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质网蛋白驻留受体2蛋白对胰腺癌恶性生长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1
作者 王书航 吴晓阳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118-131,共14页
目的:探讨赖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亮氨酸(KDEL)内质网蛋白驻留受体2(endoplasmic reticulum protein retention receptor 2,KDELR2)对胰腺癌细胞恶性生长的影响,并初步探究相关作用分子机制。方法:通过癌症基因组学数据分析平台(UCSC X... 目的:探讨赖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亮氨酸(KDEL)内质网蛋白驻留受体2(endoplasmic reticulum protein retention receptor 2,KDELR2)对胰腺癌细胞恶性生长的影响,并初步探究相关作用分子机制。方法:通过癌症基因组学数据分析平台(UCSC XENA)分析KDELR2 mRNA在泛癌和人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通过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 TCGA)分析其表达水平与胰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预后的关系;采用基因本体功能富集分析(Gene Ontology, GO)、京都基因和基因组数据库富集分析(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 KEGG)探索KDELR2相关差异表达基因参与调节的信号通路;通过ssGSEA算法分析KDELR2免疫浸润情况。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蛋白质印迹实验检测不同胰腺癌细胞系(BXPC-3、MIA PaCa-2、PANC-1、PaTu 8988-T)以及正常人胰腺导管上皮细胞(HPNE)中KDELR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并检测人胰腺癌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中KDELR2的蛋白表达水平。通过慢病毒转染构建KDELR2过表达和敲减的稳转细胞株(PaTu 8988-T和PANC-1)及其对照空载体细胞株(“KDELR2-OE”和“Vec”、“shKDELR2-S1/S2”和“shNC”),利用CCK8、EdU、Transwell、细胞克隆形成实验观察KDELR2过表达及敲低后稳转细胞株的生物学行为变化;使用JC-1、MitoSOX和DCFH-DA染色实验以及检测ATP水平观察PaTu 8988-T和PANC-1细胞KDELR2敲低后的线粒体功能。通过构建裸鼠皮下荷瘤模型观察KDELR2敲低对胰腺癌PANC-1细胞在体生长的影响。结果:KDELR2在人胰腺癌组织及细胞中显著高表达,其高表达水平与胰腺癌患者的病理特征及不良预后密切相关。GO功能和KEGG富集分析表明,KDELR2可能通过调控细胞能量代谢调节胰腺癌细胞生长。敲低KDELR2显著抑制胰腺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过表达KDELR2显著促进胰腺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KDELR2敲低后,胰腺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明显下降,活性氧水平明显升高,ATP水平明显降低(P均<0.05)。裸鼠皮下荷瘤模型证实KDELR2敲低显著抑制胰腺癌细胞的在体生长。结论:KDELR2在胰腺癌中显著高表达且与患者不良预后密切相关,KDELR2可能参与调控线粒体的功能影响癌细胞能量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内质网蛋白驻留受体2 治疗靶点 增殖 迁移
下载PDF
胃肠手术中医源性脾损伤27例临床分析
2
作者 刘刚 沈晓军 +1 位作者 刘丰 孙克康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21期3174-3175,共2页
目的探讨胃肠手术中脾脏损伤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行腹部手术中脾脏损伤的病例资料27例,按照我科制定的标准将其分为Ⅰ、Ⅱ、Ⅲ三类,针对三类不同程度的损伤,分别采用电凝法、... 目的探讨胃肠手术中脾脏损伤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行腹部手术中脾脏损伤的病例资料27例,按照我科制定的标准将其分为Ⅰ、Ⅱ、Ⅲ三类,针对三类不同程度的损伤,分别采用电凝法、缝合修补法、脾门损伤修补缝合法进行处理。结果该组27例发生于胃部手术20例,结肠手术5例,直肠手术2例,其中Ⅰ类损伤患者15例,Ⅱ类损伤患者8例,Ⅲ类损伤患者4例,经过相应的处理方法,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治愈,无脾脏切除病例,且术后均未出现与脾脏损伤相关的并发症。结论医源性脾损伤的预防很重要,根据脾脏损伤情况分类,选择相应的处理方式,保脾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手术 医源性脾损伤
下载PDF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1对胃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相关机制 被引量:1
3
作者 沈昕草 朱孝仁 +1 位作者 刘媛媛 吴晓阳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3年第1期9-16,22,共9页
目的:探讨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1(phosphoenolpyruvate carboxykinase 1,PCK1)在胃癌中的表达、与胃癌患者预后的关系及其潜在机制。方法:利用TCGA数据库、HPA数据库及Oncomine 4.5数据库中胃癌以及癌旁组织的相关数据与图片,分析PCK... 目的:探讨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1(phosphoenolpyruvate carboxykinase 1,PCK1)在胃癌中的表达、与胃癌患者预后的关系及其潜在机制。方法:利用TCGA数据库、HPA数据库及Oncomine 4.5数据库中胃癌以及癌旁组织的相关数据与图片,分析PCK1表达水平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和总生存期的关系,采用基因功能富集分析(GSEA)预测PCK1调控胃癌潜在的信号通路。体外细胞学实验采用慢病毒转染胃癌HGC-27和AGS细胞,分别敲低与过表达PCK1,采用细胞功能学实验检测PCK1对胃癌细胞生长、增殖、迁移等影响,同时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检测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PCK1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明显上调(P<0.05);ROC曲线提示PCK1对胃癌患者预后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通过GSEA富集分析提示原发性免疫缺陷、细胞黏附分子、趋化因子信号通路、全身性红斑狼疮、产生IgA的肠道免疫网络及RIGⅠ样受体信号通路相关的基因集在PCK1基因低表达表型中差异富集;敲低PCK1后,胃癌HGC-27和AGS细胞生长、克隆形成能力、迁移能力显著下降,同时p-AKT(Ser473)、p-mTOR、p-S6和p-4EBP1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过表达PCK1则与之作用相反。结论:PCK1在胃癌中呈高表达且与患者预后相关,其可能通过活化AKT-mTOR信号通路促进胃癌细胞生长、增殖与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1 迁移 增殖 AKT-mTOR信号通路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下胃癌根治术脾损伤及处理方法 被引量:5
4
作者 刘丰 吴晓阳 +4 位作者 沈晓军 杨栋 刘刚 甘明强 孙克康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564-566,共3页
自1994年Kitano等首次报道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目前腹腔镜胃癌根治手术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开展,手术指征也从当时早期胃癌扩展到进展期胃癌,而与之相应的医源性脾损伤也不断报道。鉴于医源性脾损伤自身的特点,目前尚无统一的分级方法,本研... 自1994年Kitano等首次报道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目前腹腔镜胃癌根治手术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开展,手术指征也从当时早期胃癌扩展到进展期胃癌,而与之相应的医源性脾损伤也不断报道。鉴于医源性脾损伤自身的特点,目前尚无统一的分级方法,本研究按照其损伤特点,将其归纳为3类,Ⅰ类:损伤脾脏的表面,损伤深度≤1 cm,且损伤面积≤1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外科学 腹腔镜检查 淋巴结切除术 脾/损伤 回顾性研究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30例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吴晓阳 杨栋 +3 位作者 李星 张亚年 沈晓军 刘刚 《中国临床医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07-808,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行远端胃癌根治术的可行性。方法:2007年6月—2008年8月行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30例。结果:30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远端胃癌根治术,无中转开腹手术病例。平均手术时间:312(256~450)min。术中出血量:145(60~250)mL,...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行远端胃癌根治术的可行性。方法:2007年6月—2008年8月行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30例。结果:30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远端胃癌根治术,无中转开腹手术病例。平均手术时间:312(256~450)min。术中出血量:145(60~250)mL,术中均未输血。平均清扫淋巴结21.1(16~35)枚。术后患者平均胃肠功能恢复时间44(36~56)h,下床活动时间56(24~96)h。常规置空肠营养管,术后肠内营养开始时间36(24~48)h,进流质时间2.6(2~4)d。术后近期生活质量良好。结论:早期及较早的远端进展期胃癌经腹腔镜辅助行D2根治术是安全可行的,根治效果与开腹手术相近,且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迅速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胃癌 根治性胃切除
下载PDF
顺铂对人结直肠癌细胞HCT-116中TOB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孙克康 仲宁 +4 位作者 沈晓军 杨栋 刘刚 甘明强 吴晓阳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10-1012,284,共3页
目的探讨顺铂对人结直肠癌细胞株HCT-116中TOB1的表达水平和细胞内分布的影响。方法采用RT-PCR和Western印迹法实验检测不同剂量顺铂处理后HCT-116细胞中TOB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采用同样的方法检测顺铂处理后不同时间TOB1 mRNA... 目的探讨顺铂对人结直肠癌细胞株HCT-116中TOB1的表达水平和细胞内分布的影响。方法采用RT-PCR和Western印迹法实验检测不同剂量顺铂处理后HCT-116细胞中TOB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采用同样的方法检测顺铂处理后不同时间TOB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同时采用免疫荧光实验检测顺铂对TOB1在细胞内分布的影响。结果 HCT-116细胞在不同剂量顺铂处理24 h后,TOB1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增加,并存在一定的剂量依赖性;不同处理时间检测发现TOB1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在顺铂处理后2 h即明显升高,24 h后仍保持较高的表达水平;免疫荧光实验发现HCT-116细胞中TOB1主要分布在细胞质,而顺铂处理2 h后HCT-116细胞中TOB1即向细胞核内转位。结论顺铂诱导人类结直肠癌细胞株HCT-116中TOB1 mRNA及蛋白的表达增加,同时诱导TOB1向细胞核内转位,提示TOB1作为临床结直肠癌化疗靶基因的可能,对临床用药以及疗效的判断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bB-2转录因子1 结直肠癌 顺铂
下载PDF
高龄胃癌患者手术安全性探讨 被引量:2
7
作者 沈晓军 孙克康 刘刚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11期1602-1604,共3页
目的探讨高龄胃癌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围手术期干预对手术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75岁以上(高龄组)胃癌患者和161例75岁以下(对照组)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者在术前合并症、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方面的差异。结果高龄组... 目的探讨高龄胃癌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围手术期干预对手术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75岁以上(高龄组)胃癌患者和161例75岁以下(对照组)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者在术前合并症、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方面的差异。结果高龄组的术前合并症、术前住院天数、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个数、吻合口瘘、切口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高龄胃癌患者具有术前合并症多的特点,但通过加强围手术期处理,依然可以保持较高的手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高龄患者 围手术期处理
下载PDF
经脐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4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杨栋 吴晓阳 刘丰 《交通医学》 2015年第6期608-610,共3页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行经脐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SLA)42例、同期行常规三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32例、开腹阑尾切除术(OA)42例,比较分析3组的临床资料。结果:LA...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行经脐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SLA)42例、同期行常规三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32例、开腹阑尾切除术(OA)42例,比较分析3组的临床资料。结果:LA组、SLA组和OA组发生切口感染分别为1例、1例和8例,SLA组与OA组间差异性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χ2=4.48)。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SLA组分别为16±3 m L、42±9 min及1.3±0.5 d;LA组分别为15±7 m L、37±11 min及2.1±0.7 d;OA组分别为22±6 m L、41±15 min及4.3±0.6 d。SLA组和LA组在术中出血、手术时间及切口感染、术后住院天数各指标中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LA组与OA组相比较,在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优于OA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120)。结论: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安全可行,临床疗效与三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相当,优于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且切口美观效果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阑尾炎 阑尾切除术
下载PDF
营养泵间断输注在老年胃癌患者术后肠内营养中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吕琳 周雪芬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7年第8期50-52,共3页
目的探讨营养泵在老年胃癌患者术后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比较间断输注和持续输注在肠道功能恢复、不良反应方面的差异。方法将自2015年12月~2017年12月于本院收治的120例老年胃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在术后早期均使用营养泵行肠内营养支持... 目的探讨营养泵在老年胃癌患者术后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比较间断输注和持续输注在肠道功能恢复、不良反应方面的差异。方法将自2015年12月~2017年12月于本院收治的120例老年胃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在术后早期均使用营养泵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实验组采用营养泵匀速间断输注,对照组采用营养泵持续输注,比较2组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天数以及肠内营养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腹泻、恶心、返流、误吸等不良反应均明显降低;同时实验组患者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天数均明显缩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营养泵在老年胃癌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采取间断输注方式在胃癌患者术后肠道功能恢复以及肠内营养不良反应方面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泵 输注方式 胃癌 肠内营养 不良反应 护理质量
下载PDF
疝囊复发种植性黏液腺癌1例报告
10
作者 杨勇 吴晓阳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0年第4期415-416,共2页
黏液腺癌是一种好发于消化道的肿瘤,而疝囊复发种植性黏液腺癌在临床上十分少见。我科收治1例病人,现报道如下。1病例介绍病人,男性,83岁。因“右侧腹股沟区复发难复性包块20年”于2018年5月2日入院。病人曾于1998年发现右侧腹股沟区一... 黏液腺癌是一种好发于消化道的肿瘤,而疝囊复发种植性黏液腺癌在临床上十分少见。我科收治1例病人,现报道如下。1病例介绍病人,男性,83岁。因“右侧腹股沟区复发难复性包块20年”于2018年5月2日入院。病人曾于1998年发现右侧腹股沟区一肿物,未予特殊重视,近半年病人自觉胀痛不适。查体: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结膜未见明显黄染;心肺无显著变化;腹部平坦,无腹壁静脉曲张,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侧腹股沟 腹壁静脉曲张 黏液腺癌 蠕动波 胃肠型 种植性 难复性 疝囊
下载PDF
静脉输液专科护理巡查在临床输液风险前馈控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40
11
作者 樊小朋 吴银华 +2 位作者 朱菊娥 周雪芬 朱小英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7年第20期1574-1577,共4页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专科护理巡查在专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实践与效果。方法静脉输液治疗护理小组运用前馈控制的理论和方法,在2014、2015、2016年每年采用横断面调研方法及静脉输液专项质量查检表全面了解全院输液工具选择的情况及质量。...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专科护理巡查在专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实践与效果。方法静脉输液治疗护理小组运用前馈控制的理论和方法,在2014、2015、2016年每年采用横断面调研方法及静脉输液专项质量查检表全面了解全院输液工具选择的情况及质量。建立和完善静脉输液相关治疗制度及操作流程,制订月质量控制计划,每月有计划对全院各科室进行静脉输液专科护理质量巡查并及时反馈。结果全院输液工具的合理选择更加合理,钢针比例2016年分别比2015年和2014年下降了8.9%(321/920—212/846)和18.8%(321/920—156/968),静脉输液质量在导管固定规范性、护理人员对专科技能掌握及相关的专科知识掌握率明显提高,静脉输液治疗相关的并发症二级以上静脉炎的例数2016年分别比2015年和2014年减少22例和30例,药物外渗例数2016年分别比2015年和2014年减少18例和31例。结论静脉输液专科护理巡查对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前馈控制是静脉输液治疗质量管理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 静脉输液专科护理 输液安全管理 前馈控制
原文传递
ErbB2转录因子1增加肺癌A549细胞的放射敏感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克康 吴晓阳 +2 位作者 陈文 李星 仲宁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84-586,共3页
目的 探讨ErbB-2转录因子1 (TOB1)对人类肺癌A549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通过脂质体介导的重组质粒转染及G418筛选,建立TOB1高表达的肺癌A549细胞稳定转染株;采用克隆形成实验检测TOB1对A549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采... 目的 探讨ErbB-2转录因子1 (TOB1)对人类肺癌A549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通过脂质体介导的重组质粒转染及G418筛选,建立TOB1高表达的肺癌A549细胞稳定转染株;采用克隆形成实验检测TOB1对A549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检测TOB1对电离辐射引起的DNA损伤修复的影响;同时采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TOB1对DNA损伤修复相关蛋白表达的调控作用.结果 通过重组质粒转染及G418筛选,成功建立TOB1的肺癌A549细胞稳定转染株;克隆形成实验证实外源性TOB1高表达显著增加肺癌A549细胞的放射敏感性,采用单击多靶模型拟合细胞存活曲线,细胞的放射增敏比(SER)为1.63;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证实接受6Gy的X线照射后,A549/TOB1细胞的尾矩分别为(25.71±4.32)%,明显高于A549细胞[(14.26±1.21)%,P<0.05].Western blot实验证实与A549母细胞比较,X线照射后A549/TOB1细胞中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突变基因(ATM)、0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DNA依赖性蛋白激酶催化亚单位(DNA-PKcs)、Ku70、Ku80、DNA双链断裂修复基因X线修复交叉互补4(XRCC4)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结论 TOB1高表达增加肺癌A549细胞的放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TOB1抑制DNA损伤修复相关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DNA损伤的修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bB-2转录因子1 肺癌 放射敏感性
原文传递
闭孔疝致急性肠梗阻九例诊疗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孙克康 吴晓阳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23-524,共2页
闭孔疝临床较少见,其临床表现多不典型,多见于老年女性,常以肠梗阻为主要临床表现,术前诊断率低,死亡率较高。早期发现、及时手术是治疗闭孔疝唯一有效的手段。我院胃肠外科自2009年8月至2015年12月共收治闭孔疝患者9例,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急性肠梗阻 闭孔疝 诊疗 临床表现 2009年 老年女性 胃肠外科 诊断率
原文传递
原发性阑尾腺癌八例临床诊治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刚 沈晓军 +1 位作者 孙克康 刘丰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4年第26期38-39,共2页
目的 探讨原发性阑尾腺癌的诊断和治疗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原发性阑尾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原发性阑尾腺癌占同期阑尾切除标本的0.13%(8/6 069),8例患者中术前仅有1例明确诊断,术前常规腹部CT检查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其中2例... 目的 探讨原发性阑尾腺癌的诊断和治疗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原发性阑尾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原发性阑尾腺癌占同期阑尾切除标本的0.13%(8/6 069),8例患者中术前仅有1例明确诊断,术前常规腹部CT检查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其中2例一期行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术,5例二期行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术.2例术后辅以化疗.结论 原发性阑尾腺癌发病率低,缺乏特异性临床特征,术前诊断困难,误诊率极高,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术是常规推荐的手术方式,术后应根据分期辅以化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肿瘤 腺癌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成人肠套叠23例诊疗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孙克康 沈晓军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18年第4期262-265,共4页
目的 探讨临床成人肠套叠的病因、临床分型、诊断以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自2014年1月-2017年3月收治的23例成人肠套叠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结果 23例患者中,阵发性腹痛22例,腹部肿块7例,恶心、呕吐2例.23例... 目的 探讨临床成人肠套叠的病因、临床分型、诊断以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自2014年1月-2017年3月收治的23例成人肠套叠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结果 23例患者中,阵发性腹痛22例,腹部肿块7例,恶心、呕吐2例.23例患者中,手术治疗21例,保守治疗2例,所有患者均顺利出院.肠套叠的主要原因为恶性肿瘤、良性肿瘤、憩室、炎症、粪石等.结论 成人肠套叠多为继发性,病理因素多而复杂,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CT是目前最有价值的影像学检查;成人肠套叠以手术治疗为主,对于保守治疗和术中探查未见明显器质性病变的患者,术后短期行内镜检查是有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 治疗 疾病特征 成人肠套叠 病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