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诊绿色通道卡、章在急危重病人救治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彩珍 邓志勇 钟金妹 《西南军医》 2009年第5期898-899,共2页
目的评价绿色通道卡、章在急诊患者应用的作用,探讨抢救急诊患者新的管理模式,以提高急诊抢救成功率。方法对我院急诊科使用绿色通道卡和绿色通道专用章护送和转运危重及特殊急诊患者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诊患者使用绿色通道卡、... 目的评价绿色通道卡、章在急诊患者应用的作用,探讨抢救急诊患者新的管理模式,以提高急诊抢救成功率。方法对我院急诊科使用绿色通道卡和绿色通道专用章护送和转运危重及特殊急诊患者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诊患者使用绿色通道卡、章后病人的满意度由90%上升到95%,没有因费用,延误等问题造成病人家属不满和投诉。大大缩短了病人就诊及等候时间,为提高抢救效果赢得时间。结论急诊患者应用绿色通道卡、章,能及时、安全护送病人进行检查、手术及住院,夺取抢救病人的最佳时机。确保以最快的速度使病人得到及时救治,提高抢救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绿色通道 绿色通道卡 绿色通道专用章 急症救治
下载PDF
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对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探讨
2
作者 李洪芹 徐凌霞 王鹏举 《系统医学》 2023年第11期60-63,共4页
目的 分析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对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1-12月江苏省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沙... 目的 分析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对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1-12月江苏省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沙丁胺醇雾化吸入,观察组采用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因子相关指标、肺功能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白介素-6、C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E均低于对照组,肺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7.50%低于对照组的2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41,P=0.019)。结论 采取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临床疗效显著,改善机体血清因子、肺功能,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地奈德 沙丁胺醇 雾化吸入 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
下载PDF
ABCD3-Ⅰ评分联合血栓弹力图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发生急性脑梗死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9
3
作者 苏一星 严涛 +3 位作者 严明科 夏晓华 姚敏学 马进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2年第9期1169-1173,共5页
目的 探究ABCD3-Ⅰ评分联合血栓弹力图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发生急性脑梗死(ACI)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21年4月江苏大学附属昆山医院收治的确诊为TIA的16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TIA患者发病后1周内ACI发生情况,并分为... 目的 探究ABCD3-Ⅰ评分联合血栓弹力图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发生急性脑梗死(ACI)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21年4月江苏大学附属昆山医院收治的确诊为TIA的16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TIA患者发病后1周内ACI发生情况,并分为发生组(18例)和未发生组(146例)。对比发生组和未发生组临床资料。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TIA患者ACI发生的危险因素。制作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以曲线下面积(AUC)评价ABCD3-Ⅰ评分联合血栓弹力图对TIA患者ACI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 TIA患者发病后1周内ACI发生率为10.98%。发生组发作持续时间、发作次数、颅内动脉狭窄程度重度占比、ABCD3-Ⅰ评分、血凝固角、最大振幅均高于未发生组(P<0.05),发生组反应时间、凝血时间则均低于未发生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重度颅内动脉狭窄、ABCD3-Ⅰ评分、反应时间、凝血时间均为影响TIA患者ACI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ROC分析显示,ABCD3-Ⅰ评分、反应时间及凝血时间预测TIA患者ACI发生的最佳截断点分别为6.26分、5.35 min、1.56 min,ABCD3-Ⅰ评分、反应时间及凝血时间联合的特异度为97.95%,高于ABCD3-Ⅰ评分、反应时间及凝血时间单独进行预测的特异度,且联合预测TIA患者ACI发生的AUC为0.816,高于ABCD3-Ⅰ评分、反应时间及凝血时间单独预测TIA患者ACI发生的AUC(P<0.05)。结论 ABCD3-Ⅰ评分、血栓弹力图两者联合对TIA后发生ACI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可作为临床评估TIA后发生ACI的重要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CD3-Ⅰ评分 血栓弹力图 短暂性脑缺血 急性脑梗死 预测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出院安置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张倩倩 金学勤 +3 位作者 张美美 王田燕 刘士方 凌丽静 《现代医学》 2023年第S01期109-112,共4页
随着脑卒中的高发趋势,脑卒中患者在康复护理方面面临很大的挑战。出院安置已成为评估患者出院准备度的重要标准之一,对于脑卒中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对脑卒中患者出院安置的现状、影响因素以及现有的挑战与问题等方... 随着脑卒中的高发趋势,脑卒中患者在康复护理方面面临很大的挑战。出院安置已成为评估患者出院准备度的重要标准之一,对于脑卒中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对脑卒中患者出院安置的现状、影响因素以及现有的挑战与问题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改进脑卒中患者出院准备度的评估、制定科学的康复计划和提供高质量的康复干预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出院安置 综述
原文传递
美罗培南不同输注方案治疗老年ICU获得性重症肺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鲍磊 钟金妹 +2 位作者 严明科 马进 储珉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4年第30期5963-5965,5913,共4页
目的:探讨美罗培南不同输注方案治疗老年ICU获得性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4年1月我院的92例老年ICU获得性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传统组和改良组,每组各46例,分别采用不同的输注速度给予美罗培南治疗,并且对其总有... 目的:探讨美罗培南不同输注方案治疗老年ICU获得性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4年1月我院的92例老年ICU获得性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传统组和改良组,每组各46例,分别采用不同的输注速度给予美罗培南治疗,并且对其总有效率、细菌学疗效进行评定,观察记录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住院时间及抗菌药物的治疗费用。结果:改良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2.61%,显著高于传统组的67.39%(P<0.05);改良组患者的细菌学疗效明显优于传统组(P<0.05);改良组患者的治疗时间为(5.94±1.21)d,明显低于传统组的(7.52±1.47)d(P<0.05);改良组患者的治疗费用为(3412.7±992.4)元,相比于传统组的(3983.5±1022.6)元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分别有3例出现不良反应,其中,4例出现腹泻,2例出现恶心,但患者均能够耐受,停药后腹泻、恶心症状消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罗培南治疗ICU获得性重症肺炎在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炎症反应、缩短治疗时间,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方面具有显著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罗培南 ICU获得性重症肺炎 老年
原文传递
乙酰辅酶A羧化酶反义寡核苷酸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细胞模型的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夏晓华 何傲林 +2 位作者 李莎莎 王炳芳 方燕斐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79-281,共3页
目的观察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反义寡核苷酸(ASODN)对HL-7702肝细胞脂肪变性的影响。方法用计算机软件设计并合成特异性靶向ACC的硫代修饰ASODN。用静脉脂肪乳剂体外培养正常HL-7702肝细胞48 h,制备体外脂肪肝细胞模型。以脂质体法将ACC... 目的观察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反义寡核苷酸(ASODN)对HL-7702肝细胞脂肪变性的影响。方法用计算机软件设计并合成特异性靶向ACC的硫代修饰ASODN。用静脉脂肪乳剂体外培养正常HL-7702肝细胞48 h,制备体外脂肪肝细胞模型。以脂质体法将ACC-ASODN转染至脂肪肝细胞模型,设置空白组(HL-7702肝细胞组)、模型组(脂肪肝细胞模型组)、低高2个浓度实验组(5,10μmol·L^(-1)ACC-ASODN转染组)。以ACC-ASODN转染入脂肪肝细胞模型24 h后,放射性同位素技术测定ACC酶活性,HPLC法测定丙二酰辅酶A含量,放射性同位素技术测定肉碱棕榈酰转移酶Ⅰ(CPT I)活性,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4组肝细胞内三酰甘油(TG)含量。结果 ACC-ASODN转染入脂肪肝细胞模型24 h后,空白组、模型组及低、高2个浓度实验组的肝细胞ACC活性(U)分别是0.74,0.33,0.20,0.18;这4组的细胞内丙二酰辅酶A含量(nmol·L^(-1))分别是14.3,12.4,7.5,6.8;这4组的细胞CPTⅠ活性(U)分别是1.33,1.47,3.85,3.95;这4组的TG含量分别是0.20,0.52,0.37,0.28 mmol·L^(-1)。模型组与空白组的以上几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与模型组的以上几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ACC-ASODN作用于肝细胞,通过抑制肝细胞ACC活性,使TG含量下降,从而减轻肝细胞脂肪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辅酶A羧化酶 反义寡核苷酸 非酒精性脂肪肝 丙二酰辅酶A 肉碱棕榈酰转移酶Ⅰ
原文传递
氧化槐果碱对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谢俊杰 王庆华 +3 位作者 夏晓华 韩玮 任静 王炳芳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9年第6期826-829,共4页
目的探讨氧化槐果碱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介导的信号通路。方法将人肝癌SMMC-7721细胞分为对照组、氧化槐果碱处理组(2、4、8、16、32mmol/L)。将梯次浓度氧化槐果碱作用于肝癌细胞后培养48h;采用倒置显... 目的探讨氧化槐果碱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介导的信号通路。方法将人肝癌SMMC-7721细胞分为对照组、氧化槐果碱处理组(2、4、8、16、32mmol/L)。将梯次浓度氧化槐果碱作用于肝癌细胞后培养48h;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氧化槐果碱对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氧化槐果碱对细胞凋亡的影响,通过免疫印迹法检测氧化槐果碱对肝癌细胞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及转录激活因子(STAT)3、STAT5表达水平的影响,分析氧化槐果碱对肝癌SMMC-7721细胞可能的作用。结果氧化槐果碱呈剂量依赖性抑制肝癌SMMC-7721细胞的增殖,并且诱导细胞凋亡。并呈剂量依赖性上调促凋亡Bax的表达,下调抗凋亡蛋白Bcl-2、STAT3、STAT5的表达。结论氧化槐果碱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有抑制增殖、诱导凋亡的作用,可能是通过酪氨酸激酶(JAK)/STAT信号通路下调STAT3、STAT5蛋白激酶表达,从而上调促凋亡Bax基因表达,下调抗凋亡Bcl-2基因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槐果碱 肝癌细胞 增殖 凋亡 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 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相关X蛋白 酪氨酸激酶/转录激活因子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