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1篇文章
< 1 2 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业科研院所加强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以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为例
1
作者 朱晨 孙扬 《农业科技管理》 2025年第1期91-94,共4页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新形势下农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亟须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工作。青年科技人才是推动科技创新的核心动力,是建设新时代农业科研强所的重要力量。文章以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为例,分析了所内青年科...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新形势下农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亟须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工作。青年科技人才是推动科技创新的核心动力,是建设新时代农业科研强所的重要力量。文章以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为例,分析了所内青年科技人才队伍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等加强农业科研院所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其他农业科研院所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研院所 青年科技人才 队伍建设
下载PDF
加强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思考——以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孙明芳 蒋玉峰 +6 位作者 张梅 许宁 孟洪 张凯 谭长容 封智蔷 孙扬 《农业科技管理》 2018年第4期28-30,共3页
文章以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为例,阐述了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自主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介绍了该所保护知识产权的主要做法,分析了知识产权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品种和技术等知识产权保护甄别手段的研发、建立知识产权保... 文章以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为例,阐述了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自主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介绍了该所保护知识产权的主要做法,分析了知识产权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品种和技术等知识产权保护甄别手段的研发、建立知识产权保护组织机构、建立知识产权保护数据平台、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 知识产权保护 存在的问题 对策
下载PDF
农业科研单位综合竞争力提升途径探讨——以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孙近友 张梅 付长亮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91-699,共9页
以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10年发展实践为例,阐述了改革运行机制,实现跨越发展的新成绩,陈述了调优专业结构、提升创新能级的主要做法,明确了在新形势下农业科技创新所面临的机遇挑战,提出了加大科研投入、营造良好科研环境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 农业科研单位 综合竞争力 科技创新
下载PDF
2004—2022年徐州地区气候因子及小麦区域试验品系性状演变分析
4
作者 刘立伟 刘静 +7 位作者 王静 易媛 朱雪成 张娜 张会云 马红勃 刘东涛 冯国华 《中国农学通报》 2025年第3期76-83,共8页
为明确江苏淮北区试小麦新品系生育特点,通过对2004—2022年江苏省淮北小麦区域试验徐州市农科院试验点共335个(含对照)参试小麦新品系的9个主要农艺性状,以及小麦生育期内温度、降水、光照等气象资料分析,研究其演变规律及其相关性。... 为明确江苏淮北区试小麦新品系生育特点,通过对2004—2022年江苏省淮北小麦区域试验徐州市农科院试验点共335个(含对照)参试小麦新品系的9个主要农艺性状,以及小麦生育期内温度、降水、光照等气象资料分析,研究其演变规律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徐州地区小麦生育期内总降水量呈增加趋势,平均每年增加2.1451 mm,总日照时数呈减少趋势,平均每年减少5.5074 h;1、2、3月总体升温较为明显,小麦越冬期逐渐缩短,返青拔节期不断提前;参试小麦品系增产品种占比存在波动性变化,但总体呈上升趋势;基本苗、最高蘖、株高、容重、有效穗和产量整体呈增加趋势,生育期稳中略有缩短,千粒重和穗粒数基本持平、略有下降;变异系数最小的是生育期,为2.71%,最高的是每公顷最高分蘖数,为19.86%;生育期、容重、株高的变异系数在10%以下,其他性状变异系数大于10%;由产量前10位和后10位比较结果可知,穗数在620万/hm^(2)以上、穗粒数在35粒以上、千粒重43 g以上以及农艺性状更为稳定的小麦品系更容易获得高产;产量三要素(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均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而有效穗数与千粒重和每穗粒数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研究发现,在气候多变的环境下,培育产量三要素协同提高的新品种并与配套栽培措施相结合,是小麦高产稳产的重要途径。研究旨在为徐州及相同生态区小麦新品种选育方向和绿色高效高产栽培技术措施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淮北地区 气候 区域试验 农艺性状 演变
原文传递
江苏省徐州地区重要出口蔬菜牛蒡研究现状 被引量:6
5
作者 冯营 胡新燕 +1 位作者 孙亚伟 李卫华 《园艺与种苗》 CAS 2015年第8期25-27,共3页
从介绍牛蒡的特征特性出发,了解了牛蒡的利用和种植价值,综述了目前牛蒡种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牛蒡 特征特性 价值 种植 现状
下载PDF
徐淮地区潮土环境下玉米养分利用研究
6
作者 耿晓月 赵平 +5 位作者 王维 董韦 苏涵 张巧凤 侯会 徐振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12期2845-2850,共6页
为探究潮土环境下玉米对氮、磷、钾肥的利用率,本项目研究了当地主栽玉米品种金玉168在8种施肥措施处理下的养分利用情况及产量品质表现。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常规施肥无氮处理显著降低玉米籽粒、秸秆和土壤中总氮含量,常规施肥无... 为探究潮土环境下玉米对氮、磷、钾肥的利用率,本项目研究了当地主栽玉米品种金玉168在8种施肥措施处理下的养分利用情况及产量品质表现。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常规施肥无氮处理显著降低玉米籽粒、秸秆和土壤中总氮含量,常规施肥无磷处理显著降低玉米籽粒、秸秆和土壤中总磷含量,常规施肥无钾处理显著降低玉米籽粒、秸秆和土壤中钾含量,氮磷钾肥的缺失降低玉米籽粒和秸秆产量。与常规施肥相比,配方施肥玉米的籽粒产量提高0.78%,秸秆产量提高4.78%。配方施肥处理磷、钾肥的利用率比常规施肥处理分别提高了17.32、13.28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潮土 常规施肥 配方施肥 氮磷钾肥利用率
下载PDF
科研项目经费财务管理的现状与发展对策——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为例 被引量:21
7
作者 陆学文 顾军 +6 位作者 何守才 谭长容 孙晓丽 冯玲秀 黄凌云 夏秋 宋雯雯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5,共5页
加强科研项目经费财务管理,提高科研实施效率及成果产出,对把握机遇,提升农业科研院所的综合实力和影响力,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为例,介绍了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环境和现状,分析了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 加强科研项目经费财务管理,提高科研实施效率及成果产出,对把握机遇,提升农业科研院所的综合实力和影响力,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为例,介绍了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环境和现状,分析了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经费 环境和现状 问题分析 对策
下载PDF
江苏淮北地区水稻不同种植方式下光合物质生产的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丁震乾 孙克新 +3 位作者 常勇 周兴根 黄忠勤 王波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2-66,共5页
以江苏省苏北、苏中地区主推的4个中粳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直播、机插、手栽共12个处理,于2012年在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平明试验基地研究不同种植方式下水稻的光合物质生产及产量特征。主要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方式下水稻群体干物质... 以江苏省苏北、苏中地区主推的4个中粳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直播、机插、手栽共12个处理,于2012年在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平明试验基地研究不同种植方式下水稻的光合物质生产及产量特征。主要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方式下水稻群体干物质质量在拔节前无明显差异,拔节后基本为手栽最大,机插次之,直播最小,并随生育进程的推进,差异越来越大;单茎干物质质量在整个生育期都是手栽最大,直播最小。在光合生产上,拔节前不同种植方式的水稻叶面积指数相当,光合势表现为手栽、机插、直播依次降低,群体生长率和净同化率依次提高;拔节至抽穗期,光合势也是依次降低,群体生长率和净同化率差异较小;抽穗期不同种植方式的水稻有效叶面积率间没有明显差异,而高效叶面积率表现为手栽极显著高于机插,机插极显著高于直播;抽穗以后,叶面积指数、光合势、群体生长率、净同化率均表现为手栽最大,直播最小;不同种植方式下水稻产量差异极显著,手栽最高,机插次之,直播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种植方式 光合物质生产 产量 群体生长率 净同化率
下载PDF
江苏徐州地区早熟梨轻简化高效栽培技术 被引量:8
9
作者 李刚波 樊继德 +3 位作者 赵林 张婷 张梅 杨峰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202-204,共3页
针对徐州地区梨品种搭配不均、劳动力紧缺现状,以早熟砂梨新品种"苏翠1号"为例,连续4年在徐州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基地栽培种植管理,从搭配选择、定植技术、花果管理、肥水管理、生草覆盖、轻简化树形塑造、病虫害绿色防治等方... 针对徐州地区梨品种搭配不均、劳动力紧缺现状,以早熟砂梨新品种"苏翠1号"为例,连续4年在徐州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基地栽培种植管理,从搭配选择、定植技术、花果管理、肥水管理、生草覆盖、轻简化树形塑造、病虫害绿色防治等方面进行总结,以期为早熟梨在徐州地区轻简化种植与推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熟梨 轻简化 栽培技术
原文传递
徐淮地区双膜花生的生育特点及主要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祖明 路兆英 +3 位作者 王宗标 孙石 王幸 蒋伟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3-35,46,共4页
双膜花生是徐淮地区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花生种植新方式,它具有鲜果上市早、种植效益高的优点。研究表明,与常规地膜花生相比,双膜花生因其生长季节处于早春气候不稳定期,表现出单株自动调节能力差,个体发育小,开花结果少,鲜果... 双膜花生是徐淮地区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花生种植新方式,它具有鲜果上市早、种植效益高的优点。研究表明,与常规地膜花生相比,双膜花生因其生长季节处于早春气候不稳定期,表现出单株自动调节能力差,个体发育小,开花结果少,鲜果产量低的生育特点。栽培上要采取适期早播,提高播种质量,增加种植密度等措施,加强开孔理苗,防虫浇水,尤其是拱棚的通风降温,练苗揭膜等田间管理,并视市场行情适时收获,才能进一步获得双膜花生的高产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双膜覆盖 生育特点 栽培技术 徐淮地区
下载PDF
江苏徐淮地区春播马铃薯品种(系)引进及比较试验 被引量:4
11
作者 赵明明 孙亚伟 +3 位作者 胡新燕 陈晓光 李可 李卫华 《中国马铃薯》 2021年第2期127-133,共7页
江苏徐淮地区马铃薯品种种植结构单一,品种退化严重,导致病害加剧、产量及品质下降,严重制约了当地马铃薯产业发展,引进并筛选适宜当地栽种的高产、优质、抗病马铃薯新品种迫在眉睫。对新选育的4个马铃薯品种(系)进行了连续2年的比较试... 江苏徐淮地区马铃薯品种种植结构单一,品种退化严重,导致病害加剧、产量及品质下降,严重制约了当地马铃薯产业发展,引进并筛选适宜当地栽种的高产、优质、抗病马铃薯新品种迫在眉睫。对新选育的4个马铃薯品种(系)进行了连续2年的比较试验,以‘中薯3号’为对照,对参试品种(系)生育期、植株性状、丰产性和抗病性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中薯215’高产且稳产,生育期短,商品薯性高,晚疫病、早疫病抗性较强,适宜江苏徐淮地区推广种植;‘中薯148’产量较高,生育期较短,商品薯性较高,晚疫病抗性强,适宜江苏徐淮地区种植,但稳产性还需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品种 比较试验 江苏省
下载PDF
徐州市现代农业规模经营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孙近友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387-1393,共7页
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向规模经营转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客观要求。近年来,徐州市作为江苏现代农业规模经营发展最好的地区,根据农村实际,通过规范土地流转,实现农业规模经营,发展规... 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向规模经营转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客观要求。近年来,徐州市作为江苏现代农业规模经营发展最好的地区,根据农村实际,通过规范土地流转,实现农业规模经营,发展规模经营效益型农业,推动了农业产业逐渐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生产方向发展。本文通过对徐州市农业规模经营发展现状、时代特点、典型经验、突出问题的分析与研究,为今后走出一条发展农业规模经营、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道路提出针对性探索与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州市 现代农业 规模经营 问题思考 对策建议
下载PDF
江苏淮北地区小麦穗发芽抗性鉴定及其等位基因检测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雪成 马红勃 +8 位作者 张娜 刘静 王静 冯国华 张会云 易媛 刘立伟 刘浩 刘东涛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87-693,共7页
为了解江苏淮北地区小麦品种穗发芽抗性以及相关基因的分布,以该地区近20年通过审定的44份小麦品种作为材料,采用整穗发芽和籽粒发芽两种方法鉴定其穗发芽抗性;利用分子标记对主要穗发芽抗性相关基因TaVp-1B、TaMFT-3A、TaMKK3-A、TaPM1... 为了解江苏淮北地区小麦品种穗发芽抗性以及相关基因的分布,以该地区近20年通过审定的44份小麦品种作为材料,采用整穗发芽和籽粒发芽两种方法鉴定其穗发芽抗性;利用分子标记对主要穗发芽抗性相关基因TaVp-1B、TaMFT-3A、TaMKK3-A、TaPM19-A1、Tamyb10-D1和TaDFR-B进行检测,并结合其表型分析不同抗性基因的效应。结果显示,44份品种的SGR(整穗发芽率)均值为52.5%,变化范围为10.5%~88.8%;GI(发芽指数)均值为53.9%,变化范围为12.4%~96.7%;有7份品种的SGR和GI值达到了中抗水平,可以作为抗穗发芽种质资源;未发现高抗品种。在6个与穗发芽抗性相关的基因中,TaDFR-Bb分布频率最高,达到95.5%,其余基因依次为TaMFT-3Aa(68.2%)、TaVp-1Bc(50.0%)、TaMKK3-Ac(25.0%)、TaPM19-A1a(13.6%)、Tamyb10-D1b(0)。与表型结合分析发现,只有TaMFT-3Aa和TaMKK3-Ac与穗发芽抗性显著相关,TaVp-1Bc和TaPM19-A1a与表型相关性不显著。因此,在抗穗发芽育种过程中,可以结合分子标记对TaMFT-3Aa和TaMKK3-Ac基因进行筛选并加以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穗发芽 分子标记
下载PDF
不同播期对江苏徐州地区冬小麦土壤水分、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轲 张利华 +2 位作者 吴世明 张仁祖 张会云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第15期125-131,共7页
以徐麦33号为材料,于2017年10月—2018年6月在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场内进行冬小麦分期播种试验,播期为10月10日、10月20日、10月30日和11月9日,研究不同播期条件下土壤水分和产量的差异。研究结果,适当推迟播期有利于改善0~30 cm土... 以徐麦33号为材料,于2017年10月—2018年6月在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场内进行冬小麦分期播种试验,播期为10月10日、10月20日、10月30日和11月9日,研究不同播期条件下土壤水分和产量的差异。研究结果,适当推迟播期有利于改善0~30 cm土壤墒情,在小麦生育后期尤为明显,但对30~50 cm土壤墒情无明显影响。推迟播期对小麦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累积均有较为明显的抑制作用,产量随播期的推迟而递减,播期为10月10日与10月20日、10月30日、11月9日播种的比较产量分别降低9.7%、18.0%、26.1%。但从水分利用效率方面来看,10月20日播种比10月10日播种提高了1.5%,比其他2个播期则分别降低9.0%和17.0%。结果表明,适当推迟播期有利于改善土壤墒情,提高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但过晚播种不仅降低产量,水分利用效率也随之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播期 土壤水分 干物质 水分利用效率 产量
下载PDF
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科学家精神的传承与价值
15
作者 封智蔷 孙扬 +2 位作者 辛涛 童飞 王波 《农业科技管理》 2024年第5期104-109,共6页
基层农业科研机构是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围绕当地农业生产需求开展农业技术研究,在推动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精神传承。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跨越百年,多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和省部... 基层农业科研机构是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围绕当地农业生产需求开展农业技术研究,在推动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精神传承。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跨越百年,多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在发展过程中作出贡献的科学家凝聚强大精神动力,传承科学家精神。研究科学家精神及其价值,有助于增强基层农业科研机构研究者的价值认同,持续为地方农业作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农业科研单位 科学家精神 传承 价值
下载PDF
碳点在植物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16
作者 杨沁 刘灿玉 +1 位作者 樊继德 杨峰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4期85-89,共5页
碳点(CDs)是一种尺寸较小、水溶性和生物相容性较好、低毒或无毒的碳基纳米材料,在医学等领域已有广泛的应用,而在农业中的发展相对滞后。适宜的CDs可有效调控植物光合作用,促进植物生长,从而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根据CDs清除自由基的特... 碳点(CDs)是一种尺寸较小、水溶性和生物相容性较好、低毒或无毒的碳基纳米材料,在医学等领域已有广泛的应用,而在农业中的发展相对滞后。适宜的CDs可有效调控植物光合作用,促进植物生长,从而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根据CDs清除自由基的特性,阐述了其缓解植物非生物胁迫的作用,如提高作物的抗旱性和耐盐性、缓解营养缺乏及重金属污染胁迫等,以及防治植物病害、作为基因沉默工具的作用。在农业生产中推广应用CDs时,还需考虑大规模合成以及降低成本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点 农业 植物 应用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江苏淮北地区麦套棉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阶祥 朱国清 徐家安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1993年第3期19-23,共5页
江苏淮北地区麦套棉与纯作棉相比,各生育阶段的生育进程,干物质积累和蕾铃增长速度均表现为前期略慢,中期较快,后期较强。麦套棉高产田叶面积指数为:苗期0.03—0.05;现蕾期0.3—0.5;开花期1.2—1.4;盛花期2.4以上;花铃期3.5以上,保持20... 江苏淮北地区麦套棉与纯作棉相比,各生育阶段的生育进程,干物质积累和蕾铃增长速度均表现为前期略慢,中期较快,后期较强。麦套棉高产田叶面积指数为:苗期0.03—0.05;现蕾期0.3—0.5;开花期1.2—1.4;盛花期2.4以上;花铃期3.5以上,保持20—25天;吐絮期2—2.5。结铃动态为7月10日前后花、铃数开始平缓增长;7月20日至8月15日结铃强度呈直线上升;8月下旬至9月上旬结铃强度平缓增长。促早发,迅速扩展叶面积,增加干物质积累,适当调控株型,使最佳结铃期与光能富照期同步,提高结铃强度和经济系数,是麦套棉高产优质高效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北地区 麦套棉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江苏省小麦品质区划研究初报 被引量:60
18
作者 王龙俊 陈荣振 +4 位作者 朱新开 杨力 姜东 陈维新 李旭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5-18,共4页
关键词 江苏 小麦 品质区划 品质分类术语
下载PDF
江苏淮北地区小麦品质现状、问题及专用小麦发展对策 被引量:14
19
作者 顾克军 杨四军 +1 位作者 张恒敢 李德民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3年第1期99-100,107,共3页
依据小麦生产发展和市场要求的变化特点 ,对江苏淮北地区小麦生产情况及品质现状进行了分析。介绍了该地区生态气候特点 ,指出淮北发展优质中高筋专用小麦的独特优势并探讨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 江苏 淮北地区 小麦 品质 现状 问题 专用小麦 发展 对策
下载PDF
江苏沿海滩涂盐渍地甘薯新品种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欣 刘亚菊 +4 位作者 张允刚 后猛 唐维 闫会 李强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4期33-35,共3页
利用当前生产上种植的甘薯新品种在江苏沿海滩涂盐渍地种植,并进行适应性评价,以期选育适宜种植的甘薯品种.从鲜薯和薯干产量来看,不同甘薯品种盐渍地适应性存在差异.对薯块品质分析结果表明,盐胁迫下甘薯的淀粉含量降低,可溶性糖、还... 利用当前生产上种植的甘薯新品种在江苏沿海滩涂盐渍地种植,并进行适应性评价,以期选育适宜种植的甘薯品种.从鲜薯和薯干产量来看,不同甘薯品种盐渍地适应性存在差异.对薯块品质分析结果表明,盐胁迫下甘薯的淀粉含量降低,可溶性糖、还原糖和蛋白质含量增加.另外,甘薯种植前后的土壤盐分分析显示:甘薯收获后,土壤中的含盐量有所降低.根据不同盐分土壤中甘薯品种的产量表现,筛选出适宜在江苏沿海滩涂种植的甘薯新品种——徐薯26和徐薯28,为今后沿海滩涂的高效利用及甘薯耐盐栽培和机理研究奠定了一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品种 沿海滩涂盐渍地 适应性 产量 品质性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