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2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苏省环保装备制造高质量发展研究及对策建议
1
作者 谢飞 李冰 王向华 《中国环保产业》 2023年第1期41-43,共3页
文章基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需求,以及江苏省在环保装备制造业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链的基础上,对江苏省环保装备制造业现状、面临的形势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未来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环保 装备 对策
下载PDF
渗透式反应墙技术(PRB)修复污染地下水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谢飞 张宇 +2 位作者 李冰 王向华 王水 《环境科技》 2023年第1期66-72,共7页
近年来,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越来越得到重视,特别是治理化工园区地下水污染,同时在治理过程中也逐步暴露出一些问题。渗透式反应墙(PRB)技术作为地下水修复的一种新兴技术,具有造价运维费用低、修复效果好、对生态环境友好的特点。通过对... 近年来,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越来越得到重视,特别是治理化工园区地下水污染,同时在治理过程中也逐步暴露出一些问题。渗透式反应墙(PRB)技术作为地下水修复的一种新兴技术,具有造价运维费用低、修复效果好、对生态环境友好的特点。通过对PRB技术原理结构、活性反应介质、施工工法及国内、外工程实践案列等方面进行系统性分析总结,阐述了PRB技术优、劣势及适合条件,并在此基础上剖析PRB技术目前面临的一些问题,同时展望了PRB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旨在为沿江化工园区污染场地的地下水修复提供科学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污染 PRB 活性介质 施工工法
下载PDF
江苏产业园区规划环评常见制约因素及对策建议 被引量:2
3
作者 王茜 严彬 +1 位作者 吴海锁 丁杰 《环境科技》 2023年第1期50-53,共4页
截至2020年底,我国共有15000个开发区、高新区和科技园等产业园区,虽然这些产业园区工业产值高,但排污量也大。为实现产业园区开发建设和环境保护协调可持续发展,环保源头预防是关键,而规划环评是环保源头预防体系的中前端,其中制约因... 截至2020年底,我国共有15000个开发区、高新区和科技园等产业园区,虽然这些产业园区工业产值高,但排污量也大。为实现产业园区开发建设和环境保护协调可持续发展,环保源头预防是关键,而规划环评是环保源头预防体系的中前端,其中制约因素是规划环评中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江苏省作为全国唯一部、省共建生态环境治理试点省份,其规划环评工作位于全国前列。通过调研阐述了江苏省产业园区生态、环境、资源、环境管理、环保基础设施等方面常见的制约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指导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园区 规划环评 制约因素 对策建议 环境保护
下载PDF
产业园区规划环评碳排放评价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姜磊娜 孟庆伟 +1 位作者 李冰 王向华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23年第11期165-170,共6页
以江苏省某“两高”(高耗能、高排放)行业为主导的产业园区为例,探索了产业园区规划环评中碳排放评价的技术方法及工作路径。在摸清产业园区碳排放底数的基础上,结合政策分析设置碳排放目标指标,根据园区产业规划及碳减排方案科学预测... 以江苏省某“两高”(高耗能、高排放)行业为主导的产业园区为例,探索了产业园区规划环评中碳排放评价的技术方法及工作路径。在摸清产业园区碳排放底数的基础上,结合政策分析设置碳排放目标指标,根据园区产业规划及碳减排方案科学预测产业园区规划碳排放量,并采用规划指标值进行碳排放评价,提出针对性的碳减排管控措施,为产业园区减污降碳工作提供决策依据,促进产业园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也为同类产业园区碳排放评价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园区 规划环评 碳排放评价 工作路径
下载PDF
江苏某市生态空间管控区基础调查研究
5
作者 袁哲 陶婷婷 陆凯 《环境科技》 2023年第4期42-46,50,共6页
生态空间管控区是保障区域生态安全的关键区域。近年来,在动态优化调整生态红线区域规划过程中,江苏省形成“国家级生态红线”+“省级生态空间管控区”的生态管控区格局。以江苏某市为例,生态空间管控区总面积为513.15km^(2),域内生物... 生态空间管控区是保障区域生态安全的关键区域。近年来,在动态优化调整生态红线区域规划过程中,江苏省形成“国家级生态红线”+“省级生态空间管控区”的生态管控区格局。以江苏某市为例,生态空间管控区总面积为513.15km^(2),域内生物多样性丰富,但人类活动干扰严重,缺乏本底调查。为加强区域生态保护与监管,通过评估生态空间管控区内生物多样性与人类活动状况,分析现状问题并据此提出生态保护修复方案,同时为其他地区研究生态空间管控调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红线 生态空间管控区 生物多样性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段振动衰减规律研究
6
作者 王彧 夏遵平 王彤 《山西建筑》 2024年第6期136-139,144,共5页
城市轨道交通的高架线路下面通常为公路,对于交通繁忙路段无法按照轨道交通的环境评价准则中规定的测点位置进行长时间的振动测量。为此,以最大Z振级为评价量,研究轨道交通高架段的振动衰减规律,为极端条件下通过替代点测量的源强值修... 城市轨道交通的高架线路下面通常为公路,对于交通繁忙路段无法按照轨道交通的环境评价准则中规定的测点位置进行长时间的振动测量。为此,以最大Z振级为评价量,研究轨道交通高架段的振动衰减规律,为极端条件下通过替代点测量的源强值修正提供试验数据支撑。首先,提出一种基于计权网络频响函数的最大Z振级计算方法;然后,以南京地铁的高架段线路振动测试数据为例,计算不同距离测点条件下的最大Z振级,以研究高架路段振动衰减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衰减 Z振级 振动源强 环境振动
下载PDF
某化工园区地下水污染迁移及控制数值模拟研究
7
作者 张帅 王向华 李冰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0-73,共4页
某化工园区潜水中氟化物超标,为控制受污染地下水扩散,沿下游河堤修建防渗帷幕。通过分析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应用FEFLOW 7.0建立地下水数值模型,预测防渗帷幕修建前后受污染地下水迁移情况,并评估防渗帷幕污染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化工... 某化工园区潜水中氟化物超标,为控制受污染地下水扩散,沿下游河堤修建防渗帷幕。通过分析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应用FEFLOW 7.0建立地下水数值模型,预测防渗帷幕修建前后受污染地下水迁移情况,并评估防渗帷幕污染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化工园区受污染地下水在以粉砂、粉细砂等岩性为主的潜水含水层中迁移速度快,第200天时污染物对源强附近及下游大片范围地下水造成污染;在污染源下游沿堤修建防渗帷幕短期虽可有效阻断污染物持续迁移,但会导致污染物在帷幕前端聚集,一段时间后地下水污染羽会绕过防渗帷幕发生渗流污染,须配合其他治理措施综合控制地下水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污染 数值模拟 防渗帷幕 污染迁移 污染控制 化工园区
下载PDF
钢铁企业烧结工艺节能环保技术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高困 《应用能源技术》 2020年第11期37-39,共3页
随着时代的发展,环保意识已经深入人心,各行业也在努力探寻更为节能环保的发展方向,对于工业领域亦是如此,其中钢铁企业能耗率比较凸显,面对着经济发展和节能环保的双重压力,企业必须尽快研发、选择低碳节能发展道路。本文对此展开研究... 随着时代的发展,环保意识已经深入人心,各行业也在努力探寻更为节能环保的发展方向,对于工业领域亦是如此,其中钢铁企业能耗率比较凸显,面对着经济发展和节能环保的双重压力,企业必须尽快研发、选择低碳节能发展道路。本文对此展开研究,以钢铁企业烧结工艺为例,探讨如何通过节能环保技术来提高烧结工艺的能源利用率。希望对钢铁企业的烧结工艺产能以及低碳环保度提升有所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铁企业 烧结工艺 节能环保技术
下载PDF
基于一二维数值联解模型的袁河水质预测与评价研究
9
作者 周宜一 唐扬 张明婷 《陕西水利》 2024年第1期100-103,共4页
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经常会由于局域水文及水质参数的缺失,导致二维数学模型的建立缺乏合理边界条件。运用一二维数学模型进行联解,通过一维河网模型的运行计算得到二维水域的边界条件,从而推动二维水域模型的合理运行,选取COD_(Mn)、... 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经常会由于局域水文及水质参数的缺失,导致二维数学模型的建立缺乏合理边界条件。运用一二维数学模型进行联解,通过一维河网模型的运行计算得到二维水域的边界条件,从而推动二维水域模型的合理运行,选取COD_(Mn)、NH_(3)-N、TP等3项评价因子,对城东污水厂、高新区污水厂、电镀集控区污水处理厂现状及近远期规划排水方案下袁河水质进行预测模拟。结果显示,在不同工况下,各排口排污对水域污染物都产生一定量影响,但COD_(Mn)、NH_(3)-N、TP均未出现超标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二维数学模型 水质模型 水质预测和评价
下载PDF
江苏省太湖流域主要河流底栖动物与水质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姜磊娜 吴俊锋 +1 位作者 凌虹 傅银银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24期57-60,105,共5页
[目的]研究江苏省太湖流域主要河流底栖动物与水质的相关性。[方法]于2012年11月(枯水期)、2013年4月(平水期)、2013年8月(丰水期)对太湖流域主要河流39个采样点进行水质、大型底栖动物调查,分析底栖动物指数与水质因子的相关性,筛选出... [目的]研究江苏省太湖流域主要河流底栖动物与水质的相关性。[方法]于2012年11月(枯水期)、2013年4月(平水期)、2013年8月(丰水期)对太湖流域主要河流39个采样点进行水质、大型底栖动物调查,分析底栖动物指数与水质因子的相关性,筛选出有相关性的水质因子。[结果]受水量的影响,与底栖动物指数有相关性的水质因子在各水期存在差异。各水期水质的营养状况是影响底栖动物生态健康的重要水环境因素。水质因子的变化与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有着复杂的关系,除营养盐外,SS、CO_4^(2-)、Ca^(2+)、Cu^(2+)、Hg^(2+)、Zn^(2+)、DOC、TOC、TH、Ni^(2+)与底栖动物指数呈显著负相关,说明重金属对河流底栖动物的生长有抑制作用。[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太湖流域水生态保护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流域 水质 底栖动物指数 相关性
下载PDF
基于光谱特征的pH对溶解态有机质与铜相互作用的影响研究
11
作者 胡斌 王沛芳 +3 位作者 张楠楠 施玥 包天力 金秋彤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628-1635,共8页
环境条件的变化能够影响和改变溶解态有机质(DOM)的组成结构及化学特征,进而影响其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采用同步荧光光谱、三维荧光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结合二维相关光谱分析方法,研究了pH条件变化对DOM特性及其与Cu^(2+... 环境条件的变化能够影响和改变溶解态有机质(DOM)的组成结构及化学特征,进而影响其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采用同步荧光光谱、三维荧光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结合二维相关光谱分析方法,研究了pH条件变化对DOM特性及其与Cu^(2+)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pH值由5逐渐升高至10,DOM不同组分的荧光强度显著增强,其中类腐殖酸组分变化最显著,类富里酸组分变化最优先,这是由于pH的变化引起的醛酮、酚基、羧基等相关基团暴露导致的。(2)荧光光谱二维相关分析表明,pH的改变能够显著地影响DOM不同组分与Cu^(2+)的结合能力,但并不能影响其结合顺序。三维荧光光谱结合平行因子分析共解析出3个荧光组分,荧光组分的淬灭曲线非线性拟合结果更是定量验证了这一结果。(3)FTIR结果表明高pH条件下DOM与Cu^(2+)结合点位更多,结合强度更强。pH 5和pH 10条件下DOM官能团与Cu^(2+)的结合顺序分别依次为:多糖C—O>酚基>醛酮CO>芳香族C—H和多糖C—O>酰胺Ⅱ带C—N>酚基>脂肪族C—H>醛酮CO>羧基C—OH>芳香族C—H>羧基CO。荧光光谱和FTIR的异谱二维相关分析进一步表明Cu^(2+)与DOM类腐殖酸组分的相互作用滞后于酚基和芳基等基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光谱 傅里叶红外光谱 溶解态有机质 PH 二维相关
下载PDF
重金属污染地下水可渗透反应墙技术修复效果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高鸣 李冰 +3 位作者 马志盼 宛文博 王艺伟 彭冲 《环境科技》 2022年第3期48-53,共6页
对某关停酸洗厂地块开展地下水污染状况调查,检出的DO、氨氮、硫酸盐、氯化物、Fe,Al,Ni和Mn等指标均超过GB/T 14848—2017《地下水质量标准》中Ⅳ类标准限值,并确定关注Ni和Mn作为地下水后期环境管理目标。综合对比现有地下水修复管控... 对某关停酸洗厂地块开展地下水污染状况调查,检出的DO、氨氮、硫酸盐、氯化物、Fe,Al,Ni和Mn等指标均超过GB/T 14848—2017《地下水质量标准》中Ⅳ类标准限值,并确定关注Ni和Mn作为地下水后期环境管理目标。综合对比现有地下水修复管控技术,选用可渗透反应墙(PRB)技术进行修复。根据室内试验使用m(Fe;)∶m(活性炭)m(膨润土)为1∶4∶8的PRB介质材料。结果表明,PRB技术修复地下水污染物去除速率快,时效性长,介质价格低廉且具有很强的热稳定性。通过长期监测发现,对重金属去除率能够持续保持在99%以上,同时可调节地下水环境由弱酸性转为中性,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修复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状况调查 地下水 重金属污染 可渗透反应墙技术 修复效果
下载PDF
江苏省生物制药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技术经济可行性实例分析
13
作者 姜磊娜 吴俊锋 +1 位作者 任晓鸣 吴菲 《污染防治技术》 CAS 2016年第5期1-5,共5页
通过对发酵类、提取类、制剂类、生物工程类典型企业的废水、废气排放现状进行研究,分析课题组制定的江苏省生物制药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经济可行性,并提出相关的废水、废气处理设施改进建议。
关键词 生物制药 排放标准 可行性 实例分析
下载PDF
江苏省环境风险区划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宛文博 魏进 +1 位作者 李冰 吴海锁 《污染防治技术》 CAS 2017年第5期102-106,共5页
区域环境风险因其涉及范围广、影响因素复杂而成为环境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随着江苏省经济发展的进程加快,区域环境风险也日益严重和复杂。为有效降低区域环境风险,保证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应当研究对整个区域的环境风险... 区域环境风险因其涉及范围广、影响因素复杂而成为环境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随着江苏省经济发展的进程加快,区域环境风险也日益严重和复杂。为有效降低区域环境风险,保证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应当研究对整个区域的环境风险现状进行划分。文中通过选取适当的研究方法,确定江苏省区域研究边界与研究范畴,建立区域环境风险区划指标体系和方法,根据空间尺度的大小和风险类型进行全省环境风险区划,为省内及国内类似工作的有效推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风险 江苏省 风险区划
下载PDF
新形势下“环保管家”服务推广应用制约因素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刘建 吴云波 崔小爱 《环境与发展》 2018年第11期205-206,共2页
本文从制度体系、观念意识、供需矛盾和服务能力等四个方面分析了"环保管家"在现阶段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旨在为破解"环保管家"服务推广应用难题提供参考。
关键词 环保管家 推广应用 环保管理 制约因素
下载PDF
自动化技术在环保设备中的应用及发展 被引量:7
16
作者 朱卫兴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21年第2期62-64,共3页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自动化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尤其是在环保设备制造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利用自动化技术可以使环保决策更加高效,因此将自动化技术应用于环保设备是今后环保设备发展的重要方向。为了使自动化技术在环境治理领域做出更...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自动化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尤其是在环保设备制造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利用自动化技术可以使环保决策更加高效,因此将自动化技术应用于环保设备是今后环保设备发展的重要方向。为了使自动化技术在环境治理领域做出更大的贡献,我们有必要研究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状况,以及自动化技术在环境治理中的具体应用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文章对自动化技术在环境保护设备中的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保设备 自动化技术 应用发展
下载PDF
铅锌污染土壤修复治理应用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金林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20年第2期53-54,共2页
国内铅锌物质污染不断严重,加强土壤污染预防,土壤铅锌污染处理势在必行。处理铅锌污染土壤包括两种途径,即清理土壤内的污染成分或削减铅锌立足的移动。当前,使用较频繁的修复方法包括:含磷成分修复方式、电动力学复原、植被修复与微... 国内铅锌物质污染不断严重,加强土壤污染预防,土壤铅锌污染处理势在必行。处理铅锌污染土壤包括两种途径,即清理土壤内的污染成分或削减铅锌立足的移动。当前,使用较频繁的修复方法包括:含磷成分修复方式、电动力学复原、植被修复与微生物修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污染 土壤复原 治理方法
下载PDF
土壤污染的生物修复技术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沈小帅 《环境与发展》 2020年第3期72-73,77,共3页
近年来日益严峻的土壤污染形势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土壤污染的修复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本文总结了国内最新的土壤污染的生物修复技术进展,列举了微生物修复技术、植物修复技术、动物修复技术和联合修复技术等领域的典型研究成果,并对未... 近年来日益严峻的土壤污染形势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土壤污染的修复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本文总结了国内最新的土壤污染的生物修复技术进展,列举了微生物修复技术、植物修复技术、动物修复技术和联合修复技术等领域的典型研究成果,并对未来生物修复技术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我国土壤污染生物修复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污染 生物修复 联合 进展
下载PDF
江苏省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技术的思考
19
作者 李健 吴俊锋 吴菲 《污染防治技术》 CAS 2018年第4期71-74,共4页
分析了江苏省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对比国内外使用的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技术,提出适用于江苏省的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技术。
关键词 江苏省 农业面源 控制技术
下载PDF
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沈小帅 《环境与发展》 2019年第5期63-64,66,共3页
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关系到农产品质量安全,因此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我国农田土壤类型多样,重金属污染具有来源广、成分复杂、隐蔽性强的特点,因此防治形势非常严峻。本文总结了国内最新的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技术,列举了化学修复技... 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关系到农产品质量安全,因此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我国农田土壤类型多样,重金属污染具有来源广、成分复杂、隐蔽性强的特点,因此防治形势非常严峻。本文总结了国内最新的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技术,列举了化学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和电动力学修复技术等领域的典型研究成果,以期为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与修复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污染 修复 农田 进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