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洋细菌Pseudoalteromonas sp.HL9的筛选鉴定及产磷脂酶B性质
1
作者 王藏 马小艺 +4 位作者 田小鹏 祖航天 丁延帅 吕明生 王淑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34-141,共8页
从黄海海泥中筛选产磷脂酶菌株,其中酶活力最高的HL9鉴定为假交替单胞菌属(Pseudoalteromonas)。该菌株最佳生长培养基组成为米糠与酵母粉,最佳生长pH 8.0、NaCl质量浓度30 g/L、培养温度25℃。优化后产酶最高发酵条件:发酵培养基配方为... 从黄海海泥中筛选产磷脂酶菌株,其中酶活力最高的HL9鉴定为假交替单胞菌属(Pseudoalteromonas)。该菌株最佳生长培养基组成为米糠与酵母粉,最佳生长pH 8.0、NaCl质量浓度30 g/L、培养温度25℃。优化后产酶最高发酵条件:发酵培养基配方为10 g/L麸皮和5 g/L鱼粉蛋白胨,NaCl 20 g/L,pH 8.5,接种量2%,30℃培养48 h。薄层层析和气相色谱分析表明,菌株HL9产磷脂酶B,且磷脂酶B水解sn-2酰基的产物占70%。该酶的最适反应温度和pH值分别为45℃和7.5。Ca^(2+)、Co^(2+)、Mn^(2+)等金属离子对酶活力有促进作用,Cu^(2+)对酶活力有抑制作用。磷脂酶B在有机溶剂中可以保持80%的酶活力。反应温度高和碱性条件等催化特性使该酶具有较好应用前景,研究结果也为进一步探索该酶的结构与功能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交替单胞菌 磷脂酶B 酶学性质
下载PDF
海鲜菇采后贮藏过程的转录组分析及褐变基因的挖掘
2
作者 王伟霞 童小嫣 +3 位作者 陈源 韩琦 赵书光 李福后 《北方园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28,共8页
以海鲜菇子实体为试材,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海鲜菇子实体在贮藏过程中的转录组变化,以期为揭示子实体采后品质变化、抑制子实体褐变发生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在4℃贮藏条件下,第10天与第0天相比,获得3659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 以海鲜菇子实体为试材,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海鲜菇子实体在贮藏过程中的转录组变化,以期为揭示子实体采后品质变化、抑制子实体褐变发生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在4℃贮藏条件下,第10天与第0天相比,获得3659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基因1707个,下调基因1952个;1-MCP处理后第10天与第0天相比,获得4142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基因2122个,下调基因2020个。共筛选得到3个差异表达的漆酶基因和1个差异表达的过氧化物酶基因,分别是LAC1、LAC2、LAC4和POD2,这些基因可能与子实体褐变发生具有密切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鲜菇 转录组测序 漆酶 过氧化物酶
原文传递
食用菌菌渣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王伟霞 张之麒 +2 位作者 李淑格 吴少杰 李福后 《现代园艺》 2023年第13期59-61,共3页
栽培食用菌产生大量的菌渣,资源化利用菌渣,实现低碳农业发展是目前所关注的重要课题。从二次种菇、生物炭、肥料和栽培基质等7个层面综述了食用菌菌渣资源化利用方向,分析了目前菌渣利用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未来菌渣利用途径。
关键词 食用菌 菌渣 资源化利用 低碳农业
下载PDF
海州湾水产品体内微量元素锶的分布与释放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王雪莲 董冬雪 +4 位作者 丁延帅 方再郗 王林江 王淑军 吕明生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182-186,共5页
为探究水产品体内微量元素锶的含量及分布,该试验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检测微量元素锶,对海州湾水产品花蛤、牡蛎、海螺、虾姑、梭子蟹、虾虎鱼中锶的分布和释放进行研究。其中虾虎鱼的锶含量最高,为3.33 mg/kg。锶在虾虎鱼体内... 为探究水产品体内微量元素锶的含量及分布,该试验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检测微量元素锶,对海州湾水产品花蛤、牡蛎、海螺、虾姑、梭子蟹、虾虎鱼中锶的分布和释放进行研究。其中虾虎鱼的锶含量最高,为3.33 mg/kg。锶在虾虎鱼体内分布不均匀,以骨骼中含锶元素最多,为80.45 mg/kg。酸性条件有利于鱼骨中锶的释放,在水杨酸和酒石酸溶液可以释放40%以上的锶。延长烹饪时间和添加食醋有利于锶的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虾虎鱼 释放
下载PDF
产右旋糖酐酶菌株的筛选、鉴定及酶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芳芳 田小鹏 +5 位作者 刘雪芹 祖航天 王藏 胡杰 吕明生 王淑军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7-83,共7页
该研究从连云港海域海泥中筛选产右旋糖酐酶菌株,对其进行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及分子生物学鉴定,并对其产右旋糖酐酶的酶学性质、酶解产物组分及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筛选得到一株产右旋糖酐酶菌株GN02,其被鉴定为芽孢杆... 该研究从连云港海域海泥中筛选产右旋糖酐酶菌株,对其进行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及分子生物学鉴定,并对其产右旋糖酐酶的酶学性质、酶解产物组分及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筛选得到一株产右旋糖酐酶菌株GN02,其被鉴定为芽孢杆菌(Bacillus sp.)。菌株GN02产右旋糖酐酶的最适温度和pH分别为20℃和7.0,在25~40℃、pH 5.0~9.0范围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酶解1 h的主要产物为异麦芽四糖(85.6%)和异麦芽三糖(14.3%)。酶解产物清除羟基自由基、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半抑制浓度(IC50值)分别为0.42 mg/mL、2.98 mg/mL和11.54 m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株筛选 鉴定 右旋糖酐酶 酶学性质
下载PDF
食品污水中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Bacillus sp.JG441的筛选鉴定及其脱氮特性 被引量:2
6
作者 钱佳琪 翁南海 +2 位作者 卢静 吕明生 王淑军 《化学工程师》 CAS 2023年第6期45-52,74,共9页
高氨氮、高盐、含有机物的食品工业污水处理难度大、周期长,添加高效硝化菌株可以大幅提高污水处理效率。本研究通过高盐培养基,从腌渍食品厂排放污水中筛选出一株对复杂环境有较强耐受性的新型高效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株JG441,经鉴定... 高氨氮、高盐、含有机物的食品工业污水处理难度大、周期长,添加高效硝化菌株可以大幅提高污水处理效率。本研究通过高盐培养基,从腌渍食品厂排放污水中筛选出一株对复杂环境有较强耐受性的新型高效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株JG441,经鉴定为Bacillus sp.,对其脱氮条件、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极端环境耐受和脱氮通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菌株JG441可以利用(NH_(4))_(2)SO_(4)和KNO_(3)为氮源进行异养硝化和好氧反硝化;在NaCl浓度为30g·L^(-1),苯酚浓度为400mg·L^(-1)时,24h NH_(4)^(+)-N去除率可达99%,在NH_(4)^(+)-N浓度为500mg·L^(-1)时,24h NH_(4)^(+)-N去除率为57.4%。菌株JG441脱氮能力强,在高盐含氮和成分复杂的污水处理方面具有较好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盐污水 异养硝化 好氧反硝化 Bacillus sp. 苯酚
下载PDF
一种产碱性葡聚糖蔗糖酶菌株的筛选、鉴定及其合成低聚糖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张皓 祖航天 +2 位作者 胡杰 吕明生 王淑军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2-28,共7页
从泡菜中筛选得到一株产葡聚糖蔗糖酶的菌株NW02,经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以及16S rDNA序列分析,该菌株被鉴定为Leuconostoc sp.。该菌株最适生长温度为35 ℃,最适生长pH值为8.0。葡聚糖蔗糖酶的最适作用温度为25 ℃,在20 ℃下保温5 h... 从泡菜中筛选得到一株产葡聚糖蔗糖酶的菌株NW02,经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以及16S rDNA序列分析,该菌株被鉴定为Leuconostoc sp.。该菌株最适生长温度为35 ℃,最适生长pH值为8.0。葡聚糖蔗糖酶的最适作用温度为25 ℃,在20 ℃下保温5 h后酶活仍能保持60%以上。该酶最适pH值为7.5,属碱性葡聚糖蔗糖酶。该酶的底物为蔗糖,在以麦芽糖为受体时,可以产生以四糖和六糖为主的低聚糖;亦可以乳糖为受体合成低聚糖。该酶在低聚糖的生产上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聚糖蔗糖酶 Leuconostoc sp. 酶学性质 低聚糖
原文传递
产右旋糖酐酶Marinimicrobium sp.G1的筛选、酶性质及产物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胡杰 刘鑫 +3 位作者 祖航天 包瑞璇 吕明生 王淑军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5-32,共8页
从海洋样品中筛选产右旋糖酐酶新颖的菌株。采用透明圈法从近海海泥中筛选到一株产右旋糖酐酶的菌株G1,根据16S rDNA基因序列、形态学和生理生化指标,鉴定为Marinimicrobium sp.。该菌产酶的最适碳源和氮源分别为蔗糖和鱼粉蛋白胨,在初... 从海洋样品中筛选产右旋糖酐酶新颖的菌株。采用透明圈法从近海海泥中筛选到一株产右旋糖酐酶的菌株G1,根据16S rDNA基因序列、形态学和生理生化指标,鉴定为Marinimicrobium sp.。该菌产酶的最适碳源和氮源分别为蔗糖和鱼粉蛋白胨,在初始pH7.5、发酵温度30℃条件下发酵48 h产酶量最高。右旋糖酐酶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70 ku,最适温度为40℃,最适pH值为5.5;在5 mmol/L浓度条件下,Co^(2+)、K^(+)、Mn^(2+)、Sr^(2+)、Ca^(2+)、Na^(+)等离子对该酶活性有显著促进作用。经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15 min的酶解产物中异麦芽三糖和异麦芽六糖的含量分别为43.8%和36.5%。检测了酶解产物的抗氧化活性,清除羟自由基的IC_(50)为2 mg/mL,清除超氧阴离子IC_(50)为10 mg/mL。该酶在食品工业特别是益生元的生产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rinimicrobium sp. 右旋糖酐酶 酶学性质 酶解产物 抗氧化活性
原文传递
纳米二氧化钛对安赛蜜的吸附与降解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雪莲 董冬雪 +3 位作者 丁延帅 王林江 王淑军 吕明生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21-227,共7页
纳米二氧化钛(TiO_(2))与安赛蜜是应用广泛的食品添加剂。通过改变纳米TiO_(2)和安赛蜜的浓度、作用时间、pH值和温度,探究不同条件下纳米TiO_(2)对安赛蜜的吸附作用。结果表明,在酸性条件下,纳米TiO_(2)表面带负电;pH2时吸附最多,1 g纳... 纳米二氧化钛(TiO_(2))与安赛蜜是应用广泛的食品添加剂。通过改变纳米TiO_(2)和安赛蜜的浓度、作用时间、pH值和温度,探究不同条件下纳米TiO_(2)对安赛蜜的吸附作用。结果表明,在酸性条件下,纳米TiO_(2)表面带负电;pH2时吸附最多,1 g纳米TiO_(2)吸附4.6 mg安赛蜜;35 ℃及以上有利于吸附,吸附时间在3 h内完成;在紫外照射或加入过氧化氢的条件下,安赛蜜被降解为极性大于安赛蜜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钛 安赛蜜 吸附 降解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