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研究与探索——以江苏理工学院为例 |
刘晓杰
罗印升
薛波
俞洋
朱雷
|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
|
2016 |
8
|
|
2
|
产教融合促进工程硕士培养质量提升的探索与实践--以江苏理工学院为例 |
张建斌
屠远
臧爱琴
|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
|
2020 |
9
|
|
3
|
大学生成长服务平台使用情况的调研及对策——以江苏理工学院为例 |
钱铮
钱雪菲
|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
2016 |
1
|
|
4
|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探索——以江苏理工学院电子工程系为例 |
崔渊
高倩
陈祝洋
|
《教育教学论坛》
|
2023 |
0 |
|
5
|
基于OBE理念的工程教育教学过程评估与评价探究——以江苏理工学院为例 |
范厚琼
杜友武
|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
2023 |
0 |
|
6
|
做好三本学生管理工作的几点体会——以江苏理工学院东方学院为例 |
庄英
|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
2014 |
0 |
|
7
|
95后大学生闲暇生活满意度调查研究——以江苏理工学院为例 |
吴晓庆
|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
|
2016 |
0 |
|
8
|
工作坊教学在“准职业人”职业素质培养中的探索与实践--以江苏理工学院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为例 |
姜建平
薛波
钱铮
俞洋
|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20 |
1
|
|
9
|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以江苏理工学院为例 |
李峰
罗印升
俞洋
邢绍邦
李博
|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
|
2020 |
7
|
|
10
|
职技高师“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以江苏理工学院为例 |
陈立兴
韩静
韩晓新
|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
|
2021 |
0 |
|
11
|
基于行业的工场化场景教学模式研究——以江苏理工学院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为例 |
张思
陈祝洋
|
《上海建桥学院学报》
|
2022 |
0 |
|
12
|
普通高校本科生就业现状的调研及就业指导对策研究——以江苏理工学院为例 |
朱建飞
|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
|
2022 |
0 |
|
13
|
专业建设与我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设实践 |
罗印升
刘晓杰
钱志文
陈太洪
宋伟
|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
|
2014 |
0 |
|
14
|
基于三学期制的“3+X”学期制探索与实践——以D学院为例 |
张永政
陈海忠
|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4 |
0 |
|
15
|
基于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金课”建设实践——以产业学院“移动通信技术”课程为例 |
高倩
陆骐
|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
2023 |
7
|
|
16
|
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融入思政元素的信息论与编码课程大纲设计 |
张雷
贾子彦
王玉
丁兆明
|
《创新教育研究》
|
2022 |
0 |
|
17
|
“信息论与编码”课程达成度评价体系 |
张雷
薛波
王玉
尚玉龙
|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
2024 |
1
|
|
18
|
改进YOLOv7的地下工程衬砌表观病害检测算法 |
石朱林
陶为戈
孙志刚
|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
|
2024 |
0 |
|
19
|
新工科背景下电气类专业"电气控制与PLC技术"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
朱成喜
刘晓红
谢鹏
杨一鸣
|
《移动信息》
|
2024 |
0 |
|
20
|
基于数据驱动与相关性的电能误差分析方法研究 |
荣雪琴
丁营营
刘勇
|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
202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