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科带内植物的Ⅰ类切口感染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徐生根 肖坚 +2 位作者 吴维剑 徐广 严杰 《临床骨科杂志》 2016年第1期51-54,共4页
目的探讨骨科带内植物的Ⅰ类切口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和耐药性变化,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102份骨科带内植物的Ⅰ类切口感染分泌物采用BD Phonix 100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 102份标本中41份分离培养出细菌,占4... 目的探讨骨科带内植物的Ⅰ类切口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和耐药性变化,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102份骨科带内植物的Ⅰ类切口感染分泌物采用BD Phonix 100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 102份标本中41份分离培养出细菌,占40.20%,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检出率最高的前三位,分别为21.95%、17.07%和14.63%。革兰阳性球菌占53.66%,革兰阴性杆菌占41.46%,葡萄球菌仍是骨科带内植物的Ⅰ类切口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结论耐药的葡萄球菌是骨科带内植物的Ⅰ类切口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切口一旦发生感染,应立即对分泌物进行常规培养和药敏试验,根据结果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类切口 手术后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下载PDF
骨科大手术前后凝血系统相关指标改变对监测DVT发生的意义 被引量:15
2
作者 徐生根 毛强 +1 位作者 毛兆光 俞光荣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467-468,共2页
目的:探讨骨科大手术后机体凝血系统改变有关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9例骨科大手术患者术前24h、术后24h和72h分别进行血小板计数(PLC)、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定量(FIB)测... 目的:探讨骨科大手术后机体凝血系统改变有关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9例骨科大手术患者术前24h、术后24h和72h分别进行血小板计数(PLC)、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定量(FIB)测定。结果:有8例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其术前24h与术后24h和72h的PLC、APTT和FIB检测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并发DVT组与未并发DVT组比较,术前APTT和FIB检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24h、72h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小板(PLC)、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定量(FIB)动态监测对骨科大手术后并发DVT具有早期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手术 生化测定 纤维蛋白原 DVT
下载PDF
骨科大手术前后监测D-二聚体的意义 被引量:9
3
作者 徐生根 毛兆光 +1 位作者 朱慧华 俞光荣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636-638,共3页
目的:探讨骨科大手术前后D-二聚体变化对监测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意义。方法:39例患者分别在术前24h、术后24h和72h进行D-二聚体测定。结果: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组与未发生组比较,术前检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24h、72h有... 目的:探讨骨科大手术前后D-二聚体变化对监测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意义。方法:39例患者分别在术前24h、术后24h和72h进行D-二聚体测定。结果: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组与未发生组比较,术前检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24h、72h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D-二聚体动态监测对骨科大手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早期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手术 D-二聚体 深静脉血栓形成
下载PDF
骨科大手术前后血浆ET、TXB2、6-Keto-PGF1a的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4
4
作者 徐生根 毛兆光 +2 位作者 余斌伟 朱慧华 俞光荣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51-53,共3页
目的:探讨骨科大手术前后血浆ET、TXB2和6-Keto-PGF1a的变化及其对监测DVT发生的意义。方法:对48例骨科大手术患者术前24h、术后24h和72h分别进行血浆ET、TXB2和6-Keto-PGF1a测定。结果:有9例并发DVT,其术前24h与术后24h和72h的ET、TXB2... 目的:探讨骨科大手术前后血浆ET、TXB2和6-Keto-PGF1a的变化及其对监测DVT发生的意义。方法:对48例骨科大手术患者术前24h、术后24h和72h分别进行血浆ET、TXB2和6-Keto-PGF1a测定。结果:有9例并发DVT,其术前24h与术后24h和72h的ET、TXB2和6-Keto-PGF1a检测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并发DVT组与未并发DVT组比较,术前ET、TXB2和6-Keto-PGF1a检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24h、72h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浆ET、TXB2和6-Keto-PGF1a动态监测,对骨科大手术后并发DVT具有早期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形成 血浆内皮素 血栓素B2 6一酮一前列腺素F1a
下载PDF
疏血通对髋部骨科术后患者血浆TXB_2和6-Keto-PGF_(1α)水平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毛兆光 徐生根 +5 位作者 余斌伟 徐尚敖 郑逸华 巫庆新 朱慧华 刘炳胜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127-130,共4页
目的:探讨疏血通注射液对髋部骨科术后患者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环素(6-Keto-PGF1α)水平变化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50例髋部骨科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二组,均行常规基础治疗,疏血通组23例,其中7例髋关节置换(THR),16例髋部骨折内... 目的:探讨疏血通注射液对髋部骨科术后患者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环素(6-Keto-PGF1α)水平变化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50例髋部骨科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二组,均行常规基础治疗,疏血通组23例,其中7例髋关节置换(THR),16例髋部骨折内固定术,给予疏血通注射液6ml静脉滴注,每1次/d;低分子肝素钠组27例患者,其中9例髋关节置换(THR),18例髋部骨折内固定术,给予5000IU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1次/d。两组疗程均为14d。手术日及疗程结束后清晨分别采集空腹静脉血,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患者血浆中TXB2和6-Keto-PGF1α的水平。两组患者均于术后第7d行下肢静脉造影检查。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TXB2、6-Keto-PGF1α的变化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发生率及其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浆TXB2、6-Keto-PGF1α含量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疏血通组6-Keto-PGF1α升高和TXB2下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子肝素钠组6-Keto-PGF1α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1),TXB2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后两组TXB2和6-Keto-PGF1α含量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疏血通注射液组DVT总发生率为8.70%,低分子肝素组DVT总发生率为11.11%,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现术后出血增多等不良反应。结论:疏血通注射液可调节髋部骨科术后患者血浆TXB2/6-Keto-PGF1α的平衡,抑制血小板活化,可显著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发生率,而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血通注射液 髋关节手术 血栓烷B2 6-酮-前列环素 深静脉血栓
下载PDF
骨科带内植物的Ⅰ类切口抗菌药物应用探讨 被引量:2
6
作者 徐生根 刘炳胜 +1 位作者 朱慧华 毛兆光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14年第4期437-438,共2页
骨科患者尤其是创伤骨折,多数需要行带内植物的手术,且除了开放性骨折急诊手术外,择期手术多为Ⅰ类切口。由于此类手术时间相对较长,创伤较大,容易发生切口感染。为了预防和降低感染率,临床医生从术前开始至切口拆线均全程联合使... 骨科患者尤其是创伤骨折,多数需要行带内植物的手术,且除了开放性骨折急诊手术外,择期手术多为Ⅰ类切口。由于此类手术时间相对较长,创伤较大,容易发生切口感染。为了预防和降低感染率,临床医生从术前开始至切口拆线均全程联合使用抗菌药物,并逐渐形成常规。临床工作中存在很多使用不合理或滥用抗菌药物现象。2010年卫生部出台《全国抗菌药物联合整治工作方案》,明确了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特别强调Ⅰ类手术切口使用率在Ⅱ级医院控制在30%以内。本院从2012年1月起对骨科带内植物Ⅰ类手术切口抗菌药物使用进行控制,效果尚可。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使用 Ⅰ类切口 骨科患者 合理应用 内植物 Ⅰ类手术切口 创伤骨折 急诊手术
下载PDF
疏血通注射液对髋部骨科术后患者血浆ET水平的影响
7
作者 毛兆光 徐生根 +3 位作者 周爱新 徐尚敖 祝继明 姜岳武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376-378,共3页
目的:探讨疏血通注射液对髋部术后患者血浆内皮素(ET)水平变化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50例髋部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行常规基础治疗,疏血通组23例,给予疏血通注射液静脉滴注;低分子肝素钠组27例患者,给予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 目的:探讨疏血通注射液对髋部术后患者血浆内皮素(ET)水平变化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50例髋部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行常规基础治疗,疏血通组23例,给予疏血通注射液静脉滴注;低分子肝素钠组27例患者,给予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疗程均为14d。结果:两组血浆ET水平均较术后第3d明显下降(P<0.05),且疏血通组的含量明显低于低分子肝素钠组(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可使髋部术后血浆ET含量降低,调节凝血和抗凝功能的动态平衡,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血通注射液 内皮素 血栓性静脉炎 人工关节 髋部骨折 内固定术
下载PDF
骨科带内植物Ⅰ类切口感染的治疗方法
8
作者 徐生根 郭亮 +1 位作者 刘玉武 夏欣 《临床骨科杂志》 2017年第2期223-223,226,共2页
2006年12月-2014年12月,我科收治68例带内植物的Ⅰ类切口感染患者,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笔者比较两种方法的疗效,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68例带内植物术后发生切口感染,均按照2001年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 2006年12月-2014年12月,我科收治68例带内植物的Ⅰ类切口感染患者,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笔者比较两种方法的疗效,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68例带内植物术后发生切口感染,均按照2001年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诊断。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1)A组:34例,男21例,女13例,年龄24-84(45.7±10.2)岁。钢板内固定27例,髓内针内固定7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固定术 内植物 手术后感染
下载PDF
21例骨科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循证护理体会 被引量:7
9
作者 毛琴芬 《当代医学》 2008年第12期122-122,共1页
骨科大手术特指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人工膝关节置换术、髋部周围骨折手术等。术后易发生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形成,少数可造成肺栓塞(PET)导致死亡。其发生率为10%~63%。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病人痛苦大,治... 骨科大手术特指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人工膝关节置换术、髋部周围骨折手术等。术后易发生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形成,少数可造成肺栓塞(PET)导致死亡。其发生率为10%~63%。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病人痛苦大,治愈困难。循证护理(EBN)又称为实证护理或求证护理,是指来自临床专家的研究、病人的愿望和现在的研究资源成为最好的证据,力求摆脱以经验为基础的传统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骨科大手术 循证护理 手术后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骨折手术 实证护理
下载PDF
腓骨头上入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髁骨折 被引量:3
10
作者 郭亮 徐广 +1 位作者 夏欣 姜岳武 《临床骨科杂志》 2023年第3期425-428,共4页
目的探讨腓骨头上入路胫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腓骨头上入路胫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25例胫骨平台后外侧髁骨折患者。记录骨折愈合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末次随访根据Rasmussen评分系统评价... 目的探讨腓骨头上入路胫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腓骨头上入路胫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25例胫骨平台后外侧髁骨折患者。记录骨折愈合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末次随访根据Rasmussen评分系统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24个月。骨折愈合时间9~12周。未发生切口感染、神经损伤、骨折移位及内固定松动或断裂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根据Rasmussen评分系统评价膝关节功能:优17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23/25。结论腓骨头上入路胫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髁骨折操作简单,空间显露充分,固定安全有效,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后外侧髁 腓骨头上入路 骨折内固定
下载PDF
3枚克氏针辅助定位在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螺钉内固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广 姜岳武 +1 位作者 郭亮 夏欣 《临床骨科杂志》 2023年第2期230-233,共4页
目的 探讨3枚克氏针辅助定位在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镙钉内固定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3枚克氏针辅助定位股骨颈上下缘及前倾角,并闭合复位镙钉内固定治疗3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记录手术时间、术后24 h疼痛VAS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 目的 探讨3枚克氏针辅助定位在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镙钉内固定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3枚克氏针辅助定位股骨颈上下缘及前倾角,并闭合复位镙钉内固定治疗3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记录手术时间、术后24 h疼痛VAS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手术时间32~58 min。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16个月。术后24 h疼痛VAS评分1~2分。术后患者均无切口感染及血管神经损伤,未发生内固定松动、断裂,螺钉无明显退钉、切割。结论 3枚克氏针辅助定位闭合复位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可以降低手术难度,缩短手术时间,不增加术中血管神经损伤风险,是良好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闭合复位 克氏针 螺钉内固定
下载PDF
改良前外侧直切口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
12
作者 夏欣 毛兆光 《临床骨科杂志》 2023年第6期871-874,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前外侧直切口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改良前外侧直切口接骨板内固定治疗42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根据DeCoster et al分级标准评估胫骨平台关节面复位情况。记录骨折愈合情况、膝关节HSS评分、关节活动... 目的探讨改良前外侧直切口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改良前外侧直切口接骨板内固定治疗42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根据DeCoster et al分级标准评估胫骨平台关节面复位情况。记录骨折愈合情况、膝关节HSS评分、关节活动度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8个月。术后根据DeCoster et al分级标准评价胫骨平台关节面复位情况:优36例,可6例。骨折均愈合,时间10~16周。患者弃拐完全负重时间12~18周,行走活动时无跛行及膝关节疼痛等症状。随访期间未发生骨折再移位、关节不稳定、内固定松动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采用膝关节HSS评分评价疗效:优32例,良6例,可4例,优良率90.5%;膝关节伸直0°~5°,屈曲100°~135°;踝关节无僵硬,活动正常,背伸20°~30°,跖屈40°~50°。结论改良前外侧直切口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术中可保护髂胫束,既能满足术区暴露的同时又能尽量减少手术创伤,并发症少,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快,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前外侧直切口 内固定物
下载PDF
关节镜辅助下背阔肌肌腱转位治疗不可修复肩袖撕裂
13
作者 徐广 孙雪武 +3 位作者 陈剑 顾倍好 周志杰 施培华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3年第12期1153-1158,共6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背阔肌肌腱转位术在不可修复肩袖撕裂(irreparable rotator cuff tears,IRCT)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采用关节镜辅助下背阔肌肌腱转位术修复治疗的23例不可修复肩袖撕裂患者,21例获得最...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背阔肌肌腱转位术在不可修复肩袖撕裂(irreparable rotator cuff tears,IRCT)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采用关节镜辅助下背阔肌肌腱转位术修复治疗的23例不可修复肩袖撕裂患者,21例获得最终随访,其中男8例,女13例;年龄48~82(64.3±9.1)岁;病程6~36(14.0±6.4)个月。分别于术前和末次随访时分别采用美国肩肘外科协会评分(American Rotator and Elbow Surgeons Score,ASES),ConstantMurley评分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21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36~54(39.4±4.4)个月。1例术后腋下切口红肿渗出,换药3周愈合,渗出物培养阴性;2例末次随访时MRI提示转移肌腱部分撕裂,但患肩疼痛及活动仍优于术前。ASES由术前的(41.0±9.6)分提高至末次随访时的(75.6±14.0)分(t=10.50,P<0.01);Constant-Murley评分由术前的(49.8±7.1)分提高至末次随访时的(67.5±11.6)分(t=11.27,P<0.01)。结论:关节镜辅助下背阔肌肌腱转位术通过重建肩关节水平力偶及垂直力偶的平衡,恢复盂肱关节的生理解剖结构,实现肩关节的稳定性,缓解肩关节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可修复肩袖撕裂 关节镜下手术 背阔肌肌腱转位 手术技术
下载PDF
跗骨窦切口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 被引量:15
14
作者 徐广 郭亮 +5 位作者 沈作佳 夏欣 徐生根 毛兆光 姜岳武 吴国正 《临床骨科杂志》 2021年第1期139-141,共3页
目的探讨跗骨窦切口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跗骨窦切口治疗30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记录并发症情况,测量跟骨Böhler角、Gissane角、跟骨宽度及高度,根据AOFAS踝-后足评分系统评价疗效。结果患... 目的探讨跗骨窦切口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跗骨窦切口治疗30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记录并发症情况,测量跟骨Böhler角、Gissane角、跟骨宽度及高度,根据AOFAS踝-后足评分系统评价疗效。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18个月。Gissane角、Böhler角、跟骨宽度及高度术后3、6个月均较术前改善(P<0.05)。骨折均愈合,未发生切口皮肤坏死、深部感染、内固定位置改变和骨折复位丢失。末次随访根据AOFAS踝-后足评分系统评价疗效:优20例,良6例,可4例,优良率26/30。结论采用跗骨窦切口治疗跟骨骨折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跗骨窦切口 复位 内固定 跟骨关节内骨折
下载PDF
软组织损伤评估处理对跟骨骨折术后感染的意义 被引量:14
15
作者 徐生根 肖坚 吴维剑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21-23,共3页
目的:探讨皮肤软组织损伤评估及分级处理对预防跟骨骨折术后切口感染的意义。方法:收集实施闭合跟骨骨折行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手术91例(103足),随机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43例(48足),跟骨骨折Sanders分型Ⅱ型11足,Ⅲ型21足,Ⅳ型8... 目的:探讨皮肤软组织损伤评估及分级处理对预防跟骨骨折术后切口感染的意义。方法:收集实施闭合跟骨骨折行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手术91例(103足),随机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43例(48足),跟骨骨折Sanders分型Ⅱ型11足,Ⅲ型21足,Ⅳ型8足;皮肤软组织采用常规准备;评价组48例(55足),跟骨骨折Sanders分型Ⅱ型12足,Ⅲ型23足,Ⅳ型9足;除常规准备外,采用自制皮肤软组织损伤评估标准进行评估分级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结果:对照组经13-21个月(平均14.5月)的随访,切口感染7例(16.3%);评价组经14-22个月(平均16.1月)的随访,2例切口感染(4.17%,P〈0.05)。结论:重视术前皮肤软组织损伤评估及分级,制定完善的围手术期软组织干预措施,可明显减少跟骨骨折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内固定术 术前评估 感染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用于老年脊柱手术术后镇痛效果观察 被引量:19
16
作者 祝雪芬 刘炳胜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3年第7期567-569,共3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用于老年脊柱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行全麻下脊柱手术的老年患者126例,随机分为3组给予术后镇痛:A组(舒芬太尼1.0μg/kg)、B组(舒芬太尼1.5μg/kg)、C组(舒芬太尼1.0μg/kg+右美托...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用于老年脊柱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行全麻下脊柱手术的老年患者126例,随机分为3组给予术后镇痛:A组(舒芬太尼1.0μg/kg)、B组(舒芬太尼1.5μg/kg)、C组(舒芬太尼1.0μg/kg+右美托咪定2.0μg/kg),对三组患者术后镇痛、镇静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A组患者在1~6 h、6~12 h、12~24 h、24~48 h按压镇痛泵次数明显高于B、C组(P<0.05);B、C组患者术后2、4、8、12、24、48 h静息痛、运动痛及Ramsay镇静评分优于A组(P<0.05或P<0.01);C组术后恶心呕吐例数低于A、B组(P<0.01),C组患者镇痛期间呼吸抑制(遗忘)例数低于B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用于老年脊柱手术患者术后镇痛、镇静效果良好,显著减少阿片类药物的用量,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老年患者 脊柱手术 镇痛效果
下载PDF
Nice结联合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 被引量:10
17
作者 徐广 夏欣 +1 位作者 郭亮 徐生根 《临床骨科杂志》 2021年第3期394-396,共3页
目的探讨Nice结联合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Nice结联合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28例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患者。术中根据骨折块的大小、形状采用不可吸收缝线环扎1~2道Nice结联合解剖锁定钢板固定。末... 目的探讨Nice结联合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Nice结联合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28例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患者。术中根据骨折块的大小、形状采用不可吸收缝线环扎1~2道Nice结联合解剖锁定钢板固定。末次随访时根据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评价疗效。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16个月。骨折均愈合,时间10~16周。术后均未发生内固定松动或断裂、骨折移位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91~99分;肩关节活动度:前屈上举125°~180°(157.57°±11.64°),外展130°~180°(151.12°±13.08°),外旋40°~65°(52.19°±7.41°),内旋70°~90°(82.15°±6.83°)。结论Nice结联合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简单、安全、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ce结 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 内固定
下载PDF
桡骨远端骨折的分型与治疗 被引量:4
18
作者 徐生根 刘炳胜 +1 位作者 毛兆光 祝继明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531-532,共2页
桡骨远端骨折是骨科最常见也是最易被忽视的骨折之一,治疗仍以传统的手法复位外固定为主,大部分的骨折效果较好。对于涉及关节面的粉碎性骨折,远期效果不甚理想。随着对骨折解剖学和生物力学研究及内固定材料的发展,治疗方法也发生了... 桡骨远端骨折是骨科最常见也是最易被忽视的骨折之一,治疗仍以传统的手法复位外固定为主,大部分的骨折效果较好。对于涉及关节面的粉碎性骨折,远期效果不甚理想。随着对骨折解剖学和生物力学研究及内固定材料的发展,治疗方法也发生了变化。我们根据骨折的分型及处理原则,对2003年4月以来的病例作了进一步分析、总结,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分型 手法复位 切开复位
下载PDF
Garden Ⅲ、Ⅳ型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式的选择 被引量:10
19
作者 姜岳武 徐生根 +1 位作者 毛建华 肖坚 《临床骨科杂志》 2019年第4期427-429,共3页
目的探讨GardenⅢ、Ⅳ型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式的选择。方法将93例65岁以上GardenⅢ、Ⅳ型股骨颈骨折患者按年龄、活动量、合并症、预期寿命和功能要求5个因素分为A组(34例,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和B组(59例,采用半髋关节置换术治... 目的探讨GardenⅢ、Ⅳ型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式的选择。方法将93例65岁以上GardenⅢ、Ⅳ型股骨颈骨折患者按年龄、活动量、合并症、预期寿命和功能要求5个因素分为A组(34例,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和B组(59例,采用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A组23~47个月,B组24~48个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A组均长(多)于B组(P<0.05)。术后6个月采用Harris评分标准评价髋关节功能:A组优良率91.18%,B组优良率89.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或半髋关节置换都是治疗GardenⅢ、Ⅳ型股骨颈骨折较好的方法。对年龄<75岁、平时活动量较好、合并症≤2个、预期寿命≥10年、患者及家属对功能要求较高者选择全髋关节置换术,反之应选择半髋关节置换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髋关节置换术
下载PDF
医源性骨间背侧神经损伤15例 被引量:7
20
作者 徐生根 毛兆光 《中国骨伤》 CAS 2005年第12期725-726,共2页
目的:探讨医源性骨间背侧神经损伤的原因、治疗和预防措施.方法:本组15例,手术误切伤10例,术中误结扎伤2例,牵拉伤2例,内固定钢板压迫神经1例.骨间背侧神经根据解剖学特点可分为3个区域,各区损伤机制和临床表现不同,本组Ⅰ区为11例,Ⅱ区... 目的:探讨医源性骨间背侧神经损伤的原因、治疗和预防措施.方法:本组15例,手术误切伤10例,术中误结扎伤2例,牵拉伤2例,内固定钢板压迫神经1例.骨间背侧神经根据解剖学特点可分为3个区域,各区损伤机制和临床表现不同,本组Ⅰ区为11例,Ⅱ区4例,Ⅲ区0例.13例采用神经松解、神经吻合、神经移植等治疗;2例经保守治疗.结果:15例经7~62个月随访,神经功能恢复按Clawson和Seddon分级:运动功能M4及M5为优,M3为良,M2为可,M0及M1为差.结果:本组评价优8例,良4例,可3例,优良率80%.结论:骨间背侧神经由于其解剖学特殊性容易发生医源性损伤,而医务人员高度责任心、严谨的工作作风和细致的操作技术是预防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手术 医源性疾病 神经损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