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5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型精密仪器在本科实验教学中的管理和应用——以江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周明 李冬升 陈燕 《镇江高专学报》 2023年第3期108-110,共3页
大型精密仪器是高校开展科研工作必不可少的基础设备,也是本科实验教学的重要硬件设备。在教学形式、管理制度方面采取措施,可以高效利用大型精密仪器进行本科实验教学。
关键词 大型精密仪器 本科实验教学 教学形式 管理制度
下载PDF
“产-学-研”模式下的《工程化学》新课程教改与实践--以江苏科技大学“深蓝学院”为例 被引量:5
2
作者 周小卫 欧阳春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第9期145-147,共3页
基于"产—学—研"高校创新平台,构筑本科生集中授课与个性化学习相结合的办学模式,旨在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通过"产—学—研"与教师的科研相结合,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加强实践教学来突出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鉴于此... 基于"产—学—研"高校创新平台,构筑本科生集中授课与个性化学习相结合的办学模式,旨在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通过"产—学—研"与教师的科研相结合,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加强实践教学来突出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鉴于此,本文以深蓝学院的《工程化学》新课程教改为契机,从课程体系与教师队伍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实行重点章节"模块化"、解决问题"模型化"、专业问题"形象化、实践化"、工程实践与案例教学并进的教学形式来彰显机械化工专业的特色。实践表明,《工程化学》新课程改革遵循"产—学—研"模式的教学改革,教学效果显著提高。同时,有利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还有助于激发学生对实践中及学术问题的思考,全面推进"产—学—研"模式的课程教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学-研”模式 工程化学 课程教改 教学实践 深蓝学院
下载PDF
材料工程领域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探索——以江苏科技大学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王俭辛 乔岩欣 +5 位作者 刘川 黎文航 李瑞峰 赖忠民 王凤江 胥国祥 《科技视界》 2017年第4期130-130,共1页
分析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原因。针对这些问题介绍了江苏地区政产学研用背景对高校材料工程领域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带来的契机,由政府创造条件、高校与企业响应号召,合作申办研究生工作站、科技副总等项目,加快推... 分析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原因。针对这些问题介绍了江苏地区政产学研用背景对高校材料工程领域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带来的契机,由政府创造条件、高校与企业响应号召,合作申办研究生工作站、科技副总等项目,加快推进实践基地建设,从而为材料工程专硕的工程研究课题提供保障,同时实现多方合作共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产学研用 专业硕士 材料工程
下载PDF
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制订研究——以江苏科技大学材料与化工专业为例
4
作者 祁凯 梅岭 李瑞峰 《科教导刊》 2022年第23期13-15,共3页
基于我国研究生培养目标日益注重实际应用和技术应用的背景,结合目前高校材料与化工类人才培养现状,思考如何提高专业型硕士的实践能力,在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制订出适应行业发展需求、结合自身优势特色的专业型硕士研究... 基于我国研究生培养目标日益注重实际应用和技术应用的背景,结合目前高校材料与化工类人才培养现状,思考如何提高专业型硕士的实践能力,在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制订出适应行业发展需求、结合自身优势特色的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本研究以江苏科技大学材料与化工专业为例,介绍了本培养方案在研究方向、课程设置、专业实践、毕业要求等方面的特点,以期为其他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制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 培养方案 材料与化工
下载PDF
基于工程教育理念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改革
5
作者 禚孝儒 乔岩欣 《造纸装备及材料》 2024年第3期253-255,共3页
生产实习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工程教育是国际和国内高等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包含三个核心理念,即成果导向、以学生为中心和持续改进。文章基于工程教育理念,介绍了生产实习培养目标,分析了目前国... 生产实习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工程教育是国际和国内高等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包含三个核心理念,即成果导向、以学生为中心和持续改进。文章基于工程教育理念,介绍了生产实习培养目标,分析了目前国内高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生产实习存在的问题,从革新生产实习理念、优化实习内容、完善考核方法等多方面探索改革,助力工程教育内涵式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生产实习 协同育人
下载PDF
电磁技术在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6
作者 李桂荣 曹健峰 +3 位作者 王宏明 夏小江 戴起勋 赵玉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58-61,共4页
阐述了现代电磁技术的内涵,并介绍了电磁技术在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中的广泛应用,主要涉及电磁搅拌、电磁铸造、电磁制动、电磁净化、电磁感应加热、电磁悬浮和强磁场技术的发展。并讨论了电磁场问题的求解方法,常用的是有限差分法和有... 阐述了现代电磁技术的内涵,并介绍了电磁技术在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中的广泛应用,主要涉及电磁搅拌、电磁铸造、电磁制动、电磁净化、电磁感应加热、电磁悬浮和强磁场技术的发展。并讨论了电磁场问题的求解方法,常用的是有限差分法和有限元法。最后展望了电磁技术在材料科学领域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技术 材料科学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材料科学与工程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思路 被引量:11
7
作者 李桂荣 傅明喜 +3 位作者 王宏明 戴起勋 赵玉涛 周志平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7年第6期75-76,145,共3页
江苏大学材料学院为创建江苏省材料科学与工程课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对该课程的实验教学理念和改革思路进行了探讨。包含对实验教学重要性的认识,健全管理体制,突出“研究型教学”和“人性化管理”的特色。
关键词 示范中心建设 教学理念 实验教学
下载PDF
以特色专业建设为契机 全面提高我国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以江苏科技大学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为例 被引量:12
8
作者 邹家生 朱松 郭甜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102-107,共6页
在阐述特色专业的内涵、建设条件和原则的基础上,以江苏科技大学焊接技术与工程特色专业建设为例,对特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课程建设与改革、实验教学改革和工程实践能力的训练途径等进行了研究与实践。在特色专业的建设中,推进... 在阐述特色专业的内涵、建设条件和原则的基础上,以江苏科技大学焊接技术与工程特色专业建设为例,对特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课程建设与改革、实验教学改革和工程实践能力的训练途径等进行了研究与实践。在特色专业的建设中,推进教学改革,强化实践教学,提高了人才的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专业建设 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 人才培养
下载PDF
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的材料科学基础双语教学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9
9
作者 冯迪 陈洪美 +2 位作者 张静 金云学 王晓丽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8年第3期89-90,93,共3页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理念,即"以学生为中心""目标导向""持续改进",探索材料类专业基础课程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持续改进中的教学举措。阐述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材料科学基础课程双语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关键词 工程教育认证 双语教学 材料科学基础
下载PDF
新时代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
10
作者 陈贝贝 严学华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4年第11期127-129,共3页
材料科学基础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基础课程,其特点为概念抽象、内容多且理论性强,存在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等问题。结合新时代对创新复合型“材料人”的需求及课程特点,从教学方法、教材内容、教学实践及考核方式等方... 材料科学基础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基础课程,其特点为概念抽象、内容多且理论性强,存在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等问题。结合新时代对创新复合型“材料人”的需求及课程特点,从教学方法、教材内容、教学实践及考核方式等方面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以提高教学成效,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促进新时代高质量“材料人”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科学基础 课程改革 教学模式 创新实践
下载PDF
工科高校特色专业人才教育教学的实践与思考——以江苏科技大学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夏春智 许祥平 邹家生 《新校园(上旬刊)》 2013年第11期46-46,共1页
本文针对工科高校特色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结合我校的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教育教学实际,对专业教学及专业能力训练方面的教学实践进行了思考。并对焊接技术与工程特色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特色专业 人才培养 创新能力
下载PDF
关于新工科背景下《材料热力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探讨
12
作者 陶然 宋佳男 +1 位作者 陈刚 吴继礼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25年第4期130-133,共4页
在新工科背景下,将《材料热力学》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探讨其教学设计与实践策略。通过融入科学家精神、工程伦理和家国情怀等思政元素,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工程素养与思政水平,强化工程伦理教育,培养负责任的工程师,以及... 在新工科背景下,将《材料热力学》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探讨其教学设计与实践策略。通过融入科学家精神、工程伦理和家国情怀等思政元素,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工程素养与思政水平,强化工程伦理教育,培养负责任的工程师,以及激发学生科技创新的动力。通过分析课程思政教学面临的挑战,如内容与思政理念深度融合、教师思政素养与教学能力提升、学生参与度与思政兴趣培养,以及教学评价体系与思政效果评估等难题。基于此,提出融合策略、提升策略、激发策略和评价策略,通过案例分析、专题研讨、创新融合点、教师培训、多媒体教学、互动式教学、游戏化学习元素以及科学评价体系的构建等具体方法,实现专业知识与思政理念的深度融合,增强教学效果,为《材料热力学》课程的思政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材料热力学 课程思政 教学设计 工程伦理 科学家精神 家国情怀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金属基复合材料》课程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13
作者 陶然 宋佳男 +1 位作者 陈刚 吴继礼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 2025年第1期021-024,共4页
随着新工科的发展,对工程类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金属基复合材料》课程为例,探索了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包括翻转课堂、项目式学习、混合教学和校企合作等方式。通过分析课程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改革对... 随着新工科的发展,对工程类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金属基复合材料》课程为例,探索了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包括翻转课堂、项目式学习、混合教学和校企合作等方式。通过分析课程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改革对策。实践表明,多元化教学模式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为新工科人才培养提供重要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基复合材料 多元化教学模式 新工科教育 教学改革
下载PDF
材料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的《环境科学概论》教学改革与实践
14
作者 徐紫巍 张鑫宇 +2 位作者 徐志威 朱家光 杨娟 《广东化工》 CAS 2017年第24期127-129,共3页
本文主要对材料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的《环境科学概论》教学改革与实践进行了相关介绍。通过连续三年的持续性改革,我们对该课程的目标设置,目标达成的途径与措施,课程考核方式,课程达标度分析以及教学总结方面都进行了系列性的探索实践... 本文主要对材料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的《环境科学概论》教学改革与实践进行了相关介绍。通过连续三年的持续性改革,我们对该课程的目标设置,目标达成的途径与措施,课程考核方式,课程达标度分析以及教学总结方面都进行了系列性的探索实践,初步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课程教学体系,基本符合材料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相关要求,为相同类型认证的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认证 环境科学概论 教学改革与实践
下载PDF
加强船舶与海洋工程课程建设 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以江苏科技大学为例
15
作者 魏萍 刘大双 +1 位作者 高俊亮 兰睿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9年第18期63-65,共3页
研究生课程质量是保障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科建设水平的基本保障。探讨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研究生课程建设研究与经验,总结该学科在研究生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进展和成效,指出目前研究生课程建设中存... 研究生课程质量是保障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科建设水平的基本保障。探讨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研究生课程建设研究与经验,总结该学科在研究生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进展和成效,指出目前研究生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江苏科技大学对该学科研究生课程建设为例进行探索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与海洋工程 研究生课程 人才培养 课程建设
下载PDF
碳纳米材料在锌离子电池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6
作者 徐子易 席阳 +1 位作者 宋泽文 周海骏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0-52,共13页
锌离子电池(ZIBs)由于其低廉的价格、优异的储能性能和安全性能,在电网和可穿戴设备中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但锌作为负极表现出不稳定性,在锌负极上容易形成锌枝晶并伴随析氢和副反应,这一直是其广泛应用的障碍。碳纳米材料具有优异的导... 锌离子电池(ZIBs)由于其低廉的价格、优异的储能性能和安全性能,在电网和可穿戴设备中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但锌作为负极表现出不稳定性,在锌负极上容易形成锌枝晶并伴随析氢和副反应,这一直是其广泛应用的障碍。碳纳米材料具有优异的导电性、化学稳定性和表面性能可调性,在锌离子电池的应用中展现出了广泛的前景。首先简述了锌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重点综述了碳纳米材料在锌离子电池中的应用,最后总结了碳纳米材料在锌离子电池中的不同应用形式及其在电池性能提升方面的作用,并展望了碳纳米材料未来在锌离子电池领域的潜在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材料 锌离子电池 电化学 锌负极 碳纳米管 石墨烯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材料科学与工程综合实验》的教学改革
17
作者 赵晓华 王双 周明 《广州化工》 CAS 2022年第18期227-228,231,共3页
材料科学与工程综合实验是材料类专业的专业基础实验课程之一,是培养本科生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的重要实践教学活动。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新工科”人才的需求。本文讨论了在“新工科”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材料科... 材料科学与工程综合实验是材料类专业的专业基础实验课程之一,是培养本科生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的重要实践教学活动。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新工科”人才的需求。本文讨论了在“新工科”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课程在教学模式、案例学习、仿真实验、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探索创新,有效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实践创新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材料科学与工程综合实验 冲击试验 案例学习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在抗菌领域应用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程则瑞 冯永海 《中国材料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9-216,共8页
由于抗生素的普遍使用和滥用,细菌正在以更快的速度产生耐药性。耐药菌感染给公共医疗卫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已造成了大量的死亡和超额的医疗支出。纳米技术的发展有望解决这一难题。在众多抗菌纳米材料中,氧化石墨烯因其特殊的形貌尺... 由于抗生素的普遍使用和滥用,细菌正在以更快的速度产生耐药性。耐药菌感染给公共医疗卫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已造成了大量的死亡和超额的医疗支出。纳米技术的发展有望解决这一难题。在众多抗菌纳米材料中,氧化石墨烯因其特殊的形貌尺寸和物理化学特性而具有多元化的抗菌能力。此外,氧化石墨烯具有超高比表面积、良好的电子传导能力和丰富的表面含氧官能团,是与其他材料复合构建多功能抗菌材料的理想平台,可产生协同抗菌作用。综述了氧化石墨烯及氧化石墨烯基复合抗菌纳米材料研究进展,列举了近年来报道的氧化石墨烯抗菌机制研究进展和存在的挑战,以及常见的氧化石墨烯基复合抗菌纳米材料的最新发展,分析氧化石墨烯在不同材料中对协同抗菌性能起到的关键作用,为开发更高效的氧化石墨烯抗菌纳米材料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纳米复合材料 细菌感染 抗生素耐药性 协同作用
下载PDF
颗粒增强耐热钛基复合材料设计制备研究进展
19
作者 脱锦鹏 陈安琦 +4 位作者 姚富升 徐俊杰 李响 董龙龙 杨义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95-204,共10页
随着航空航天领域新型超高速飞行器及高推比发动机等装备的开发应用,颗粒增强耐热钛基复合材料由于具有轻质、耐热、高强、加工变形性能优异等特性受到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通过向钛合金基体中添加多元、多尺度的颗粒增强相,以控制其形... 随着航空航天领域新型超高速飞行器及高推比发动机等装备的开发应用,颗粒增强耐热钛基复合材料由于具有轻质、耐热、高强、加工变形性能优异等特性受到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通过向钛合金基体中添加多元、多尺度的颗粒增强相,以控制其形成特定构型的微观组织结构是提高该类材料耐热性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从钛合金基体选择、增强相调控方式、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等方面综述了目前国内外颗粒增强耐热钛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并结合先进制造技术提出该类复合材料的研究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基复合材料 显微组织 服役性能 构型设计 先进制造技术
下载PDF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综合实验课程的教学实践 被引量:15
20
作者 苗润生 邵红红 王兰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12年第2期92-93,130,共3页
论述了开设专业综合实验的目的,重点介绍了专业综合实验的改革思路、特点和具体的实施过程。通过五年来的教学实践表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实验技能以及创新能力都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为后续的毕业设计及今后面向企业的... 论述了开设专业综合实验的目的,重点介绍了专业综合实验的改革思路、特点和具体的实施过程。通过五年来的教学实践表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实验技能以及创新能力都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为后续的毕业设计及今后面向企业的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综合实验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 教学实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