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奥沙利铂致神经毒性的中西医认知及中药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
作者 张梅梅 龚志成 陈艳琰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4610-4619,共10页
化疗是临床肿瘤治疗中最主要的方案之一,化疗药物在起到良好治疗作用的同时,也会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如神经毒性。化疗神经毒性作为剂量限制性不良反应,严重影响患者的后期治疗及生活质量。该文通过检索2000年至今关于化疗诱发神经毒性... 化疗是临床肿瘤治疗中最主要的方案之一,化疗药物在起到良好治疗作用的同时,也会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如神经毒性。化疗神经毒性作为剂量限制性不良反应,严重影响患者的后期治疗及生活质量。该文通过检索2000年至今关于化疗诱发神经毒性的文献,发现奥沙利铂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化疗药物。并基于奥沙利铂神经毒性的临床特征,梳理了中西医对其发病机制的认识,总结了中药复方及单体成分的作用及机制,并探讨了运用前沿生物技术从时-空角度揭示多细胞互话介导奥沙利铂神经毒性机制的研究方向,以及中医病机-西医表征-人工智能的学科交叉模式在中药精准干预决策中的应用前景,以期为奥沙利铂神经毒性的防治及新药开发提供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 奥沙利铂 神经毒性 中西医认知 中药
原文传递
蓝光联合合生元治疗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作用 被引量:13
2
作者 仇午娴 张烽 +5 位作者 孙岚 俞佳 史潘婷 王舒静 李果 童晓 《中国医刊》 CAS 2020年第9期1014-1016,共3页
目的评估在蓝光治疗等常规治疗基础上联用合生元对新生儿尤其是出生3d内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5月在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儿科住院的出生3d内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64例,采用随机数字... 目的评估在蓝光治疗等常规治疗基础上联用合生元对新生儿尤其是出生3d内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5月在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儿科住院的出生3d内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蓝光照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合生元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间和胎粪排尽时间,以及干预前后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的下降幅度,炎症指标和氧化应激指标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患儿住院时间和胎粪排尽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干预3d时和干预5d时,研究组的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下降幅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炎症指标中,干预前和干预3d时,研究组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IL-6、IL-8水平干预3d和5d时较干预前显著下降(P<0.05),IL-10水平干预5d时较干预前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各炎症指标干预前后无明显变化。氧化应激指标中,研究组干预5d时过氧化氢酶水平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而对照组各指标在干预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合生元能显著加快出生3d内患儿的胆红素水平下降速度,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肠道菌群更快地促进促炎因子水平降低、抗炎因子水平升高和过氧化氢酶的抗氧化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炎症因子 合生元 氧化应激
下载PDF
PLT、PLR、CAR及IL-33与早期胃癌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黄颖 王北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7期2070-2073,共4页
目的探究早期胃癌患者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C反应蛋白(CRP)与清蛋白(ALB)比值(CAR)及白细胞介素33(IL-33)水平变化,并分析各指标与早期胃癌的关系。方法选取江南大学附属医院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118例... 目的探究早期胃癌患者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C反应蛋白(CRP)与清蛋白(ALB)比值(CAR)及白细胞介素33(IL-33)水平变化,并分析各指标与早期胃癌的关系。方法选取江南大学附属医院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118例早期胃癌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50例同期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进行外周血检测,对比两组PLT、PLR、CAR及IL-33水平变化,分析以上指标与早期胃癌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项指标对早期胃癌的诊断效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PLT、PLR、CRP、CAR及IL-33水平均升高(P<0.05),淋巴细胞(LYM)、清蛋白(ALB)水平降低(P<0.05)。相关性模型显示,早期胃癌与PLT、ALB呈弱相关(r=0.301、-0.347,P<0.05),与PLR、CAR、IL-33呈中等程度相关(r=0.412、0.419、0.510,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PLT、LYM、CRP对早期胃癌诊断效能较低,PLR、ALB、CAR、IL-33的诊断效能一般,而PLR、CAR及IL-333项联合的诊断效能较高,联合诊断的曲线下面积(AUC)、约登指数、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905、0.669、72.88%、94.00%。结论早期胃癌患者PLT、LYM、CRP、ALB及IL-33均存在异常表达,其中PLR、CAR、IL-33与早期胃癌相关,三者联合检测可以提高临床对早期胃癌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胃癌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 C反应蛋白与清蛋白比值 白细胞介素33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破骨细胞释放凋亡小体微小RNA-30a对成骨活性的影响
4
作者 符义亮 袁凤来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61-566,共6页
目的探讨破骨细胞凋亡释放凋亡小体介导成骨活性的作用。方法通过小鼠(n=10)骨髓单核细胞体外诱导破骨细胞,用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和细胞骨架F-actin与DAPI双标免疫荧光鉴定破骨细胞,破骨细胞与小鼠成骨细胞MC-3T3E1共培养体系... 目的探讨破骨细胞凋亡释放凋亡小体介导成骨活性的作用。方法通过小鼠(n=10)骨髓单核细胞体外诱导破骨细胞,用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和细胞骨架F-actin与DAPI双标免疫荧光鉴定破骨细胞,破骨细胞与小鼠成骨细胞MC-3T3E1共培养体系,DNA片段化ELISA分析破骨细胞凋亡,凋亡小体标志物检测,骨形成标志物Real-time PCR分析,凋亡小体微小RNA(miRNA)表达谱芯片筛查。结果100μmol/L阿伦膦酸钠(ALN)诱导成熟破骨细胞凋亡,并释放凋亡小体;Western blotting检测表明,ALN诱导凋亡小体特异性表面标志物蛋白表达增强;破骨细胞凋亡小体蛋白C3b表达增高与成骨细胞活性负相关;凋亡小体表达谱芯片筛查提示,miR-30a与骨形成标志物血清碱性磷酸酶(ALP)相关。结论破骨细胞凋亡释放的凋亡小体携带miR-30a抑制成骨细胞活性,凋亡小体可能参与破骨细胞与成骨细胞的对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骨细胞 凋亡小体 成骨细胞 骨质疏松症 免疫印迹法 小鼠
原文传递
薏苡仁糠油乙醇水提法工艺研究与功能性质初探 被引量:2
5
作者 张亮 管崟 +3 位作者 张烽 王艳萍 俞丹 曹宏 《食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3-87,共5页
试验比较了不同提取法提取薏苡仁糠中薏苡仁糠油的效果,选定了乙醇水提法,并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乙醇水提法最佳工艺条件:原料经粉碎至粒径30μm、乙醇体积分数30%、反应温度50℃、提取pH 7.0、反应时间2 h、料液比1︰5(g/mL)。在该条... 试验比较了不同提取法提取薏苡仁糠中薏苡仁糠油的效果,选定了乙醇水提法,并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乙醇水提法最佳工艺条件:原料经粉碎至粒径30μm、乙醇体积分数30%、反应温度50℃、提取pH 7.0、反应时间2 h、料液比1︰5(g/mL)。在该条件下,游离油得率为71.44%±0.8%。同时,试验还证明了薏苡仁糠油能够明显抑制脂肪酸合成酶(肿瘤组织中一种活跃度很高的酶),反映了薏苡仁糠油可能是一种潜在的具有抗癌的功能性油脂。此次试验将促进薏苡仁糠油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以及大幅度增加薏苡加工企业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薏苡仁糠油 提取率 乙醇水提法 指纹图谱 脂肪酸合成酶 功能性油脂
原文传递
烧伤患者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及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与评价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华 赵朋 +3 位作者 孙丹 武星 袁琴芳 王克伟 《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170-1178,共9页
目的了解烧伤患者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 探寻烧伤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以此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并分析其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2016年5月—2019年12月, 江南大学附属医院烧伤科收治3 475例符合入选标... 目的了解烧伤患者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 探寻烧伤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以此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并分析其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2016年5月—2019年12月, 江南大学附属医院烧伤科收治3 475例符合入选标准的烧伤患者, 其中男2 290例、女1 185例, 年龄1~94岁, 统计其医院感染发生率、病原菌检出部位与具体构成。将患者按照大约7∶3的比例在R 4.1.3统计软件中随机分为训练组(2 434例)和验证组(1 041例), 比较2组患者入院时性别、年龄、烧伤总面积、合并Ⅲ度烧伤/吸入性损伤/休克/糖尿病情况以及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情况、行中心静脉置管/气管插管/留置导尿管/手术情况、医院感染情况、抗生素使用天数、住院天数。根据是否发生医院感染, 将患者分为医院感染组(102例)和未医院感染组(3 373例), 统计2组患者前述除医院感染情况外的资料以及入院季节、抗生素使用种类。对前述数据行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Mann-WhitneyU检验等单因素分析, 将医院感染组与未医院感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作为自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筛选3 475例烧伤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在独立危险因素与重要临床特征基础上, 构建训练组烧伤患者发生医院感染风险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在训练组和验证组中, 绘制预测模型预测医院感染的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 计算曲线下面积;绘制校准曲线, 评估预测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际发生情况的符合度;绘制临床决策曲线, 评估预测模型的临床效用。结果该研究纳入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94%(102/3 475);共从212个标本中检出病原菌, 以创面(78例, 占36.79%)和血液(64例, 占30.19%)标本为主;共检出病原菌250株, 以革兰阴性菌(153株, 占61.20%)为主。训练组和验证组患者所有临床特征情况均相近(P>0.05)。医院感染组与未医院感染组患者年龄、烧伤总面积、抗生素使用天数、抗生素使用种类、住院天数与合并Ⅲ度烧伤情况、合并吸入性损伤情况、合并休克情况、入住ICU情况、中心静脉置管情况、气管插管情况、留置导尿管情况、手术情况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4.41、14.95、15.70、650.32、13.73, χ^(2)值分别为151.09、508.30、771.20、955.79、522.67、967.40、732.11、225.35, P<0.01)。入住ICU、气管插管、留置导尿管与住院天数均为3 475例烧伤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分别为5.99、3.39、9.32、6.21, 95%置信区间分别为2.25~15.99、1.56~7.39、2.77~31.31、2.48~15.92, P<0.01)。在训练组和验证组患者中, 以独立危险因素与烧伤总面积和中心静脉置管为基础构建的医院感染预测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均为0.97(95%置信区间均为0.95~0.99);校准曲线分析显示, 预测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际发生情况的符合度很好;临床决策曲线分析显示, 预测模型有较好的临床效用。结论烧伤患者医院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 感染部位主要是创面, 其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入住ICU、气管插管、留置导尿管、住院天数。基于独立危险因素与重要临床特征构建的医院感染风险预测模型对烧伤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交叉感染 危险因素 回归分析 列线图
原文传递
白细胞介素33及其在肝脏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张杰 张烽 鲍传庆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715-720,共6页
白细胞介素33(interleukin-33,IL-33)是白细胞介素1家族中的一个多功能基因,以ST2为受体,在全身组织中广泛表达。它与哮喘、糖尿病、阿尔茨海默病、心血管疾病、炎症性肠病、肿瘤等疾病都有关系。IL-33通过诱导Th2细胞因子产生以增加脂... 白细胞介素33(interleukin-33,IL-33)是白细胞介素1家族中的一个多功能基因,以ST2为受体,在全身组织中广泛表达。它与哮喘、糖尿病、阿尔茨海默病、心血管疾病、炎症性肠病、肿瘤等疾病都有关系。IL-33通过诱导Th2细胞因子产生以增加脂质代谢并下调脂肪形成基因表达,在脂肪肝中起保护作用。在肝炎中,IL-33/NKT/IFN-γ通路可加剧小鼠肝炎;IL-33/ILC2/IL-13/STAT6通路可减轻肝脏损伤。在肝硬化中,IL-33/ILC2/IL-13/IL-4Rα/STAT6轴起促进作用。在肝癌中,发现IL-33/ILC2/IL-13信号通路在有利的病理环境中能促进胆管癌的发生,而肝细胞癌的发生与IL-33/IL-6/JAK/STAT/Mcl-1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33 ST2 肝脏疾病
原文传递
桃红四物汤对放射性肠炎小鼠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8
作者 刘天浩 盛颖玥 +7 位作者 张行 张晨阳 郁淯晟 李雪 薛育政 周亚红 魏玮 魏泓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79-389,共11页
目的 探究桃红四物汤对放射性肠炎小鼠的疗效,并初步解析其潜在肠道微生物相关作用机制。方法将36只雄性SPF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4组,即健康对照组(CON组)、放射性肠炎模型组(MODEL组)、桃红四物汤高剂量治疗组(THSWT_H组)和桃红四物... 目的 探究桃红四物汤对放射性肠炎小鼠的疗效,并初步解析其潜在肠道微生物相关作用机制。方法将36只雄性SPF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4组,即健康对照组(CON组)、放射性肠炎模型组(MODEL组)、桃红四物汤高剂量治疗组(THSWT_H组)和桃红四物汤低剂量治疗组(THSWT_L组)。除CON组小鼠只进行麻醉处理外,其余各组小鼠在麻醉状态下进行10 Gy的全腹部辐射以建立放射性肠炎模型,并在指定时间点灌胃不同浓度的桃红四物汤,CON组和MODEL组小鼠灌胃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实验终点时,采集血清、结肠组织和结肠内容物分别进行H&E染色、ELISA检测和16S rRNA扩增子测序,以评价桃红四物汤对小鼠炎症状态和血管功能、组织病理学损伤及肠道微生物的影响。结果 桃红四物汤可有效缓解放射性肠炎小鼠的全身性炎症反应,不同浓度桃红四物汤干预组小鼠血清中TNF-α、TGF-β、IL-6和IL-22水平均较MODEL组小鼠显著降低,而不同浓度桃红四物汤干预组小鼠血清中IL-10水平较MODEL组显著升高。血管功能生物标志物VEGF和AngⅠ水平也发现类似的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桃红四物汤可改善辐射导致的小鼠结肠组织损伤。此外,不同浓度的桃红四物汤干预能有效改善放射性肠炎小鼠的肠道微生物紊乱,表现为不同浓度的桃红四物汤干预后,高、低剂量治疗组小鼠肠道微生物alpha多样性均高于MODEL组,且beta多样性均与CON组更接近。结论 桃红四物汤对放射性肠炎小鼠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并能显著改善因辐射暴露造成的肠道微生物紊乱以及血管功能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疗 热毒伤络 放射性肠炎 桃红四物汤 肠道微生物
原文传递
基于AHP-CRITIC综合赋权法的地锦草质量标志物量化辨识 被引量:7
9
作者 曾晓涛 陈艳琰 +3 位作者 乐世俊 徐顶巧 付瑞嘉 唐于平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5193-5202,共10页
该研究基于层次分析(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CRITIC(criteria importance though intercrieria correlation)综合赋权法研究地锦草的质量标志物。通过构建基于AHP-CRITIC综合赋权法的质量标志物评价体系,以地锦草质量标志物... 该研究基于层次分析(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CRITIC(criteria importance though intercrieria correlation)综合赋权法研究地锦草的质量标志物。通过构建基于AHP-CRITIC综合赋权法的质量标志物评价体系,以地锦草质量标志物量化辨识为目标层,基于AHP法计算要素层三大指标——有效性、可测性及特有性的权重,基于CRITIC法计算控制层8个指标——抗炎抑制率、凝血缩短率、抗癌抑制率、成分度值、成分检测批次、成分平均含量、含量变异系数、成分检索药材数目的权重,整合要素层、控制层指标权重后加权计算地锦草化学成分的综合评分并排序,从而量化辨识地锦草的质量标志物,评分靠前的10个成分为木犀草苷>槲皮素>没食子酸>芹菜素>木犀草素>芹菜素-7-O-葡萄糖苷>槲皮素-7-O-葡萄糖苷>鞣花酸>紫云英苷>没食子酸乙酯。该研究为中药地锦草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参考依据,也为中药质量标志物的量化辨识提供了方法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锦草 质量标志物 AHP-CRITIC综合赋权法 量化辨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