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对重度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患肢关节活动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赵中太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7年第12期2268-2269,共2页
目的观察分析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对重度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患肢关节活动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间汝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重度膝骨性关节炎患者48例,所有患者均采用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进行治疗,6个月后随... 目的观察分析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对重度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患肢关节活动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间汝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重度膝骨性关节炎患者48例,所有患者均采用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进行治疗,6个月后随访,观察记录患者治疗前与治疗6个月后的患肢关节活动度及生活质量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患者的HSS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重度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患肢的关节活动度,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 重度膝骨性关节炎 关节活动度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后路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临床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黄五京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27期44-45,共2页
目的:探讨后路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的手术方法,比较后路腰椎管减压固定并后外侧植骨与椎体间联合后外侧植骨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4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B组),A组26例,采用后路减压内固定后外侧植骨;B组21例,采用后路减压内固... 目的:探讨后路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的手术方法,比较后路腰椎管减压固定并后外侧植骨与椎体间联合后外侧植骨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4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B组),A组26例,采用后路减压内固定后外侧植骨;B组21例,采用后路减压内固定椎体间联合后外侧植骨,对两组术后症状改善及植骨融合率进行比较分析。根据JOA评分和术前、术后X线片,评价临床症状改善程度及植骨融合率。结果:平均随访38个月。A组JOA评分优良率为91%,B组为94%,两组无显著性差异。A组骨融合率为87%,B组为94%,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后路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后外侧植骨内固定和椎间联合后外侧植骨内固定术均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椎间联合后外侧植骨融合术的骨融合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滑脱 后外侧植骨融合 经后路椎体间融合 椎弓根螺钉
下载PDF
交叉穿针外固定架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42例临床体会 被引量:6
3
作者 黄五京 《中国现代医生》 2009年第15期235-236,共2页
目的探讨交叉穿针外固定架固定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闭合复位,股骨头颈内交叉穿入3枚斯氏针,股骨近端穿入2枚螺纹针,并与外固定架合成不规则四边形固定。结果本组42例患者平均随访14个月,无脱针,继发髋内翻,无严重针... 目的探讨交叉穿针外固定架固定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闭合复位,股骨头颈内交叉穿入3枚斯氏针,股骨近端穿入2枚螺纹针,并与外固定架合成不规则四边形固定。结果本组42例患者平均随访14个月,无脱针,继发髋内翻,无严重针道感染,骨折愈合良好。结论交叉穿针外固定架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操作简单等优点,结合头颈内交叉穿针,不仅提高了固定的可靠性,而且对骨质疏松的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较好的固定作用,尤其对不能耐受内固定术的高龄患者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骨质疏松 外固定术
下载PDF
胫后动脉内踝上穿支皮瓣顺行或逆行移植修复小腿远端及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1
4
作者 常德寿 蔡鸿敏 《医学信息(内.外科版)》 2009年第2期127-128,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胫后动脉内踝上穿支皮瓣顺行或逆行移植修复小腿远端及足踝部皮肤和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胫后动脉内踝上穿支皮瓣顺行或逆行移植修复小腿远端及足踝部皮肤和软组织缺损35例。结果35例转移之皮瓣均成活,术后随访3... 目的探讨应用胫后动脉内踝上穿支皮瓣顺行或逆行移植修复小腿远端及足踝部皮肤和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胫后动脉内踝上穿支皮瓣顺行或逆行移植修复小腿远端及足踝部皮肤和软组织缺损35例。结果35例转移之皮瓣均成活,术后随访3~24个月,皮瓣均成活且功能良好。结论胫后动脉内踝上穿支血管皮瓣具有手术简单易行,对机体的损伤较小,易于切取和转位等优点。应用胫后动脉穿支血管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是较为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后动脉 穿支皮瓣 皮肤软组织缺损
下载PDF
改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在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治疗中应用效果 被引量:1
5
作者 梁兴伟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0年第3期426-427,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在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治疗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3月收治的84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按照手术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行传统颈椎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观察组行... 目的探讨改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在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治疗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3月收治的84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按照手术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行传统颈椎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观察组行改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对两组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年,通过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估两组腰椎功能,并记录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161.34±34.16min、术中出血量为272.34±153.73ml,对照组手术时间158.46±32.57min、术中出血量289.13±158.76ml,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观察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5神经根麻痹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轴性疼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可有效提高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改善腰椎功能,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改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 腰椎功能
下载PDF
骨折内固定物断裂原因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赵占稳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08年第3期34-36,共3页
目的探讨导致骨折内固定物断裂的相关因素,提出防范意见,以期减少类似情况的发生。方法回顾分析1995年1月至2006年12月发生内固定物断裂22例病例的临床资料,全部发生在四肢长骨和脊柱,有钢板螺钉系统、髓内钉和脊柱椎弓根系统固定器材,... 目的探讨导致骨折内固定物断裂的相关因素,提出防范意见,以期减少类似情况的发生。方法回顾分析1995年1月至2006年12月发生内固定物断裂22例病例的临床资料,全部发生在四肢长骨和脊柱,有钢板螺钉系统、髓内钉和脊柱椎弓根系统固定器材,复习相关文献,就导致内固定物发生断裂的原因进行研究分析。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管型石膏固定,或者更换方式再手术内固定、按骨不连处理骨折端、自体松质骨移植。结果内固定物断裂与原发损伤严重、内固定物受力大、内固定物内在质量差、内固定物应用不当、治疗方法不当、术后管理不善、感染、患者康复锻炼失误等多种因素有关,常多方面因素并存。22例得到平均15.2个月随访,骨折全部骨性愈合,20例活动正常,2例膝关节屈膝不足90°。结论骨折内固定物发生断裂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结果,临床上应针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防范内固定物断裂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内固定物 断裂 原因分析
下载PDF
髋臼发育不良并骨性关节炎的全髋关节置换术 被引量:4
7
作者 常德寿 《医学信息(手术学分册)》 2008年第7期605-606,609,共3页
目的探讨原位髋臼、股骨不截骨的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臼发育不良伴骨性关节炎的可行性。方法对18例22髋因髋臼发育不良伴骨性关节炎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其中男6例7髋,女12例15髋;年龄28~72岁,平均53岁。按Crowe分型,Ⅰ型2例2髋,Ⅱ型1... 目的探讨原位髋臼、股骨不截骨的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臼发育不良伴骨性关节炎的可行性。方法对18例22髋因髋臼发育不良伴骨性关节炎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其中男6例7髋,女12例15髋;年龄28~72岁,平均53岁。按Crowe分型,Ⅰ型2例2髋,Ⅱ型10例13髋,Ⅲ型5例6髋,Ⅳ型1例1髋。术前均存在严重的髋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11例下肢短缩3~6cm。术前Harris评分30~65分,平均40分。采用软组织彻底松解、原位髋臼、股骨不截骨的方法行全髋关节置换。结果随访时间12~60个月,平均24个月。术后下肢延长2~6cm,基本恢复双下肢平衡。未出现关节脱位、股骨干骨折、股神经及坐骨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无假体松动的临床和X线征象。术后Harris评分60~95分,与术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全髋置换术是治疗髋臼发育不良伴骨性关节炎的良好方法,术中彻底松解可以下肢延长4~6cm而无神经麻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发育不良 骨性关节炎 全髋关节置换
下载PDF
重建静脉回路治疗手部皮肤大面积逆行撕脱伤 被引量:1
8
作者 赵占稳 《中外医疗》 2008年第16期35-36,共2页
目的探讨重建静脉回路治疗手部皮肤大面积逆行撕脱伤的治疗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手部皮肤逆行撕脱的解剖和病理生理特点,对13例手部大面积皮肤逆行撕脱伤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吻合皮下静脉、重建静脉回路进行原位修复。结果11例皮肤全... 目的探讨重建静脉回路治疗手部皮肤大面积逆行撕脱伤的治疗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手部皮肤逆行撕脱的解剖和病理生理特点,对13例手部大面积皮肤逆行撕脱伤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吻合皮下静脉、重建静脉回路进行原位修复。结果11例皮肤全部成活,2例皮瓣边缘小面积坏死,经换药愈合,3例有短期色素沉着,半年后恢复正常,外观和手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手部大面积皮肤逆行撕脱伤有成活的生理基础,关键是完善重建撕断的静脉回路,加强术后管理,功能恢复好,是治疗该类损伤的良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部 逆行撕脱伤 重建静脉回路
下载PDF
人工关节置换治疗偏瘫后偏瘫侧股骨颈骨折 被引量:2
9
作者 黄五京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08年第4期46-47,共2页
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置换对老年偏瘫后偏瘫侧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及其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分析2000年3月至2007年6月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老年偏瘫后偏瘫侧股骨颈骨折22例的术后疗效。结果随访6个月-5年,根据Harris评分标准评定,22例中,优... 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置换对老年偏瘫后偏瘫侧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及其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分析2000年3月至2007年6月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老年偏瘫后偏瘫侧股骨颈骨折22例的术后疗效。结果随访6个月-5年,根据Harris评分标准评定,22例中,优良率82%,能行走的18例患者中8例术后伤肢功能较伤前稍差。结论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术是对老年偏瘫后偏瘫侧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治疗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瘫 股骨颈骨折 人工关节 疗效
下载PDF
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32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常德寿 李旭辉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09年第4期110-,共1页
关键词 肩锁关节脱位 肩锁关节分离 锁骨钩 锁骨远端 钢板治疗
下载PDF
三维多功能外固定架治疗胫骨骨折126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五京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08年第2期62-63,共2页
目的探讨三维外固定架治疗胫骨骨折的治疗效果,分析治疗中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方法对126例新鲜胫骨骨折均采用三维多功能外固定架闭合复位或小切口辅助复位加有限内固定方法治疗。结果随访10~30个月,按Johner-Wruhs评分标准:优93例,... 目的探讨三维外固定架治疗胫骨骨折的治疗效果,分析治疗中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方法对126例新鲜胫骨骨折均采用三维多功能外固定架闭合复位或小切口辅助复位加有限内固定方法治疗。结果随访10~30个月,按Johner-Wruhs评分标准:优93例,良27例,可5例,差1例,优良率达95%。结论使用三维多功能外固定架治疗胫骨骨折具有方法简单、操作方便、创伤小、患者痛苦小、住院时间短、骨折愈合率高、功能恢复好等优点。术中正确使用外固定架,术中规范管理及正确及时指导功能锻炼,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固定器 骨折固定术 胫骨骨折 治疗结果
下载PDF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两种手术治疗的比较
12
作者 常德寿 常守亚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09年第2期73-74,共2页
目的比较动力髋螺钉(DHS)和股骨近端解剖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及其应用选择。方法对6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行手术治疗,其中股骨近端解剖钢板固定31例,动力髋螺钉(DHS)37例。从术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对两种治疗方法... 目的比较动力髋螺钉(DHS)和股骨近端解剖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及其应用选择。方法对6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行手术治疗,其中股骨近端解剖钢板固定31例,动力髋螺钉(DHS)37例。从术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对两种治疗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动力髋螺钉(DHS)组优良率89.1%,股骨近端解剖钢板组优良率70.9%。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动力髋螺钉(DHS)组2例,股骨近端解剖钢板组7例。结论对于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动力髋螺钉(DHS)和股骨近端解剖钢板都是有效的内固定方法;对于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动力髋螺钉(DHS)比股骨近端解剖钢板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内固定 动力髋螺钉 股骨近端解剖钢板
下载PDF
一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骨关节病
13
作者 常德寿 常守亚 《医学信息(内.外科版)》 2009年第3期271-272,共2页
目的探讨一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可行性,疗效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统计分析28例双膝同时置换的手术过程及随访疗效。结果平均手术时间4 h,术中失血量平均600 ml,术后失血平均650 ml,X线拍片示假体位置良好,28例随访6~48个月,平均27个... 目的探讨一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可行性,疗效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统计分析28例双膝同时置换的手术过程及随访疗效。结果平均手术时间4 h,术中失血量平均600 ml,术后失血平均650 ml,X线拍片示假体位置良好,28例随访6~48个月,平均27个月,关节功能Hss评分由术前的45分升至术后的87分,活动范围由术前的平均60度提高到术后的105度。结论应用一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膝骨关节病安全且近期疗效满意.较分次手术利大于弊,慎重选择病例,充分术前准备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部 关节病 双侧 关节置换
下载PDF
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被引量:1
14
作者 魏连峰 孟少杰 赵中太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2年第5期41-42,共2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6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中20例采用单侧椎弓根穿刺注射,6例采用双侧椎弓根穿刺注射。术后比较VAS及ODI变化评价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穿刺成功,单个椎体...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6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中20例采用单侧椎弓根穿刺注射,6例采用双侧椎弓根穿刺注射。术后比较VAS及ODI变化评价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穿刺成功,单个椎体注射骨水泥量为3.0~4.5 mL(平均3.2 mL),全部病例获随访6~24个月,平均13.5个月。椎体高度和后凸畸形无明显恢复。术后VAS评分和ODI明显改善。结论 PVP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安全、有效的方法,其缓解疼痛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性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下载PDF
聚髌器治疗髌骨骨折56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五京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08年第3期44-45,共2页
目的探讨聚髌器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及适应证。方法电视透视下髌骨骨折闭合复位,经皮刺入聚髌器2个固定齿,旋紧外边的固定螺栓固定骨折髌骨。结果56例髌骨骨折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0个月,平均10个月。应用骨折愈合标准评估骨折愈合率... 目的探讨聚髌器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及适应证。方法电视透视下髌骨骨折闭合复位,经皮刺入聚髌器2个固定齿,旋紧外边的固定螺栓固定骨折髌骨。结果56例髌骨骨折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0个月,平均10个月。应用骨折愈合标准评估骨折愈合率100%。根据胥少汀膝关节综合评价标准评估膝关节功能,优良率94.6%。结论聚髌器治疗髌骨横行、纵行及撕脱骨折,符合生物力学要求,具有操作简单,微创、骨折愈合快、愈合率高以及膝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骨 骨折 微创手术
下载PDF
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46例临床体会
16
作者 黄五京 《中国现代医生》 2009年第17期154-155,共2页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46例,年龄67~88岁,平均80.2岁;其中合并内科疾病如高血压偏瘫、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冠心病等39例,在内科协同治疗后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结果46例顺利通过手术...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46例,年龄67~88岁,平均80.2岁;其中合并内科疾病如高血压偏瘫、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冠心病等39例,在内科协同治疗后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结果46例顺利通过手术,住院期间无死亡病例;随访42例,随访4~18个月,平均10.2个月,无一例出现畸形,髋关节功能接近或恢复到受伤前水平,生活可自理。1例出院8个月后死于冠心病。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效果确切,操作简单,创伤小,减少了非手术治疗的并发症如压疮、泌尿系感染、坠积性肺炎,死亡率低,提高了高龄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置换 老年人
下载PDF
克氏针加钢丝张力带治疗尺骨鹰嘴骨折47例
17
作者 徐永申 赵中太 赵占稳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33-633,共1页
关键词 骨折内固定术 尺骨鹰嘴骨折 钢丝张力带 克氏针
下载PDF
钢板内固定治疗耻骨联合分离
18
作者 赵中太 梁兴伟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02年第4期62-62,共1页
1990年~2001年6月,本院共治疗耻骨联合分离6例,均采用钢板内固定术,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6例,均为男性,年龄最小20岁,最大48岁,平均28岁,均为车祸伤.合并膀胱损伤1例,合并右骶髂关节脱位2例;X线表现为耻骨联... 1990年~2001年6月,本院共治疗耻骨联合分离6例,均采用钢板内固定术,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6例,均为男性,年龄最小20岁,最大48岁,平均28岁,均为车祸伤.合并膀胱损伤1例,合并右骶髂关节脱位2例;X线表现为耻骨联合分离最大7cm,最小3cm,平均3.5cm.急诊手术1例,3天内手术1例,1周内手术4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板 内固定 手术治疗 耻骨联合分离 手术方法
下载PDF
开放性踝关节骨折脱位的内固定治疗(附40例报告)
19
作者 常德寿 梁兴伟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03年第4期59-60,共2页
目的:本文对40例开放性踝关节骨折脱位采用不同的内固定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以足背动脉分布特点,将其分成三区,在治疗开放性踝部骨折脱位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在彻底清创处理的基础上,28例采用松质螺丝钉内固定,5例采用克氏针加松质骨螺... 目的:本文对40例开放性踝关节骨折脱位采用不同的内固定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以足背动脉分布特点,将其分成三区,在治疗开放性踝部骨折脱位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在彻底清创处理的基础上,28例采用松质螺丝钉内固定,5例采用克氏针加松质骨螺丝内固定,2例内踝骨折使用张力带内固定。35例进行随访及疗效观察,随访时间为1~5年,优17例,良5例,可5例,差3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性踝关节骨折脱位 内固定治疗 松质螺丝钉 克氏针 张力带
下载PDF
双侧开窗减压术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20
作者 赵中太 赵占稳 梁兴伟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02年第3期54-55,共2页
1990年至2001年6月,本院对16例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行双侧开窗减压术,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关键词 双侧开窗减压术 手术治疗 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手术方法 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