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肿瘤合并贫血患者血清前白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
作者 许春妮 陈红 周炎 《医学综述》 2014年第9期1725-1727,共3页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检测血清前白蛋白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3年2月江苏大学附属宜兴医院肿瘤科收治的肿瘤患者150例,采用常规方法检测外周静脉血血红蛋白(Hb)浓度,并依据患者Hb检测结果分为贫血组和Hb正常组,比较两...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检测血清前白蛋白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3年2月江苏大学附属宜兴医院肿瘤科收治的肿瘤患者150例,采用常规方法检测外周静脉血血红蛋白(Hb)浓度,并依据患者Hb检测结果分为贫血组和Hb正常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贫血组患者血清前白蛋白、总蛋白、白蛋白水平均低于Hb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Hb正常组比较,贫血组患者更容易出现血清前白蛋白、白蛋白、总蛋白水平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患者合并贫血时,血清前白蛋白、白蛋白、总蛋白降低发生率高,提示这类患者可能存在营养状况负平衡,为临床营养支持治疗介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血清前白蛋白 贫血
下载PDF
肺免疫预后指数与信迪利单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2
作者 温旭智 许春妮 +2 位作者 洪国标 骆学新 陈雯微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5年第3期17-21,29,共6页
目的分析肺免疫预后指数(LIPI)与信迪利单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45例晚期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行信迪利单抗治疗,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LIPI,将患者分为LIPI低风险组、LIPI中风险组和... 目的分析肺免疫预后指数(LIPI)与信迪利单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45例晚期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行信迪利单抗治疗,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LIPI,将患者分为LIPI低风险组、LIPI中风险组和LIPI高风险组。分析LIPI与晚期NSCLC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筛选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的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是否吸烟、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和LIPI是PFS的影响因素(P<0.05);年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和LIPI是OS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70岁、年龄>70岁、腺癌、分期Ⅳ期、LIPI高风险是患者PFS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年龄>70岁、分期Ⅳ期、腺癌、LIPI高风险是患者OS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LIPI低风险、中风险和高风险影响患者预后。LIPI低风险患者预后更佳,中位PFS、OS更长。结论LIPI与信迪利单抗治疗晚期NSCLC患者的预后具有相关性。LIPI低风险晚期NSCLC患者在信迪利单抗治疗中获益更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信迪利单抗 肺免疫预后指数 总生存期 无进展生存期
下载PDF
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血浆D-二聚体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闵科 蒋晓东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32期94-95,共2页
目的 探讨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治疗前后血浆中D-二聚体的变化情况,以及对临床治疗的借鉴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12月所收治的52例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化疗治疗,同时对患者化疗前后血浆D-二聚体... 目的 探讨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治疗前后血浆中D-二聚体的变化情况,以及对临床治疗的借鉴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12月所收治的52例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化疗治疗,同时对患者化疗前后血浆D-二聚体进行检测及比较。结果 患者化疗前后D-二聚体含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完全缓解患者16例,部分缓解患者30例,稳定患者4例,进展患者2例。结论 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血浆中的D-二聚体指标化疗前后有极大变化,能够作为患者化疗效果的指标在临床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 化疗 血浆D-二聚体变化 临床意义
下载PDF
I-125粒子植入改善接受抗PD-1联合化疗的胰腺癌患者的预后
4
作者 闵科 蒋嘉萍 +5 位作者 王维民 王云帆 汤月华 陈红 姚强 金俊 《复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7-113,共7页
目的评估接受I-125粒子植入联合抗PD-1单克隆抗体+化疗的晚期胰腺导管腺癌(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PDAC)患者的预后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于江苏大学附属宜兴医院接受抗PD-1联合化疗治疗的Ⅳ期转移性... 目的评估接受I-125粒子植入联合抗PD-1单克隆抗体+化疗的晚期胰腺导管腺癌(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PDAC)患者的预后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于江苏大学附属宜兴医院接受抗PD-1联合化疗治疗的Ⅳ期转移性PDAC患者,根据是否接受I-125粒子植入分为:I-125粒子植入联合抗PD-1单克隆抗体和化疗组(I-125 seed implantation+anti-PD-1 monoclonal antibody+chemotherapy group,IPC组),抗PD-1单克隆抗体和化疗组(anti-PD-1 monoclonal antibody+chemotherapy group,PC组)。随访时间为2~2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9个月。结合外周血生物标志物分析患者的预后。通过流式细胞术初步分析不同治疗组患者的外周淋巴细胞亚群。结果共纳入13名患者,其中IPC组5名,PC组8名。IPC组的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明显长于PC组。IPC组的治疗安全性和不良反应在可控范围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和CD4/CD8比值表明IPC患者的预后更好。与PC组患者相比,IPC组的患者治疗后的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和活化的调节性T细胞(active regulatory T cells,aTreg)水平降低。结论治疗中植入I-125粒子可改善接受抗PD-1单克隆抗体+化疗的晚期PDAC患者的预后,且患者治疗后的循环aTreg细胞水平降低,联合治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I-125粒子 免疫治疗 放疗 调节性T细胞(Treg)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和前锯肌平面阻滞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镇痛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37
5
作者 王皓 江文杰 +3 位作者 马铁梁 韩超 葛志军 赵彦平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776-779,共4页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是治疗乳腺癌常用的手术方式,但是由于其创伤较大,常造成患者术后剧烈疼痛,严重影响患者术后康复。术后静脉注射阿片类药物能缓解疼痛,但阿片类药物常会引起患者恶心、呕吐。近期有研究表明,区域神经阻滞技术能有效降...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是治疗乳腺癌常用的手术方式,但是由于其创伤较大,常造成患者术后剧烈疼痛,严重影响患者术后康复。术后静脉注射阿片类药物能缓解疼痛,但阿片类药物常会引起患者恶心、呕吐。近期有研究表明,区域神经阻滞技术能有效降低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可减少阿片类药物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旁神经阻滞 前锯肌平面阻滞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术后镇痛
下载PDF
中药联合mFOLFOX6方案治疗结肠癌术后患者疗效观察 被引量:16
6
作者 许春妮 邓建良 +4 位作者 周炎 王维民 金俊 顾贤成 姚强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6年第6期933-935,共3页
目的:观察自拟益气健脾中药方剂联合m FOLFOX6方案治疗结肠癌术后患者的疗效、生存质量及毒副反应。方法:56例结肠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使用m FOLFOX6方案化疗,化疗第四天开始口服自拟益气健脾方剂,共口服10天;对照组B组单纯使用m... 目的:观察自拟益气健脾中药方剂联合m FOLFOX6方案治疗结肠癌术后患者的疗效、生存质量及毒副反应。方法:56例结肠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使用m FOLFOX6方案化疗,化疗第四天开始口服自拟益气健脾方剂,共口服10天;对照组B组单纯使用m FOLFOX6方案化疗,治疗以14天为一个周期,所有患者均治疗10至12个周期,评价患者化疗期间及化疗结束后的一般情况及毒副反应,随访患者的一年无病生存期。结果:A组KPS评分好转患者多于B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Ⅲ-Ⅳ度白细胞下降人数较B组少,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Ⅲ-Ⅳ度外周神经毒性发生人数较B组少,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一年无病生存率较B组略高,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自拟益气健脾中药方剂联合m FOLFOX6方案治疗结肠癌术后患者可改善患者生存质量、降低化疗对患者的毒副反应,但对结肠癌术后患者的一年无病生存率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化疗 中药 生存质量 毒副反应
下载PDF
自拟益气养阴方联合XELOX方案治疗老年晚期胃癌 被引量:5
7
作者 姚强 邓建良 +3 位作者 周炎 王维民 徐萍 金俊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6年第21期3446-3448,共3页
目的:观察自拟益气养阴方联合XELOX方案治疗老年晚期胃癌患者的疗效、生活质量及毒副反应。方法:68例老年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应用XELOX方案化疗加用自拟益气养阴方口服,每天一剂,共口服21天。B组单纯使用XELOX方案化疗。2... 目的:观察自拟益气养阴方联合XELOX方案治疗老年晚期胃癌患者的疗效、生活质量及毒副反应。方法:68例老年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应用XELOX方案化疗加用自拟益气养阴方口服,每天一剂,共口服21天。B组单纯使用XELOX方案化疗。28天为一个周期,治疗2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A组Karnofsky评分高于B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骨髓抑制情况低于B组,但无显著性差异,胃肠道反应A组较B组有减轻,但无显著性差异。A组有效率为79.4%,B组有效率为67.6%,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自拟益气养阴方联合XELOX方案治疗老年晚期胃癌对其有效率无明显影响,但可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老年晚期 益气养阴方 XELOX方案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预防化疗后中性粒细胞计数减少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9
8
作者 邓建良 姚强 +4 位作者 张云雷 许春妮 周炎 顾贤成 金俊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268-270,共3页
目的 观察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PEG-rhG-CSF)在预防恶性肿瘤化疗后Ⅲ度以上中性粒细胞计数(ANC)减少中的作用.方法 对既往化疗后引起Ⅲ度以上ANC减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试验组患者(58例次)在化疗后予PEG-rh... 目的 观察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PEG-rhG-CSF)在预防恶性肿瘤化疗后Ⅲ度以上中性粒细胞计数(ANC)减少中的作用.方法 对既往化疗后引起Ⅲ度以上ANC减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试验组患者(58例次)在化疗后予PEG-rhG-CSF皮下注射,对照组患者(62例次)予短效rhG-CSF皮下注射,监测患者的血常规,比较两组患者Ⅲ度以上ANC减少的发生率、持续时间、静脉抗菌药物使用率、发热性中性粒细胞缺乏症(FN)发生率、不良反应及因ANC减少或者FN导致的再次住院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Ⅲ度以上ANC减少发生率(40.3%和20.7%)及因ANC减少或FN导致的再次住院率(32.3%和13.8%)均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Ⅲ度以上ANC减少持续时间、静脉抗菌药物使用率及FN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主要不良反应如骨关节酸痛、发热、乏力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G-rhG-CSF较短效rhG-CSF可有效预防既往发生过Ⅲ度以上ANC减少的化疗患者再次发生Ⅲ度以上ANC减少,降低了患者因ANC减少或FN导致的再次住院率,且不良反应可控,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 中性粒细胞计数减少 化疗
下载PDF
ERCC1、TS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术后辅助化疗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3
9
作者 王维民 邓建良 +3 位作者 顾贤成 汤月华 张国强 周炎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4-30,共7页
目的:探讨结肠癌术后患者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xsicion repair cross-complementing group 1,ERCC1)、胸苷酸合成酶(thymidylate s y n t h a s e,TS)表达与术后辅助化疗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76例初次诊断为结肠癌、行结肠癌根治术... 目的:探讨结肠癌术后患者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xsicion repair cross-complementing group 1,ERCC1)、胸苷酸合成酶(thymidylate s y n t h a s e,TS)表达与术后辅助化疗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76例初次诊断为结肠癌、行结肠癌根治术、术后病理诊断为Ⅱ、Ⅲ期的患者;所有患者术后均采用FOLFOX4(L-OHP+5-Fu+CF)辅助化疗方案.并进行3年以上随访.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患者癌组织中核苷酸ERCCl、TS蛋白表达.回顾性分析结肠癌患者组织中ERCC1、TS表达与术后辅助化疗预后的关系.结果:76例结肠癌患者组织中ERCC1和TS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6.8%和43.4%.ERCC1和TS阳性表达率与患者肿瘤的分化程度存在负相关.P值分别为0.019和0.024.ERCC1阴性表达者中位无病生存期(33.08 mo)明显长于阳性表达者(27.86 mo),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S阴性表达者中位无病生存期(32.74 mo)明显长于阳性表达者(29.09 mo),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ERCC1、TS阳性患者术后辅助化疗预后差(HR=3.50,95%CI:1.59-7.73,P=0.002;HR=0.52,95%CI:0.35-0.87,P=0.010).结论:ERCC1与TS表达水平可以作为预测结肠癌术后辅助化疗预测的分子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ERCC1 TS 辅助化疗 预后
下载PDF
唑来膦酸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体外抗增殖及对VEGF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姚强 闵科 +2 位作者 邓建良 许春妮 金俊 《海南医学》 CAS 2014年第19期2819-2821,共3页
目的研究唑来膦酸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的体外增殖抑制作用及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采用CCK-8试验检测唑来膦酸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的生长抑制作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半定量RT-PCR法检测药物对VEGF表达水... 目的研究唑来膦酸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的体外增殖抑制作用及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采用CCK-8试验检测唑来膦酸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的生长抑制作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半定量RT-PCR法检测药物对VEGF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0.2~3.2μg/L的唑来膦酸能显著抑制SGC-7901细胞的增殖,且具有时间及剂量依赖性,不同药物浓度作用后,胃癌细胞株VEGF的蛋白及基因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具有浓度依赖性。结论唑来膦酸能抑制胃癌细胞株SGC-7901的生长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为下调VEGF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唑来膦酸 胃肿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人参皂苷Rg3联合TP化疗方案治疗食管癌术后患者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闵科 姚强 +1 位作者 许春妮 邓建良 《海南医学》 CAS 2014年第20期3049-3050,共2页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Rg3联合化疗治疗食管癌术后患者的疗效、生存质量及毒副反应。方法 90例食管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实验组应用顺铂+紫杉醇方案化疗,化疗第一天开始口服人参皂苷Rg3,共口服2周;对照组为单纯使用顺铂+紫杉醇方案...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Rg3联合化疗治疗食管癌术后患者的疗效、生存质量及毒副反应。方法 90例食管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实验组应用顺铂+紫杉醇方案化疗,化疗第一天开始口服人参皂苷Rg3,共口服2周;对照组为单纯使用顺铂+紫杉醇方案化疗;所有患者均以28 d为一个周期,共化疗4个周期。结果 4个周期化疗后测定体力状况评分(ZPS),实验组改善率为71.4%,对照组为4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实验组Ⅱ度以上白细胞下降人数5例,对照组14例,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36)。实验组一年无病生存率(83.3%)比对照组(76.7%)有所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89)。结论人参皂苷Rg3联合TP方案化疗治疗食管癌术后患者可改善患者生存质量,降低化疗对患者的毒副反应,但对提高患者的一年无病生存率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化疗疗法 人参皂苷RG3 生存质量 毒副反应
下载PDF
高频超声与CT检查对恶性锁骨上淋巴结诊断价值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潘宏华 孟维春 姚强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7年第19期3138-3142,共5页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及计算机断层扫描(CT)在恶性肿瘤锁骨上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在江苏大学附属宜兴医院就诊的144例恶性肿瘤患者,高频超声或CT提示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转移可能。按检查方法不同分为高频超声组82例,CT组6...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及计算机断层扫描(CT)在恶性肿瘤锁骨上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在江苏大学附属宜兴医院就诊的144例恶性肿瘤患者,高频超声或CT提示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转移可能。按检查方法不同分为高频超声组82例,CT组62例,对病例进行临床观察或行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C)明确锁骨上淋巴结性质。结果:在诊断恶性锁骨上淋巴结中,高频超声组总体符合率明显高于CT组(85.4%,58.1%),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FNAC阳性率高频超声组明显高于CT组(83.8%,49.0%),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FNAC假阴性率(7.4%,7.8%)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频超声组在检查恶性肿瘤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符合率及FNAC阳性率方面均优于CT组,高频超声可作为锁骨上淋巴结肿大的首选检查,FNAC是鉴别锁骨上淋巴结良恶性的主要方法,但仍有一定的假阴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超声 计算机断层扫描(CT) 恶性肿瘤 锁骨上淋巴结
下载PDF
高表达p21增加5-Fu对胃癌细胞的杀伤作用及机制
13
作者 王维民 邓建良 +3 位作者 顾贤成 汤月华 张国强 周炎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1期4785-4789,共5页
目的:p21是一种重要的细胞周期负性调控因子,目前其在胃癌化疗中的作用上不清楚.本课题主要观察p21蛋白转染胃癌细胞后,研究其对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作用于胃癌细胞的敏感性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脂质体转染技... 目的:p21是一种重要的细胞周期负性调控因子,目前其在胃癌化疗中的作用上不清楚.本课题主要观察p21蛋白转染胃癌细胞后,研究其对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作用于胃癌细胞的敏感性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脂质体转染技术改变人胃癌细胞BGC823、SGC7901中p21蛋白变化,应用免疫印迹鉴定p21蛋白表达;CCK8比色法检测p21蛋白转染后BGC823、SGC7901细胞株对5-Fu敏感性的变化;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分布.结果:将p21质粒转染胃癌细胞后,细胞中p21蛋白表达量明显增高,与空载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21高表达的胃癌细胞株对5-Fu敏感性明显增强,与空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21高表达的细胞株处于G0/G1期比例明显增加,而S、G2/M期细胞比例明显减少;计算出细胞增殖指数(proliferation index,pI),与空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p21下游的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蛋白CDK2、Cyclin E均明显降低,与空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21蛋白能增加胃癌细胞珠对5-Fu的敏感性,其作用可能是通过使细胞周期发生G0/G1期阻滞及下调CDK2、Cyclin E的表达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P21 5-氟尿嘧啶 CDK2 CYCLIN E
下载PDF
参麦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老年晚期胃癌70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姚强 许春妮 +1 位作者 闵科 邓建良 《浙江临床医学》 2014年第8期1292-1293,共2页
参麦注射液主要成分为红参和麦冬,具有益气固脱、养阴生津的功效,对于各种癌症患者,配合化疗、放疗有明显增效减毒作用,能改善癌症患者全身健康状况、保护骨髓造血功能,改善肿瘤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提高肿瘤治疗效果[1]。本文... 参麦注射液主要成分为红参和麦冬,具有益气固脱、养阴生津的功效,对于各种癌症患者,配合化疗、放疗有明显增效减毒作用,能改善癌症患者全身健康状况、保护骨髓造血功能,改善肿瘤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提高肿瘤治疗效果[1]。本文就参麦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老年晚期胃癌患者70例的疗效、生存质量,以及及毒副反应进行评价,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晚期胃癌 参麦注射液 联合化疗 治疗效果 疗效分析 增效减毒作用 骨髓造血功能 细胞免疫功能
下载PDF
S-1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健 周炎 陈锦飞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8期2950-2956,共7页
在世界范围内胃癌为第4大常见恶性肿瘤,我国亦为高发区,且在确诊时,约50%的患者已为局部进展或有远处转移,失去了手术机会.全身的系统性化疗能够显著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时间,提高生存质量.S-1为口服氟尿嘧啶类新药,与5-氟... 在世界范围内胃癌为第4大常见恶性肿瘤,我国亦为高发区,且在确诊时,约50%的患者已为局部进展或有远处转移,失去了手术机会.全身的系统性化疗能够显著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时间,提高生存质量.S-1为口服氟尿嘧啶类新药,与5-氟尿嘧啶(fluorouracil,5-FU)安全性、耐受性良好的特点,且使用方便.近来一些Ⅱ、Ⅲ期随机临床试验对以S-1为基础的方案进行了研究,也取得了令人鼓舞的客观缓解率、总生存率.本文旨在综述S-1在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疗效、预测疗效相关分子标志物,并展望S-1与新一代化疗药物、分子靶向药物联合治疗胃癌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1 胃癌 化疗
下载PDF
益气健脾方联合替吉奥一线治疗老年晚期胃癌41例 被引量:6
16
作者 俞根华 姚强 +3 位作者 张海兵 纪鹏天 邓建良 顾贤成 《北京中医药》 2018年第4期318-320,323,共4页
目的观察中药益气健脾方联合替吉奥胶囊一线治疗老年晚期胃癌患者的疗效、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分析85例老年晚期胃癌患者,按是否口服中药分为2组,口服替吉奥胶囊对照组,口服替吉奥胶囊联合中药益气健脾方观察组;28 d为1个疗程... 目的观察中药益气健脾方联合替吉奥胶囊一线治疗老年晚期胃癌患者的疗效、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分析85例老年晚期胃癌患者,按是否口服中药分为2组,口服替吉奥胶囊对照组,口服替吉奥胶囊联合中药益气健脾方观察组;28 d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后评价疗效,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各项血液学指标,并随访患者的1年生存率及总生存时间。结果 4周期治疗后对照组Karnofsky评分(KPS)改善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Ⅱ度以上中性粒细胞下降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消化道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近期缓解率(CR+PR)对照组为50.0%,观察组为58.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年生存率为61.4%,观察组为75.6%,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提示对照组中位生存时间12.6个月,观察组中位生存时间15.6个月,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健脾中药方剂联合替吉奥胶囊治疗老年晚期胃癌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化疗的不良反应,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晚期胃癌 替吉奥 中药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结直肠癌患者血清前白蛋白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4
17
作者 冯加可 汤月华 +2 位作者 姚健 陈红 周炎 《安徽医学》 2016年第3期346-347,共2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血清前白蛋白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江苏大学附属宜兴医院收治的141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肠癌组,其中结肠癌66例(结肠癌组),直肠癌(直肠癌组)75例,对照组为120例健康体检者。检测血清前白蛋白含量,分析血清前白...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血清前白蛋白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江苏大学附属宜兴医院收治的141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肠癌组,其中结肠癌66例(结肠癌组),直肠癌(直肠癌组)75例,对照组为120例健康体检者。检测血清前白蛋白含量,分析血清前白蛋白表达水平及变化。结果肠癌组患者血清前白蛋白平均为(243.03±71.76)mg/L,对照组血清前白蛋白平均为(309.16±72.85)mg/L,对照组4例患者血清前白蛋白含量降低,肠癌组43例患者低于正常,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肠癌组27例、直肠癌组16例患者血清前白蛋白低于正常,结肠癌组患者血清前白蛋白含量平均为(223.88±72.42)mg/L,直肠癌组平均为(259.87±67.24)mg/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健康人群相比,结直肠癌患者,尤其结肠癌患者,更易出现血清前白蛋白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直肠癌 前白蛋白
下载PDF
471例结直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与临床特征相关性分析
18
作者 杜媛 王维民 +5 位作者 周建平 邓建良 顾贤成 汤月华 张国强 周炎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6年第S2期218-218,共1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苏大学附属宜兴医院2006年01月-2010年12月手术治疗的471例结直肠癌患者,采用卡方检验对结直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与临床病理特征进行组间分析与比较。采用Logisti...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苏大学附属宜兴医院2006年01月-2010年12月手术治疗的471例结直肠癌患者,采用卡方检验对结直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与临床病理特征进行组间分析与比较。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找出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主要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性别、年龄、肿瘤直径、病变部位与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均无关;浸润深度、分化程度均与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浸润深度是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肿瘤的浸润深度是结直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独立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淋巴结转移 临床特征
下载PDF
pN2Ⅲ期结直肠癌患者生存影响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姚强 金俊 +3 位作者 邓建良 徐萍 周炎 闵科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0年第5期776-779,共4页
目的:分析影响pN2Ⅲ期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不同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01月至2013年06月就诊于江苏大学附属宜兴医院的185例术后病理证实为pN2Ⅲ期的结直肠癌患者病例资料,对患者进行随访,利用Log-rank检验及CO... 目的:分析影响pN2Ⅲ期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不同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01月至2013年06月就诊于江苏大学附属宜兴医院的185例术后病理证实为pN2Ⅲ期的结直肠癌患者病例资料,对患者进行随访,利用Log-rank检验及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临床各因素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全组患者2、3、5年生存率分别为68.6%、30.8%、18.9%,中位无病生存时间(DFS)为12.4个月,中位生存时间(MST)为26.7个月。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分化程度、脉管内癌栓、浸润深度、化疗、术后CEA水平与pN2Ⅲ期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分化程度(HR=0.567,95%CI:0.410~0.783,P=0.001)、脉管内癌栓(HR=0.617,95%CI:0.434~0.878,P=0.007)、浸润深度(HR=1.640,95%CI:1.331~2.022,P<0.001)、化疗(HR=2.488,95%CI:1.678~3.689,P<0.001)、术后CEA水平(HR=0.375,95%CI:0.266~0.530,P<0.001)是影响pN2Ⅲ期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pN2Ⅲ期结直肠癌患者预后较差,特别是肿瘤分化程度低、脉管内有癌栓、肿瘤浸润至全层以上及术后CEA升高患者,化疗可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预后 多因素分析
下载PDF
469例结直肠癌术后患者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邓建良 王维民 +3 位作者 顾贤成 汤月华 张国强 周炎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9期1171-1173,共3页
目的探讨影响结直肠癌术后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69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生存随访资料。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性别、年龄、肿瘤直径大小、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TNM分期、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25... 目的探讨影响结直肠癌术后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69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生存随访资料。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性别、年龄、肿瘤直径大小、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TNM分期、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25、CA199)与预后的关系。结果性别、年龄、肿瘤直径大小与结直肠癌术后患者预后均无关(P>0.05);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CEA、CA-125均与结直肠癌术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CEA、CA-125均可作为结直肠癌术后患者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病理分期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