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11篇文章
< 1 2 19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气与电子信息类涉农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江苏大学为例
1
作者 李浩然 《江苏科技信息》 2023年第36期15-18,共4页
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回信精神,推动复合型农业人才培养,是涉农院校的重要使命。文章立足“新农科”人才培养需求,以江苏大学为例,对电气与电子信息涉农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调查与反思,指出了存在... 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回信精神,推动复合型农业人才培养,是涉农院校的重要使命。文章立足“新农科”人才培养需求,以江苏大学为例,对电气与电子信息涉农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调查与反思,指出了存在的问题。研究认为,电气与电子信息类涉农人才培养模式革新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眼:构建多维立体且有机的课程体系,推动电气与电子信息类与农科融合互动;构建“基础课程整合”及“学科竞赛助理”联动教学模式,推动教学层面的学科互融与实践“浸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与电子信息 涉农人才 培养模式 课程 教学
下载PDF
高等工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以江苏大学流体机械专业为例 被引量:8
2
作者 袁寿其 王谦 +2 位作者 杨敏官 陈汇龙 施爱平 《高校教育管理》 2009年第3期80-83,共4页
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高校21世纪面临的重要使命。由此,应依据以"4C"能力为核心的一流人才培养理念和流体机械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改革思路,并在实践中注重构建课程新体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教材体系,创建立体化的工程实践... 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高校21世纪面临的重要使命。由此,应依据以"4C"能力为核心的一流人才培养理念和流体机械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改革思路,并在实践中注重构建课程新体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教材体系,创建立体化的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并在实践基础上完善一流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机械 人才培养 工程人才
下载PDF
工程专业培养创新人才的几点举措——以江苏大学电子工程专业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孙玉坤 成立 王振宇 《高校教育管理》 2009年第3期87-89,共3页
为了适应21世纪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满足地方对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需求,工科类院校应把办学目标定位在工程创新型人才的培育上,客观分析扩招后制约地方高校发展的因素;用"育人为本"的理念指导主要技术基础课程的教改;提高各门... 为了适应21世纪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满足地方对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需求,工科类院校应把办学目标定位在工程创新型人才的培育上,客观分析扩招后制约地方高校发展的因素;用"育人为本"的理念指导主要技术基础课程的教改;提高各门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多渠道、多样化地培育学生的实践创新素质和动手能力;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与兄弟院校交流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高校 工程创新人才 课程建设 教学改革
下载PDF
高校知农爱农人才培养的价值分析和策略研究——以江苏大学为例
4
作者 王媛媛 徐婕靓 《科研成果与传播》 2024年第5期220-223,共4页
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的现代化,推进农业科技的发展,为乡村振兴赋能蓄势,全国涉农高校当仁不让。青年强则中国强,农业强必先强人才培养,高校肩负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是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农业强国战略实施的重要参与主体... 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的现代化,推进农业科技的发展,为乡村振兴赋能蓄势,全国涉农高校当仁不让。青年强则中国强,农业强必先强人才培养,高校肩负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是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农业强国战略实施的重要参与主体,对学生进行爱农思想的引领和助农能力的培养十分关键。本文对高校涉农人才培养的意义、现状、困境展开了分析,并从思政引领、实践磨炼、制度保障三个层面提出了育人策略,以期为新时代涉农高校教育改革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农爱农 农业强国 涉农高校 乡村振兴
下载PDF
电气类专业“复杂工程问题”的理解与实践 被引量:11
5
作者 黄永红 蔡晓磊 +2 位作者 刘国海 朱熀秋 王东宏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18年第6期15-18,22,共5页
本文分析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中关于"复杂工程问题"的特征和属性,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设计了具有"复杂工程问题"特征的综合训练项目,提出了合理的能力评价方法。通过"双电机变频调速模拟双泵远程... 本文分析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中关于"复杂工程问题"的特征和属性,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设计了具有"复杂工程问题"特征的综合训练项目,提出了合理的能力评价方法。通过"双电机变频调速模拟双泵远程恒压供水系统设计"项目的综合训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实践表明,该项目设置合理,实施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工程问题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综合训练
下载PDF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被引量:66
6
作者 杨泽斌 孙玉坤 谭伦农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07年第1期69-71,共3页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关键环节。目前,我国高等学校的实践教学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在分析现行实践教学存在主要问题及其原因的基础上,结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特点,建立实践教学保障体系,加强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关键环节。目前,我国高等学校的实践教学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在分析现行实践教学存在主要问题及其原因的基础上,结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特点,建立实践教学保障体系,加强实践教学计划与教材建设,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实践教学改革对促进高校教学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实践教学 实践能力 创新能力 综合能力
下载PDF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电气类专业课程体系 被引量:20
7
作者 王博 黄永红 孙宇新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19年第6期49-53,共5页
课程体系优化改革是工程教育认证中的重要一环,是实现毕业要求的基本单元,也是促进毕业要求达成、建立持续改进机制的有效办法。以江苏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通过明确培养目标、解析毕业要求,从专业课程设置、工程实践与毕业... 课程体系优化改革是工程教育认证中的重要一环,是实现毕业要求的基本单元,也是促进毕业要求达成、建立持续改进机制的有效办法。以江苏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通过明确培养目标、解析毕业要求,从专业课程设置、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课程体系改革探索,旨在课程能够有效支撑覆盖通用标准的本专业毕业要求及其分解指标,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以及提升就业和竞争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认证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课程体系
下载PDF
多途径提高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质量 被引量:3
8
作者 杨泽斌 李天博 +1 位作者 朱熀秋 孙宇新 《大学教育》 2012年第7期108-108,114,共2页
基于江苏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国家特色专业的建设,提出了专业建设的培养模式与总体目标,研究多途径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教学质量 特色专业 教学方式
下载PDF
“电气工程工具软件”课程的改革 被引量:3
9
作者 吉敬华 赵文祥 +2 位作者 刘贤兴 嵇小辅 贾好来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13年第1期38-39,41,共3页
本文结合电机类课程群建设的教学实践情况,介绍了"电气工程工具软件"课程教学改革情况,并对提升课程教学效果所起到的积极作用进行了趋势分析。师生的反馈以及教学实践中收到的良好效果表明,"电气工程工具软件"是... 本文结合电机类课程群建设的教学实践情况,介绍了"电气工程工具软件"课程教学改革情况,并对提升课程教学效果所起到的积极作用进行了趋势分析。师生的反馈以及教学实践中收到的良好效果表明,"电气工程工具软件"是辅助电机类课程群建设的一种新形式,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对学生学习兴趣和科研能力的培养起到积极作用,值得进一步完善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工程工具软件 电机 仿真
下载PDF
电气工程学科实践基地建设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
10
作者 嵇小辅 杨泽斌 孙晓东 《教育教学论坛》 2012年第23期44-45,共2页
学科基地是科技创新的载体,是学科建设的基础。江苏大学在电气工程学科建设方面以电气工程人才的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开拓创新意识为主线,在"硬件建设、队伍建设、产学研合作"三个方面开展电气工... 学科基地是科技创新的载体,是学科建设的基础。江苏大学在电气工程学科建设方面以电气工程人才的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开拓创新意识为主线,在"硬件建设、队伍建设、产学研合作"三个方面开展电气工程学科实践基地建设改革与实践,为适应江苏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所需的人才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工程学科 实践基地 探索 实践
下载PDF
电气信息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体系改革 被引量:5
11
作者 赵德安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09年第1期13-14,共2页
我院结合自动化、电气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及生物医学工程等电气信息类专业的建设,围绕课程知识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实践教学体系等诸方面进行研究和改革,建立起了电气信息类专业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全过程立体化培养体... 我院结合自动化、电气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及生物医学工程等电气信息类专业的建设,围绕课程知识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实践教学体系等诸方面进行研究和改革,建立起了电气信息类专业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全过程立体化培养体系。经过数年的教学实践,全面完成了研究工作任务,并收到了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 实践教学
下载PDF
无人农场中水稻生长环境信息感知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超 盛洪利 于雯 《北方水稻》 CAS 2024年第3期76-78,共3页
基于无人农场的水稻生长环境信息感知技术,是一种能够利用高质量传感器和状态交互技术,准确调控土壤温度、湿度及其他状态值,来有效监测水稻生长环境、提升水稻生产效率、质量的优秀技术,在国内外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眼下这类技术的... 基于无人农场的水稻生长环境信息感知技术,是一种能够利用高质量传感器和状态交互技术,准确调控土壤温度、湿度及其他状态值,来有效监测水稻生长环境、提升水稻生产效率、质量的优秀技术,在国内外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眼下这类技术的应用虽然可有效优化水稻的生长条件,但现有技术仍然在精度、成本以及系统集成这三方面存在不足,需要持续对技术精度、能耗体系、系统集成进行优化升级,以此来进一步提高无人农场中水稻生长环境信息感知技术的整体水平,确保无人水稻种植技术可更符合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农场 水稻 水稻生长环境 环境感知 环境信息感知
下载PDF
电气工程“卓越工程师”工程能力培养探索与实践
13
作者 杨泽斌 朱熀秋 +1 位作者 孙宇新 黄永红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6年第21期77-77,共1页
培养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现代电气工程师”是电气工程领域创新人才培养的趋势。结合江苏大学国家特色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卓越计划”,从课程体系、工程实践平台、校企联合培养机制、工程教育师资队伍和教学实训... 培养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现代电气工程师”是电气工程领域创新人才培养的趋势。结合江苏大学国家特色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卓越计划”,从课程体系、工程实践平台、校企联合培养机制、工程教育师资队伍和教学实训条件五个方面开展探索与实践,促进“卓越工程师”工程能力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 电气工程 工程能力 创新
下载PDF
基于电气卓越工程师背景下的实践教学探索
14
作者 孙宇新 朱熀秋 +1 位作者 杨泽斌 黄永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16年第3期00195-00195,共1页
实践环节是落实“卓越计划”培养卓越工程师的关键,江苏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以教育部“卓越计划”为契机,以卓越工程师培养为背景,围绕“宽口径、强基础、重实践、重能力、重创新”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从综合实践教学改革,实践... 实践环节是落实“卓越计划”培养卓越工程师的关键,江苏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以教育部“卓越计划”为契机,以卓越工程师培养为背景,围绕“宽口径、强基础、重实践、重能力、重创新”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从综合实践教学改革,实践教学新体系、新思维、新模式和实践教学运行机制以及团队建设开展探索与实践,促进“卓越工程师”工程能力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实践教学 工程能力
下载PDF
独立学院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方式改革与探索
15
作者 朱孝勇 李正明 汪洋 《科技信息》 2012年第32期439-440,共2页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与发展,独立学院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根据目前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现状,以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为例,对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等改革进行了...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与发展,独立学院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根据目前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现状,以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为例,对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等改革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学院 电子信息 人才培养 改革
下载PDF
高校电气电子类专业基础课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实践——以模电和数电课程为例
16
作者 王振宇 朱孝勇 李长杰 《教育与装备研究》 2023年第4期29-35,共7页
高校工科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学生专业启蒙课程,对于学生专业知识结构的构建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其教学模式需要顺应互联网和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新形势,将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入传统教育教学过程,遵循认知学习的客观规律,提高学生培养... 高校工科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学生专业启蒙课程,对于学生专业知识结构的构建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其教学模式需要顺应互联网和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新形势,将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入传统教育教学过程,遵循认知学习的客观规律,提高学生培养的效能和质量。该文以电气信息类、机电类等专业的基础课模拟电子技术(简称模电)和数字电子技术(简称数电)课程信息化建设为例,介绍了从课程数字资源建设,到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个性化教学、共享化教学、合作学习、过程性评价等多个维度的教学创新和实践,以信息化改革教学模式为视角,探求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提高课程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 模拟和数字电子技术教学 教学模式创新
下载PDF
“电机学”课程中的工程伦理教育探索与实践
17
作者 黄永红 贾好来 +2 位作者 朱孝勇 潘伟 张新华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24年第4期62-67,共6页
以“电机学”课程教学为例,首先讨论了开展工程伦理教育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可行性;其次,探讨了工程伦理教育的主要目标和内容,包括如何从哲学的维度看“电机学”课程、节能环保思维培养、创新思维培养、国际化视野培养及工程美感培养等... 以“电机学”课程教学为例,首先讨论了开展工程伦理教育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可行性;其次,探讨了工程伦理教育的主要目标和内容,包括如何从哲学的维度看“电机学”课程、节能环保思维培养、创新思维培养、国际化视野培养及工程美感培养等内容;第三,探讨了专业课程中工程伦理教育效果评估方法,以及专业教师如何提升工程伦理教育水平等内容,为电机类课程开展工程伦理教育做了有益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机学 工程 工程伦理
下载PDF
基于改进DGCNN的树木点云分割方法
18
作者 刘超 卜鑫荣 +3 位作者 刘慧 杨官学 沈跃 徐婕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0-248,共9页
[目的]通过目标分割为果园喷雾机提供树木的表征信息,使喷雾机能够实现精准喷雾。在分割过程中,对苗圃中的树冠、树干等不同部位进行分割,可以帮助喷雾机对喷雾部分对靶,在果园或苗圃景观中实现自动导航以及精准喷药等操作。与图片相比... [目的]通过目标分割为果园喷雾机提供树木的表征信息,使喷雾机能够实现精准喷雾。在分割过程中,对苗圃中的树冠、树干等不同部位进行分割,可以帮助喷雾机对喷雾部分对靶,在果园或苗圃景观中实现自动导航以及精准喷药等操作。与图片相比,点云能够更好地表征树木的三维结构并且受照明条件影响小,因此针对点云树木设计分割算法更适合应用在果园、苗圃等室外环境作业的农业机械。[方法]本文基于DGCNN提出了一种分割精度准确、参数量小的树木点云分割网络——TSNet,它可以很容易被部署在果园喷雾机上。该网络主要具有以下特点:1)该网络是基于DGCNN改进的,可以更好实现点云分割任务;2)网络引入了连续递归门控卷积模块(g^(n)Conv),可以提高树木分割的准确率;3)为避免全局信息损失并增加信息传递效率,我们设计了权重通道用于特征传递。[结果]TSNet分割树木的mIoU达到90.08%,模型大小为0.72 M,优于PointNet、PointNet++、DGCNN、CurveNet、PointMLP和D-PointNet++等常用的点云分割算法。[结论]TSNet能够为苗圃树木检测识别和农业机器人作业提供更准确的感知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云 树木分割 深度学习 精准喷雾 果园喷雾机
下载PDF
CMOS低噪声高响应度太赫兹探测器线阵电路设计
19
作者 徐雷钧 马宇杰 +2 位作者 黄磊 白雪 陈建锋 《半导体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6-303,共8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电压响应度和探测成像速度,降低噪声等效功率,基于0.18μm CMOS工艺设计了一种低噪声高响应度太赫兹探测器线阵电路,提出了一种由自混频功率探测电路、电压缓冲级、运算放大器组成的1×4太赫兹阵列结构。通过源极差... 为了进一步提高电压响应度和探测成像速度,降低噪声等效功率,基于0.18μm CMOS工艺设计了一种低噪声高响应度太赫兹探测器线阵电路,提出了一种由自混频功率探测电路、电压缓冲级、运算放大器组成的1×4太赫兹阵列结构。通过源极差分驱动的自混频功率探测电路将辐射信号耦合至场效应管的栅极和源极,实现高响应度。通过电压缓冲级降低总体噪声,通过运算放大器有效放大探测信号。探测器线阵电路面积为0.8 mm^(2)。测试结果表明,当偏置电压为0.5 V时,该探测系统对0.37 THz辐射信号的电压响应度最大可达441 kV/W,对应的最小噪声等效功率为48 pW/Hz^(1/2)。相比单像素探测器,该探测器阵列可有效提升探测成像速度;相比传统的探测器阵列,该探测器阵列具有更优的性能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 太赫兹 探测器 高响应度 低噪声
原文传递
永磁轮毂电机最优磁链矢量无权重价值函数模型预测转矩控制
20
作者 朱孝勇 乙峰 +3 位作者 张超 杜怿 徐磊 张丽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36-747,I0028,共13页
永磁轮毂电机的外转子通常与轮辋轮胎直接相联结,相比内转子永磁驱动电机,转动惯量较大,其速度响应明显滞后负载变化。因此,复杂运行工况下,永磁轮毂电机驱动系统转速不稳定,电动车辆行走路径易出现偏移。为解决轮毂驱动下电动车辆的这... 永磁轮毂电机的外转子通常与轮辋轮胎直接相联结,相比内转子永磁驱动电机,转动惯量较大,其速度响应明显滞后负载变化。因此,复杂运行工况下,永磁轮毂电机驱动系统转速不稳定,电动车辆行走路径易出现偏移。为解决轮毂驱动下电动车辆的这一固有技术难题,提出一种磁链为唯一约束条件的无权重价值函数模型预测转矩控制(model predictive torque control,MPTC)策略,可实现复杂多变动态工况下电动车辆稳定运行的工作需求。所提价值函数将转矩、定子磁链幅值约束统一为定子磁链矢量的优化,消除了权重系数的整定,提高了复杂运行工况下轮毂电机的反应速度。同时,引入有效电压矢量与零电压矢量切换瞬间的定子磁链,以此为评估依据选择最优电压矢量,可降低转矩与定子磁链脉动,从而提高轮毂电机转速控制精度。实验验证了控制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轮毂电机 模型预测转矩控制 最优占空比 无权重系数 快速响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9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