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3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苏宜兴地区无症状人群结直肠肿瘤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陈国昌 潘琦 +3 位作者 许新芳 宁月季 刘雷 李兆申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39-44,共6页
目的探讨江苏宜兴地区无症状人群结直肠肿瘤和结直肠进展期肿瘤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以接受结肠镜检查的江苏宜兴地区籍无症状人群为研究对象,通过面对面调查获取其人口学特征、既往疾病史、吸烟史、饮酒史、饮食习... 目的探讨江苏宜兴地区无症状人群结直肠肿瘤和结直肠进展期肿瘤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以接受结肠镜检查的江苏宜兴地区籍无症状人群为研究对象,通过面对面调查获取其人口学特征、既往疾病史、吸烟史、饮酒史、饮食习惯等信息。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多因素分析,以探讨结直肠肿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905例合格研究对象。年老、吸烟、饮酒是结直肠肿瘤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年老、男性、冠心病、蛋类摄入、2 d或以上1次的排便频率是结直肠进展期肿瘤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本研究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较高的可信度。研究结果为制定该人群结直肠肿瘤的筛查策略和预防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危险因素 横断面研究 结肠镜
下载PDF
关节镜下全内技术半腱肌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分析
2
作者 周鸣 贺健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期60-62,共3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全内技术半腱肌重建前交叉韧带(ACL)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3—9月于江苏大学附属宜兴医院行ACL重建术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行关节镜下传统技术重建ACL术,观察组行关...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全内技术半腱肌重建前交叉韧带(ACL)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3—9月于江苏大学附属宜兴医院行ACL重建术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行关节镜下传统技术重建ACL术,观察组行关节镜下全内技术半腱肌重建ACL术。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膝关节功能、膝关节稳定性。结果:两组术后均未发生关节感染、韧带再断裂。术前,两组Lysholm、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主观膝关节形态量表(IKD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Lysholm、IKDC评分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Lysholm分级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Lachman试验、轴移试验阴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关节镜下全内技术半腱肌重建ACL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提高患者膝关节功能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 半肌腱重建 关节镜 全内技术
下载PDF
富血小板血浆联合关节镜手术治疗Ⅲ度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研究
3
作者 杨建平 戴喆一 周鸣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3期71-73,共3页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RP)联合关节镜手术对Ⅲ度半月板损伤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常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0例Ⅲ度半月板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关节镜组(关节镜手术治...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RP)联合关节镜手术对Ⅲ度半月板损伤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常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0例Ⅲ度半月板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关节镜组(关节镜手术治疗)和联合组(关节镜手术+PRP治疗),各40例,两组患者均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膝关节功能优良率,术前、术后6个月骨性标志物及膝关节活动度、Lysholm评分及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以及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联合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总优良率高于关节镜组;与术前比,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血清骨钙素(BGP)、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水平及WOMAC评分降低,且联合组均较关节镜组更低;而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ICP)水平及膝关节活动度、Lysholm评分升高,且联合组较关节镜组更高(均P<0.05)。随访期间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Ⅲ度半月板损伤患者应用关节镜手术联合PRP治疗,有助于促进其膝关节功能恢复,调节骨性标志物水平,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Ⅲ度半月板损伤 关节镜手术 富血小板血浆 膝关节功能 骨代谢
下载PDF
基于流体力学的表面应力预测颈动脉斑块破裂的回归分析
4
作者 马科杰 杜睿 +3 位作者 徐宇浩 罗一烽 曹志宏 李月峰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04-408,共5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斑块表面应力与斑块破裂的关系及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江苏大学附属宜兴医院收治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67例,所有患者在接受头颈部CT血管造影(CTA)后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根据随访结果分为破裂... 目的探讨颈动脉斑块表面应力与斑块破裂的关系及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江苏大学附属宜兴医院收治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67例,所有患者在接受头颈部CT血管造影(CTA)后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根据随访结果分为破裂组16例和未破裂组51例。以CTA图像构建血管三维模型并获得斑块形态学参数,应用计算流体力学量化斑块各部位的表面应力。比较2组患者各应力参数差异,用logistic回归分析颈动脉斑块破裂的独立影响因素,用ROC曲线分析斑块表面应力参数对斑块破裂的预测效能,用线性回归分析斑块表面应力参数的影响因素。结果与未破裂组比较,破裂组年龄、吸烟、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斑块总体积、顶部表面应力和近端底部-顶部表面应力差(ΔPBTSS)显著升高(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DL-C(OR=1.855,95%CI:1.542~8.349,P=0.043)和ΔPBTSS(OR=1.041,95%CI:1.016~1.067,P=0.002)是斑块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LDL-C和ΔPBTSS二者联合预测斑块破裂的曲线下面积为0.906(95%CI:0.819~0.992,P=0.000)。单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斑块垂直径(β=22.320,95%CI:10.607~34.033,P=0.000)、近端坡度(β=3.002,95%CI:1.188~4.815,P=0.002)与ΔPBTSS密切相关,且垂直径与近端坡度存在显著交互作用(β=4.117,95%CI:3.169~5.065,P=0.000)。结论斑块表面应力与斑块破裂密切相关,有助于预测颈动脉斑块破裂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 物理 流体动力学 脑血管造影术 颈动脉斑块破裂
下载PDF
天然产物抗肺癌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郭明鑫 周希涵 +1 位作者 吴霞 堵滢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47-254,共8页
目的总结天然产物抗肺癌的机制,为候选治疗肺癌新的前瞻性药物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利用肺癌、中药、药理学及其组合等关键词,收集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Science Direct和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有关天然产物抗肺癌作用研究的文... 目的总结天然产物抗肺癌的机制,为候选治疗肺癌新的前瞻性药物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利用肺癌、中药、药理学及其组合等关键词,收集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Science Direct和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有关天然产物抗肺癌作用研究的文章,并进行总结。结果中医药治疗肺癌优势明显,具有药理机制新颖、毒性低、不良反应小的特点,可增效减毒、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天然产物主要包括黄酮类、生物碱类、多糖类、萜类、皂苷类和酚类,具有抑制肿瘤细胞周期、抑制增殖、诱导凋亡、促进自噬、抑制肿瘤细胞侵袭和转移的作用;天然产物与细胞毒性药物联合使用,可以增强疗效或降低耐药性,延缓肺癌的进展,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结论中药含有多种黄酮、生物碱、萜及其苷类、多酚和其他可有效对抗肺癌的活性化合物,适合作为治疗肺癌的候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产物 肺癌 物质基础 作用机制 中药
下载PDF
宜兴市农村高血压人群血压与心血管危险因素控制情况调查 被引量:3
6
作者 陈燕春 杨松 +2 位作者 沈冲 赵祥海 崔国兴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14年第5期343-345,共3页
目的:对宜兴市农村高血压人群血压与合并的心血管危险因素控制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方法:对宜兴市两个乡镇年龄40~85岁人群进行流行病学整群抽样调查,共调查4 128例。调查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如性别、年龄,既往高血压、糖尿病... 目的:对宜兴市农村高血压人群血压与合并的心血管危险因素控制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方法:对宜兴市两个乡镇年龄40~85岁人群进行流行病学整群抽样调查,共调查4 128例。调查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如性别、年龄,既往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史,合并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等指标,已知有高血压人群按血压控制效果分为血压控制达标组及未达标组。结果:(1)共调查4 128例,高血压患者1 932例,其中1 137例有高血压史,血压控制达标449例,自我报告否认高血压史的2 991例中新发现高血压795例,血压控制达标率23.24%。(2)血压控制达标组年龄大于未达标组,为(65.2±10.2)岁对(62.6±10.6)岁,P〈0.001;(3)糖尿病、血脂异常在血压控制达标组分别占7.13%、9.35%,在血压控制未达标组分别占22.53%、11.34%,P〈0.05;(4)血压控制未达标组血浆三酰甘油、空腹血糖和载脂蛋白A水平均显著高于达标组,P〈0.001。结论:宜兴市农村人群高血压控制率为23.24%,血压控制未达标组有更多心血管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危险因素 血压控制 农村地区
下载PDF
老年患者髋膝关节置换术后谵妄风险评估表的构建及效果评价
7
作者 郭雅欣 韩超 +4 位作者 刘俊峰 刘金明 阮志慧 杭东元 陆俊杰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29,共7页
目的构建老年患者髋膝关节置换术后谵妄(POD)的风险评估表并评价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3月至2022年5月行髋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474例和2022年1—5月的同质患者153例,分别作为训练集和验证集。根据是否发生POD将患者分成两组:非POD组和... 目的构建老年患者髋膝关节置换术后谵妄(POD)的风险评估表并评价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3月至2022年5月行髋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474例和2022年1—5月的同质患者153例,分别作为训练集和验证集。根据是否发生POD将患者分成两组:非POD组和POD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训练集并确定发生POD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Homs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评价模型的一致性。根据OR值对所选变量进行赋值后建立POD风险评估表,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风险评估表的预测效能。将训练集和验证集根据截断值进行风险分层分为:低危和高危。计算不同风险分层的POD发病率,评估风险评估表的适用性。结果训练集中有58例(12.2%)发生POD,验证集中有19例(12.4%)发生POD。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85岁、ASAⅢ或Ⅳ级、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24分、术前睡眠障碍、合并神经系统疾病、全麻、术中未使用右美托咪定为POD的独立危险因素。风险评估表以截断值44.5分进行危险分层,其预测POD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56(95%CI 0.937~0.975)。训练集和验证集使用风险预测评估表将患者分为低危和高危,与低危患者比较,高危患者POD发病率均明显升高(P<0.001)。结论采用年龄≥85岁、ASAⅢ或Ⅳ级、MMSE评分≤24分、术前睡眠障碍、合并神经系统疾病、全麻、术中未使用右美托咪定构建的POD风险评估表,对行髋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进行危险分层,能有效识别发生POD的高危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谵妄 老年 髋膝关节置换术 风险评估表
下载PDF
急性后循环大血管闭塞血管内治疗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
8
作者 朱国 吴达 +3 位作者 周志平 宋金海 沈春升 齐明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7期96-100,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后循环大血管闭塞血管内治疗后90 d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2023年6月江苏大学附属宜兴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64例患者资料,均为急性后循环大血管闭塞并行血管内治疗的病例。根据患者术后90 d改良Rankin量表... 目的探讨急性后循环大血管闭塞血管内治疗后90 d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2023年6月江苏大学附属宜兴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64例患者资料,均为急性后循环大血管闭塞并行血管内治疗的病例。根据患者术后90 d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ore,mRS)评分,mRS评分≤2分者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3分者为预后不良组,将基线资料、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行组间比较。先行单因素分析筛选出危险因素,再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入组64例患者,其中预后良好组25例,预后不良组39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2组间术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及基底动脉闭塞血管造影侧支分级(angiographic collateral grading system for basilar artery occlusion,ACGS-BAO)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NIHSS评分≥20分及ACGS-BAO分级≤2级与不良预后相关,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后循环大血管闭塞血管内治疗术后90 d不良预后与术前高NIHSS评分,低ACGS-BAO分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后循环 大血管 闭塞 血管内治疗 预后
下载PDF
丁苯酞在老年糖尿病合并认知障碍中的应用价值
9
作者 王亮亮 施俊峰 吴恺迪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6期14-17,共4页
目的:探讨丁苯酞在老年糖尿病合并认知障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6月—2023年3月江苏大学附属宜兴医院收治的102例老年糖尿病合并认知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 目的:探讨丁苯酞在老年糖尿病合并认知障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6月—2023年3月江苏大学附属宜兴医院收治的102例老年糖尿病合并认知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丁苯酞治疗。比较两组认知功能、神经因子、血小板参数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评分、神经因子、血小板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oCA评分、神经营养因子(NTF)、神经生长因子(NGF)均高于治疗前,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MoCA评分、NTF、NGF高于对照组,MPV和PDW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7.84%,高于对照组5.88%,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二甲双胍能够有效改善老年糖尿病合并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患者神经因子水平,降低患者血小板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 老年糖尿病 认知障碍 不良反应
下载PDF
“齐二药”判决的法理学思考与医院应对
10
作者 曹志宏 顾胤杰 周亚民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09年第4期96-98,共3页
"齐二药"事件作为2006年度重大药物安全事件,其国内影响之大至今仍不乏关注和讨论。作者视角主要集中于对医院方面判决的评论和医院应对措施的讨论。
关键词 判决 法理学 思考 应对
下载PDF
县级医院开展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的经验体会 被引量:1
11
作者 袁雪锋 蒋旭平 +1 位作者 秦振乾 周伟民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8期630-633,共4页
目的探索县级医院开展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的安全性与可行性,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独立开展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局限性肾肿瘤共171例,术式采用经腹膜后途径112例,经腹腔途径5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手... 目的探索县级医院开展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的安全性与可行性,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独立开展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局限性肾肿瘤共171例,术式采用经腹膜后途径112例,经腹腔途径5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手术并发症等。结果 171例手术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术后病理提示149例为肾癌,22例为肾错构瘤;经腹膜后入路组的手术时间短于经腹腔入路组[(153.7±25.5)min vs.(193.0±32.2)min,P<0.05],而两组的术中出血量[(111.4±51.3)mL vs.(104.4±47.5)mL,P=0.384]和手术并发症[7.1%(8/112)vs.11.8%(7/59),P=0.299]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结论采用经腹膜后途径和经腹腔途径进行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局限性肾肿瘤均安全有效,适宜在县级医院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 保留肾单位手术
下载PDF
血清IL-9水平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旭明 徐宇浩 朱圆圆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378-1384,共7页
目的:探讨血清白介素(interleukin,IL)-9水平在急性脑梗死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END)患者血清中的变化并评估其对END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106例脑梗死患者,根据是否发生END,将患者分为END组42例,非END组6... 目的:探讨血清白介素(interleukin,IL)-9水平在急性脑梗死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END)患者血清中的变化并评估其对END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106例脑梗死患者,根据是否发生END,将患者分为END组42例,非END组64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并记录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检测血清生化指标、基线期血清IL-9、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IL-6水平。相关性的评估采用Pearson或Spearman相关性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脑梗死患者发生END的影响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血清IL-9水平在脑梗死后发生END中的预测价值。结果:END组糖尿病比例、颈动脉狭窄>50%比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脑梗死体积和入院时NIHSS评分均高于非END组(P<0.05)。END组血清IL-9水平明显高于非END组(P<0.01)。脑梗死患者血清IL-9水平与入院时NIHSS评分呈正相关(r=0.535,P<0.01)。Logistic回归显示血清IL-9水平、颈动脉狭窄>50%、脑梗死体积和入院时NIHSS评分为END发生的危险因素(P<0.01)。血清IL-9水平预测END发生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15。血清IL-9水平与血清CRP水平(r=0.648,P<0.01)和IL-6水平(r=0.765,P<0.01)均呈正相关。结论:血清IL-9水平在脑梗死END患者中明显升高,对END的发生具有良好的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早期神经功能恶化 白介素-9 预测
原文传递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观察哮喘患儿上呼吸道菌群多样性的变化
13
作者 秦大妮 马铁梁 +4 位作者 沈惠平 雷勇 魏萍 蒋益 戴标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3年第6期493-497,共5页
目的:分析哮喘患儿上呼吸道菌群定植种类和数量与健康儿童之间的差异。方法:选择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我院收治的8例学龄前哮喘患儿入哮喘组,另纳入18例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分析两组之间呼吸道菌群种类及数量的差异。结... 目的:分析哮喘患儿上呼吸道菌群定植种类和数量与健康儿童之间的差异。方法:选择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我院收治的8例学龄前哮喘患儿入哮喘组,另纳入18例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分析两组之间呼吸道菌群种类及数量的差异。结果:16S rDNA测序结果显示,哮喘患儿上呼吸道菌群物种丰富度及多样性增加,菌群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哮喘组和对照组共有扩增子序列变异(amplicon sequence variants,ASVs)375个,特有ASVs分别为889个和1037个,哮喘组菌群ASVs相较于对照组发生显著变化。在门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哮喘组中厚壁菌门的相对丰度明显下降(P<0.01),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梭杆菌门(Fusobacteria)、弯曲杆菌门(Campilobacterota)的相对丰度明显增加(P<0.05)。在属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哮喘组链球菌属、鞘氨醇单胞菌属相对丰度减少,奈瑟菌属(Neisseria)相对丰度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哮喘患儿上呼吸道菌群在种类和数量上与健康儿童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且哮喘患儿存在呼吸道菌群紊乱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儿童 上呼吸道菌群 菌群多样性 16S rDNA测序
下载PDF
瑞马唑仑复合瑞芬太尼用于无痛胃肠镜检查的应用研究
14
作者 王香 吴伟强 韩超 《中外医疗》 2023年第20期94-97,共4页
目的 观察将瑞马唑仑复合瑞芬太尼应用于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21年9月—2022年5月在江苏大学附属宜兴医院门诊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即瑞马唑仑组(R组)和丙泊酚(P组),每组50例。对... 目的 观察将瑞马唑仑复合瑞芬太尼应用于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21年9月—2022年5月在江苏大学附属宜兴医院门诊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即瑞马唑仑组(R组)和丙泊酚(P组),每组50例。对全部患者应用丙泊酚+瑞芬太尼。R组应用瑞马唑仑,30 s后静脉注射丙泊酚,术中根据体动情况追加瑞马唑仑;P组应用瑞芬太尼+丙泊酚,术中根据情况追加丙泊酚。对比两组生命体征、起效时间、苏醒时间、离室时间、Ramsay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T1、T2、T3时R组MAP均高于P组,T1、T2时R组HR高于P组,但T3时R组HR低于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起效时间、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组离室时间短于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68,P=0.032);R组Ramsay评分(3.87±0.51)分明显高于P组(2.16±0.2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612,P<0.001)。R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马唑仑复合瑞芬太尼用于无痛胃肠镜检查时血流动力学更平稳,呼吸抑制很少,离室也更快,能达到门诊需要的理想麻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马唑仑 瑞芬太尼 丙泊酚 无痛胃肠镜检查
下载PDF
在最好的时光遇见
15
作者 吉爱兵 《叙事医学》 2023年第4期276-277,共2页
又到了单位组织体检的时节,老王比往常起得略早,本来想去楼下那家新开的网红面馆吃一碗9.9元一清二白三红四绿的网红面,突然想起体检通知单上说抽血做B超需要空腹,就打消了吃面的念头,下意识地咽了几口口水。老王按时来到单位指定的体... 又到了单位组织体检的时节,老王比往常起得略早,本来想去楼下那家新开的网红面馆吃一碗9.9元一清二白三红四绿的网红面,突然想起体检通知单上说抽血做B超需要空腹,就打消了吃面的念头,下意识地咽了几口口水。老王按时来到单位指定的体检中心,里头已经人头攒动。登记台前的队伍被人群挤散了,人人挥舞着单子往前凑,嘴里嚷嚷着“护士,护士,我的单子给你”,都怕自己被落下。这场面忙坏了维持秩序的小姐姐,任凭小姐姐怎么说教引导,也没能成功让这帮“老江湖”消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检中心 小姐姐 下意识 护士 抽血 单子 通知单
下载PDF
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粪便钙卫蛋白测定及其与血清炎性因子的相关性 被引量:4
16
作者 郭小燕 李月峰 张利平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3年第1期63-66,共4页
目的:探讨卒中后认知障碍(post 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患者粪便钙卫蛋白(fecal calprotectin,FC)水平及其与认知状态和血清炎性因子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就诊的PSCI患者32例、卒中后无认知障碍(post str... 目的:探讨卒中后认知障碍(post 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患者粪便钙卫蛋白(fecal calprotectin,FC)水平及其与认知状态和血清炎性因子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就诊的PSCI患者32例、卒中后无认知障碍(post stroke with no cognitive impairment,PSNCI)患者44例和无卒中对照者25例,检测并对比3组中FC水平以及PSCI组治疗前后的FC水平。对PSCI组进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估,并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白介素-6(IL-6)的水平。结果:PSCI组、PSNCI组和对照组的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未见明显差异,高血压史和糖尿病史在3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PSCI组FC水平显著高于PSNCI组和对照组(P<0.01)。对PSCI患者改善认知治疗1个月后,PSCI患者FC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在PSCI组中,FC水平与MoCA评分和MMSE评分呈负相关(P<0.01),与血清CRP水平和血清IL-6水平呈正相关(P<0.01)。结论:PSCI患者FC水平升高,与PSCI患者的认知功能和血清炎性因子具有相关性,在PSCI的发生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认知障碍 粪便钙卫蛋白 炎性因子 C-反应蛋白 白介素-6
下载PDF
细胞角蛋白17在胃癌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EMT)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研究
17
作者 钟玉兵 王韬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6期0081-0084,共4页
研究 CK17对胃癌细胞株体外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以及调控上皮间充质转化(EMT)标志性基因的表达情况,为寻找胃癌诊疗新靶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胃癌细胞系AGS、MGC823、MGC803、SGC7901、MKN45、人胃癌细胞(HGC-27)、胃部正常黏膜组织上... 研究 CK17对胃癌细胞株体外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以及调控上皮间充质转化(EMT)标志性基因的表达情况,为寻找胃癌诊疗新靶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胃癌细胞系AGS、MGC823、MGC803、SGC7901、MKN45、人胃癌细胞(HGC-27)、胃部正常黏膜组织上皮细胞株人胃黏膜细胞(GES-1),制定与完善靶向抑制CK-17指标水平表达的特异性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同时瞬时转染人胃癌细胞SGC7901以及AGS细胞。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Detecting System,qPCR)方法检查瞬时转染96小时后SGC7901以及AGS细胞中CK17mRNA指标表达水平;并且使用MTT比色方法细胞划痕愈合发光法、TransweII小室方法检查减少CK17指标表达水平对于细胞繁殖、迁移以及侵袭等方面的影响,使用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WB )方式对细胞中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有关蛋白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与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相比,六种胃癌细胞株CK17指标表达水平均处于较高水平中,靶向抑制 siRNA CK-17组SGC7901及AGS细胞中CK-17 mRNA表达下调(P<0.01),该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受到抑制,E-cadherin蛋白表达升高,N-cadherin、vimentin蛋白表达降低。结论 CK17可促进胃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该作用可能与EMT过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角蛋白17 胃癌 上皮间充质转化
下载PDF
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的经脐单孔腹腔镜与传统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囊肿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丽霞 崔玮 +2 位作者 李伟玲 夏天 左欣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587-591,共5页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囊肿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252例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的临床资料,其中单孔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58例(单孔组),传统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194例(四孔组),经倾向性...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囊肿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252例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的临床资料,其中单孔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58例(单孔组),传统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194例(四孔组),经倾向性评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最终49对数据成功匹配,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道恢复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囊肿溢出率、术后围术期疼痛评分、术后瘢痕满意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总费用及囊肿复发率等。结果单孔组和四孔组比较,住院总费用较高[15125.3(13851.2,16420.0)元vs.13439.3(11993.1,15804.9)元,Z=-2.995,P=0.003],术后胃肠道恢复排气时间缩短[15.8(14.0,18.0)h vs.19.0(16.6,22.2)h,Z=-4.973,P=0.000],住院时间缩短[5(5,6)d vs.7(6,7)d,Z=-4.376,P=0.000],术后24 h疼痛评分较低[4(4,5)分vs.5(4,6)分,Z=-4.225,P=0.000],术后切口瘢痕满意度较高(97.9%vs.87.3%,χ^(2)=4.404,P=0.036)。2组手术时间[80(60,90)min vs.70(50,90)min,Z=-1.005,P=0.315]、术中出血量[20(10,50)ml vs.20(10,50)ml,Z=-0.154,P=0.878]、术中囊肿溢出率[20.4%(10/49)vs.20.4%(10/49),χ^(2)=0.000,P=1.00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1%(2/49)vs.8.2%(4/49),χ^(2)=0.178,P=0.673]均无统计学差异。2组患者短期随访均无囊肿复发。结论单孔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术后短期疼痛及切口满意度较传统腹腔镜手术具有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 卵巢囊肿 腹腔镜 倾向性评分匹配
下载PDF
桑枝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研究进展及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郭明鑫 吴霞 +1 位作者 沈颖 胡志强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224-229,共6页
目的总结桑枝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对桑枝质量标志物(qvality markers,Q-marker)进行预测分析,为桑枝的质量评价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文献,在对桑枝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综述的基础上,结合Q-mar... 目的总结桑枝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对桑枝质量标志物(qvality markers,Q-marker)进行预测分析,为桑枝的质量评价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文献,在对桑枝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综述的基础上,结合Q-marker的概念,从药性功效、植物亲缘性和化学成分特有性、新的药效用途、成分可测性及含量变化等方面对桑枝Q-marker进行预测分析。结果通过现有文献可知,黄酮类成分和生物碱是桑枝主要的特征性化学成分,同样也是桑枝相关药效的物质基础。黄酮类成分,如桑皮苷A、桑色素、桑辛素和氧化白藜芦醇,生物碱类成分,如1-脱氧野尻霉素,均可以作为桑枝的Q-marker。结论基于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对桑枝的Q-marker进行预测分析,为桑枝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为建立科学统一的桑枝质量控制标准和方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枝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质量标志物
下载PDF
依达拉奉右崁醇联合阿加曲班对后循环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血液流变学和后循环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葛建英 徐宇浩 朱圆圆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415-419,共5页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右崁醇联合阿加曲班对后循环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血液流变学和后循环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收集156例后循环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依达拉奉右崁醇治疗组(EDD治疗组)和依达拉奉右崁醇联合阿加曲班...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右崁醇联合阿加曲班对后循环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血液流变学和后循环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收集156例后循环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依达拉奉右崁醇治疗组(EDD治疗组)和依达拉奉右崁醇联合阿加曲班治疗组(联合治疗组),每组52例。收集三组患者一般资料,评估三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血液流变学和后循环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治疗后三组患者的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1)。联合治疗组治疗后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低于EDD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均P<0.05)。三组间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治疗组优于EDD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均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红细胞压积、全血比黏度和血浆比黏度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1)。治疗后联合治疗组血小板聚集率、红细胞压积、全血比黏度和血浆比黏度均明显低于EDD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均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的基底动脉、椎动脉和大脑后动脉的收缩期峰血流速度(Vs)较治疗前均明显增高(均P<0.01),阻力指数(RI)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均P<0.01)。联合治疗组治疗后基底动脉、椎动脉和大脑后动脉的Vs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和EDD治疗组(均P<0.05),RI均明显低于EDD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均P<0.05)。三组间不良反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依达拉奉右崁醇联合阿加曲班可以通过改善血液流变学和后循环血流动力学对后循环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发挥良好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右崁醇 阿加曲班 后循环脑梗死 血液流变学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