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3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研究探索——以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为例
1
作者 胡娟 黄敏 《教师》 2012年第23期12-13,共2页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全球高等教育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学生数量、学生群体组成以及资金筹措方式产生了变化。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针对学生和学科特点建立了符合工科研究生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一二三”模式。
关键词 研究生 思想政治教育 管理
下载PDF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体系与评价机制探索——以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为例
2
作者 吴溁 聂尧 《中国轻工教育》 2022年第5期42-46,共5页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普遍存在专业实践不够深入、实践考核不够客观、评价模式不够综合等问题,探索适合新形势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培养体系和评价机制,其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言而喻。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积极探索并实践改革举措,...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普遍存在专业实践不够深入、实践考核不够客观、评价模式不够综合等问题,探索适合新形势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培养体系和评价机制,其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言而喻。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积极探索并实践改革举措,通过建立完备稳健的培养体系、健全产教融合育人机制、强化专业学位论文应用导向,提高了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质量,提升了专业培养水平,优化了论文等成果评价机制,引领了轻工生物技术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学位 培养体系 评价机制
下载PDF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体系改革与实践——以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为例
3
作者 吴溁 聂尧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22年第8期0154-0157,共4页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普遍存在课程体系和学术学位研究生同质化、论文选题不够贴合专业学位实际、专业实践环节成效不够突出等问题,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积极探索并实践改革举措,通过实践优化课程体系设置、强化论文选题引导、加强专...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普遍存在课程体系和学术学位研究生同质化、论文选题不够贴合专业学位实际、专业实践环节成效不够突出等问题,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积极探索并实践改革举措,通过实践优化课程体系设置、强化论文选题引导、加强专业实践管理的举措,提高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强化了校外平台功能,提升了核心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学位 培养体系 改革实践
下载PDF
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专辑简介
4
作者 陈坚 许正宏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37-540,共4页
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是我国发酵工程学科的诞生地、我国轻工技术与工程特别是发酵工程领域最具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高等教育基地之一.学院建成了我国首个发酵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培养了新中国首批发酵工程本硕博人才.2017年,“轻工技术与工... 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是我国发酵工程学科的诞生地、我国轻工技术与工程特别是发酵工程领域最具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高等教育基地之一.学院建成了我国首个发酵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培养了新中国首批发酵工程本硕博人才.2017年,“轻工技术与工程”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并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A^+学科,保持了国内领先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学院 江南大学 生物 发酵工程 专辑 国家重点学科 工程学科 教育基地
原文传递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以江南大学生物工程专业为例 被引量:17
5
作者 黄敏 邱建平 +3 位作者 张影陆 堵国成 陆健 徐岩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111-114,共4页
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产学研合作教育实施五年来 ,提高了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工程意识和工程能力、综合业务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及创业能力 ,从而提高了就业和发展的竞争力。初步实现了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
关键词 产学研合作教育 工程应用型人才 创新能力 创业能力
下载PDF
多学科交叉制糖工程创新型研究生培养探索--以江南大学为例
6
作者 吴剑荣 高敏杰 夏雨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52-356,共5页
制糖工程属于传统食品与发酵相关的学科,是针对解决生命过程中必需的糖源问题为目标而发展起来的。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制糖工程学科与生物技术、食品科学、生命科学和现代医学等紧密结合,进一步发展形成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糖科学与糖工程... 制糖工程属于传统食品与发酵相关的学科,是针对解决生命过程中必需的糖源问题为目标而发展起来的。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制糖工程学科与生物技术、食品科学、生命科学和现代医学等紧密结合,进一步发展形成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糖科学与糖工程研究领域。我国制糖工程专业主要以培养研究生为主。当前,多学科交叉融合和我国产业结构不断迭代更新,必然对当前形势下制糖工程创新型人才提出更高要求。文章从培养理念、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体系、教学平台等多方面,开展对制糖工程学科研究生培养方式的研究与探索,期望在实施多学科交叉融合实践下,有助于制糖工程学科创新型人才培养,为我国制糖工程学科发展贡献重要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交叉 人才培养 制糖工程 研究生 培养方式
下载PDF
以特色求创新 以科研促教学——江南大学环境工程本科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17
7
作者 华兆哲 陈坚 +3 位作者 堵国成 李寅 李秀芬 伦世仪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69-73,共5页
江南大学环境工程本科在对国内环境工程本科教育现状进行充分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以培养高级应用型和研究型相结合的人才为目标,借助于生物工程教学、科研和师资的优势,形成了具有鲜明环境生物技术特色的本科教育培养体系;注重实践性环... 江南大学环境工程本科在对国内环境工程本科教育现状进行充分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以培养高级应用型和研究型相结合的人才为目标,借助于生物工程教学、科研和师资的优势,形成了具有鲜明环境生物技术特色的本科教育培养体系;注重实践性环节,充分体现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特点,形成了良好的培养学生科研能力与素质的氛围;充分发挥了并校后建设综合性大学的优势,为本科学生的培养拓宽了途径,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 本科培养模式 环境生物技术
下载PDF
研究型工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以江南大学食品发酵类专业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戴月波 饶志明 张光生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4期41-44,共4页
江南大学确立教学、科研与工程并重的教学理念,打造国家级一流师资队伍,建设优质教学资源,创新实践教学模式,优化育人环境,改革教学管理机制,系统开展了培养研究型工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事实证明这一体系的构建提高了学生... 江南大学确立教学、科研与工程并重的教学理念,打造国家级一流师资队伍,建设优质教学资源,创新实践教学模式,优化育人环境,改革教学管理机制,系统开展了培养研究型工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事实证明这一体系的构建提高了学生工程创新能力,为推动我国食品发酵科学研究与产业蓬勃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大学 食品发酵 培养体系
下载PDF
“创新实践、学科交叉”提高轻工技术与工程研究生理论创新能力——以江南大学轻工技术与工程专业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王金晶 陈鹏程 +1 位作者 方芳 刘龙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第38期151-153,共3页
该文结合轻工技术与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理论创新能力不足问题,提出"夯实专业基础、突出创新实践、注重学科交叉"的培养理念,通过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全面提高工科研究生挖掘工程问题的理论根源能力,提升自主创新... 该文结合轻工技术与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理论创新能力不足问题,提出"夯实专业基础、突出创新实践、注重学科交叉"的培养理念,通过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全面提高工科研究生挖掘工程问题的理论根源能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工技术与工程 创新实践 学科交叉 理论创新能力
下载PDF
高等学校生物工程专业教学改革:从生物产业发展和大学生就业分析探讨 被引量:12
10
作者 吴剑荣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第23期42-44,共3页
生物技术是21世纪朝阳产业,但是我国高等学校生物工程专业的大学生就业不容乐观,生物产业发展水平与欧美相差巨大。本文从大学生就业困难原因和生物经济发展实际情况,探讨高等学校生物工程专业本科教学改革的对策,以促进我国生物经济发... 生物技术是21世纪朝阳产业,但是我国高等学校生物工程专业的大学生就业不容乐观,生物产业发展水平与欧美相差巨大。本文从大学生就业困难原因和生物经济发展实际情况,探讨高等学校生物工程专业本科教学改革的对策,以促进我国生物经济发展和生物工程专业大学生就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工程 教学改革 生物产业 就业分析
下载PDF
关于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系统思考与实践——以江南大学食品学院为例 被引量:3
11
作者 戴月波 郭贯新 金征宇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94-95,105,共3页
大学生就业是每所高校最核心的工作之一,其中专业院系在高校毕业生就业中承担着最基础性的组织、管理、协调的功能与作用,是直接面对企业与毕业生,实现供需见面,直至签约派遣过程中最关键的部门。文章以江南大学食品学院学生就业工作的... 大学生就业是每所高校最核心的工作之一,其中专业院系在高校毕业生就业中承担着最基础性的组织、管理、协调的功能与作用,是直接面对企业与毕业生,实现供需见面,直至签约派遣过程中最关键的部门。文章以江南大学食品学院学生就业工作的实践为案例,进行了深入的多层面的思考和探讨,并提出了一系列建设性的策略与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 食品专业 思考与实践
下载PDF
生物工程综合实验教学创新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31
12
作者 李江华 房峻 +3 位作者 郑飞云 孙军勇 张梁 丁重阳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22-223,228,共3页
根据生物工程综合实验教学的实践和体会,以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标,对生物工程综合实验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实验考核方法进行了改革,构建了生物工程综合实验教学创新体系。
关键词 生物工程 实验教学体系 创新能力
下载PDF
依托科研课题探索和实践生物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教学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旭升 刘中美 +3 位作者 周丽 张薄博 王金晶 周哲敏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第38期140-142,共3页
在分析造成生物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不断下滑原因的基础上,探索了依托科研课题教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实践环节,从科研团队、论文选题、学术报告和评价体系四个方面进行改革和实践,以期为生物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教... 在分析造成生物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不断下滑原因的基础上,探索了依托科研课题教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实践环节,从科研团队、论文选题、学术报告和评价体系四个方面进行改革和实践,以期为生物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改革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毕业设计(论文) 生物工程 科研课题 教学改革
下载PDF
生物工程专业分子生物学课程设计和教学环节的改革 被引量:4
14
作者 徐国强 赵运英 +2 位作者 杜婕 曹春蕾 蒋伶活 《广东化工》 CAS 2014年第11期247-247,245,共2页
针对生物工程专业的特点,以及目前分子生物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分子生物学的课程内容及教学方法进行重新设计和改革,提高了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和学习热情,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 生物工程专业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创新设计型生物工程工艺大实验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朱林江 郑飞云 +1 位作者 李永仙 李崎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15年第5期194-196,共3页
为了提升工艺大实验在生物工程专业中的教学效果,系统强化专业知识,锻炼实践操作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该文以啤酒酿造工艺大实验为例,探讨创新设计型的新实验教学方案。该方案增加了新产品设计与制作的实验内容,并建... 为了提升工艺大实验在生物工程专业中的教学效果,系统强化专业知识,锻炼实践操作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该文以啤酒酿造工艺大实验为例,探讨创新设计型的新实验教学方案。该方案增加了新产品设计与制作的实验内容,并建立以学生个人展示为主导的考核方式,能够解决一些实验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是一种具有推广意义的新的实验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艺大实验 实验教学 生物工程专业 人才培养
下载PDF
打造精品课程群 保障创新人才培养——江南大学“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十年纪实 被引量:1
16
作者 段作营 夏小乐 +2 位作者 周哲敏 高雪梅 堵国成 《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13年第2期10-13,共4页
本文对江南大学"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建设过程中课程建设的经验与成果进行了简要总结。人才培养基地建设10年来,逐步建立了融发酵工程上、中、下游知识为一体的课程体系和融课堂内外与校内外为一体的立体实践教... 本文对江南大学"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建设过程中课程建设的经验与成果进行了简要总结。人才培养基地建设10年来,逐步建立了融发酵工程上、中、下游知识为一体的课程体系和融课堂内外与校内外为一体的立体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了一支由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和全国优秀教师领衔的一流师资队伍和以国家级规划教材、江苏省精品教材为代表的系列优秀教材,从而成功构建起以3门国家精品课程、1门国家双语示范课程和多门省级及校级精品课程为代表的生物工程专业核心精品课程群,极大地促进了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科学与技术 人才培养基地 课程建设
下载PDF
国际化背景下生物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被引量:2
17
作者 邓禹 毛银 《广东化工》 CAS 2017年第9期274-275,共2页
以微生物发酵工程专业为试点,探讨国际化背景下生物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引入国际化的教学理念,建设一流师资队伍,更新人才培养理念,研究新型双语课程教学体系,探索学—研—产一体化育人机制。初步形成生物工程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 以微生物发酵工程专业为试点,探讨国际化背景下生物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引入国际化的教学理念,建设一流师资队伍,更新人才培养理念,研究新型双语课程教学体系,探索学—研—产一体化育人机制。初步形成生物工程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期培养国际化背景下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化 生物工程 创新人才 培养模式
下载PDF
生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 被引量:13
18
作者 刘立明 《广东化工》 CAS 2010年第1期179-180,共2页
文章结合江南大学建设具有发酵产品绿色制造特色的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从教学模式、校内实践教学平台、校外实践基地和实践教学教师队伍建设四个方面构建了生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与平台。通过课程实验、科研训练、... 文章结合江南大学建设具有发酵产品绿色制造特色的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从教学模式、校内实践教学平台、校外实践基地和实践教学教师队伍建设四个方面构建了生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与平台。通过课程实验、科研训练、跨课程综合实验、工业过程实践和本科创新计划等五个实践教学环节和内容的训练,造就基础知识厚、专业技能强、创新能力优、综合素质佳的具有生物工程专业创业创新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工程专业 实践教学体系 创新人才
下载PDF
基于研究的生物工程专业本科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初探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金晶 《教育教学论坛》 2013年第15期31-33,共3页
本科教育是高等学校赖以生存的主旋律,21世纪的生物技术发展要求具有适应产业化的生物工程专业人才,结合培养创新型、应用型的生物工程类专业人才的目标,对本科课堂教学进行改革和探索,对同类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和推广... 本科教育是高等学校赖以生存的主旋律,21世纪的生物技术发展要求具有适应产业化的生物工程专业人才,结合培养创新型、应用型的生物工程类专业人才的目标,对本科课堂教学进行改革和探索,对同类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和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工 课堂教学 教学内容 教学方式
下载PDF
以学-研-产模式培养生物工程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运英 毛银 +2 位作者 闫沐 黄狄萱 邓禹 《科技视界》 2017年第9期134-134,136,共2页
文章以生物工程专业为试点,论述了学研产培养模式的含义和重要性,探讨了学研产一体化模式各环节的改革措施,总结了实行学研产模式培养生物工程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取得的成效,并提出了进一步培养人才的研究思路和方向。
关键词 学研产 生物工程 创新人才 培养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