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先天性感染人巨细胞病毒小鼠肝脏损伤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6
1
作者 郑意 顾绍庆 +3 位作者 李继安 叶亮英 张晓鸣 朱广丽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1年第2期135-138,F0003,共5页
目的:建立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先天性感染肝脏损伤的小鼠模型,为研究HC-MV感染性疾病及抗HCMV药物的筛选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取健康纯系清洁级10周龄Balb/c鼠24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3组,每组4对。A、B两组为感染组... 目的:建立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先天性感染肝脏损伤的小鼠模型,为研究HC-MV感染性疾病及抗HCMV药物的筛选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取健康纯系清洁级10周龄Balb/c鼠24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3组,每组4对。A、B两组为感染组,将6.0 logTCID50HCMV-AD169病毒悬液按1.0 ml/只接种至小鼠腹腔后雌雄交配。另一组为空白对照组,雌雄小鼠腹腔注射DMEM1.0 ml/只后交配。各组所生新生鼠分别于产后1和10天处死,取肝脏进行病毒分离、病理学检查和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A、B两组新生鼠肝组织匀浆上清液中分离出HCMV;病理学证实肝组织有炎性改变,肝细胞浊肿、空泡变性,细胞内有特异性HCMV包涵体,部分肝细胞呈坏死表现;HCMV DNA载量分别为7.849 3×107拷贝数/50 mg、5.908 1×107拷贝数/50 mg,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所生鼠肝组织各项检测未见变化。结论:HCMV可以通过胎盘造成新生鼠的先天性感染,导致肝脏损伤,生后1天和10天的新生鼠感染的病毒载量无明显变化。该模型的建立为人类先天性HCMV感染致肝脏损伤的病理过程以及对先天性感染的干预、诊断和抗病毒药物的筛选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巨细胞病毒 先天性感染 肝脏 新生鼠模型
下载PDF
抗β_2GPI/β_2GPI复合物激活THP-1细胞表达炎性相关因子 被引量:5
2
作者 王海波 周红 +4 位作者 解鸿翔 王婷 穆原 陈东东 夏龙飞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47-350,共4页
目的探讨抗β2糖蛋白I(抗β2GPI)自身抗体与β2糖蛋白I(β2GPI)复合物刺激单核细胞株THP-1表达炎性因子IL-6、IL-8、TNF-α及可能机制。方法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抗β2GPI/β2GPI复合物刺激THP-1细胞不同时间(0.5、1、1.5、2、6 h)后IL-6... 目的探讨抗β2糖蛋白I(抗β2GPI)自身抗体与β2糖蛋白I(β2GPI)复合物刺激单核细胞株THP-1表达炎性因子IL-6、IL-8、TNF-α及可能机制。方法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抗β2GPI/β2GPI复合物刺激THP-1细胞不同时间(0.5、1、1.5、2、6 h)后IL-6、IL-8、TNF-αmRNA表达,用免疫荧光染色法及western blot观察THP-1细胞表达IL-6、IL-8、TNF-α蛋白的情况。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观察Toll样受体4(TLR4)途径抑制物(TAK-242)干预抗β2GPI/β2GPI复合物对THP-1细胞的刺激作用。结果抗β2GPI/β2GPI复合物(100μg/mL)刺激THP-1细胞不同时间,可使细胞表达IL-6、IL-8及TNF-αmRNA水平逐渐上升,于刺激2 h时IL-6、IL-8及TNF-α达到峰值(P<0.01),免疫荧光染色及western blot证实细胞表达IL-6、IL-8及TNF-α蛋白水平也明显增加。TAK-242(5μmol/L)可显著抑制抗β2GPI/β2GPI复合物诱导的细胞IL-6、IL-8及TNF-α表达。结论抗β2GPI/β2GPI复合物通过TLR4途径,激活THP-1细胞表达炎性细胞因子IL-6、IL-8及TNF-α,参与抗磷脂综合征的病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磷脂综合征 抗β2GPI/β2GPI复合物 TOLL样受体4 炎性因子 THP-1细胞
下载PDF
支原体肺炎患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蛋白A基因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许明峰 冯罗华 +1 位作者 潘乐英 吴晔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2362-2364,共3页
目的探讨支原体肺炎(MP)患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蛋白A(SP-A)的基因多态性。方法选择2011年1—12月在我院住院的MP患儿100例为病例组,同期在我院住院的非MP患儿100例为对照组。采用基因测序技术检测SP-A基因rs1059054、rs1136452及rs113645... 目的探讨支原体肺炎(MP)患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蛋白A(SP-A)的基因多态性。方法选择2011年1—12月在我院住院的MP患儿100例为病例组,同期在我院住院的非MP患儿100例为对照组。采用基因测序技术检测SP-A基因rs1059054、rs1136452及rs1136454位点的多态性。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rs1059054位点CC、CT、TT基因型分布及C、T等位基因分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s1136452位点CC、CG、GG基因型分布及C、G等位基因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s1136454位点AA、AG、GG基因型分布及A、G等位基因分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P-A基因rs1059054、rs1136454位点的多态性与MP的发病有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支原体 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 多态性 单核苷酸
下载PDF
更昔洛韦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3
4
作者 顾绍庆 郑意 +2 位作者 陈慧娟 李继安 叶亮英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0年第6期500-506,共7页
目的:评价更昔洛韦(ganciclovir,GCV)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的疗效。方法:制定原始文献的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及检索策略,检索Medline、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字化期刊及重庆维普信息数据库,同时辅以手工检索会议资料和学位论文。... 目的:评价更昔洛韦(ganciclovir,GCV)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的疗效。方法:制定原始文献的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及检索策略,检索Medline、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字化期刊及重庆维普信息数据库,同时辅以手工检索会议资料和学位论文。收集GCV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对符合入选标准的研究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4项研究,包括62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GCV治疗组能够降低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转氨酶(ALT),缩短TBIL、ALT复常时间;巨细胞病毒抗体(CMV-IgM)及巨细胞病毒脱氧核糖核酸(CMV-DNA)转阴率优于对照组;GCV治疗组较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增高,主要表现为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胃肠道反应、皮疹和肝功能异常,一般未造成严重后果。结论:对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GCV在改善肝功能,感染指标转阴方面优于对照组,安全性可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昔洛韦 巨细胞病毒 肝炎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下载PDF
TLR8在小鼠DC2.4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朱广丽 顾绍庆 +3 位作者 张芸 王胜军 许化溪 邵启祥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853-856,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CL075和Poly(dT)后,TLR8及其相关细胞因子IL-12、IL-10在小鼠DC2.4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常规培养DC2.4细胞,光学显微镜观察未刺激组、Poly(dT)刺激组、CL075和Poly(dT)共同刺激组细胞的形态变化;Real-timePCR测定TLR8、IL... 目的探讨应用CL075和Poly(dT)后,TLR8及其相关细胞因子IL-12、IL-10在小鼠DC2.4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常规培养DC2.4细胞,光学显微镜观察未刺激组、Poly(dT)刺激组、CL075和Poly(dT)共同刺激组细胞的形态变化;Real-timePCR测定TLR8、IL-12、IL-10的mRNA表达;ELISA测定IL-12、IL-10的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测定TLR8的蛋白表达。结果未刺激及Poly(dT)刺激组细胞较幼稚,树突较短且少。CL075和Poly(dT)刺激组细胞活化,树突增多且伸长;Poly(dT)刺激组DC2.4细胞中TLR8、IL-12、IL-10的mRNA及蛋白表达量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CL075和Poly(dT)刺激组DC2.4细胞中TLR8、IL-12的mRNA及蛋白表达量较阴性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或P<0.01),而IL-10的mRNA及蛋白表达量则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应用CL075和Poly(dT)后,TLR8、IL-12在小鼠DC2.4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而IL-10的表达水平则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LR8 DC2.4细胞 CL075 Poly(dT)
原文传递
水飞蓟素对急性肺损伤小鼠肺组织IL-1β、IL-6、趋化因子fractalkine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张晓鸣 顾绍庆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083-1086,共4页
目的:探讨水飞蓟素(silymarin,SIL)对急性肺损伤小鼠肺组织中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趋化因子fractalkine表达的影响与意义。方法:利用内毒素(lipopolysaccharide,LPS)气管内滴入制备小鼠急性肺损伤的模型;设立SIL治疗... 目的:探讨水飞蓟素(silymarin,SIL)对急性肺损伤小鼠肺组织中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趋化因子fractalkine表达的影响与意义。方法:利用内毒素(lipopolysaccharide,LPS)气管内滴入制备小鼠急性肺损伤的模型;设立SIL治疗组(S组)、LPS组(L组)、生理盐水对照组(N组),S组在气管内滴入LPS前6、4、2 h以200 mg/kg水飞蓟素灌胃,分别在LPS处理后6、12、24 h取肺组织匀浆,用ELISA法分别测定各组IL-1β、IL-6、fractalkine蛋白水平。结果:在各时间点,S组肺组织中IL-1β、IL-6、fractalkine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L组。结论:SIL能有效抑制小鼠急性肺损伤时肺组织中IL-1β、IL-6、趋化因子fractalkine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飞蓟素 急性肺损伤 白介素-1Β 白介素-6 FRACTALKINE
原文传递
B系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儿外周血中CD4^+、CD8^+、CD19^+细胞的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顾绍庆 曹巧云 +2 位作者 张希云 彭惠兰 孔向蓉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2年第1期35-36,共2页
目的 :分析诱导疗程前、疗程中及缓解期三个时期内B系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儿外周血中CD4+ 、CD8+ 、CD19+ 细胞阳性率的变化情况及比例关系。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 (FCM)分析。结果 :在B系急淋未经治疗的情况下 ,CD19+ 细胞的阳性率... 目的 :分析诱导疗程前、疗程中及缓解期三个时期内B系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儿外周血中CD4+ 、CD8+ 、CD19+ 细胞阳性率的变化情况及比例关系。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 (FCM)分析。结果 :在B系急淋未经治疗的情况下 ,CD19+ 细胞的阳性率显著升高 ,CD4+ 、CD8+ 细胞的阳性率比例显著降低 ,且CD4+ /CD8+ 比例倒置。在诱导疗程后期 ,CD19+ 细胞阳性率下降 ,CD4+ 、CD8+细胞阳性率比例相对升高 ,但CD4+ /CD8+ 比例仍然倒置。在缓解期 ,CD19+ 细胞阳性率下降 ,CD4+ 、CD8+ 细胞阳性率比例升高 ,CD4+ /CD8+ 比例升高至正常水平。结论 :在B系急淋患儿未经治疗时 ,肿瘤负荷较重 ,CD4+ 、CD8+ 细胞DNA增殖受到抑制 ,细胞免疫水平低下。在诱导疗程后期 ,肿瘤负荷下降 ,细胞免疫水平仍然低下。在缓解期 ,细胞免疫水平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诊断 治疗 B系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外周血 CD4^+ CD8^+ CD19^+
下载PDF
早期干预对新生儿窒息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康裕斌 孙国俊 李青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4年第30期220-220,222,共2页
关键词 早期干预 新生儿 窒息
下载PDF
转氨酶检测在婴幼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9
作者 潘乐英 许明峰 黄伟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11期103-105,共3页
目的探讨转氨酶[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检测在婴幼儿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58例RSV毛细支气管炎、197例非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进行ALT与AST检测,比较2组患儿转氨酶水平对疾病严重... 目的探讨转氨酶[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检测在婴幼儿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58例RSV毛细支气管炎、197例非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进行ALT与AST检测,比较2组患儿转氨酶水平对疾病严重程度的影响。结果RSV组与非RSV组ALT、AST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但RSV组转氨酶升高患儿例数显著多于非RSV组(P<0.05)。RSV组中转氨酶升高的患儿使用呼吸机的例数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多于、长于转氨酶正常的RSV患儿(P<0.05)。结论转氨酶的升高与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疾病的严重程度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氨酶 呼吸道合胞病毒 毛细支气管炎 婴幼儿
下载PDF
新生儿窒息患儿血小板参数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素兰 戴江 康裕斌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5年第2期158-158,160,共2页
关键词 窒息 新生儿 血小板参数
下载PDF
PDCA循环法在改进小儿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的应用 被引量:7
11
作者 江晓琛 冯玉玲 朱世华 《中外医疗》 2014年第36期73-74,共2页
目的应用PDCA护理管程序改进小儿留置针固定方法。方法选择2013年10—12月和2014年2—4月该院收治的280例患儿为观察对象,运用PDCA循环理论,对不同部位小儿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固定方法进行标准设定,按标准对护士进行留置针固定方法培训... 目的应用PDCA护理管程序改进小儿留置针固定方法。方法选择2013年10—12月和2014年2—4月该院收治的280例患儿为观察对象,运用PDCA循环理论,对不同部位小儿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固定方法进行标准设定,按标准对护士进行留置针固定方法培训,制定考核标准,逐级进行检查反馈,进行有效改进。结果运用PDCA循环理论对不同部位小儿静脉留置针进行固定方法的改进,输液外渗、输液部位皮炎、静脉炎的发生率均得到明显减少,留置时间由24.8~120.5 h(平均时间为(84.2±10.5)h),上升至36.4~176.5 h(平均时间为(99.3±15.6)h)。结论 PDCA循环理论应用于小儿静脉留置针固定的管理方法有效提高了小儿留置针的安全应用和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 小儿静脉留置针 固定 护理
下载PDF
多柔比星对乳鼠心肌细胞TLR4/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及地塞米松的干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束进 严文华 +4 位作者 王海波 康裕斌 屈焕霞 戴江 徐宝华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9年第6期480-484,共5页
目的:观察多柔比星(doxorub ic in,DOX)对乳鼠心肌细胞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核因子-κB(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探讨多柔比星在心肌损伤中的可能发病机制及地塞米松(dex-am ethasone,DXM)对... 目的:观察多柔比星(doxorub ic in,DOX)对乳鼠心肌细胞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核因子-κB(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探讨多柔比星在心肌损伤中的可能发病机制及地塞米松(dex-am ethasone,DXM)对其干预作用。方法:采用体外培养乳鼠心肌细胞,用多柔比星制备心肌细胞损伤模型。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将心肌细胞悬液换用无血清培养基继续培养未加任何药物;DOX组,在培养液中加入多柔比星1 mg/L;DXM+DOX组,在加入DOX 1 mg/L前30 m in给予地塞米松32 mg/L。作用6 h后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心肌细胞TLR4,TNF-α蛋白表达;分别作用2,6,24 h后用W estern b lot法对TLR4,NF-κB,TNF-α在心肌细胞的表达水平进行半定量分析;比色法测定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结果:DOX组心肌细胞TLR4,NF-κB,TNF-α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DXM+DOX组心肌细胞TLR4,NF-κB,TNF-α表达水平低于DOX组(P<0.01);与对照组比较,DOX组的LDH活性明显增高(P<0.01,6 h组);与DOX组比较,DXM+DOX组的LDH活性明显降低(P<0.01,6 h组);与对照组比较,DXM+DOX组的LDH活性稍高(P<0.05,6 h组)。结论:多柔比星作用于鼠心肌细胞,导致心肌细胞TLR4过度表达,激活其下游信号转导系统,表达细胞因子TNF-α,是其心肌细胞损伤的机制之一;DXM可以干预多柔比星心肌细胞TLR4及其下游信号转导NF-κB,TNF-α的过度表达,具有一定的心肌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柔比星 心肌损伤 Toll样受体4 核因子-ΚB 肿瘤坏死因子-α 地塞米松
下载PDF
人胚肺成纤维细胞感染人巨细胞病毒不同时间病毒载量的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继安 顾绍庆 +4 位作者 叶亮英 卢亚娟 郑意 张晓鸣 朱广丽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1年第5期382-384,389,共4页
目的:检测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ELF)后不同时间点HCMV DNA载量,以明确HCMV感染HELF的时效性。方法:将HCMV接种HELF细胞,收集感染后3,5,8,10,15,20,30,60,120 min时间点细胞,提取病毒DNA,以即刻早期1基因(IE-1)为靶... 目的:检测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ELF)后不同时间点HCMV DNA载量,以明确HCMV感染HELF的时效性。方法:将HCMV接种HELF细胞,收集感染后3,5,8,10,15,20,30,60,120 min时间点细胞,提取病毒DNA,以即刻早期1基因(IE-1)为靶基因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在HELF受到感染的每个时间点细胞里都能检测到HCMV DNA,比较HCMV DNA拷贝数的对数发现,3,5,8,10,15,20 min组间比较及其与30,60,120 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30,60,120 min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CMV感染HELF后3 min即可以进入细胞,随后病毒量随时间而递增,达到30 min后感染量基本达到平衡,随时间的递增感染量不再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巨细胞病毒 感染 人胚肺成纤维细胞
下载PDF
RNA干扰技术在体外抑制人巨细胞病毒基因表达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顾绍庆 赵媛 马晓蒙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4-68,共5页
目的探讨RNA干扰技术在体外抑制人巨细胞病毒(HCMV)基因表达时siRNA转染和病毒感染的先后顺序对抑制效果的影响。方法设计并化学合成靶向即刻早期(IE)基因的siRNA。应用阳离子脂质体法将siRNA导入人胚肺成纤维(HELF)细胞,并分为先转染si... 目的探讨RNA干扰技术在体外抑制人巨细胞病毒(HCMV)基因表达时siRNA转染和病毒感染的先后顺序对抑制效果的影响。方法设计并化学合成靶向即刻早期(IE)基因的siRNA。应用阳离子脂质体法将siRNA导入人胚肺成纤维(HELF)细胞,并分为先转染siRNA后感染HCMV、先感染HCMV后转染siRNA以及同时转染siRNA和感染HCMV3组,同时设置正常对照组、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转染试剂对照组。采用荧光定量PCR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方法分别检测分析各组转染的siRNA对IE基因和阳性对照基因GAPDH的抑制效果。结果阳性对照组GAPDH基因mRNA表达量较阴性对照组和转染试剂对照组有明显下降,siRNA抑制率为7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先转染si RNA后感染HCMV组、先感染HCMV后转染si RNA组、同时转染siRNA和感染HCMV组以及阳性、阴性、转染试剂对照组的IE基因m RNA表达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6.93,P=0.000)。其中先转染siRNA后感染HCMV组以及同时转染si RNA和感染HCMV组对IE基因m RNA表达的抑制效果均好于先感染HCMV后转染siR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体外,siRNA能有效抑制靶基因的表达,且先转染si RNA再感染病毒的抑制效果相对更好,提示siRNA对HCMV感染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巨细胞病毒 干扰RNA 即刻早期基因 基因表达
下载PDF
布地奈德干粉剂与福莫特罗干粉剂联合吸入治疗儿童哮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戴江 王素兰 臧华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4年第4期355-355,357,共2页
关键词 布地奈德 福莫特罗 儿童 哮喘
下载PDF
多柔比星对乳鼠心肌细胞TLR2、TLR4表达的影响
16
作者 束进 刘欣 +2 位作者 王海波 彭俊娟 朱红英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2年第5期391-393,共3页
目的:观察Toll样受体2(toll-like receptor 2,TLR2)、Toll样受体4(TLR4)在多柔比星(doxorubicin,DOX)损伤乳鼠心肌细胞中的表达,探讨多柔比星在心肌损伤中的可能发病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乳鼠心肌细胞,将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随机分为2组,... 目的:观察Toll样受体2(toll-like receptor 2,TLR2)、Toll样受体4(TLR4)在多柔比星(doxorubicin,DOX)损伤乳鼠心肌细胞中的表达,探讨多柔比星在心肌损伤中的可能发病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乳鼠心肌细胞,将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将心肌细胞悬液换用无血清培养基继续培养,未加任何药物;多柔比星组在培养液中加入多柔比星1 mg/L。作用6 h后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心肌细胞TLR2、TLR4蛋白表达;分别作用2,6 h后用蛋白质印迹法对TLR2、TLR4在心肌细胞的表达水平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多柔比星组心肌细胞TLR2、TLR4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结论:TLR2、TLR4作为模式识别受体可能介导了多柔比星心肌细胞损伤的固有免疫反应,是多柔比星心肌细胞损伤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柔比星 心肌损伤 TOLL样受体2 TOLL样受体4
下载PDF
介入治疗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18例临床分析
17
作者 束进 王海波 +4 位作者 曹巧云 张国辉 张力 汪剑飞 金云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5年第4期351-352,共2页
关键词 房间隔缺损 介入治疗 导管疗法 封堵器
下载PDF
儿童糖尿病65例临床分析
18
作者 康裕斌 杨培蓉 +1 位作者 黄晓东 沈永年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6年第6期542-543,共2页
关键词 儿童 糖尿病 诊治
下载PDF
B系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儿诱导疗程前、疗程中及缓解期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DNA增殖能力的研究
19
作者 顾绍庆 曹巧云 +2 位作者 张希云 彭惠兰 孔向蓉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2年第2期123-125,共3页
目的 :观察诱导疗程前、疗程中及缓解期 3个时期内B系急淋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DNA体外合成能力的变化情况。方法 :应用3 H TDR掺入法。结果 :在B系急淋未经治疗的情况下 ,T淋巴细胞的DNA体外合成受到抑制。在诱导疗程后期 ,T淋巴细胞的... 目的 :观察诱导疗程前、疗程中及缓解期 3个时期内B系急淋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DNA体外合成能力的变化情况。方法 :应用3 H TDR掺入法。结果 :在B系急淋未经治疗的情况下 ,T淋巴细胞的DNA体外合成受到抑制。在诱导疗程后期 ,T淋巴细胞的DNA体外合成能力仍然底下。在缓解期 ,T淋巴细胞的DNA体外合成能力明显增强 ,甚至略高于正常水平。结论 :B系急淋患儿在自然状态下T淋巴细胞转化水平显著低下 ;在诱导疗程后期 ,T淋巴细胞转化水平仍然低下 ;在治疗后缓解期T淋巴细胞转化水平恢复正常 ,甚至出现反跳现象。同时 ,我们认为无限增殖的肿瘤细胞和大剂量的化疗药物是影响患儿T细胞功能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T淋巴细胞 DNA
下载PDF
脂蛋白(a)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的变化
20
作者 王海波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2年第2期163-163,共1页
关键词 新生儿感染 脂蛋白(a) 病理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