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肠易激综合征,中医治疗的优势病种——访江苏省中医院脾胃科主任中医师、教授徐陆周
1
作者 李靖 徐陆周 《江苏卫生保健》 2021年第4期4-5,共2页
几乎每场重要考试或重要事情之前,都会突然腹痛,迫不及待的便意……还有些人,吃点辣的、冷的,或是不知啥原因,肚子就闹腾开了,以至于常常出门就先要关注厕所在哪里……奇怪的是,医院去了多少趟,各种检查都查不出啥器质性毛病。其实,这... 几乎每场重要考试或重要事情之前,都会突然腹痛,迫不及待的便意……还有些人,吃点辣的、冷的,或是不知啥原因,肚子就闹腾开了,以至于常常出门就先要关注厕所在哪里……奇怪的是,医院去了多少趟,各种检查都查不出啥器质性毛病。其实,这种查不出"毛病"的"毛病",消化科医生早就见怪不怪了,称之为"肠易激综合征"。肠易激综合征属于一种功能性肠病,病不算大,但病程长,时好时坏,生活质量因此深受影响。作为中医药治疗的优势病种之一,中医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具有较好的疗效。本期编辑部走访了江苏省中医院脾胃科主任中医师、教授徐陆周,请徐教授给大家谈谈如何应对这个爱闹腾的肠易激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省中医院 主任中医师 优势病种 肠易激综合征 中医药治疗 功能性肠病 中医治疗 徐陆周
下载PDF
气交灸联合中药熏香对炎症性肠病患者睡眠障碍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2
作者 张萍 陶婷 +4 位作者 李慧 周玉 李旻 苏洁 肖蕾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7-60,69,共5页
目的探讨气交灸联合中药熏香对炎症性肠病患者睡眠障碍及不良情绪、中医症候的改善效果。方法将101例心脾两虚型炎症性肠病睡眠障碍患者按时间段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及睡眠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4周... 目的探讨气交灸联合中药熏香对炎症性肠病患者睡眠障碍及不良情绪、中医症候的改善效果。方法将101例心脾两虚型炎症性肠病睡眠障碍患者按时间段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及睡眠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4周气交灸联合中药熏香干预。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多导睡眠监测指标得分、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评分、中医症候积分、炎症因子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气交灸联合中药熏香治疗可有效改善炎症性肠病睡眠障碍患者不良情绪及中医症状,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提高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睡眠障碍 气交灸 中药熏香 焦虑 抑郁 炎性因子 中医护理
下载PDF
江阴市老年居民及老年高血压病、糖尿病患者中医体质调查报告 被引量:19
3
作者 杨欢 花海兵 顾勤 《江苏中医药》 CAS 2016年第4期70-72,共3页
目的:了解江阴市老年居民及老年高血压病、糖尿病患者的健康及中医体质分布情况。方法:采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并结合舌脉以分析判定2013年江阴市121497名老年居民及老年高血压病、糖尿病患者(≥65岁)中医体质类型。结果:在全体调... 目的:了解江阴市老年居民及老年高血压病、糖尿病患者的健康及中医体质分布情况。方法:采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并结合舌脉以分析判定2013年江阴市121497名老年居民及老年高血压病、糖尿病患者(≥65岁)中医体质类型。结果:在全体调查对象中,偏颇体质占34.46%(41867例),平和体质占58.92%(71582例),缺失6.62%(8048例);偏颇体质以湿热质、阴虚质、痰湿质、气虚质为主。其中高血压病患者以湿热质、阴虚质、痰湿质的偏颇体质较多,分别为8.71%、7.54%、7.05%;糖尿病患者以阴虚质、湿热质、气虚质的偏颇体质较多,分别为10.50%、7.49%、7.44%;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中偏颇体质以阴虚质、湿热质、痰湿质为主,分别为8.59%、7.75%、7.35%。结论:中医体质与常见慢性病存在相关性。湿热质容易出现在高血压老年患者中,阴虚质容易出现在糖尿病的老年患者中。而在老年人中气虚质、阳虚质也占相当比例。提示在临床上对慢性病进行防治的时候,若能结合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进行辨证论治及善后调理,可在常见慢性病的治疗上获得更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体质 老年人 江阴市 高血压病 糖尿病 调查报告
下载PDF
中医体质辨识在老年常见慢性病中的应用现状 被引量:23
4
作者 杨欢 顾勤 花海兵 《西部中医药》 2017年第2期140-142,共3页
从老年慢性病患者中医体质的理论分析、临床研究2个方面,就近年国内学者运用中医体质辨识在老年慢性病的预防、治疗及保健中的应用情况进行概括,为运用中医理念进行老年慢性病防治工作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
关键词 中医体质 老年人 慢性病
下载PDF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5
作者 高广毅 顾勤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年第2期360-362,共3页
饮食不节、情志不调、劳逸过度及他病失治转变是引起脂肪肝的主要原因。痰湿、瘀血相互胶着,则是脂肪肝的重要病理产物。中医采用辨证论治、专方治疗收效显著。目前,中医药在防治脂肪肝方面进行临床研究时,如能通过建立符合中医证型的NA... 饮食不节、情志不调、劳逸过度及他病失治转变是引起脂肪肝的主要原因。痰湿、瘀血相互胶着,则是脂肪肝的重要病理产物。中医采用辨证论治、专方治疗收效显著。目前,中医药在防治脂肪肝方面进行临床研究时,如能通过建立符合中医证型的NAFLD的动物模型,进行中药专方专药治疗的同时,尝试将实验进行到分子生物学的水平,结合肝脏功能的生化指标和一些影响检查,阐明NAFLD的解剖和病理特点,论证中医中药的疗效机制,以冀于在中医药防治NAFLD方面有新的突破和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中医药疗法 病因病机 辨证论治 专方治疗 实验研究
下载PDF
结构化皮肤护理对消化科大小便失禁患者失禁性皮炎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8
6
作者 李雅芹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34期130-132,共3页
目的探讨结构化皮肤护理在消化科大小便失禁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5月收治的大小便失禁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结... 目的探讨结构化皮肤护理在消化科大小便失禁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5月收治的大小便失禁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结构化皮肤护理,观察两组失禁性皮炎及舒适度。结果观察组失禁性皮炎发生率为2.56%,低于对照组的15.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构化皮肤护理可预防消化科大小便失禁患者失禁性皮炎发生,提高患者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小便失禁 结构化皮肤护理 失禁性皮炎
下载PDF
中医治疗严重痤疮1例 被引量:1
7
作者 杜斌 《医师在线》 2018年第6期34-34,共1页
痤疮是毛囊皮脂腺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青少年,青春期后往往能自然减轻或痊愈,也有部分成人发作,临床表现以好发于面部的粉刺、丘疹、脓疱、结节等多形性皮损为特点,严重者可遍布全身.中医中药治疗痤疮具有良好的疗效,治愈率高... 痤疮是毛囊皮脂腺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青少年,青春期后往往能自然减轻或痊愈,也有部分成人发作,临床表现以好发于面部的粉刺、丘疹、脓疱、结节等多形性皮损为特点,严重者可遍布全身.中医中药治疗痤疮具有良好的疗效,治愈率高,不易复发,痤疮消退的整体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 中医治疗 慢性炎症性皮肤病 中医中药治疗 毛囊皮脂腺 青春期后 成人发作 临床表现
下载PDF
夏季调养脾胃,从养护细节开始
8
作者 杜斌 《医师在线》 2017年第18期41-41,共1页
炎炎夏日,消化系统疾病高发,如何调养脾胃成为许多人关心的问题。夏天是暑热当令的季节,暑热为阳邪,其气升散,易耗气伤津,暑多夹湿,致人汗出,伤及正气津液,而且容易与湿气兼夹。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湿性重浊、黏... 炎炎夏日,消化系统疾病高发,如何调养脾胃成为许多人关心的问题。夏天是暑热当令的季节,暑热为阳邪,其气升散,易耗气伤津,暑多夹湿,致人汗出,伤及正气津液,而且容易与湿气兼夹。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湿性重浊、黏滞,容易困遏人体气机。因此,夏天中的暑湿邪气最容易损伤人体正气津液,困遏中焦脾胃,影响其运化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养脾胃 夏季 养护 消化系统疾病 损伤阳气 人体正气 人体气机 中焦脾胃
下载PDF
中医的辨证论治,就是个体化治疗
9
作者 杜斌 《医师在线》 2017年第30期39-40,共2页
中医学所说的体质学,是指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研究各种体质类型的生理及病理属性,探讨其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特点,从而对预防和治疗疾病提供指导。在对人体疾病治疗时,中医讲究的辨证论冶,其实就是现在所说的个体化治疗。而个... 中医学所说的体质学,是指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研究各种体质类型的生理及病理属性,探讨其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特点,从而对预防和治疗疾病提供指导。在对人体疾病治疗时,中医讲究的辨证论冶,其实就是现在所说的个体化治疗。而个体化冶疗的首要根据就是患者的个人体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化治疗 辨证论治 中医学 疾病发生 中医理论 体质类型 人体疾病 个人体质
下载PDF
胃肠道因素所致口臭,中医治疗有优势
10
作者 杜斌 《医师在线》 2019年第1期40-40,共1页
中医认为,胃肠道所致的口臭是由于邪气蕴结,熏蒸于内,从口腔而出,邪气包括湿邪、食积、热邪等,还有少部分患者与阴虚内热有关。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通过中医的辨证论治往往能够取得较好的疗效。以笔者最近接诊的一位患者为例,分享如下。
关键词 中医治疗 胃肠道 肠道因素 口臭 阴虚内热 辨证论治 患者 邪气
下载PDF
消化性溃疡的中医辨证论治与调护
11
作者 杜斌 《医师在线》 2018年第18期41-41,共1页
患者,女,32岁,因上腹时常胀痛不适前来门诊就医。刻下症见患者手掩上腹部,以胀痛为主,暖气后症状可稍缓解,每遇工作不顺及生气时症状加重。短短几分钟患者叹息数次,平时易烦躁,胃纳尚可,大便如常,1天1次。舌淡红,苔薄白,咏弦。
关键词 中医辨证论治 消化性溃疡 调护 门诊就医 上腹部 患者 胀痛 症状
下载PDF
谈谈脾胃病该怎么吃
12
作者 杜斌 《江苏卫生保健(今日保健)》 2018年第5期13-13,共1页
正确的饮食可以维护身体健康,促进疾病的恢复,而不适当的饮食则可引发疾病,导致疾病反复不愈。临床上,遇到的大部分脾胃系统疾病患者都是不了解如何饮食而导致的;也见到不少因没有正确的饮食习惯而导致疾病反复发作的患者。这里,杜医生... 正确的饮食可以维护身体健康,促进疾病的恢复,而不适当的饮食则可引发疾病,导致疾病反复不愈。临床上,遇到的大部分脾胃系统疾病患者都是不了解如何饮食而导致的;也见到不少因没有正确的饮食习惯而导致疾病反复发作的患者。这里,杜医生和你谈谈脾胃病应该怎么吃,才能吃出营养,吃出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胃病 引发疾病 饮食习惯 身体健康 反复发作 系统疾病 患者
下载PDF
浅谈中医夏季的养阳之道
13
作者 杜斌 《医师在线》 2017年第22期38-38,共1页
春夏两季,天气逐渐由温变热,人体也会随着天气的变化.阳气逐渐旺盛,皮肤腠理开泄,汗出较多,阳气宣发太过。而为了贪图凉爽,人们开始喜食冷食,喜居凉处,或者喜冷水洗澡。特别是随着现代社会发展,物质条件明显改善。
关键词 养阳 夏季 中医 物质条件 天气 阳气
下载PDF
中医同病异治胀满有感
14
作者 杜斌 《医师在线》 2018年第35期43-43,共1页
最近笔者治疗一患者,虽然以“上腹胀满不适5~6个月”为主诉来诊,但通过治疗和问诊发现患者还有皮肤反复瘙痒2年余的病史,以此为契机,发现患者的治疗关键所在,调整治疗方案后,诸症减轻,效果良好。
关键词 同病异治 治疗方案 中医 患者 腹胀满
下载PDF
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证型研究概况 被引量:10
15
作者 章光鑫 周晓虹 《河北中医》 2015年第5期757-759,共3页
胃食管反流病(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指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主要有反流性食管炎( reflux esophagitis ,RE)、Barrett食管( BE )及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 non erosiv... 胃食管反流病(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指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主要有反流性食管炎( reflux esophagitis ,RE)、Barrett食管( BE )及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 non erosive reflux disease , NERD)3种类型,其主要症状为烧心、反流,有时还会出现以下一种或几种表现,如嗳气、恶心、胸痛等,有的 GERD 患者可能还会出现食管外症状,如哮喘、咽喉炎等[1]。 GERD 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归纳为中医学吞酸、胃反、吐酸、胃痞、胸痹、嘈杂等范畴,但因患者个体体质存在差异,医家的各自行医经验不同,各医家收集的病例以及辨证分型依据亦有差别,因此GERD的中医辨证分型具有多样性。现将近10年来中医对GERD的辨证分型研究概况进行分析,以研究GERD的证型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 辨证分型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浆及肠黏膜组织中IL-23、IL-17的表达及相互关系 被引量:10
16
作者 姚宏凤 沈洪 +1 位作者 郑凯 朱磊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9期3153-3157,共5页
目的:检测白介素-23(interleukin-23,IL-23)和IL-17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血浆及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二者间关系.方法:留取40例UC患者血浆及肠黏膜组织标本,进行组织学分级,同时收集12例正常对照者血浆和肠... 目的:检测白介素-23(interleukin-23,IL-23)和IL-17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血浆及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二者间关系.方法:留取40例UC患者血浆及肠黏膜组织标本,进行组织学分级,同时收集12例正常对照者血浆和肠黏膜组织标本.ELISA法检测血浆中IL-23、IL-17水平,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肠黏膜组织中IL-23、IL-17的表达,并分析两者关系.结果:40例UC患者组织学分级1级7例,2级21例,3级12例.UC患者血浆及肠黏膜组织中IL-23、IL-17表达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0.17±0.58 vs 4.38±1.27,P<0.05;0.42±1.00vs 4.88±0.91,P<0.05),且二者的表达随UC组织病理分级增加而增高(分别为:3.00±0.53vs4.12±1.15 vs 5.58±0.51;3.71±0.76 vs 4.81±0.60 vs 5.67±0.65),IL-23与IL-17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IL-23、IL-17在UC的病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白介素17 白介素23
下载PDF
七蕊胃舒胶囊对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湿热瘀滞证随机、双盲、多中心平行对照临床试验 被引量:5
17
作者 韩树堂 陈静 +3 位作者 田旭东 刘启泉 刘铁军 周正华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10期1435-1439,共5页
目的:评价七蕊胃舒胶囊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湿热瘀滞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5年3月江苏省中医院、甘肃省中医院、河北省中医院、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等5家中心收治的慢性浅表性... 目的:评价七蕊胃舒胶囊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湿热瘀滞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5年3月江苏省中医院、甘肃省中医院、河北省中医院、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等5家中心收治的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湿热瘀滞证患者231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及安慰剂组。观察组口服七蕊胃舒胶囊,对照组患者口服三九胃泰胶囊,安慰剂组患者口服安慰剂,3组均为4粒/次,2次/d,餐前半小时服用,疗程28 d。观察用药后各项症状的改变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胃脘疼痛消失率高于对照组及安慰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黏膜糜烂痊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及安慰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证候疗效的痊愈率及总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及安慰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高于对照组及安慰剂组,其中,观察组与安慰剂组根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对照组无不良反应记录,安慰剂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蕊胃舒胶囊在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湿热瘀滞证方面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蕊胃舒胶囊 慢性浅表性胃炎 糜烂 湿热瘀滞 随机 双盲 多中心
下载PDF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8
作者 施晓萍 顾勤 《环球中医药》 CAS 2013年第12期948-951,共4页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较常见的慢性胃肠功能紊乱疾病,发病率高,目前尚无一种药物对IBS有确切疗效,而中医在IBS的治疗方面有良好的疗效。本文检索了近5年有关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药研究的文献,发现肝...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较常见的慢性胃肠功能紊乱疾病,发病率高,目前尚无一种药物对IBS有确切疗效,而中医在IBS的治疗方面有良好的疗效。本文检索了近5年有关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药研究的文献,发现肝郁脾虚证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类型。目前中医药不仅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中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而且在作用机制研究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拟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的中医药治疗及作用机制等作一概述,并简要分析了目前中医药研究存在的一些问题,对今后中医中药的进展做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肝郁脾虚 作用机制 综述
下载PDF
清肠化湿法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19
作者 沈晨 张声生 +7 位作者 崔超 吴兵 赵鲁卿 周滔 汪红兵 朱培一 陶琳 沈洪 《北京中医药》 2013年第6期415-417,436,共4页
目的观察清肠化湿法对溃疡性结肠炎(UC)活动期的近期疗效。方法将53例UC活动期大肠湿热证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27例和对照组26例,中药组给予清肠化湿方口服加灌肠治疗,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疗程均为8周。结果治疗后,中药组在腹... 目的观察清肠化湿法对溃疡性结肠炎(UC)活动期的近期疗效。方法将53例UC活动期大肠湿热证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27例和对照组26例,中药组给予清肠化湿方口服加灌肠治疗,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疗程均为8周。结果治疗后,中药组在腹泻、脓血便、腹痛等方面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中药组腹泻、脓血便症状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中药组总有效率77.8%,对照组为5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C-反应蛋白较治疗前均有下降(P<0.05)。2组共有38例复查肠镜,中药组20例,对照组18例,治疗后2组结肠黏膜病变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下降(P<0.05),中药组积分虽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中药组及对照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清肠化湿法对UC活动期大肠湿热证患者的临床主要症状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可能的机理是降低炎症反应和促进肠道黏膜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活动期 C-反应蛋白 清肠化湿法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疾病知识水平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许珊珊 黎军 张俊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9年第8期76-79,共4页
目的调查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情况,分析影响UC患者疾病认知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0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设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共发放问卷100份,有效回收95份,有效回收率95.00%... 目的调查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情况,分析影响UC患者疾病认知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0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设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共发放问卷100份,有效回收95份,有效回收率95.00%。UC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总体较低,知识获取途径较为单一。疾病知识得分与患者的学历、病程相关(P<0.01)。饮食、劳累、情绪、感染等因素均可诱发UC。结论患者的疾病知识教育需求持续存在,可结合患者的学历、病程及常见发病诱因给予针对性的健康宣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认知 学历 病程 中医护理 健康宣教 并发症 情绪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