg,qd×4周,克拉霉素0.5 g,bid×1周,阿莫西林1.0 g,bid×... 目的研究质子泵抑制剂三联疗法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效果。方法选择80例经胃镜检查确诊Hp阳性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随机分为A组40例、B组40例,A组用兰索拉唑30 mg,qd×4周,克拉霉素0.5 g,bid×1周,阿莫西林1.0 g,bid×1周;B组用法莫替丁20 mg,bid×4周,克拉霉素0.5 g,bid×1周,阿莫西林1.0 g,bid×1周。疗程(4周)结束后,复查胃镜并做14C呼气试验及快速尿素酶试验,比较两组的溃疡愈合率、Hp根除率。结果 A、B组的溃疡愈合率分别为95.0%、82.5%,Hp根除率为92.5%、70.0%。A、B两组的溃疡愈合率、Hp根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兰索拉唑三联疗法能有效根除Hp,是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比较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索拉唑 法莫替丁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幽门螺杆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