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七味通痹口服液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大鼠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童孝宇 高霞 +7 位作者 王佳佳 陈夏霖 唐明 曹亮 李吉峰 章晨峰 王振中 肖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02-1008,共7页
目的 探讨七味通痹口服液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的影响。方法 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七味通痹口服液低、中、高剂量组(2.7、5.4、10.8 mL/kg),采用牛Ⅱ型胶原和弗氏佐剂诱导大鼠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给药21 ... 目的 探讨七味通痹口服液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的影响。方法 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七味通痹口服液低、中、高剂量组(2.7、5.4、10.8 mL/kg),采用牛Ⅱ型胶原和弗氏佐剂诱导大鼠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给药21 d后,评估各组大鼠关节炎评分、足肿胀度、关节腔滑膜组织TNF-α、IL-17F、IL-6及IL-1β水平,同时通过16S rRNA高通量检测对大鼠肠道菌群进行测序分析。结果 七味通痹口服液各剂量均能有效地降低模型大鼠足肿胀(P<0.05),抑制炎症反应(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七味通痹口服液组大鼠肠道菌群的结构和组成更接近正常大鼠;粪便中厚壁菌门丰度下降,拟杆菌门、变形菌门丰度升高;拟杆菌属及异拟杆菌属丰度升高,毛螺菌属、普雷沃氏菌属及梭状芽孢杆菌丰度水平降低。结论 七味通痹口服液能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的丰度及组成,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发挥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味通痹口服液 类风湿性关节炎 肠道菌群
下载PDF
筋骨止痛凝胶化学成分分析
2
作者 吕凯红 胡玉梅 +7 位作者 钱梦雨 李璐 刘文君 曹亮 李吉峰 王振中 章晨峰 肖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25-1034,共10页
目的 对筋骨止痛凝胶的非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快速检识。方法 采用UPLC-Q-TOF-MS/MS分析,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_(18)色谱柱(2.1 mm×100 mm, 1.7μm);流动相乙腈-0.1%甲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35 mL/min;进样量2μL;柱温35℃;... 目的 对筋骨止痛凝胶的非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快速检识。方法 采用UPLC-Q-TOF-MS/MS分析,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_(18)色谱柱(2.1 mm×100 mm, 1.7μm);流动相乙腈-0.1%甲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35 mL/min;进样量2μL;柱温35℃;电喷雾离子源;正、负离子全扫描。根据精确质荷比、二级质谱裂解规律结合相关对照品、文献,对化合物进行鉴定和归属。结果 共鉴定出100种成分,包括含氮类、皂苷类、苯酞类、黄酮类、香豆素类等,其中28种成分经对照品确认。结论 该方法可快速鉴定筋骨止痛凝胶中的非挥发性成分,为其药效物质基础和质量控制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筋骨止痛凝胶 UPLC-Q-TOF-MS/MS 化学成分谱 非挥发性成分
下载PDF
通塞脉片薄膜包衣粉最小使用量的研究
3
作者 尹伟海 梁雨仙 +1 位作者 魏伟 王丹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8期1-3,共3页
研究通塞脉片生产的最佳工艺条件及薄膜包衣工序包衣材料的最小使用量。方法 用控制片床温度来调节进风温度,增加总混工序后的过筛,使素片的含水量、硬度更加均匀,控制喷雾扇面最大面积覆盖片芯,增大负压,控制蠕动泵,保持片芯干燥,提高... 研究通塞脉片生产的最佳工艺条件及薄膜包衣工序包衣材料的最小使用量。方法 用控制片床温度来调节进风温度,增加总混工序后的过筛,使素片的含水量、硬度更加均匀,控制喷雾扇面最大面积覆盖片芯,增大负压,控制蠕动泵,保持片芯干燥,提高颗粒与素片质量,从而降低薄膜包衣粉的使用量。结果 优化通塞脉片生产过程及提高中间体质量要求后,通塞脉片薄膜包衣粉用量减少方法可行。结论 在生产过程中提高素片质量、有效控制包衣锅内负压与喷雾大小,是薄膜包衣工序薄膜包衣粉用量大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包衣工艺 薄膜包衣粉最小使用量 雾化干燥现象 通塞脉片
原文传递
依达拉奉注射液生产过程关键工艺研究
4
作者 夏婷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7期9-12,共4页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依达拉奉注射液的生产过程,作为一名生产药品的一线管理人员,通过对该品种的生产研究,更好的确保生产现场的药品在生产过程中质量安全可靠,避免不必要的安全事故,减少该品种在生产过程造成的不必要的不良反应。方法 生...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依达拉奉注射液的生产过程,作为一名生产药品的一线管理人员,通过对该品种的生产研究,更好的确保生产现场的药品在生产过程中质量安全可靠,避免不必要的安全事故,减少该品种在生产过程造成的不必要的不良反应。方法 生产过程中针对主要质量监控点:配方的pH调节、灌封前后充氮保护等的研究对文件进行升级确保生产出的每一批药品都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注射液 PH调节 充氮保护
原文传递
复方五仁醇软胶囊成型工艺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丁青龙 李莹 徐连明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7年第5期418-419,共2页
关键词 复方五仁醇软胶囊 内容物 沉降比
下载PDF
止痛中药药性理论与现代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杨句容 刘涛 《中国药业》 CAS 2009年第10期80-81,共2页
对止痛中药的传统理论研究、现代实验研究、临床应用研究以及毒剧止痛中药的研究等方面进行综述,为止痛中药拓宽应用范围、发挥镇痛优势及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止痛中药 药性理论 文献研究
下载PDF
胶体磨法包合紫苏叶和荆芥混合挥发油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刘莉莉 张艳军 +4 位作者 刘芳 李月婧 孟瑾 吴云 王振中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年第4期632-639,共8页
目的:优选胶体磨法制备紫苏叶和荆芥混合挥发油?β?CD包合物的最佳工艺。方法:以包合物得率和挥发油包合率为综合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考察β?CD与水的比例、挥发油与β?CD的投料比和包合时间对包合工艺的影... 目的:优选胶体磨法制备紫苏叶和荆芥混合挥发油?β?CD包合物的最佳工艺。方法:以包合物得率和挥发油包合率为综合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考察β?CD与水的比例、挥发油与β?CD的投料比和包合时间对包合工艺的影响;通过薄层色谱法初步验证紫苏叶和荆芥混合挥发油包合物是否形成。结果:确定紫苏叶和荆芥挥发油包合的最佳工艺条件:紫苏叶和荆芥混合挥发油与β?CD的比例为1:9,β?CD与水的比例为1:3,包合时间23min。结论:胶体磨法制备包合紫苏叶和荆芥混合挥发油的工艺合理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效应面法 挥发油包合率 胶体磨 BOX-BEHNKEN设计 紫苏叶和荆芥混合挥发油
下载PDF
刺五加注射液对衰老模型大鼠学习记忆障碍及海马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黄德彬 刘晓海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8年第3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刺五加注射液(Acanthopanax Senticosus injection,ASI)对喹啉酸(quinolinic acid,QA)致衰老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力及脑海马匀浆中单胺类神经递质(ACh、NE、5-HT)的影响。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治疗组(... 目的探讨刺五加注射液(Acanthopanax Senticosus injection,ASI)对喹啉酸(quinolinic acid,QA)致衰老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力及脑海马匀浆中单胺类神经递质(ACh、NE、5-HT)的影响。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治疗组(ASI小剂量组、ASI中剂量组和ASI大剂量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他各组均以双侧海马CAI区注射喹啉酸法复制老年性痴呆模型大鼠。对照组用石杉碱甲(Huperzine A,Hup-A)治疗,治疗组用不同剂量ASI(50、100、200 mg/kg)治疗30 d后,以Morris水迷宫法测试学习记忆能力及空间探索能力,并测定海马匀浆中ACh、NE、5-HT的含量。结果ASI能显著缩短记忆缺失模型鼠寻找平台的潜伏期,减少错误次数;各治疗组海马匀浆ACh、5-HT、NE的含量均显著高于模型组而低于假手术组(P<0.05或P<0.01),且呈现剂量递增趋势。结论ASI能够改善衰老模型大鼠的记忆能力,其机理可能与动员海马单胺类神经递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五加注射液 老年性痴呆 学习记忆 神经递质 大鼠
下载PDF
基于过敏性鼻炎大鼠模型优选鼻鼽颗粒提取工艺
9
作者 刘莉莉 张艳军 +4 位作者 常秀娟 李雪峰 李月婧 刘芳 王振中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年第3期505-510,共6页
目的:应用效应面法及药效筛选法优选鼻鼽颗粒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效应面法的方法,以迷迭香酸提取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效应面法考察提取溶剂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提取工艺的影响,进一步通过药效筛选确定鼻鼽颗粒... 目的:应用效应面法及药效筛选法优选鼻鼽颗粒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效应面法的方法,以迷迭香酸提取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效应面法考察提取溶剂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提取工艺的影响,进一步通过药效筛选确定鼻鼽颗粒的疗效。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鼻鼽颗粒工艺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均有下降趋势,可降低Ig E和IF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溶剂量2 430 m L(9倍量),提取2次,每次1.5 h。迷迭香酸提取率84.89%。结论 :鼻鼽颗粒在降低免疫因子水平方面疗效明确,通过综合评价提取物的治疗效果,优选的鼻鼽颗粒工艺提取工艺稳定、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效应面法 迷迭香酸 PLACKETT-BURMAN Box-Behnken 药效筛选
下载PDF
栀黄消瘀止痛膏中栀子苷含量测定 被引量:5
10
作者 鲁明明 林新艳 +5 位作者 邬学群 莫文 许金海 范赵翔 龚丽 殷书梅 《中国药业》 CAS 2021年第13期79-81,共3页
目的建立测定栀黄消瘀止痛膏中栀子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色谱柱为岛津Wondasil C18-WR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10∶90,V/V),流速为1.0 m L/min,检测波长为238 nm,柱温为35℃,进样量为10μL。结果栀子苷质... 目的建立测定栀黄消瘀止痛膏中栀子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色谱柱为岛津Wondasil C18-WR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10∶90,V/V),流速为1.0 m L/min,检测波长为238 nm,柱温为35℃,进样量为10μL。结果栀子苷质量浓度在7.55~151.00μg/m 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2)=0.9994,n=10);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试验结果的RSD均小于2%(n=6);栀子苷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18%,RSD为0.83%(n=9)。结论该方法简便灵敏,重复性好,准确度高,可用于栀黄消瘀止痛膏中栀子苷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黄消瘀止痛膏 栀子苷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下载PDF
桂枝化学成分系统化色谱分离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西宁 朱靖博 +3 位作者 丁燕 寇自农 王振中 萧伟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107-111,共5页
以中药桂枝为试材,采用TLC和HPLC分析法对桂枝化学成分系统性色谱分离的样品前处理、色谱分离条件和制备色谱参数进行了系统研究。在台阶梯度洗脱时,根据TLC数据中的Rf值,利用化合物的移动速率u=u0/(1+k),对各化合物色谱分离洗脱剂的保... 以中药桂枝为试材,采用TLC和HPLC分析法对桂枝化学成分系统性色谱分离的样品前处理、色谱分离条件和制备色谱参数进行了系统研究。在台阶梯度洗脱时,根据TLC数据中的Rf值,利用化合物的移动速率u=u0/(1+k),对各化合物色谱分离洗脱剂的保留体积可以进行较准确的计算与预测,避免色谱分离时的盲目性。结果表明:甲醇提取和正己烷萃取是富集桂枝主要化学成分的有效方法;研究建立的系统性TLC分析方法可以快速有效地选择桂枝主要成分色谱分离的填料、溶剂体系、比例及程序。桂枝主要成分的最佳色谱分离填料为硅胶,最佳洗脱体系为正己烷-乙酸乙酯。采用建立的条件经一次制备色谱分离,得到了8个纯化合物,5个化合物的HPLC纯度均在95%以上。该研究建立了桂枝化学成分有效的系统化色谱分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枝 色谱分离 薄层层析色谱 制备色谱
下载PDF
β-蜕皮甾酮对油酸诱导HepG2细胞内脂肪堆积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欢 杨中林 +4 位作者 郑琢 萧伟 王振中 丁岗 黄文哲 《海峡药学》 2015年第4期227-229,共3页
目的考察β-蜕皮甾酮的体外降脂活性。方法建立油酸诱导肝癌细胞(Hep G2)产生脂肪堆积体外模型,分别以噻唑兰染色吸光度(MTT值)、甘油三酯(TG值)、细胞内脂滴的形态为指标,考察β-蜕皮甾酮对模型细胞的影响。结果β-蜕皮甾酮能够显著抑... 目的考察β-蜕皮甾酮的体外降脂活性。方法建立油酸诱导肝癌细胞(Hep G2)产生脂肪堆积体外模型,分别以噻唑兰染色吸光度(MTT值)、甘油三酯(TG值)、细胞内脂滴的形态为指标,考察β-蜕皮甾酮对模型细胞的影响。结果β-蜕皮甾酮能够显著抑制油酸诱导的Hep G2细胞脂肪累积作用,25μg·m L-1β-蜕皮甾酮对TG的清除率高达29.50%。结论β-蜕皮甾酮具有良好的体外降脂活性,推测其对具有较好的降脂生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蜕皮甾酮 油酸 HEPG2细胞 体外降脂活性
下载PDF
基于不同皮肤模型的复方南星止痛膏透皮吸收行为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乔鹏丽 魏旭超 +4 位作者 瞿叶清 董洁 殷书梅 郑仕中 陈军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69-1074,共6页
目的制备复合磷脂脂质体人工皮肤膜(Composite phospholipid liposome-based artificial skin membrane,CPLASM)以评价复方南星止痛膏(Compound Nanxing Zhitong Plaster,CNZP)的透皮吸收行为。方法建立同时测定CNZP中5种活性成分(桂皮... 目的制备复合磷脂脂质体人工皮肤膜(Composite phospholipid liposome-based artificial skin membrane,CPLASM)以评价复方南星止痛膏(Compound Nanxing Zhitong Plaster,CNZP)的透皮吸收行为。方法建立同时测定CNZP中5种活性成分(桂皮醛、丹皮酚、丁香酚、水杨酸甲酯和欧前胡素)的HPLC分析方法。制备CPLASM并与市售人工皮肤膜Strat-M^(TM)、真实皮肤(猪耳皮和大鼠皮)一起用于考察CNZP体外透皮吸收行为,通过透皮吸收参数分析,比较不同人工皮肤膜与真实皮肤之间的相似度。结果HPLC法能同时测定CNZP中5种活性成分的含量。在活性成分中,桂皮醛和丁香酚的透皮吸收能力最强。CPLASM、Strat-M^(TM)与猪耳皮测定的5种活性成分表观渗透系数相关系数分别为0.9658和0.9433,与大鼠皮测定的5种活性成分表观渗透系数相关系数分别为0.9493和0.9460。结论应用CPLASM能够有效表征CNZP中活性成分体外透皮吸收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南星止痛膏 透皮吸收 复合磷脂脂质体人工皮肤膜 猪耳皮
下载PDF
不同热处理条件对工业大麻中主要大麻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蓓 丁燕 +3 位作者 庄林武 田伟 萧伟 朱靖博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22-325,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热处理条件对工业大麻中大麻二酚、四氢大麻酚、大麻酚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DAD法测定不同温度、时间、空气下热处理后大麻二酚、四氢大麻酚、大麻酚含量的变化。结果在100~260℃氮气环境下热处理30 min时,工业大麻中... 目的研究不同热处理条件对工业大麻中大麻二酚、四氢大麻酚、大麻酚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DAD法测定不同温度、时间、空气下热处理后大麻二酚、四氢大麻酚、大麻酚含量的变化。结果在100~260℃氮气环境下热处理30 min时,工业大麻中大麻二酚、四氢大麻酚含量随着温度的升高先增加后下降,在160~180℃时达到最高;在180℃氮气环境下热处理时,大麻二酚、四氢大麻酚含量在20~30 min时达到最大值后开始下降;高温环境下接触空气会急剧加速大麻二酚、四氢大麻酚降解,同时四氢大麻酚降解产物大麻酚的含量显著升高。结论在氮气环境中热处理工业大麻时,大麻二酚、四氢大麻酚含量最高。空气环境下高温会导致大麻二酚和四氢大麻酚降低,其中四氢大麻酚可以转化为大麻酚。合适的温度和空气量可获得高含量大麻二酚,并有效降低四氢大麻酚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大麻 热处理条件 大麻二酚 四氢大麻酚 大麻酚 HPLC⁃DAD
下载PDF
槐米及其不同成分对内皮细胞损伤修复作用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安金蒙 杨中林 +4 位作者 郑琢 萧伟 王振中 黄文哲 丁岗 《亚太传统医药》 2015年第10期27-30,共4页
目的:比较研究芦丁、槲皮素、槐米黄酮部位和槐米药材提取物对高糖诱导的内皮细胞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采用含有33mmol·L-1葡萄糖和1%FBS的DMEM低糖培养基处理人脐静脉HUVEC内皮细胞,建立细胞损伤模型,采用NO试剂盒检测各样品对... 目的:比较研究芦丁、槲皮素、槐米黄酮部位和槐米药材提取物对高糖诱导的内皮细胞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采用含有33mmol·L-1葡萄糖和1%FBS的DMEM低糖培养基处理人脐静脉HUVEC内皮细胞,建立细胞损伤模型,采用NO试剂盒检测各样品对模型内皮细胞NO分泌量的影响;采用MTT法测定细胞活力。结果:芦丁、槲皮素、槐米黄酮部位和槐米药材提取物均可不同程度地升高模型HUVEC内皮细胞NO分泌量,不同程度地增强细胞活力。结论:芦丁和槲皮素可能为槐米修复内皮细胞损伤的活性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丁 槲皮素 槐米黄酮部位 槐米药材提取物 内皮细胞损伤修复
原文传递
复合乳化剂对黄姜薯蓣皂苷在水中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春月 朱靖博 +1 位作者 王振中 肖伟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7-32,共6页
以span-60和tween-40配制而成的不同HLB值复合乳化剂研究不同HLB值及不同复合乳化剂添加量对薯蓣皂苷在水中分布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HLB值与薯蓣皂素在水提取物及水提取物上清液中含量的关系,并考察不同复合乳化剂添加量与薯... 以span-60和tween-40配制而成的不同HLB值复合乳化剂研究不同HLB值及不同复合乳化剂添加量对薯蓣皂苷在水中分布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HLB值与薯蓣皂素在水提取物及水提取物上清液中含量的关系,并考察不同复合乳化剂添加量与薯蓣皂素在水提取物及水提取物上清液中含量的关系。结果显示HLB值在4~12范围内,HLB值为8的乳化剂对用水提取的薯蓣皂苷的增溶作用最强;HLB值在12~15.6范围内,HLB值为15.6的乳化剂对用水提取的薯蓣皂苷增溶作用最强;HLB值在4~15.6范围内,HLB值为15.6的乳化剂对用水提取的薯蓣皂苷增溶作用最强;HLB值在4~15.6范围内,乳化剂对水提取薯蓣皂苷离心后的上清液中皂苷浓度影响不大;HLB值为8和15.6的复合乳化剂添加量为1.5%时,对薯蓣皂苷在水提物及水提物上清中增溶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乳化剂 HLB值 薯蓣皂苷 水提取
下载PDF
川续断不同炮制品中总皂苷及川续断皂苷Ⅵ、Ⅹ含量测定 被引量:3
17
作者 彭丹 杨小林 +3 位作者 黄文哲 王振中 肖伟 杨中林 《亚太传统医药》 2015年第13期34-37,共4页
目的:考察川续断不同炮制品中总皂苷及川续断皂苷Ⅵ、Ⅹ含量的变化。方法:川续断不同炮制品分为川续断生品、盐制品及酒制品,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各炮制品中总皂苷的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炮制品中川续断皂苷Ⅵ、Ⅹ的含量。结果... 目的:考察川续断不同炮制品中总皂苷及川续断皂苷Ⅵ、Ⅹ含量的变化。方法:川续断不同炮制品分为川续断生品、盐制品及酒制品,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各炮制品中总皂苷的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炮制品中川续断皂苷Ⅵ、Ⅹ的含量。结果:与续断生品比较,酒制品和盐制品中总皂苷含量有所下降;盐制品中川续断皂苷Ⅵ含量显著增加、川续断皂苷Ⅹ含量显著降低;酒制品中川续断皂苷Ⅵ含量显著增加、川续断皂苷Ⅹ含量略有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川续断不同炮制品中总皂苷及川续断皂苷Ⅵ、Ⅹ的含量明显不同,为川续断不同炮制品质量标准制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续断 炮制品 总皂苷 川续断皂苷Ⅵ 川续断皂苷Ⅹ 含量测定
原文传递
天然除虫菊酯化学成分制备分离及光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邓英立 丁燕 +3 位作者 Nigel G J Richards 王寅鹏 肖伟 朱靖博 《世界农药》 CAS 2020年第5期28-35,45,共9页
首次采用自动化真空液相色谱(AUTO-VLC)对天然除虫菊酯进行制备分离,并研究天然除虫菊酯的光稳定性及不同稳定剂对其稳定性影响。结果表明:AUTO-VLC对天然除虫菊酯有很好分离效果,实现了克级制备纯度90%以上目标物,100 g天然除虫菊酯在... 首次采用自动化真空液相色谱(AUTO-VLC)对天然除虫菊酯进行制备分离,并研究天然除虫菊酯的光稳定性及不同稳定剂对其稳定性影响。结果表明:AUTO-VLC对天然除虫菊酯有很好分离效果,实现了克级制备纯度90%以上目标物,100 g天然除虫菊酯在正己烷∶乙酸乙酯=96∶4(体积比)的分离条件下耗时16.5 h得到除虫菊酯Ⅰ(纯度93.5%)16.5 g、除虫菊酯Ⅱ(纯度>90%)13.05 g;天然除虫菊酯光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规律,光照初期除虫菊酯降解速率较高而后降解趋于平缓,太阳光下降解速率小于紫外光下且在紫外波长230 nm下更容易降解,添加稳定剂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且在摩尔比1∶1时光稳定效果好。研究结果为天然除虫菊酯农药大规模生产和在农田中持久高效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除虫菊酯 自动化真空液相色谱(AUTO-VLC) 制备分离 光稳定性 光保护剂
下载PDF
HPLC测定栀黄消瘀止痛膏中大黄酚含量 被引量:1
19
作者 鲁明明 林新艳 +5 位作者 邬学群 莫文 许金海 范赵翔 汤茹茹 殷书梅 《亚太传统医药》 2021年第7期38-41,共4页
目的:通过建立栀黄消瘀止痛膏中大黄酚的含量测定方法,进行质量控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色谱柱为岛津Wondasil C_(18)(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水溶液(80∶20),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54nm,进... 目的:通过建立栀黄消瘀止痛膏中大黄酚的含量测定方法,进行质量控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色谱柱为岛津Wondasil C_(18)(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水溶液(80∶20),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54nm,进样量为10μL,柱温为35℃。结果:大黄酚线性回归方程为:Y=44.098 X+0.5679,相关系数R2=1,表明大黄酚在4.068~65.08μg/mL浓度范围内进样量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精密度、重复性及稳定性试验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0.2%、1.1%、1.3%;大黄酚平均回收率为98.69%,RSD=1.2%≤2.0%。结论:HPLC法简便、灵敏、重复性好,可用于栀黄消瘀止痛膏中大黄酚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黄消瘀止痛膏 含量 大黄酚 高效液相色谱法
原文传递
黄芪精对麻醉犬一般药理学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宏轶 喻斌 阮鸣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5年第4期84-86,共3页
目的:观察黄芪精对麻醉犬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影响。方法:戊巴比妥钠麻醉犬,记录给药前及给药后30、45、60、90、120、150、180 min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BP)、心率(HR)、心电图(PR间期、QRS时限、QT间期、T波)、... 目的:观察黄芪精对麻醉犬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影响。方法:戊巴比妥钠麻醉犬,记录给药前及给药后30、45、60、90、120、150、180 min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BP)、心率(HR)、心电图(PR间期、QRS时限、QT间期、T波)、呼吸频率、呼吸幅度的变化。结果:黄芪精低中高三个剂量组对麻醉犬SBP、DBP、MAP、HR、PR间期、QRS时限、QT间期、T波、呼吸频率、呼吸幅度等指标均未见明显影响,与空白组比较,P>0.05。结论:黄芪精对麻醉犬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未见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精 一般药理学 麻醉犬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