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3篇文章
< 1 2 6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业机器人感知关键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1
1
作者 柳军 周成钢 +1 位作者 皮杰 陈珊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共8页
农业机器人是现代智慧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快速发展有助于提升农机智能化水平,推进农业领域机器换人战略。目前,农业机器人的感知依赖于传感器技术,感知信息有效获取有助于提高人机交互性能。为此,简要阐述了农业机器人的定义和特点,... 农业机器人是现代智慧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快速发展有助于提升农机智能化水平,推进农业领域机器换人战略。目前,农业机器人的感知依赖于传感器技术,感知信息有效获取有助于提高人机交互性能。为此,简要阐述了农业机器人的定义和特点,分析了农业机器人感知技术在国内外发展现状,并详细介绍了视觉、触觉、味觉、气体等感知关键技术,指出了农业机器人感知关键技术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旨在为其在智慧农业领域的研究与发展提供方向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器人 智慧农业 感知技术 传感器
下载PDF
农业4.0背景下基于学科形态的农业工程学科建设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亚娜 金玉成 +1 位作者 戴韵卿 毛罕平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1-336,共6页
农业4.0的新背景下,农业工程学科依赖于农学、工程、生物、信息等的互相渗透与融合,基于农业工程学科知识形态,探索学科组织形态和活动形态:建立“农业工程+X”的知识组织新模式,构建跨学院深融合的资源统筹平台,构建对接需求链的有组... 农业4.0的新背景下,农业工程学科依赖于农学、工程、生物、信息等的互相渗透与融合,基于农业工程学科知识形态,探索学科组织形态和活动形态:建立“农业工程+X”的知识组织新模式,构建跨学院深融合的资源统筹平台,构建对接需求链的有组织科研模式,内培外引构建跨学科创新团队,依托学术氛围深度赋能学科成员,从根源上撬动学科建设的底层逻辑,为农业工程学科发展注入生机与活力。江苏大学通过建立农业工程学科特区,提高学科知识的协同生产力,形成强大的农业装备创新链,建立项目牵引的团队驱动模式等实现农业工程学科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工程学科 知识形态 组织形态 活动形态 交叉融合
下载PDF
高质量农业工程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创新路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萍萍 陆杰 邱白晶 《高校教育管理》 2006年第4期67-70,共4页
工科院校和综合性大学的农业工程学科要培养高质量的研究生,需要采取研究方向的重新设置、四位一体新课程体系的建立、不确定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文献阅读和分析批判能力的培养、应用计算机处理工程问题能力的强化以及实验动手能力的培... 工科院校和综合性大学的农业工程学科要培养高质量的研究生,需要采取研究方向的重新设置、四位一体新课程体系的建立、不确定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文献阅读和分析批判能力的培养、应用计算机处理工程问题能力的强化以及实验动手能力的培养等举措,使培养的研究生能够适应农业现代化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工程学科 研究生 创新培养
下载PDF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农业食品溯源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杨信廷 李瑞 +2 位作者 李金辉 闵涛 孙传恒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299-310,共12页
随着全球食品安全问题日益严峻,加之供应链改革和食品召回相关工作耗资巨大且充满挑战,这使得建立农业食品溯源体系变得尤为重要,各国也越来越重视食品安全溯源体系建设。在智慧农业背景下,信息通信技术可通过区块链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 随着全球食品安全问题日益严峻,加之供应链改革和食品召回相关工作耗资巨大且充满挑战,这使得建立农业食品溯源体系变得尤为重要,各国也越来越重视食品安全溯源体系建设。在智慧农业背景下,信息通信技术可通过区块链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以实现新农场和数字农业,确保农产品从种植到销售的全链条安全可追溯。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最新研究,系统阐述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农业食品溯源研究进展。详细分析了农业食品供应链流程,提出了区块链在农业食品溯源领域的基本架构。归纳总结了当前区块链在农业食品溯源领域的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与云边端计算、加密技术、存储优化、共识机制改进和智能合约设计的结合方面。本文还指出了农业食品溯源当前面临的数据安全、存储扩展、监管困难和实际应用等方面的挑战。最后,展望了区块链技术在农业食品溯源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如加强安全监管、提高区块链可扩展性、利用新兴技术赋能食品溯源等,并强调了区块链技术在农业食品供应链中应用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技术 农业食品溯源 溯源系统 食品安全 供应链
下载PDF
江苏省渔光互补产业发展现状和对策
5
作者 汤淏 袁志豪 +2 位作者 李春燕 傅金睿 鲍恩财 《能源研究与管理》 2025年第1期115-123,共9页
近年来,江苏各地纷纷兴起“水上发电、水下养殖”模式的渔光互补产业,全省项目总体数量逐年攀升,但仍处于起步探索阶段。为了避免渔光互补项目遍地开花导致产业无序发展,亟需从养殖技术、品种选择、规范管理及市场环境等方面进行全面探... 近年来,江苏各地纷纷兴起“水上发电、水下养殖”模式的渔光互补产业,全省项目总体数量逐年攀升,但仍处于起步探索阶段。为了避免渔光互补项目遍地开花导致产业无序发展,亟需从养殖技术、品种选择、规范管理及市场环境等方面进行全面探讨。立足江苏省渔光互补产业现状,选取了苏北、苏中、苏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渔光互补项目基地作为研究样本,进行实地调研与问卷访谈,系统梳理了江苏省渔光互补模式的发展成效、存在困境及其成因,并提出相应发展建议。结果表明:当前江苏省渔光互补产业在养殖技术适应性、耐荫养殖品种选育、渔光互补技术规范缺乏、复合生产评价体系缺失等方面存在问题。该产业应加强渔光互补养殖技术培训与推广,筛选适合渔光互补模式的养殖水产品种,制定渔光高质量融合发展技术规范,强化渔光互补项目全过程监管,尽快划定水产保供功能区域。通过政策、技术、标准与监管多方面的优化,可不断推动光伏与渔业一体融合,助力江苏渔光互补产业绿色高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省 渔光互补 政策建议 技术优化 规范管理
下载PDF
基于云链融合的农业大数据安全治理模型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岳瑞君 何亮 +5 位作者 汤敏睿 严威 刘胜全 杨婉霞 孙卫红 黄永峰 《农业大数据学报》 2024年第3期333-350,共18页
当前我国农业生产模式从传统向智慧农业转型,针对各农业组织自身数据规模不断扩大,数据共享出现“数据孤岛”难以大规模汇聚农业数据指导精准农事决策等问题,本研究基于云链融合和分布式农业场景下数据安全治理相关技术解决所述问题,并... 当前我国农业生产模式从传统向智慧农业转型,针对各农业组织自身数据规模不断扩大,数据共享出现“数据孤岛”难以大规模汇聚农业数据指导精准农事决策等问题,本研究基于云链融合和分布式农业场景下数据安全治理相关技术解决所述问题,并探索其实际应用效果。在分布式农业场景下,以IPFS、区块链和云计算为基础,设计可部署在智能合约的农业大数据治理算法,构建多方农业数据汇聚模型以及完整、安全、可追溯的数据保护模型和典型场景应用模型。以新疆昌吉华兴农场及其附属农业组织农业生产为例,进一步构建云链融合农业大数据平台。对比本文所设计的基于云链融合的农业大数据治理模型和两种传统模型的性能,实验表明,本模型综合性能相比于传统模型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大数据 农业数据治理 云链融合 农业数据汇聚 分布式学习安全
下载PDF
基于DQN的智能农机路径跟踪控制研究
7
作者 杨琰 张瑞瑞 +4 位作者 张林焕 陈立平 伊铜川 吴明齐 岳晓龙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34,共7页
针对复杂路面条件下无人化农业作业车辆路径跟踪控制精度低、控制器参数整定困难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路径跟踪控制算法。基于五层BP神经网络构建了DQN(Deep Q-Network)路径跟踪控制器,实现了网络的轻量化和高度的可移... 针对复杂路面条件下无人化农业作业车辆路径跟踪控制精度低、控制器参数整定困难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路径跟踪控制算法。基于五层BP神经网络构建了DQN(Deep Q-Network)路径跟踪控制器,实现了网络的轻量化和高度的可移植性。控制器网络的输入状态在采用车辆当前舵角、车辆与目标路径上控制点间横向距离偏差的基础上,引入车辆前方设定距离内的平均路径曲率,实现了车辆转向性能的提高。分别开展了仿真和田间试验,验证了所设计深度强化学习网络算法的收敛性,并对比了有路径曲率输入和无路径曲率输入两种网络的路径跟踪控制性能。仿真试验中,基于正弦曲线对两种路径跟踪控制方法进行训练,两种路径跟踪控制网络收敛后的平均跟踪距离误差为0.008 4、0.017 7 m。在间隔6 m的U型路径上进行田间测试试验,结果显示:有路径曲率输入的模型性能显著优于无路径曲率输入的模型,两种路径跟踪控制方法在路径上平均跟踪距离误差为0.038 9、0.068 4 m。验证了该路径跟踪控制方法有效性,可满足农业作业车辆路径跟踪控制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径跟踪 深度强化学习 DQN 路径曲率 智能农机
下载PDF
基于电化学沉积-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的土壤中Hg^(2+)检测研究
8
作者 段宏伟 赵斯杰 +3 位作者 郭梅 牛其建 黄晶 刘飞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80-985,共6页
农田土壤中Hg^(2+)精准评估对于建设高标准农田和保护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污染土壤中汞离子浓度低、共存干扰未知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电化学联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EC-LIBS)的土壤中Hg^(2+)检测方法。试验首先采用循环伏安法... 农田土壤中Hg^(2+)精准评估对于建设高标准农田和保护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污染土壤中汞离子浓度低、共存干扰未知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电化学联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EC-LIBS)的土壤中Hg^(2+)检测方法。试验首先采用循环伏安法进行Hg^(2+)电沉积,与沉积前金电极基底相比较,得出沉积后金电极基底在HgⅠ435.835 nm存在明显发射信号,并且沉积后纳米金颗粒表面亮度提升、黄度下降,结果表明电化学沉积可以通过在金电极表面形成金汞齐完成汞离子液固转换。其次探究了溶剂pH和沉积电压对沉积效果的影响,得出最优的沉积参数为pH 7.0,电压为-400 mV。最终获取样品LIBS谱线并进行惠特克基线校正和PLS模型构建,得出当Lambda=1.0,p=0.01时,基线校正效果明显,所构建PLS模型预测集RMSEP和MRAEP分别为5.24 mg·kg^(-1)和4.86%,表明EC-LIBS技术结合该标准模型可以用于土壤中Hg^(2+)精准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g^(2+) 电化学沉积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 金汞齐 PLS模型
下载PDF
联合收割机输送槽的阻尼摆模型及试验研究
9
作者 鲁庭 钱鹏飞 +2 位作者 顾庭伟 谷家宝 唐忠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6-131,共6页
联合收割机悬臂输送槽受到外界激励会产生不平衡摆动,不仅会影响整机的结构稳定性,也会影响作物的收获效率。为此,依据拉格朗日法建立了输送槽的阻尼摆模型,并通过试验与仿真相结合的方法对模型参数进行标定并完善阻尼摆模型。结果表明... 联合收割机悬臂输送槽受到外界激励会产生不平衡摆动,不仅会影响整机的结构稳定性,也会影响作物的收获效率。为此,依据拉格朗日法建立了输送槽的阻尼摆模型,并通过试验与仿真相结合的方法对模型参数进行标定并完善阻尼摆模型。结果表明:经过对悬臂输送槽进行试验与仿真分析,分别获取了输送槽所受最大外界激励力为1094.4 N、液压缸的刚度为1.0236×10^(8)N/m、阻尼为228.58 N·s/m,可为液压缸控制悬臂输送槽的摆动提供了理论依据,对提高联合收割机的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收割机 悬臂输送槽 拉格朗日方程 阻尼摆模型 参数标定 动力学仿真
下载PDF
黑水虻幼虫高密度养殖可行性研究
10
作者 孟雪松 徐猛 +3 位作者 叶小梅 孔祥平 曾文超 杜静 《生物加工过程》 2025年第1期56-62,76,共8页
为了考察一次投料条件下,通过高投虫密度实现黑水虻更加快速转化餐厨垃圾的可行性,以原餐厨垃圾打浆物为原料,采用实验室模拟试验,研究不同的投虫密度工况(60 000、120 000和200 000头/m^(2))对黑水虻虫体、餐厨垃圾物料特性和生产性能... 为了考察一次投料条件下,通过高投虫密度实现黑水虻更加快速转化餐厨垃圾的可行性,以原餐厨垃圾打浆物为原料,采用实验室模拟试验,研究不同的投虫密度工况(60 000、120 000和200 000头/m^(2))对黑水虻虫体、餐厨垃圾物料特性和生产性能的影响,为减少规模化养殖的土地面积和提升产出效益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1)随着投虫密度的增加,养殖料温度逐渐升高;经黑水虻转化后残余物料的有机质、总氮、总钾和总养分含量均逐渐降低,总磷含量却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而黑水虻幼虫平均虫长与虫质量均逐渐降低,且直接导致虫体中粗脂肪含量降低,但虫体的总钾含量却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且对虫体的总氮和总磷影响不大。(2)随着投虫密度的增加,黑水虻幼虫存活率和料虫比逐渐降低,但单位面积收虫量和物料减量率均逐渐提高,可以缩短餐厨垃圾处理周期,提升转化效率。综合分析发现,投虫密度为200 000头/m^(2)时生产性能最佳,餐厨垃圾转化时间为10 d,单位面积收虫量为15.75 kg/m^(2)、物料减量率为81.72%、料虫比为3.22。该结果可为优化黑水虻养殖工艺技术参数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水虻 餐厨垃圾 投虫密度 生产性能
下载PDF
智慧设施园艺研究进展与前沿热点
11
作者 路鹏 郑文刚 +3 位作者 张钟莉莉 吕芯悦 史凯丽 刘长斌 《农业工程》 2025年第2期58-66,共9页
智慧设施园艺旨在将现代化技术应用于设施农业生产中,实现生产的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为全面了解智慧设施园艺国内外研究动向、前沿和热点议题,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以Web of Science中核心论文集为检索平台,依据2002—2022... 智慧设施园艺旨在将现代化技术应用于设施农业生产中,实现生产的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为全面了解智慧设施园艺国内外研究动向、前沿和热点议题,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以Web of Science中核心论文集为检索平台,依据2002—2022年智慧设施园艺领域781篇研究文献分析全球研究趋势、主要研究内容及前沿热点。结果表明,智慧设施园艺在2017年后迅速发展,2018—2022年发文量占发文总量的74.56%;总体上智慧设施园艺呈现以农学和工程学为主导的多学科交叉研究方向,发文量最多的5个国家依次为中国、美国、韩国、西班牙和意大利;我国发文量进入世界前15的机构有中国农业大学、农业农村部、中国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和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占前15机构发文量的32.34%;聚类分析发现,智慧设施园艺研究聚焦于基于自动化技术的水肥管控和机器人作业,基于物联网监测耦合机器学习和视觉技术的作物生长监测,以及温室能源管理系统,其中计算机视觉技术作为一项涉及模式识别、图像处理和机器学习的技术,实现设施园艺作物生长监测、病虫害识别及品质监测等,是近年来智慧设施园艺研究的前沿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设施园艺 文献计量学 计算机视觉技术 智能化 智慧农业 设施农业
下载PDF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收割机喂入量检测方法研究
12
作者 李川 高原源 王爱臣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3-169,共7页
为了提高联合收割机喂入量检测的准确性,提出了基于灰色关联权重的联合收割机喂入量检测方法。以水稻作为试验对象,中联重科PL60型联合收割机为试验平台,进行了喂入量检测田间试验。通过灰色关联分析确定了割台主动轴扭矩和发动机从动... 为了提高联合收割机喂入量检测的准确性,提出了基于灰色关联权重的联合收割机喂入量检测方法。以水稻作为试验对象,中联重科PL60型联合收割机为试验平台,进行了喂入量检测田间试验。通过灰色关联分析确定了割台主动轴扭矩和发动机从动轴扭矩与喂入量关联度较大,分别建立了割台主动轴扭矩和发动机从动轴扭矩与喂入量回归模型,根据灰色关联权重对两个回归模型进行加权融合,并通过田间试验对融合后的喂入量检测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检测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为0.09 kg/s,平均相对误差为6.28%,能够实现喂入量的准确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收割机 喂入量检测 灰色关联分析
下载PDF
称重传感器在精准农业装备中的应用研究综述 被引量:5
13
作者 汤建华 陈树人 +1 位作者 花银群 杨继昌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43-549,共7页
传感器是提升我国精准农业产业化水平的关键技术之一.在整个精准农业生产周期中,称重传感器在其中每个环节都有潜在的应用领域,文中从精准农业实施的4个不同阶段:土地准备、精准播种、作物管理、精准收获,对称重传感器在精准农业装备中... 传感器是提升我国精准农业产业化水平的关键技术之一.在整个精准农业生产周期中,称重传感器在其中每个环节都有潜在的应用领域,文中从精准农业实施的4个不同阶段:土地准备、精准播种、作物管理、精准收获,对称重传感器在精准农业装备中应用和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当前称重传感器在精准农业实际应用中亟待解决的3个主要关键问题:可靠性、稳定性和动态测量精度.最后,对解决这些问题背后所涉及的关键共性技术,包括敏感机理、制造工艺和计测技术等作了进一步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称重传感器 测力传感器 动态称重 精准农业 智慧农业装备
下载PDF
江苏太湖地区多目标的农业结构优化设计 被引量:8
14
作者 刘继展 李萍萍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5-178,共4页
本文利用多目标规划模型,进行了粮食与副食品供应安全保障、农业面源污染减排和农业经济发展多目标下的江苏太湖地区农业结构优化设计,并通过在保障粮食与副食品供应安全的前提下,农业面源污染排放与农业经济产出的优化关系分析,得出了... 本文利用多目标规划模型,进行了粮食与副食品供应安全保障、农业面源污染减排和农业经济发展多目标下的江苏太湖地区农业结构优化设计,并通过在保障粮食与副食品供应安全的前提下,农业面源污染排放与农业经济产出的优化关系分析,得出了低污限产型、中污保产型和多污增产型不同模式下的农业结构优化方案,为江苏太湖地区的农业结构调整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地区 粮食安全 农业面源污染 农业结构
下载PDF
农业智能车辆视觉导航参数提取的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于国英 毛罕平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67-169,175,共4页
在农业智能车辆导航中,智能车辆导航参数的提取是其关键技术。为此,在分析了当前各种导航参数提取的方法后,在图像预处理及边界提取的基础上,提出了应用Radon变换的方法进行参数提取。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测量精度与当前其它类似研究... 在农业智能车辆导航中,智能车辆导航参数的提取是其关键技术。为此,在分析了当前各种导航参数提取的方法后,在图像预处理及边界提取的基础上,提出了应用Radon变换的方法进行参数提取。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测量精度与当前其它类似研究的水平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 图像处理 试验 视觉导航 RADON变换 参数提取
下载PDF
有限元法在农业物料力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7
16
作者 白欣欣 刘继展 李萍萍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8,13,共5页
近年来,有限元法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农业科学的研究领域。为此,概述了国内外应用有限元法研究农业物料力学性质的进展情况;总结了有限元法在坚果壳力学特性、谷物种子力学特性以及果蔬力学特性与力学模型中的应用;指出了当前研究所存在的... 近年来,有限元法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农业科学的研究领域。为此,概述了国内外应用有限元法研究农业物料力学性质的进展情况;总结了有限元法在坚果壳力学特性、谷物种子力学特性以及果蔬力学特性与力学模型中的应用;指出了当前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并对以后应用有限元法研究农业物料力学问题做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物料 有限元 力学特性 研究进展
下载PDF
风筛式清选装置中农业物料透筛概率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文斌 张龙全 +1 位作者 孙少华 李耀明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0-53,共4页
建立了联合收割机风筛式清选装置单颗粒的透筛概率公式,指出了影响农业物料透筛的因素主要有物料颗粒在筛面上的跳动次数、下落倾角和相对粒度大小。采用高速摄像系统及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物料颗粒在清选装置中的透筛过程进行了试验研究... 建立了联合收割机风筛式清选装置单颗粒的透筛概率公式,指出了影响农业物料透筛的因素主要有物料颗粒在筛面上的跳动次数、下落倾角和相对粒度大小。采用高速摄像系统及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物料颗粒在清选装置中的透筛过程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对试验结果进行极差分析,得出了振动筛主要工作参数与物料透筛概率之间的关系,为联合收割机清选装置的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选装置 透筛概率 极差分析 图像处理
下载PDF
镇江滨江堤岸生态护坡工程设计及植被效应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付为国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96-98,102,共4页
通过对镇江滨江堤岸不同类型生态混凝土工程实施3年植被的群落调查,利用生物多样等系列指标,评价不同设计方案的植被效应。结果发现,在半球状、格状和仿石状3类生态混凝土中分别栽种虉草、三叶草、黑麦草和高羊茅4种植物,3年后,尽管黑... 通过对镇江滨江堤岸不同类型生态混凝土工程实施3年植被的群落调查,利用生物多样等系列指标,评价不同设计方案的植被效应。结果发现,在半球状、格状和仿石状3类生态混凝土中分别栽种虉草、三叶草、黑麦草和高羊茅4种植物,3年后,尽管黑麦草和高羊茅消失,但总体上植被状况良好,且以半球状生态混凝土区域内最好,其中,物种丰度为13,物种多样性指数为2.04,生物量为1023.5 g/m2,盖度为97.8%,因而群落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而未进行植被栽培的生态混凝土区域内,尽管有一些本地物种侵入,但丰度、物种多样性指数和生物量均极低,群落脆弱。因此,在镇江滨江堤岸护坡工程中,选用半球状生态混凝土并栽培和三叶草的方案最佳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护坡 生态混凝土 物种多样性 植被效应
下载PDF
农业机械风险评价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董菲菲 吕保和 毛罕平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10,共4页
针对目前农机安全事故频发的现状,对农业机械的风险评价进行了研究。根据风险评价的有关理论,阐述了农机风险评价的基本程序和评价方法,并结合WSR系统方法论,提出了基于WSR的农机风险减小策略。农业机械产品关乎农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农... 针对目前农机安全事故频发的现状,对农业机械的风险评价进行了研究。根据风险评价的有关理论,阐述了农机风险评价的基本程序和评价方法,并结合WSR系统方法论,提出了基于WSR的农机风险减小策略。农业机械产品关乎农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农机风险评价的有效开展可以保障农业机械化又快又好的发展,并且可以为农机安全监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风险评价 风险减小 WSR
下载PDF
无人机多光谱影像的小麦倒伏信息多特征融合检测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朱文静 冯展康 +4 位作者 戴世元 张平平 嵇文 王爱臣 魏新华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7-206,共10页
为探究多特征融合方法在作物倒伏领域快速精准识别中的适用性,利用无人机获取多田块冠层尺度的不同倒伏率麦田多光谱数据,对原始倒伏图像进行图像拼接、辐射校正、几何校正等预处理,并利用重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和阴影指数分别剔除土壤... 为探究多特征融合方法在作物倒伏领域快速精准识别中的适用性,利用无人机获取多田块冠层尺度的不同倒伏率麦田多光谱数据,对原始倒伏图像进行图像拼接、辐射校正、几何校正等预处理,并利用重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和阴影指数分别剔除土壤和阴影背景,提取小麦倒伏DSM模型和植被指数分别与多光谱图像进行多特征图像主成分变换融合,筛选差异性较大的纹理特征,采用支持向量机(SVM)、人工神经网络(ANN)和最大似然法(MLC)监督分类模型对多光谱和DSM融合图像、多光谱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融合图像、多光谱图像和纹理特征图像进行监督分类,并采用总体精度(OA)、 Kappa系数和提取误差综合评价各监督模型的分类性能和倒伏提取精度。分类结果表明:各监督分类方法在不同倒伏区域提取结果建模效果趋势一致,SVM和ANN整体提取精度高于MLC,在高倒伏区域,多光谱与NDVI融合图像的SVM监督模型(OA:92.63%, Kappa系数:0.85,提取误差:1.11%)提取效果最好;在中倒伏区域,多光谱与DSM融合图像的SVM监督模型(OA:90.35%, Kappa系数:0.79,提取误差:9.34%)提取效果最好;在低倒伏区域,均值纹理特征图像的ANN监督模型(OA:91.05%, Kappa系数:0.82,提取误差:8.20%)提取结果较好。本研究将DSM模型、植被指数、纹理特征与多光谱图像进行融合对比,并对多特征融合方法能否高精度有效提取小麦倒伏信息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无人机多光谱遥感结合特征融合技术能有效提取小麦倒伏面积,提取效果优于单特征小麦倒伏图像。本研究结果可为助力小麦倒伏灾情调查数据的精确获取方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遥感 图像处理 多光谱 特征融合 倒伏 小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