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洪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分析及保护对策研究
1
作者 范海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4年第1期0075-0079,共5页
防洪工程作为保障民生安全的重要水利工程,怎样在充分发挥其正向社会效益的同时,尽量将其建设施工和运行过程对生态环境影响减至最低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结合黄山市某拟建防洪治理工程中分洪工程建设,分施工期和运营期从不... 防洪工程作为保障民生安全的重要水利工程,怎样在充分发挥其正向社会效益的同时,尽量将其建设施工和运行过程对生态环境影响减至最低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结合黄山市某拟建防洪治理工程中分洪工程建设,分施工期和运营期从不同生态环境要素角度总结了分洪工程典型的生态环境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为同类型生态影响型水利项目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项目 分洪工程 生态保护与恢复
下载PDF
河流型水源泵站取水口卷吸效应的物理模型试验研究
2
作者 熊伶 田威 +6 位作者 伍中航 颜涛 杨立凡 何斌 周松涛 聂歆 程娟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21,共6页
河流型水源泵站取水对河道内鱼类早期资源的卷吸效应会对河流鱼类资源产生不利影响。研究选择长江金刚沱泵站取水口,开展了不同取水口方案卷吸效应物理模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取水箱两侧钢板高度和引水管布置方向会影响卷吸效应,低侧... 河流型水源泵站取水对河道内鱼类早期资源的卷吸效应会对河流鱼类资源产生不利影响。研究选择长江金刚沱泵站取水口,开展了不同取水口方案卷吸效应物理模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取水箱两侧钢板高度和引水管布置方向会影响卷吸效应,低侧板方案卷吸效应最明显,其产生的平均横向流速和平均垂向流速约为高侧板方案的1.4~1.8倍,并在纵向上对流速具有更为明显的减缓作用,使原本的河道纵向流速平均下降了30%。引水管垂向布置的卷吸效应范围比侧向布置宽约1.5~2 m,垂向管的卷吸范围在取水箱两侧均匀分布,侧向管布置引起卷吸效应在取水箱顶部产生约2.5~4 m的偏移。卷吸效应范围受河道流量影响,低流量工况下,不同方案的卷吸范围在13.5~18.5 m之间,与高流量工况相比,各方案的卷吸范围有小幅增大,平均增大了1.1倍。根据卷吸效应范围,研究中的高侧板侧向管方案最优,其较高的侧板和侧向引水管的布置型式能够减小卷吸效应,取水头部两侧较高的钢板能够对水流产生阻隔作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引水管直接对水流的卷吸,研究可为取水工程设计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吸效应 取水工程 流场 物理模型
下载PDF
浅谈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3
作者 田焕新 解明宇 王翠萍 《华东纸业》 2024年第6期56-58,共3页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速度日渐加快,生态环境保护难度进一步提升。通过将生态学应用在环境保护环节,能够有效评估存在于各地区生产建设期间的污染问题,为环境治理提供重要理论依据。针对以上背景,本文首先阐述生态学定义、生态系统结构。提...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速度日渐加快,生态环境保护难度进一步提升。通过将生态学应用在环境保护环节,能够有效评估存在于各地区生产建设期间的污染问题,为环境治理提供重要理论依据。针对以上背景,本文首先阐述生态学定义、生态系统结构。提出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基本应用思路,明确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方向与应用要点,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学 环境保护 应用
原文传递
环保水处理类反渗透浓盐水处理研究
4
作者 王翠萍 田焕新 解明宇 《华东纸业》 2024年第5期38-40,共3页
为加快社会可持续发展进程,在环保水处理环节也应着重做好反渗透盐水处理工作,采用合理方式控制反渗透溶液水中的氯离子含量,避免氯离子对设备造成较大腐蚀。针对此,本文首先阐述反渗透浓盐水处理原理,提出反渗透浓盐水处理流程,分析反... 为加快社会可持续发展进程,在环保水处理环节也应着重做好反渗透盐水处理工作,采用合理方式控制反渗透溶液水中的氯离子含量,避免氯离子对设备造成较大腐蚀。针对此,本文首先阐述反渗透浓盐水处理原理,提出反渗透浓盐水处理流程,分析反渗透浓盐水处理要点,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保水处理 反渗透浓盐水 应用
原文传递
废旧机动车拆解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要点分析
5
作者 谭国梁 杨艳亭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 2024年第6期48-50,共3页
主要研究废旧机动车拆解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分析了该类项目的场地选址、拆解流程、主要污染产生环节,提出了污染防治措施,并对评价工作中注意要点进行了分析,为同类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废旧机动车 废铅蓄电池 环境影响评价
下载PDF
天然混凝剂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媛媛 付英 +2 位作者 罗述元 田西 杨艳亭 《工业用水与废水》 CAS 2023年第2期5-9,共5页
混凝是水处理中常见的技术单元之一,混凝剂种类很多,其中天然混凝剂无二次污染,在水处理中具有独特优势和应用潜力,近年来广受关注。综述了天然混凝剂的分类、常见的改性方法,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情况,总结了天然混凝剂应用于水处理中... 混凝是水处理中常见的技术单元之一,混凝剂种类很多,其中天然混凝剂无二次污染,在水处理中具有独特优势和应用潜力,近年来广受关注。综述了天然混凝剂的分类、常见的改性方法,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情况,总结了天然混凝剂应用于水处理中所面临的问题,展望了天然混凝剂未来的研究方向以及改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混凝剂 改性方法 水处理 应用研究
下载PDF
水体富营养化机理及防治措施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宋淑贞 《能源与环境》 2021年第4期107-108,共2页
综述了水体富营养化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具体阐述了水生植物、沸石和光合细菌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作用。
关键词 富营养化 机理 脱氮除磷 防治措施 水污染
下载PDF
生态类项目全过程环保管家服务框架研究及其在水利工程中的实践 被引量:9
8
作者 李建忠 魏璐芸 +1 位作者 杨慧萍 栗永亮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21年第5期14-19,93,共7页
生态型项目影响主要发生于施工期,影响大,又几乎不可逆。环境监理自失去法律支撑后缺位明显,生态型项目存在环境保护监管真空,目前迫切需要探索出一套对生态型项目全流程环境保护的模式。国内现有环保管家模式基本服务于工业园区或工业... 生态型项目影响主要发生于施工期,影响大,又几乎不可逆。环境监理自失去法律支撑后缺位明显,生态型项目存在环境保护监管真空,目前迫切需要探索出一套对生态型项目全流程环境保护的模式。国内现有环保管家模式基本服务于工业园区或工业项目,极少涵盖生态型项目,国外环保管家模式以战略入手,起点高,但效果难以考核。文章从生态类项目特点出发,探索出一套生态型项目全过程环保管家服务框架,提出服务要点,并结合其在水利工程中的实践总结出优缺点,以期在水利生态类工程中予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型项目 环保管家 水利工程 环境监理
下载PDF
河道治理中内源与外源污染控制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李传镇 刘娜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1年第8期191-193,共3页
某河道现状两岸大多为居民区、基本农田和工业区,其污水在无其他出路的情况下均直排入河,造成河道水污染严重,河水黑臭,为劣V类水。本文分析了河道内源污染与外源污染的控制措施,提出了河道水质改善的思路,为各河段后续水环境治理及中... 某河道现状两岸大多为居民区、基本农田和工业区,其污水在无其他出路的情况下均直排入河,造成河道水污染严重,河水黑臭,为劣V类水。本文分析了河道内源污染与外源污染的控制措施,提出了河道水质改善的思路,为各河段后续水环境治理及中小河流水环境整治提供技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 污染源 内源污染 外源污染 典型设计
下载PDF
多源汇流条件下小清河分洪道子槽输水段水质风险研究
10
作者 刘志峰 孙静 +2 位作者 赵婷婷 张游 杨艳亭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22年第3期184-189,共6页
长距离调配的水源缓和了凸显的水体短缺,但面临着多样的潜在风险,筛查水质安全风险有助于消除输水隐患,保障输水安全。文章以南水北调-引黄济青分洪道子槽输水段水质敏感区为例,基于调水期月度例行监测数据,识别子槽输水段短期及长期水... 长距离调配的水源缓和了凸显的水体短缺,但面临着多样的潜在风险,筛查水质安全风险有助于消除输水隐患,保障输水安全。文章以南水北调-引黄济青分洪道子槽输水段水质敏感区为例,基于调水期月度例行监测数据,识别子槽输水段短期及长期水质关键控制因子(KCFs),明确污染原因。结果表明渠道内长期存在有机物污染,受沿线村庄及基本农田集中区的影响,从上游至下游水质恶化;长江水与黄河水混合后能够增强水体净化作用,缓解水质风险。分析结果能够为水质风险管理提供技术支撑,保障调水工程水质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风险 关键控制因子 影响贡献率 南水北调 胶东调水
下载PDF
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关键技术问题对策
11
作者 王敏 《生态与资源》 2023年第11期68-70,共3页
文章结合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及批复文件,梳理出关键的环保问题,并针对其问题逐条提出了解决对策,明确了验收标准,以指导后期环保验收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 环保验收 解决对策 验收标准
下载PDF
MIKE21模型在赣江入湖口及邻鄱阳湖水域水质模拟的应用
12
作者 沈越 张健 +2 位作者 尤佳艺 王长芳子 黄一 《江西科学》 2024年第1期155-159,共5页
为分析规划南昌枢纽正常调度运行条件下对鄱阳湖区水质的影响,针对区域水质现状,以主要污染物COD、氨氮、TN、TP为指标,应用MIKE21模型建立反映模拟评价赣江入河口区域及邻鄱阳湖水域水质演变情况,模拟结果表明,规划南昌枢纽建设对鄱阳... 为分析规划南昌枢纽正常调度运行条件下对鄱阳湖区水质的影响,针对区域水质现状,以主要污染物COD、氨氮、TN、TP为指标,应用MIKE21模型建立反映模拟评价赣江入河口区域及邻鄱阳湖水域水质演变情况,模拟结果表明,规划南昌枢纽建设对鄱阳湖水质影响主要集中在入湖口闸门及附近区域,对鄱阳湖整体影响较小。规划枢纽正常运行后,靠近赣江的南矶山、伍湖分场鄱阳湖考核断面水质浓度有所减少;靠近金溪咀、南湖村鄱阳湖考核断面水质浓度有所增加,不改变鄱阳湖水质类别,对鄱阳湖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KE21 水质 赣江 鄱阳湖
下载PDF
疏浚对河流系统的影响及对策建议
13
作者 朱雷 汪玲玉 +1 位作者 李莉 石伟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4年第7期0017-0020,共4页
疏浚作为控制河流系统内部营养盐和污染物负荷的一种常用的工程方法,已在许多河流流域中得到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疏浚会对水体和沉积物产生扰动,造成二次污染。它对水环境系统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使水体的水文条件和许多物... 疏浚作为控制河流系统内部营养盐和污染物负荷的一种常用的工程方法,已在许多河流流域中得到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疏浚会对水体和沉积物产生扰动,造成二次污染。它对水环境系统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使水体的水文条件和许多物理指标发生变化,从而引起水体理化性质的变化;沉积物再悬浮等过程会对营养盐(如氮、磷)循环、重金属的释放和价态转化以及有机污染物的解吸和降解等过程产生影响。本文通过总结目前河流疏浚可能造成的环境风险,进而试图提出缓解这些不利环境影响的建议,为河流疏浚工程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沉积物 疏浚 环境效应
下载PDF
浅析水利工程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的发展
14
作者 石伟辰 汪玲玉 +1 位作者 李莉 朱雷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4年第7期0024-0026,共3页
水利工程建设在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同时,其发展也存在重大争议。在生态方面,水利工程改变了景观,对水生生物多样性带来了潜在影响。有效缓解水利工程对水生生态系统造成的负面影响能够强化水利工程的建设效果。本文综述了近年... 水利工程建设在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同时,其发展也存在重大争议。在生态方面,水利工程改变了景观,对水生生物多样性带来了潜在影响。有效缓解水利工程对水生生态系统造成的负面影响能够强化水利工程的建设效果。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三种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鱼类通道设施、增殖放流和河湖整治措施。讨论了这些措施的利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保护 水利工程 保护措施
下载PDF
环保工程水处理过程中的超滤膜技术应用
15
作者 解明宇 王翠萍 田焕新 《华东纸业》 2024年第4期15-17,共3页
随着现代工业发展速度日渐加快,水环境污染问题更加突出。通过在环保工程水处理中使用超滤膜技术手段,能够有效去除废水中有害物质,加快水处理流程,提升水处理经济效益。针对以上背景,本文首先阐述超滤膜处理技术原理、处理特征、应用... 随着现代工业发展速度日渐加快,水环境污染问题更加突出。通过在环保工程水处理中使用超滤膜技术手段,能够有效去除废水中有害物质,加快水处理流程,提升水处理经济效益。针对以上背景,本文首先阐述超滤膜处理技术原理、处理特征、应用优缺点,提出环保工程水处理中超滤膜技术种类,分析超滤膜技术应用方向,探索超滤膜技术未来发展趋势,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保工程 水处理 超滤膜技术
原文传递
面向复杂情景的SWMM水质参数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鹏 董国庆 +3 位作者 阴祖荣 陈美丹 金文龙 戴向荣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1-37,共7页
为了研究多种降雨情景下不同下垫面类型的水质参数敏感性,采用修正Morris筛选法解析了SWMM的水质参数敏感性总体特征,阐明了不同降雨强度和下垫面类型对水质参数敏感性的影响程度,揭示了各水质指标的高敏感参数分异特征。结果表明:高敏... 为了研究多种降雨情景下不同下垫面类型的水质参数敏感性,采用修正Morris筛选法解析了SWMM的水质参数敏感性总体特征,阐明了不同降雨强度和下垫面类型对水质参数敏感性的影响程度,揭示了各水质指标的高敏感参数分异特征。结果表明:高敏感及敏感参数数量及敏感性随降雨强度增大而增加,暴雨条件下道路和绿地水质参数敏感性水平显著升高,而降雨峰现时间滞后会导致部分高敏感水质参数的敏感性降低,敏感性从高到低依次为径流指数、最大积累量、冲刷系数、速率常数、半饱和常数;下垫面类型对高敏感及敏感水质参数数量的影响程度高于降雨条件;屋顶的敏感性参数数量及其敏感性总体较大,主要受下垫面面积占比和透水性影响,农田氨氮的径流指数敏感性显著高于化学需氧量、总磷、总氮,与肥料水解及氨氮流失过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雨洪模型 水质参数 敏感性分析 下垫面 径流指数 Morris筛选法 SWMM
下载PDF
聚硅铁短时混凝过滤应急工艺及效果
17
作者 张根源 黄鑫 +3 位作者 付英 田西 杨艳亭 温静静 《山东科学》 CAS 2023年第3期135-142,共8页
为保证污染的快速有效处理,基于聚硅铁(PSF)的优异混凝效果及其絮体的快速沉淀性能,以模拟生活污水为试验水样,对短时混凝沉淀工艺(短时工艺)的絮凝和沉淀时间等参数的选择及其对过滤的影响进行研究,对比研究聚硅铁和聚合氯化铝(PAC)在... 为保证污染的快速有效处理,基于聚硅铁(PSF)的优异混凝效果及其絮体的快速沉淀性能,以模拟生活污水为试验水样,对短时混凝沉淀工艺(短时工艺)的絮凝和沉淀时间等参数的选择及其对过滤的影响进行研究,对比研究聚硅铁和聚合氯化铝(PAC)在混凝过滤的短时和常规工艺下的去除效果,并利用扫描电镜对其絮体进行分析,最后观察短时工艺对于实际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在混凝沉淀试验中,絮凝2 min、沉淀3 min时的PSF短时工艺就能达到与常规工艺较为接近的污染物去除水平。投加量为0.162 mmol/L时,浊度和CODCr平均去除差异率分别为0.59%和11.5%。在过滤试验中,短时PSF工艺的滤后水水质稳定,平均CODCr去除率达到85.53%,比PAC短时工艺高了7.16%。扫描电镜图片表明短时PSF工艺的絮体比PAC絮体结构紧凑,颗粒粒径大,具有更好的絮凝沉淀效果。在处理实际生活污水的试验中,投加量达到0.162 mmol/L时,PSF短时工艺对于浊度和CODCr的去除效果比PAC短时工艺分别高了27.88%和11.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硅铁 生活污水 短时混凝沉淀工艺 过滤效果
下载PDF
水生态修复技术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探析
18
作者 宋淑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0年第12期149-150,共2页
水生态修复技术是按照自然界自身规律及自然界内部各种物理、化学反应对水体进行修复,提高水体生态环境质量,强化水体自净能力的一种技术。该技术应用在河道治理方面,可以有效治理河道污染,改善河道水生态环境。本文描述了水生态修复技... 水生态修复技术是按照自然界自身规律及自然界内部各种物理、化学反应对水体进行修复,提高水体生态环境质量,强化水体自净能力的一种技术。该技术应用在河道治理方面,可以有效治理河道污染,改善河道水生态环境。本文描述了水生态修复技术及其在使用过程中的技术要点,并进一步阐述了该技术在河道治理方面的具体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态修复技术 河道治理 水生植物
下载PDF
煤化工含盐污水降膜蒸发流动特性的数值模拟分析
19
作者 张游 赵婷婷 +3 位作者 杜燃利 李华山 孔祥成 薛建良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7-22,31,共7页
在黄河流域煤化工高盐废水处理中,降膜蒸发技术由于具有传热系数高、物料停留时间短及处理效率高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但蒸发过程因流动特性差异而导致蒸发传热效果不佳,成为煤化工“近零排放”处理的关键技术要点之一。通过数值模拟研究... 在黄河流域煤化工高盐废水处理中,降膜蒸发技术由于具有传热系数高、物料停留时间短及处理效率高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但蒸发过程因流动特性差异而导致蒸发传热效果不佳,成为煤化工“近零排放”处理的关键技术要点之一。通过数值模拟研究3%NaCl在不同入口速度下的降膜流动特性差异,并对比分析了3%、5%和7%NaCl降膜流动特性的轴向与径向变化。结果表明:在不同入口速度下,含盐污水(3%NaCl)液膜温度和液体体积分数变化影响更为明显,入口速度越小,温度升高和液体体积分数减小更为迅速。同一入口速度下,3%、5%和7%NaCl轴向与径向温度、轴向湍流强度、轴向与径向液体体积均相差不大,而浓度高的含盐污水相较于其他组分液体流动轴向速度和径向速度略大,径向湍流强度则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化工企业 含盐污水 降膜蒸发 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