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胆管癌患者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变化及其对治疗反应的影响
1
作者
段文飞
王世贵
+3 位作者
朱志超
陈祥
范天龙
巫俊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7-304,共8页
目的探讨胆管癌患者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变化及其对不同治疗反应的影响,分析肠道微生物群与治疗方式、治疗效果和生存结局之间的关联,以及肠道微生物在胆管癌患者治疗中的潜在作用。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单中心临床研究,共纳入45名确诊为胆...
目的探讨胆管癌患者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变化及其对不同治疗反应的影响,分析肠道微生物群与治疗方式、治疗效果和生存结局之间的关联,以及肠道微生物在胆管癌患者治疗中的潜在作用。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单中心临床研究,共纳入45名确诊为胆管癌的患者,分为手术组、化疗组和免疫治疗组。患者的粪便样本分别在治疗前(基线)、治疗中期和治疗结束时采集,并通过16S rRNA基因测序分析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微生物多样性分析包括α多样性(Shannon指数和Chao1指数)和β多样性(基于Bray-Curtis距离的主坐标分析)。此外,结合临床治疗反应,将患者分为完全缓解组(CR)、部分缓解组(PR)、病情稳定组(SD)和疾病进展组(PD),并评估其与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及临床生物标志物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及Spearman相关性分析进行统计学评估。结果免疫治疗组患者的肠道微生物α多样性(Shannon指数和Chao1指数)在治疗中期和治疗结束时显著增加(Shannon指数P=0.045,Chao1指数P=0.038),而手术组和化疗组未见显著变化(P>0.05)。β多样性分析显示,免疫治疗组的微生物群组成在治疗过程中显著变化,治疗结束时与手术组和化疗组存在显著差异(P=0.017)。CR组和PR组患者的α多样性显著高于SD组和PD组(P<0.05),特别是在免疫治疗组中,Faecalibacterium和Akkermansia属的丰度显著增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高α多样性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12.8个月)和总生存期(OS=19.2个月)均显著长于低多样性组(PFS=8.3个月,OS=12.4个月)(log-rank检验,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Faecalibacterium属与CRP和IL-6等炎症标志物呈显著负相关(P<0.001),而Escherichia/Shigella属与这些标志物呈正相关(P<0.01)。结论肠道微生物多样性与胆管癌患者的治疗反应和生存结局密切相关。免疫治疗显著增加了患者的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和特定菌属的丰度,这些变化与良好的治疗反应和延长的生存期相关。Faecalibacterium和Akkermansia等关键菌属的丰度增加可能通过调节炎症和免疫反应改善患者预后,提示肠道微生物多样性是胆管癌患者治疗反应和预后的潜在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微生物多样性
胆管癌
免疫治疗
治疗反应
生存预后
原文传递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联合经皮肝胆管引流术在治疗高龄患者胆总管结石引起胆管炎的临床研究
2
作者
孙明飞
刘亚龙
+1 位作者
李静
段文飞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24年第12期2825-2828,共4页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联合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治疗高龄胆总管结石致胆管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观察对象为高龄胆总管结石致胆管炎患者, 共60例, 收治时间为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间。通过随机数字表法进行...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联合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治疗高龄胆总管结石致胆管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观察对象为高龄胆总管结石致胆管炎患者, 共60例, 收治时间为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间。通过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 对照组30例患者接受PTCD治疗, 观察组30例患者PTCD联合ERC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肝胆生化指标、炎症指标水平变化, 同时比较两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结果术后观察组消化系统疾病生存质量指数量表(GLQI)总分高于对照组[(127.03±6.52)分比(105.81±5.46)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667, P<0.05);术后观察组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均低于对照组[(34.98±3.75) μmol/L、(24.69±3.81) μmol/L、(64.79±5.86) U/L、(61.09±4.36) U/L比(58.42±7.62) μmol/L、(37.12±4.54) μmol/L、(77.13±9.32) U/L、(90.12±7.71) U/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117、11.487、6.139、17.952, P<0.05);观察组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低于对照组[(13.08±1.09)×109/L、(1.49±0.38) mg/L、(29.54±2.71) μg/L比(15.73±1.16)×109/L、(2.08±0.51) mg/L、(36.48±3.38) μg/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119、5.081、8.774, P<0.05);观察组腹痛缓解时间、发热缓解时间以及黄疸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4.43±0.52)、(1.99±0.32)、(2.43±0.46) d比(5.89±0.97)、(2.87±0.46)、(3.15±0.61) 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66、8.602、5.162, P<0.05)。结论高龄患者胆总管结石致胆管炎应用ERCP联合PTCD治疗的效果可观, 具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经皮肝胆管引流术
高龄患者
胆总管结石
胆管炎
原文传递
题名
胆管癌患者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变化及其对治疗反应的影响
1
作者
段文飞
王世贵
朱志超
陈祥
范天龙
巫俊
机构
江苏
大学
附属
句
容
医院
外科
教研室
江苏大学附属句容医院普通外科
出处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7-304,共8页
基金
镇江市科学技术局项目(No.FZ2024026)。
文摘
目的探讨胆管癌患者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变化及其对不同治疗反应的影响,分析肠道微生物群与治疗方式、治疗效果和生存结局之间的关联,以及肠道微生物在胆管癌患者治疗中的潜在作用。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单中心临床研究,共纳入45名确诊为胆管癌的患者,分为手术组、化疗组和免疫治疗组。患者的粪便样本分别在治疗前(基线)、治疗中期和治疗结束时采集,并通过16S rRNA基因测序分析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微生物多样性分析包括α多样性(Shannon指数和Chao1指数)和β多样性(基于Bray-Curtis距离的主坐标分析)。此外,结合临床治疗反应,将患者分为完全缓解组(CR)、部分缓解组(PR)、病情稳定组(SD)和疾病进展组(PD),并评估其与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及临床生物标志物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及Spearman相关性分析进行统计学评估。结果免疫治疗组患者的肠道微生物α多样性(Shannon指数和Chao1指数)在治疗中期和治疗结束时显著增加(Shannon指数P=0.045,Chao1指数P=0.038),而手术组和化疗组未见显著变化(P>0.05)。β多样性分析显示,免疫治疗组的微生物群组成在治疗过程中显著变化,治疗结束时与手术组和化疗组存在显著差异(P=0.017)。CR组和PR组患者的α多样性显著高于SD组和PD组(P<0.05),特别是在免疫治疗组中,Faecalibacterium和Akkermansia属的丰度显著增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高α多样性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12.8个月)和总生存期(OS=19.2个月)均显著长于低多样性组(PFS=8.3个月,OS=12.4个月)(log-rank检验,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Faecalibacterium属与CRP和IL-6等炎症标志物呈显著负相关(P<0.001),而Escherichia/Shigella属与这些标志物呈正相关(P<0.01)。结论肠道微生物多样性与胆管癌患者的治疗反应和生存结局密切相关。免疫治疗显著增加了患者的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和特定菌属的丰度,这些变化与良好的治疗反应和延长的生存期相关。Faecalibacterium和Akkermansia等关键菌属的丰度增加可能通过调节炎症和免疫反应改善患者预后,提示肠道微生物多样性是胆管癌患者治疗反应和预后的潜在预测因子。
关键词
肠道微生物多样性
胆管癌
免疫治疗
治疗反应
生存预后
Keywords
Intestinal microbial diversity
cholangiocarcinoma
immunotherapy
treatment response
survival prognosis
分类号
R73 [医药卫生—肿瘤]
原文传递
题名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联合经皮肝胆管引流术在治疗高龄患者胆总管结石引起胆管炎的临床研究
2
作者
孙明飞
刘亚龙
李静
段文飞
机构
河南
大学
第一
附属
医院
心血管
外科
江苏大学附属句容医院普通外科
出处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24年第12期2825-2828,共4页
基金
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省部共建重点项目(SBGJ202302087)
开封市科技攻关项目(2403019)。
文摘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联合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治疗高龄胆总管结石致胆管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观察对象为高龄胆总管结石致胆管炎患者, 共60例, 收治时间为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间。通过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 对照组30例患者接受PTCD治疗, 观察组30例患者PTCD联合ERC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肝胆生化指标、炎症指标水平变化, 同时比较两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结果术后观察组消化系统疾病生存质量指数量表(GLQI)总分高于对照组[(127.03±6.52)分比(105.81±5.46)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667, P<0.05);术后观察组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均低于对照组[(34.98±3.75) μmol/L、(24.69±3.81) μmol/L、(64.79±5.86) U/L、(61.09±4.36) U/L比(58.42±7.62) μmol/L、(37.12±4.54) μmol/L、(77.13±9.32) U/L、(90.12±7.71) U/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117、11.487、6.139、17.952, P<0.05);观察组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低于对照组[(13.08±1.09)×109/L、(1.49±0.38) mg/L、(29.54±2.71) μg/L比(15.73±1.16)×109/L、(2.08±0.51) mg/L、(36.48±3.38) μg/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119、5.081、8.774, P<0.05);观察组腹痛缓解时间、发热缓解时间以及黄疸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4.43±0.52)、(1.99±0.32)、(2.43±0.46) d比(5.89±0.97)、(2.87±0.46)、(3.15±0.61) 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66、8.602、5.162, P<0.05)。结论高龄患者胆总管结石致胆管炎应用ERCP联合PTCD治疗的效果可观, 具有应用价值。
关键词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经皮肝胆管引流术
高龄患者
胆总管结石
胆管炎
Keywords
Enc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al drainage
Advanced age
Common bile duct stones
Cholangitis
分类号
R657.4 [医药卫生—外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胆管癌患者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变化及其对治疗反应的影响
段文飞
王世贵
朱志超
陈祥
范天龙
巫俊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
0
原文传递
2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联合经皮肝胆管引流术在治疗高龄患者胆总管结石引起胆管炎的临床研究
孙明飞
刘亚龙
李静
段文飞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24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