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咳嗽的机制及中西医治疗进展
1
作者 余快 马莉文 +1 位作者 肖庆龄 谌晓莉 《感染、炎症、修复》 2024年第3期246-249,共4页
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感染后咳嗽是指新冠感染后仍持续3~8周的顽固性咳嗽,而肺部影像学无异常。新冠病毒感染后咳嗽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影响患者生活,其发病机制主要是气道敏感性增强,这与其他感染后咳嗽的发病机制相同,但新冠病毒感... 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感染后咳嗽是指新冠感染后仍持续3~8周的顽固性咳嗽,而肺部影像学无异常。新冠病毒感染后咳嗽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影响患者生活,其发病机制主要是气道敏感性增强,这与其他感染后咳嗽的发病机制相同,但新冠病毒感染存在嗜神经性的特点,多合并全身其他系统表现。本文就新冠病毒感染后咳嗽发病机制研究的最新进展以及中西医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感染后咳嗽 机制 治疗 中医药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临床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陈美玲 苏克雷 高卫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2期47-50,共4页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CTD-ILD)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气虚血瘀型CTD-IL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共治...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CTD-ILD)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气虚血瘀型CTD-IL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共治疗4周。观察2组6 min步行试验、用力肺活量(FVC)。结果治疗后,2组的6 min步行试验、FVC均较治疗前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CTD-ILD能改善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增强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痹 结缔组织病 间质性肺病 补阳还五汤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杏贝止咳颗粒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
3
作者 沈晓玮 王雪健 《中国当代医药》 2024年第36期42-45,共4页
目的 探讨杏贝止咳颗粒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4年6月于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治疗的90例AE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 目的 探讨杏贝止咳颗粒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4年6月于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治疗的90例AE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粉雾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杏贝止咳颗粒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T淋巴细胞亚群(CD8^(+)、CD4^(+)、CD3^(+))、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一秒率(FEV_(1)/FVC)]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D4^(+)、CD3^(+)水平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IL-6、PCT、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FEV_(1)、FVC及FEV_(1)/FVC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杏贝止咳颗粒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AECOPD效果显著,可发挥药物协同作用,利于改善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改善肺功能,安全可靠,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 杏贝止咳颗粒 炎症因子 肺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