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黑莓果实发育过程中外观形态、营养物质及基因表达的动态分析
1
作者
吴雅琼
黄鑫
+4 位作者
俞小花
汪明玥
闾连飞
吴文龙
李维林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共10页
为明确黑莓(Rubus spp.)果实发育过程中外观形态、营养物质及基因表达的动态变化规律,以黑莓品种‘Arapaho’为材料,对其不同发育时期果实的表型和生理生化指标以及基因表达水平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显示:在黑莓果实发育过程中,果实...
为明确黑莓(Rubus spp.)果实发育过程中外观形态、营养物质及基因表达的动态变化规律,以黑莓品种‘Arapaho’为材料,对其不同发育时期果实的表型和生理生化指标以及基因表达水平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显示:在黑莓果实发育过程中,果实由青色转为深紫色,S1(果实95%以上呈青色)时期果实红绿相值(a^(*))以及S4(果实50%左右转为深紫色)和S5(果实95%以上呈深紫色)时期果实黄蓝相值(b^(*))为负,S1时期果实明亮度(L^(*))和颜色饱和度(C^(*))最高,S5时期果实L^(*)和C^(*)值最低;硬度和可滴定酸含量呈降低的趋势,横径、纵径、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pH值和花色苷含量总体呈升高的趋势,总酚和类黄酮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主成分分析中前2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到87.4%,pH值、可滴定酸含量和a^(*)值是果实发育动态的主要评价指标。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果实表型指标与生理生化指标间多数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可滴定酸含量与总酚含量、类黄酮含量和花色苷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推测可滴定酸含量能影响黑莓果实中总酚、类黄酮和花色苷的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RuSUS和RuFRK可能正向调控黑莓果实的糖类代谢,RuACO和RuIDH可能负向调控果实有机酸的积累,RuANR和RuLAR参与的原花青素合成与花色苷合成存在竞争关系,RuMYB 8可能负向调控黄酮类化合物的合成。综合研究结果显示:黑莓果实中糖、酸、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及其相互作用以及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共同影响果实的外观形态及风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莓
果实品质
表型指标
生理生化指标
相关性
基因表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蓝莓多酚微胶囊的制备及体外消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赵慧芳
吴文龙
+2 位作者
李维林
俞小花
刘洪霞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01-1011,共11页
【目的】旨在研究蓝莓多酚的提取纯化及微胶囊制备工艺,为研发具有缓释功能的蓝莓多酚微胶囊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酶解渣汁分离后的蓝莓皮渣为试验材料,通过比较不同提取方法和不同大孔树脂在蓝莓多酚纯化上的作用,确定蓝莓多酚的...
【目的】旨在研究蓝莓多酚的提取纯化及微胶囊制备工艺,为研发具有缓释功能的蓝莓多酚微胶囊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酶解渣汁分离后的蓝莓皮渣为试验材料,通过比较不同提取方法和不同大孔树脂在蓝莓多酚纯化上的作用,确定蓝莓多酚的提取纯化工艺,在此基础上通过均质和冷冻干燥的方法制备蓝莓多酚微胶囊,以包埋效率为主要指标,结合颜色和结构表征明确蓝莓多酚微胶囊的最佳制备工艺,并进一步分析微胶囊的体外胃肠消化特性。【结果】(1)分别比较园蓝、巴尔德温和寨选4号3个品种蓝莓果渣和果汁提取物,发现果渣提取物的总多酚含量均高于果汁提取物,寨选4号最高达2倍以上;(2)通过比较10种大孔树脂对蓝莓多酚吸附和解吸附的性能,优选出HPD-300、HPD-100B和HPD-1003种树脂,并比较不同乙醇体积分数对蓝莓多酚的解吸附效率,确定选用80%的乙醇溶液对蓝莓多酚进行解吸附;(3)选择HPD-100B大孔树脂进行提取和纯化的扩大试验,获得纯度达71.4%的蓝莓多酚提取物;(4)在此基础上比较麦芽糊精、大豆蛋白和乳清蛋白3种壁材对蓝莓多酚的包埋率,发现大豆蛋白的包埋率最高,并且复配阿拉伯胶能够进一步提高多酚的包埋率;(5)通过色差的比较发现,相比多酚提取物,微胶囊产品的L*降低,a*、b*升高,即微胶囊的明度降低,红色增强,蓝色减弱;(6)扫描电镜结果显示与片层结构的多酚提取物相比,微胶囊呈现交联状的圆球形;(7)体外消化试验发现,多酚提取物在胃液和肠液中的释放率均达到99.8%,而多酚微胶囊在胃液和肠液中的释放率分别为65.77%和74.31%。【结论】蓝莓多酚的最优制备工艺为蓝莓皮渣粗提物水液上样HPD-100B、HPD-300或HPD-100大孔树脂,5倍柱体积的水冲洗,80%的乙醇收集蓝莓多酚,且经减压浓缩和冷冻干燥制备得到蓝莓多酚提取物,纯度达71.4%。蓝莓多酚微胶囊的最优制备工艺为阿拉伯胶与大豆蛋白比例为3∶7,壁材溶液质量分数10%,芯壁比1∶5,芯壁混合液pH 2.0,4000 r/min均质10 min,冷冻干燥。所制备的蓝莓多酚大豆蛋白+阿拉伯胶微胶囊的包埋率97.6%,颜色为带有红、蓝色调的低明度粉末,结构为交联状的圆球形,具有一定的缓释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
多酚
大孔树脂
微胶囊
扫描电镜
体外消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黑莓果实发育过程中外观形态、营养物质及基因表达的动态分析
1
作者
吴雅琼
黄鑫
俞小花
汪明玥
闾连飞
吴文龙
李维林
机构
江苏
省
中
国
科学
院
植物
研究
所(南京
中
山
植物
园)
江苏
省
植物
资源
研究
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南京林业大学林草学院、水土保持学院
江苏中植生态植物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出处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101566)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BK20210165)
+1 种基金
江苏省种业振兴“揭榜挂帅”项目(JBGS〔2021〕021)
江苏省植物资源研究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JSPKLB202313)。
文摘
为明确黑莓(Rubus spp.)果实发育过程中外观形态、营养物质及基因表达的动态变化规律,以黑莓品种‘Arapaho’为材料,对其不同发育时期果实的表型和生理生化指标以及基因表达水平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显示:在黑莓果实发育过程中,果实由青色转为深紫色,S1(果实95%以上呈青色)时期果实红绿相值(a^(*))以及S4(果实50%左右转为深紫色)和S5(果实95%以上呈深紫色)时期果实黄蓝相值(b^(*))为负,S1时期果实明亮度(L^(*))和颜色饱和度(C^(*))最高,S5时期果实L^(*)和C^(*)值最低;硬度和可滴定酸含量呈降低的趋势,横径、纵径、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pH值和花色苷含量总体呈升高的趋势,总酚和类黄酮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主成分分析中前2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到87.4%,pH值、可滴定酸含量和a^(*)值是果实发育动态的主要评价指标。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果实表型指标与生理生化指标间多数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可滴定酸含量与总酚含量、类黄酮含量和花色苷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推测可滴定酸含量能影响黑莓果实中总酚、类黄酮和花色苷的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RuSUS和RuFRK可能正向调控黑莓果实的糖类代谢,RuACO和RuIDH可能负向调控果实有机酸的积累,RuANR和RuLAR参与的原花青素合成与花色苷合成存在竞争关系,RuMYB 8可能负向调控黄酮类化合物的合成。综合研究结果显示:黑莓果实中糖、酸、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及其相互作用以及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共同影响果实的外观形态及风味。
关键词
黑莓
果实品质
表型指标
生理生化指标
相关性
基因表达
Keywords
blackberry(Rubus spp.)
fruit quality
phenotypic index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index
correlation
gene expression
分类号
Q945.45 [生物学—植物学]
Q786 [生物学—分子生物学]
S663.9 [农业科学—果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蓝莓多酚微胶囊的制备及体外消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赵慧芳
吴文龙
李维林
俞小花
刘洪霞
机构
江苏
省
中
国
科学
院
植物
研究
所(南京
中
山
植物
园)
江苏
省
植物
资源
研究
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
中
心
江苏中植生态植物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出处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01-1011,共11页
基金
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BE2020344)
江苏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JATS2023466)。
文摘
【目的】旨在研究蓝莓多酚的提取纯化及微胶囊制备工艺,为研发具有缓释功能的蓝莓多酚微胶囊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酶解渣汁分离后的蓝莓皮渣为试验材料,通过比较不同提取方法和不同大孔树脂在蓝莓多酚纯化上的作用,确定蓝莓多酚的提取纯化工艺,在此基础上通过均质和冷冻干燥的方法制备蓝莓多酚微胶囊,以包埋效率为主要指标,结合颜色和结构表征明确蓝莓多酚微胶囊的最佳制备工艺,并进一步分析微胶囊的体外胃肠消化特性。【结果】(1)分别比较园蓝、巴尔德温和寨选4号3个品种蓝莓果渣和果汁提取物,发现果渣提取物的总多酚含量均高于果汁提取物,寨选4号最高达2倍以上;(2)通过比较10种大孔树脂对蓝莓多酚吸附和解吸附的性能,优选出HPD-300、HPD-100B和HPD-1003种树脂,并比较不同乙醇体积分数对蓝莓多酚的解吸附效率,确定选用80%的乙醇溶液对蓝莓多酚进行解吸附;(3)选择HPD-100B大孔树脂进行提取和纯化的扩大试验,获得纯度达71.4%的蓝莓多酚提取物;(4)在此基础上比较麦芽糊精、大豆蛋白和乳清蛋白3种壁材对蓝莓多酚的包埋率,发现大豆蛋白的包埋率最高,并且复配阿拉伯胶能够进一步提高多酚的包埋率;(5)通过色差的比较发现,相比多酚提取物,微胶囊产品的L*降低,a*、b*升高,即微胶囊的明度降低,红色增强,蓝色减弱;(6)扫描电镜结果显示与片层结构的多酚提取物相比,微胶囊呈现交联状的圆球形;(7)体外消化试验发现,多酚提取物在胃液和肠液中的释放率均达到99.8%,而多酚微胶囊在胃液和肠液中的释放率分别为65.77%和74.31%。【结论】蓝莓多酚的最优制备工艺为蓝莓皮渣粗提物水液上样HPD-100B、HPD-300或HPD-100大孔树脂,5倍柱体积的水冲洗,80%的乙醇收集蓝莓多酚,且经减压浓缩和冷冻干燥制备得到蓝莓多酚提取物,纯度达71.4%。蓝莓多酚微胶囊的最优制备工艺为阿拉伯胶与大豆蛋白比例为3∶7,壁材溶液质量分数10%,芯壁比1∶5,芯壁混合液pH 2.0,4000 r/min均质10 min,冷冻干燥。所制备的蓝莓多酚大豆蛋白+阿拉伯胶微胶囊的包埋率97.6%,颜色为带有红、蓝色调的低明度粉末,结构为交联状的圆球形,具有一定的缓释特性。
关键词
蓝莓
多酚
大孔树脂
微胶囊
扫描电镜
体外消化
Keywords
blueberry
polyphenol
macroporous resin
microcapsule
SEM
in vitro simulated digestion
分类号
TS255.4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黑莓果实发育过程中外观形态、营养物质及基因表达的动态分析
吴雅琼
黄鑫
俞小花
汪明玥
闾连飞
吴文龙
李维林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蓝莓多酚微胶囊的制备及体外消化特性研究
赵慧芳
吴文龙
李维林
俞小花
刘洪霞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