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炉煤气干法布袋除尘技术在沙钢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郑力宁 《江苏冶金》 2005年第1期35-36,共2页
介绍了外滤式煤气干法布袋除尘技术在沙钢的应用情况,布袋破损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关键词 布袋除尘 高炉煤气 破损 干法 气干 应用情况
下载PDF
热镀锌板表面白色线状缺陷的分析与控制 被引量:3
2
作者 宋乙峰 朱阳林 +2 位作者 王平 岳重祥 李化龙 《电镀与涂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895-899,共5页
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及能谱仪(EDS)分析了热镀锌板表面的3类白色线状缺陷的锌层特征、缺陷微观形貌及化学成分。结果表明:缺陷试样表面锌层的晶粒尺寸明显小于正常试样,造成视觉上的白线缺陷;Ⅰ、Ⅱ、Ⅲ类缺陷分别由基板... 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及能谱仪(EDS)分析了热镀锌板表面的3类白色线状缺陷的锌层特征、缺陷微观形貌及化学成分。结果表明:缺陷试样表面锌层的晶粒尺寸明显小于正常试样,造成视觉上的白线缺陷;Ⅰ、Ⅱ、Ⅲ类缺陷分别由基板氧化铝夹杂,镀前钢板表面密集的细微划痕,以及带钢表面粘附的锌灰和锌渣造成。针对白线缺陷的形成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镀锌 线状缺陷 晶粒尺寸 氧化铝夹杂 锌灰 锌渣
下载PDF
基于屈服平台理论消除酸洗板SPHC表面横折印缺陷的实践 被引量:4
3
作者 岳重祥 李霞 +2 位作者 王平 朱阳林 李化龙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56-261,共6页
酸洗板SPHC拉伸曲线存在屈服平台,并存在明显的上下屈服点是其表面易产生横折印缺陷的内在原因,开卷过程中钢板表面受力不均匀是其表面产生横折印缺陷的外在原因。基于屈服平台理论,本文采用工业试验方法,在SPHC中添加微量合金元素B、Ti... 酸洗板SPHC拉伸曲线存在屈服平台,并存在明显的上下屈服点是其表面易产生横折印缺陷的内在原因,开卷过程中钢板表面受力不均匀是其表面产生横折印缺陷的外在原因。基于屈服平台理论,本文采用工业试验方法,在SPHC中添加微量合金元素B、Ti,研究B、Ti微合金化对SPHC钢屈服现象的影响。结果表明,在SPHC钢中同时添加微量B和Ti,可以在不显著增加生产成本的前提下,减弱屈服现象,将上下屈服平台差控制在10MPa以内。对酸洗板SPHC进行B、Ti微合金化成分设计,配合合理热轧工艺,实践生产厚规格(4~6mm)酸洗板SPHC超过15万吨,性能优良,表面横折印缺陷判次率低于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HC 屈服平台 横折印 微合金化
下载PDF
高强度带肋钢筋表面缺陷形成原因及分析
4
作者 刘洪芝 高强 桂海峰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0年第16期112-113,共2页
文章对高强度带肋钢筋T6在轧制后表面出现凹坑、掉肉、结疤、翘皮、通条性微小折叠等缺陷,从原材料铸坯的质量、铸坯的炼钢和轧后缺陷处取样金相检测等方面进行查找及分析,得出轧制缺陷与铸坯表面出现较为明显的角部纵裂、重皮存在一定... 文章对高强度带肋钢筋T6在轧制后表面出现凹坑、掉肉、结疤、翘皮、通条性微小折叠等缺陷,从原材料铸坯的质量、铸坯的炼钢和轧后缺陷处取样金相检测等方面进行查找及分析,得出轧制缺陷与铸坯表面出现较为明显的角部纵裂、重皮存在一定的关系,是产生轧制后表面出现凹坑、掉肉、结疤、翘皮、通条性微小折叠等缺陷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带肋钢筋 轧制缺陷 角部纵裂 重皮
下载PDF
方坯结晶器铜管脱方漏钢原因分析与改进
5
作者 郑力宁 《现代冶金》 CAS 2012年第2期44-46,共3页
对方坯结晶器铜管进行了检测分析,找出了造成铸坯脱方、漏钢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有效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 结晶器铜管 水缝 脱方 漏钢 壁厚
下载PDF
板坯连铸机用中碳保护渣使用分析及优化
6
作者 郑力宁 《江苏冶金》 2006年第6期44-46,共3页
从解决中碳钢板坯表面纵裂、横裂、凹坑、夹渣等方面入手,概述了保护渣的优化使用及改进思路。
关键词 连铸机 保护渣 结晶器 板坯 表面缺陷
下载PDF
抗变形X100管线钢模拟焊接热影响区的组织与韧性研究 被引量:20
7
作者 聂文金 尚成嘉 +2 位作者 由洋 张晓兵 Sundaresa Subramanian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97-806,共10页
采用Gleeble-3800热模拟机研究了多相抗变形x100高Nb含量管线钢的焊接性能,利用金相显微技术(OM)、扫描电镜(SEM)、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对模拟焊接热影响区的组织进行了表征,结合示波冲击及微观硬度实验结果分析了影响模拟焊接热影响... 采用Gleeble-3800热模拟机研究了多相抗变形x100高Nb含量管线钢的焊接性能,利用金相显微技术(OM)、扫描电镜(SEM)、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对模拟焊接热影响区的组织进行了表征,结合示波冲击及微观硬度实验结果分析了影响模拟焊接热影响粗晶区(CGHAZ)的低温韧性及热影响区硬度与组织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高Nb抗变形X100管线钢单道次焊接热输入小于20 kJ/cm时的CGHAZ具有较高韧性,形成大角晶界密度较高的板条贝氏体或针状铁素体;焊接热输入大于等于25 kJ/cm会导致CGHAZ晶粒均匀性的恶化,使M/A组元粗化,并形成取向单一的粗大粒状贝氏体;示波冲击实验及SEM断口分析显示,粗大的M/A组元处极容易启裂,高的大角晶界密度可显著提高裂纹扩展功,使材料韧化.同时,为保证焊接热影响区不过度软化,以及高硬度产生抗氢致延迟破坏,单道次的焊接热输入以15—20 kJ/cm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100管线钢 热影响区 热输入 韧性 抗变形 显微组织
原文传递
Nb对奥氏体热变形后等温回复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聂文金 尚成嘉 +3 位作者 吴圣杰 施培建 程俊杰 张晓兵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75-781,共7页
采用热模拟实验研究了不同Nb含量的低C高Mn钢在800—900℃变形后奥氏体的回复特征,同时借助Fe-40%Ni-0.1%Nb(质量分数)合金揭示了回复过程中的位错演化及析出行为,建立了位错滑移及溶质拖曳机制的等温回复动力学模型,据此计算拟合了应... 采用热模拟实验研究了不同Nb含量的低C高Mn钢在800—900℃变形后奥氏体的回复特征,同时借助Fe-40%Ni-0.1%Nb(质量分数)合金揭示了回复过程中的位错演化及析出行为,建立了位错滑移及溶质拖曳机制的等温回复动力学模型,据此计算拟合了应力松弛曲线上回复实验数据,计算结果与理论分析及实验结果相符.实验及模拟结果表明,Nb溶质拖曳及析出均减慢回复过程,提高变形积累;与Nb溶质拖曳相比,析出能够更有效地延缓回复软化;Nb溶质拖曳通过升高回复激活自由能U0及减小激活长度来实现回复过程的延缓,提高溶质Nb含量,将升高Uo和减小激活长度.对于含Nb低C高Mn微合金钢,在道次间隔短的多道次热连轧精轧阶段,变形积累主要依靠Nb溶质拖曳作用,而对于轧制节奏较慢的中厚板精轧,轧制变形的积累依靠Nb溶质拖曳与析出的共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b微合金化钢 应力松弛 回复 溶质拖曳 形变积累
原文传递
Q345B厚板坯连铸轻压下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7
9
作者 马建超 桂仲林 +3 位作者 苏笃星 夏奇 夏翁伟 王志福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8-41,46,共5页
针对生产中出现的厚规格Q345B板材厚度中心分层缺陷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板材中心分层是由于连铸坯中较为严重的中心疏松在后期轧制过程中未能轧合所致。进一步对Q345B连铸坯轻压下工艺调查发现,实际凝固终点位置比模型计算值靠后,... 针对生产中出现的厚规格Q345B板材厚度中心分层缺陷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板材中心分层是由于连铸坯中较为严重的中心疏松在后期轧制过程中未能轧合所致。进一步对Q345B连铸坯轻压下工艺调查发现,实际凝固终点位置比模型计算值靠后,且凝固末端扇形段压下率低,不足以补偿其凝固收缩,从而形成较为严重的中心疏松缺陷。在调查分析基础上,通过将该规格连铸坯轻压下区间后延并加大轻压下量,增加了凝固末端压下率,降低了连铸坯中心疏松和中心偏析程度,从而彻底解决了板材中心分层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轻压下 中心分层 中心疏松 中心偏析
原文传递
KR铁水脱硫剂逸散及搅拌器黏渣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印传磊 杨丽梅 +1 位作者 田春阳 马建超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4-37,71,共5页
为进一步提高KR机械搅拌铁水脱硫效率,对KR机械搅拌铁水脱硫时脱硫剂加入过程中的逸散和搅拌器叶桨上方黏结渣块产生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脱硫剂粒度和成分、加料方式、铁水带渣是引起加料逸散和搅拌器黏结渣块的主要原因。采取控制... 为进一步提高KR机械搅拌铁水脱硫效率,对KR机械搅拌铁水脱硫时脱硫剂加入过程中的逸散和搅拌器叶桨上方黏结渣块产生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脱硫剂粒度和成分、加料方式、铁水带渣是引起加料逸散和搅拌器黏结渣块的主要原因。采取控制脱硫剂粒度小于0.1mm的比例小于10%、控制加料时的搅拌速度不大于40r/min、优化萤石粒度避免脱硫剂中局部CaF2质量分数高、采取脱硫前扒除铁水带渣等方法,有效改善脱硫剂逸散和搅拌器黏渣,进而提高脱硫剂的利用率和铁水脱硫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剂 逸散 黏渣 搅拌速度
原文传递
焊丝钢ER70S-6化学成分的优化 被引量:7
11
作者 徐云龙 王志褔 《炼钢》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9,共4页
介绍了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ER70S-6焊丝钢盘条的试生产情况,通过采取控制化学成分,添加钛元素等措施,改善了ER70S-6焊丝钢盘条的综合性能,基本解决了严重影响焊丝焊接质量的问题。
关键词 焊丝钢 成分优化 焊接质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