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WEET蛋白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功能作用研究进展
1
作者 张计育 王刚 +2 位作者 王涛 贾展慧 宣继萍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5,共15页
光合作用同化物分配供给是果实和种子发育的主要限制因子,增加蔗糖分配转运到果实和种子是增产优质的潜在策略。SWEET(sugar will eventually be exported transporter)是近年来被鉴定较多的一类糖转运蛋白,该蛋白质通过从源叶运输营养... 光合作用同化物分配供给是果实和种子发育的主要限制因子,增加蔗糖分配转运到果实和种子是增产优质的潜在策略。SWEET(sugar will eventually be exported transporter)是近年来被鉴定较多的一类糖转运蛋白,该蛋白质通过从源叶运输营养物质调控库组织发育,参与植物生长发育以及生物和非生物胁迫反应。SWEET蛋白定位于膜结构,属于MtN3家族,通常包含7个跨膜结构域,其中包含2个MtN3/saliva结构域。随着染色体加倍、片段复制和串联复制等,SWEET基因在物种中得到扩张。SWEET4和SWEET39基因是作物驯化改良过程中选择的关键基因;SWEET9蛋白是蜜腺特异性糖转运蛋白,参与植物蜜腺的进化;SWEET16和SWEET17蛋白参与植物根系生长发育;SWEET11和SWEET15蛋白参与植物种子胚乳填充。本文系统综述了SWEET蛋白的结构、数量、分类、亚细胞定位、成员扩张与进化,分析了SWEET蛋白在叶、茎、根系发育,花药发育,花蜜分泌,种子填充和果实发育等植物生长发育中的功能作用,强调了SWEET蛋白在作物改良中的应用,说明增强源库强度对作物产量提高的可持续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EET蛋白 根系发育 花药发育 花蜜分泌 种子填充
下载PDF
葱莲地上部和地下部总生物碱提取物对植物病原菌的体外抑制效应
2
作者 乔思薇 姚静远 +5 位作者 印敏 王忠 王奇志 冯煦 陈雨 徐曙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5-97,共3页
为了探究葱莲(Zephyranthes candida(Lindl.)Herb.)在生物农药上的应用价值,采用水浴加热浸提法提取野生葱莲地上部和地下部的总生物碱,并比较质量浓度500μg·mL^(-1)地上部和地下部总生物碱提取物对常见植物病原菌(包括12种植物... 为了探究葱莲(Zephyranthes candida(Lindl.)Herb.)在生物农药上的应用价值,采用水浴加热浸提法提取野生葱莲地上部和地下部的总生物碱,并比较质量浓度500μg·mL^(-1)地上部和地下部总生物碱提取物对常见植物病原菌(包括12种植物病原真菌和4种植物病原细菌)的抑制率。结果表明:葱莲地上部和地下部总生物碱的提取率分别为18.241%和9.725%。葱莲地上部和地下部总生物碱提取物对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的抑制率均较高,分别为75.29%和82.62%;2种提取物对其余植物病原真菌和植物病原细菌的抑制率均较低,多在20%以下。并且,葱莲地上部和地下部总生物碱提取物对多数植物病原菌的抑制率无显著差异。研究结果显示:葱莲地上部和地下部总生物碱提取物具有防治稻瘟病的潜力,且地上部总生物碱提取物的使用成本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葱莲 总生物碱 植物病原菌 抑制率 生物农药
下载PDF
吴茱萸属植物中喹唑啉生物碱的分布、生物活性和化学合成 被引量:5
3
作者 王奇志 严奇 +4 位作者 靳桐 刘飞 邱萍 管福琴 冯煦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4-98,共15页
对芸香科(Rutaceae)吴茱萸属(Evodia J.R.et G.Forst.)植物中喹唑啉生物碱的分布、骨架类型、生物活性和化学合成的相关研究结果进行了总结和归纳。结果显示:从吴茱萸属植物中分离出51个喹唑啉生物碱,主要集中在吴茱萸〔E.rutaecarpa(Ju... 对芸香科(Rutaceae)吴茱萸属(Evodia J.R.et G.Forst.)植物中喹唑啉生物碱的分布、骨架类型、生物活性和化学合成的相关研究结果进行了总结和归纳。结果显示:从吴茱萸属植物中分离出51个喹唑啉生物碱,主要集中在吴茱萸〔E.rutaecarpa(Juss.)Benth.〕,其后依次为石虎〔E.rutaecarpa var.officinalis(Dode)Huang〕、丽江吴萸(E.delavayi Dode)、波氏吴萸〔E.rutaecarpa var.bodinieri(Dode)Huang〕、牛紏吴萸〔E.trichotoma(Lour.)Pierre〕、云南吴萸(E.ailanthifolia Pierre)和楝叶吴萸〔E.glabrifolia(Champ.ex Benth.)Huang〕。骨架类型属于Ⅰ、Ⅱ、Ⅲ、Ⅳ和Ⅴ型的喹唑啉生物碱分别有31、13、3、3和3个。吴茱萸属植物及其提取物不仅对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有作用,而且也具有抗菌消炎和抗肿瘤等作用。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是吴茱萸属植物的主要活性成分。从植物化学分类学角度看,《Flora of China》对原吴茱萸属植物的划分与归并有一定的合理性。目前,吴茱萸属植物的药理活性和化学合成研究主要集中于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对其他喹唑啉生物碱的相关研究却较少,建议对其中应用前景良好的化合物及其药理活性和化学合成进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芸香科 吴茱萸属 吴茱萸 喹唑啉生物碱 生物活性 化学合成
下载PDF
采花装备的研究进展与趋势探索
4
作者 汪琼 桑一男 +3 位作者 徐增莱 葛海涛 王殿广 柳成航 《南方农机》 2023年第3期15-17,29,共4页
中国花卉种植规模大、经济价值高,但人工收获花卉劳动强度大、成本高,机械化和自动化是我国花卉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基于此,课题组对采花装备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总结,主要包括花朵定位、花朵采摘、花朵收集、设备行走和控制等关键技术;... 中国花卉种植规模大、经济价值高,但人工收获花卉劳动强度大、成本高,机械化和自动化是我国花卉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基于此,课题组对采花装备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总结,主要包括花朵定位、花朵采摘、花朵收集、设备行走和控制等关键技术;分析了国内外采花装备的发展历史和现状,采花装备可分为通用型收获装备和专用型采花装备两大类;并对采花装备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指出通用化、智能化是未来我国采花装备发展的关键方向,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化 采花装备 收获 技术
下载PDF
广东和广西伞形科植物分布新记录
5
作者 周伟 宋春凤 吴宝成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8-80,共3页
伞形科(Apiaceae)包含455属3300余种植物,广泛分布于世界温带和亚热带区域。中国分布有伞形科植物100属614种,其中特有种340种,是该科植物的世界分布中心之一[1]1;伞形科植物在中国各省(自治区)均有分布,以西南和西北地区分布的种类较多... 伞形科(Apiaceae)包含455属3300余种植物,广泛分布于世界温带和亚热带区域。中国分布有伞形科植物100属614种,其中特有种340种,是该科植物的世界分布中心之一[1]1;伞形科植物在中国各省(自治区)均有分布,以西南和西北地区分布的种类较多,华中和东北地区次之,华东和华南地区分布的种类最少,种类数量总体表现为自西向东、自北往南逐渐减少[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伞形科 广东 广西 新记录
下载PDF
4种吴茱萸属植物叶片和果实的乙醇提取物及其体外抗肿瘤活性
6
作者 靳桐 印敏 +5 位作者 管福琴 李冬玲 佟海英 冯煦 单宇 王奇志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7-79,共3页
吴茱萸属(Evodia J.R.et G.Forst.)植物的提取物及单体化合物不仅具有镇痛抗炎[1]、改善胃肠道功能[2]、保护心血管[3]和治疗阿尔茨海默病[4]等作用,还具有抑制乳腺癌[5]、结肠癌[6]、肝癌[7]和黑色素瘤[8]等肿瘤相关疾病的药理活性。目... 吴茱萸属(Evodia J.R.et G.Forst.)植物的提取物及单体化合物不仅具有镇痛抗炎[1]、改善胃肠道功能[2]、保护心血管[3]和治疗阿尔茨海默病[4]等作用,还具有抑制乳腺癌[5]、结肠癌[6]、肝癌[7]和黑色素瘤[8]等肿瘤相关疾病的药理活性。目前,对吴茱萸属植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收录的吴茱萸〔E.rutaecarpa(Juss.)Benth.〕、石虎〔E.rutaecarpa var.officinalis(Dode)Huang〕和疏毛吴茱萸〔E.rutaecarpa var.bodinieri(Dode)Huang〕3种基源植物[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茱萸属 抗肿瘤活性 MTT法 毒性评价
下载PDF
‘中山含笑’与台湾含笑母树及其无明显表型变异子代的抗寒性分析
7
作者 邱健 殷云龙 +4 位作者 王芝权 施钦 陈婷婷 华建峰 汪贵斌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9-38,共10页
通过比较自然越冬下‘中山含笑’(Michelia‘Zhongshanhanxiao’)与台湾含笑〔Michelia compressa(Maxim.)Sarg.〕母树及其无明显表型变异子代的冻害表现、生理指标变化和叶片解剖结构特征,对3种供试植物的抗寒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显... 通过比较自然越冬下‘中山含笑’(Michelia‘Zhongshanhanxiao’)与台湾含笑〔Michelia compressa(Maxim.)Sarg.〕母树及其无明显表型变异子代的冻害表现、生理指标变化和叶片解剖结构特征,对3种供试植物的抗寒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显示:自然越冬期间(2021年12月1日至2022年2月25日)3种供试植物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冻害,其中,台湾含笑无明显表型变异子代受冻程度最重,台湾含笑母树次之,‘中山含笑’受冻程度最轻。自然越冬期间,随着时间的推移3种供试植物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脯氨酸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总体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其中,‘中山含笑’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脯氨酸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峰值均最高,台湾含笑无明显表型变异子代叶片丙二醛含量的峰值最高。3种供试植物间的9个叶片解剖结构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中山含笑’叶片的细胞结构紧密度和栅栏组织厚度均显著大于台湾含笑母树及其无明显表型变异子代;9个叶片解剖结构指标通过聚类分析可分为3类;通过相关性分析和相关指数计算选出细胞结构紧密度、栅栏组织厚度和叶片厚度作为3个典型指标。隶属函数分析结果显示:在基于5个生理指标和3个叶片典型解剖结构指标的综合评价中,‘中山含笑’的平均隶属函数值均最大,台湾含笑无明显表型变异子代均最小。综合分析认为,‘中山含笑’的抗寒性最强,台湾含笑母树次之,台湾含笑无明显表型变异子代最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山含笑’ 台湾含笑 无明显表型变异子代 抗寒性 生理指标 解剖结构
下载PDF
NaCl胁迫下pH值和氮素形态对狗牙根生长及钠钾离子调控的影响
8
作者 陈静波 李丹丹 +4 位作者 郝东利 宗俊勤 姚祥 刘建秀 郭海林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40,共11页
以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Linn.)Pers.〕品种‘阳江’(‘Yangjiang’)为实验材料、2-(N-吗啡啉)乙磺酸(MES)为pH缓冲剂,采用水培法研究NaCl胁迫下pH值和氮素形态(铵态氮和硝态氮)对狗牙根生长和钠钾离子调控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1周... 以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Linn.)Pers.〕品种‘阳江’(‘Yangjiang’)为实验材料、2-(N-吗啡啉)乙磺酸(MES)为pH缓冲剂,采用水培法研究NaCl胁迫下pH值和氮素形态(铵态氮和硝态氮)对狗牙根生长和钠钾离子调控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1周后,若不添加MES,铵态氮处理组培养液的pH值下降到pH 4.0左右,而硝态氮处理组培养液的pH值则上升到pH 9.0左右;添加20 mmol·L^(-1)MES的铵态氮处理组培养液的pH值也下降到pH 4.0左右,而硝态氮处理组培养液的pH值则接近pH 7.0。与0 mmol·L^(-1)NaCl处理组相比,300 mmol·L^(-1)NaCl处理组狗牙根的枝条长度和枝条干质量显著(P<0.05)下降,而根长度、根干质量、根和叶中Na^(+)含量和Na^(+)/K^(+)比、钠钾选择性转运系数、叶Na^(+)和K^(+)的分泌量及分泌物Na^(+)/K^(+)比总体上显著升高。300 mmol·L^(-1)NaCl胁迫下,硝态氮处理组狗牙根的枝条长度、根长度、根干质量、根冠比、根中Na^(+)含量总体上显著高于铵态氮处理组,而叶中Na^(+)和K^(+)含量及Na^(+)/K^(+)比、叶Na^(+)和K^(+)的分泌量明显低于铵态氮处理组。300 mmol·L^(-1)NaCl胁迫下,20 mmol·L^(-1)MES处理组狗牙根的多数生长指标显著高于0 mmol·L^(-1)MES处理组,而根和叶中Na^(+)和K^(+)含量及Na^(+)/K^(+)比、钠钾选择性转运系数在0和20 mmol·L^(-1)MES处理组间的差异不显著。三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3个因子的单一和交互作用对多数生长指标、叶中Na^(+)含量和泌盐量相关指标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显示:硝态氮能缓解NaCl胁迫对狗牙根的伤害,而用MES缓冲根际酸碱环境对NaCl胁迫下狗牙根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施用硝态氮或添加MES均有利于提高狗牙根的抗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狗牙根 NACL胁迫 氮素形态 PH值 离子调控 三因素方差分析
下载PDF
不同营养条件对凤眼蓝生长及根际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9
作者 刘芳宇 孙林鹤 +4 位作者 常雅军 刘吉祥 刘晓静 徐迎春 姚东瑞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25,共12页
以全营养处理为对照,设计缺氮和缺磷2种缺素处理,分析不同营养条件下凤眼蓝〔Eichhornia crassipes(Mart.)Solms〕形态、光合作用、抗氧化系统、氮含量、磷含量及根际微生物群落的变化。结果显示:总体上看,缺氮和缺磷处理可显著抑制凤... 以全营养处理为对照,设计缺氮和缺磷2种缺素处理,分析不同营养条件下凤眼蓝〔Eichhornia crassipes(Mart.)Solms〕形态、光合作用、抗氧化系统、氮含量、磷含量及根际微生物群落的变化。结果显示:总体上看,缺氮和缺磷处理可显著抑制凤眼蓝鲜质量、叶数、叶宽、分株数和匍匐茎总长,减弱叶发育,增强根发育,且缺磷处理对植株生长和繁殖的抑制作用更明显;缺氮和缺磷处理可显著抑制凤眼蓝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缺氮处理可显著降低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缺氮处理对凤眼蓝叶片光合作用的抑制效果强于缺磷处理。缺磷处理使凤眼蓝叶片中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以及丙二醛含量明显上升,而缺氮处理对叶片和根中上述3种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总体无明显影响。缺氮和缺磷处理使凤眼蓝叶片中氮、磷含量降低,且氮、磷元素优先分配向根部,缺磷处理引起的磷含量的降幅明显高于缺氮处理引起的氮含量的降幅。缺氮和缺磷处理使凤眼蓝根际微生物群落组成多样性降低,其中氮代谢相关(硝酸盐还原、固氮、氮呼吸和硝酸盐呼吸)微生物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且在氮元素充足时,缺乏磷元素会降低凤眼蓝根际氮代谢相关微生物的富集。综合研究结果显示:缺氮和缺磷处理均能通过抑制光合作用、限制氮代谢相关微生物富集等方式抑制凤眼蓝生长和繁殖,且缺磷处理对凤眼蓝产生的非生物胁迫更强、对凤眼蓝生长的抑制作用更显著。通过控制凤眼蓝对磷元素的吸收防控凤眼蓝爆发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眼蓝 营养元素 根际微生物 生物多样性 生物安全
下载PDF
中国薯蓣属基生翅组分类修订
10
作者 周义峰 陈闽 +1 位作者 孙小芹 杭悦宇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1-107,共7页
在查阅标本、野外调查和长期引种观察的基础上,对中国薯蓣属(Dioscorea Linn.)基生翅组(Sect.Opsophyton Uline)植物的形态进行了比较和总结,并进行了分类学修订,编制了检索表。结果表明:根据花、果实、叶片和珠芽(零余子)形态,修订后... 在查阅标本、野外调查和长期引种观察的基础上,对中国薯蓣属(Dioscorea Linn.)基生翅组(Sect.Opsophyton Uline)植物的形态进行了比较和总结,并进行了分类学修订,编制了检索表。结果表明:根据花、果实、叶片和珠芽(零余子)形态,修订后的中国薯蓣属基生翅组包括黄独(D.bulbifera Linn.)及其变种,分别为黄独(原变种)(D.bulbifera var.bulbifera Linn.)、白金山药(D.bulbifera var.albotuberosa Y.F.Zhou,Z.L.Xu et Y.Y.Hang)、异叶黄独(D.bulbifera var.heterophylla Prain et Burkill)、大花黄独(D.bulbifera var.simbha Prain et Burkill)和短序黄独(D.bulbifera var.brachybotryum Y.Y.Hang et Y.F.Zhou)。其中,新变种1个,即短序黄独。将分布于海南的原名为雷公薯处理为异叶黄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薯蓣属 基生翅组 分类修订 中国 检索表
下载PDF
南京椴天然居群的表型性状多样性及变异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严灵君 黄犀 +2 位作者 岳远灏 汤诗杰 王欢利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9-37,共9页
以江苏省和安徽省的南京椴(Tilia miqueliana Maxim.)5个天然居群为研究对象,对其叶片、种子和果的11个表型性状进行测定,比较各居群表型性状的差异、多样性水平和变异程度;并据此进行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以期揭示南京椴... 以江苏省和安徽省的南京椴(Tilia miqueliana Maxim.)5个天然居群为研究对象,对其叶片、种子和果的11个表型性状进行测定,比较各居群表型性状的差异、多样性水平和变异程度;并据此进行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以期揭示南京椴天然居群表型性状的多样性特征和变异规律。结果显示:南京椴的叶柄长、叶片长、叶片宽、种柄长、种子横径、种子纵径、苞片柄长、苞片长、苞片宽、苞果合生长度和果序柄长的均值依次为42.23、86.36、75.22、9.72、8.61、9.46、1.75、107.46、17.82、53.34和37.51 mm,不同居群间各表型性状均存在极显著(P<0.01)差异,但在居群内仅叶片长、叶片宽、苞片长和苞片宽存在极显著或显著(P<0.05)差异。11个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CV)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均不同,其中,种子横径的CV值(10.80%)最小,苞片柄长的CV值(70.29%)最大,且仅种子横径和种子纵径的CV值小于15%;种柄长的H′值(1.74)最小,叶片宽和果序柄长的H′值(2.10)最大,表明南京椴种子表型性状的变异程度和多样性水平相对较低。11个表型性状的方差分量百分比在居群间的均值(43.50%)明显大于居群内(14.16%);各表型性状的居群间表型分化系数为66.12%~86.09%,其中,仅果序柄长的表型分化系数为66.12%,其他表型性状的表型分化系数均在70%以上。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3个叶片表型性状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在3个种子表型性状中,仅种子横径与种子纵径呈极显著正相关;在5个果序表型性状中,苞片长、苞片宽、苞果合生长度和果序柄长间呈极显著正相关。总体上看,种子表型性状与叶片和果序表型性状间大多无显著相关性,而叶片表型性状与果序表型性状间大多具有极显著或显著相关性。前5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82.96%,可基本反映南京椴表型性状的大部分信息,其中,第3主成分主要反映种子特征,而第1、第2、第4和第5主成分主要反映叶片和果序的特征。基于表型性状进行聚类分析,可将5个居群分为3组,江苏省南京市牛首山和江苏省镇江市宝华山以及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山3个居群聚为一组,其他2个居群各自独立成组,聚类结果与居群间的地理分布有一定关联。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南京椴天然居群的表型性状变异较为丰富,表型性状多样性水平较高,且居群间的变异是其表型性状变异的主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椴 表型性状 变异系数 表型分化系数 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不同生物质炭对蓝莓幼苗叶片光合性能和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韦继光 贾明云 +4 位作者 蒋佳峰 曾其龙 杨曙方 于金平 於虹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9-76,共8页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添加不同用量蓝莓枝条生物质炭和玉米秸秆生物质炭对黄棕壤理化性质及蓝莓(Vaccinium spp.)幼苗叶片光合性能和生长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纯土对照(CK0)相比,施用生物质炭显著降低了土壤容重,显著提高了土壤总孔隙...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添加不同用量蓝莓枝条生物质炭和玉米秸秆生物质炭对黄棕壤理化性质及蓝莓(Vaccinium spp.)幼苗叶片光合性能和生长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纯土对照(CK0)相比,施用生物质炭显著降低了土壤容重,显著提高了土壤总孔隙度。与CK0处理相比较,添加体积分数10%和20%生物质炭后,蓝莓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指数(CCI)、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均有所提高。添加体积分数20%生物质炭后,蓝莓幼苗各光合指标与常规土壤改良对照〔V(土壤)∶V(草炭)∶V(珍珠岩)=60∶20∶20,CK1〕无显著差异。2种生物质炭均以添加量为体积分数20%时对蓝莓幼苗生长的促进作用最大;其中,与CK0处理相比,添加20%玉米秸秆生物质炭处理〔V(土壤)∶V(玉米秸秆生物质炭)∶V(珍珠岩)=60∶20∶20,CB20〕可显著提高蓝莓幼苗单株的总枝长、总叶面积、地上部干质量和总干质量,且除单株总叶面积显著低于常规土壤改良对照外,CB20处理的其余各生长指标均与常规土壤改良对照无显著差异。对单株总干质量与生物质炭添加量进行回归分析发现,玉米秸秆生物质炭最佳添加量为17.1%。综上所述,在黄棕壤中添加适量玉米秸秆生物质炭可促进蓝莓植株生长,玉米秸秆生物质炭在蓝莓栽培土壤改良上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炭 蓝莓 土壤理化性质 叶片光合性能 生长量
下载PDF
甜菊自交不亲和及自交亲和无性系自花授粉柱头的荧光显微观察和转录组分析
13
作者 杨永恒 张永侠 +5 位作者 张婷 徐晓洋 孙玉明 王小敏 佟海英 原海燕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5-32,共8页
为了探究甜菊(Stevia rebaudiana Bertoni)自交不亲和的生理和分子机制,以甜菊自交不亲和无性系‘B4’及自交亲和无性系‘Z8-42’为研究对象,对2个无性系的自花授粉柱头进行荧光显微观察和转录组分析。荧光显微观察结果显示:‘B4’自花... 为了探究甜菊(Stevia rebaudiana Bertoni)自交不亲和的生理和分子机制,以甜菊自交不亲和无性系‘B4’及自交亲和无性系‘Z8-42’为研究对象,对2个无性系的自花授粉柱头进行荧光显微观察和转录组分析。荧光显微观察结果显示:‘B4’自花授粉柱头无花粉附着,而‘Z8-42’自花授粉柱头有花粉附着。2个无性系自花授粉柱头转录组整体测序质量较高,共获得43.84 Gb clean data。在组装的51819个unigene中,表达unigene有49214个;注释到NR数据库的表达unigene最多(29523);并且,在NR数据库中,注释到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 Linn.)同源序列的unigene最多(20117)。在2个无性系中共筛选到7560个差异表达unigene;以‘B4’为对照,‘Z8-42’自花授粉柱头中表达量上调的差异表达unigene有3122个,表达量下调的差异表达unigene有4438个。GO功能注释和富集分析结果表明:甜菊差异表达unigene的功能包括生物过程、细胞组分和分子功能3个大类47个小类,其中,生物过程大类中富集到信号转导的差异表达unigene最多(225),细胞组分大类中富集到膜部分、膜固有成分和膜组成成分的差异表达unigene非常多(分别为1700、1665和1664),分子功能大类中富集到离子结合的差异表达unigene最多(1650)。共有1605个差异表达unigene被注释到KEGG代谢通路的6个大类中,其中,注释到代谢大类的差异表达unigene最多(882),占比为55.0%,分布在10个二级分类的91条代谢通路中。单个代谢通路中,植物-病原体互作通路的差异表达unigene最多(81)。综合上述研究结果,初步判定甜菊自交不亲和可能发生在柱头与花粉互作的起始阶段,如识别、黏附过程;差异表达unigene引起的柱头细胞信号转导、膜成分、离子结合等功能和结构改变可能是导致供试的2个无性系自交亲和性不同的原因,并且植物-病原体互作通路可能参与柱头和花粉的识别过程,与自交不亲和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菊 自交不亲和 柱头 差异表达unigene 荧光显微观察 转录组分析
下载PDF
薄壳山核桃果实性状和种仁脂肪酸含量多样性分析
14
作者 张计育 王刚 +5 位作者 王涛 贾展慧 张凡 李永荣 刘永芝 宣继萍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9-37,共9页
以江苏省薄壳山核桃〔Carya illinoinensis(Wangenh.)K.Koch〕重点林木良种基地内的42个品种和70份实生单株为供试样本,对10个果实性状和种仁脂肪酸含量进行测定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0个果实性状的变异系数为2.86%~32.59%,其中单个... 以江苏省薄壳山核桃〔Carya illinoinensis(Wangenh.)K.Koch〕重点林木良种基地内的42个品种和70份实生单株为供试样本,对10个果实性状和种仁脂肪酸含量进行测定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0个果实性状的变异系数为2.86%~32.59%,其中单个坚果种仁质量变异系数最高,其次是单个坚果质量(28.83%)。在供试的112份薄壳山核桃样本种仁中检测到15种脂肪酸,其中,油酸含量(252.485 mg·g^(-1))最高,其次是亚油酸(133.952 mg·g^(-1));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396.105 mg·g^(-1),占总脂肪酸含量的93.528%,且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254.919 mg·g^(-1))高于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141.185 mg·g^(-1))。15种脂肪酸含量的变异系数为3.145%~57.143%,其中,十四烷酸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大,十七酸、花生酸、棕榈油酸和亚麻酸含量的变异系数也较大,都在30%以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单个坚果质量、坚果横径、坚果纵径和坚果侧径两两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15种脂肪酸含量间大多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根据10个果实性状可将供试的112份薄壳山核桃样本分为10组,其中Ⅰ组出油率最高,Ⅶ组果壳最薄、出仁率最高,Ⅸ组坚果较大;根据种仁15种脂肪酸含量可将供试的112份薄壳山核桃样本分为4组,其中A组绝大多数脂肪酸含量最高。综合分析认为供试的112份薄壳山核桃样本果实性状和种仁脂肪酸含量具有较高的多样性,其中SD49和‘Pawnee’种仁脂肪酸含量最高,可作为选育高油品种的亲本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壳山核桃 果实性状 脂肪酸含量 多样性 育种
下载PDF
墨西哥落羽杉×落羽杉杂交的生殖与发育解剖学特征
15
作者 王紫阳 熊豫武 +2 位作者 杨颖 殷云龙 於朝广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6-106,共11页
【目的】了解墨西哥落羽杉×落羽杉杂交的生殖与发育解剖学特征,为新品种、良种选育及种子发育的分子调控机制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形态观测和石蜡切片法,对杂交母本墨西哥落羽杉大孢子叶球从花芽分化至种子成熟的过程进行了... 【目的】了解墨西哥落羽杉×落羽杉杂交的生殖与发育解剖学特征,为新品种、良种选育及种子发育的分子调控机制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形态观测和石蜡切片法,对杂交母本墨西哥落羽杉大孢子叶球从花芽分化至种子成熟的过程进行了系统的形态学和解剖学观察。【结果】1—5月为大孢子发生和雌配子体发育期。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4个大孢子,其中合点端1个发育为功能大孢子,其余3个退化。墨西哥落羽杉的复合颈卵器由13~19个颈卵器组成,顶生,无腹沟细胞,复合颈卵器外侧具1层双核套层细胞。6月中旬为受精期,随着花粉管的生长,精原细胞体积不断增大,并在受精前分裂为2个同型精子,其中1个与卵细胞受精形成合子,精卵融合主要发生在颈卵器中上部。6月下旬—7月上旬为原胚发育期,7月中旬—8月上旬为早期胚发育期,8月中旬—9月中旬为后期胚发育期。墨西哥落羽杉原胚发育属于松杉类标准型,简单多胚和裂生多胚现象并存,胚发育不同步,成熟胚为直线型,具4~9枚子叶,胚轴中无髓。【结论】本研究首次从细胞学水平上观察了墨西哥落羽杉大孢子发生和雌配子体发育过程,探究了墨西哥落羽杉×落羽杉生殖融合和胚胎发育类型,为墨西哥落羽杉×落羽杉的种间杂交育种提供了生殖生物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西哥落羽杉 落羽杉 大孢子发生 雌配子体发育 胚胎发育
下载PDF
34个蓝莓品种果实品质评价
16
作者 赵慧芳 吴文龙 +3 位作者 黄正金 赵俸艺 闾连飞 李维林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4-53,72,共11页
以南京地区种植的34个蓝莓(Vaccinium spp.)品种为研究材料,对各品种果实的表型性状、营养成分和感官评定指标进行分析,并采用主成分分析和系统聚类的方法对34个蓝莓品种进行分类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从表型性状来看,‘钱德勒’(‘Chan... 以南京地区种植的34个蓝莓(Vaccinium spp.)品种为研究材料,对各品种果实的表型性状、营养成分和感官评定指标进行分析,并采用主成分分析和系统聚类的方法对34个蓝莓品种进行分类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从表型性状来看,‘钱德勒’(‘Chandler’)果实横径(19.51 mm)和单果质量(3.40 g)最大,‘灿烂’(‘Brightwell’)果实纵径(14.76 mm)最大,‘梯芙蓝’(‘Tifblue’)果实硬度(3.79 kg·cm^(-2))最高;从营养成分来看,‘粉蓝’(‘Powderblue’)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90%)和固酸比(54.74)最高,‘园蓝’(‘Gardenblue’)果实的总花色苷含量(2.49 mg·g^(-1))和总多酚含量(3.49 mg·g^(-1))最高;从感官评定来看,‘灿烂’和‘杰兔’(‘Premier’)果实的外观评分(8.4)最高,‘玉蓝’(‘Magnolia’)果实的香味评分(7.3)最高,‘安娜’(‘Anna’)果实的甜度评分(7.2)最高、酸度评分(2.8)最低,‘蓝雨’(‘Bluerain’)和‘玉蓝’果实的口感评分(7.5)最高。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前5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为83.989%,‘钱德勒’的综合得分(3.564)最高。聚类分析结果显示34个蓝莓品种可分为5组:Ⅰ组仅包含‘钱德勒’,其果实大、感官评分高、营养成分含量整体较低;Ⅱ组包含‘南方之星’(‘Star’)等11个品种,其果实较大、营养成分含量整体较高、感官评分也较高;Ⅲ组和Ⅳ组各包含8和5个品种,各指标均处于中等水平;Ⅴ组包含‘园蓝’等9个品种,其果实小且较圆,外观评分最低。综合分析认为,果实品质较优的品种为‘钱德勒’、‘南方之星’、‘灿烂’、‘巨蓝’(‘Prolific’)、‘玉蓝’、‘杰兔’和‘粉蓝’,推荐用于鲜食,而总花色苷含量和总多酚含量最高的品种‘园蓝’可用于蓝莓产品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 果实品质 感官评定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灰毡毛忍冬花蕾乙醇提取物中酚酸类化学成分 被引量:1
17
作者 姚静远 单宇 +5 位作者 鲁正熹 吴君芝 王湘莹 王晓明 冯煦 陈雨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2-94,共3页
从灰毡毛忍冬(Lonicera macranthoides Hand.-Mazz.)花蕾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出9个酚酸类化合物,分别为咖啡酸(1)、绿原酸(2)、4-O-咖啡酰奎宁酸(3)、5-O-咖啡酰奎宁酸(4)、3,5-O-二咖啡酰奎宁酸(5)、3,4-O-二咖啡酰奎宁酸(6)、4,5-O... 从灰毡毛忍冬(Lonicera macranthoides Hand.-Mazz.)花蕾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出9个酚酸类化合物,分别为咖啡酸(1)、绿原酸(2)、4-O-咖啡酰奎宁酸(3)、5-O-咖啡酰奎宁酸(4)、3,5-O-二咖啡酰奎宁酸(5)、3,4-O-二咖啡酰奎宁酸(6)、4,5-O-二咖啡酰奎宁酸(7)、3,4-O-二咖啡酰奎宁酸乙酯(8)和4,5-O-二咖啡酰奎宁酸乙酯(9)。化合物4、5、6、7、8和9均为首次从灰毡毛忍冬中分离获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毡毛忍冬 花蕾 乙醇提取物 酚酸类 结构鉴定
下载PDF
不同热解温度和升温速率下杨树枝条生物质炭产率和理化性质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孙玲 贾明云 +2 位作者 刘壮壮 薛建辉 于金平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1-82,91,共13页
以杨树(Populus sp.)枝条为原材料,研究不同热解温度和升温速率下制备的生物质炭产率和理化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热解温度对杨树枝条生物质炭的产率,灰分含量,pH值,电导率,C、N、H、K、Ca、Na和Mg含量以及C/H比均有极显著(P<0.01)影... 以杨树(Populus sp.)枝条为原材料,研究不同热解温度和升温速率下制备的生物质炭产率和理化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热解温度对杨树枝条生物质炭的产率,灰分含量,pH值,电导率,C、N、H、K、Ca、Na和Mg含量以及C/H比均有极显著(P<0.01)影响,升温速率对K、Ca和Mg含量以及C/H比有显著(P<0.05)或极显著影响,二者的交互作用对灰分含量,pH值,电导率以及H、K、Ca、Na和Mg含量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同一升温速率下,生物质炭产率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热解温度700℃条件下的生物质炭产率较热解温度300℃降低了68.93%~70.76%;生物质炭的灰分含量、pH值和电导率总体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同一升温速率下,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生物质炭C含量升高,N含量先升高后降低,H含量降低。与热解温度300℃相比较,热解温度700℃条件下的生物质炭C含量的增幅在50%以上,H含量的降幅在80%以上,差异达显著水平。同一升温速率下,生物质炭的K、Ca、Na和Mg含量总体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且热解温度700℃条件下这4个元素含量较热解温度300℃显著升高。同一升温速率下,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生物质炭表面层状结构逐渐明显,比表面积和总孔容总体呈增大的趋势,平均孔径、微孔面积和微孔体积的变化趋势存在差异。总体上看,生物质炭的表面官能团种类在不同热解温度和升温速率下基本相同;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CH_(3)和-CH_(2)等官能团数量减少,C=C数量增加,生物质炭稳定性增加;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加,-OH数量增加,C/H比下降,生物质炭稳定性下降。综上所述,热解温度400℃、升温速率10℃·min^(-1)条件下制备的杨树枝条生物质炭呈弱碱性,C和N含量损失较少,较适合改良碱性土壤;热解温度500℃~700℃条件下制备的生物质炭pH值、灰分含量以及K和Na含量较高,更适合改良酸性土壤;热解温度600℃和700℃条件下制备的生物质炭比表面积较高,适合改良重金属和有机物污染的土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枝条 生物质炭 热解温度 升温速率 产率 理化性质
下载PDF
不同月份竹叶花椒叶挥发性成分比较
19
作者 杨璟璟 印敏 +3 位作者 雍旭红 冯煦 王碧 王奇志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8-100,共3页
利用GC-MS技术检测并比较了3月至10月竹叶花椒(Zanthoxylum armatum DC.)叶挥发油的成分组成和相对含量差异。结果表明:3月至10月竹叶花椒叶挥发油含量为0.06%~0.53%,且在不同月份间存在明显差异。在竹叶花椒叶挥发油中共鉴定出41种挥... 利用GC-MS技术检测并比较了3月至10月竹叶花椒(Zanthoxylum armatum DC.)叶挥发油的成分组成和相对含量差异。结果表明:3月至10月竹叶花椒叶挥发油含量为0.06%~0.53%,且在不同月份间存在明显差异。在竹叶花椒叶挥发油中共鉴定出41种挥发性成分,其中,烯类成分最多(18),醇类成分次之(11),而酯类、酸类、醛类、酮类和氧化物成分均较少,分别只有5、3、2、1和1种。竹叶花椒叶挥发性成分在4月最多(36),在9月最少(12)。不同月份竹叶花椒叶挥发性成分均以烯类和醇类为主,且主要成分为桉叶油醇和D-柠檬烯。结合其他研究结果,推测竹叶花椒叶挥发油可能具有抑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叶花椒 挥发油 挥发性成分 抑菌活性
下载PDF
珊瑚菜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使用偏性分析
20
作者 孙月琪 李密密 周义峰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0,共10页
为探究珊瑚菜(Glehnia littoralis F.Schmidt ex Miq.)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使用偏性及其影响因子,本研究基于珊瑚菜叶绿体基因组测序数据筛选到51个蛋白质编码基因,并对其密码子使用模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珊瑚菜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总G... 为探究珊瑚菜(Glehnia littoralis F.Schmidt ex Miq.)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使用偏性及其影响因子,本研究基于珊瑚菜叶绿体基因组测序数据筛选到51个蛋白质编码基因,并对其密码子使用模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珊瑚菜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总GC含量(G_(Call))为38.8%,密码子第3位碱基的GC含量(GC3)最低,仅为29.2%,3个位置碱基的GC含量均小于50%,表明珊瑚菜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偏好使用A或U。珊瑚菜叶绿体基因组有效密码子数(ENC)为34.6~54.5,密码子适应指数(CAI)为0.100~0.270,密码子偏好指数(CBI)为-0.190~0.226,最优密码子使用频率(FOP)为0.276~0.550,表明珊瑚菜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使用偏性较弱;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珊瑚菜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第3位碱基的组成对基因表达有很大影响。中性绘图分析、PR2-plot分析、ENC-plot分析和对应性分析结果表明珊瑚菜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使用偏性受自然选择和突变的共同影响,以自然选择为主;基于相对同义密码子使用度(RSCU)和高、低表达组的RSCU差值(ΔRSCU)共获得16个最优密码子,且大部分以A或U结尾。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珊瑚菜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使用偏性较弱,且主要受自然选择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珊瑚菜 叶绿体基因组 密码子使用偏性 最优密码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